神经外科知识点总结范文(通用5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外科知识点总结
神经外科知识点总结范文(通用5篇)
在日常的学习中,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
你知道哪些知识点是真正对我们有帮助的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神经外科知识点总结范文(通用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神经外科知识点总结1
1、颅内压增高的三主征包括: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
2、颅内骨折多为内开放性骨折,其特征性表现是脑脊液耳鼻漏,按部位分为颅前窝骨折,颅中窝骨折、颅后窝骨折三种,以颅中窝骨折最常见。
3、病室管理要求的“三化”即:工作制度化、操作程序化、管理规范化,“八字”即安静、安全、舒适、整洁。
4、脑干由桥脑、中脑和延髓组成。
5、病室交班报告的顺序,先写出院的病人,再写入院的病人,最后写手术、危重病人。
6、为保持病室的安静,工作人员应做到“四轻”即:操作轻、说话轻、关门轻、走路轻。
7、颅内操作病情观察的要点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症状观察。
8、正常成人颅内压是70—200mmH2o,临床上最常用测颅内压的方法是:腰椎穿刺,其部位是L3—L4,L4—L5椎间隙。
9、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为4小时,已打开过的无菌包,包剩物品24小时内可使用。
10、肢体活动的内容:有无自主活动,活动是否对称、有无瘫痪、瘫痪的程度。
11、气管切开后内导管用双层湿纱布覆盖的目的:除尘、湿化。
12、护理工作中护士应具有“四心”即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
“四勤”即:眼勤、口勤、手勤、脚勤。
“四轻”即:说话轻、
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
13、颅内手术后脑室引流的最高度是高于侧脑室穿孔10—15cm,脓腔引流的位置是低于脓腔30cm.
14、交班检查应做到“四看”“五查”“一巡视”
15、鼻饲时因注意每次鼻饲量不应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
16、脑和脊髓的表面均有3层被膜包裹,由外向内,依次是硬脑膜、蛛网膜、软脑膜。
17、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内导管每一次煮沸消毒时间10分钟。
18、小脑幕切迹疝疝入的脑组织是颞叶海马旁回或钩回。
19、DSA是确诊颅内动脉瘤的必检方法。
20、颅中窝蝶鞍两侧由前向后排列着三个骨孔分别是圆孔、卵圆孔和棘孔,孔内通过的结构分别是上颌神经、下颌神经和硬脑膜中动脉。
21、头皮分表皮、皮下组织、帽状腱膜、帽状腱膜下层、颅骨骨膜层。
22、三好一满意是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和群众满意。
23、三S服务是站立、微笑和询问。
神经外科知识点总结2
1.蛛网膜下腔的定义
答:蛛网膜下腔是在脊髓的蛛网膜和软脊膜之间有一宽大的间隙。
腰部最大,内含脑脊液,腰椎穿刺术-般在第3~4或第4~5腰椎间进行,此处不可能伤至脊髓,长的马尾神经根游动于脑脊液内,也不易刺伤。
是腰穿的安全部位。
2.脊髓分为哪几个节段?
答:脊髓节段共分31个节段,颈髓8节,胸髓12节,腰髓5节,骶髓5节和1个尾节。
3.库欣反应是什么?
答:库欣( Cushing )反应随着颅内压不断上升,脑血流量减少,
脑组织处于严重缺氧状态,为了维持必需的脑血流量, - -方面脑血管扩张,另一方面机体通过自主神经系统调节,使全身周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减慢、心搏出量增加,同时呼吸减慢加深,以提高血氧饱和度。
动脉压升高并伴心率减慢、心搏出量增加和呼吸深慢的三联反应,即为库欣反应,或称全身血管加压反应。
4.正常瞳孔的大小及瞳孔变化的临床意义是什么?
答:瞳孔变化对比两侧瞳孔的大小形状和对光反射同时注意观察两侧眼裂大小、眼球的位置和运动情况。
伤后立即出现-侧瞳孔散大,是原发性动眼神经损伤所致;伤后瞳孔正常,以后- -侧瞳孔先缩小继之进行性散大,并且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是小脑幕切迹疝的眼征;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伴深昏迷或去皮质强直,多为
原发性脑干损伤或临终表现双侧瞳孔大小形状多变、对光反射消失,伴眼球分离或异位,常是中脑损伤的表现;眼球不能外展且有复视者,多为展神经受损;眼球震颤常见于小脑或脑干损伤。
此外,要注意伤后使用某些药物会影响瞳孔的观察,如使用阿托品、麻黄碱使瞳孔散大,氯丙嗪使瞳孔缩小。
5.正常的颅内压是多少?
