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记的读书心得(精选5篇)
《学记》读后感的范文(通用24篇)
![《学记》读后感的范文(通用24篇)](https://img.taocdn.com/s3/m/a5395316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7f.png)
《学记》读后感《学记》读后感的范文(通用24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记》读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记》读后感篇1《礼记·学记》中的内容是如此宽泛,论述了教与学过程中的诸多内容,读之受益匪浅,古今许多思想原来都源于此。
《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曰敩学半。
”人们总是说学无止境,人生有限而知识是无限的,学的越多反而越会感到自己的渺小、宇宙的无穷。
大千世界有无穷的奥秘拥有的知识越多好奇心就会越强,可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知道了自己的不足之处,才能自我勉励,发愤图强。
老师教与学生学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老师在教导学生时,亦能从中有所收获,得到新的体验和感知,正如孔子曾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故老师教的过程也是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古人是如此的高明,在社会发展很落后的古代,已提出了类似于今天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的教育策略,不得不令人叹服。
而反观我国现行的教育模式:填鸭式教育仍普遍存在,经过了几千年的发展,我们的教育模式非但没有进步反而一直在走下坡路,原因值得很多人深思。
时至今日,人们才领悟到教育的`弊端,开始提倡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推动个性的发展。
读了《学记》之后,在想现在提倡的教育政策,有种返璞归,向原始回归的感觉。
如果真如《学记》中提出的那样老师严格而不压抑,使学生能够自由发展,只加以启发而不必全部说出,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将会带来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还没有学过《学记》之前,就曾听闻“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教学相长”,而在仔细学完《学记》后才真正领略到先人的智慧以及这篇文章的伟大。
《学记》主要讲述了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等,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么一段话: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
学记的心得6篇
![学记的心得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490b913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09.png)
学记的心得6篇我们在写心得体会的时候一定要将自己的思路整理好,通过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困难,实现自我成长,以下是作者精心为您推荐的学记的心得6篇,供大家参考。
学记的心得篇1看了《昆虫记》后,这本书迷上了我。
昆虫世界有这么多奥秘。
我知道凌晨蝉是怎么脱壳的粪壳蟑螂是怎么滚粪球的蚂蚁是怎么吃蚜虫的分泌物的。
田子是错误的,蜂抓青虫不是自己的儿子养的,而是为自己的子孙安排食物。
这是描写昆虫们生育、劳动、狩猎和死亡的科学普及书,写实的文字,清新的自然幽默的叙述,让人捧腹……人性虫子们登场,多么奇怪有趣的故事啊法布尔的《昆虫记》没有梦想感,具体详细的文字有时会感觉到放大镜、湿气、星星、虫味的存在,就像置身于现场一样。
被我忽视了很长时间的昆虫的身影和傲慢的叫声,一下子聚集在一起,屏住呼吸,然后穿透了我心中的幽暗。
在法布尔,昆虫和我们的人类生死、劳动和掠夺等很多问题都有惊人的相似性。
《昆虫记》不是作家创造的世界,与小说不同,是最基本的事实!法布尔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都是独一无二的,安静的,几乎与世隔绝的寂寞和艰辛。
我抬起头来,这一刻,我非常想抬起头来,像抬起星空一样,处理昆虫们存在的奥秘。
它使我第一次进入生动的昆虫世界。
接下来,《昆虫记》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螳螂是非常凶猛的动物,但在刚有生命的初期,也牺牲在最小的蚂蚁魔爪下。
蜘蛛织网说:即#用圆规、尺子等工具,也没有设计师能画出比这更规范的网,丰富的故事情节使我浮想。
看着,这些虫子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如果我们保护环境,不污染环境,我想这些虫子还在吗?现在的环境恶化,今后还有吗?我。
我。
细地想着这彼此之间的关系,这一次的阅读,《昆虫记》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门。
当我继续阅读《昆虫记》时,我看到法布尔细致入微地观察毛虫的旅行,我看到他不顾危险捕捉黄蜂,我看到他大胆假设、谨慎实验、反复推敲实验过程与数据,一步一步推断高鼻蜂毒针的作用时间与效果,萤的捕食过程,捕蝇蜂处理猎物的方法,孔雀蛾的远距离联络……一次实验失败了,他收集数据、分析原因,转身又设计下一次。
学记的读后感通用6篇
![学记的读后感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6c372f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7d.png)
学记的读后感通用6篇只有认真写好读后感,我们的思想觉悟才会得到提高,读后感的写作,我们能够更全面地总结书中的主要观点和启发,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学记的读后感通用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学记的读后感篇1曾经有一个人,他整日居家,从不做传统意义上的工作,他生活简陋,但却世界闻名。
他用40年时间潜心研究昆虫,写出了一部震惊世界的作品,他就是法国著名的昆虫学家——法布尔,这本书就是《昆虫记》。
《昆虫记》共有十卷,记录了几十种昆虫的生活习性与成长过程。
作者法布尔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来引导读者和他一起观察和了解自然界诸多昆虫的相关情况,带给读者耳目一新的丰富体验。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被缩小了一般,相反,周围的一切似乎都被放大了。
我站在青青草地上,新鲜的空气包裹着我,周围的虫子在鸣叫,我就如同自然中的一份子一样。
跟随这本书,我对昆虫有了一种新的看法。
原本在我眼中弱小丑陋的昆虫们,其实是人类最重要的朋友,像圣甲虫,是清理垃圾的帮手,有了他们,人类的环境才能有所改善;像隧蜂,他们甜甜的甘密造福了人类的肚子;像萤火虫,他们消除了破坏粮食的蜗牛,农民的粮仓有了保证。
同样,我对昆虫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我不再歧视他们,我开始学着尊重生命,像法布尔一样观察,守护它们。
借助书中的一个个文字,我真切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一只只小小的虫子,它们身上所绽放出的蓬勃的生机,执着的努力令我神清气爽,令我心灵震撼!自然,我也明白了,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你体型庞大,就值得尊重。
有许多小生物,他们或许非常渺小,小到只有你的指甲盖大小,但它们身上却总是有许多优秀的东西值得我们学习和珍藏。
可以说,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值得人类学习,不论它庞大或者弱小,美丽或者丑陋。
因为有些感动与美丽与生俱来,而有些则需要假以时日,慢慢闪现,这就需要我们有一颗善于发现,善于等待的心灵。
而现在,人类是否就一定能比得过虫子,到现在还难以确数,所以,我们没有任何资格不像法布尔一样去尊重他们。
学记的读书心得参考7篇
