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
党内法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

党内法规: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了规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国内公务接待行为。
本规定所称国内公务,是指出席会议、考察调研、执行任务、学习交流、检查指导、请示汇报工作等公务活动。
第三条国内公务接待应当坚持有利公务、务实节俭、严格标准、简化礼仪、高效透明、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应当结合当地实际,完善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制度,制定国内公务接待标准。
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本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指导下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
乡镇党委、政府应当加强国内公务接待管理,严格执行有关管理规定和开支标准。
第五条各级党政机关应当加强公务外出计划管理,科学安排和严格控制外出的时间、内容、路线、频率、人员数量,禁止异地部门间没有特别需要的一般性学习交流、考察调研,禁止重复性考察,禁止以各种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禁止违反规定到风景名胜区举办会议和活动。
公务外出确需接待的,派出单位应当向接待单位发出公函,告知内容、行程和人员。
第六条接待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国内公务接待范围,不得用公款报销或者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国家工作人员不得要求将休假、探亲、旅游等活动纳入国内公务接待范围。
第七条接待单位应当根据规定的接待范围,严格接待审批控制,对能够合并的公务接待统筹安排。
无公函的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一律不予接待。
公务活动结束后,接待单位应当如实填写接待清单,并由相关负责人审签。
接待清单包括接待对象的单位、姓名、职务和公务活动项目、时间、场所、费用等内容。
第八条国内公务接待不得在机场、车站、码头和辖区边界组织迎送活动,不得跨地区迎送,不得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得安排群众迎送,不得铺设迎宾地毯;地区、部门主要负责人不得参加迎送。
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全(4篇)

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全公务接待是指公务人员在公务活动中接待来访人员或组织、机构的活动,是公务活动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为了规范公务接待行为,以下是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的全面解读,共计____字: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务接待行为,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公务活动的管理,维护廉洁政治生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机关公务员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公务接待活动必须遵循依法、廉洁、规范的原则,服务公共利益,倡导勤俭节约,防止铺张浪费,加强纪律约束,确保公务接待活动的正当、合理和公开。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国家机关、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法院、检察院,事业单位和其他从事公务活动的组织和个人(以下统称机关事业单位)的公务接待活动。
第四条公务接待活动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和接待对象的身份、职务、级别、标准等不同情况,科学确定接待方式、内容、规模、时间和地点,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严格控制接待范围和条件。
第五条公务接待活动的主要任务是接待来访人员或组织、机构,宣传工作和交流合作,推动工作发展,维护良好的工作关系,处理相关工作事务。
第二章接待对象的确定第六条接待对象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来访人员具有合法身份,能够正常开展工作活动。
(二)接待对象属于机关事业单位正常工作职责范围内的人员或组织机构。
(三)接待对象的身份、职务、级别、标准符合规定。
第七条接待对象应当提前确定,严格按照职责权限、工作需要进行甄别,不得滥接、乱接,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规定,不得给予超标准的接待。
第八条对于来访人员或组织机构的重要情况,应当进行详细调查和了解,确保接待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第九条对于来访人员或组织机构的具体要求和需求,应当尽量满足,为其提供周到的服务和协助。
第三章接待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第十条机关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公务接待管理制度,明确接待活动的组织程序和责任制,指定接待工作的专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
第十一条接待活动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和接待对象的层次特点,制定详细的接待方案,明确接待方式、内容、规模、时间和地点。
2023年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

2023年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一、总则为了规范公务接待活动,强化公务形象,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制定本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接待来访人员的行为。
