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销商的“窜货”现象
销售渠道中的窜货问题分析论产品直销的利与弊
销售渠道中的窜货问题分析论产品直销的利与弊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产品销售渠道越来越多元化,但是窜货问题也随之增多。
本文将从产品直销的角度入手,对销售渠道中的窜货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产品直销的利与弊。
一、销售渠道中的窜货问题窜货是指“商家在有所属合法经销商的情况下,向未授权的地区或店面销售商品,从而导致其原有销售体系发生扰动”的行为。
窜货是销售渠道中的常见问题,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破坏市场秩序窜货会破坏经销商的固定客户群,导致市场秩序混乱。
经销商积极开发市场,建立口碑,这是极具成本和资源的事情,窜货者通过向原经销商的区域倾销商品,导致原有客户流失,还可能通过压低价格,破坏市场的价格体系,导致经销商营销计划的落空和市场秩序的混乱。
2.影响产品质量由于窜货者会不按原厂设定的价格出售商品,此举极有可能导致经销商提高价格,进而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体验。
同时,由于窜货者不受厂家及经销商的严格管理,其销售行为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存在问题,给消费者带来不良影响。
3.侵犯合法经销商的合法权益窜货者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侵犯了合法经销商的法律权益。
正规销售渠道经销商通常需向厂家支付初装费、区域费等多项支出,而业绩的达标与否,直接决定商家的商业前途,而窜货者不承担这些费用,却可以通过黑市转手挣取暴利,势必影响经销商的业绩。
二、产品直销带来的利与弊产品直销就是制造商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的一种销售方式。
市场上广泛的直销商通常是生产厂家的特许经销商。
那么,直销制造商带来的好处和弊端自然也随之出现。
1. 制造商可以直接控制价格和品牌形象制造商直接向消费者出售商品,不需要通过经销商和代理商,因此可以直接控制价格,并进一步塑造自己的品牌形象。
同样,在品牌定位方面,制造商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市场反应,也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调整产品及变革战略。
2. 同时会减少产品流通环节直销制造商消除了销售渠道中的中间商和附加成本,节约了资金和时间,同时,销售数量也能更好地反映市场真实需求,进一步提高产品销售的效率和质量。
销售渠道中的窜货问题分析
销售渠道中的窜货问题分析一、引言在现代商业环境中,窜货问题一直是销售渠道管理者关注的焦点。
窜货是指厂商和渠道商之间的商品流通过程中,产品未经授权或未经允许地流入非授权销售渠道,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和厂商与授权渠道之间的合作关系。
窜货现象对厂商、授权经销商和消费者都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对销售渠道中的窜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二、窜货问题对各方影响分析1. 对厂商影响(1)品牌形象受损:未经授权的销售渠道通常无法提供正品保证,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消费者在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后,会对品牌形象产生质疑,并且可能会将不满情绪传递给其他潜在消费者。
(2)市场份额下降:未经授权销售渠道通常以低价进行促销活动,导致产品价格下降。
这将直接影响到正常渠道销售的产品,进而导致厂商的市场份额下降。
2. 对授权经销商影响(1)销售渠道混乱:窜货现象导致市场上出现多个渠道竞争,经销商之间互相厮杀,导致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2)利润减少:窜货产品通常以低价出售,这将直接影响到正常渠道的销售利润。
授权经销商将面临利润减少的困境。
3. 对消费者影响(1)购买风险增加:未经授权的窜货产品通常无法提供正品保证,消费者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的风险增加。
这不仅浪费了消费者的金钱,还可能对健康和安全造成威胁。
(2)信任破裂:消费者购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后对品牌和授权渠道形成了不信任感。
这使得消费者在未来购买同一品牌产品时更加谨慎,并可能转向其他竞争品牌。
三、窜货问题产生原因分析1. 市场需求与供应不匹配:窜货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需求与供应之间的不匹配。
当市场需求超过授权渠道供应能力时,消费者往往会转向其他渠道购买产品,这为窜货现象提供了机会。
2. 渠道管理不当:渠道管理者对授权渠道的监管不力也是窜货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
如果对授权渠道的管理不严格,未经授权销售渠道就有机会进入市场。
3. 利益驱使:一些经销商为了追求更高的利润,会选择窜货行为。
销售渠道中的窜货问题分析
销售渠道中的窜货问题分析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销售渠道已经成为企业获取利润和市场份额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在销售渠道中存在许多问题,如窜货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利润和品牌形象。
本文将重点讨论销售渠道中的窜货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窜货的定义窜货是指在销售渠道中,企业产品被未经授权的渠道所销售的行为。
一般来说,窜货指的是自然人和小商贩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销售企业产品。
此外,还有一种情况是企业渠道内部人员从正常渠道处获得产品,再转手给未授权的渠道进行销售,这也属于窜货行为。
三、窜货产生的原因1. 利益诱惑利益是窜货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
因为窜货可以获得更高的利润,销售方甚至可以将货源全部从企业正常渠道中收购再进行转售,所以他们可以更加灵活的定价,所以利益诱惑是此类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
2. 价格差异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通常采取不同的价格策略,海淘所得货源的价格将比企业渠道价格更低,而窜货者可以以散装方式销售,实行降价竞争,所以窜货者在窜货过程中就常常能抢到更多的市场份额。