![学记的读书心得参考7篇](https://img.taocdn.com/s3/m/7e646444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96.png)
学记的读书心得参考7篇写心得体会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规划和实现职业发展目标,当有很多心得想分享时,写篇心得体会,能让我们的表达更有层次,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学记的读书心得参考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学记的读书心得篇1寒假妈妈在网上为我扫荡了很多的儿童文学名著。
我拿起早有耳闻的《昆虫记》,迫不及待地打开了通往昆虫世界的大门,就这样被法布尔带领到他奇妙又有趣的昆虫王国里。
我发现原来在它们的世界暗藏着那么多的奥秘!萤火虫是夏夜最亮的小精灵。
让我万万想不到这么娇小漂亮的小精灵,它们的主要食物是蜗牛!是不折不扣的肉食主义者!还有那看似优雅的螳螂,竟然是杀人狂魔!就连自己的兄弟姐妹也是难逃那可怕的魔爪。
因此我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有些事情不能被它的外表给迷惑。
我最喜欢的就是屎壳郎,它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收集食物的,不管这个过程会遇到多少挫折,都不会动摇放弃的念头。
虽然这家伙很肮脏,但是这种百折不挠的品质,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在书中,处处都体现出法布尔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在实验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但他不畏惧,不退缩,为我们缔造了一个昆虫的乐园。
我非常佩服法布尔坚持不懈,和他对科学严谨的精神。
他的这种精神让我受益匪浅。
在读《昆虫记》之前,一见到令人毛骨悚然的昆虫,我都会毫不犹豫一脚送它上西天。
但是看完这本书,法布尔告诉我昆虫也有着和人一样丰富的感情。
让我明白了昆虫与环境也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我要和法布尔一样尊重所有的生命。
学记的读书心得篇2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叫《昆虫记》。
这本书的作者是法国的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
这本书讲述了丰富多彩的昆虫世界。
讲了各种各样的昆虫的习性,制作巢的方法、产卵的时间、地点、方法和捕食的过程。
读了这本书后,我学到了好多有关昆虫的知识!如:螳螂是怎样产卵的,母螳螂甚至还有吃自己丈夫的习惯;松毛虫是笨笨的列队虫,它们排着队兜圈子,真有意思;蝉在地下经历了四年艰苦的矿工生活,换来了它夏天的自由歌唱;七星瓢虫吃起蚜虫来像个无情的杀手,可它也有温柔贤淑的一面,能保证出生的孩子不会饿肚子,不会为了争夺食物而自相残杀。
学记读后感(通用5篇)
![学记读后感(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a66f54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8f.png)
学记读后感(通用5篇)学记读后感(通用5篇)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
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记读后感(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学记读后感1最近,学校组织学习了《学记》这篇古代教育文献,感觉受益匪浅。
虽然语言艰涩难懂,但仔细读来,平时教学中的疑惑顿觉释然。
《学记》不愧是我国教育史上的经典精华,在我们二十世纪才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其实在《学记》中随处可见。
它如一位博学的长者,在谆谆教导我们教学应该如此来教,学习应该如此来学。
一、以学生为本,启发诱导“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学记》中的这句话教导我们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也就是以人为本。
根据学生学习的动态情况去引导、督促、提高。
教学的关键是要使学生懂得、明白:一、注重引导,但又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师生关系才会融洽;二要督促勉励,但又不强制压抑,以学生为本学生就有克服困难的勇气,顺利的进行教学;三要打开思路,但又不提供现成答案,学生才能独立思考,智能得到发展。
这点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在教学中起的是引路人的作用,引路人要善于引领而不能压抑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道”“强”“开”,才能达到“和”“易”“思”的效果。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设计问题要依据学生掌握的实际情况而定。
二、以学生为本,循序渐进“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
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教师时时观察学生,发现有疑难时先不要讲给他听,让学生多思考,年幼的学生只听讲,不提问题,学习不逾越进度。
这与人本主义提倡的需要论相一致。
人的需要有七个层次,这几个层次有一定的次序,只有满足了上层的需要才能继续下面的需要。
而《学记》所说的学不躐等,就是按照人的生理发展顺序,设计教学内容。
学习的知识都有一个系统性,教学不按部就班,就会“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陷入混乱的境地。
学记读后感8篇
![学记读后感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4a68898284ac850ad02429f.png)
学记读后感8篇最近,学校组织学习了《学记》这篇古代教育文献,感觉受益匪浅。
虽然语言艰涩难懂,但仔细读来,平时教学中的疑惑顿觉释然。
《学记》不愧是我国教育史上的经典精华,在我们二十世纪才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其实在《学记》中随处可见。
它如一位博学的长者,在谆谆教导我们教学就应如此来教,学习就应如此来学。
一、以学生为本,启发诱导“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学记》中的这句话教导我们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也就是以人为本。
根据学生学习的动态状况去引导、督促、提高。
教学的关键是要使学生懂得、明白。
一、注重引导,但又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师生关系才会融洽;二要督促勉励,但又不强制压抑,以学生为本学生就有克服困难的勇气,顺利的进行教学;三要打开思路,但又不带给现成答案,学生才能独立思考,智能得到发展。
这点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在教学中起的是引路人的作用,引路人要善于引领而不能压抑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做到“道”“强”“开”,才能到达“和”“易”“思”的效果。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设计问题要依据学生掌握的实际状况而定。
二、以学生为本,循序渐进“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
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教师时时观察学生,发现有疑难时先不要讲给他听,让学生多思考,年幼的学生只听讲,不提问题,学习不逾越进度。
这与人本主义提倡的需要论相一致。
人的需要有七个层次,这几个层次有必须的次序,只有满足了上层的需要才能继续下面的需要。
而《学记》所说的学不躐等,就是按照人的生理发展顺序,设计教学资料。
学习的知识都有一个系统性,教学不按部就班,就会“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陷入混乱的境地。