三、接待原则1.拒绝适得其反的奢华接待,严禁以公款接待、公车接送、公款购物等方式追求个人享乐,公务接待活动应以实事求是、节俭务实为原则。
2.以公务为核心,重在沟通交流、合作共赢,接待活动应注重与来访人员的商务、学术、文化交流,不得进行赌博、娱乐等违法违规行为。
3.明确接待对象和范围,公务接待应限于来访人员的工作需要,不得滥用接待权限,不得接待与公务无关的人员。
四、接待标准1.餐饮接待:(1)会议餐:根据实际需要确定菜品和规模,菜品尽量寻求本地特色,菜单应当公示并合理安排预算。
(2)私人宴请:接待人数原则上不超过10人,菜品要求健康、简约,不得奢华。
2.住宿接待:(1)国家指定宾馆:来访人员可选择国家指定宾馆住宿,原则上不住豪华套间。
(2)其他宾馆:根据来访人员需要,可以选择其他宾馆住宿,但不得超过规定价格标准。
3.交通接待:(1)接机接站:来访人员可选择国家指定车辆接送,接送车辆应当符合安全、环保要求。
(2)公务用车:来访人员原则上不提供公务用车,如有特殊需求,应符合规定程序,并严格控制用车量和范围。
五、接待程序1.接待准备:(1)接待方应提前了解来访人员的身份、职务、背景等信息,并做好接待方案。
(2)接待方应提前通知来访人员的接待时间、地点、人员等信息,并征得来访人员的同意。
2.接待过程:(1)严格按照接待方案进行接待,接待人员应热情周到、服务到位。
(2)接待过程中不得进行与公务无关的私人活动,不得索要、接受来访人员的贿赂、礼品等。
六、接待监督1.内部监督:(1)单位党组织、纪检组织应当加强对公务接待活动的监督,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定期进行审计检查。
(2)工会、群团组织等应当积极参与公务接待活动的监督,及时报告违规问题。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前言公务接待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与政府机关的形象和权威有直接关系,同时也涉及到财务管理、资源调配等问题,因此必须按照规定进行管理。
为了加强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范公务接待行为,保证公务接待的严肃性和规范性,制定本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范公务接待行为,本规定适用于所有接待国内客人和团体的公务活动,包括但不限于公务会议、考察、视察等。
第二条公务接待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财政管理制度,不得发生违法违规行为。
公务接待必须节约办公资源,保证公务活动的高效、简洁、实用。
第三条公务接待主要围绕国家和社会利益进行,必须有合理性、合法性、合规性、合情合理性等原则,同时尊重客人权利,关心客人感受,便于沟通合作,维护形象。
第四条公务接待应当严格控制接待内容和费用,原则上不得向客人和团体赠送礼品和纪念品,不得安排奢华餐饮和娱乐活动。
第五条公务接待应当立足实际情况,保持良好的工作风气,严守作风纪律,反对铺张浪费行为。
第二章接待对象和范围第六条公务接待的对象必须是国内客人和团体,包括政府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
第七条公务接待的范围应当明确、具体,根据需要可分为一般公务接待、重要公务接待和特殊公务接待。
第三章接待原则第八条公务接待应当以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不得虚报和夸大接待内容和费用。
第九条公务接待应当根据接待对象和具体需要,合理选择接待方式和场所,不得违背客人自愿原则和场所规定。
第十条公务接待应当注重保密工作,严格保守客人提供的信息和材料,不得泄露。
第十一条公务接待应当注意礼仪规范,依照客人文化背景和习惯提供服务,使客人感受到尊重和友好。
第四章费用管理第十二条公务接待费用必须合理、适度,不得铺张浪费,保证公共财产的合理利用。
第十三条公务接待费用包括交通费、住宿费、餐费和其他必要费用。
其中,餐费必须按照地方市场价格和公务餐标准执行,不得超标。
第十四条公务接待费用应当由接待单位提供,必须依据审核审批程序,并据实开具费用凭证,留存备查。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最新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最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23年12月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旨在规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规定》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国内公务接待行为。
国有企业、国有金融企业和不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参照《规定》执行。
规定所称国内公务,是指出席会议、考察调研、执行任务、学习交流、检察指导、请示汇报工作等公务活动。
《规定》共分26条,强调国内公务接待应当坚持有利公务、务实节俭、严格标准、简化礼仪、高效透明、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原则。
各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应当结合当地实际,完善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制度,制定国内公务接待标准。
《规定》对接待活动食、宿、行、迎送及警卫、预算和报销等关键环节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严控接待范围、简化接待礼仪、限制接待住宿房型、从严控制接待用餐的次数和陪餐人数、规范警卫安排等。
《规定》指出,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应当会同财政部门按年度组织公开本级国内公务接待制度规定、标准、经费支出、接待场所、接待项目等有关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各级党政机关应当将国内公务接待工作纳入问责范围。
纪检监察机关应当加强对国内公务接待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严肃追究接待单位相关负责人、直接责任人的党纪责任、行政责任并进行通报,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规定》要求,积极推进国内公务接待服务社会化改革,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为国内公务接待提供住宿、用餐、用车等服务。