3. 渠道管理不到位销售渠道管理是企业运作的重要环节,而管理不到位则往往会导致窜货的发生。
企业的授权制度与管控体系需要严格执行,并对渠道内部人员进行更加详细、完整的产品知识培训,增加他们对产品的认同程度,从而规避窜货现象。
四、窜货带来的影响1. 对企业品牌形象的影响窜货会使企业的产品形象降低,极易造成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影响消费者对企业品牌的信任与口碑,甚至给企业的品牌形象带来不可逆转的影响。
2. 对销售渠道的影响窜货除了对企业名誉造成负影响之外,还会对销售渠道带来负面效应。
这种负面效应不仅会影响渠道成单,而且会诱导渠道内部竞争加剧,从而影响销售渠道的稳定性和业务推动,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
3. 对企业利润的影响窜货对企业利润带来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正常渠道销售的价格要比窜货渠道的价格要高,而窜货商在窜货过程中可以采取降价销售的策略,所以企业的利润无疑会受到严重影响。
销售渠道中窜货问题对策论文
论销售渠道中窜货问题的对策窜货伴随着销售过程的始终,是营销界的一大顽疾。
由于经销商与厂家的利益不一致,各方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往往会做出令对方难以接受的行为。
主要讨论销售渠道中窜货产生的原因、危害以及应对窜货问题的对策。
销售渠道窜货危害窜货对策一、窜货的原因窜货,也叫冲货、倒货,就是由于产品经销网络中的各级经销商、代理商、分公司等受利益驱动,使所经销的产品跨区域销售,造成价格混乱窜货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根源还是在于利益驱动和人为因素。
1.价格体系混乱。
由于各区域市场的经济情况、销售数量以及市场规模不同,价格之间存在差异,产品由低价格区域向高价格区域流动。
2.企业盲目为经销商定销售指标。
年终奖励条款是厂家鼓励经销商完成年度经销目标量,遵循厂家各类销售政策,规范有序地运作市场的一种有效手段。
但是,年终奖励是一把双刃剑,一旦运用得不好,反而会成为越区销售的诱发剂。
3.企业实施普遍经销制。
在同一地区出现两家甚至更多的经销商。
在有限的销售区域内,这些经销商就容易进行价格战而向其它区域窜货。
4.企业的一些营销人员鼓励经销商违规。
营销人员的收入是与销售业绩挂钩的。
因此,一些企业的营销人员或市场代表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多拿提成,置企业的销售政策不顾,鼓励经销商违规操作,甚至与经销商狼狈为奸,共同谋取私利。
二、窜货的危害1.当产品的价格体系被破坏,商家的利润被掏空后,经销商就会对产品、品牌失去信心。
经销商销售某品牌产品的最直接动力是利润,而当渠道受到攻击,经销商的正常销售受到严重干扰,经营利润降到预想值以下时,就会挫伤经销商的积极性。
2.窜货会导致产品质量和服务品质的下降。
当窜货发生时,受损害的经销商不仅不会对产品的售后承担责任,而且通常会要求从上游渠道得到一些让步,比如说价格上的保护等等,但由此却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由于没有足够的利润支撑,厂商将不得不从成本控制上做文章,其结果是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最终受害的是消费者。
从经销商窜货谈起
从经销商窜货谈起--窜货管理认识窜货从广义来说,应该将所有跨区域销售的任何未经市场授权之产品都归结于窜货范畴。
所谓窜货(又称为倒货、冲货),是指企业营销网络中的各级经销商甚至是销售总部受到利益驱动,使所经销的产品跨地区销售,造成价格混乱,从而使其它经销商对经销该产品失去信心,消费者对品牌失去信任。
一.窜货的表现形式在当今市场上,窜货有以下几种形式:1、经销商之间的窜货众多的企业都是将商品通过经销商或委托代理商销售。
由于各个地区经销商实力不同,再加上不同地区市场发育不平衡,需要量有较大差异,甲地因种种原因需求比乙地大,因而产品供不应求,而乙地则销售不旺,再加上现阶段企业考核各地经销商只重视销售量、回款率、市场占有率等硬指标,各地经销商为了自己的利益,想方设法完成自己的销售任务,于是乙地经销商往往以平价甚至更低的价格将产品转卖给甲地区,以获得销售利润,形成乙地销售看好的一种假象,而甲地市场实际发生了窜货。
长此以往,这种销售假象会使乙地市场在虚假繁荣中萎缩或者发生退化,其结果,一方面会使被窜货的甲地经销商对厂家失望,从而放弃经销该产品,另一方面在乙地市场会给竞争者同类产品的品牌以乘虚而入的机会,而厂商若想重新规范和培育市场则必须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2、分公司之间的窜货分公司制通常是有很强实力的大企业所采用的一种经营方式。
企业在目标市场分派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建立分公司,分公司自己经营核算,但必须要完成总公司分配的任务,分公司相对独立于企业,但又隶属于企业。
有时企业对分公司制定的销售目标太高,分公司与营销人员为了完成销售指标,取得较好的业绩,就低价将货卖给消费需求大的相邻市场,其它分公司在自己利益受到侵犯的前提下,便会进行市场报复,这样一来,造成企业产品整体市场中价格混乱,不但企业的形象受损,总的利润也会减少,且正常经营也不能进行,最后导致企业产品的整体市场崩溃。
3、企业销售总部的违规操作一些企业由于内部管理不完善,总部的销售人员或市场管理受到利益的驱动,违反公司的地域配额和价格规则,造成各区域供货平衡失控,造成市场格局不合理,导致了窜货的出现。
窜货的治理
窜货的治理一、窜货的含义及其成因窜货,也叫冲货、倒货,就是由于产品经销网络中的各级经销商和代理商、分公司等受利益驱动,使所经销的产品跨区域销售,造成价格混乱窜货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根源还是在于利益驱动和人为因素。
1.价格体系混乱。
由于各区域市场经济情况、销售数量以及市场规模不同,价格之间存在差异,产品由低价格区域向高价格区域流动2.企业盲目为经销商定销售指标。
年终奖励条款是厂家鼓励经销商完成年度经销目标量,遵循厂家各类销售政策,规范有序地运作市场的一种有效手段。
但是,年终奖励是一把双刃剑,一旦运用得不好,反而会成为越区销售的诱发剂3.企业实施普遍经销制。
在同一地区出现两家甚至更多的经销商。
在有限的销售区域内,这些经销商就容易进行价格战而向其它区域窜货4.企业的一些营销人员鼓励经销商违规。
营销人员的收入是与销售业绩挂钩的。
因此,一些企业的营销人员或市场代表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多拿提成,置企业的销售政策不顾,鼓励经销商违规操作,甚至与经销商狼狈为奸,共同谋取私利二、窜货的形式(一)从窜货性质上分1. 自然窜货2. 良性窜货3. 恶性窜货(二)从窜货表现上分1. 经销商之间的窜货2. 分公司之间的窜货3. 企业销售总部的违规操作4. 经销商低价倾销过期或假冒伪劣产品三、窜货的危害1.当产品的价格体系被破坏,商家的利润被掏空后,经销商就会对产品、品牌失去信心。
经销商售某品牌产品的最直接动力是利润,而当渠道受到攻击,经销商的正常销售受到严重干扰,经营利润降到预想值以下时,就会挫伤经销商的积极性2.窜货会导致产品质量和服务品质的下降。
