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生物学案(人教版)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和进化第3课时生物的进化

合集下载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7单元生物的变异和进化第3讲生物的进化课件新人教版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2025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7单元生物的变异和进化第3讲生物的进化课件新人教版

A1、A2、A3是由同一物种A分隔而来的,它们又分别进化为B、C、D三
个物种,故它们应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空间,A项错误。B与C存在生殖隔离,
但有可能相互杂交产生后代,只是后代不育,B项正确。A2中一部分个体进
入A3群体,两者间能进行基因交流,C项错误。若A1、A2、A3的生存环境相
似,由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因此,A1、A2、A3发生的基因突变不一定
D.黑猩猩和大猩猩的亲缘关系比黑猩猩与猩猩的亲缘关系远
表中数据研究的是不同生物某种蛋白质的同源DNA序列的相似度,属于
生物进化方面的分子水平证据,A项正确。四种生物中,人类出现的时间最
晚,猩猩与人类同种蛋白质同源DNA序列的相似度低于大猩猩和黑猩猩,
且已知编码蛋白质的DNA序列以大致恒定的速率发生变异,因而推测,猩
序列比对碱基相同的百分率。
物种
猩猩
大猩猩
黑猩猩
DNA序列比对碱基相同的百分率
大猩猩
黑猩猩
96.61%
96.58%
98.18%

96.70%
98.31%
98.44%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表中数据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分子水平的证据
B.猩猩出现的时间早于大猩猩、黑猩猩
C.人类、黑猩猩、大猩猩和猩猩具有共同的祖先
猩出现的时间早于大猩猩、黑猩猩,B项正确。猩猩、大猩猩、黑猩猩和
人体内编码某种蛋白质的同源DNA序列具有相似性,说明人类、黑猩猩、
大猩猩和猩猩具有共同的祖先,C项正确。不同生物同种蛋白质相关DNA
序列的相似度越高,说明亲缘关系越近,由表中数据可知,黑猩猩和大猩猩
的亲缘关系比黑猩猩与猩猩的亲缘关系近,D项错误。

2025高考总复习一轮生物学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ppt 第7单元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 专题精

2025高考总复习一轮生物学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ppt 第7单元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 专题精
B.若某个体在发育过程中A基因突变成A1基因,该基因可能不会遗传给后

C.等位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则XaY的基因型频率为20%
D.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显性个体中出现杂合雌熊猫的概率
约为20%
解析 基因A、a是一对等位基因,主要区别可能是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不同,A项正确;若某个体在发育过程中A基因突变成A1基因,该基因可能不
2025
高考总复习一轮复习
GAO KAO ZONG FU XI YI LUN FU XI
专题精研课10
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题型一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常用计算方法
1.“定义法”求解基因频率
(1)某基因频率=
某基因总数
×100%
某基因和其等位基因的总数
某基因总数
(2)若在常染色体上,则:某基因频率=
(2)自由交配:在无突变、各种基因型的个体生活力相同时,处于遗传平衡
的种群自由交配遵循遗传平衡定律,上下代之间种群的基因频率及基因型
频率都保持不变。
专项突破
3.(2023·山东青岛三模)匍匐鸡的匍匐性状基因(A)对野生性状基因(a)为显
性,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已知A基因纯合时会导致1/3胚胎死亡,某鸡
总带状条带的强度之比来计算。在题图中,2个个体仅有A3带状条带(A3A3),
15个个体同时有A1带状条带和A3带状条带(A1A3),35个个体同时有A2带状
条带和A3带状条带(A2A3)。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A3的基因频率为(2×A3A3个体数+A1A3
个体数+A2A3个体数) / (个体总数×2)×100%=
(2×2+15+35)/(100×2)×100%=27%。

2025高考总复习一轮生物学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ppt 第7单元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 课时规