推行接待用车定点服务制度。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条款第一条为了规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国内公务接待行为。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全文)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遵照执行。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全文如下。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了规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国内公务接待行为。
本规定所称国内公务,是指出席会议、考察调研、执行任务、学习交流、检查指导、请示汇报工作等公务活动。
第三条国内公务接待应当坚持有利公务、务实节俭、严格标准、简化礼仪、高效透明、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应当结合当地实际,完善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制度,制定国内公务接待标准。
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本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指导下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
乡镇党委、政府应当加强国内公务接待管理,严格执行有关管理规定和开支标准。
第五条各级党政机关应当加强公务外出计划管理,科学安排和严格控制外出的时间、内容、路线、频率、人员数量,禁止异地部门间没有特别需要的一般性学习交流、考察调研,禁止重复性考察,禁止以各种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禁止违反规定到风景名胜区举办会议和活动。
公务外出确需接待的,派出单位应当向接待单位发出公函,告知内容、行程和人员。
第六条接待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国内公务接待范围,不得用公款报销或者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国家工作人员不得要求将休假、探亲、旅游等活动纳入国内公务接待范围。
第七条接待单位应当根据规定的接待范围,严格接待审批控制,对能够合并的公务接待统筹安排。
无公函的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一律不予接待。
公务活动结束后,接待单位应当如实填写接待清单,并由相关负责人审签。
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

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机关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第一条:为提高机关公务接待质量,保证机关公务接待活动的合规性和节俭性,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机关公务接待应遵循节俭原则,确保工作需要和公务形象,避免铺张浪费,不得因公务接待活动发生的费用超出公务接待经费预算。
第三条:机关公务接待范围应该明确,依据工作需要和公务形象审慎决定,控制接待次数和人数,避免大量极度浪费的接待陋习,不得存在因个人私人慕名或礼尚往来等非公务需要的接待。
第四条:机关公务接待应注意品质和体面,根据机关级别、职位等级、地域等不同的需要,精细、适度、得宜地安排接待活动。
第五条:机关公务接待中的饮食、住宿、用车等方面的费用不得超过机关规定的标准,并应当遵从相关财务管理规定,详细记载费用明细,规范报销流程。
第六条:机关公务接待应按照公务接待规定流程进行,审批事前方案,进行费用估算,并明确计划人员名单。
接待活动结束后,应当及时填写工作汇报和费用报销情况认真保存有关材料和票据。
第七条:机关公务接待应当注意礼仪和文明,遵守法律、法规和规定,坚决杜绝不文明行为,确保机关公务接待活动的文明有序。
第八条:机关公务接待中发现的违反规定的行为或者费用明细不实的情况应当及时纠正并且严肃处理。
接待方面发现的泄密行为,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九条:机关公务接待监督责任制要求:机关领导对本机关公务接待管理工作负有总责,工作领导班子对该责任实行分工和跟踪管理。
机关公务接待活动的组织者应当严格按照规定执行接待程序,有关部门和领导机构应当及时监管和评估机关公务接待工作。
第十条:本规定中如意外有不包括的事项及不明确的内容,应当参考其他机关公务接待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规定中如有不符合自己机关特点且不具备推广价值的条款,应当自行修改。
第十一条:机关公务接待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礼仪,不得出现任何形式的违规行为。
如有违规现象,应当及时处理,并向上级主管部门进行汇报。
第十二条:机关公务接待中,接待对象的身份、职务、地位等应当做到充分了解,以便精心安排接待内容和环节。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全文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遵照执行。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全文如下。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了规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国内公务接待行为。
本规定所称国内公务,是指出席会议、考察调研、执行任务、学习交流、检查指导、请示汇报工作等公务活动。
第三条国内公务接待应当坚持有利公务、务实节俭、严格标准、简化礼仪、高效透明、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应当结合当地实际,完善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制度,制定国内公务接待标准。
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本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指导下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