当窜货发生时,受损害的经销商不仅不会对产品的售后承担责任,而且通常会要求从上游渠道得到一些让步,比如说价格上的保护等等,但由此却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由于没有足够的利润支撑,厂商将不得不从成本控制上做文章,其结果是产品质量得不到保证,最终受害的是消费者3.窜货现象导致价格混乱和渠道受阻,严重威胁着品牌无形资产和企业的正常经营。
窜货的界定及对窜货的处理办法
窜货的界定及对窜货的处理办法窜货是指在产品正式上市销售前,渠道中出现非授权销售、非合法渠道销售的行为。
窜货现象对品牌商和正规渠道构成了严重威胁,给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因此,正确界定窜货,并采取有效的处理办法,对于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品牌利益以及消费者权益至关重要。
一、窜货的界定窜货是指在产品上市前,没有经过品牌商的授权或正规渠道的销售行为。
具体表现为非法商家通过各种渠道非法获取货物,并以低于市场价格进行销售,从中获取利润。
窜货行为往往导致价格混乱、市场秩序紊乱以及品牌形象受损,严重影响了合法渠道的销售和正常市场竞争。
二、对窜货的处理办法(一)加强渠道管理品牌商应积极主动地加强对渠道的管理,确保产品正常和合法的流通。
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稳固的合作关系:与正规销售渠道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签订合同,并制定明确授权政策,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责任。
2.完善经销商管理:对经销商进行严格筛选,选择有良好信誉、合法经营的经销商作为合作伙伴,并对他们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市场意识。
3.严格监督和控制供应链:加强对供应链的管理,确保产品的流通环节安全可控,防止非法获取产品的现象发生。
(二)加强市场监管政府和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切实打击窜货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具体措施如下:1.加大打击力度:建立健全窜货打击机制,加强对窜货行为的监测和处罚力度,对窜货商家进行严厉的惩罚,维护合法渠道和品牌商的利益。
2.加强协同合作:政府部门与品牌商、消费者组织、行业协会等密切合作,加强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形成合力,共同打击窜货行为。
3.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力度,增强消费者的辨别能力,引导他们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产品,形成良好的市场环境。
三、消费者的责任和权益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也应有所责任,争做合法消费者,不支持窜货行为。
同时,应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对于遭受窜货行为侵害的消费者,应提供有效的投诉渠道和赔偿机制,让消费者感受到法律的庇护,增强他们对合法渠道和品牌商的信任。
对窜货的几点分析和对应措施
在产品过程中经常出现窜货,窜货的难以管控是厂家乃至经销商、业务人员都很头痛的问题,窜货的出现就像人体长了一个肿瘤一样,难以控制和消除,成了厂家和各级人员的阴霾,窜货能不能控制和消除那,个人认为,要解决窜货问题,需要取决于厂家的决心和耐力,杜绝窜货和消除窜货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需要找到根本原因,对症治病,方能有效,如果急病乱投医,胡乱吃药,最终不但没有把病治好,反而会加重病情蔓延,得不偿失,在从事食品多年来,分析一些原因供其行业人评析,如果其他见解,希望不吝赐教,窜货的原因分析:1、厂家面对经销商的政策区别对待形成的原因。
任何厂家的下游客户(经销商)的实力都有大有小,销量也有大有小,厂家为了鼓励客户提升销量,在政策上对客户都是区别对待的,这也是为了奖优罚劣的一种手段,也是奖勤罚懒的一种激励措施,其鼓励政策主要有:一、厂家为了鼓励那些对产品销量大,提升快的客户在厂家供货价格上进行了区别对待,大客户从厂家进货的价格要低于销量低或者销量差的客户,这就形成了价格优势。
二、奖励政策,有些厂家比较温和,在供货价格上为了保持一致,但为了鼓励大客户积极性,在促销政策和返利政策上给予大客户更多的支持,大客户利用政策支持形成产品价格优势。
本来小客户实力小,抵御风险的能力就差,如果有了价格差异,则大客户越来越强势,小客户越来越小,没有了优势,其他区域的产品就会进入小客户区域,形成窜货,最终窜货扰乱区域市场,到头来,市场越来越差,越来越乱,最终成了垃圾市场,无人问津,市场就会被其他品牌占领,这也是厂家的内耗造成的主要原因。
2、厂家制定计划时超出客户承受预期或没有给予足够的市场支持形成的窜货。
厂家为了和下游客户保持一定的利益关系,通常需要签订一个合同,厂家为了企业发展,计划或者战略发展部门给企业制定了企业愿景和发展规划,市场是在不断变化中,厂家为了计划的可持续性,就会层层分解,和销量目标最终承受者就落到了下游的客户头上,如果厂家为了其本身发展没有顾及到下游客户的承受能力,尤其是大品牌的厂家,将最终的销量目标落在下游客户(经销商、代理商头上)而没有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客户为了完成销量,厂家又没有足够的支持,窜货无疑是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就会出现窜货,这样的窜货量一般比较大,对市场的伤害也很大。
窜货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市场秩序扰乱:窜货破坏了正常的市 场竞争秩序,可能导致正规渠道商利 益受损。
以上是对窜货现象的概述,企业需警 惕窜货行为,采取相应策略进行防范 和应对,以维护自身品牌形象和市场 秩序。
02
窜货的原因分析
价格差异
地域性价格差异
不同地区的消费水平、成本等因 素导致同一产品存在价格差,为 窜货提供了利润空间。
03
应对窜货的
制定统一的产品定价策略,避免价格差异导致的窜货行为。通过确保价格公平 合理,减少经销商和消费者之间的价格套利空间。
价格激励机制
建立合理的价格激励机制,给予经销商合理的利润空间,同时避免过高定价诱 发窜货行为。通过调整价格梯度,使得正规渠道的产品更具竞争力。
经销商培训与支持
加强对经销商的培训和支持,提高其对产品认知和市场规范的理解,增强其守法 经营意识,减少窜货行为的发生。
04
成功案例分享与启示
成功案例分享与启示
• 窜货,指的是商品在非正规渠道流通,即商品在未经授权的渠道中进行销售。这种情况对企业的经营和市场秩序都会带来 不良影响。
THANK YOU
季节性价格波动
某些产品在不同季节存在需求波 动,价格也会相应变动,经销商 可能利用此机会进行窜货。
市场监管不力
监管制度不完善
当前市场监管制度存在漏洞,对窜货 的打击力度不够,使得窜货行为有机 可乘。
执法力度不够
