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与校园文化
德育的文化功能例子
德育的文化功能例子
德育的文化功能可以通过校园文化得到很好的体现。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中的隐性课程,具有暗示性和渗透性的特点,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品德形成。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例子:
1. 校园物质文化:设施类和环境类。
例如,校园内的各种设施不仅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而且也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
这些设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同时,显性的校园环境,如墙报、宣传栏、教室装饰、宿舍布置等,也会对学生产生熏陶和感染作用。
2. 校园精神文化:包括认知类、娱乐类、规范类、传统类、时政类等。
例如,认知类的校园文化活动,包括专题讲座、报告会、读书活动辩论会、影视评论、知识竞赛等,能够拓宽学生知识面、启迪学生思维方法、提高认识、转变思想。
娱乐类的文化活动,如看影视、音乐欣赏、舞蹈、琴棋球类等,能够让学生在娱乐中受到教育。
规范类的文化活动,如学校的规章制度、校规校纪等,对学生的行为起着规范和制约的作用。
传统类的校园文化,如校风、教风、学风等,能够指导和制约学生的言行。
时政类的文化活动,可以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
以上例子仅供参考,建议查阅关于德育的书籍或者咨询德育老师,获取更多信息。
校园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作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德育教育中,校园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内部形成的一种特定的、有特色的、以建设和维护学校稳定、促进学校发展为主要目标的文化现象。
校园文化不仅是学生学习、生活、交往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以下我将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一下校园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一、校园文化为学生道德行为的规范道德教育是学生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校园文化则是学生道德行为的规范之一。
在校园文化的引导下,学生从小学习什么是正确的道德行为,学习尊重他人、爱护他人、守承诺等等道德观念。
校园文化也能为学生创造和谐、安全、互相尊重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在学校里,学生能够逐渐形成道德意识和风气,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学生的道德观念会逐渐提高,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习惯,建立良好的道德风貌。
二、校园文化为学生情感教育提供舞台校园文化丰富多彩,为学生情感教育提供了很好的舞台,学生通过学校各种形式的活动来体验情感的流淌,如校园文艺节、运动会、班级文化节等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够感受到同伴间的温暖和关爱,学会分享、承担,增强团队精神,同时也是长大过程中锻炼自我情感的机会,让学生的情感更加成熟健康。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人类之间情感的重要性,同时也能理解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理解、合作的价值与作用。
三、校园文化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契机校园文化不仅是学生道德行为的规范,更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契机。
在学校的创新实践中,历史名师名课、科技风采、语言文化、校友跨界等活动成为学生深入了解各方面的信息的窗口,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探究和创新。
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学生能够发现自己的潜能、培养创新思维,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进行创新,从而不断提升自我。
总之,校园文化在德育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塑造良好的道德品质、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启航显独才的创新思维,这些都离不开校园文化的引领。
德育校园文化主题
德育校园文化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道德情感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一个良好的德育校园文化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他们健康的人格和行为习惯。
下面是一些与德育校园文化相关的参考内容。
1.校规校纪: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校规校纪,明确学生的行为准则和要求。
校规校纪要包括学生在学校内的表现、社交礼仪、劳动纪律等方面的规定,同时也要明确违反规定的惩罚措施,以保证学校的秩序和学生的纪律。
2.值日制度:推行班级或学校的值日制度,让学生轮流担任班级或学校的责任人。
通过参与值日活动,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和奉献精神。
3.德育主题活动:组织开展各种德育主题的活动,如助人为乐活动、环保活动、免费讲座等。
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他人、关注环境,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
4.德育教育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增加德育教育课程,开设以“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教育”等为主题的课程。
通过系统的德育教育课程,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和人文素养。
5.正面榜样的树立:在校园内树立一些正面榜样,如学习优秀、品德高尚的老师、同学或社会人士。
通过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优秀品质,激励学生向他们学习,树立正确的榜样。
6.文明礼仪教育:加强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包括对待师长、同学和他人的礼貌、尊重,以及公共场合的行为规范等。
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礼仪和行为习惯,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7.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
通过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和压力,增强他们的心理抗压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情感品质。
8.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学生:关注留守儿童和困境学生的特殊需求,加强对他们的关爱和帮助。
通过开展志愿者活动、捐款捐物等形式,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培养他们的共情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以上的德育校园文化参考内容,学校可以建立起一种良好的教育氛围和学生的行为规范。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德育教育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德育教育学校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德育教育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方面。
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塑造学校的独特形象和特色,而学生德育教育则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和价值观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介绍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及具体措施。
