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历史起源和美食有哪些
端午节的来源及发展历史简述
端午节的来源及发展历史简述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一般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举行,也被称为五月节、巫山节、端阳节等。
端午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其来源和发展历史非常的丰富,下面就为您简要介绍一下。
一、端午节的起源端午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春秋时期,那时候,楚国的伟大诗人屈原因被诬陷,被流放到了江南的湖北岳阳。
屈原没有屈服于压力,反而写下了《楚辞》等许多诗歌和文化经典,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在屈原被流放的时候,百姓们非常担心,纷纷涌到岳阳江中去救他,但毕竟时限不够,百姓们只得撒下包裹,拍打船桨,把年粮、菜食扔入江中,以免屈原犯饥。
同时,百舸争流,划龙舟去找寻屈原,希望将他救出来。
为了保护食物不被鱼虫吞噬,百姓们还在河中放下菖蒲、艾草等苦艾香草,以羹汤浸润,至今江河之中,依然弥漫着苦艾清香。
渐渐地,人们就把每年五月初五这一天定为端午节。
后来,端午节逐渐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结合,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二、端午节的发展历史从源头上来看,端午节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700多年前的楚国。
而随着历史的演变,这个节日在全国范围内也逐渐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
在唐朝时期,端午节已经成为正式的法定节日,而在宋朝时期,端午节更被正式命名为“端阳节”。
那个时候,除了纪念屈原之外,也开始流行起了划龙舟、赛龙舟的游戏。
随着时间的推移,端午节的习俗和文化也在不断地演变。
在明清时期,端午节更成为了一个赛龙舟的盛大活动。
龙舟比赛是端午节的重要活动之一,这项活动不仅体现了中国的文化底蕴,也成为了体育精神的象征。
到了现代,端午节更成为了一个全民欢庆的节日。
每年五月初五这一天,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会举办各式各样的龙舟比赛、香包沐浴、踏青旅游等活动,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气息。
三、端午节的文化内涵端午节是中国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思想精髓。
端午节有诗歌、美食、活动和习俗等多种形式,体现了中国世代相传的优秀文化,例如:1、民俗文化龙舟赛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之一,龙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之一,赛龙舟就是龙舟文化的一部分。
端午节由来屈原投江与端午美食的由来
端午节由来屈原投江与端午美食的由来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传统。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人们都会庆祝端午节。
这个节日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其中包括屈原投江的故事,以及端午美食的由来。
一、屈原投江的故事端午节的来源与屈原有关。
屈原,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和政治家,也是楚国的大臣。
他爱国心切,多次上书忠言,但最终却受到了贵族的排挤和政治斗争的压力。
最终,屈原因受不了这种打压和背叛,选择了投江自杀,以表示自己忠于国家的决心。
屈原投江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楚国。
当时,楚国已经开始走向衰败,各种内乱和外敌的入侵让国家处在危机之中。
而屈原自己也遭受到政敌的陷害,受尽了屈辱和压力。
在屈原投江之后,楚国的百姓们非常伤心和感慨。
为了纪念他的忠诚和悲壮的精神,人们就在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撒米祭祀、纳豆、贴艾叶等方式祭拜屈原,以表示对他的纪念和怀念。
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二、端午美食的由来与端午节相关的美食主要有粽子、艾糕和龙舟饭等。
这些美食都有各自的特色和由来。
1. 粽子粽子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之一。
它是用糯米和各种馅料包裹在粽叶中,再经过蒸煮而成。
粽子的外形呈三角形或者长方形,色香味俱佳,深受人们的喜爱。
关于粽子的由来,有多种说法。
其中一种说法是与屈原有关。
为了防止鱼虾吃掉屈原的遗体,人们将糯米包裹在粽叶中,投入江中喂饱鲤鱼等水生动物,以免它们损害屈原的身体。
另一种说法是粽子起源于古代的祭祀食品,将糯米做成粽子状,供奉给神明。
无论粽子的起源如何,它现在已成为人们欢度端午节的传统美食。
2. 艾糕艾糕是端午节的另一道传统美食。
制作过程中,将糯米粉加入艾叶煮熟,再加入红糖等材料搅拌均匀,最后放入模具中冷却后成型。
艾糕的由来与屈原投江也有关系。
为了防止鱼虾吃掉屈原的遗体,人们捣碎艾叶,撒在江边,希望它能驱赶水中的蛟龙和毒虫。
后来,人们将艾叶用来制作艾糕,既可以祛病驱邪,又可以增添节日的氛围。
端午节的由来和传统风俗简介
端午节的由来和传统风俗简介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五节、端五节、五月节等,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之一。
在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包粽子、赛龙舟、饮雄黄酒等,在这些活动背后,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端午节的历史渊源传统的端午节有四个渊源:一是为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逝世;二是为祭祀天地及祖先,保佑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三是为纪念古代汉族战士们的英勇战斗和牺牲精神;四是为庆祝夏至。
最为广泛认可的说法是,端午节是为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
屈原,名平,字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和爱国诗人,也是楚国著名的诗人之一,被誉为“楚辞之父”,他所在的楚国籍贯地现在在湖南省岳阳市境内。
屈原一生痛恨秦国侵略,为保卫祖国而政治上屡屡受挫,最后遭到贬斥,放逐到汨罗江。
他在这里写下了众多节日诗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诗歌《离骚》,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挚爱,同时也倾诉了他的苦闷。
最终,他在五月初五跳入汨罗江自尽,这一天被后人定为端午节,纪念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
