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找朋友》活动反思

合集下载

2024年小班数学活动《找朋友》优秀精彩教案及教学反思

2024年小班数学活动《找朋友》优秀精彩教案及教学反思

2024年小班数学活动《找朋友》优秀精彩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数学活动教材第三章《比一比》,详细内容为“找朋友”游戏。

通过该游戏,学生能够理解“一样多”、“多”和“少”的概念,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样多”、“多”和“少”的概念,能够用语言表达出来。

2. 培养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

3.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分享快乐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数量。

教学重点:掌握“一样多”、“多”和“少”的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玩具、水果、动物等图片若干,每组数量不同。

2. 学具:每组学生准备一套相同的图片。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两组数量不同的图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哪组图片数量多、哪组数量少、哪组数量一样多。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套图片,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量,并说出哪组图片数量多、哪组数量少、哪组数量一样多。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 游戏环节(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玩“找朋友”游戏,每人手持一张图片,寻找数量相同的朋友,找到后一起回到座位。

游戏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用“一样多”、“多”和“少”来表达数量关系。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找朋友》2. 内容:一样多:两组物体数量相同多:一组物体数量大于另一组少:一组物体数量小于另一组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比较下列每组图片的数量,用“一样多”、“多”或“少”来描述。

图片1:苹果和橙子图片2:铅笔和橡皮图片3:小鸟和飞机2. 答案:图片1:一样多图片2:多图片3:少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游戏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一样多”、“多”和“少”的概念,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小班数学《找朋友》活动反思(精选14篇)

小班数学《找朋友》活动反思(精选14篇)

小班数学《找朋友》活动反思(精选14篇)小班数学《找朋友》活动反思 1《找朋友》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首歌曲,在活动之前,孩子们也已经会唱这首歌了,因此,本次活动,主要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个圆圈舞的游戏创编。

我们先让幼儿学习与歌词相应的动作,然后教师示范如何去找新朋友。

示范后,请一些小朋友跟着音乐找朋友。

在幼儿对于游戏方式有了一定地了解之后,我们开始圆圈舞的创编,先请6个小朋友在中间围成一个小圆,背对圆心站立,然后再请5个小朋友跟着我一起围着小圆跟着音乐转圈,等音乐停止找到新朋友。

但是在活动中,内圆的小朋友也会跟着动,因此,最后我给内圆的小朋友每人一张小椅子,防止他们运动。

在幼儿知道如何游戏后,我们将圆圈变得更大,请更多的小朋友参与进来。

整个活动,幼儿的'兴致都很高,很喜欢这个游戏,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也应该加入更多的音乐游戏,让更多的幼儿喜欢音乐活动。

小班数学《找朋友》活动反思 2对小班幼儿来说,数字“1”和数字“2”就好象两个既熟悉而又陌生的人一样,他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却常常弄混淆他们实际上所代表的意义。

我们常常看见,有的小朋友拿着一个苹果说:“我有两个水果”,也常常看到孩子一边数数一边用手指点着物品,但手里点的和嘴里数的却不是对应的。

这就是小班孩子在数概念萌芽前期的表现。

杜威曾说:“教育即生活”,幼儿的数概念的形成是与幼儿所接触的生活环境密不可分的,是建构在幼儿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的。

因此,本活动的设计从生活出发、在游戏中进行、在反复练习中建构经验,萌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喜爱,初步理解数字“1”和“2”的实际意义。

活动设计上有几个优点:一是活动选材生活化。

孩子们都有到别人家去做客、看望亲友的生活经验,去看朋友是他们十分感兴趣的活动,活动一开始就使幼儿处在一种积极参与的状态之中。

二是活动中提供了丰富的多通道的刺激,使幼儿沉浸在游戏的愉悦之中。

首先充分利用了多媒体信息化技术的优势,让幼儿在视听、交互中感受学习的愉快。

小班数学活动《找朋友》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找朋友》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找朋友》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找朋友》是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比较和排序》的第三节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实物操作,使学生能够理解“相同”和“不同”的概念;利用找朋友游戏,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排序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相同”和“不同”的概念,并能够找出物体的共同特征。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排序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相同”和“不同”的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排序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如水果、玩具等)、卡片。