一、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1. 树立学校形象学校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精神象征,可以展示学校的理念、价值观和特色。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可以塑造自己的独特形象,让外界对学校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2. 促进学生成长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文化活动,学生可以发展兴趣爱好,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3. 营造和谐校园氛围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营造和谐友好的校园氛围。
通过倡导正能量、团结友爱的文化理念,学校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默契与信任,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1. 培养良好品德学生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的关键环节。
通过开展德育活动和课程,学校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自律、守规矩和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2. 培养社会责任感学生德育教育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参与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学生可以了解社会现实,体验公共责任,培养奉献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提升人文素养学生德育教育也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开展文化讲座、书法、绘画等课程,学校可以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增强他们的审美意识。
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德育教育的具体措施1. 强化文化建设学校可以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包括校园标识、校训、校歌等校园符号的设计与宣传,以及各类文化活动的组织与推广。
同时,还可以建设文化长廊、文化展览馆等场所,展示学校的文化底蕴。
2. 创设德育教育课程学校可以设置德育教育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社会名人、专家学者等人士来校进行德育讲座,丰富学生的思想教育。
义务均衡教育中德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内容
义务均衡教育中德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内容义务均衡教育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中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是两个重要的方面。
德育工作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过程,校园文化建设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本文将详细探讨义务均衡教育中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
首先,德育工作是义务均衡教育的核心之一、德育工作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道德修养等方面的能力。
这可以通过开展道德教育课程、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师生互动交流等方式来实现。
道德教育课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教导他们公正、尊重、友善和诚实等基本品质。
同时,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此外,师生互动交流也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榜样,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除了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义务均衡教育还应该注重学生的学术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术能力是学生在各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可以通过优化教学资源、提高教学质量来培养。
学校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此外,学校还应该加强实践教育,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践教育可以通过实验、实地考察、实习等方式来开展,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综上所述,义务均衡教育中德育工作和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德育工作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可以通过教育课程、社会实践和师生交流来实现。
校园文化建设旨在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可以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创建优质学习环境和关注学生健康等方式来实现。
同时,还应该注重学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实际操作能力。
这些工作共同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德育教育
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德育教育摘要校园文化是学校的环境氛围和办学风格的反映,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
它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与德育教育工作同等重要,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为了将二者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结合自身的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经验,从不同角度深入阐述。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德育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教育工作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因为它们的终极目标在于创设一种氛围,来陶冶学生情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及学生德育工作,总结近年来个人的工作经验,我从以下几方面详细论述: 一、凝炼办学理念,改善办学条件办学理念是大学的灵魂,是大学坚持自身的独立性,不为眼前利益所驱动的保证。
吉林体育学院建院以来,经几代人上下求索,依《周易》“厚德载物”,急国家素质教育之所需,抵“重物轻人”体育之世俗,逐步凝炼出“厚德博学,育人夺标”的办学理念,突出竞技体育服务的特色,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在国内外颇有影响的体育人才。
长期以来,学院在“厚德博学,育人夺标”办学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多渠道筹措经费,不断加大教学投入,教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学院可供发展的建筑面积猛增,并在自筹资金的基础上购置了新校区,完成了包括综合训练馆在内的五项大工程;拥有冰上、射击等14个教学训练基地及一流训练场馆。
同时,建设成立了国内同类院校高水平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形成了开放型的教学实验平台,并在2006年成功建设成了国家体育总局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从而使学院办学规模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也一举成为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长春市“精神文明建设标兵”单位。
在短短的十多年的建设后,吉林体育学院的教学实力在同类院校排名中,一下子由过去的末位跃升到国内中上游水平,成为了一所国内有地位、国际有影响的体育院校。
有了和谐美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通过将体育教育与科学人文的理论紧密结合确实让学生在掌握较为扎实的专业技术的同时,提升了个人的综合素质。
