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汇总第十六章二次根式。

1. 二次根式的概念。

- 形如√(a)(a≥slant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其中“√()”称为二次根号,a叫做被开方数。

- 注意:被开方数a必须是非负数,否则√(a)无意义。

例如√(-2)就不是二次根式。

2. 二次根式的性质。

- √(a)(a≥slant0)是一个非负数,即√(a)≥slant0。

- (√(a))^2=a(a≥slant0)。

例如(√(5))^2 = 5。

- √(a^2)=| a|=a(a≥sl ant0) -a(a<0)。

如√(3^2) = 3,√((-3)^2)=| - 3|=3。

3. 二次根式的乘除。

- 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a)·√(b)=√(ab)(a≥slant0,b≥slant0)。

例如√(2)×√(3)=√(2×3)=√(6)。

- 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a)÷√(b)=√(frac{a){b}}(a≥slant0,b>0)。

如√(8)÷√(2)=√(frac{8){2}}=√(4) = 2。

4. 二次根式的加减。

- 最简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的二次根式。

例如√(8)不是最简二次根式,化简为2√(2)后是最简二次根式。

- 二次根式加减时,先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同类二次根式是指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

例如√(12)+√(27)=2√(3)+3√(3)=5√(3)。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

1. 勾股定理。

-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 例如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分别为3和4,则斜边c=√(3^2)+4^{2}=√(9 + 16)=√(25)=5。

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知识清单梳理+经典例题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知识清单梳理+经典例题练习(含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 知识清单二次根式1.定义及存在意义的条件: 定义:形如)0(≥a a 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a ≥0. 2.根式化简及根式运算: 最简二次根式应满足的条件:(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或分母中不含二次根式; (2)被开方数中的因数或因式不能再开方。

同类二次根式: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这几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根式化简公式:a a =2,2)(a =a ;根式运算: 乘法公式:)0,0(≥≥⋅=⋅b a b a b a ;b a b a ⋅=2除法公式:)0,0(>≥=⇔=b a b a ba b a b a 分母有理化: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叫做分母有理化。

分母有理化的方法与步骤:①先将分子、分母化成最简二次根式;②将分子、分母都乘以分母的有理化因式,使分母中不含根式; ③最后结果必须化成最简二次根式或有理式。

常见分母有理化公式:b a ba ba a a a --=+=1,1 二次根式加减运算的步骤: (一化,二找,三合并 ) (1)将每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2)找出其中的同类二次根式。