答:成人正常颅内压为70 ~ 200mmH20 ,正常儿童颅内压为50 ~100mmH2O。
6.静脉滴注甘露醇的注意事项
答:脱水剂最常用高渗性脱水剂,如20%甘露醇250ml ,在30分钟内快速静脉滴注完,每日2~4次。
用药后10 ~ 20分钟颅内压开始下降,约维持4~ 6小时。
若同时使用利尿药,降低颅内压效果更好,如呋塞米20 ~ 40mg ,静脉注射每日1~ 2次。
脱水治疗期间,应准确记录出入水量,并注意纠正利尿药弓|起的电解质紊乱。
使用高渗性液体后,血容量突然增加,可加重循环系统负担,有导致心力衰竭或肺水肿的危险,尤其是儿童、老人及心功能不全者,应注意观察和及时处理。
停止使用脱水剂时,应逐渐减量或延长给药间隔时间,以防止颅内压反跳现象。
7.气管切开患者拔除气管套管的观察重点有哪些?
答:(1)拔管前,应先试行堵管。
当痰液减少、呼吸及咳嗽力能明显恢复,病情稳定,试行堵管内套管1~ 2天,如无呼吸困难和缺氧等,再行完全堵塞套管2~4天,如患者发音良好,呼吸、排痰功能正常,自觉呼吸通畅,即可拔管。
(2)拔管时要注意观察患者呼吸的频率、节律和动度,监测I氧饱和度是否正常,必要时给予持续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监护。
8.颅脑损伤患者在转运途中容易出现哪些神经症状?
答:颅脑损伤患者在转运途中容易出现以下几种神经症状:
(1)意识障碍:由于受伤的严重程度不同,由轻至重可分为五种。
①嗜睡;②朦胧;③浅昏迷;④中昏迷;⑤深昏迷。
(2) 头痛、呕吐:受伤局部可有疼痛,但头部多呈持续胀痛,常伴有恶心和喷射状呕吐。
(3) 局灶症状与体征:如运动区损伤出现锥体束征、肢体抽搐或偏瘫,语言中枢损伤出现失语等。
(4)颅内压增高和脑疝:表现为意识障碍或瘫痪程度有所加重或意识好转、清醒后又变为模糊,同时伴有血压升高、心率减慢、瞳孔不等大以及锥体束征等表现。
9.护理人员应如何观察脑出血患者病情变化?
答:病情监测:观察病人有无恶心、上腹部疼痛、饱胀、呕血、黑便、尿量减少等症状和体征。
胃管鼻饲的病人,每次鼻饲前先抽吸胃液,并观察其颜色,如为咖啡色或血性,提示发生出。
观察病人大便的量、颜色和性状,进行大便隐血试验以及时发现小量出血。
观察病人有无面色苍白、口唇发绀、皮肤湿冷、烦躁不安、尿量减少、血压下降等失血性休克的表现,如有则配合抢救,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补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和H2受体拮抗药或质子泵抑制药。
10.护理人员如何对脑出血患者进行康复指导?
答:康复指导教会病人和家属自我护理的方法和康复训练技巧,如向健侧和患侧的翻身训练、桥式运动等肢体功能训练及语言和感觉
功能训练的方法;使病人和家属认识到坚持主动或被动康复训练的意义。
11.亚低温冬眠疗法的护理重点观察的项目?