监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可能存在疏忽 ,对窜货行为的查处不严格,进一步 纵容了窜货现象。
经销商行为不当
市场监管加强
建立监管机制
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窜货监测机制,及时发 现并打击窜货行为。与执法部门合作,形成有效的打击窜货 的联动机制。
论经销商的“窜货”现象(一)
论经销商的“窜货”现象(一)论文关键词:窜货通路建设经销商经营体系混乱论文摘要:企业的市场通路建设往往会遭遇“窜货”现象。
本文从企业经销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窜货现象产生的根源及危害,说明了窜货现象的形式和方法,重点对如何预防和避免窜货现象做了探讨。
随着商业竞争的加剧,中国市场在经历了广告大战、促销大战、CI大战、价格大战等的轮番轰炸与洗礼之后,一些敏锐的经营者意识到了中国市场上通路的一些剧变,并开始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通路的建设与争夺。
但是在通路的建设与管理中经营者们往往会遭遇到一个市场营销学中没有的概念,却往往又是销售实践中让销售人员头疼不已的问题——窜货,即产品的越区销售,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跨区域销售的营销顽症,又被称之为倒货,冲货。
在许多企业中,经常会发生这样一种现象:生产企业接到大量流通企业的抱怨:“某某地区的本企业产品流人本地区,低于市场价格销售,造成零售、批发价格混乱,此问题不解决市场难做,货款难回。
”企业一方面连连承诺一定严肃处理,一方面又束手无策。
这种现象就是“窜货”。
名牌畅销产品是最容易发生窜货现象的,它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品牌无形资产和企业的正常经营,消费者因混乱的价格而对产品品牌失去信心,代理商也因此而丧失对企业的信心,生产企业在不知不觉中蒙受着巨大的损失。
1窜货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市场中窜货的形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
营销渠道中不同层级的经销商在利益的驱动下都有可能窜货,即便是分公司,甚至公司的销售总部也有可能窜货。
而且在窜货的过程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得窜货方法在市场上更是层出不穷,缤彩纷呈。
1.1按窜货发生的不同市场进行分类同一市场上的窜货:企业的营销渠道系统一般都是按制造商——总经销商(总代理商)——二级经销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来组建的,层层级数放大,呈金字塔状。
这种渠道系统的组建,就为同一市场中的窜货提供了可能。
只要总经销商下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二级经销商或批发商,就有发生窜货的可能。
窜货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目录摘要 (3)1.绪论 (5)1.1 研究背景 (5)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5)1.3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5)2.1. 营销渠道的基础理论 (6)2.1.1 营销渠道的定义 (6)2.1.2 营销渠道的功能 (6)2.1.3 营销渠道的冲突 (7)2.2 窜货概述 (7)2.21窜货的定义及表现形式 (7)2.22 国内外窜货现状 (8)2.窜货的起因 (10)2.1 商品的价格差 (10)2.2 销售管理政策失误 (10)2.3产品包装没有差别化 (10)2.4对经销商的激励政策不恰当 (10)2.5渠道管理的窜货漏洞 (10)2.6营销员受到利益驱使鼓动经销商违规 (11)3. 窜货的应对策略 (12)3.1 签定不窜货乱价协议 (12)3.2 完善营销的政策 (12)3.2.1制定合理的价格体系 (12)3.2.2 制定合理的激励政策 (12)3.2.3 制定合理的专营政策 (13)3.3 完善分销渠道 (13)3.3.1 合理选择经销商 (13)3.3.2 合理划分区域市场 (13)3.4 提高产品包装技术含量,控制货物的流向 (13)3.5 建立健全窜货控制体系 (13)4统一企业饮品窜货分析 (15)3.1公司基本信息 (15)3.2. 调查目的 (15)3.3 调查方式 (15)3.4 统一企业饮品窜货的主要原因 (15)3.5统一企业饮品窜货的应对策略 (16)致谢 (18)参考文献 (19)窜货的原因及应对策略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进行,国内分销行业得到快速发展和变革,但在其中也出现了部分分销商的不规范做法如窜货,给厂商和其它渠道成员都造成了不小伤害。
有市场分割,必然会有窜货行为,窜货被称为“销售渠道的顽疾”。
本文的研究从营销渠道和窜货的概述入手;接着,本文又详细分析了出现窜货现象的原因;然后本研究课题重点提出了解决营销渠道中窜货的应对策略。
比如实行级差价格体系,建立科学的经销商制度,严明的奖罚制度和全面的激励措施等;最后,通过阐述统一企业饮品案例分析了该公司出现窜货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经销商遭遇窜货怎么办
其实,也有许多经销商朋友说,这对付窜货最有效果的解决办 法就是打。讲那么多道理没用的,对方要是也讲道理就不会窜货了, 既然对方(窜货方)都不讲道理,那我还讲什么道理,直接动手就 是了。遇到有胆敢窜货的,打他个人仰马翻,窜过来的货直接没收, 看他谁还有胆子敢窜货。但是,现在是法制社会,这打也不是个办 法。
窜货的目的是什么?一是为了赚钱,二是为了打击报复。 窜货操作过程中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一是操作成本太高,甚至超过了 利润,则失去了窜货的意义;二是担心招致对方的报复行为,从此结上 冤家对头;三是被窜过来的货无法正常出货,砸在自己手里。 下面,我们再来逐一分析其中的原因和相关解决方案。 一般来说,窜货的发起人多半是厂家业务人员,至少是参与其中的 (当然,绝大多数实施窜货行为的厂家业务人员不是负责被窜货地区 的)。厂家业务人员是不怕经销商的,他们窜货多为个人的销售业绩, 而个人销售业绩的变现,则掌握在厂家高层手里,也就是说,厂家的业 务人员可能不买经销商的帐,但是,谁也不敢不买厂家高层的帐,唯一 能制约这些厂家业务人员的,也就只有厂家的高层了。 而作为厂家的高层,往往不会对某一块局部市场的小问题会有过多的 关注,再说了,窜货这种事情又存在许多可以扯皮的地方。例如,主动 窜货还是被动窜货,还是一些自然的流货而已,这窜货会不会刺激经销 商对现有自辖市场的管理和投入等等,尤其是小型经销商,在某个单点 市场上遭遇点窜货,厂家的高层很少有高度关注的。但是,若是存在大 片市场的窜货行为,或是存在这种发展趋势,这将对市场建设和价格体 系产生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不可能不引起厂家高层的重视,这厂家 高层一重视,下面的业务人员也没这个胆子敢操作窜货了。可是,小型 经销商往往也只是自己的局部市场遭遇到窜货,远没到能惊动厂家高层 的地方,这该怎么办呢?