(3)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3.双重非负性:002==⇒=+y x y x 且;00==⇒=+y x y x 且;000==⇒=+y x y x 且【典型例题1】 1、使代数式有意义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A.x ≥3B.x >3且x ≠4C.x ≥3且x ≠4D.x >3 2、若式子-+1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x ≥21 B.x ≤21 C.x =21 D.以上答案都不对【典型例题2】3、已知x 、y 为实数,且y=﹣+4.+=( )A.13B.1C.5D.6 4、下列式子中,属于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5、下列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 A.B.C.D.6、下列根式中与不是同类二次根式的是( )A. B. C. D.【典型例题3】7、化简的结果为()A. B. C.D.8、把根号外的因式移到根号内,得()A. B. C. D.9、计算的结果估计在()A.6至7之间B.7至8之间C.8至9之间D.9至10之间10、若,则( )A.1-2aB.1C.-1D.以上答案都不对【典型例题4】11、已知,,则代数式的值是()A.9B.±3C.3D.512、若m=,则m5﹣2m4﹣2016m3=()A.2015B.2016C.2017D.0【典型例题5】13、已知:实数a,b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b|.14、若的整数部分是a,小数部分是b ,求的值.15、已知△ABC的三边长a,b,c均为整数,且a和b 满足试求△ABC的c边的长.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课本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课本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第一章:实数1.1 实数的概念和性质1.2 实数的运算1.3 实数的应用第二章:一元一次方程2.1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2.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3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第三章:不等式3.1 不等式的概念3.2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3.3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第四章:二元一次方程组4.1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4.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4.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第五章:一次函数5.1 一次函数的概念5.2 一次函数的图像5.3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六章:平行线与相交线6.1 平行线的性质6.2 相交线的性质6.3 平行线与相交线的应用第七章:三角形7.1 三角形的性质7.2 三角形的全等7.3 三角形的相似7.4 三角形的应用第八章:四边形8.1 四边形的性质8.2 四边形的全等8.3 四边形的相似8.4 四边形的应用第九章:圆9.1 圆的性质9.2 圆的全等9.3 圆的相似9.4 圆的应用第十章:概率与统计10.1 概率的概念10.2 概率的计算10.3 统计的基本概念10.4 统计的应用第十一章:立体几何11.1 立体几何的基本概念11.2 立体几何的计算11.3 立体几何的应用第十二章:解析几何12.1 解析几何的基本概念12.2 解析几何的计算12.3 解析几何的应用第十三章:数列13.1 数列的概念13.2 等差数列13.3 等比数列13.4 数列的应用第十四章:函数14.1 函数的概念14.2 函数的图像14.3 函数的应用第十五章:不等式组15.1 不等式组的概念15.2 不等式组的解法15.3 不等式组的应用第十六章:反比例函数16.1 反比例函数的概念16.2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16.3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第十七章:二次函数17.1 二次函数的概念17.2 二次函数的图像17.3 二次函数的应用第十八章:勾股定理18.1 勾股定理的概念18.2 勾股定理的证明18.3 勾股定理的应用第十九章:统计与概率19.1 统计的基本概念19.2 概率的基本概念19.3 统计与概率的应用第二十章:数学建模20.1 数学建模的概念20.2 数学建模的方法20.3 数学建模的应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的内容涵盖了实数、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一次函数、平行线与相交线、三角形、四边形、圆、概率与统计、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数列、函数、不等式组、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勾股定理、统计与概率以及数学建模等知识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下数学教材介绍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八下数学教材介绍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下册介绍一、整体概略第十六章二次根式第十七章勾股定理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第十九章一次函数第二十章数据的剖析涵盖“数和代数”“图形和几何”、“统计和概率”、“综合和实践”所有四个领域。

全书需约 62 课时,详细以下:第十六章二次根式约9课时二次根式、最简二次根式的看法二次根式的四则运算第十七章勾股定理约9课时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抗命题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约 15课时一般平行四边形和特别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和正方形)的看法、性质和判断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平行线间的距离第十九章一次函数约17课时常量和变量的意义函数的看法和三种表示法一次函数的看法、图象、性质一次函数和方程、不等式的关系一次函数模型第二十章数据的剖析约12课时、中位数、众数刻画数据集中趋向的统计量——均匀数(加权均匀数)刻画数据失散(颠簸)程度的统计量——方差用样本的均匀数、方差预计整体的均匀数、方差,进一步领会用样本预计整体的思想别的,本书在第十九章、第二十章分别安排了一个课题学习,并在每一章的最后安排了两个数学活动,经过这些课题学习和数学活动进一步落实“综合和实践”的要求。

二、教科书内容的整体变化原八年级下册( 61)新八年级下册( 62)第 16章分式(14)第 16 章二次根式(9)第 17 章反比率函数(8)第 17章勾股定理(9)第 18章勾股定理(8)第 18章平行四边形(15)第 19章四边形(16)第 19章一次函数(17)第 20章数据的剖析(15)第 20 章数据的剖析(12)“分式”由八下提早至八上第 14 章整式的乘法和因式分解;第15章分式;第 16 章二次根式。