学生准备:学习用品、彩色笔、剪刀。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幅画面,画面中有各种水果、玩具等物品。

引导学生观察,找出相同的物品。

2. 例题讲解讲解“相同”和“不同”的概念,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找出相同和不同的物品。

3. 随堂练习1)教师出示一组卡片,卡片上有各种水果、动物等图案,让学生找出相同的图案。

2)学生分组,每组发一套卡片,组内进行找相同和不同的游戏。

4. 游戏环节组织“找朋友”游戏,学生手持相同物品的卡片,寻找持有相同物品卡片的伙伴,并介绍自己的发现。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找朋友》2. 板书内容:1)相同:形状、颜色、大小等相同2)不同:形状、颜色、大小等不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找一找:在生活中找出5组相同的物品,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画一画:画出一组相同和不同的物品,并注明特点。

2. 答案:1)例如:苹果、橙子、香蕉、铅笔、橡皮等。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相同”和“不同”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2. 拓展延伸:在课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相同和不同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小班数学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找朋友》

小班数学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找朋友》

小班数学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找朋友》
1. 教学目标
1.能够比较大小,理解“大、小”等概念
2.能够找到相同的物品,并将其组合在一起
3.能够从多个物品中选择出满足特定条件的物品
2. 教学内容
本教案介绍的游戏为《找朋友》。

游戏材料包括多个不同颜色、形状的小动物
卡片。

2.1 游戏规则
1.散布小动物卡片于教室地面上,游戏开始。

2.学生需要找到两个相同颜色、相同形状的卡片,并将它们放在一起。

3.游戏时间为10分钟,时间到后结束游戏,并分别统计每位学生的得
分。

2.2 游戏策略
1.学生可以边寻找卡片,边标记自己找到的卡片;
2.如果找到了其中一个卡片,可以询问其他同学是否拥有相同的卡片;
3.如果学生认为无法继续搜寻,可以结束游戏。

2.3 游戏变式
1.在同一批次,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长,设置不同的策略,如“只找
蓝色的卡片”,“只找方形的卡片”等;
2.可以将卡片颜色变为数值,练习学生在找卡片时的比大小。

3. 教学反思
1.游戏教学可以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进行体验式的学习,同时在教
师的引导下,能够潜移默化地掌握数学知识。

2.游戏时间应适度,不宜过长或过短,要考虑学生的尝试次数和精力分
配。

3.游戏策略应多样,适用于不同的学生,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可玩性。

4.要注重游戏的整体活动气氛,鼓励学生合作、分享,增加学生间友谊,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5.记录学生的得分,并及时反馈,让学生明确自己在游戏中的表现,同
时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小班数学活动《找朋友》优秀优质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找朋友》优秀优质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找朋友》优秀优质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找朋友》这一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小班数学教材第三章《比一比,分一分》第三节。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实物操作,让幼儿观察、比较、判断物体特征,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利用找朋友游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氛围中巩固对数字15认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比较、判断物体特征,提高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

2. 巩固对数字15认识,能够进行简单数数和计数。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在游戏中理解和掌握数字15含义。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比较、判断物体特征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15),各种颜色、形状积木,玩具小动物。

学具:每人一套数字卡片(15),各种颜色、形状积木,玩具小动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我带着一个神秘盒子进入教室,引发幼儿好奇心。

打开盒子,展示里面各种颜色、形状积木,引导幼儿观察积木特征。

2. 例题讲解(10分钟)拿出一个红色三角形积木和一个蓝色正方形积木,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判断它们颜色和形状。