试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试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校园文化也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内部的包括规范、价值观、心理健康、行为方式、交往方式等方方面面的文化,在学校中起到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学生文化素质,促进学生内心情感的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在这里,我将要探讨的是校园文化在德育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一、建立起学生的道德标准学校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场所,而校园文化作为学校内部的一种文化,能够传承一些重要的社会价值观和道德准则,让学生树立起自己的道德标准。
这些道德准则包括诚信、尊重、责任、和谐、爱心、公正等,学生可以从校园文化中汲取这些价值观,树立自己的道德观念,形成自己的道德品质。
不仅如此,校园文化还能让学生从小学会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角色定位,帮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并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二、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校园文化中的德育功能还表现在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方面,学校的教育任务不仅是传递学术和知识,更是要传递社会文化和文明,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水平。
而校园文化就是通过活动、讲座、比赛等不同形式的方式,将道德观念内化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和情感。
三、塑造合理且良好的校园文明风貌学校是人们成才的地方,而校园文化作为它的一部分,也是维护学校良好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好的校园文化能够形塑良好的校园文明风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校园文明意识,创设一种“责任、文明、礼貌、友爱”的校园文化氛围。
在这种氛围中,学生会尊重老师和同学,有敬畏感和感恩之心;在日常行为中,也很少出现违纪现象,校园环境变得更加和谐,学习氛围更加浓厚。
四、提升学生的自我修养通过校园文化的培养,学生不仅会拥有一颗良好的心灵,还会在日常生活中注重自身的修养。
比如说,在课堂上,学生会主动关注老师的讲课内容,认真听讲,不打扰别人;在人际交往中,学生会讲究礼仪,注意言辞,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不会做出不合时宜的行为;在行为习惯方面,学生会注意个人形象和规范行为,不随意丢弃垃圾、不在教室内吃东西等。
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的关系
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的关系校园文化与学校德育工作存有着一种密切的辩证关系,能够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动的。
良好的德育是校园文化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不同的校园文化则可成为各个学校德育的突出特色。
两者有一致的目的,那就是都为了育人,为了学生、教师及学校其他工作人员拥有健康、幸福和完满的在校生活。
学校德育的文化建设功能是显而易见的,在构建校园文化的整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功能。
能够说德育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灵魂。
校园文化对学校德育来说,既是土壤,又是果实,尤其是对中小学德育。
在快乐、和谐并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中学生、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才能够真正接受和实施德育。
一、校园文化建设中不良德育现象及成因当前我国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不良德育现象主要表现在“三重三轻”,即重分数、轻修养,重学生、轻教师,重显性、轻隐性。
(一)重分数轻修养重分数是中小学一种普遍的倾向:“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打打打老妈的绝招”。
学生比分数,老师凭分数,家长要分数。
特别是重分数、轻修养,没有把道德修养放在应有的重要位置上,更谈不上以修养为先。
形成今天这种局面既有历史方面又有现实方面的原因:1.重分数一直以来都是绝大部分中国人的传统。
虽然小学升入初中考试取消,但家长重分数的思想丝毫没有减弱,老师也要所谓的看得见的成绩,校领导更是急功近利,认为唯有分数才能说明问题。
在这种重分数的文化背景下,道德修养受到了“排挤”。
2.片面追求升学率。
小升初考试取消了,可中考还在,考得好才能进入重点高中,享受更好的教育资源,进而考上名牌大学,有一个美好未来。
正是抱着这样的理念、这样的心态,才会压缩德育课程,偏重语、数、外等文化课程。
德育课程本来就少,还经常被这些所谓的主科占用。
(二)重学生轻教师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是个好现象,但似乎又将学生的地位置于过高,以致过度重视学生,轻视教师。
更有甚者,老师被学生打的住院不再是个别例子,不是学生敬老师,而是老师“让”学生。
高中德育工作总结校园文化建设
高中德育工作总结校园文化建设2023年高中德育工作总结-校园文化建设2023年已经到了,回首过去这三年,我们学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努力和成果。
一、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在学校文化建设方面,我们一直注重引导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使之成为一个有道德、有素质、有担当的人。
我们开设了多种形式的德育课程,比如品德讲堂,志愿者服务组,社会实践活动等等,着实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注重他们的学术表现,同时也强调了人文精神方面的培养。
通过活动的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完善校园文化,提高学校整体形象校园文化对于学校的整体形象来说,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不仅设立了各类文化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同时也鼓励学生自主参与文化建设,让他们有“自我建校”的感受。
文化活动不能单纯只是搞一些形式主义的内容,更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学校的温暖和关怀,增加校园的凝聚力。
比如我们在过去的三年中,不仅举办了多次文化节、艺术节等活动,还开设了爱心捐赠活动,组织了公益活动等。
同时也积极参与各种竞赛活动,让学校的名气逐渐扩大。
在“爱心校园”、“文明校园”等评比中都获得了优秀的成绩。
为学校的整体形象提升了很大的贡献。
三、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完善校园文化和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密不可分。
我们一直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争取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安全的学习环境。
在学校的道德规范和管理上,我们也是相对严格的,督促学生遵守学校规定,营造正面的学习生活氛围。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注重学生的日常行为,以及纠正他们不良的行为。
比如采用多种方式宣传道德法治知识,让学生尊重他人、尊重社会规范,加强校内管理,以保障学生的安全和健康。
我们不仅在学生中培养了良好人文素质,也为学校创造了和谐、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研究
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德育教育的影响研究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德育教育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优秀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将深入探讨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特点及其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的作用,并分析如何通过有效的校园文化建设策略和实践案例,提升学生参与度及影响力,以促进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
一、校园文化概述校园文化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由全体师生共同参与和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等多个方面。
校园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性:校园文化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旨在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