渠道冲突中窜货现象
渠道冲突中的“窜货”现像各位同仁,借河南市场渠道冲突激化之际,和大家探讨一下我们渠道管理的现象。
其实近段时间以来,不只是河南市场有冲突,我们在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福建等地都频频发生。
客户、员工均有不同程度的怨言。
故此,我们有必要在此对“窜货”现象加以讨论。
一、窜货危害(1)经销商对品牌或驰耐得失去信心经销商销售我们品牌的最直接动力是利润。
一旦价格出现混乱,销售商的正常销售就会受到严重干扰,将使中间商利润受损,导致经销商对驰耐得产生不信任感,对经销产品失去信心。
(3)消费者对品牌产生质疑差价悬殊,混乱的价格会吞蚀消费者对品牌的信心。
消费者购买产品买的就是对该品牌的信任,如果窜货造成市场价格混乱,事必导致消费者对该品牌的不满和不信任。
(4)窜货严重破坏销售网络我们的销售网络是驰耐得与二级批发商、零售商之间通过资信关系形成的一种利益共同体。
窜货打乱了渠道中的价格体系,损害某些网络成员的利益,从而损害渠道成员之间的信任,对渠道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甚至使网络生存受到威胁,发生危机。
(5)一线销售人员对公司产生怀疑销售人员绩效评定的主要指标是销售额,“窜货”现象得不得遏制,必然影响销售人员的业绩,从而挫伤其积极性。
二、窜货原因通常情况下,造成窜货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渠道建设与市场管理机制不匹配。
我们目前的渠道建设中,以终端零售商为主,二级批发商并存。
但我们的市场管理机制或办法是针对中队零售商的,我们在二级批发商的管理上方法或经验是欠缺的;二是价格。
以低价格或高价值直接扰乱原渠道成员目标市场既有的价格体系。
窜货乱价的根本原因,从营销界著名的4Ps理论角度对窜货原因进行分析。
4Ps的四个因素为: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分销(Place)、促销(Promotion)。
1、产品原因:性能、包装、质量。
①性能决定产品特质,轮胎的类快消品特质决定了其采用密集型营销,竞争激烈,一旦价格稍有差异,窜货就容易发生。
营销大全之对窜货的几点分析和对应措施
营销大全之对窜货的几点分析和对应措施
窜货是指经销商在未经生产厂家授权的情况下,将货物从一个经销商处转手销售给另一个经销商的行为。
对于生产商和品牌商来说,窜货对其形象和销售都有着不良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避免窜货的发生。
下面,我们来分析对窜货的几点分析和对应措施。
一、窜货的危害
1.破坏渠道稳定性:窜货破坏了产品正常的销售渠道,让产品供需关系失衡,极大地损害了厂商和经销商间的合作关系。
2.对品牌形象产生负面影响:之前厂商通过各种渠道建立品牌形象和信任感,窜货行为的出现会在消费者心中破坏他们对品牌的认知和信任感。
3.导致价格混乱:因为窜货行为没有厂商的授权,导致出货价格混乱,从而对正常的市场竞争产生消极影响。
二、对窜货应采取的措施
1.强化渠道管理:厂商可以采用从源头就进行管理、控制的方式来防止窜货的发生,例如给经销商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对其每笔订单进行跟踪和评估,经常进行巡查和审核。
2.做好市场监控:厂商需要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行情和销售数据,及时对经销商的销售情况进行监控和分析,通过颁发授权证书等方式对经销商加以监管。
3.加强品牌推广:厂商要加强品牌推广,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和忠诚度,以此来减少经销商的窜货行为。
4.加大市场惩罚力度:对于窜货行为,必须进行严格惩罚,可以采用吊销经销商授权证、限制销售额等方式进行处罚,同时,也可以加大投诉力度和维权力度,让窜货行为受到社会谴责和群众的反映。
综上,厂商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来遏制窜货行为的发生,要做到从源头管理、市场监控、品牌推广、市场惩罚等方面入手,这样才能有效地减少窜货行为的发生,从而更好地保护企业品牌的形象和利益。
窜货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窜货的原因及应对策略不可否认,在消费品市场,几乎任何一家公司都没有办法完全杜绝窜货问题,窜货被称为“销售渠道的顽疾”。
下面店铺给大家分析窜货的原因,希望能帮到大家。
窜货的原因1 商品的价格差地域价格差的悬殊,是窜货最直接和最主要的原因。
某些生产商根据销售半径、市场竞争程度、价格水平和销售半径等情况,对不同地域或不同经销商,制定出高低不同的价格以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销量。
横向地域价格的出现,就形成了利润空间[11]。
价格低的分销商就会将其产品售往价格高的市场,进行跨区低价抛售,形成窜货行为。
纵向价格差过大,也是导致窜货的一个重要原因。
纵向价格差过大会使某分销商想获取更多的利润时,选择越过下级分销商而直接向批发商供货,这样就导致了同一区域市场的分销商进行窜货。
2 销售管理政策失误一些企业在销售的过程中,没有形成较完善的销售制度,不能及时发现窜货现象,待知道时,已经积重难返,或是对窜货的客户处理不严,姑息纵容,警告一下,批评一下了事。
有些厂家由于片面追求销量,采取短期行为,对于窜货现象重视不够,信息反馈不及时,不能及时发现,待知道时已无法收拾;或是处理不严,更有甚者姑息纵容。
3产品包装没有差别化目前生产商生产出来的产品,其品质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很多厂商为了追求销售量和更好的实现产品的宣传,对所有产品的包装也几乎一样。
企业对相同的产品采取统一的包装设计为窜货提供了便利,同时如果经销商发生窜货,也无法从产品上区分该产品是从哪个销售区域窜货而来,进而无法追究窜货经销商的责任,窜货现象就频频发生。
4对经销商的激励政策不恰当激励渠道成员是为了激发渠道成员的动机,使其产生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目的是调动渠道成员的积极性。
公司在激励政策一般有返利政策、价格折扣,补助等。
如果厂商没有制定恰当的激励机制,会诱导或者迫使经销商进行窜货。
特别是有些经销商为了完成销售任务或者超额完成任务,冒险窜货而获取利益[13]。
飞鹤窜货案例的再解析
飞鹤窜货案例的再解析飞鹤窜货案例的再解析1. 介绍飞鹤窜货案例飞鹤窜货案例是一起在市场上引起关注和讨论的事件。