二、端午节的传统风俗1.吃粽子就像我们过年一样,每逢端午节,我们也会传统的采购、制作粽子,品尝着咸甜可口的粽子一起来庆祝这个传统节日。
粽子,又称为“角黍”,是一种以糯米为主要原料,加入各种馅料,再用鲜叶捆扎而成的食品。
粽子形状多样,有三角形、四角形、棕叶形、糯米红枣粽等。
2.赛龙舟端午节的另一个传统风俗就是赛龙舟。
龙舟起源于古老的楚国,龙舟赛起源于南方,是南方特有的民族文化。
龙舟赛在端午节比较高兴、喧闹,也可以说是端午节的一大特色。
到了端午节,湖南、江西、浙江、四川,这些地方都会举办龙舟赛,把这种龙舟赛变成了年度盛事。
3.悬菖蒲、插艾叶民间有悬挂菖蒲和插艾叶的习俗。
悬菖蒲是因为据说这种植物有驱邪的作用,可以用来保佑人们健康平安。
插艾叶则是因为它被认为可以驱除蚊虫,同时也能消毒。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
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端午节就要来了,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你了解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蒲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后来楚国诗人屈原于端午节投江自尽,就变成纪念屈原的节日(一说纪念吴国忠臣伍子胥的忌日),与春节、中秋等节日同属东亚文化圈的中国大陆、日本、韩国、台湾、越南的重要传统节日。
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
端午节的佩饰旧时江浙一带端午时妇女的一种饰物。
一般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形状为小人骑虎,亦有另加钟、铃、缨及蒜、粽子等的。
插在妇女发髻,也用以馈送。
《清嘉录》云:“(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银丝制为繁缨、钟、铃诸状,骑人于虎,极精细,缀小钗,贯为串,或有用铜丝金箔者,供妇女插鬓。
又互相献赉,名曰健人。
”健人一说与艾人同意,只是以帛易艾,吴曼云《江乡节物词·小序》云:“杭俗,健人即艾人,而易之以帛,作骆虎状,妇人皆戴之,”似此则当有驱邪辟疫之作用;一说即古时的步摇,纯为妇女装饰品(蔡云《吴献》注)。
儿童头上还会用雄黄酒画上一个“王”。
宝豆娘,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
多见于江南。
一些地区亦称作健人。
此物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
《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
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
绉纱蜘蛛,绮榖凤麟,茧虎绒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色真。
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
”艾虎,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品。
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
《风俗通》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
能噬食鬼魅,……亦辟恶”。
端午节 百度百科
端午节百度百科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时间在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百度百科作为中国最大的百科全书,对于端午节的传统、来源、习俗、饮食等方面有着详细的介绍。
一、节日传统端午节起源于古代中国,传说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也有人认为是纪念民间英雄五虎上将。
而屈原和五虎上将成为端午节的两个主要源流,形成了复杂而丰富的多元文化。
二、节日习俗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包括:赛龙舟、挂菖蒲、吃粽子、佩香囊等。
成为民间广为流传的传统文化现象之一,这些习俗早已渗透到了百姓生活的各个领域。
三、节日饮食端午节的饮食文化也是非常丰富多样的。
粽子是端午节的主食,不同地方的传统口味也有所不同,如南方的甜粽子和北方的咸粽子。
除粽子外,赛龙舟时还需要吃饺子、面粉圆等成为必不可少的食品。
四、节日意义端午节作为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民族精神意义。
不仅呈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之丰富多彩,也是寄托了人民对故乡的深深感情和爱国情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类思想智慧。
五、节日现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形态的不断演化,端午节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演绎变得更加多元化和互动性,而各大商家也纷纷借此机会推出各种各样的传统产品,促进了文化与商业的交流。
六、结语综上所述,端午节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极高的地位和影响力,也是国人心中的一样深情史迹。
通过百度百科,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端午节的来龙去脉、传统文化、现状发展等多重层面的内容。
希望在未来,我们能够不断推动和传承端午节的文化之美,也让这一民族传统节日在未来的岁月里更加长盛不衰。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端午节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端午节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端午节端午节,又称龙舟节、重午节、端阳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一个既古老又富有文化底蕴的节日。
端午节的起源虽然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但它所代表的精神和价值观依然深入人心。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端午节的文化传统,特整理了一些端午节的历史渊源、传统习俗和饮食文化等内容。
一、历史渊源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据史书记载,端午节最早是源于黄帝在战乱时期,他为了纪念在此前的战争中,死去的一位忠臣屈原,于每年五月初五这一天,向江河中投食饭菜,以安抚其亡灵,并且还舞狮子来祭奠,后来演变成划龙舟、吃粽子、挂艾叶等习俗。
而屈原则成为了端午节的代表人物。
二、传统习俗1.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活动之一是赛龙舟,这是一项古老的民间竞技运动,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
赛龙舟是表达中国人民的勇气和团结的游戏,也是体现龙文化的一种方式。
2.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必不可少的食品,它味道独特,口感丰富。