2.互动性:校园文化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过程,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3.开放性:校园文化不仅局限于校园内部,还与外部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是一种开放性的文化形态。
4.传承性:优秀的校园文化具有传承性,能够代代相传,成为学校发展的宝贵财富。
二、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教育关系优秀校园文化建设对德育教育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首先,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其次,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最后,优质的校园文化可以提升学校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声誉,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校园文化建设策略与实践案例为了有效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和实践措施。
首先,加强物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这包括完善校园设施、美化校园环境、打造特色景观等。
其次,完善制度文化建设,规范学校管理。
这包括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等。
第三,推进行为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
这包括开展文明礼仪教育、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等。
关于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关系的几点思考
关于高校校园文化与德育关系的几点思考校园文化与德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对于高校学术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建立健全的校园文化与德育关系至关重要。
首先,在校园文化与德育中,注重个体的心态培养是很重要的。
有了坚定的信念和良好的品德,学生才能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且更容易掌握知识,学会新的技能,发展更好的能力。
相比之下,有不良心态的学生,在学习中容易放松警惕,让学习效果受到影响。
因此,建立健全的校园文化与德育关系,就需要强调个体心态培养,让学生拥有正确的民族观念,注重道德修养,增强德智兼备的学习理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增强对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成绩。
其次,我们应该重视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的关系。
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在德育教育中,责任、感情和义务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尊重学生,尊重中国传统文化,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其在校园文化与德育学习中更加自信,勇敢地探索问题,寻找解决办法。
学生也要崇尚优良的传统文化,敬重师长,尊重教师,在学习中尊重他人,提高道德水平。
通过这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增强他们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从而促进了建立健全的校园文化与德育关系。
此外,在校园文化与德育关系中,活动是有助于搭建桥梁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一些文化活动,让学生和老师可以在一起交流、互动,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心态和意识,而且还可以增进教师和学生的友谊,在校园文化与德育的环境中激发交流的热情。
此外,学校还可以举办一些拓展活动,帮助学生扩展视野、拓宽思路,拓宽眼界,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信心,更好地与社会接轨。
最后,要建立健全的校园文化与德育关系,学校也要积极创新,加强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在校园文化与德育学习中,信息技术是一个无形的桥梁,可以把校园文化和德育关系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校园文化与德育的学习思想,丰富学习的内容,实现学习的可视化和实时化,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深入的学习交流体验。
德育教育与校园文化的结合
德育教育与校园文化的结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德育教育也成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德育教育的实施,可以促进学生的道德素质和品德修养的提升,培养他们坚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而校园文化的建设,则是保证德育教育落地的关键。
一、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教育的实施,可以引导学生掌握道德规范,培养他们良好的情感和正直的品行。
德育教育可以让学生体验到道德的力量,从而享受到正确的生活方式所带来的欣慰和满足。
因此,德育教育的实施是推进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二、校园文化的意义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也不容忽视。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是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让学生在这里学习、生活的过程中,感受到温馨、和谐的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格、个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德育教育与校园文化的结合在学校中,德育教育和校园文化的结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德育教育可以成为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体验和实践,让学生感受到道德教育的力量。
而校园文化也可以为德育教育提供一个温暖的环境,让学生感受到爱的力量,进一步加强道德教育的落地。
1. 德育教育的内容与校园文化的建设相呼应德育教育的内容与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相互呼应。
比如,在德育教育方面,可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道德规范;而在校园文化方面,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校园生活的丰富性和多彩性。
2. 德育教育和校园文化的协调实施为了促使德育教育和校园文化能够更好地协调实施,学校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入德育教育的元素,例如,开设道德与法制课程班、德育体育班等。
同时,学校还可以通过生活制度、校园管理等方面扶持德育教育和校园文化的深度结合。
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现德育教育的真正价值。
总之,德育教育和校园文化的结合,对于学校教育的推进、学生全面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学校应当以德育教育为统领,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德育教育和校园文化的深度融合,为学生的全面成长打好扎实的基础。
校园文化建设对德育工作的促进作用
校园文化建设对德育工作的促进作用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校园文化建设是重要因素之一。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表层结构,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中层结构,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能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优美的校园环境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作用。
布局合理的校园建筑,鸟语花香的校园景致,美观科学的教室布置,文明健康的文化教育设施……无不给学生以巨大的精神力量。