所谓“窜货”,是指企业在某个地区的经销商或分销商未授权的情况下销售其产品,违反了原本的合作协议。
飞鹤作为一家知名的婴幼儿奶粉品牌,在中国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但近年来频繁出现窜货现象,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质疑。
2. 分析窜货现象的原因2.1 婴幼儿奶粉市场的巨大利润吸引了不法分子,他们通过窜货获取高额利润。
2.2 部分经销商或分销商往往在价格优惠或供应不足的情况下选择窜货,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但同时也损害了品牌的声誉和信任。
2.3 部分消费者对飞鹤产品的品质问题存在质疑,导致他们更容易接受低价的窜货产品。
3. 窜货对飞鹤品牌形象的影响3.1 窜货现象严重削弱了飞鹤在市场上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
3.2 飞鹤的市场份额因为窜货而下降,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也受到了负面的影响。
3.3 飞鹤发现窜货问题后,采取了多种严厉措施,例如向窜货者发出律师函或起诉窜货者,以维护品牌形象。
但这些措施虽然有效,但也带来了额外的成本和负面影响。
4. 飞鹤应对窜货问题的措施和策略4.1 建立更加严格的经销商管理制度,对经销商的资质进行审查和筛选,加强对经销商的培训和监督。
4.2 加大对窜货者的打击力度,加强对窜货渠道的监测和打击,维护市场秩序。
4.3 通过提高自身产品的质量和服务水平,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和忠诚度,减少消费者对窜货产品的需求。
4.4 积极开展宣传和教育活动,向消费者普及婴幼儿奶粉产品的知识和购买渠道,引导消费者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产品。
5. 该案例的启示和教训5.1 建立良好的渠道管理制度是防止窜货发生的基础。
5.2 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消费者对正规渠道购买产品的意识和认知。
5.3 强化合作伙伴间的沟通和合作,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减少窜货的发生。
5.4 飞鹤公司应不断完善自身的品牌形象和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以吸引更多消费者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产品。
窜货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按照窜货的主体不同,窜货可分为
厂家窜货:厂家直接向非授权销售区域发货或直接向终端零售商发货,导致不同销售区域之间的价格差异。
经销商窜货:经销商为了获取更多利润,绕过直接上级经销商或厂家直接向非授权销售区域发货。
窜货类型
品牌形象
品牌因素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物流因素
人为因素
其他因素
03
窜货应对策略
完善营销策略
要点三
制定合理的价格策略
在制定价格策略时,要考虑到各级经销商的利润空间,避免因价格过低导致窜货现象的发生。
要点一
要点二
建立促销机制
通过促销机制,对各级经销商进行奖励,以激励他们规范经营,减少窜货行为。
加强营销宣传与培训
窜货会导致不同销售区域之间的价格差异,使市场价格混乱,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和品牌形象。
窜货影响
价格混乱
窜货行为会破坏原有的销售渠道和价格体系,导致各级经销商利润下降,影响销售商的积极性和忠诚度。
渠道破坏
过度的窜货行为会损害品牌形象,使消费者对品牌产生不信任感,进而影响品牌的长远发展。
损害品牌形象
02
对于长期违规窜货的经销商,应建立退出机制,以维护整个渠道的健康发展。
01
02
03
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
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对窜货行为进行严厉打击,让违规者付出应有的代价。
加强执法力度
加强执法力度,对违规窜货行为进行查处和惩治,让违法者受到应有的惩罚。
普及法律知识
通过各种途径普及法律知识,提高各级经销商的法律意识和观念,从源头上遏制窜货行为的发生。
窜货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销售目标设置不合理。
详细描述
如果企业设置销售目标时没有充分考虑市场实际情况和 经销商的能力,会导致目标过高或过低,从而引发窜货 问题。
总结词
对销售目标的宣传和培训不足。
详细描述
如果企业对销售目标的宣传和培训不足,经销商可能不 了解目标的重要性,从而不重视窜货问题。
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
总结词
缺乏有效的监控手段使得窜货 现象难以被及时发现和处理。
应对策略
建立完善的防窜货体系,采用防伪溯源技术, 对产品进行唯一编码管理,实施渠道监控。
实施效果
有效遏制了窜货现象,维护了市场秩序,提高了销售业绩。
窜货治理的成功案例
案例概述
某企业通过有效治理成功解决了窜货问题。
治理措施
建立专门的窜货治理团队,对市场进行深入调查,制定针对性的治 理方案,加强与经销商的沟通与协作。
窜货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汇报人: 2024-01-09
目录
• 窜货概述 • 窜货的原因 • 窜货的危害 • 应对窜货的策略 • 防止窜货的措施 • 案例分析
01
窜货概述
窜货的定义
窜货
01
指经销商或分销商违反合同规定,将产品销售区域范围外,造
成市场价格混乱和渠道受阻的行为。
良性窜货
02
由于市场空白或渠道管理不善,经销商在市场自然拓展过程中
02
价格体系的破坏会导致消费者对 产品信任度降低,影响品牌形象 和市场份额。
降低渠道效率
窜货会导致渠道商之间的利益冲突和 矛盾,降低渠道商的合作意愿和积极 性。
渠道效率的降低会导致产品流通速度 变慢,增加渠道成本和运营风险。
损害品牌形象
窜货行为可能会导致产品质量和服务的不稳定,影响消费者 对品牌的信任和忠诚度。
经销商频繁窜货,是厂家一手造成的?