答:病情观察实施亚低温冬眠疗法前,应观察并记录病人生命体征、意识及瞳孔,以作为治疗后观察对比的基础。
在冬眠降温期间要预防肺炎、冻伤及压疮等并发症,并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收缩压低于100mmHg ,呼吸慢而不规则时,应及时通知医师停药。
变化,若脉搏超过100次/分
12.脑室引流及时拔管的注意事项
答:及时拔管持续弓|流时间通常不超过1周,时间过长易发生颅内感染。
拔管前行头颅CT检查,并先试行夹闭引流管24小时,观察病人有无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升高的症状。
如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开放引流;如未出现上述症状病人脑脊液循环通畅,即可拔管拔管时先夹闭引流管,防止逆流感染。
拔管后加压包扎,嘱病人卧床休息和减少头部活动,观察穿刺点有无渗血、渗液,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瞳孔、肢体活动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处理。
神经外科知识点总结3
一、颅骨缺损需行颅骨修补成形术
颅骨缺损是颅脑损伤病人伤后及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由于脑组织失去了正常颅骨的屏障作用而易受伤,且颅骨缺损能引起各种症状和影响外观,常需行颅骨修补成形术。
颅骨缺损局部常因劳动和体位的关系,凸出或凹陷,骨窗边缘的脑组织反复受损。
颅腔是一个密闭的容器,颅骨缺损后,颅腔的密闭性受损,脑组织受大气压的影响,发生移位。
开始有胀痛,患者可有头痛、头昏、焦躁不安、忧虑、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
长此以往成年人可出现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语言障碍,肢体活动不灵。
脑膜-脑瘢痕形成时可伴有癫痫。
长期颅骨缺损有脑膨出时,脑组织可萎缩及囊变,小儿易出现智力低下。
章丘市中医医院脑科李宪峰颅骨修补材料有自体骨、金属代用品(现多用钛合金网)、有机物材料(骨水泥、有机玻璃等)。
颅骨修补手术指征:
1、颅骨缺损直径在3cm以上;
2、局部症状体征明显或引起头痛、恐惧等颅骨缺损综合征;
3、缺损部位有碍美观。
建议在颅脑损伤术后3~6个月时进行颅骨修补成型术。
二、蛛网膜下腔出血为什么要做腰椎穿刺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各种原因所致血液积聚于蛛网膜下腔。
蛛网膜下腔出血积存将可能导致脑血管痉挛、神经损害和脑水肿,并由此引起长时间头痛、头晕,甚至出现脑积水等严重并发症。
腰椎穿刺脑脊液引流术是一项有效的治疗措施。
具有以下优点:
1、减轻脑血管的痉挛和脑水肿。
2、减少血液中分解的`毒性物质对脑神经组织的损害。
3、减轻头痛、头晕等临床症状,从而减轻病人痛苦。
4、可防治蛛网膜下腔粘连,减少伤后脑积水、硬膜下积液等后遗症。
5、减少伤后癫痫的发病率。
明确颅内压的高低和蛛网膜下腔的出血程度,指导临床用药。
操作时机与方法:在伤后2~3天病情趋向稳定后,每日或隔日做腰椎穿刺放出适量脑脊液,直至脑脊液变清。
可促进出血吸收,有利于病情快速恢复。
三、颅脑损伤急救常识
送医院前让病人平卧,去掉枕头、头转向一侧,防止呕吐时食物吸入气管而致窒息。
病人呕吐、口腔内有血液或分泌物较多时,要让病人侧卧,更不要捏人中或摇动头部以求弄醒病人,这样反会加重脑损伤和出血的程度。
头皮血管丰富,破裂后易出血,看来很狼狈,但只要用一块纱布用手指压住即可。
四、颅底骨折的治疗护理常识
颅底骨折常伴有脑脊液耳漏或鼻漏,由于蛛网膜下隙于外界相通,易发生颅内感染,因此治疗和预防感染尤为重要。
治疗以应用抗生素为主。
患者应采取患侧卧位,根据自觉症状适当抬高床头15~30°,
防止漏出液体逆流到颅内。
保持鼻腔及耳道清洁、通畅,严禁堵塞和冲洗。
定时用生理盐水棉签擦洗后放无菌棉球以吸附漏出的脑脊液。
CSF漏夜量大,要估计漏出量并记录,并可调整头位加以控制。
脑脊液鼻漏时,严禁从鼻腔吸痰及插胃管。
严禁抠鼻、擤鼻。
神经外科知识点总结4
一、神经外科病情观察的内容
1、意识分级:
意识障碍是指个体对外界环境刺激缺乏正常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为精神活动的不同程度的改变。
依据程度的不同,意识障碍可分为:
嗜睡:最轻程度的意识障碍。
病人持续处于睡眠状态,但可被轻度刺激或言语唤醒,醒后能正确,简单而缓慢地回答问题,但反应迟钝,停止刺激后又可入睡。
意识模糊:意识障碍程度较嗜睡深,表现为定向力障碍,思维和语言不连贯,可有错觉,幻觉,躁动不安,谵语或精神错乱。
昏睡:接近于人事不醒的状态,病人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
虽在压迫眶上神经,摇动身体等强刺激下可被唤醒,但醒后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且很快又再入睡。
浅昏迷: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活动,对光,声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可有痛苦的表情或肢体退缩等防御反应。