前面的知识如果掌握不够好,后面的知识就更不会很好的掌握。
因此教学不能逾越进度。
三、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
教师不是诚心的教育学生,不思考学生才能的高低而因材施教,学生求学也不能顺利。
《学记》读后感(共5篇)
![《学记》读后感(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ef05c43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fd.png)
《学记》读后感(共5篇)第一篇:《学记》读后感《学记》读后感《学记》是收集在《礼记》中的一篇教育论文,也是我国最早的教育专著。
虽然仅有1700余字,但是却包含许多内容。
它系统而又精辟地阐述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教育制度与内容、教学原则和方法,以及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等各个方面。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育能发现人的价值;教育能发挥人的力量;教育能发掘人的潜能;教育能发展人的个性。
教育的作用就是就是为国家社稷培养人才。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但是,教育也并非一件简单的事儿。
作为教师,应该注意教学方法与教学原则。
《学记》中提到的教学原则有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启发诱导、藏息相辅、长善救失等。
另外还包含了教学成功与失败的经验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启发诱导原则是《学记》中最基本的一个教学原则。
“君子之教,喻也”就说明教学要注重启发。
《学记》中认为教师教学的基本特点是要善于启发诱导,进一步说:“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只有善于多方启发诱导的人才能当教师。
可见把启发性原则提到了很高的地位。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观而弗语、开而弗达”。
就是说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经常要加以检查指点,启发诱导,但不要灌输,更不要包办代替,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
《学记》中对于启发诱导原则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道而弗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走;二是“强而弗抑”,激励学生而不要压抑学生;三是“开而弗达”,指点学生而不要代替学生作出结论。
这三条就是对启发诱导原则的具体要求。
这些要求说明,教师在教学中起的是引路人的作用,引路人就要善于指引,善于鼓舞,善于启发学生。
所以教学必须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师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学生独立地进行多阶段的分析综合活动,使其生动活泼地主动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最新-《学记》读后感(优秀18篇)
![最新-《学记》读后感(优秀18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d5485c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b5.png)
《学记》读后感(优秀18篇)《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学记》读后感1中国现代化教育,只会葬送了孩子。
——题记小明当时还是个孩子,他爸妈都是作家,他的语文特别好,尤其是作文。
他爸妈心一横,不上学前班了。
就去找萍城的夏莲,托她找个关系,把小明托进小学。
结果顺水推舟,就进了北门小学,而我和老公却因为还有一个书稿,要匆匆赶了回去,把小明交给了母亲。
读到这里,我觉得,把孩子置于一个陌生之地,真的可以吗?再说了,孩子只有五岁半,还没懂事,到了学校那正规的地方,闯祸的次数不也就多了吗?这也是我的顾虑。
第一个星期,还是比较心顺的,母亲说小明表现很好,心头的那块石头落地了,但是第二个星期,反馈出来的都是小明闯祸的事实,小明推倒了小龙,但是,母亲已经道过歉了,但小龙的妈妈还是不依不饶,直到听说到小明爸爸妈妈都在外地工作时,才放了小明。
他们一直以为,萍城这条街一直是文明的,都是善解人意的,可是,突然蹦出了那么个泼妇,让他们感觉很不自然。
更糟糕的事接踵不断地来到——小明全身长满了天疱疮,许多泡都被他抓破了,流水、还流脓。
作为一个母亲,怎么能不担心呢?我惶恐不安,认为小明处在非常危险的地位。
就是这书能得诺贝尔奖,我也不写了,此时,我恨不得插翅飞回去。
于是,我放下手头的笔,订了车票,回去了。
母爱是最伟大的,但是,谁又能像这位母亲一样为了孩子能抛开一切呢?就是世界的最高荣誉,在母亲的眼里,也抵不过孩子的喜怒哀乐,可见母爱多么得伟大。
到了那,挪动矮柜,我一下子就看见了两寸厚的狗毛,赶紧喊来夏莲,夏莲说:这一定是小狗茜茜掉的毛,放在这里七八年了,脏死了!这时,突然传来一声惨叫,原来,小明拿着注射器,就对着小狗茜茜乱射,吓得小狗茜茜满屋乱窜,最后竟钻进了小明的床上。
在晚上,让小明睡觉时,我突然发现床上有一大片水渣,很难闻。
小明的裤子却是干的,猛地想起白天小狗钻被窝那一幕,这尿,不可否认只能是他的。
学记的读书心得
![学记的读书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602c2c32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39.png)
学记的读书心得学记的读书心得(精选5篇)《学记》中的教育内容是丰富的,也需要大家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教育也是要不断的探究的。
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学记的读书心得,盼望能给大家带来关心。
学记的读书心得精选篇1最近,学校组织学习了《学记》这篇古代教育文献,感觉受益匪浅。
虽然语言艰涩难懂,但认真读来,平常教学中的怀疑顿觉释然。
《学记》不愧是我国教育史上的经典精华,在我们二十世纪才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其实在《学记》中随处可见。
它如一位博学的长者,在谆谆教育我们教学就应如此来教,学习就应如此来学。
一、以同学为本,启发诱导“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学记》中的这句话教育我们教学要以同学为本,也就是以人为本。
依据同学学习的动态状况去引导、督促、提高。
教学的关键是要使同学懂得、明白。
一、注意引导,但又不牵着同学的鼻子走,师生关系才会融洽;二要督促勉励,但又不强制压抑,以同学为本同学就有克服困难的士气,顺当的进行教学;三要打开思路,但又不带给现成答案,同学才能独立思索,智能得到进展。
这点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老师在教学中起的是引路人的作用,引路人要擅长引领而不能压抑同学,要依据同学的实际状况做到“道”“强”“开”,才能到达“和”“易”“思”的效果。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设计问题要依据同学把握的实际状况而定。
二、以同学为本,循序渐进“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
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老师时时观看同学,发觉有疑难时先不要讲给他听,让同学多思索,年幼的同学只听讲,不提问题,学习不逾越进度。
这与人本主义提倡的.需要论相全都。
人的需要有七个层次,这几个层次有必需的次序,只有满意了上层的需要才能连续下面的需要。
而《学记》所说的学不躐等,就是根据人的生理进展挨次,设计教学资料。
学习的学问都有一个系统性,教学不按部就班,就会“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陷入混乱的境地。
前面的学问假如把握不够好,后面的学问就更不会很好的把握。
精选学记读后感(通用5篇)
![精选学记读后感(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6e458c1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d1.png)