经销商频繁窜货,是厂家一手造成的?随着商品流通方式变得更加快速,商品销售方式变得多元化,窜货变得愈演愈烈,随着品牌知名度和销量的增加,这种情况变得更为严重。
早期防窜货可以通过批次、经销商编码的方式来查找,但在巨大的流通量和复杂的经销环境下,这种方式很快被一物一码所取代。
最开始防窜码是以纯数字为主,通过Excel 、Access或者简单的防窜货软件来实现,但效率上依然不能满足巨大的流通量,自动识别和二维码使防窜货迎来了第一个春天。
因此二维码也成为了整个防窜货行业里较为普遍的编码方式,其具有信息量大、易识别等特点,在防窜中广泛应用。
窜货典型案例处理情况1、蒙牛2、雪花近日,记者从奉化区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该局执法人员近日在巡查中发现市面上出现了大量包装残缺的雪花啤酒,啤酒包装箱和酒瓶口的生产日期、产品批号和SC证等信息都不见了踪影,而且标签处有明显被涂刮的痕迹,该局稽查大队与各基层所执法人员立即出动,在辖区范围内进行排查,在溪口镇、莼湖镇、松岙镇、江口街道共计查获扣押了246箱上述雪花啤酒。
好端端的啤酒为何被刮去生产日期和批号?执法人员根据经验判断,这批啤酒看起来不像假酒,但很有可能是“窜货”产品,因为包括酒类在内的很多商品,厂家给予的出厂价格都是按照地区来划分的,将价低产品窜到价高地区销售,就可赚取其中差价。
恶意“窜货”会导致经销冲突、价格混乱、假冒伪劣产品鱼目混珠,最终损害厂家和消费者的利益。
经过奉化区市场监管局多日调查,证实该批啤酒并非假酒,也未过保质期,但因为其瓶口处包括外包装箱上以及合格证上的生产日期以及产品批号均被刮去,无法辨别这些啤酒到底是哪个地区的货。
虽然酒为真酒,但经营者上述行为已经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预包装食品的包装上应当有标签,标签应当标明下列事项———名称、规格、净含量、生产日期,最终,销售这些标签不完整的雪花啤酒的店家也因此被依法予以行政处罚。
窜货问题,让传统企业极为头疼!防窜货管理的核心问题是企业如何能掌控产品的流向,企业若不能有效采集到产品在流通环节上的流动定位信息,也就无法监控制约窜货行为,大部分传统企业还采用人工下单,人工核对的操作模式,不但费时费力,也无法对产品的流向进行即时掌控,导致频繁窜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文关键词:窜货通路建设经销商经营体系混乱论文摘要:企业的市场通路建设往往会遭遇“窜货”现象。
本文从企业经销商的角度出发,分析了窜货现象产生的根源及危害,说明了窜货现象的形式和方法,重点对如何预防和避免窜货现象做了探讨。
随着商业竞争的加剧,中国市场在经历了广告大战、促销大战、ci大战、价格大战等的轮番轰炸与洗礼之后,一些敏锐的经营者意识到了中国市场上通路的一些剧变,并开始投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通路的建设与争夺。
但是在通路的建设与管理中经营者们往往会遭遇到一个市场营销学中没有的概念,却往往又是销售实践中让销售人员头疼不已的问题——窜货,即产品的越区销售,它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跨区域销售的营销顽症,又被称之为倒货,冲货。
编辑。
在许多企业中,经常会发生这样一种现象:生产企业接到大量流通企业的抱怨:“某某地区的本企业产品流人本地区,低于市场价格销售,造成零售、批发价格混乱,此问题不解决市场难做,货款难回。
”企业一方面连连承诺一定严肃处理,一方面又束手无策。
这种现象就是“窜货”。
名牌畅销产品是最容易发生窜货现象的,它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品牌无形资产和企业的正常经营,消费者因混乱的价格而对产品品牌失去信心,代理商也因此而丧失对企业的信心,生产企业在不知不觉中蒙受着巨大的损失。
1窜货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市场中窜货的形式多种多样,五花八门。
营销渠道中不同层级的经销商在利益的驱动下都有可能窜货,即便是分公司,甚至公司的销售总部也有可能窜货。
而且在窜货的过程中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使得窜货方法在市场上更是层出不穷,缤彩纷呈。
1.1按窜货发生的不同市场进行分类同一市场上的窜货:企业的营销渠道系统一般都是按制造商——总经销商(总代理商)——二级经销商——批发商——零售商——消费者来组建的,层层级数放大,呈金字塔状。
这种渠道系统的组建,就为同一市场中的窜货提供了可能。
只要总经销商下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二级经销商或批发商,就有发生窜货的可能。
在同一市场上,二级批发商是主要的肇事者。
窜货的具体表现形式有产品的单向倒货和产品的互倒。
在某市场的总经销商下有甲、乙两名二级经销商,甲、乙经销商下又有次一级的a、b批发商。
甲将货倒给乙的下家b,乙将货倒给a就是单向倒货;甲将货倒给b,反过来乙将货倒给a就是产品的互倒。
不同市场之间的窜货是指市场上产品的外流。
在不同的市场上,只要有利润空间的存在,就会有窜货发生的可能。
参与不同市场窜货的主体是总经销商和同一家公司的不同分公司。
同级别的总经销商之间可能会窜货,同一家公司的不同分公司或业务员也可能会在不同市场之间相互窜货。
另外,由于公司在管理上监控不严,在巨大的利益驱使下,总部销售人员也会违反地区配额政策,发生窜货。
1.2按窜货的动机和窜货对市场的影响进行分类恶性窜货:恶性窜货是指为获取非正常利润,经销商蓄意向自己辖区以外的市场倾销产品的行为。
这类经销商通常是倒货做惯了,根本无心踏踏实实的做市场。
通常他看好某种产品,就想方设法和企业搭上关系,签下经销协议,然后摆开门面做样子,暗地里却在做着倒货的勾当。
他们最常用的方法是降价销售,即以低于厂家规定的价格向非辖区销货。
有时经销商为减少损失,低价倾销过期或即将过期的产品或将假冒伪劣产品与正品混同销售,以多占市场份额,获取不正当的利润。