粽子的做法各地有所不同,北方的大粽子以红枣、花生、糯米和猪肉为馅,中部地区的粽子则以咸肉、冬菇和小腊肠等为馅,而南方的粽子则以糯米、咸蛋黄及瘦肉为主,口味清香。
3.插艾叶:端午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插艾叶,这是为了祛瘟疫,扶阳气,使人们以艾叶驱散邪气,保护身体的一种方式。
此外,还有挂菖蒲、打雄黄、穿五彩丝等习俗。
三、文化价值1.弘扬民族精神:端午节作为中国民间重要节日之一,传承了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其中蕴含了深厚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底蕴。
其龙舟文化、艾草文化等,不仅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气和团结,还具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生命意识。
因此,弘扬端午节文化,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2.促进社会友好:端午节作为一个传统节日,它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一样,已成为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庆祝这一节日的过程中,人与人之间能够共同参与、合作完成某一个节目,这不仅能够促进情感联系、增进友谊,还能够在舞龙舟、打鼓舞、插艾叶等活动中,提高个人的体力和协调能力,并增长知识和对生命的尊重。
端午节知识问答题及答案
端午节知识问答题及答案一、端午节的由来1、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答案:端午节最初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
屈原投江自尽后,百姓们为了阻止江中的鱼虾啃食他的遗体,纷纷投放粽子、蛋、酒等物品入江。
后来逐渐演变成了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
2、屈原是哪国人?答案: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
3、端午节在农历的哪一天?答案:端午节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
二、端午节的习俗1、端午节有哪些常见的习俗?答案:端午节常见的习俗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饮雄黄酒、戴香囊等。
2、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答案:人们在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
传说百姓们为了不让江中的鱼虾啃食屈原的遗体,纷纷投放用竹筒装米做成的粽子,后来演变成了用粽叶包裹糯米的粽子。
3、赛龙舟的起源是什么?答案:赛龙舟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三、端午节的饮食1、除了粽子,端午节还有哪些特色美食?答案:端午节的特色美食还有咸鸭蛋、雄黄酒、黄鳝等。
2、雄黄酒有什么作用?答案:在传统观念中,雄黄酒有驱邪、消毒的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雄黄酒含有砷、汞等有毒物质,不宜饮用。
3、为什么端午节要吃咸鸭蛋?答案:咸鸭蛋营养丰富,在端午节吃咸鸭蛋有祛毒、保佑平安的寓意。
四、端午节的文化内涵1、端午节体现了什么样的文化精神?答案:端午节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对健康和平安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和顺应。
2、端午节与哪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相关?答案:端午节与中国的龙文化、中医药文化、祭祀文化等都密切相关。
3、端午节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方面有什么重要意义?答案: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民俗风情和价值观念,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五、各地的端午节特色1、南方和北方的端午节习俗有哪些不同?答案:南方的端午节习俗更加丰富多样,赛龙舟活动更为盛行,且在饮食上多以粽子、黄鳝等为主;北方则相对较少举行赛龙舟,在饮食上更倾向于吃鸡蛋、油糕等。
2022端午节的起源及食物
2022端午节的起源及食物端午节传统风俗活动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
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起源及食物,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端午节的来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年历的一个节日-端午节。
这个节日,是我们裹粽子的日子。
每一年的这一天,许多人家都会包裹粽子,许许多多不同味道不同种类的粽子,都会在这个粽香的季节纷纷涌现。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其实向来都说法不一。
有些人都将它视为是纪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
有人说,这一个节日在古代,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
根据文献上的记载,以及历代相传流行下来的许多端午习俗,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如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
后来的后来,端午节的意义起了变化。
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及崇高的人格,将这个一直流传的端午原意给忘了,把一些原先未必是纪念屈原的划龙船及包粽子等习俗,联系到他的身上。
现在大部分得人都只记得端午节和屈原有关,而其实一些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于屈原的故事也没有多大的印象了。
他们知道的是,这是吃粽子的节日,如此而已。
关于端午节赛龙舟,其实现在不是端午节的到来赛龙舟的比赛项目也是处处有。
从驱邪避疫,到纪念屈原,端午节的意义起了很大的变化。
这个节日的原意,在年复一年的社会变迁中渐渐的受到“ 蚕食”。
今天,这个节日变成了一个中国人美食的节日。
从旧有的角黍,粽子制作到今天的各式各样多姿多彩的包粽。
许多的地方都融入自己的地方美食特点在粽子中。
其实,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是赛龙舟。
关于龙舟的竞渡,文字的记载始于公元五百年前梁代吴均的的《续齐谐记》。
较后,许多的记载中都可以找到有关赛龙舟的文字记载。
现存中国各地的数千种方志中,共有227种方志有龙舟竞渡的记载。
端午划龙舟,龙舟竞渡的说法,包括有“大众舟齐出发,赶往丞救屈原。
”及“一呐喊鼓乐吓退蛟龙。
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有哪些?