乡镇党委、政府应当加强国内公务接待管理,严格执行有关管理规定和开支标准。
第五条各级党政机关应当加强公务外出计划管理,科学安排和严格控制外出的时间、内容、路线、频率、人员数量,禁止异地部门间没有特别需要的一般性学习交流、考察调研,禁止重复性考察,禁止以各种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禁止违反规定到风景名胜区举办会议和活动。
公务外出确需接待的,派出单位应当向接待单位发出公函,告知内容、行程和人员。
第六条接待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国内公务接待范围,不得用公款报销或者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国家工作人员不得要求将休假、探亲、旅游等活动纳入国内公务接待范围。
第七条接待单位应当根据规定的接待范围,严格接待审批控制,对能够合并的公务接待统筹安排。
无公函的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一律不予接待。
公务活动结束后,接待单位应当如实填写接待清单,并由相关负责人审签。
2024年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与细则

2024年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与细则公务接待工作是党政机关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展示单位形象、促进工作交流、推动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规范公务接待行为,加强公务接待管理,严肃接待纪律,节约经费开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与细则。
一、公务接待原则1、依规依纪原则。
公务接待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杜绝违规违纪行为。
2、勤俭节约原则。
公务接待活动应当坚持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和范围安排接待事项,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3、统筹兼顾原则。
公务接待活动应当统筹兼顾,合理安排,既要满足工作需要,又要考虑单位的实际情况和财力状况,避免过度接待和浪费资源。
4、公开透明原则。
公务接待活动应当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定期公布公务接待的有关情况,包括接待对象、接待事由、接待费用等。
二、公务接待范围1、上级机关领导和工作人员来本单位检查指导工作、考察调研等。
2、兄弟单位领导和工作人员来本单位交流学习、协作配合等。
3、因工作需要邀请的专家、学者、媒体记者等来本单位开展工作或进行采访报道等。
4、其他因工作需要确需接待的人员。
三、公务接待审批程序1、接待部门填写《公务接待审批表》,详细注明接待对象的单位、姓名、职务、人数、接待事由、预计接待时间、接待标准等内容,并附上相关的文件、通知或函件等依据。
2、接待部门负责人审核《公务接待审批表》,并签署意见。
3、分管领导审批《公务接待审批表》,并签署意见。
对于重要的接待活动,需报单位主要领导审批。
4、接待部门根据审批意见安排接待事项,并将《公务接待审批表》交财务部门备案。
四、公务接待标准1、住宿标准。
接待对象需要安排住宿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安排在定点饭店或者内部接待场所,执行协议价格。
省部级干部可以安排普通套间,厅局级干部可以安排单间,其他人员安排标准间。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全文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遵照执行。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全文如下。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了规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国内公务接待行为。
????本规定所称国内公务,是指出席会议、考察调研、执行任务、学习交流、检查指导、请示汇报工作等公务活动。
????第三条?国内公务接待应当坚持有利公务、务实节俭、严格标准、简化礼仪、高效透明、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应当结合当地实际,完善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制度,制定国内公务接待标准。
????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本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指导下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
????乡镇党委、政府应当加强国内公务接待管理,严格执行有关管理规定和开支标准。
????第五条?各级党政机关应当加强公务外出计划管理,科学安排和严格控制外出的时间、内容、路线、频率、人员数量,禁止异地部门间没有特别需要的一般性学习交流、考察调研,禁止重复性考察,禁止以各种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禁止违反规定到风景名胜区举办会议和活动。
????公务外出确需接待的,派出单位应当向接待单位发出公函,告知内容、行程和人员。
????第六条?接待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国内公务接待范围,不得用公款报销或者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国家工作人员不得要求将休假、探亲、旅游等活动纳入国内公务接待范围。
????第七条?接待单位应当根据规定的接待范围,严格接待审批控制,对能够合并的公务接待统筹安排。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全文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遵照执行。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全文如下。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了规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国内公务接待行为。