然后,让幼儿找出相同颜色或形状积木,巩固观察、比较、判断能力。

3. 随堂练习(10分钟)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一套数字卡片和相应数量积木。

让幼儿根据数字卡片找出相应数量积木,并进行简单数数和计数。

4. 找朋友游戏(10分钟)将全班分成两个大组,每个组幼儿手拿一张数字卡片。

我在讲台上出示一个数字,持有该数字卡片幼儿要迅速找到对方组对应朋友,并抱在一起。

游戏过程中,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判断数字,提高数字认知。

对本次活动中表现出色幼儿进行表扬,鼓励其他幼儿继续努力。

六、板书设计1. 数字15卡片2. 颜色、形状积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一找家里物品,数一数它们有几个,并记录下来。

答案示例:我找到3个苹果,2个香蕉。

2. 作业题目:和爸爸妈妈一起玩找朋友游戏,用数字卡片进行比赛。

小班数学游戏活动找朋友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游戏活动找朋友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游戏活动找朋友教案反思小班数学游戏活动找朋友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在游戏活动中尝试按物体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进行配对,初步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游戏活动课,快来看看找朋友教案吧。

活动目标:1、在游戏活动中尝试按物体的外形、颜色、大小等特点展开接合。

2、初步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愿与同伴一起游戏,体验游戏的欢乐。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体会游戏的快感。

活动准备:各种相同的鞋子、袜子、手套,进场音乐和游戏音乐,鞋架两个。

活动过程:1、唤起参予活动的兴趣。

老师以兔妈妈的口吻邀请小朋友去做客,随音乐进场。

师:兔妈妈家至了。

2、初步尝试。

师:哎呀,兔宝宝真调皮,把鞋子弄得乱七八糟,宝宝快来帮忙兔妈妈把鞋子交不好,每个宝宝拎两只只鞋子,把鞋子放到你的椅子前面。

1) 幼儿分散收拾。

2) 探讨:和你旁边的宝宝说道说道你拎的就是怎样的鞋子?3) 师:我的鞋子这只是白色的,另一只也是白色的,它们的颜色是一样的,你的两只鞋子有什么是一样的呀?4) 使幼儿说道说道两只鞋子的相同处。

5) 纠正错误。

6) 教师小结:这两只鞋子的颜色一样、外形一样、花纹一样,我们就叫做它们一双鞋,一双鞋必须放到一起。

恳请宝宝把鞋子放在鞋柜里,一个盒子就可以摆一双鞋。

3、再次探索。

师:我还洗脸了很多袜子,现在都和在一起了,怎么办呢?每人拿一双袜子,一双袜子是几只?两只袜子要一模一样。

幼儿集中打听袜子。

讨论:说说两只袜子为什么能在一起?4、互动游戏《找朋友》1)宝宝们真能干,帮兔妈妈收好了鞋子,理好了袜子,谢谢宝宝!我送给宝宝准备工作了一份礼物,(出具手套)是什么?可是太少了,每个宝宝只能拿一只,拿几只?(幼儿上来选手套)说道说道你拎的手套就是什么样的?2)给手套找朋友。

3)和朋友手拉手,我们回去外面搞游戏吧!活动反思:整个活动就是依靠游戏去顺利完成的,它彻底摆脱了乏味、无味,充满著了童趣,因此小朋友的积极性较低、兴趣浓厚。

幼儿园小班数学找朋友教学反思5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找朋友教学反思5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找朋友教学反思5篇幼儿园小班数学找朋友教学反思篇1教学反思:因为这一部分的知识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生活中的经验积累非常重要。

上完课后有一些体会:1、对大人来说“厘米”和“米”非常简单,但是对孩子来说,要建立表象,理解概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此要利用多媒体多出示一些长度是1厘米和1米的物体,进行多次感知。

并且让他们多动手量身边的物体:比如课桌的长、宽、高,门窗的高度等,对学生日后填单位很有好处。

2、在教学1厘米有多长时,不要把尺子放在实物投影仪上,以免放大的尺子误导学生。

3、测量要求从零开始,但是也应该教会孩子能够不从0开始也能计算出所量线段的长度连加、连减教学反思这节课我主要是想使学生在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同时,接触连加连减。

购物是每个孩子都经常性接触的行为,孩子们可以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进行连加连减的列式计算,让运算顺序、计算方法,潜移默化的得到掌握,使比较枯燥、抽象的数字生活化、形象化,增加了趣味性。