【导语】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初五,⼜称端阳节、午⽇节、五⽉节等。
“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之⼀,并已被列⼊世界⾮物质⽂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的由来及习俗有哪些?⽆忧考整理如下:1.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源⾃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来。
端午祭龙礼俗的形成与原始信仰、祭祀⽂化、⼲⽀历法以及苍龙七宿正处南中的天象有关。
中国古代的星象⽂化源远流长、博⼤精深,古⼈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套完整深奥的观星⽂化。
《春秋命历序》:“天地开辟,万物浑浑,⽆知⽆识;阴阳所凭,天体始于北极之野…⽇⽉五纬⼀轮转;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仪,作⼲⽀以定⽇⽉度。
”上古时代⼈们定天之象、法地之仪,根据⽇⽉星⾠的运⾏轨迹和位置,将黄道和⾚道附近的区域分作28组星宿,俗称“⼆⼗⼋宿”,按东南西北四⽅各分为七宿,即为“四象”;在东⽅的“⾓、亢、氐、房、⼼、尾、箕”组成⼀个完整的龙形星象,即为“苍龙七宿”。
苍龙七宿的出没周期与⼀年四时周期相⼀致。
在传统⽂化中,⽅位和时间以及⼋卦是联系在⼀起的。
先天⼋卦以乾坤定南北,天南地北为序,上为天为乾,下为地为坤;正南为先天⼋卦的乾位,即为“天”。
仲夏午⽉午⽇,苍龙七宿运⾏⾄正南中(乾)⽅位,是龙升天的⽇⼦。
苍龙群星⼀年四时的运⾏情况及事象规律,在《易经·乾卦》的⽘辞中有阐发,仲夏端午苍龙运⾏⾄正南中天⽅位,对应乾卦第五⽘“飞龙在天”。
在《易经》中,以⼋卦为基础⼜两两重合⽽构成六⼗四重卦;重卦乾由上下两个乾卦重合⽽成,它的卦形由六根阳⽘组成;⽘是要从下往上数,⽽阳⽘⼜以“九”代称,故从下数第五⽘称“九五”;九五之⽘在上乾卦中居于中的位置,称“得中”,⽽且从总卦来看,它处于奇数的位置,阳⽘处于奇位称“得正”,故九五⽘既“得中”⼜“得正”,从其所处位置来看,就是⼤吉之位。
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于正南中天,《易经》称其为“飞龙在天”,此时龙星处在“中正”之位,既“得中”⼜“得正”,为⼤吉⼤利之象。
端午节的特色美食及由来
端午节的特色美食及由来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特色美食及由来,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一、端午节都有什么特色美食吃黄鳝端午节吃黄鳝的习俗,主要出现在江汉平原一带。
主要原因是因为这里的黄鳝,到了端午时节前后品质是最好的,个个圆肥丰满、肉嫩鲜美、营养丰富。
不但味道鲜美,营养也特别的丰富。
因此,民间有“端午黄鳝赛人参”之说。
吃茶叶蛋端午节,有吃咸鸭蛋的,还有吃松花蛋的。
其实在我国的江西南昌地区,在端午节还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
包括鸡蛋、鸭蛋、鹅蛋等,并且在蛋壳外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谓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吃打糕吉林省延边朝鲜族的人民,在端午节这天会吃一道非常有特色的食品--打糕。
所谓的打糕,就是将艾蒿与糯米饭一同放置于独木凿成的大木槽里,用长柄木棰长时间的捶打,这样艾蒿与糯米饭会慢慢的变糯。
怎么样非常有民族特色吧,有机会去延边的朋友一定要试试哦。
吃大蒜蛋刚才我们知道了南昌地区的人民会吃茶叶蛋。
其实在河南、浙江等省农村每逢端午节,还会在早饭的时候吃大蒜蛋!所谓的大蒜蛋就是将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
据说食用这种大蒜蛋,可以起到避“五毒”的作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哦!吃煎堆在我国福建的.晋江地区,家家户户到了端午节都要吃一种叫做煎堆的小吃。
它是用面粉、米粉或番薯粉和其他配料调成浓糊状,下油锅煎成一大片。
据传原由是因为在古代的时候闽南一带在端午节前后经常下雨,当地人认为是天漏所致,所以吃这种煎堆的目地是为了补天。
怎么样是不是特别好玩?吃面扇子面扇子是一种出现在甘肃省民勤县一带的民俗小吃。
主要原料是面粉,经过发酵后蒸制成扇子形状。
而且上下有5层之多,每层之间还会散上熟胡椒粉、芝麻等,并且捏成各种花纹,染上颜色非常的具有民族特色。
二、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夏五、重五等,是三个重要的中国节庆之一,其他两个分别是中秋节和农历新年。
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是什么?
端午节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是什么?2023年的端午节依然是中国传统节日中重要的一个,它标志着夏季的开始,同时也是缅怀历史的时刻。
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起源于中国南方。
这个节日有着悠久的文化背景和鲜明的习俗,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历史端午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那时的楚国和齐国、鲁国、燕国等国家极其相邻,于是对于这几国之间的军事征战十分频繁,一次又一次的交战中造成了大量的士兵伤亡,这让各国的政府十分担忧,想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解决这个问题。
于是他们联合召开了一次会议,商定了一个方案:每年的五月初五这一天,所有的士兵都要放离开军营,到乡村去度假,同时吃粽子、挂艾叶、赛龙舟,以此来缅怀历史、感念父母,同时也是为了让士兵能够好好的休息和调整,并增强他们的体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就是端午节最早的由来,也是民风民俗文化的一种体现。
文化背景端午节在中国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背景,这不仅体现在历史渊源的成分上,也体现在各种民间文化活动中。
首先是吃粽子,粽子是端午节最传统的美食,在这一天各地都有各自特色的粽子。
比如,南方的粽子偏甜,里面包的是豆沙、枣等甜食,而北方的粽子则以咸味为主,通常用肉、蛋等调料来包装。
此外,还有蒸肉粽、鲜肉粽、咸鹹蛋黄肉粽等不同口味的粽子,可谓层出不穷。
其次是挂艾叶。
挂艾叶是端午节另一项非常古老的习俗,它原本是为了防疫和祈求健康的。