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中受到感染和薰陶,触景生情,因美生爱,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祖国的高尚品德。
学生在幽静的环境中学习,感到舒心怡神,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丰富多彩、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对低俗的、非理性的文化,如读书无用论、金钱至上论、校园暴力文化及各种消极腐败思想,如追求时髦、得过且过的学习态度等也能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所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健全的规章制度及健康的集体舆论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言行具有一定的规范作用。
当学生的思想言行不符合制度规范及集体舆论的要求时,他就会自我调节矫正。
学生有时可能不接受老师的教育,但却不能反驳同学们的批评,谁都不愿意成为“众矢之的”。
优美的校园环境同样能规范学生的行为。
试想:你会在地面光洁、环境优美的场所乱扔纸屑、随地吐痰吗?你会在雪白的墙壁上乱涂乱画吗?你会对明亮完好的玻璃蓄意破坏吗?不会!这些不良行为都会逐渐地减少,最终会慢慢地消失,从而达到规范学生行为的目的。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学生渴望精神生活的丰富多彩,而且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兴趣爱好。
多彩的校园文化适应了中学生精神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避免了对学生人格塑造单一化的倾向,使那些个性特长较突出的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内容和形式,并在活动中看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主性、自尊心和自豪感,树立一个真实、完整、积极的自我意象,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态度。
校园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校园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在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工作的地位在小学教育阶段不断提高,其中校园文化作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重要阵地,对提高德育实效具有关键作用。
由于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关键时期,所以极易受到生活环境的影响,如今,随着多元文化的发展,小学德育工作也面临着严峻考验,身为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发挥出校园文化在德育中的作用,以此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一、校园文化的含义所谓校园文化,指的是学校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所创造出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而承载两者的可以是抽象的活动形式,也可以是具体的物质形态。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氛围,能够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地教育与影响,尤其在内化学生道德认知、道德行为方面效果明显。
从这一点来看,校园文化是学校关键的教育资源,更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生健康成长的土壤。
二、校园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作用小学校园文化有着多种表现形态,不同表现形态在德育中的作用有所不同,但共同点在于均对学生成长发展具有关键影响,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关键途径。
下文对不同表现形态的校园文化在德育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1.观念文化的导向作用观念文化体现在思想认识、道德理念、生活方式等方面,校园文化中的观念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形态为学校精神。
许多学校经过历史岁月的洗涤,在发展中逐渐凝练出自身精神,一般会以校训的方式表达出来,比如有的学校校训为“文明、和谐、超越、拼搏”,对学风要求为“勤学、善思、实践、创造”。
小学校园文化需要紧随社会时代发展,表现出时代特点,顺应教育发展要求,才能为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念。
校园精神作为观念文化的核心体现,能够指引学生发愤图强、不断进取,在德育中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
2.制度文化的约束作用校园制度的主要作用在于维持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以及对师生行为进行约束,所以也是校园文化的关键内容之一。
校园制度文化对师生行为具有约束作用,存在规范性与纪律性特征。
3.硬件文化的陶冶作用在校园中所有肉眼可见且以实体形态存在的文化形式均为硬件文化,主要包含校园的建筑物、绿化物、教学设备等。
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德育
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德育引言在当前教育体系中,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德育工作是提升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环境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良好的德育教育则是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公民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探讨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德育之间的联系,以及如何通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来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
一、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校园文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由校园师生共同创造并认同的价值观、行为规范、精神风貌及物质环境等的总和。
它包括学校的办学理念、校风校训、教学科研、社团活动、艺术体育等方面。
一个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学生德育的基本内容学生德育是指通过教育活动对青少年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个性培养的过程。
它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法制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
德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三、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德育的关系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德育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一方面,校园文化为德育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实践平台。
通过参与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学习合作与交流,培养团队精神和社交能力,同时也能够在活动中接受道德教育和人文熏陶。
另一方面,德育的有效实施也需要依托于校园文化的支撑。
一个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能够鼓励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他人,自觉维护校园秩序,从而促进个人品德的提升。
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促进学生德育的策略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德育的发展,学校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明确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2. 丰富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机会。
3. 强化师德建设,提升教师的德育意识和教育能力。
4.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注重校园环境的美化和优化。