2025高考总复习一轮生物学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ppt 第7单元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 课时规
12345
解析 根据题图可知,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了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A项正确;根据 题干信息“只有具有完整染色体组的配子(染色体片段既无重复也无缺失) 才可育”可知,邻近分离产生的所有配子的染色体组都不完整(缺失或重复), 因此均不可育,而交替分离产生的配子具有完整的染色体组,所以均可育,B 项正确;以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为例,正常生殖细胞由于自由组 合可产生4种配子,均可遗传给后代;但发生此变异后,发生邻近分离的配子 不育,无法遗传给子代,能遗传给子代的只有交替分离产生的2种配子,故能 遗传给子代的配子种类数变少,C项正确;据图可知,邻近分离产生的配子, 染色体数目均未发生改变,D项错误。
123456789
解析 白菜型油菜属于二倍体生物,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而Bc是通过 卵细胞发育而来的单倍体,其成熟叶肉细胞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A项错误; Bc是通过卵细胞发育而来的单倍体,用秋水仙素处理Bc幼苗可以培育出纯 合植株,此种方法为单倍体育种,能缩短育种年限,B、C两项正确;自然状态 下,Bc只含有1个染色体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进行减数分裂时不能形成 正常配子,因此高度不育,D项正确。
123456789
2.某条染色体经过处理后,结构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A.图示结构的变化属于染色体易位 B.该变异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不改变 C.图示的变化过程中,染色体一定发生过断裂 D.图示的变化不影响n和p基因的表达
123456789
解析 染色体易位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而图示结构的变化发生在一条 染色体上,为倒位,A项错误;倒位后的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了变 化,B项错误;根据图示可知,该染色体的m片段和q片段位置互换,则染色体 一定发生过断裂,C项正确;图示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可能会影响相关基因的 表达,D项错误。

第7单元第3讲生物的进化-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优课件

第7单元第3讲生物的进化-备战2024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优课件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高考一轮总复习 • 生物学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2.生物有共同祖先的分子生物学证据和结论 (1)证据 ①DNA分子水平:大多数现存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而且它们 的DNA在组成、结构和功能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不同生物的DNA在行使 功能时也有许多相似之处。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高考一轮总复习 • 生物学 • 人教版
共同祖先。
方法,分析物种形成的环节。(科学思维)
2.适应是自然选择 3.通过分析滥用抗生素导致抗药性病菌增多
的结果。
的现象,引导人们认识不正确使用抗生素带
来的危害,关注人类健康。(社会责任)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返回导航
考点一 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高考一轮总复习 • 生物学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②基因水平:人类与猩猩、恒河猴、兔的血红蛋白基因中部分碱基 序列有一定的相似性。
③蛋白质分子水平:不同生物细胞色素c的氨基酸序列也存在很高 的相似度。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高考一轮总复习 • 生物学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2)结论 ①不同生物之间的特征DNA序列都有一定的相似性,亲缘关系越近 的生物,其DNA序列的相似性越高。 ②不同生物之间特定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与生物之间的 亲缘关系密切相关。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返回导航
必修2 遗传与进化
高考一轮总复习 • 生物学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易错整合,判断正误。 (1)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有差异,这说明生物不是 由共同祖先进化而来的。( × ) (2)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支持生物有共同的祖先的说法。 (√ ) (3)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是生存斗争 ,生存斗争仅指种内斗争。 (×) (4)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 )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必修2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第3讲生物的进化课件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必修2第七单元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第3讲生物的进化课件

解析:化石是指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 痕迹等,A错误;蝙蝠的翼和人的上肢是同源器官,而不是人的手,B错误;比较 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可知,人和其他脊椎动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 C错误。
答案:D
[归纳拓展] 化石在研究生物进化中的应用
考法(二) 考查自然选择学说
重复步骤(2)~(5)。如此重复几代,记录每一代培养物抑菌圈的直径
3.注意事项
实验结束后,应将耐药菌、培养基、纸片等进行高温灭菌处理,防止对环境造 成污染。
———————■链教材资料·发展科学思维■———————— 1.(必修2 P112“知识链接”思考)染色体数目变异和结构的变异都能引起种 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吗?为什么? 提示:都能。染色体数目变异必然引起染色体上基因数目的变化,进而引起种 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也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2.(必修2 P117“思考·讨论”发掘)通过地雀的形成过程,说明物种形成需要 的环节。 提示:(1)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2)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 化的方向;(3)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的出现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关系,差异各种生物在进化史上出现的顺序 ————————————————————