古人认为艾草有消毒杀菌的效果,因此在端午节他们会用艾叶制作成菖蒲袋,然后将其挂在门口及四周,以此驱赶疫病和毒虫,同时也祈求家康健和平安。
最后是赛龙舟。
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传统活动之一,在中国各地都有这样的活动。
古人相信用龙形舟让龙神安居其中,以祈求风水之神保佑地方丰收。
而现代的赛龙舟,除了仍保留着一些古老的风俗习惯和意义外,更是成为了一项让体育运动与文化名节融汇的娱乐活动。
此外,龙舟竞渡还成为了国际范围内的比赛项目,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了全球。
总结端午节是中国国内保留下来的最具传统魅力的节日之一,它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中处处体现着中国古老的智慧和文化精髓。
端午节风俗有哪些传统文化
端午节风俗有哪些传统文化端午节,又称重阳节、龙舟节,是我国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
端午节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穿五色线等,下面将从这些方面介绍端午节的传统文化。
一、吃粽子吃粽子是端午节最传统的风俗之一。
粽子的外观是三角形,用竹叶包裹,内部由糯米、肉、豆等多种食材组成。
吃粽子的习惯在民间已经流传了数千年。
据传,吃粽子的习俗与屈原有关,他在投江自尽后,百姓们为了防止鱼虾咬食他的身体,就将糯米包在荷叶中,扔进江中,以表示对屈原的敬仰和哀思。
现在,吃粽子已经成为端午节不可或缺的元素,不仅是一种传统文化,也是家庭团聚的象征。
二、赛龙舟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一个重要传统文化。
据说,赛龙舟的习俗起源于古代中国的楚国。
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因遭贵族排挤而投江自尽,百姓们用龙舟去寻找他的遗体,这就是龙舟赛的起源。
现在,龙舟赛已经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每到端午节,各地都会举行龙舟比赛,以悼念屈原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三、挂艾草、穿五色线端午节的传统文化不仅包括吃粽子和赛龙舟,还包括挂艾草和穿五色线。
挂艾草是一种民间习俗,在端午节期间会在门口和床上挂上艾草,以祛病驱邪、消灾避祸。
五色线是五彩缤纷的丝线,可以绕在手腕上或穿在身上,以驱邪祈福的作用。
总之,端午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
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穿五色线等都是端午节不可或缺的元素,它们代表着人们对屈原的纪念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决心。
我们应该珍惜这些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它们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简介30字(2022)
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简介30字(2022)端午节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节日,虽然全国地域宽阔,人们了解到的故事,传说多有不同,但是习俗基本上是统一的。
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简介,希望大家喜欢!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本是用于拜祭龙祖、祈福辟邪的节日。
因传说战国时的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江自尽,后来人们将端午节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的风俗1、端午节吃粽子:粽子也是药膳的一种。
糯米具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
用来包裹粽子的粽叶更有讲究。
北方大多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和荷叶。
2、挂艾叶菖蒲:端午过后,邪气主要是湿热、秽浊,所以要芳香化湿,芳香化浊,端午节的习俗中总离不开芳香。
3、佩戴香包:端午节佩戴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夺目。
4、饮雄黄酒: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
一般饮用的雄黄酒,只是在白酒或自酿的黄酒里加入微量雄黄而成。
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可以有效地避免自身受到五虫的侵袭。
端午节的传说传说中,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那时屈原22岁就当了大夫,在楚怀王面前,楚怀王十分信任他。
不久,楚国的大奸臣看屈原不顺眼,于是就不断的在楚怀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楚怀王听了谗言,不再相信屈原了。
过了几天秦国的人把楚怀王骗走后,把他软禁在那里,没多久,他就死了。
楚怀王死后,他的儿子继成了王位称为楚襄王,楚襄王就把屈原赶到江南地区,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拯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大诗人屈原,把粽子投入江河是为了让鱼虾蛟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身体。
端午节赛龙舟的由来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大全
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大全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端午祭龙礼俗与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干支历法以及苍龙七宿正处南中的天象有关。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大全,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由驱毒避邪的节令习俗衍生出各地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主要有祭祀屈原、纪念伍子胥、插艾蒿、挂菖蒲、喝雄黄酒、吃粽子、龙舟竞渡、除五毒等。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