本规定所称国内公务,是指出席会议、考察调研、执行任务、学习交流、检查指导、请示汇报工作等公务活动。
第三条国内公务接待应当坚持有利公务、务实节俭、严格标准、简化礼仪、高效透明、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应当结合当地实际,完善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制度,制定国内公务接待标准。
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本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指导下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
乡镇党委、政府应当加强国内公务接待管理,严格执行有关管理规定和开支标准。
第五条各级党政机关应当加强公务外出计划管理,科学安排和严格控制外出的时间、内容、路线、频率、人员数量,禁止异地部门间没有特别需要的一般性学习交流、考察调研,禁止重复性考察,禁止以各种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禁止违反规定到风景名胜区举办会议和活动。
公务外出确需接待的,派出单位应当向接待单位发出公函,告知内容、行程和人员。
第六条接待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国内公务接待范围,不得用公款报销或者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国家工作人员不得要求将休假、探亲、旅游等活动纳入国内公务接待范围。
第七条接待单位应当根据规定的接待范围,严格接待审批控制,对能够合并的公务接待统筹安排。
无公函的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一律不予接待。
公务活动结束后,接待单位应当如实填写接待清单,并由相关负责人审签。
2024年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全文

2024年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全文
2024年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的目的是规范公务接待活动,加强财务管理,提高公务接待工作的透明度和效率。
该规定适用于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公务接待活动。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括在2024年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中的主要内容:
1. 公务接待的范围和目的:明确了公务接待活动的定义和范围,以及公务接待活动应遵循的原则和目的。
2. 接待标准和限制:规定了公务接待活动的标准和限制,包括接待费用的限额、接待方式的选择等。
3. 接待程序和程序要求:规定了公务接待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程序,包括接待计划的制定、接待事项的申报和审批等。
4. 接待费用管理:明确了公务接待费用管理的要求,包括报销规定、费用核查、发票管理等。
5. 接待活动记录和公示:要求对接待活动进行详细记录,并进行公示,提高接待活动的透明度。
6. 违规处理和责任追究:规定了对违反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的责任追究和处罚措施。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可能存在于2024年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中的主要部分。
具体规定可能因不同地区和组织的实际情况而有所不同。
如需了解更具体和详细的规定内容,建议您咨询相关机构的官方发布或咨询相关法律顾问。
第 1 页共 1 页。
2024年机关部门公务接待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机关部门公务接待管理制度及相关工作制度细则(草稿)为深入强化廉政建设,有效节约经费开支,并规范公务接待管理流程,依据市、区两级政府颁布的相关文件精神,紧密结合办事处及产业集聚区的实际情况,特对公务接待工作作出如下明确规定:一、公务接待基本原则1. 接待工作应秉持热情、周到、文明、礼貌、节俭、规范的原则,实行对口接待与对等接待,致力于为宾客提供高质量服务。
2. 公务接待的统筹安排工作由党政办公室全面负责。
3. 公务接待一律采用公务灶制度,由党政办公室负责指定公务灶房间。
除特殊情况外,原则上不得在公务灶以外进行公务接待活动。
4. 严格实施审批制度,明确接待标准,并合理控制陪餐人数,确保接待活动合规进行。
5. 实行烟酒自备制度,党政办公室统一负责烟酒的采购、领用及登记工作。
二、公务接待范围1. 区级以上领导(含区级)及其所属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科室领导因检查、指导工作需要来访。
2. 经办事处、产业集聚区领导邀请或主动来访的重要客人。
3. 以办事处、产业集聚区名义召开的全局性会议。
4. 各基层单位来办事处、产业集聚区办理业务需安排接待的。
5. 兄弟单位来访进行交流、考察等公务活动的。
6. 其他部门领导来访交流、指导工作或请求有关部门支持工作需安排接待的。
三、公务接待程序1. 来客接待前,经办人需提前填写“公务接待申请单”,并经党政办公室分管领导审核后,报主要领导批准。
2. 经批准后,由党政办公室按照审批标准安排公务灶接待。
3. 如党政办公室分管领导不在单位,需通过电话提出申请并获得批准后,由分管领导指定人员代为安排。
4. 因特殊情况需在公务灶以外进行接待的,需报主要领导批准后,由党政办公室统一安排。
四、公务接待标准1. 根据本单位工作需求及有关部门规定执行接待标准。
市级领导带队的接待活动由区政府负责安排;县级领导和科级领导带队的接待活动在办事处公务灶进行;烟酒以地方特色产品为主。
2. 陪餐人数原则上不超过来客人数。
2024年机关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制度模版(五篇)

2024年机关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制度模版一、公务接待遵循周到热情、文明规范、遵守规定、确保安全、节俭务实的原则,以防止过度款待和资源浪费的现象发生。
二、接待对象仅对经领导批准需进行接待的客人进行安排。
三、接待规格1、一般情况下,我们将提供工作餐,陪同的工作人员不得超过____人。
如需安排就餐,由综合科协调,并请相关领导出席陪同。
2、在确保节俭的前提下,严格控制接待就餐的标准。