学记读后感精选学记读后感(通用5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精选学记读后感(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记读后感1《学记》作为战国时代的教育论著,总结了夏、商、周官学和春秋战国时代私学的教育经验,从儒家的立场出发,提出了一系列教育观点。
汉武帝奉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家学说在中国历史上的统治地位,《学记》作为儒家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品,也深深影响了2000多年来的中国教育。
特别是《学记》中关于教育目的的阐述,直到现在还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政策。
中国土生土长的儒家有着十分浓厚的“入世”思想,从孔夫起,儒士对虚无缥缈的怪力乱神采取回避的态度,所谓“不语怪力乱神”,倡导修齐治平,经世致用。
这种思想体现在教育上就是在《学记》中强调教育的社会作用,认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九年的教育教学活动,使受教育者达到“大成”————达到“大成”与否就看能不能“化民成俗”,让“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
因此,中国的教育活动带有十分强烈的世俗功利。
特别是隋唐以后,学得满腹经纶,售予帝王人家,成了中国士的人生目标。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前一句是知识分魂牵梦萦的追求,后一句是穷愁潦倒时的自我安慰。
纵使旷达如李白、苏东坡辈,受了深厚的老庄出世思想影响,也是以蹭足金銮殿为人生第一殊荣。
但《学记》把教育看作为是直接为社会政治服务,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中国知识分把从政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目标。
从垂髫发蒙时开始,就按照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一步一步、一年一年苦熬苦修,上焉者立志“致君尧舜上”,追求“青史留名”还是值得称道的。
知识分把出仕佐助君主治国平天下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途径。
不管怎样,这一切,有助于统一知识分的思想,从而有助于统一全体人民的思想,有助于把统治阶级的意志上升到社会的主导地位。
读《学记》读后感大学生
![读《学记》读后感大学生](https://img.taocdn.com/s3/m/f6a4e140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52.png)
读《学记》读后感大学生篇一读《学记》读后感《学记》,这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教育瑰宝啊!读完它,我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
你说,这古代的教育智慧放到今天,咋还这么实用呢?就像那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这不就是大白话嘛,可仔细一想,嘿,真就是那么回事儿!也许在古代,人们就明白学习是个不断打磨自己的过程。
我觉得吧,《学记》里强调的“教学相长”特别有意思。
老师和学生相互促进,共同进步,这难道不是一种超级棒的学习氛围?我就在想啊,要是我们现在的课堂都能这样,那得多带劲!可能老师们会发现学生身上有他们想不到的闪光点,学生也能从老师那儿得到更多的启发。
不过呢,有时候我又在琢磨,这《学记》里说的方法,在如今快节奏的社会里,能完全照搬吗?也许有些地方得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一下。
还有啊,“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教导我们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硬拉着他们走,鼓励学生而不是打压他们,启发学生思考而不是直接给答案。
这道理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
我就反问自己,要是我以后当老师,能做到吗?读了《学记》,我心里真是又激动又纠结。
激动的是能汲取古人的智慧,纠结的是怎么把这些智慧运用到实际中。
这一路读下来,感觉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好像深了那么一点点,可未来的路还长着呢!篇二读《学记》读后感哎呀,读完《学记》,我这心里头就跟开了锅似的,翻腾个不停!说真的,一开始我以为这就是本古板的书,没想到一读起来,还挺有意思。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这不就是在告诉我们学习要有规律,课余也不能放松嘛。
我就想,现在咱们好多同学,上课的时候迷迷糊糊,下课就疯玩,这能学好才怪呢!《学记》里还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这让我深有感触。
也许在学习的路上,有个伴儿互相交流、互相启发,比自己一个人闷头学强多了。
就像我之前自己琢磨一个数学题,怎么都想不明白,后来跟同学一讨论,瞬间就恍然大悟了。
不过,我也在想,古代那时候的教育环境和现在差别那么大,《学记》里的有些东西是不是过时了呢?比如说“禁于未发之谓豫”,要在错误还没发生的时候就预防,这在现实中操作起来好像有点难。
学记的读后感推荐8篇
![学记的读后感推荐8篇](https://img.taocdn.com/s3/m/5ce4ee34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7c.png)
学记的读后感推荐8篇只有认真写好读后感,我们的思想觉悟才会得到提高,读后感让我们能够深入思考和反思书中的主题和思想,提升思维深度,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学记的读后感推荐8篇,供大家参考。
学记的读后感篇1今年寒假,老师向我们推举了几本文学名著,其中我最喜爱的还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写的《骑鹅旅行记》。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个不喜爱学习、常常欺侮小动物的小男孩尼尔斯,尼尔斯由于戏弄小狐仙,被变成了只有拇指般大的小人。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家里的大雄鹅带上了天空,和一群大雁一起绽开了一段难忘的奇幻之旅。
在飞往拉普兰的旅程中,尼尔斯患病了各种挑战:其中有狡猾的狐狸,凶狠的乌鸦,黑漆漆的老鼠群。
最终尼尔斯靠着机灵、英勇,以及伴侣们的相互关心,尼尔斯才最终平安地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对于尼尔斯来说,这次的旅行不仅让他观赏到了漂亮的景色,还让他磨练了意志,让他有了更多与小动物相处的机会,让他在危急的挫折中不断成长。
原来的尼尔斯不喜爱学习、常常欺侮小动物,他在经受了这次旅行之后,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变成了一个机灵英勇,乐于助人,活泼可爱的孩子,同时也和一起旅行的大雄鹅,一个雁群等动物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在尼尔斯身上,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自己关心了别人,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别人才会情愿关心自己,关心都是相互的。
在生活中,我们或许不会像尼尔斯一样,能听懂动物的语言。
但是我们可以做一些自己能做到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去关心他人,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要仔细对待,不要躲避。
学记的读后感篇2书中有弱肉强食的自然世界:小螳螂吃掉了可贵的小雌橡树蛾,萤火虫最爱的食物是蜗牛,金步甲会残忍的吃掉自己的配偶。
作者每天的但法布尔的笔下更多的是温暖的昆虫世界,象态橡栗象会精心的挑选合适的橡栗产卵,要求极其严格;米诺多蒂菲用情专一又忠于家庭,朗格多克蝎的妈妈会毫不犹豫地保护别的蝎宝宝。