同时在教学活动中,由于学生选择商品的自主性较大,所以所列算式及计算过程也是不尽相同的,既强调了学生的自主性选择,又增大了全体学生练习的数量。

最后的购物环节,可以用来复习、巩固、提高。

虽然是这样设计的,但是由于我的原因,所以有许多问题存在:教学的层次不是很分明,新授课与练习课的分界不太清楚。

教学的节奏应该有张有弛,数学课求快,是我的一个误区,数学应该有快有稳,这样学生才能学的又清楚,又不十分紧张。

还有个别环节处理的不够妥当,如:练口算时候用了开火车的方式,不利于面向大多数学生,类似的问题,应该多加注意。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自我感觉这节课基本达成了教学设想期望的目标,但也有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能够做到环节紧凑,思路清晰。

从而形成一个较好的教学框架:首先是开门见山导入新课,其次是放手让学生探求新知,拓展延伸,最后是归纳总结。

课堂教学中,我始终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方案,考虑课堂结构。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找朋友》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找朋友》

小班数学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找朋友》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通过游戏活动,感知数的顺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2.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在游戏中感知数的顺序,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在游戏中自觉遵守规则,培养合作意识。

三、教学准备1.课件:数字卡片、动物图片、音乐《找朋友》。

2.玩具:小熊、小兔、小狗、小猫等动物玩偶。

3.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

四、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教师带领幼儿做《找朋友》音乐游戏,熟悉音乐旋律和节奏。

2.教师出示动物玩偶,引导幼儿模仿动物的动作,活跃气氛。

(二)主题活动1.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认识数字1-5。

2.教师将动物图片贴在黑板上,引导幼儿按顺序找出1-5的数字,并将对应的动物图片放在下面。

3.教师邀请一名幼儿上台,随机抽取一张数字卡片,其他幼儿按顺序找出对应的动物图片,并说出数字和动物的名字。

(三)互动环节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一套数字卡片和动物图片。

2.教师宣布游戏规则:每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按照数字顺序找出对应的动物图片,并摆放在桌面上。

3.教师宣布比赛开始,观察幼儿操作过程,适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元素。

五、教学反思优点:1.教学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2.游戏设计富有挑战性,培养了幼儿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3.教师引导到位,关注幼儿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幼儿展示自己的机会。

不足:1.在互动环节,部分幼儿对游戏规则理解不透彻,导致操作过程中出现混乱。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教师通过设计互动对话,引导幼儿理解数字顺序的概念。

对话示例:教师:“小朋友们,我们来看看这个数字卡片,谁能告诉我,1后面是几呢?”幼儿:“2!”教师:“很棒,那2后面又是谁呢?”幼儿:“3!”如此类推,通过问答形式加强幼儿对数字顺序的记忆。

小班数学活动《找朋友》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找朋友》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找朋友》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班数学教材第四章《比一比》,详细内容为“找朋友”活动。

通过该活动,让学生在游戏中理解数字的大小,学会用数字进行简单的比较。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15的大小顺序,能进行简单的数字比较。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数字15的大小比较。

难点:理解数字大小关系,运用到实际操作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15)、磁性黑板、挂图。

学具:每组一套数字卡片(15)、操作板、磁性扣。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玩“找朋友”游戏,邀请一位同学上台,手拿数字卡片,寻找与自己数字相同或更大的朋友。

2. 例题讲解(10分钟)a.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观察数字的大小。

b. 讲解数字15的大小顺序,强调“大的数字排在前面,小的数字排在后面”。

c. 示范操作,将数字卡片按照大小顺序排列在磁性黑板上。

3. 随堂练习(10分钟)a. 学生分组,每组一套数字卡片和操作板。

b.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用数字卡片进行大小比较,将结果排列在操作板上。

c.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给予鼓励。

b. 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还能找到哪些可以用数字比较大小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数字的运用。