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
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
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
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习俗我国民间过端午节是较为隆重的,庆祝的活动也是各种各样,比较普遍的活动有以下种种形式: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
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
端午节的历史演变
端午节的历史演变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五月初五。
这个节日起源于中国古代,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具有浓厚文化内涵的节日。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来探究端午节的演变过程。
古代起源:纪念屈原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古代,主要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楚国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楚国的大臣兼文学家,由于忠于楚国,被楚王所不喜,被贬为涂山之上。
屈原因对国家的思念而投江自尽,以示对国家的忠诚。
为了纪念屈原,人们在每年五月初五这一天划龙舟并下江祭祀屈原。
民间习俗:龙舟竞渡和艾草香囊随着时间推移,端午节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有许多特有的民间习俗。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龙舟竞渡。
龙舟竞渡是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之一,起源于中国南方的水乡地区。
人们在这一天划龙舟比赛,既是为了纪念屈原,也是为了祈求平安和丰收。
此外,端午节还有一个特有的习俗,就是制作艾草香囊。
艾草被认为具有驱邪避灾的功效,人们将艾叶捆扎成香囊,挂在门口或悬挂在房间内,以保佑家庭平安和健康。
人们还将艾草香囊佩戴在身上,据信能起到辟邪和驱散瘟疫的作用。
加入丝绸文化:有趣的穿线活动在唐朝时期,端午节逐渐被丝绸文化所烘托。
此时,人们开始将五彩丝线穿在五颜六色的粽子上,构成各种图案,这一活动被称为"穿线"。
穿线活动流传至今,已经成为了端午节不可或缺的民间乐趣之一。
人们在家庭聚会或者庙会上相聚一堂,通过穿线活动,表达对美好生活和传统文化的追求。
现代变革:多样化的庆祝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端午节庆祝方式逐渐多样化。
在城市中,端午节通常会举行龙舟竞渡比赛,吸引大量观众前来观赛。
此外,一些地方还会举办艾草文化节,展览和推广艾草相关的文化和产品。
同时,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人们开始重新烹制和品尝传统的粽子。
粽子作为端午节的经典美食,以其丰富的口味和独特的包装风格,成为了节日庆祝的重要一环。
结语:端午节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从纪念屈原到承载丝绸文化,再到现代多样化的庆祝方式,每个时代都赋予了这个节日不同的意义和形式。
中国端午节有什么美食
中国端午节有什么美食中国端午节有什么传统美食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密不可分。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有许多传统风俗,其中之一便是品尝美食。
本文将介绍中国端午节的传统美食,包括粽子、雄黄酒和艾叶饼,并探讨其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一、粽子粽子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食品之一。
这种食物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屈原便将粽子作为纪念自己的食品之一。
粽子的制作方法也因地域而异,北方地区的粽子通常用糯米加肉类、豆沙等馅料包裹,口感柔软,而南方地区则用蜜枣、鸡蛋等料制成甜味粽子,吃起来更加香甜可口。
粽子不仅是端午节中最重要的食品,同时也寓意着家庭团聚和丰收的愿望。
在不同地区,人们都有用粽子祭祀祖先,祈求平安的习俗。
因此,在端午节这个重要的家庭团圆节日,家人之间赠送粽子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礼物。
二、雄黄酒雄黄酒是一种传统的中药酒,在端午节期间被广泛饮用。
雄黄是由雄黄毒素制成的一种中草药材料,这种毒素含有杀菌、消炎等多种功效,因此被用于中药酒的制作中。
雄黄酒有着浓郁的香气和独特的口感,被视为端午节中一种独特的饮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雄黄是一种能够驱邪避祟的物品,人们在端午节中饮用雄黄酒,也寓意着能够消灾避祸,迎来幸福安康。
三、艾叶饼艾叶饼是一种古老的中式糕点,也是端午节中的传统美食之一。
这种小巧玲珑的糕点,以艾叶为主要原料。
艾叶是一种中药材,具有杀菌、驱虫等多种功效。
艾叶饼不仅口感独特,同时也有着一定的保健功效。
艾叶饼在端午节中的寓意也是多种多样的,在一些地区,人们将其作为礼品送给亲朋好友;在另一些地方,人们则将其作为端午节中祭祀祖先的食品之一。
总之,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不仅可以品尝各种美食,也可以感受祖先留下的瑰丽文化。
而粽子、雄黄酒和艾叶饼则是这个节日中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美食,它们不仅具有美味可口的特性,还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
2021端午节的饮食习俗及来历
2021端午节的饮食习俗及来历我国传统的民俗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
除了吃粽子、划龙舟外,端午节也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