四、审批流程1、如需安排就餐,承办科室需填写“就餐通知单”,经综合科审核后,由主要负责人批准,再由综合科统一进行安排。
2、工作餐的申请,由承办科室提交“工作餐审核意见单”,经综合科审核后,由专人使用单位公用就餐卡打卡就餐。
3、对于会议和重要接待活动,综合科在获得主要领导的同意后进行安排。
4、结算接待费用时,必须提供“就餐通知单”(或“工作餐审核意见单”)、原始菜单和正式餐饮发票,经办人签字后方可办理。
5、任何未按此流程自行安排的宴会和工作餐,其费用将由个人承担。
2024年机关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制度模版(二)为有效加强我单位的经费管理,确保招待开支行为的规范化,并严格控制招待费用的支出,以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特制定以下规定:一、开支范围本规定所指的接待费,涵盖以下情形所产生的合理餐宿及交通费用:兄弟单位来公园进行考察学习;上级机关来公园进行检查指导工作;公园与相关部门、单位因工作或业务往来而确需安排的接待活动;以及上级党委、政府统一安排的接待活动。
二、交通安排与接送(一)针对上级机关统一安排的考察、游览接待活动,办公室在收到通知后,需立即向售检票处通报来访单位的车牌号、车辆数等接待车队信息,确保文明放行。
在必要时或特殊情况下,应安排相关人员提前抵达售检票处进行迎接。
(二)对于兄弟单位客人来访或上级机关来检查指导工作,由办公室负责车辆与人员的接待安排。
在日照市内的活动,由办公室统一安排车辆并处理相关事宜;对于需返回或长途外出的客人,若需派车送行,则由办公室进行相应安排。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新华社北京12月8日电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遵照执行。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全文如下。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了规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国内公务接待行为。
本规定所称国内公务,是指出席会议、考察调研、执行任务、学习交流、检查指导、请示汇报工作等公务活动。
第三条国内公务接待应当坚持有利公务、务实节俭、严格标准、简化礼仪、高效透明、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应当结合当地实际,完善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制度,制定国内公务接待标准。
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本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指导下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
乡镇党委、政府应当加强国内公务接待管理,严格执行有关管理规定和开支标准。
第五条各级党政机关应当加强公务外出计划管理,科学安排和严格控制外出的时间、内容、路线、频率、人员数量,禁止异地部门间没有特别需要的一般性学习交流、考察调研,禁止重复性考察,禁止以各种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禁止违反规定到风景名胜区举办会议和活动。
公务外出确需接待的,派出单位应当向接待单位发出公函,告知内容、行程和人员。
第六条接待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国内公务接待范围,不得用公款报销或者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国家工作人员不得要求将休假、探亲、旅游等活动纳入国内公务接待范围。
第七条接待单位应当根据规定的接待范围,严格接待审批控制,对能够合并的公务接待统筹安排。
无公函的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一律不予接待。
《公务接待管理办法(最新)》

《公务接待管理办法(最新)》第一篇:公务接待管理办法(最新)公务接待管理办法(修改)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务接待的规定,切实采取措施,落实厉行节约,根据市委《关于进一步规范公车使用、公务接待、国内公务考察管理的通知》(市委办[xx]122号)文件要求,结合本办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公务接待原则1、坚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公务接待中做到规范公务、简化礼仪、务实节约、杜绝浪费。
2、区、县(市)基层单位来人原则上不安排宴请,确需安排用餐的一般应安排在机关食堂就餐。
3、本办人员赴基层单位的原则上不参加宴请,如确因工作需要,不得领取伙食补助费。
4、严禁利用公务接待之名套取现金、采购礼卡、消费卡,严禁将个人接待、生活性支出列入公务接待,严禁擅自超标准开支接待费和在其他预算指标内列支接待费。
5、年度公务接待严格按照预算执行,预算指标下达后不得突破预算指标。
二、公务接待申报审批6、公务接待实行申报审批制度。
实行分管财务领导“一支笔”审批和审批人、经办人、审核人“三人分离”审核制度。
各处在公务接待之前,负责接待经办人应如实填写《公务接待申报表》,按要求填写清楚接待的单位、人数、来访事由和陪同人员等,经处室负责人、财务审核签字后,报办分管财务领导批准,经批准后做好接待工作。
7、接待来宾(签约项目企业负责人)需要赠送杭州宣传品的,填写《公务接待申报表》时要明确填写宣传品的数量、单价和金额,按处室负责人、财务审核、办分管财务领导、办主要领导批准的程序批准后,由综合处负责统一购买、记帐和领用,严格控制在杭州以外购买宣传品。
8、严格控制接待标准和陪同人数,不准擅自提高接待标准。
招商引资和支持浙商创业创新工作中,因特殊情况需提高接待标准的,由经办处室提出,须报办主要领导批准后执行。
三、公务接待操作办法9、外省市单位来杭考察、调研的接待工作,按办领导批示落实接待工作。
一般由经办处室拟订接待方案,报负责接待的办领导同意,由经办人填写《公务接待申报表》,报经办领导批准后,按批准接待标准和接待方案落实接待工作。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

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了规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国内公务接待行为。
本规定所称国内公务,是指出席会议、考察调研、执行任务、学习交流、检查指导、请示汇报工作等公务活动。