浅谈校本德育与校园文化间的关系
浅谈校本德育与校园文化间的关系内容概要:校本德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用“德商”来衡量学生的道德水平。
文化知识教育在开发学生智商,德育教育则要着力开发学生“德商”,而营造校本德育环境发掘校园文化的内涵,则是开发学生“德商”的一个重要途径。
我们在研究校园文化与校本德育的关系时认识到校园文化与校本德育是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一)从内容来看,两者属于不同的范畴,具有不同的内涵。
(二)从主题来看,校园文化可分为两大块。
(三)从功能来看,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明确校园文化与校本德育的关系,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利用校园文化的不同功能,充分发掘其潜在的内涵,进行校本德育教育,努力开发学生德商。
关键词:校本文化德育关系德商环境德育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永恒话题,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教育性研究活动中,德育课题研究是不可忽视的。
如何衡量学生德育素质?如何提高学生道德水平?在研究德育这一课题时,我们认为可以用“德商”值的大小来衡量。
所谓“德商”,是指一个人道德水准与生理年龄的数学之商。
具体地说“德商”包括三层意思:第一,道德意识,即道德主体与客观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按规律为人行事的自觉性;第二,道德知识指道德主体对为人行事的规律知道得多少;第三,道德规范能力,指道德主体按道德标准控制、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因此,校本德育的教育性研究过程,应努力开发学生德商,从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入手,逐步增强学生的道德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规范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德育水平的目的。
开发学生德商,提高学生德育水平,我们认为应该抓住教材重点,结合社会热点,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比如:德育教材资源、校园文化资源、社区文化资源等;我们提倡在教材的中心区域给予充实,在教材的边缘地带进行拓展,结合当时当地实际开发地方德育课程,开发校本德育课程。
校本德育的开发离不开校园文化,因为校本德育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对校园文化的强烈依赖,即校本德育以校园文化作载体(并非唯一载体),另一方面,校本德育也强烈影响校园文化,即校园文化的设计、制作应以校本德育为指导、为校本德育主流服务。
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的研究
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的研究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的研究一、引言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随着教育的发展,学校除了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化修养。
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德育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会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浅谈关于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德育的研究。
二、理论研究1.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研究校园文化建设是指在特定的校园环境和教育目标下,通过各种文化载体,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思想是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全面发展。
知行合一、自我发展、谦虚有礼、勤奋努力、真诚待人等都是校园文化建设的要素。
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学校也能够提高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的整体素质。
2.学校德育的理论研究学校德育是指学校利用教育手段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学校德育的基本原则有全面性、针对性、教育性和规范性。
全面性是指学校要全面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不只是注重学术成绩。
针对性是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针对性地进行德育工作。
教育性是指学校德育是教育,不是简单地灌输道德规范。
规范性是指学校德育要有明确的规范和要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三、实践研究1.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设校园文化氛围、推动校园文化创新、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和构建校园文化体系。
首先,要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其次,通过推动校园文化创新,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技术,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再次,学校要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如讲座、比赛、文化节等,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素质。
最后,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需要构建一个具有特色和系统性的校园文化体系,使其能够持续发展和传承。
2.学校德育的实践研究学校德育的实践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加强道德教育和建立有效的德育机制。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品德教育方案
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品德教育方案一、学校校园文化的重要性学校校园文化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设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校园文化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校园文化建设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全面发展。
这些活动包括文艺演出、体育竞赛、科技创新等,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
三、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是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环境。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
同时,还应注重塑造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学生品德教育的意义学生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它关乎到学生的道德发展、人格塑造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
通过品德教育,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向上的行为方式,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五、品德教育的理念与方法品德教育应立足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选择、自尊自信的能力。
在教育中,教师应以身作则,做学生的榜样,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此外,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六、提高品德教育质量的途径提高品德教育质量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学校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品德教育方案,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此外,学校还应与家长密切合作,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机制,共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七、家庭对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是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场所,家长在学生品德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庭应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家庭环境和积极的家庭氛围,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独立自主的能力。