六、板书设计1. 数字卡片:1 2 3 4 52. 大小顺序:1<2<3<4<5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一找,比一比,将数字卡片15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2. 答案:1<2<3<4<5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了数字大小比较的方法,课堂氛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2. 拓展延伸:在生活中寻找数字比较大小的例子,如比较家庭成员的年龄、身高、体重等,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找朋友》教学反思7篇

《找朋友》教学反思7篇

《找朋友》教学反思7篇在教学结束之后,我们一定要养成写教学反思的习惯,当阶段性的教学任务结束之后我们一定要及时写好教学反思,作者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找朋友》教学反思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找朋友》教学反思篇1活动设计背景刚进入幼儿园的小班的同学们,还没有完全适应离开父母的生活,并不能很快的适应幼儿园这个集体的生活,很多小朋友性格孤僻,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玩耍,交朋友,为了锻炼他们的集体性,所以设计了找朋友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1、训练幼儿小朋友的集体性。

2、让他们体会集体活动的快乐,能够有效的.交朋友,适应集体的生活。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需要每一位小朋友都参与,训练他们的集体感。

难点:激发他们找朋友的兴趣,个别小朋友的协调性不够。

活动准备cd机,cd的准备,让小朋友们站成4个圆,10个人一组,教会同学们跳舞活动过程1、首先给同学们讲好游戏的规则。

2、让同学们站成4个圆,手拉手3、音乐想起来,同学们跳着舞,去找朋友,4、唱道你是我的好朋友的时候,那一位就是你所要找到的朋友。

5、重复的来几遍,让小朋友们多找到一些朋友6、最后问自己找到几位好朋友了,把他们的名字告诉老师教学反思1、《找朋友》这首歌曲大家很熟悉,因此,将《找朋友》这首歌曲的歌词进行改编。

2、这次活动提高小朋友们的学习兴趣!但是,重复唱几遍后,我发现个别幼儿的注意力开始下降,表现出异常的情绪。

3、孩子们的通过这个活动,小眼睛、小嘴巴、小手都开始动起来,边说、边找、边一起动,学的非常的认真、开心4、这次的教学活动,让我明白了在小班的课程时不能完全原搬旧照,需要随机、灵活掌握教学模式,以符合、吸引幼儿的兴趣为前题进行开展!这样才会使孩子们学的愉快、开心、有所收获!《找朋友》教学反思篇2找朋友》生动故事引题中幼儿的“朋友”概念得到初步的认识和形成,如故事中教师提问幼儿:“小公鸡不会游泳是谁救它的?”“小鸭子啄不到虫是谁帮它的?”“它们是一对什么样的朋友?”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回答,炫宸:“小公鸡帮助小鸭子啄到虫;”张睿:“小公鸡和小鸭子是一对好朋友,小朋友也有好朋友;” 玥琪:“弟弟是我的好朋友;”……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孩子们在讨论、回答中知道了好朋友应该互相帮助、相亲相爱的道理。

小班数学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找朋友》

小班数学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找朋友》

小班数学游戏教案及教学反思《找朋友》教案:找朋友教学目标:1. 学习数学游戏《找朋友》的规则和玩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准备:1. 数学游戏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个数学问题和答案。

2. 班级分组名单。

教学过程:1. 游戏规则介绍(5分钟):a. 将卡片打乱顺序放在桌面上。

b. 每位学生轮流抽一张卡片,不让其他同学看到。

c. 学生根据自己抽到的问题,寻找与之匹配的答案,并找到答案对应的同学。

d. 学生双方配对成功后,可以交换卡片,然后继续寻找下一位配对同学。

e. 游戏结束时,看谁能配对最多的卡片。

2. 游戏练习(15分钟):a.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4-5人,根据班级名单组成朋友圈。

b. 发放游戏卡片,让学生开始游戏。

c. 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进行引导和监督,解答学生的问题。

3. 游戏总结(5分钟):a. 游戏结束后,让学生归还卡片并回到座位上。

b.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游戏过程,总结规则和策略。

c.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策略和经验。

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对游戏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游戏设计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与同学配对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游戏中的数学问题和答案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游戏过程中,我及时给予学生指导,解答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顺利完成游戏。