三章式的内容相对集中,表现式之间的联系,它们组成式的有机整体。

“二次根式”从九上提早至八下“勾股定理”从前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时常常波及二次根式的化简,便于计算、进一步稳固二次根式的运算,有利于全面表现勾股定理的教育价值“反比率函数”移到九下,便于学生理解波及的一些物理等有关知识;“一次函数”由八上移到八下,这一调整鉴于函数内容学习的以下三个难点:(1)函数的看法比较抽象;(2)从数和形双方面考虑问题;(3)用函数解决实质问题比较难。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பைடு நூலகம்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16.1 二次根式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课 件【全册】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电子课本 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22页 0051页 0075页 0131页 0210页 0256页 0287页 0363页 0435页 0477页 0504页 0581页 0622页 0710页 0746页 0781页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 数学活动 复习题16 17.1 勾股定理 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数学活动 复习题17 18.1 平行四边形 实验与探究 丰富多彩的正方形 小结 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阅读与思考 科学家如何测算岩石的年龄 信息技术应用 用计算机画函数图象 数学活动 复习题19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初中数学
全册精品PPT课件 (2套)
每一课都有两套课件!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
17.1.2利用勾股定理解 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6.1 二次根式
17.1.2 数轴表示根号13
16.2.1 二次根式的乘法 16.2.2 二次根式的除法 16.3.1 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 16.3.2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17.2.1 勾股定理的逆定 理
知识回顾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检测
点击“互动训练” 选择“《二次根式(1)》随堂检测”
回忆
活动一:定向导学
⑴什么叫做一个数的平方根?如何表示?
一般地,若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则
这个数就叫做a的平方根。
a的平方根是 aa
⑵什么是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如何表示?
若一个正数的平方等于a,则这个数就 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2.一长方形围栏,长是宽的2倍,
面积为130,则它的宽为 __6_5___
h 3.h=5t2,则t=___5____
20.1.1平均数
20.1.2中位数与众数
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
20.3 课题学习 体质健康 测试中的数据分析 小结、构建知识体系、复 习题20
《二次根式》第一课时
知识回顾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检测
(1)平方根:25的平方根是±5,3的平方根是 3 , 0的平方根是0,-5没有平方根.
二次根式具备哪些特点?
(1)有二次根号;
(2)被开方数不能小于0.
知识回顾 问题探究 课堂小结 随堂检测
探究一:什么样的式子是二次根式?
重点知识★
活动3 牛刀小试,初步运用
1
例1.式子:
2,

x

全】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全】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全】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一、二次根式二次根式是指形如a(a≥0)的式子。

其中,a被称为被开方数。

最简二次根式是指被开方数中不含开方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且不含分母的二次根式。

如果两个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相同,那么它们就是同类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具有一些性质,如a(a>0)的平方根是a,a的平方根和-a的平方根相等。

二、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指的是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时,a²+b²=c²。

应用勾股定理可以求出直角三角形的第三边长,或者判断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是指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a²+b²=c²,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勾股数是指能够构成直角三角形的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常见的勾股数有3,4,5;6,8,10;5,12,13;7,24,25等。

直角三角形还有一些其他的性质,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和掌握。

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即∠A+∠B=90°。

2.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即BC=AB/2.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即CD=AB=BD=AD,其中D为AB的中点。

4.三角形面积公式为AB•CD=AC•BC。

5.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有三种: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也可以判定直角三角形。

6.命题是对某件事情做出判断的完整句子,分为真命题和假命题。

7.定理是用推理的方法判断为正确的命题,证明是判断命题正确性的推理过程。

8.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是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写出已知和求证,找出由已知推出求证的途径并写出证明过程。

9.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有多种作用和常用结论。

10.数学口诀有助于记忆和理解数学知识,如“勾股三角形,斜边是对角线”等。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精选全文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精选全文