_大__说__明__亲__缘__关__系__远__,__反__之__则__近____。
题点考法·练全练通
考法(一) 考查生物进化的证据
1.关于生物的进化,只能靠证据和逻辑来推测。以下有关生物进化证据和结论
2.(必修2 P103“思考·讨论”拓展)人和类人猿在DNA的碱基序列方面高度
接近,可说明_人__和__类__人__猿__有__共__同__的__祖__先__,__并__且__亲__缘__关__系__很__近__。不同生物的细胞

(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7单元 第3讲 生物的进化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案

(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7单元 第3讲 生物的进化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案

第3讲生物的进化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22页[基础突破——抓基础,自主学习]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①生物不是神造的,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而来的。

②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③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2)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①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②基因频率: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①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突变⎩⎪⎨⎪⎧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②生物突变的有利和有害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环境。

③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只是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变异是不定向的――→经自然选择不利变异被淘汰,有利变异逐渐积累―→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不断进化。

(4)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①隔离⎩⎪⎨⎪⎧ ――→类型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实质基因不能自由交流②物种形成⎩⎪⎨⎪⎧ 三个环节: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形成标志:出现生殖隔离3.共同进化(1)概念: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原因: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和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4.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内容: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2)形成原因:生物的进化。

(3)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化石。

[重难突破——攻重难,名师点拨]1.正确认识生物进化与新物种形成(1)物种指的是不存在生殖隔离的全部生物(可以是不同地域内);而种群指的是一定地域内同一物种个体的总和。

(2)种群基因库指种群内全部个体的所有基因,若有n个个体,每个个体平均有m个基因,则基因库中应有nm个基因。

(3)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生物的变异性状(表现型)。

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七单元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生物的进化第3讲生物的进化课件

2024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第七单元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生物的进化第3讲生物的进化课件

么?__。
【答案】都能。染色体数目变异必然引起染色体上基因数目的变化,进
而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也会引起种群基因频率
的变化
(2)自然选择的实质和结果分别是什么?
__。
【答案】自然选择的实质是对控制某特定性状的基因的选择。自然选择
的结果:从生物个体角度看,导致生物个体生存或死亡;从基因角度看,
导致控制某特定性状的基因的频率上升或下降
知识点四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自主学习]
1.协同进化
不同物种
厌氧
影响
好氧
选择
2.生物多样性
遗传
物种
生态系统
基因重组
[自主检测]
1.思考判断
(1)捕食者的存在不利于被捕食者的生存。( × )
(2)协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 × )
1.思考判断
(1)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特征,适应是普遍存在的。 ( √ )
(2)由于缺少草而吃树叶的长颈鹿脖子越来越长,符合拉马克的观点。 ( √ )
(3)达尔文认识到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并做出了科学的解释。 ( × )
(4)生物进化的内因是生存斗争。 ( × )
(5)各种生物均有过度繁殖的倾向。 ( √ )
课标

4.阐明具有优势性状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比
要求
例将会增加
5.说明自然选择促进生物更好地适应特定的
生存环境
6.概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
社会责
核心,为地球上的生命进化史提供了科学

的解释
7.阐述变异、选择和隔离可导致新物种形成
核心素养——提考能
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并与环

2022版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7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大概念升华课必修概念3学案新人教版202

2022版新教材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7单元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大概念升华课必修概念3学案新人教版202