在法布尔温暖的笔下,一个个昆虫的小家庭和谐融洽,那些小家伙给了我莫名的触动,好像让我发现了这世界的美好。
读学记心得体会(通用5篇)
![读学记心得体会(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5d1f4e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a2.png)
读学记心得体会(通用5篇)读学记心得体会篇1当然,我很乐意帮助您撰写一篇读学记心得体会。
以下是我为您准备的提纲:一、引言二、背景介绍在这部分,我会详细描述您所读的书籍以及它的背景信息。
例如,您可以提及书籍的作者、出版日期、主要内容等等。
三、深入分析这部分将分析您阅读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
您可以详细讨论您的反应、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对您产生影响的行为或情感变化等等。
四、个人观点在这部分,我将让您分享您对读学的个人看法。
您可以谈论您的阅读体验如何影响您的世界观、如何增强您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如何帮助您实现个人目标等等。
五、结论和未来计划最后,我们将总结您的阅读经历,并讨论您从中学到了什么以及如何将这些经验应用到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
六、参考文献这篇*所有的引用和参考文献。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提纲,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其进行调整。
希望这对您有所帮助!读学记心得体会篇2《读山记》是著名作家毕淑敏所写的一部作品,它不仅是一部优美的文学佳作,更是一部充满人生哲理的智慧之作。
读完这部作品,我深深感受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在《读山记》中,毕淑敏通过对自然山川的描绘,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她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的形态和变化,并通过山的各种形象来比喻人生中的种种困境和挑战。
她告诉我们,山是永恒的,而人生却是短暂的,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瞬间,勇敢面对人生的挑战,才能让生命更加有意义。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受启发。
我意识到,人生就像一座大山,有高峰也有低谷,我们必须学会在高峰时保持清醒,在低谷时保持勇气,才能真正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同时,我也深刻领悟到,我们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就像尊重山一样,尊重他们的个性和差异,才能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相处,让社会更加和谐。
《读山记》中许多语句和段落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其中,我最喜欢的一段话是:“山是一种沉静的真理,是一种庄严的仪式,是一种深刻的冥想,是一种庄重的诗歌。
”这段话表达了山对于毕淑敏的深刻意义,也表达了山对于我的启示和思考。
学记的读书笔记(优秀9篇)
![学记的读书笔记(优秀9篇)](https://img.taocdn.com/s3/m/01715a7b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f2.png)
学记的读书笔记(优秀9篇)《学记》读后感篇一“正值深秋,我们坐着古代式的帆船,每天天一亮就开船,天黑了就停下来,一路的景色美极了,令人销魂,我一生都没有享受过几次”。
一九三七年为避日寇,十六岁的何兆武随父母返回湖南老家。
十年后,先生回忆起返乡之旅仍是充满诗情画意。
这样惬意的旅途,似乎可以象征何先生前半生的生活,虽然生在一个变乱频繁的时代,但他的内心始终是自由的、从容的、甚至是喜悦的。
我在读《上学记》的时候,不止一次惊讶我们怎么会有那样一个时代,而在那个时代,何先生居然做成了一个幸福的读书人。
何兆武先生的回忆始终都是平静的,反倒是我们这些读书的后辈一次次地感叹、诧异。
何先生的回忆就像一缕阳光,慢慢撕开了一个历史的口子,让我们得窥一个时代的缩影。
其中有些细节,就像黑暗中被按响的钢琴,让人惊退一步,不知所措。
比如,书中写到北洋军队的军歌歌词竟是“三国战将勇,首推赵子龙,长坂坡前逞英雄”;北洋政府的国歌竟是先秦无名氏的《卿云歌》:“卿云烂兮,纠缦缦兮。
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这真让人不知说什么好了。
真实的历史氛围在细节上最容易得到呈现,这样的细节又仿佛是一个悖论,让读过正统历史教科书的我们不免目瞪口呆,废书长叹。
何先生在口述中反复提及的两个词语是“自由”和“幸福”,这似乎是何先生一以贯之的精神追求,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是一种时代精神的折射,时代的高度和氛围往往印证在人的身上。
翻遍此书,我们可以毫不费力地发现当时的学校,尤其是西南联合大学,弥漫着我们想象不到的自由氛围。
那时,教师的聘任不以政治信仰和学术见解为标准,他们上课也没有统一的教材,尤为难得的是,他们讲课近乎绝对自由,没有人要求他们应该讲什么或不应该讲什么。
学生的权利也得到充分的尊重,“喜欢的课可以随便去听,不喜欢的也可以不去”。
何先生在西南联大先后读过土木、历史、中文、外文四个系,现在想来真是不可思议。
何先生有言:“社会要进步,学术必须自由,思想必须自由。
《学记》读书笔记_心得感悟五篇文档
![《学记》读书笔记_心得感悟五篇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31c67ad6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02.png)
《学记》读书笔记_心得感悟五篇文档《学记》,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
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
学记读后感(一)教师只有真正做到知其心,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正确处理好学生为主体和教师为主导的辩证关系,才能为学生创新能力的持续发展做好铺垫。
诱思探究教学理论的研究指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独立性、能动性、创新性、发展性、基础性等基本特征,其中的首要特征是独立性。
因此,学生只有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学习,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达到乐学境界,方可真正实现自己的主体地位。
学习本身无所谓乐和苦学,只有当学习与学生的需要发生关系时,才因满足学生的需要而变得乐学或因不满足学生的需要而变得苦学。
因此,学生是否在愉快地学习,即乐学,也正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作用的重要体现。
教师只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积极地引导学生,以求学生的学习活动与其需要的和谐统一,从而使学生主体的独立性得到充分体现。
无数教改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教学过程从一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教师运用自己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和认知因素、情意因素转化成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全过程。
因此,分析学生,熟悉他们原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弄清楚这种认知和思维方式对学生理解新的知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或障碍,以便有的放矢地安排教学活动,使教学更好地切合学生的实际,这的确是一个极为有效的教学策略。
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准确选择知识·能力·品德最佳发展的高度。