在教学总结环节,我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策略和经验,让学生们对游戏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思考。

总体而言,这个教学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数学知识。

小班数学玩具找朋友教学反思5篇

小班数学玩具找朋友教学反思5篇

小班数学玩具找朋友教学反思5篇小班数学玩具找朋友教学反思篇1本学期,在前辈们的关心指导下,我用心落实教学,现所教两个班的数学成绩都有了较大进步,按照新学期教学工作的要求,我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一、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

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导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三、作业的选取要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

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四、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

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

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而是充满乐趣的。

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

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找朋友》(精选6篇)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找朋友》(精选6篇)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找朋友》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找朋友》(精选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找朋友》,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找朋友》篇1活动目标:1、幼儿说出2―9各数与其相邻数的关系(多1或少1的数)。

2、让幼儿熟练地找出2―9个数的相邻数。

活动准备:1、1― 10的数字头饰一套,1―10的数字卡一套。

2、已学会10以内的数字。

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师:小朋友,我们知道每个数子都有自己的邻居,前面一个,后面一个,前面的比它少1,后面的比它多1。

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看谁能快速的找出数字的邻居。

二、基本部分:1、游戏:找朋友将幼儿每十人分为一组,每组幼儿将1―10的数字头饰看好戴在头上。

教师请数字3的幼儿找朋友时,全体幼儿一起唱《找朋友》的歌曲,最后把2和4 找出来并按顺序站成一排,告诉大家,数字3的好朋友是谁和谁,为什么?游戏前,教师请能力强的幼儿示范一遍,然后游戏继续。

(这个游戏让幼儿说出2―9各数与其相邻数的关系)2、游戏:邻居拍拍手每次请10名幼儿游戏,请10名幼儿任意选一张1―10的数字卡片站成一排,教师说:请数字5的邻居拍拍手,这是数字4的幼儿就拍4下手,数字6的幼儿就拍6下手,启发幼儿说出因为4比5少1,6比5多1,所以4和6是5邻居。

(游戏继续)(这一游戏能让幼儿熟练地找出2―9各数的相邻数。

)三、结束部分:师:“今天,我们知道了每一个数字宝宝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好邻居,它们之间互相帮助团结友爱,快乐的生活着。

我们小朋友也要像数字宝宝一样,大家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练习生活,对幼儿进行团结友爱的教育。

)活动延伸:教师把头饰、数字卡投放到数学区角中,小朋友可在区角活动中进行游戏。

幼儿园小班《找朋友》教案反思(通用8篇

幼儿园小班《找朋友》教案反思(通用8篇

幼儿园小班《找朋友》教案反思(通用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教材《找朋友》,主要内容包含认识数字15,学习数数,以及通过游戏找到自己的朋友。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数字15,并学会数数。

2. 学生能够在游戏中找到自己的朋友,培养合作意识。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数字15,学会数数。

难点:在游戏中找到自己的朋友,培养合作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数字卡片15,小动物玩具,音乐播放器。

学具:每个学生一张数字卡片,一张画有自己喜欢的动物的纸。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做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让学生充分活跃起来。

2. 认识数字(10分钟)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5,引导学生认识并学会数数。

通过反复演示,让学生熟悉数字15。

3. 找朋友游戏(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五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数字卡片。

学生需要找到持有相应数字卡片的朋友。

在规定时间内,找到朋友的小组获胜。

4. 学习数数(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手指跟着数字卡片一起数数,边数边做相应的动作。

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以及学会的数字和数数方法。

六、板书设计数字15,数数方法。

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在家中和家长一起玩找朋友游戏,巩固所学知识。

2. 画一张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写上数字15,表示动物的数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认识数字15,并学会数数。

在游戏中,学生能够找到自己的朋友,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找朋友游戏,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如购物时认识价格标签上的数字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学生能够在游戏中找到自己的朋友,培养合作意识。

2. 认识数字15,并学会数数。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活动《找朋友》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活动《找朋友》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活动《找朋友》含反思1. 教学内容及目标1.1 教学内容本次活动以“找朋友”为主题,通过朋友认识的情景,结合班内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掌握数量概念,能够判断大小和对比大小。