第三条国内公务接待应当坚持有利公务、务实节俭、严格标准、简化礼仪、高效透明、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应当结合当地实际,完善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制度,制定国内公务接待标准。
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本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指导下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
乡镇党委、政府应当加强国内公务接待管理,严格执行有关管理规定和开支标准。
第五条各级党政机关应当加强公务外出计划管理,科学安排和严格控制外出的时间、内容、路线、频率、人员数量,禁止异地部门间没有特别需要的一般性学习交流、考察调研,禁止重复性考察,禁止以各种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禁止违反规定到风景名胜区举办会议和活动。
公务外出确需接待的,派出单位应当向接待单位发出公函,告知内容、行程和人员。
第六条接待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国内公务接待范围,不得用公款报销或者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国家工作人员不得要求将休假、探亲、旅游等活动纳入国内公务接待范围。
第七条接待单位应当根据规定的接待范围,严格接待审批控制,对能够合并的公务接待统筹安排。
无公函的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一律不予接待。
公务活动结束后,接待单位应当如实填写接待清单,并由相关负责人审签。
接待清单包括接待对象的单位、姓名、职务和公务活动项目、时间、场所、费用等内容。
第八条国内公务接待不得在机场、车站、码头和辖区边界组织迎送活动,不得跨地区迎送,不得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得安排群众迎送,不得铺设迎宾地毯;地区、部门主要负责人不得参加迎送。
2023年公务员接待管理规定

2023年公务员接待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公务员的接待工作,规范公务员的行为准则,提升公务员的服务水平和形象,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接待对象包括本单位职工、国内外的领导和客人,以及公务员自身。
第三条公务员接待工作应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维护公务员的形象和权益,确保接待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四条公务员在接待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做到廉洁、规范、文明。
第二章接待内容第五条公务员接待对象为本单位职工时,应根据职工的需要和要求,提供必要的接待服务,包括接待办公用品、接待客房等。
第六条公务员接待国内外领导和客人时,应根据对方身份和等级,提供相应的接待服务,包括接待礼仪、接待车辆等。
第七条公务员接待自身时,应将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放在首位,不得滥用公务接待的权益。
第三章接待方式第八条公务员接待工作可以采取会议、座谈、宴请等形式,确保接待的有效性和目标的实现。
第九条公务员在接待工作中应注重礼仪仪式,尊重对方的权益和利益。
第十条公务员在接待工作中应注重安全保障,确保接待对象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第四章接待法度第十一条公务员在接待工作中应遵守法律法规,不得超越法律法规的范围进行接待工作。
第十二条公务员在接待工作中应遵守公务员行为准则,不得利用接待工作谋取私利,不得接受贿赂等违法行为。
第十三条公务员在接待工作中应遵守公务员廉政准则,不得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
第五章接待管理第十四条公务员接待工作由相关部门负责管理,具体包括接待计划的编制、接待方案的制定、接待预算的安排等。
第十五条公务员在接待工作中应将接待对象的需求和要求放在首位,注重服务质量和效率。
第十六条公务员在接待工作中应做到公开透明,接待过程要做好记录和备查工作。
第十七条公务员在接待工作中应加强自身素质的提升,提高接待技巧和服务意识。
第十八条不遵守本规定的,相关部门应按照公务员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六章附则第十九条具体的接待管理办法由各地根据本规定制定。
陕西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

陕西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 为了规范全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的管理,陕西省⼈民政府发布了《陕西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实施办法》,下⾯店铺给⼤家介绍关于陕西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陕西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条例 第⼀条 为进⼀步规范全省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作,严肃接待纪律,减少经费⽀出,禁⽌奢侈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的通知》(中办发[2006]33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条 本实施办法所称国内公务,是指举办和出席会议、考察调研、学习交流、检查指导、请⽰汇报⼯作等公务活动。
本实施办法适⽤于全省各级党的机关、⼈⼤机关、⾏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会、共青团、妇联等⼈民团体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单位,以及接待费⽤由财政负担的企事业单位。
第三条 国内公务接待应遵循有利于公务活动开展和具体任务完成的原则,做到热情周到、不失礼节,礼仪从筒、节俭务实、不铺张浪费,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确保安全、⽅便、顺畅,为发展经济、深化改⾰、推进⼯作、促进和谐服务,树⽴陕西良好形象。
国内公务接待统⼀按先审批、后接待的原则进⾏,根据公务活动的⽬的任务实⾏分级分类对⼝接待。