家长要与学校密切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品德教育。
八、学校与社会的合作学校需要与社会进行广泛的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品德教育。
试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试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内部的一系列文化现象,包括学生的行为方式、心理态度、学习氛围、校园精神、学术氛围等。
校园文化不仅是学校的精神标志,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校园文化中,德育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对学生的成长、思想品德、行为规范等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在于通过学校文化的塑造和营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在校园中,学生受到了来自学校、老师、同学和社会的各种影响,这些影响将对学生的认知和态度产生深刻的影响。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给学生传递正确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
校园文化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关于社会、尊重、友爱、诚信、勤奋等价值观念的灌输,引导学生成为热爱劳动、尊重他人、团结友爱、诚实守信、勇于创新的人。
二、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还在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
学生在校园中受到的环境、氛围和人际关系等都会对其道德观念产生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积极向上的道德氛围,推动学生成为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念的人。
校园文化应该致力于提升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公民意识等,使学生在校园中养成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关爱社会的良好品质。
三、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还在于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
学校应该营造和谐协调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充分的成长与发展。
校园文化应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学习,促使学生树立健全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校园文化还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创新精神、学习素养等,使学生在校园中不断提升自我,不断完善自我,增强思想道德修养。
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还在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
在校园中,学生要经常面对自己不足的地方,要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要明白自己的定位和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目:德育基本解释道德教育的简称引证解释指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是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的:“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学校德育与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指在社会大环境影响下,由学校师生在长期的教育活动过程中共同创设而形成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规章制度、知识体系、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等。
其集中表现是一所学校所形成的独特风格和学校精神。
校园文化一般包括学校环境、人际关系、文化氛围、学校传统、学校精神、办学方向、价值观念等。
它与学校的德育工作是紧密相关的。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途径。
校园文化能陶冶学生的心灵,它是校风学风、文化传统、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一种高度的观念形态,对学生品德认识起导向作用。
校园文化中的思想性,教育性是渗透在校园文化的各个方面、各种形态中的。
一个优化的校园总是以特有的象征符号向人们潜在或公开地灌输某种思想规范和价值标准。
这种教育力量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它虽然在某时某刻不一定让人直接地完整地捕捉到,但确实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使人置身这环境,就有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感染、吸引和改造你。
校园文化的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教育功能是潜移默化的,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这块阵地的教育作用,那么如何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德育教育的功能呢??我认为应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方面入手?一所谓硬环境,指的是静态的物、景舒适、优美、安静、整洁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生活于其中的每个成员起着陶冶情操与规范行为的作用。
这种陶冶、规范作用时间久远,影响巨大而深刻,其效果比简单的说教、灌输更为有效。
优美、整洁、文明的校园对教育对象是一种无言的教育,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美的情操、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还可以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陶冶美的人格。
要有针对性地加强静态的校园文化建设,就要充分挖掘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地点,通过创造性地合理运用,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
?(一)静态的校园文化建设要激发学生情感,引起学生联想,使学生在愉悦中接受教育。
个体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知、情、意、行交互影响作用的过程。
情感是人们认识活动的动力源泉,它推动着人们不断地去追求科学真理;情感是学生认同传统道德的媒介,学生只有对校园文化在感情上认同,产生共鸣,才可能主动化为道德信念和道德认识。
可以利用教学、长廊、橱窗、院墙等空白处,张贴、悬挂校训、校风、校纪、名人画像、名人名言。
如张贴爱迪生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智慧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毛泽东的名言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张邱少云在烈火中永生的画像及少年赖宁扑山火的画像等。
当学生看到这些语句及画面时,一定会刺激到学生的感官,不时触发学生的种种激情和向往,消除懒惰、冷淡、忌妒等心理障碍,解除精神上的压抑和消极状态,并与自己的行为做比较,引起丰富的联想,在情感的激发下,不断转化为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在愉悦中接受教育。
?(二)静态的校园文化建设要注重开发学生潜能,拓展学生信息,使学生在自尊中,无意中受到教育。
正规课程要求学生必须作出意志努力才能获得有关的系统知识,校园文化则通过利用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机制来摄取有关的教育经验,这就大大激发了学生蕴藏的巨大的心理潜能,使无意识和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有机地统一起来,极大地拓展了信息刺激的容量。