1.2 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掌握数字7以下的数量概念;2.能够正确使用量词,如“一对”、“一张”等;3.能够用手指数数,验证数量的大小;4.能够对比不同数量的物品大小,找出不同之处;5.能够通过朋友认识的情景感受数学乐趣。

2. 教学准备2.1 教学器材1.数量较多的卡片,每张卡片上画有不同的图案,比如花朵、蝴蝶、小鸟等;2.一些代表不同数量的卡片,如“一对”卡片、“三张”、“五个”等;3.一张大纸张,用于记录学生在找朋友游戏中找到的朋友数量和种类;4.几个小桌子,放置卡片;5.提前准备好的小礼物,用于毕业之际给参加此活动的学生。

2.2 班级准备1.整理好教室,清除干扰物;2.为幼儿园学生们准备好游戏要使用的园内场地和教具;3.安排好学生座位,保证教师能够观察到每一位学生。

3. 教学步骤3.1 热身1.教师与学生打招呼并介绍本次课程主题;2.通过唱歌、挥手等方法让学生放松精神、积聚注意力。

3.2 导入1.教师用简单的语言向学生解释游戏规则,认真听讲的学生将能更好地完成今天的任务;2.教师通过示范,教学生如何正确比较物品的大小;3.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不同的数字,然后让学生发散思维,举一些日常学习、生活中能遇到的数字。

3.3 游戏环节1.教师向学生宣布“找朋友”的游戏开始;2.学生依次走到桌子前,拿起一张卡片;3.学生寻找在其他卡片中与自己拿到的卡片相同的图案,如果找到了,就将它交给教师,否则放回原位;4.教师会记录学生们拿到的卡片种类和数量;5.游戏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看看自己为什么能找到自己的朋友,能否找到没有朋友的小朋友,引导学生从中学到“数量”、“大小”的知识;6.教师会与学生一起总结游戏过程中学到的数字,让同学们从“找朋友”的过程中学到数学的知识。

小班教案《找朋友》

小班教案《找朋友》

小班教案《找朋友》小班教案《找朋友》1小班活动:找朋友一、设计思路:“找朋友”是主题活动“好朋友”下的一个集体数学活动,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许多的生活用品,其中很多的生活用品在一起才有用,如牙膏要和牙刷一起才可以刷牙,它们是一对分不开的朋友,桌子和椅子也是。

就像我们的孩子一样也有自己的好朋友,因此我选择了这一来自生活的内容作为本次活动的素材,用集体教学的形式来引导幼儿发现原来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东西都是有关联的,并尝试为它们找一找朋友,配配对。

二、活动目标:1、在活动中,体验两个物体之间不同的对应关系,并进行相应的匹配。

2、通过连线配对,感知匹配的概念,培养幼儿分析判断能力。

三、活动准备:蜡笔、纸、信封、邮筒、花朵、衣服、桌子等图片、蜡笔、牙刷、小椅子、碗、幼儿操作纸。

四、活动过程:一、初步感知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1、师:今天老师想画一幅画寄给我的好朋友。

重点提问:你们知道画画的时候需要哪些东西吗?总结:对拉,画画的时候需要蜡笔和纸,笔和纸在一起我们就可以画画了,所以呀它们是一对好朋友。

2、师:老师已经把画装进了信封里,准备寄给我的好朋友,那你们知道寄信的时候应该把信放进什么里面吗?总结:寄信的时候把信放进邮筒里,那信和邮筒你们觉得它们是不是一对好朋友?它们也是一对好朋友。

二、做游戏,找朋友(继续感知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1、师:那我们现在就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吧。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在你们的桌子上找一找,看一看,有没有它的好朋友?(若是幼儿找不到,教师适当提示。

一共出示三件物品。

)2、教师继续出示第二样物品。

3、教师出示第三样物品。

总结:你们真是太厉害拉,一点都没有难倒你们,都找到了它们的好朋友。

三、幼儿操作(进一步感知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

)1、重点提问:这些是什么?你们认识吗?告诉我你看到了什么?幼儿:我看到了XX重点提问:找找看,你觉的XX的好朋友是谁?总结:对对对,XX的朋友是XX(幼儿跟着老师一起念)。