在教学中,充分了解学生是必需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将了解到的这些信息同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真正和谐地统一起来,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进而构建平等、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
这既是一个教学态度问题,也是一个教学观念转变问题,更是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
总之,只有教师在知其心方面,学生在知己心方面多进行一些研究,才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耳、目、口、鼻等各感官的功能,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记的读书心得6篇
![学记的读书心得6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d3107c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9b.png)
学记的读书心得6篇写心得体会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规划和实现职业发展目标,想与他人分享收获,写篇心得体会,能更好地整理和传达我们的感受,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学记的读书心得6篇,感谢您的参阅。
学记的读书心得篇1昆虫,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鸣叫着,或者说默默无闻着,再或者说是我们感觉它们默默无闻着。
是什么呢?我也不知道。
花了半个月时间,终于品味完了法国著名科学家让。
亨利。
卡西米尔。
法布尔编写的科学巨著《昆虫记》。
那一刻,我不仅仅知道了昆虫的存在,也知道了我们对昆虫的模糊不清只是我们没有走进它们的世界里。
一个用一生与昆虫谈论生活与生存的人,是多么可贵。
寻找这种人似乎就是在茫茫大海中寻找一根细细的银针一样困难。
或许是我看一些语言生动灵巧的书看多了吧,刚打开书没几页时,便感觉这本书的语言很朴素,很难从这本书上找到带有修辞手法的句子来记录下做好词好句。
这和我经常看的一些深奥的书完全不同。
比如鲁迅的回忆性散文《朝花夕拾》,这就是一部难懂的书。
它与《昆虫记》有了很鲜明的对比。
虽然《昆虫记》的语言通俗易懂,却让我感到十分纳闷:大作家不都喜欢写深奥的文字吗?为什么这本书截然不同呢?何况它还是科学巨著呢?不应该更加深奥吗?一大堆的问题填满了我对这本书的好奇。
直到翻到他写的这句话映入我的眼眶时,我才明白,法布尔很批判那种晦涩的文笔。
那句话印在书上,也印在我的心里:他们担心,一部作品让读者读起来容易、不费脑子,那么这部作品就没能表达出真理来。
照他们的说法,只有写的晦涩难懂,让人摸不着头脑,那作品才是思想深刻的。
硬生生的讽刺让我对他的文章产生了兴趣。
我将这句话画下,摘录到了本子上。
昆虫无处不在,人类更是无所不在,但是为什么万分喜爱昆虫的人类却屈指可数呢?讨厌昆虫的人类多的入繁星、沙粒。
甚至还想让他们从世界中消失。
但法布尔却视昆虫为亲人、朋友。
在他的心中、目中,昆虫如人类一样生灵、聪明,如精灵般吸引着他。
读到后面,我似乎不感到它是昆虫记了。
学记读后感(通用8篇)
![学记读后感(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7ba0ef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cc.png)
学记读后感(通用8篇)学记读后感篇1《礼记﹒学记》道:“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
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意思是说,老师要学会根据一个孩子的家庭职业背景,找到这个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来启发他的智慧。
于是我想,也许可以从他的家庭关系里面父母的职业找到突破口。
我了解到他的父母都是生意人,平时工作比较忙,家里还有一个小弟弟,家人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弟弟身上,妈妈性格比较急躁,平时对待孩子的批评和指责多于鼓励和赞赏,于是,他做出种种出格的行为,这些多是为了获得别人更多的关注。
根据这个孩子的个性,我想先从他的纪律方面入手,只要他在这个方面改进,获得认可和成就感,那么其他方面的进步就不是问题了。
9月下旬,我在班会课上郑重任命他为纪律委员,强调职责同时提醒他,作为纪律委员首先自己一定要遵守纪律,文明用语,上课认真,按质按量完成作业等等,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态,保证一定管好自己并做好纪律委员。
任命之后没过几天就是国庆假期,假期之后学堂孩子们去黄山游学,我特别与陪伴游学的老师们交流,留意并适当引导这个孩子的言行举止。
游学回来,我和所有的老师都发现,这个孩子已经明显没有以前那么爱说脏话了,偶尔会有一两次,但只要老师稍微提醒,他马上就会主动认错。
一天天过去了,我发现,他已经不说不合适的语言了,上课坐姿也特别端正,各科作业和课堂反馈都有很大进步和提升。
在一次班会课上,我当众赞赏了这个孩子,并奖励给一本课外书。
他特别开心,也许很少真正获得过正面的鼓励,并且被作为榜样效仿,他的自信度和个人成就感一下就建立起来了,心结打开了,他变得越来越自信,并愿意学习和积极帮助他人,在接下来的全校一日礼仪学习评比中被评为优秀。
除此之外,班级卫生每次轮到他打扫的时候已经不需要我操心了,他一个人在规定的时间内不仅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黑板擦得一尘不染,窗户干净明亮,而且主动细心地将桌椅下面、教室的门以及黑板最上面的位置都打扫得特别干净整洁。
《学记》读后感最新范文5篇
![《学记》读后感最新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34c3cb84693daef5ff73d37.png)
《学记》读后感最新范文5篇《学记》以微言写大义,千字略略有余的*论述了教育原理、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教育的大问题,每一点都能够与实际相结合衍生出许多供人思考的资料。
那么学记读后感怎么去写呢,以下是整理的学记读后感范文5篇,希望分享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
《学记》读后感范文一《学记》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它关于教学方法、为师之道的阐述。
它文字言简意赅,比喻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任务,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
上学时,对于为师者的理解就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当自己真正选取站在三尺讲台上,才明白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在素质教育遍地开花的这天。
评价一个好教师的标准有很多,我想为师之日,就是重任在肩之日。
〈学记〉里讲:“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能够为人师也”,作为一名教师,在明白自己职责的基础之上,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
《学记》里还阐述了作为一名教师所应当具备的品质,里面说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要注意教学方法。
如果还是满堂灌,不顾学生的理解潜力和状况,不因材施教,不结合学生的实际,教学就达不到目的。
作为教师,要按规律办事,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多与他人交流,这样才能解决问题,获得更多的知识。
在学习的过程中,这一段话让我感触颇深,“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其大意是“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吃,不明白它的甘美。
虽然有极好的道理,不学,不明白它的好处。