在校园中,要尽可能多的让学生每天接受大量的信息,在这些信息的作用下,人脑的潜能会不断被开发出来。
如设计黑板报、墙报、手抄报等,尤其是黑板报,可以全方位地对学生心理施加影响。
诸如利用中华之子、:科学家的童年等栏目为学生展现成功者的足迹,给他们树立学习的榜样;利用板报中的学习广角、知识博览、新科技成果展等知识性栏目,拓宽学生视野,增强他们的知识修养;对学生中的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进行科学分析,扶正驱邪,形成良好的班风;利用一日新闻、每周一个好消息、改革新貌窗口、闻新要闻等栏目,紧跟时代步伐,宣传社会新闻,引导学生了解时事,关心国家大事。
让学生们的心与祖国的脉捕一起跳动。
还可以写一些小笑话、民族文化、心理卫生等要有计划地让学生定期把自己的作用或作品自由展示在规定的板面,从而给学生提供一个表现的机会,创设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满足他们展示自我才能的心理需求,发展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上进心和自豪感。
要给学生办报、阅读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办报、阅读、默默地接受启迪。
校园文化就是这样,与正规课程不同,不是直接分明地向学生施教,而是以隐蔽的方式,在默默中把有关道德的、审美的、政治的、文化知识的、性别角色的等,经过具体的人、事、物以及活动过程,传授给学生,寓教于无雹无息中,论道而不说教,没有明显地强制性,教育的痕被淡化,这样的学习是自觉自愿的,是容易接受的。
学生不必作出意志努力,在无声无息中、在自尊中、无间避就能产生爱国、爱民族传统文化等心理。
?二所谓软环境就是指人际关系、风气等把这些关系风气转化为动态的校园文化,通过集体教育、情境感染、榜样示范、意志训练等手段,深化课堂道德认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静态的校园文化变为动态的校园文化。
首先通过校园广播、国旗下的讲话、晨会等形式,有的放矢,把静态的校园文化变为动态的校园文化。
在集会上让学生说说名人名言、名人画像给自己的启示或感想,谈谈看了队报后的想法。
让静态的画像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时时感染学生。
充分发挥宣传阵地的作用,时时进行说服教育,特别是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在庄严的国旗下讲话这个特定的氛围中,学生的心灵最易受到震撼、感染。
还可给学生提供适度的挫折情境,渗透耐挫折教育,如远足、野营、登山、军训等,教育学生相信自己,不怕失败。
培养学生不屈不挠、大胆进取的吕格,命名学生懂得不能轻易否定自我,相信自己有无穷的潜力。
在火炬争章活动中融入心理素质教育,通过学生自评、组评,使学生自我检查,改变不良习惯。
这样,从课上到课下,从室内到室外,逐步把静态的校园文化转化为动态的校园文化。
(二)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
首先,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教育。
师生关系是校园文化人际关系中最重要、最难驾驭的。
教师,要热爱孩子,做到爱生如爱子,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要相信孩子,当代著名教育家、优秀班主任魏书生老师说:一名好教师必须永远相信自己的学生,不管多么笨的学生,脑子里其实都埋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
事实上,不是学生的脑子缺少资源,而是我们自己缺乏勘探这些资源的能力。
;要关心孩子,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真诚地爱护、尊重学生是每位教师必备的条件;要了解孩子,孔子说:仁者爱人,智者知人。
知,即了解,这是教师取得成功的保证。
师生可以像朋友一样促膝谈心,可以像家长与孩子一样一起玩游戏,这样,学生才会感到老师可敬又亲,才会向老师吐露心声,老师也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
通过老师、同学讲讲兴趣爱好、亲身经历,拉近师生情感;通过广泛的师生交往,师生间建立一起一咱民主、平等、友好的关系,学生从情感上对教育者产生信赖,就能主动动接受教育。
?其次,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和谐的同学关系可以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举行各种少先队主题活动。
通过我看人际关系演讲赛,使学生懂得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通过谈嫉妒辩论赛,使队员把嫉妒转化为前进的动力;通过我能行主题队会,使学生在具体情景的感染下,深刻理解我能行包含的人生哲理,学会正确评价自己,去面对人生中的风风雨雨,特别是在巨大挫折面前该如何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调整心态。
这些有针对性的队会不仅使学生明白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也强化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发挥榜样模范作用。
在动态校园文化建设中,老师和学生作为校园文化的主体,是一个个活的景点。
要注重开发活景点,使活的景点发挥特有的作用。
首先,重视教职员工的垂范作用,师范师范,学博为师,德高为范。
作为学生的一种社会环境因素,教师的价值观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素养将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能。
学生的向师性是尽人皆知的,学生的社会价值观必须要由具有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教师来培养。
教师的言行、仪表和作风,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学生。
要使学生爱教育,教师必须首先受教育,教师是学生的楷模,教师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良好的品德,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循教师应有的规范,特别是在价值观、人生观等较为丰富的蕴含着中国优秀传统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中,教师必须身体力行,以自己的模范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教师应当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以自身的传统文化内涵行不言之教。
?其次,注意在学生中挖掘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通过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优秀事例和人物,去感染、教育学生。
这种教育形式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容易学生所接受。
培植典型人物树立道德楷模,是学校德育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三好学生的评选就是树立榜样的一种形式,它具有导向作用。
在评选过程中必须坚持德的标准,不能完全以学习成绩为衡量尺度,切实引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使典型人物确实起到模范带着作用,并达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四)形成健康向上的校风和优良传统。
校园文化中优良的班风、校风占有重要的地位,校风、班风是集体中长期形成的在价值上、言论上的共同倾向。
积极向上的班风、校风、学校的道德气氛和集体舆论等有助于学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巩固。
校风是学校的灵魂所在,要想达到理想的校风。
必须先抓班风。
可通过学生管理和教师管理双管齐下,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良好的班风。
如建立班级日志,班级日志实际上就是班务日记,即对学生当天在校内情况的记录。
大致可以设以下栏目:日期、天气、应到人数、缺勤人数、上课情况,班级一天的活动等,由班主任批阅。
教师在处理班级日常事务方面,要充分尊重和听取学生的意见和看法,指导制定出班级管理的规划和制度,凡老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变成学生自己的要求,也就是说变外部要求为自我约束。
人都有自尊心和好胜心,哪位学生都希望看到老师表扬,都不希望在班级日志上看到自己不光彩的记录。
为此,每位学生都会自觉地约束自己,为形成良好的班风奠定坚实的基础。
再如实施文明班级达标考核制度,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和自我管理。
把对学生的行为要求、礼仪要求和卫生要求作为考核内容。
并对考核作如实的记录,按周或按月进行统计,对于考核成绩好的班级,学校授予文明班级示范牌。
在活动中,学生们会用集体荣誉感来约束自己的行为,都为争创文明班级而努力。
?良好的风气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置身其中自然受其影响。
有了良好的班风,就不难形成良好的校风,为了形成更好的校风,应当在校园中建立弘扬民族传统美德的舆论、风气,在耳闻目睹中,潜移默化地熏陶、感化学生,从而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