找朋友教案和反思8篇

找朋友教案和反思8篇

找朋友教案和反思8篇找朋友教案和反思篇1活动目标:1、产生与人交往的要求。

2、体验一起玩的快乐。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5、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和睦相处并珍惜这份友情。

活动准备:1、柔软的方场地。

2、幼儿会玩找朋友、木头人两种游戏。

活动过程:(一)幼儿相互打招呼。

1、托三班、托四班幼儿分别坐在场地周围。

2、托一班、托二班幼儿分别由教师带领排成长队走到托三班、托四班幼儿跟前问好:3、幼儿坐成一个小方形。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认识新朋友了,有托一班的小朋友、托二班的小朋友、托三班的小朋友和托四班的小朋友。

(二)一起唱歌1、大家一起唱《新年好》、〈生日歌〉、〈找朋友〉、〈〈世上只有妈妈好〉〉这几首歌。

2、个别能干的幼儿上前演唱自己喜欢的歌。

(三)游戏:木头人1、教师抽几名托一、托二幼儿进行游戏。

2、选几名托三、托四幼儿与托一、托二幼儿进行游戏。

3、以大带小活动活动幼儿逐渐的增多,尽量组织各班幼儿交叉着一起玩游戏。

(四)游戏:找朋友1、抽个别能干的幼儿进行游戏。

2、教师鼓励每一名幼儿都参加游戏。

(五)游戏:赶小猪幼儿坐成一个大方形:1、托一班男孩子示范游戏。

师:“我是赶猪人,我养了一群小小猪,我请托一班的男孩子过来当我的小小猪。

”2、各个班轮流游戏。

提要求:1、指导每一名幼儿像小猪一样爬到终点。

2、幼儿以教师唱〈懒小猪〉这首歌为幼儿开始爬的指令。

(六)总结提问:1、玩的高兴吗?2、跟那个班的小朋友一起玩了?活动反思:如今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与伙伴相处的机会少,独自玩耍,分享、合作、关心他人的意识薄弱。

但随着幼儿动作、语言、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社会交往范围的扩大,班上的孩子开始愿意与同伴一起玩,可由于缺少交往经验与能力,在活动中常因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与同伴发生争吵的现象。

通过这个活动,使幼儿更清楚地知道同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同时,也对他们的已有经验进行梳理和整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数学《找朋友》活动反思
小班数学《找朋友》活动反思
此次活动是一个以游戏为主的、从生活中来的数学游戏,它充分反映了数学活动的重要目标——能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活动中提供的材料“鞋子”袜子、手套、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必须使用的,从孩子关注自己的鞋子出发,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的开始我创设了情境《帮兔妈妈整理房间》,让幼儿从关注鞋架上的鞋出发,通过先让幼儿观察自己脚上的鞋,使幼儿知道脚上鞋子有两只,两只鞋子是一样的,它们才一对好朋友。

然后再引导幼儿根据鞋架上的单只鞋子到很多鞋里去找另一只一样的鞋子。

在出现问题后,及时引导幼儿进行观察讨论,讨论使幼儿相互吸取经验,这种相互的学习方式使幼儿接纳他人的观点,达到学习的目的。

帮助幼儿解决了特征混淆的问题,使幼儿知道一样颜色、一样花纹、一样大小的两只鞋子是一双鞋子,丰富了一双的概念。

在操作环节:材料的设计考虑到了鞋子大小花纹一样颜色不同、颜色花纹一样大小不同、颜色大小一样花纹不同,这几种在操作材料中都显示出来,由于在前面“整理鞋架”环节中幼儿出现了问题,幼儿的问题得到了解决,在第二环节配对袜子这一环节中幼儿都能正确的成双配对袜子。

最后环节“帮手套找朋友”,因为幼儿已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所以操作起来孩子们都能先找一找、想一想、再进行连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