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代代相传「学业层层通关J【通关训练】1 . (2020 •某某某某模拟)研究人员在分离大肠杆菌的多聚核糖体时,发现核糖体与DNA 及一些蛋白质复合物耦连在一起,形成复合结构,其组成如下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核糖体通过mRNAf质粒DN侬生耦连B.大肠杆菌的转录过程和翻译过程同时进行C.在mRNAb,核糖体的移动方向为a-bD.启动子和终止子决定了翻译的开始和终止D解析:由图可知,核糖体通过mRNAf质粒DNA发生耦连,A正确;图中转录形成的mRNA 没有与质粒DNA勺模板链分离,就有多个核糖体与mRNA吉合,说明大肠杆菌的转录过程和翻译过程同时进行,B正确;一个mRN砌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且先结合的核糖体中合成的肽链最长,据此分析图示可知,在mRNAh,核糖体的移动方向为a-b, C正确;启动子的作用是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终止子起到终止转录的作用,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决定了翻译的开始和终止,D错误。

2.(多选)(2021 •某某模拟)下图为DNAM制较为完善的模型图,DN咪合酶只能将一个个游离的脱氧核甘酸连接到引物或新合成的子DNA链上。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或推理合理的是()5W制方向量舍聃支户 |冈崎中段A.图中缺少将相邻的冈崎片段之间的缺口补齐的酶B.该DNAM制过程中两条模板上的碱基配对方式都是4种C.单股DNA吉合蛋白能阻止两个单链重新合成双链D. DNAM制过程中有磷酸二酯键的合成与断裂ACD解析:将冈崎片段之间的缺口补齐的酶是DNA连接酶,该酶在题图中未显示,且图示中片段未连接,A项合理;RNA引物以及脱氧核甘酸都能与DNA莫板链形成碱基对,因此有一条模板上碱基配对方式有5种,即A— J A-T、T-A、C— G G-C, B项不合理;解旋酶将DNA双链间的氢键打开后,若无蛋白质包裹单链,则单链会重新结合成双链,进而不利于DNA复制,C项合理;DNA复制产生的子代DNA中并无引物,可见结合到模板链上的引物需切除,即有磷酸二酯键的断裂,而DNAm合酶能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合成,D项合理。

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第七单元 生物的变异、育种和进化 (含答案)

单元能力提升对应学生用书P147[技法集中营]与可遗传变异有关的两个判断技巧1.交叉互换(基因重组)与易位(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判断区分二者的关键:首先,看“交换”的染色体片段是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还是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因此,焦点就转化成判断是否为同源染色体的问题。

如果变异的两条染色体的大小、形状、着丝点位置均相同,则为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如果变异的两条染色体的大小、形状、着丝点位置中有一项不同(性染色体除外),则为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其次,若染色体上标注有相应基因,还可通过观察基因的种类(不分大小写)、排列顺序与位置来进行区分:不变的是交叉互换,发生变化的(如基因A与B之间互换)是易位。

2.染色体结构变异与基因突变的判断区分二者的关键:是否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染色体结构变异显微镜下可见,基因突变不可见。

解答与判断变异类型有关的实验设计题的关键点1.审清题干要求和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时,实验方法的选取、对结果的分析以及表述结论等都要围绕实验目的来进行。

2.理清实验设计的思路,合理选择杂交亲本。

动物的遗传类实验通常采用测交实验法,要注意检测动物(如雄性突变小鼠)一定要与多只正常异性个体(如多只雌性野生小鼠)杂交,才能在统计上有意义。

设计实验思路时要考虑到可能该基因存在于常染色体、X染色体、Y 染色体上三种情况,除了Y染色体,还需考虑基因的显隐性,需要同时进行判断。

3.严密表述实验过程。

实验过程的设计既要考虑合理设计交配类型,也要注意适时筛选;结果分析应考虑全面,分析中可能涉及:出现某性状、全为某性状、多数为某性状等不同情况,对此应严密表述,准确分析。