探究新知 观察以上出现的四个函数解析式,它们是不是正比例函
数,那么它们共同的特征如何表示呢? (1) c = 7 t - 35 (2) G = h -105 (3) y = 0.1 x + 22 (4) y = -5 x + 50
y = k(常数)x + b(常数)
探究新知
一般地,形如y=kx+b (k, b 是常数,k≠0)的函数,叫 做一次函数.
(2)当x=2.5时, y=3×2.5 - 9= -1.5.
课堂检测
能力提升题
我国现行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征收办法规定:月收入低于
5000元的部分不收税;月收入超过5000元但低于8000元的部分 征收3%的所得税……如某人月收入5360元,他应缴个人工资、 薪金所得税为:(5360-5000)×3%=10.8元. (1)当月收入大于5000元而又小于8000元时,写出应缴所得税
连接中考
根据记录,从地面向上11km以内,每升高1km,气温降低6℃; 又知在距离地面11km以上高空,气温几乎不变.若地面气温为m (℃),设距地面的高度为x(km)处的气温为y(℃) (1)写出距地面的高度在11km以内的y与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上周日,小敏在乘飞机从上海飞回西安途中,某一时刻, 她从机舱内屏幕显示的相关数据得知,飞机外气温为﹣26℃时, 飞机距离地面的高度为7km,求当时这架飞机下方地面的气温;
答:画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像,一般地, 过原点和点(1,k). 【思考】能用这种方法作出一次函数的图象吗?
素养目标
3. 能灵活运用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解答有关 问题. 2.能从图象角度理解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 关系.
1. 会画一次函数的图象,能根据一次函数的图 象理解一次函数的增减性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一)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

2.勾股定理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三边长a,b,c满足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经过证明被确认正确的命题叫做定理。

我们把题设、结论正好相反的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

如果把其中一个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个叫做它的逆命题。

(例:勾股定理与勾股定理逆定理) 第十九章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定义: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性质: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平分且相等。

矩形判定定理: 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3.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菱形的定义: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菱形的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二)数据的分析1.加权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权的理解:反映了某个数据在整个数据中的重要程度。

学会权没有直接给出数量,而是以比的或百分比的形式出现及频数分布表求加权平均数的方法。

2.将一组数据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median);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3.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mode)。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4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4篇】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4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从现实情境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讨论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依关系,加深对函数、函数概念的理解。

2、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对两个变量之间相依关系的讨论,培养学生的辨别唯物主义观点。

2、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数学化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抽象反比例函数概念的过程,体会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和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教学难点:领悟反比例的概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活动1问题:下列问题中,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可用怎样的函数关系式表示?这些函数有什么共同特点?(1)京沪线铁路全程为1463km,乘坐某次列车所用时间t(单位:h)随该列车平均速度v(单位:km/h)的变化而变化;(2)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个面积为1000m2的矩形草坪,草坪的长为y随宽x的变化;(3)已知北京市的总面积为1、68×104平方千米,人均占有土地面积S(单位:平方千米/人)随全市人口n(单位:人)的变化而变化。

师生行为:先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再进行全班性的问答或交流。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两个变量间的关系为什么可以看着函数,了解所讨论的函数的表达形式。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提问学生,师生互动。

在此活动中老师应重点关注学生:①能否积极主动地合作交流。

②能否用语言说明两个变量间的关系。

③能否了解所讨论的函数表达形式,形成反比例函数概念的具体形象。

分析及解答:其中v是自变量,t是v的函数;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n是自变量,s是n的函数;上面的函数关系式,都具有的形式,其中k是常数。

二、联系生活,丰富联想活动2下列问题中,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可用这样的函数式表示?(1)一个游泳池的容积为20__m3,注满游泳池所用的时间随注水速度u 的变化而变化;(2)某立方体的体积为1000cm3,立方体的高h随底面积S的变化而变化;(3)一个物体重100牛顿,物体对地面的压力p随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的变化而变化。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1.二次根式:式子a (a ≥0)叫做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大于或等于0。

3.二次根式的双重非负性:a :①0≥a ,②0≥a 附:具有非负性的式子:①0≥a ;②0≥a ;③02≥a4.最简二次根式:必须同时满足下列条件:⑴被开方数中不含开方开的尽的因数或因式; ⑵被开方数中不含分母; ⑶分母中不含根式。

5.同类二次根式: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若被 相同,则这几个二次根式就是同类二次根式。