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吞咽反射,眼球运动等可存在。
呼吸心跳血压无明显改变,可有大小便潴留或失禁。
深昏迷:意识完全丧失,对各种刺激甚至是强刺激均无反应。
全身肌肉松弛,深浅反射均消失,偶有深反射亢进与病理反射出现。
呼吸不规则,可有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或潴留。
机体仅有维持呼吸与循环的功能。
2、瞳孔:大小,如何观察、瞳孔变化的意义
3、肢体活动:肌力的分级
4、生命体征:两慢一高
5、引流管的护理:
6、. 颅内压增高的护理:
二、疾病知识:
1、血管性疾病:
(1)颅内动脉瘤(intracranial aneurysm)是由于颅内局部血管壁异常产生的囊性膨出,其发病在脑血管意外中居第三位,仅次于脑血栓形成和高血压脑出血,主要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
动脉瘤破裂出血多突然发生,部分病人有运动,情绪激动,用力排便,咳嗽等诱因,部分病人则无明显诱因或在睡眠中发生。
一旦破裂出血,血液流至蛛网膜下腔,部分病人可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等,严重者可因急性颅内压增高而引发枕骨大孔疝,呼吸骤停,危及生命。
脑血管造影是确诊颅内动脉瘤必须的检查方法,可判断动脉瘤的位置,形态,大小,数目等。
(2)颅内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AVM) 是先天性脑血管发育异常,发病年龄多在20-30岁,男性稍多于女性。
A VM 是由一团动脉,静脉及动
脉化的静脉样血管组成,动脉直接与静脉相通,其间无毛细血管网,畸形周围的脑组织因缺血而萎缩。
临床表现:出血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
癫痫是较常见的首发症状
头痛
神经功能障碍及其他症状
脑血管造影是确诊本病的必须手段。
治疗:手术切除是最根本的治疗方法。
(2)、脑出血(基底节区出血及脑室出血):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2、占位性病变
(1)颅内占位:鞍区占位、脑积水
(2)椎管占位:
3、外伤性疾病:
(1)颅底骨折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3)各种颅内血肿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脑震荡:伤后立即出现短暂的意识障碍,不超过30分钟,清醒后多不能回忆受伤前及当时的情况,称为逆行性遗忘。
CT 检查无阳性发现。
脑挫裂伤:意识障碍是最突出的表现,颅内压增高与脑疝的症状,脑干损伤是最严重的特殊类型。
颅内血肿:
1硬膜外血肿(EDH ):
①意识障碍,典型的意识障碍是在原发性意识障碍之后经过中间清醒期,再度出现意识障碍,并渐次加重;
②颅内压增高及脑疝的表现:血肿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偏瘫
1硬膜下血肿(SDH ):
①急性硬膜下血肿:原发性昏迷时间较长,中间清醒期不典型,颅内压增高及脑疝的症状多在1~3日内进行性加重
②慢性硬膜下血肿好发于老年人,大多有轻微外伤史,有慢性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可有智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和精神失常。
3脑内血肿(ICH):以进行性加重的意识障碍为主,若累及重要脑功能区,可出现偏瘫失语癫痫等局部症状。
硬膜外血肿(epidurai hematoma,EDH) 是指出血积聚于颅骨与硬脑膜之间。
硬膜下血肿(subdural hematoma SDH)是指出血积聚在硬膜下腔,是最常见的颅内血肿。
脑内血肿(intracerebral hematoma ICH)有两种类型:浅部血肿和深部血肿。
三、基本药物知识:
1、应用脱水剂的注意事项
2、滴速的计算
神经外科知识点总结5
1.额叶病变额叶病变常引起的症状:明显记忆障碍,直到不同程度的痴呆。
额叶前部的损害表现为精神、情感、人格、行为和智能障碍。
额叶后部病变引起对侧运动障碍,额叶底面刺激性症状引起植
物功能障碍,破坏性病变造成精神障碍、愤怒和木僵,扣带回前部病变引起瞳孔扩大、脉搏徐缓、呼吸变慢等。
2.颞叶病变引起人格改变同时伴有记忆障碍、颞叶癫痫、听觉障碍、耳鸣和幻听、象限盲、异常内脏感觉等。
3.顶叶病变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复杂的皮质觉障碍,失语、失用、失写及失读等。
4.枕叶病变同向偏盲,精神性视觉障碍,视幻觉等。
5.胼胝体病变失语和面肌麻痹,半身失用,同向偏盲,精神症状等。
6.半卵圆区病变对侧肢体单瘫和运动性失语,对侧皮质感觉障碍,对侧同向偏盲和听力障碍等。
7.边缘系统可引起自主神经系统的内脏功能障碍、情绪改变、记忆障碍和本能行为异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