人类遗传病调查的基本程序及其分类1.基本程序:根据调查目的(是患病概率,还是遗传方式)→确定被调查的遗传病→设计记录表格→进行分组调查→汇总结果,统计分析。

2.因为调查目的不同,分为遗传病患病概率调查和遗传病遗传方式调查两类,二者的主要差别是调查对象不同。

2025高考总复习一轮生物学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ppt 第7单元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 课时规

2025高考总复习一轮生物学配人教版(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ppt 第7单元 生物的变异和进化 课时规
12345678
8.某哺乳动物雄性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如图是该个体的一个初级精母细 胞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出现图示现象的原因是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同源染色 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互换,导致了A和a基因重组 B.若发生的是显性突变,则该初级精母细胞产生的配子 基因型为AB、aB、Ab和Ab C.若发生的是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则该初级精母细胞产 生的配子基因型为AB、aB、Ab和ab D.图示细胞的每个核DNA中脱氧核苷酸数目和磷酸二酯键数目相等
2025
高考总复习一轮复习
GAO KAO ZONG FU XI YI LUN FU XI
课时规范练27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必备知识基础练
考点一 基因突变与细胞的癌变 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原核生物不存在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B.DNA中某个基因的缺失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 C.基因突变的随机性表现在一个基因可突变成多个等位基因 D.基因突变可能会产生新基因,基因重组不会产生新基因
12345678
2.(2024·海南统考)粳稻和籼稻是水稻的两个常见品种,籼稻的bZIP73基因 中有1个碱基对与粳稻不同,导致两种水稻中该基因表达的相应蛋白质存 在1个氨基酸的差异,使粳稻的耐寒性增强。下列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B ) A.在没有外来因素影响时,基因不会发生突变 B.粳稻和籼稻的bZIP73基因不同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bZIP73基因碱基对的改变导致mRNA上的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 D.bZIP73基因可突变成多个等位基因,说明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
12345678
解析 高茎皱粒豌豆自交,后代出现矮茎皱粒豌豆是等位基因分离导致的, A项错误;S型细菌的DNA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出现S型活细菌是由于S 型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的DNA发生了基因重组,B项正确;同卵双生兄弟 遗传物质组成相同,他们之间的性状差异不是基因重组导致的,C项错误;同 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换染色体片段导致基因重组,D项错误。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课时生物的进化课标要求 1.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

2.概述生物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

考点一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1.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的主要组成(1)共同由来学说:指出地球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原始的共同祖先进化来的。

(2)自然选择学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机制,解释了适应的形成和物种形成的原因。

2.生物有共同祖先的证据(1)地层中陈列的证据——化石(2)当今生物体上进化的印迹——其他方面的证据3.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1)适应的概念①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

②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2)适应的特性①普遍性:适应是普遍存在的,所有的生物都具有适应环境的特征。

②相对性:适应是针对一定的环境条件而言的,是一种暂时的现象。

4.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1)拉马克进化学说①主要观点:彻底否定了物种不变论,提出当今所有的生物都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各种生物的适应性特征的形成都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②评价:拉马克的进化学说在当时是有进步意义的,但他对适应形成的解释是肤浅的,未被人们普遍接受。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提醒 变异在前且是不定向的,环境变化在后且是定向的。

环境只起选择作用。

(3)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①发展原因:关于遗传和变异的研究,已经从性状水平深入到基因水平,人们逐渐认识到了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关于适应以及物种的形成等问题的研究,已经从以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种群为基本单位。

②发展的结果:形成了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归纳总结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分析(1)过度繁殖⎩⎪⎨⎪⎧各种生物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可产生大量后代,相对于环境的承载能力,繁殖能力表现为“过度”(2)生存斗争⎩⎪⎨⎪⎧起因:过度繁殖与生存条件之间的矛盾斗争的方式⎩⎪⎨⎪⎧种内斗争、种间斗争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斗争的结果:优胜劣汰(3)遗传变异⎩⎪⎨⎪⎧变异是不定向的⎩⎪⎨⎪⎧有利变异不利变异遗传的作用:有利于微小有利变异的积累(4)适者生存⎩⎪⎨⎪⎧生物产生的不定向变异,由自然选择决定其保留或淘汰与环境相适应的变异类型,通过多次的选择得以保留2.拉马克与达尔文进化学说的比较项目拉马克的进化学说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区别进化原因外界环境的影响是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因,环境条件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外因变异方向变异是定向的,环境和器官的使用情况决定变异的方向变异是生物本来就有的,是不定向的适应性变异都是适应环境的有些变异适应环境,适者生存;有些变异不适应环境,不适者被淘汰进化方向由生物自身决定由自然选择决定联系都认为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1.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有何规律?支持达尔文的共同由来学说吗?提示在越早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晚形成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