恶性窜货给企业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它能扰乱企业整个经销网络的价格体系,引发价格战,降低通路利润;使得经销商对产品失去信心,丧失积极性并最终放弃经销该企业的产品;混乱的价格将导致企业的产品、品牌失去消费者的信任与支持。
自然性窜货:自然性窜货是指经销商在获取正常利润的同时,无意中向自己辖区以外的市场倾销产品的行为。
这种窜货在市场上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有市场的分割就会有此类窜货。
它主要表现为相邻辖区的边界附近互相窜货,或是在流通型市场上,产品随物流走向而倾销到其他地区。
这种形式的窜货量大,会使该区域的通路价格体系受到影响,从而使通路的利润下降,影响二级批发商的积极性,严重时可发展为二级批发商之间的恶性窜货。
良性窜货:良性窜货是指企业在市场开发初期,有意或无意地选中了流通性较强的市场中的经销商,使其产品流向非重要经营区域或空白市场的现象。
在市场的开发初期,
良性窜货对企业是有好处的。
一方面,在空白市场上企业无须投人,就提高了其知名度;另一方面,企业不但可以增加销售量,还可以节省运输成本。
由此可见,不是所有的窜货都具有危害性,也不是所有的窜货现象都要加以制止。
适度的窜货会形成一种热烈的销售场面,对于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成品的市场占有率有一定的意义。
目前最艰巨的任务就是打击那些恶意窜货现象,维护企业的正常经营秩序。
2恶意窜货的源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在对窜货现象进行剖析后,可以看出,产生窜货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利”字却贯穿了窜货的全过程。
营销通路中各个成员作为独立的经营实体,为了追求各自的利益,往往置通路的利益于不顾,不择手段地进行销售。
从而导致窜货的发生。
2.1价格方面的原因价格体系紊乱:价格体系的不完善是造成经销商“越区销售”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商言商,利润永远是通路成员追求的目标,只要有利可图,就会见利而趋。
“三级批发定价”是目前许多企业在产品定价上采用的传统定价方法。
这个价格体系呈阶梯状由总经销价(出厂价),一批、二批、三批价,加建议零售价组成。
每个阶梯之间都有一定比例的折扣,这个折扣比例的存在,便成了利润的源头。
如果总经销商自己做终端,就可以享受两个阶梯的价格折扣所带来的相当丰厚的利润。
这种价格体系所产生的巨大的差异空间,就形成了那些重利不重量的经销商越区销售的价格。
价格管理混乱:一些企业由于对价格管理的不重视或者忽视,在企业规模较小时或开发新市场时,往往有一些特惠的价格出现,对于享受这些特惠价格政策的市场区域,一旦管理不善,那些趋利而动的经销商,就会成了脱缰的野马,到处窜货。
2.2产品方面的原因产品包装:企业对相同的产品采取统一的包装设计为窜货提供了便利,同时即使发生了窜货,也无从区分窜货产品。
这就加大了窜货管理的难度。
抛售处理品和滞销品:一些企业由于售后服务跟不上,造成货物积压而又不予退货,让经销商自行处理,经销商为了减少损失,会将积压的、过期的、甚至变质的产品,拿到畅销的市场上出售,或者会将区域市场内的滞销产品向其他区域市场窜货,还有不少经销商往往用畅销产品降价所形成的巨大销售力来带动不畅销产品或利润高的产品的销售,从而形成窜货。
竞争产品的冲击:竞争产品侵人市场,企业如果没有有效的回应措施,致使经销商经营难度增加,为维持其销售量,经销商在本区域市场降价的同时,向其他区域窜货。
另外,出于竞争,竞争品牌有时会收买二级批发商将其产品以极低的价格倒向市场。
2.3分销方面的原因通路规划失误:企业营销渠道规划失误,造成经销商之间距离过近或误造流通型较强的市场,造成窜货。
市场之间为争夺更多的市场以形成更大的销售,取得更多的利益,交叉倒货。
另外企业在启动新市场时,让经销商掌握新产品的推广费,变相为低价位或采取优惠价格政策形成价格空间,从而导致窜货。
通路激励:企业为激励经销商努力销售本企业产品,提高本企业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往往向经销商抛出种种诱饵,如年终返利、高额回扣、特殊奖励、经销权等等。
销售产品带来的利润是经销商经销产品的直接永恒的动力。
企业针对渠道成员制定的种种激励措施,一般都会以经销商完成一定额度销售量为基准,经销商超额完成的百分比越高,则获得的奖励越多,带来的利润越丰厚,这样一来,原本制定好的价格体系被这一激励措施拉开了利润空间。
许多经销商就冲着一个“利”字为企业去冲锋陷阵,不顾一切地来提高销售量。
一些大经销商往往平价进出,去冲击其他希望有一些利润的小经销商,一些不道德的经销商会不择手段地向其他区域市场“攻城略地”,甚至倒贴差价,赔本销售,将原本井然有序的市场搞得鸡犬不宁,而他却拿到了巨额奖励,从此与企业分道扬镳。
此外,一些企业会不顾当地市场的消化力,盲目地给经销商一些硬性销售指标,当下达的销售任务超过该地市场销售量时,经销商便产生了越区销售的念头;有些企业为确保实现年初提出的经营目标,对一些销售稳定、业务增长较好的经销商,鞭打快牛,不管其消化系统如何,盲目地加量,导致经销商在完不成任务的情况下只能向周边其他区域市场放水,甚至泄洪。
2.4销售管理与业务员的职业操守方面的原因销售管理不力:一是对销售的管理不力,一些企业在销售的过程中,片面追求
销售量,采取了短期行为。
有些企业对于窜货的重视不够,市场信息反馈不及时,不能及时发现窜货现象,待知道时,“星星之火”已成“燎原之势”。
有些企业对窜货的客户处理不严,姑息纵容,象征性地罚款了事,企业的这种态度间接增长了经销商的窜货势头。
二是企业对分公司的业务员管理不力,一些企业的分公司和业务员为了完成既定的销售目标,低价向相邻市场抛售产品;或是一些企业内部管理不善,也使得一些业务员为了一己私利争夺市场而窜货。
一般说来,业务员的收人始终是与销售业绩挂钩的,于是为了多拿奖金,一些业务员会鼓动经销商违规操作,向其他地区发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