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饮食习俗及来历,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端午节的饮食习俗1、吃粽子粽子古称“角黍”,传说是为祭投江的屈原而发明的,真正有文字记载的粽子见于晋周处的《风土记》;而流传有序,历史最悠久的粽子则是西安的蜂蜜凉粽子,载于唐韦巨源《食谱》。
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如今的粽子更是多种多样,璀璨纷呈。
现今各地的粽子,一般都用箬壳包糯米,但内含的花色则根据各地特产和风俗而定。
将粽子加热后再吃,既安全卫生,又减轻消化负担。
2、吃“五黄”江浙一带有端午节吃“五黄”的习俗。
五黄指黄瓜、黄鳝、黄鱼、高邮的鸭蛋黄、雄黄酒。
此外浙北端午节还有吃豆腐的习俗。
过端午不仅仅是吃粽子的时候,也是一年里鳝鱼肉最嫩、最有营养的时候,所以有“端午黄鳝赛人参”的俗谚。
黄鳝由于口感软滑无刺,一直都是淡水水产中比较受欢迎的一种,尤其是对于孩子和老人来说,是不错的补养品。
黄鳝性温、味甘,入肝、脾、肾经,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固脱、温阳益脾、强精止血、滋补肝肾、祛风通络等功效。
3、吃茶蛋西南昌地区,端午节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
蛋有鸡蛋、鸭蛋、鹅蛋。
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谓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教你做茶蛋的方法:鸡蛋、茶叶、八角、桂皮、花椒、丁香、草果、小茴香、香叶、盐。
鸡蛋清洗干净,凉水入锅,小火煮开后再煮4分钟关火焖2分钟。
茶叶先冲入开水,静置5秒钟,沥掉水不要,洗干净的茶叶用纱布包起来。
准备所有香料并装入香料盒。
煮熟的鸡蛋取出,煮蛋的水倒掉不要,用不锈钢勺轻敲出裂纹,重新放入锅中,同时放入茶叶包和香料盒。
加适量盐,加入开水至完全没过鸡蛋,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约30分钟,关火浸泡10小时以上,时间越长越入味。
端午节蕴含的传统文化
端午节蕴含的传统文化端午节,又称为端午节、龙舟节等,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
作为中国重要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习俗。
下面将从历史、民俗、食品以及习俗等方面介绍端午节所蕴含的传统文化。
历史背景:端午节起源于战国时期,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他是古代中国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也是楚国的贤臣。
然而,因为政治打击而最终被贬谪,屈原抱石投江以示对国家的忠诚。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年五月初五都会举行划龙舟和包粽子的活动,以寄托对屈原的怀念之情。
民俗习俗:1. 划龙舟:这是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
划龙舟起源于屈原投江的故事,也是为了驱赶江中的恶鬼和疫病。
人们把龙舟竞渡作为一项重要的活动。
各地的龙舟外形各异,有长龙舟、鸭子船等,装饰丰富多彩。
在划龙舟比赛中,船上的人们同心协力划桨,以迎接好运和吉祥。
2. 包粽子: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的正日,这一天人们会包粽子。
粽子是一种传统的中国食品,用糯米加以各种馅料包裹而成。
不同地区的粽子口味和制作方式各不相同。
例如,江浙地区的粽子甜味,以甜豆沙、红枣为馅料;而北方的粽子则咸味,以肉类、香菇等为馅料。
包粽子是家庭的重要活动,人们一起动手包粽子,交流着美食的文化,也增强了家庭的凝聚力。
3. 穿艾叶、挂蒲草:在端午节这天,人们会将艾叶和蒲草回避身体,以驱赶瘟疫和邪恶。
艾叶是一种传统草药,具有辟邪、驱蚊等作用。
人们一般会将艾叶插在门前或将其挂在门头。
蒲草寓意形象吉祥,人们还会将它们挂在门或树木上,给家庭带来福气和平安。
端午美食:除了粽子,端午节还有一些特色的美食。
例如,粽子以外的古早味小吃,如艾窝窝、角黄、碱水粽等也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
这些美食代表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在现代,人们也创新了一些创意口味的粽子,如水果粽、巧克力粽等,符合现代人的口味需求,同时也保留了传统的风味。
端午节蕴含的传统文化:端午节作为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蕴含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
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介绍
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介绍端午节,又称为龙舟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庆祝。
端午节既有深厚的历史背景,也有丰富多彩的风俗活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介绍。
一、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的来历有多种说法,其中最为广泛接受的说法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和传说。
相传,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因政治上的不满而投江自尽。
为了守护屈原的遗体不被鱼虾吃掉,楚国人民纷纷划龙船、撞鼓,扔米粽来喂鱼虾,以保护屈原的遗体安然无恙。
从此,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了纪念屈原的日子,也就是端午节。
二、端午节的风俗活动1.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一项活动。
龙舟是一种长而狭窄的船,它的船头和船尾都有装饰成龙形状的造型,船身上漆有五颜六色的图案,非常精致美观。
龙舟比赛通常在江河湖海等水域进行,由多人组成的队伍划着龙舟竞赛速度。
比赛现场人声鼎沸,观众们站在河岸边为选手们加油鼓劲,欢呼声此起彼伏,极具观赏性和互动性。
2.吃粽子吃粽子是端午节不可缺少的风俗活动。
粽子是一种以糯米为主料,用竹叶包裹,经过蒸煮而成的美食。
传统的粽子有咸甜两种口味,咸粽子通常是将肉、花生、蛋黄等配料一同包入糯米中,而甜粽子则以红豆、枣等为馅料。