支持共同由来学说。

2.科学家认为赫氏近鸟龙化石为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这是为什么?提示因为基于化石证据可判断赫氏近鸟龙既具有恐龙的特征,也具有鸟类的特征,属于恐龙和鸟类的过渡类型,这说明鸟类很可能是由恐龙进化来的。

3.少女露西的骨骼化石与黑猩猩和人类骨骼结构的比较,支持人猿共祖说吗?为什么?提示支持人猿共祖说。

露西既有现代人类的特征,也有黑猩猩的特征,说明人和黑猩猩可能有共同的祖先。

4.某同学认为“在自然选择学说中,变异的方向和自然选择的方向是一致的”,该同学的观点正确吗?说出你的理由。

提示不正确。

在自然选择之前,生物中存在多种变异,有有利的也有不利的,自然选择选择有利变异,淘汰不利变异。

5.自然选择学说中的生存斗争都是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的,这句话是否正确?分析原因。

提示不正确。

生存斗争不仅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也发生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

1.我国新疆和内蒙古存在4种野生扁桃:新疆野扁桃、蒙古扁桃、长柄扁桃和西康扁桃,它们同为桃属植物。

研究发现,四种扁桃存在不同程度的亲缘关系。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可通过测定DNA碱基序列判断四种扁桃的亲缘关系B.四种扁桃可能由同一祖先进化而来C.降水和气温会影响四种扁桃的进化方向D.生活环境越相似的扁桃亲缘关系越近答案D解析可通过测定DNA碱基序列判断四种扁桃的亲缘关系,亲缘关系越近,DNA序列相似度越高,A正确;根据题干信息“四种扁桃存在不同程度的亲缘关系”可知,四种扁桃可能由同一祖先进化而来,B正确;亲缘关系与遗传物质有关,扁桃的DNA序列相似度越高,亲缘关系越近,与其生活环境无关,D错误。

2.某科研人员把原产丹麦和德国的基因型为AaBbCc的三叶草移到瑞典南部栽培,这里的气候比较寒冷。

最初该三叶草茎叶的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但经过若干年后,出现了大量基因型为AaBbcc的三叶草且产量显著提高。

下列对这一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A.三叶草个体间存在差异,不耐寒的个体逐渐被淘汰,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和繁衍B.若干年后该三叶草种群发生了进化C.这是定向的自然选择的结果D.这是定向变异通过获得性遗传而得到发展的结果答案D解析因为三叶草个体间存在差异,在自然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下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适应环境者大量繁殖产量提高,A、C正确;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大量繁殖,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种群发生了进化,B正确;变异是不定向的,D错误。

考点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1.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1)种群和种群基因库①种群a.定义: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集合。

b.实例:一片草地上的所有蒲公英。

c.特点: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

②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③基因频率a.定义: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值。

b.计算公式基因频率=某种基因的数量控制同种性状的等位基因的总数(2)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①可遗传变异的来源:突变(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②可遗传变异的形成基因突变产生的等位基因,通过有性生殖过程中的基因重组,可以形成多种多样的基因型,从而使种群中出现多种多样可遗传的变异类型。

③变异的有利和有害是相对的,是由生物的生存环境决定的。

(3)自然选择对种群基因频率变化的影响(4)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①实验原理:一般情况下,一定浓度的抗生素会杀死细菌,但变异的细菌可能产生耐药性。