所以学习之后才明白自己有所不足,教人之后才明白自己也有不通之处。
明白自己有所不足,然后才能严格要求自己;明白自己有不通之处,然后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
所以说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
”是啊,这世间的知识学问自己又能明白多少呢?那么多的精神食粮我为什么不去吸取?会不会有一天我答不出学生提出的问题?会不会有一天因为不学习根本跟不上这个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这些问题在我读完后一遍遍问自己。
学记的读后感优秀6篇
![学记的读后感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62626450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465a4aa.png)
学记的读后感优秀6篇读后感的结尾可以总结书籍对你的整体影响,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书中的思想和观点,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学记的读后感优秀6篇,感谢您的参阅。
学记的读后感篇1《昆虫记》是一本描写昆虫生活习性的书。
这本书的作者通过仔细观察,多次实验,细致描写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繁殖和捕食的方式,向读者展现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
我惊叹于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细腻的写作手法。
这些小昆虫在作者的笔下像人一样有灵性,肚子饿了它是闷声不响,捕到昆虫吃起来又风卷残云一扫而光,吃饱了它又会高兴地瞿瞿瞿地高唱起来。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对孔雀蛾的描写,只见它全身披着红棕色的绒毛,脖子上有白色的领结,翅膀上有灰色和褐色的小点儿。
这些细致描写,使整本书写得更加生动、具体,引人入胜。
我想到了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他在贝格尔号舰上旅行了5年,一路仔细地观察和记录,采集了大量多的珍贵的样本。
他就是通过仔细地观察,最终才得出了伟大的结论——《生物进化论》。
我又想到了新中国初期,地质学家李四光也是通过千山万水对多地地质的采样,仔细地观察和研究,预测到中国60年内将有4次特大地震,且都一一应验。
联想到自己,我是一个不太会观察生活的人,每次老师叫我写作文时,总是想不到好的题材。
有一次,我在小区里,一阵风吹过,树枝被吹得歪歪斜斜,一只蚂蚁摔倒妈妈的衣服上,地上也有多个摔下的蚂蚁。
哦,蚂蚁是被大风从树上吹下来的,经过仔细观察,蚂蚁们在搬家,它们都急急忙忙的排着队搬着东西往树上赶。
妈妈说:看这情况,蚂蚁往树上搬家,是天要下大雨了。
果不然,天气预报明天有大到暴雨。
想不到小小昆虫也蕴含着大学问呢!生活,需要细心观察,更需要理性思考,从而获取鲜活而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写作素材,这是我读完《昆虫记》后的感想。
学记的读后感篇2以前,我并不喜欢动物之类的东西,但自从读了《昆虫记》之后,我觉得非常有趣。
其中,我最爱看的要属红蚂蚁了。
红蚂蚁和黑蚂蚁的身材没有什么不同,习性也差不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记的读书心得(精选5篇)学记的读书心得精选篇1《学记》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它关于教学方法、为师之道的阐述。
它文字言简意赅,比喻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作用和目的任务,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
上学时,对于为师者的理解就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当自己真正选取站在三尺讲台上,才明白仅有这些还远远不够,尤其是在素质教育遍地开花的这天。
评价一个好教师的标准有很多,我想为师之日,就是重任在肩之日。
〈学记〉里讲:“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能够为人师也”,作为一名教师,在明白自己职责的基础之上,还要有好的教学方法。
《学记》里还阐述了作为一名教师所应当具备的品质,里面说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必须要注意教学方法。
如果还是满堂灌,不顾学生的理解潜力和状况,不因材施教,不结合学生的实际,教学就达不到目的。
作为教师,要按规律办事,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多与他人交流,这样才能解决问题,获得更多的知识。
在学习的过程中,这一段话让我感触颇深,“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其大意是“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吃,不明白它的甘美。
虽然有极好的道理,不学,不明白它的好处。
所以学习之后才明白自己有所不足,教人之后才明白自己也有不通之处。
明白自己有所不足,然后才能严格要求自己;明白自己有不通之处,然后才能勉励自己奋发上进。
所以说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的。
”是啊,这世间的知识学问自己又能明白多少呢?那么多的精神食粮我为什么不去吸取?会不会有一天我答不出学生提出的问题?会不会有一天因为不学习根本跟不上这个社会快速发展的步伐?这些问题在我读完后一遍遍问自己。
确实,还能够利用很多的时间来读书学习,我还能够学习更多知识,个性是作为一名教师,这一点至关重要。
此刻科技发展迅速,知识更新的很快,我们务必常学习,多学习,来适应学生的要求,适应社会的要求。
学记中的第二段开头就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明白。
”意思是:玉石不经过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玉器;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然而玉这种东西,它有永恒不变的特性,即使不琢磨制作成器物,它的特性不会受到损伤。
人的本性,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就会发生变化。
因此,人们如果不学习,就要失去君子的高尚品德从而变成品行恶劣的小人,难道不值得深思吗?教师是启发者,是引路人,是学生成长的促进者,而非给予者、灌输匠。
教学的真谛是如何激发和引导学生主动用心地去探索和理解知识。
学生的质疑时时冲击着老师已有的知识储备,是促进老师不断学习的外部力量。
《学记》中写到:“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
”就是说:单靠死记一些零碎的知识,不能做个好老师,必须要有渊博的知识,随时准备根据学生的提问并给以圆满的回答才行。
这样才能“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客,然后尽其声”。
教学之路像一条长河,要想持续河流的清澈和活力,就务必有众多的支流来滋润它、充实它。
所以想做一个合格的老师,就应先是一个积累丰厚的人。
在阅读中积累,在反思中积累,在实践中积累……读书能够让我们体验不同的人生,延长自己的生命;读书能够为我们添一些厚重的质感,读书能够为我们添一些文化的雅致;为我们的工作增添一些巧妙与机智;除了读书,我还要学会反思。
反思,实际上就是与心灵对话,学会反思,能够让我们的头脑更清醒、思想更进步。
厚积方可薄发!继志原则《学记》还带给了另一个教学原则,即“继志”。
它认为:善于唱歌的人让别人接续其音调,善于教人的人让人继续其志向。
如果教师的教学能够做到言辞简约而意思通达,道理精微而说理完善,论证虽少却意旨明白,就能够让人领会其意图,从而让学生将自己的志向继承下去。
教学相长。
《学记》要求教师"教学相长",不断地求得自身业务的进步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要求教师受严格的训练,遵循教育与教学的原则和方法,纯熟教学技巧,"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能够为人师也。