根据不同公务活动内容形式建⽴健全制度,加强组织领导,明确接待责任,严格邀请程序,强化报告制度,规范接待礼遇,提⾼接待⽔平。
第四条 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各部委及各省区市党委领导同志的接待⼯作,由省委办公厅牵头,省接待办具体负责。
全国⼈⼤会副委员长、全国⼈⼤各专门委员会主要领导同志及各省区市⼈⼤会领导同志的接待⼯作,由省⼈⼤会办公厅负责并商省接待办制定接待⽅案。
国务院副、国务委员、国务院各部委办及各省区市政府领导同志的接待⼯作,由省政府办公厅牵头,省接待办具体负责。
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各专门委员会主要领导同志及各省区市政协领导同志的接待⼯作,由省政协办公厅负责并商省接待办制定接待⽅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一条
国内公务接待的出行活动应当安排集中乘车,合理使用车型,严格控制随行车辆。
接待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使用警车,不得违反规定实行交通管控。确因安全需要安排警卫的,应当按照规定的警卫界限、警卫规格执行,合理安排警力,尽可能缩小警戒范围,不得清场闭馆。
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负责管理本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指导下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
乡镇党委、政府应当加强国内公务接待管理,严格执行有关管理规定和开支标准。
第五条
各级党政机关应当加强公务外出计划管理,科学安排和严格控制外出的时间、内容、路线、频率、人员数量,禁止异地部门间没有特别需要的一般性学习交流、考察调研,禁止重复性考察,禁止以各种名义和方式变相旅游,禁止违反规定到风景名胜区举办会议和活动。
公务外出确需接待的,派出单位应当向接待单位发出公函,告知内容、行程和人员。
第六条
接待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国内公务接待范围,不得用公款报销或者支付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
国家工作人员不得要求将休假、探亲、旅游等活动纳入国内公务接待范围。
第七条
接待单位应当根据规定的接待范围,严格接待审批控制,对能够合并的公务接待统筹安排。无公函的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一律不予接待。
【文章大全】
第一条
为了规范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根据《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的国内公务接待行为。
第十二条
各级党政机关应当加强对国内公务接待经费的预算管理,合理限定接待费预算总额。公务接待费用应当全部纳入预算管理,单独列示。
禁止在接待费中列支应当由接待对象承担的差旅、会议、培训等费用,禁止以举办会议、培训为名列支、转移、隐匿接待费开支;禁止向下级单位及其他单位、企业、个人转嫁接待费用,禁止在非税收入中坐支接待费用;禁止借公务接待名义列支其他支出。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市场价格等实际情况,按照当地会议用餐标准制定本级国内公务接待工作餐开支标准,并定期进行调整。接待住宿应当按照差旅费管理有关规定,执行接待对象在当地的差旅住宿费标准。接待开支标准应当报上一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
接待费报销凭证应当包括财务票据、派出单位公函和接待清单。
接待费资金支付应当严格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公务卡管理有关规定执行。具备条件的地方应当采用银行转账或者公务卡方式结算,不得以现金方式支付。
第十五条
机关内部接待场所应当建立健全服务经营机制,推行企业化管理,推进劳动、用工和分配制度与市场接轨,建立市场化的接待费结算机制,降低服务经营成本,提高资产使用效率,逐步实现自负盈亏、自我发展。
住宿用房以标准间为主,接待省部级干部可以安排普通套间。接待单位不得超标准安排接待住房,不得额外配发洗漱用品。
第十条
接待对象应当按照规定标准自行用餐。确因工作需要,接待单位可以安排工作餐一次,并严格控制陪餐人数。接待对象在10人以内的,陪餐人数不得超过3人;超过10人的,不得超过接待对象人数的三分之一。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本级党政机关各部门和下级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的。
本规定所称国内公务,是指出席会议、考察调研、执行任务、学习交流、检查指导、请示汇报工作等公务活动。
第三条
国内公务接待应当坚持有利公务、务实节俭、严格标准、简化礼仪、高效透明、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原则。
第四条
各级党政机关公务接待管理部门应当结合当地实际,完善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制度,制定国内公务接待标准。
各级党政机关不得以任何名义新建、改建、扩建内部接待场所,不得对机关内部接待场所进行超标准装修或者装饰、超标准配置家具和电器。推进机关内部接待场所集中统一管理和利用,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第十六条
接待单位不得超标准接待,不得组织旅游和与公务活动无关的参观,不得组织到营业性娱乐、健身场所活动,不得安排专场文艺演出,不得以任何名义赠送礼金、有价证券、纪念品和土特产品等。
接待单位安排的活动场所、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应当有利于公务活动开展。安排外出考察调研的,应当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议管理的有关规定,在定点饭店或者机关内部接待场所安排,执行协议价格。出差人员住宿费应当回本单位凭据报销,与会人员住宿费按会议费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公务活动结束后,接待单位应当如实填写接待清单,并由相关负责人审签。接待清单包括接待对象的单位、姓名、职务和公务活动项目、时间、场所、费用等内容。
第八条
国内公务接待不得在机场、车站、码头和辖区边界组织迎送活动,不得跨地区迎送,不得张贴悬挂标语横幅,不得安排群众
迎送,不得铺设迎宾地毯;地区、部门主要负责人不得参加迎送。严格控制陪同人数,不得层层多人陪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