人们在端午节时会亲手包制粽子,既可以品尝到美味佳肴,也体现了传统文化和亲情。
3.挂艾草与穿五彩线端午节的另一个传统习俗是挂艾草和穿五彩线。
艾草被认为有驱邪避瘟的作用,在端午节时人们会在门楣上或者挂在家中烟囱处,以期辟除邪气。
而穿五彩线则是为了祈求健康平安,人们会将五色丝线系在手腕上或者挂在门口,寓意抵挡疾病和邪恶。
4.草荐草荐是京剧中特有的表演形式,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
草荐通常在天桥上演,演员们身着古装,扮演各种角色,通过动作、唱词、表情等方式,讲述传统的故事和传统瑰宝。
观众们则会聚集在一起,欣赏这一独特的文化表演,感受端午节的喜悦和庆祝气氛。
三、端午节的意义端午节不仅仅是一种传统节日,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午节的历史起源和美食有哪些端午节的历史起源和美食有哪些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
统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与端午起源有关的
传说在不同的民族和地区有多种说法,但流传至今主要有七种传说。
1、古代“龙子节”说
是古代龙图腾团族的祭龙盛典。
龙是虚拟的动物,在中国被认为是主宰一切的神灵,中国人素有龙的传人、龙的后代之称,每年祭祀,以龙图像纹身。
2、尧舜禹三代的兰浴避疫之俗说
《大载礼记·夏小正》说“五月蓄兰为沐浴也”。
如今端午仍有洗兰浴以避疫之俗,如扬州以百草水洗澡。
3、纪念春秋吴国伍子胥说
4、纪念孝女曹娥说
曹娥父亲是浙江会嵇上虞人,巫歌手。
汉安帝二年(公元前109年)在县江边弹奏唱歌迎波神,不幸溺死,不得尸骸。
其女曹娥当时
才十四岁,在江边号哭,尽夜不绝声,七天七夜,父尸体俘出。
也
有说曹娥不得父投江而尽。
5、勾践水上操练水兵说
春秋越国勾践于五月五日操练水兵,宋高承《事物纪源》称:“竞渡起于越王勾践”。
6、纪念介子推说
介子推是春秋晋国的著名大臣,辅助晋公子重耳复国,介子推曾割自己小腿肚的肉救了即将饿死的重耳,重耳掌权后,给所有的人
封了官位,唯独没有介子推。
后来文公发现,去请藏到深山中的介
子推,他终不肯出来,文公想用火烧山的办法把他逼出来。
谁知不
肯出山的'介子推抱木而死。
文公很伤心,便下令五月五禁火,禁火
也是五月五日的节俗,以前端午为寒食日。
1、吃茶蛋
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
蛋有鸡蛋、鸭蛋、鹅蛋。
蛋壳涂上红色,用五颜六色的网袋装着,挂在小孩子的脖子上,意为祝福孩子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2、吃“五红”
在扬州传统民俗中,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外,还要吃“五红”——烤鸭、苋菜、鸭蛋、龙虾、黄鱼或者黄鳝——这样整个夏天就可以
避邪消暑了。
饭桌上红苋菜不可少;红心咸鸭蛋价不高;雄黄泡酒后
呈橙色;河虾买点儿,油炒后,虾壳红通通的红光油亮;烧鸭上市了,到鸭子店斩个脯或腿子(1/4只)花费不多,于是,所谓的“五红”
也成了端午节餐桌上必定菜单。
3、吃桃、茄子及菜豆
台湾俗传端午吃桃、茄子及菜豆,可以健康、长。
俗话说:“食茄吃到会摇,吃豆吃到老老”。
苗栗地区的客家人过端午,也吃茄
子及长豆、桃李等。
但这些食物所代表的意义则和南人有别。
吃子
固然是取其长之意,吃李子则象征子孙繁衍,有人还认为可以预防
中暑。
吃长豆是为不被蛇咬(因长豆形状像蛇)。
吃茄子则可预防蚊
子咬(茄子客语叫做“吊菜”,而“咬”,土音为“ㄉ一ㄠ”,取其
谐音)。
4、吃大蒜蛋
河南、浙江等省农村每逢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
有的
地方,还在煮大蒜和鸡蛋时放几片艾叶。
早餐食大蒜、鸡蛋、烙油馍,这种食法据说可避“五毒”,有益健康。
5、吃艾馍馍
不少地方过端午节时还用米粉或面粉发酵与艾蒿一起蒸馍馍。
艾中含有多种挥发油,具有芳香气味,可驱虫杀菌,对多种细菌及某
些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所以古代在端午除病驱瘟,无论食还是用,艾均必不可少。
1、苋菜
中医认为,苋菜性凉味微甘,入肺、大肠,生于田间或路旁,有清热利湿、凉血止血、止痢等作用。
营养学认为,苋菜富含易被人
体吸收的钙质,对牙齿和骨骼的生长可起到促进作用,并能维持正
常的心肌活动,防止肌肉痉挛(抽筋)。
它含有丰富的铁、钙和维生
素K,具有促进凝血,增加血红蛋白含量并提高携氧能力,促进造
血等功能。
苋菜还是减肥餐桌上的主角,常食可以减肥轻身,促进
排毒,防止便秘。
今天说的苋菜,首选红苋菜,以叶片大而完整、较嫩为主,紫红色较好,萎烂的苋菜则不宜选购。
焯苋菜时烫一下即可捞起,防止
营养成分遭到破坏,影响疗效。
苋菜不耐久放,最好尽快吃完。
短
期存放可用保鲜膜包裹或放入保鲜袋,置冰箱冷藏。
2、茄子
茄子含有龙葵碱,能抑制消化系统肿瘤的增殖,对于防治胃癌有一定效果。
此外,茄子还有清退癌热的作用,因此尤其适合夏季食用。
茄子含有维生素E,有防止出血和抗衰老功能,常吃茄子,可
使血液中胆固醇水平不致增高,对延缓人体衰老具有积极的意义。
由于茄子性味甘寒,属于寒凉性质的食物,因此,身体体弱,有消化不良、容易腹泻、脾胃虚寒、哮喘、便溏症状的孕妇朋友不宜
多吃。
手术前也不要吃茄子,麻醉剂可能无法被正常地分解,会拖
延病人苏醒时间,影响病人康复速度。
3、黄鱼
黄花鱼不仅肉质肥厚、脆嫩、味道鲜美,易于消化吸收,黄花鱼的鳔、肉、胆均可治疗疾病。
《本草纲目》中就记载有,黄鱼味甘、性平,有明目、安神、益气、健脾开胃等功效。
现代营养学研究也
发现,黄花鱼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并富含脂肪、钙、磷、铁、碘以
及大量欧咪伽—3脂肪酸等,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黄花鱼特别适用于体质虚弱、面黄肌瘦、少气乏力、目昏神倦、食欲下降等症状的人食用,对有睡眠障碍、容易失眠的人有一定的
安神、促进睡眠的作用。
而在唐代《开宝本草》中介绍的“莼菜黄
鱼羹”食疗方,即用莼菜15克,黄花鱼250克,共煮煎浓汁服用,
有益气开胃的功效,胃口不好的人可以多吃。
4、红萝卜
胡萝卜营养丰富,经常吃胡萝卜有易身体健康,是夏季养生的首选食物,不仅能够预防癌症,抵抗氧化,还有美容、养颜、排毒、
防晒的功效,是夏日必备的“防晒霜”。
胡萝卜中的维生素A能够
协助肝脏排除体内毒素,减少肝脏中的脂肪。
纤维素还能帮助清理
结肠中的垃圾,并加速将其排出体外。
据哈佛大学的研究表明,每周吃6个胡萝卜的人比一个月只吃一个或更少的人,发生中风的几率更低。
不吃胡萝卜的人很容易中风。
胡萝卜中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可以抗衰老,因为β胡萝卜素
还能在机体正常新陈代谢中扮演抗氧化剂的作用,帮助细胞减缓老
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