""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要求教师深刻了解学生的个性心理恃征与差异,"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充分的修养,"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
"要求教师具有必须的社会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引导学生自觉地跟着自己所指引的方向前进,"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这反映了《学记》对教师有较高的要求,教师不仅仅要促进学生的知识、智慧与潜力的增进,更重要的是要用社会理想与道德情操去深深地影响学生、吸引学生。
是学生在促我们“长”,学生即我们身边最可宝贵的资源。
有时候学生的独到理解为教师大脑吹进一股清风,启发着教师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方法是最好的朋友。
这样,学生有了对知识的渴求、乐于学习的动力,又掌握了适宜的方法,一切自然迎刃而解。
学记的读书心得精选篇2仔细读完《学记》,感触颇深。
作为教育行业的我们,应该更早一点读这篇著作,其中包含了许多先人的智慧,短小精悍,句句都值得我们斟酌,这些经典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未来。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学记》这段话谈的是“长善救失”的教育思想。
长善救失说的是:教育和教师的作用,就是激发学生的优长和潜能,并克服其缺点,弥补其不足,使人走向完善。
往更深一层挖掘:长善救失的前提是研究学生,了解学生。
所谓“教者必知之”“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讲的就是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教育和教学必须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才能做到因材施教,而许多教师研究教材有余,研究学生不足,因此教学缺少针对性,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我们也需学会“比物丑类”,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也需多思考,从学到的扩展思考开来,应用在其他学习和处理事情上,从而可以更有效的学到更多。
书本交给我们的远远不止那些文字,我们需开阔我们的头脑,看到更广的知识,如果只是看到什么就是什么就不利于我们学习了。
另外,要做一位教师,需要“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
”要培养学生多思考的习惯,不要急于告诉他们答案,要让学生学会悟与思。
最近,我们也在学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我觉得这思考的过程,就是隐性知识的学习。
教师不能代替他们去思考,这个过程很重要,他们会从中学习与成长很多。
我们也要树立学生的志向,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志向努力学习,这样才有学习的动力。
而现在“填鸭式”的教育使学生们厌烦,觉得学习的沉重。
我们需留给他们一点空间去思考,也要在精神上引导他们树立志向,这样学生才会更轻松也更主动的去学习。
《学记》也交给了我们教育的方法,要使教育成功的方法是“豫”“时”“孙”“摩”即要防患于未然,教育合乎时宜,循序渐进,切磋琢磨。
“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注重方法,把握度的大小。
学生可能有的四有过失为“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作为教师需“知其心,然后能就其失也。
”所以了解学生的心理很重要,要根据他们不同的心理纠正他们的过失。
《学记》中的教育内容是丰富的,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体验和学习,教育也是要不断的探索的。
我读的还不够深入,也没有实践的经验,我想这《学记》时常在看看,相信会有更多的收获!学记的读书心得精选篇3最近,学校组织学习了《学记》这篇古代教育文献,感觉受益匪浅。
虽然语言艰涩难懂,但仔细读来,平时教学中的疑惑顿觉释然。
《学记》不愧是我国教育史上的经典精华,在我们二十世纪才提出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其实在《学记》中随处可见。
它如一位博学的长者,在谆谆教导我们教学就应如此来教,学习就应如此来学。
一、以学生为本,启发诱导“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学记》中的这句话教导我们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也就是以人为本。
根据学生学习的动态状况去引导、督促、提高。
教学的关键是要使学生懂得、明白。
一、注重引导,但又不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师生关系才会融洽;二要督促勉励,但又不强制压抑,以学生为本学生就有克服困难的勇气,顺利的进行教学;三要打开思路,但又不带给现成答案,学生才能独立思考,智能得到发展。
这点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教师在教学中起的是引路人的作用,引路人要善于引领而不能压抑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做到“道”“强”“开”,才能到达“和”“易”“思”的效果。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设计问题要依据学生掌握的实际状况而定。
二、以学生为本,循序渐进“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
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
这几句话的意思是教师时时观察学生,发现有疑难时先不要讲给他听,让学生多思考,年幼的学生只听讲,不提问题,学习不逾越进度。
这与人本主义提倡的.需要论相一致。
人的需要有七个层次,这几个层次有必须的次序,只有满足了上层的需要才能继续下面的需要。
而《学记》所说的学不躐等,就是按照人的生理发展顺序,设计教学资料。
学习的知识都有一个系统性,教学不按部就班,就会“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陷入混乱的境地。
前面的知识如果掌握不够好,后面的知识就更不会很好的掌握。
因此教学不能逾越进度。
三、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
教师不是诚心的教育学生,不思考学生才能的高低而因材施教,学生求学也不能顺利。
人本化教育主张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具有创造性的人格,能创造性地做任何事,并能总处于创造的过程中。
主张课程资料应建立在学生的需要、生长的自然模式和个性特征的基础上,应体现出思维、情感和行动之间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就应和学生的生长过程有机地联系起来。
这与《学记》所提倡的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多么相似,他们所追求的理想真是殊途同归。
中西文化的碰撞实际上就是建立在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基础之上。
教学就是教师研究怎样教,研究学生怎样学。
《学记》里所彰显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我们教育者就应时时遵循的。
应对《学记》我们就应常读常新,让我们时时记起那些精辟理论,记住启发诱导、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吧!学记的读书心得精选篇4在还没有学过《学记》之前,就曾听闻“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读后感。
”“教学相长”,而在仔细学完《学记》后才真正领略到先人的智慧以及这篇*的伟大。
《学记》主要讲述了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等,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么一段话: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