在实验室连续培养细菌时,如果向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耐药菌有可能存活下来。

②方法步骤注意事项:实验结束后,应将耐药菌、培养基、纸片等进行高温灭菌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2.隔离在物种形成中的作用(1)物种的概念: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

提醒种群≠物种物种是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一个物种可能在不同地点和时间形成不同的种群;种群是同一种生物、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形成的一个群体。

种群“小”,不同种群间有地理隔离;物种“大”,不同物种间有生殖隔离;判断生物是不是同一物种,如果来历不明,形态结构相似,可靠依据是:看是否存在生殖隔离。

若存在生殖隔离,则不是同一物种。

(2)隔离提醒隔离≠生殖隔离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隔离导致物种的形成:①只有地理隔离而没有形成生殖隔离,可能产生亚种,但没有产生新物种。

②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关键,是物种形成的最后阶段,是物种间的真正界限。

③生殖隔离有三种情况:不能杂交;杂交后代不活;杂交后代活而不育。

(3)新物种的形成过程(物种形成的三大模式)归纳总结物种形成与生物进化的比较比较内容物种形成生物进化标志出现生殖隔离基因频率改变变化后生物与属于不同物种可能属于同一物种原生物关系二者关系①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这种改变可大可小,不一定会突破物种的界限,即生物进化不一定导致新物种的形成,进化是量变,物种形成是质变;②新物种的形成是长期进化的结果3.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1)协同进化①概念: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提醒不同物种之间的影响既包括种间互助,也包括种间斗争。

无机环境的选择作用可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进化;生物的进化反过来又会影响无机环境②类型类型相互关系实例生物与生物之间在相互适应中共同进化互利共生有细长吸管口器的蛾与有细长花距的兰花捕食猎豹与斑马在相互斗争中共同进化寄生噬菌体与细菌种间竞争农作物与杂草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原始大气无氧→厌氧生物→光合生物出现→大气中有了氧气→出现好氧生物(2)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①内容: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②形成原因:生物的进化。

③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主要依据:化石。

④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间的关系4.生物进化理论在发展1.突变具有低频性,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吗?提示虽然突变的频率很低,但一个种群往往由许多个体组成,而每一个个体的每一个细胞内都有成千上万个基因,所以在种群中每一代都会产生大量突变。

2.突变和基因重组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吗?提示突变和基因重组是随机的、不定向的,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3.只要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生了明显差异,就一定产生新物种吗?提示不一定,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生明显差异,不一定出现新物种,只有出现生殖隔离后才能形成新物种。

4.什么具体证据可以确定两种生物是不是同一个物种?提示如果两种生物不能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后代,说明它们不是同一个物种。

5.有性生殖出现后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因为生物通过有性生殖,实现了基因重组,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使生物进化的速度明显加快。

3.(2023·天津滨海新区高三模拟)下图1为某种老鼠原种群被一条河流分割成甲、乙两个种群后的进化过程示意图。

图2为种群乙在被河流分割后某时间段内A的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其中P年时种群乙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0%、40%、30%,由于生存环境的变化,使得aa个体每年减少10%,AA和Aa个体每年分别增加10%。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2中P点后的下一年中,种群乙中A的基因频率为55%B.图1中a表示地理隔离,b表示可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c表示生殖隔离C.b过程会定向改变两种群的基因频率,最终使两种群的基因库有较大差异D.图2中RT段A的基因频率保持稳定,在T之后种群乙仍可能会发生进化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P年时种群乙AA、Aa、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0%、40%、30%,由于生存环境的变化,使得aa个体每年减少10%,AA和Aa个体每年分别增加10%,假设原种群有100个个体,则AA、Aa、aa分别有30、40、30个个体,则P点后的下一年中,aa =30-30×10%=27,AA=30+30×10%=33,Aa=40+40×10%=44,则A的基因频率为(33×2+44)÷[(27+33+44)×2]=110÷208≈52.9%,A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