6.二次根式的性质:(1)(a )2=a (a ≥0); (2)==a a 27.二次根式的运算:(1)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先把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的乘除法:二次根式相乘(除),将被开方数相乘(除),所得的积(商)仍作积(商)的被开方数并将运算结果化为最简二次根式.a ≥0,b ≥0);=(b ≥0,a>0). (3)有理数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及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以及多项式的乘法公式,都适用于二次根式的运算.a (a >0)a -(a <0)0 (a =0);【典型例题】1、概念与性质 例1下列各式1)22211,2)5,3)2,4)4,5)(),6)1,7)2153x a a a --+---+, 其中是二次根式的是_________(填序号). 例2、求下列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围(1)x x --+315; (2)22)-(x例3、 在根式1) 222;2);3);4)275xa b x xy abc +-,最简二次根式是( ) A .1) 2) B .3) 4) C .1) 3) D .1) 4) 例4、已知:的值。

求代数式22,211881-+-+++-+-=x yy x xy y x x x y例5、 (2009龙岩)已知数a ,b ,若2()a b -=b -a ,则 ( )A. a>bB. a<bC. a≥bD. a≤b 2、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计算 例1. 将根号外的a 移到根号内,得 ( ) A.; B. -; C. -; D.例2. 把(a -b )-1a -b 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例3、计算:例4、先化简,再求值:11()ba b b a a b ++++,其中a=512,b=512.例5、如图,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位置,化简 222()a b a b -4、比较数值(1)、根式变形法当0,0a b >>时,①如果a b >a b >a b <a b < 例1、比较35与53的大小。

八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电子课本

八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电子课本

八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电子课本八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电子课本第一单元图形与位置本单元主要内容是图形的基本概念与位置关系的初步学习,包括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梯形、三角形、圆等图形的定义及其特征。

同时,还学习了图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表示方法和坐标计算,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的探究。

1.1 图形的基本概念1.2 位置关系1.3 平面直角坐标系1.4 图形的周长1.5 平行四边形和矩形1.6 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第二单元数据的整理与描述本单元主要内容是在学习统计数据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据的整理与描述,包括频数、频率、中位数、众数、极差、四分位数等统计概念的学习、数据图的绘制和解读等内容。

2.1 数据的整理2.2 数据的描述2.3 数据的图象表示第三单元方程与不等式本单元主要内容是方程与不等式的初步学习,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应用、解方程与画图的联系、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应用等内容。

3.1 一元一次方程3.2 一元一次不等式3.3 二元一次方程第四单元几何变换本单元主要内容是平面图形的基本变换,包括平移、旋转、翻折和对称等内容,通过学习这些基本变换,进一步加深对图形的认识和理解。

4.1 图形的对称性4.2 平移4.3 旋转4.4 翻折第五单元直线与角本单元主要内容是直线与角的初步学习,包括直线的定义与判定、直线的性质及其应用、角的定义、度数制与弧度制、角度制中角的度数、补角、余角、同位角和对顶角等内容。

5.1 直线的基本性质5.2 角的基本概念5.3 角度制中的角5.4 角的平分线和垂线第六单元三角形本单元主要内容是三角形的初步学习,包括三角形的定义、分类、性质及其应用、三角形中的中线、垂心、外心、内心、重心的定义及其应用,解决与角度、边长相关的应用问题。

6.1 三角形的定义和分类6.2 三角形的性质6.3 三角形中的中线6.4 三角形中的重心第七单元圆与圆的应用本单元主要内容是圆的初步学习,包括圆的定义和性质、圆周角、圆内角和圆外角的关系、正多边形内接圆和外接圆的性质、弧长公式与扇形面积公式等内容。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配新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配新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配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配新人教版【篇1】一、教学目标:1、理解极差的定义,知道极差是用来反映数据波动范围的一个量.2、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的突破方法1、重点:会求一组数据的极差.2、难点:本节课内容较容易接受,不存在难点.三、课堂引入:下表显示的是上海2月下旬和同期的每日最高气温,如何对这两段时间的气温进行比较呢?从表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比较两段时间气温的高低,求平均气温是一种常用的方法.经计算可以看出,对于2月下旬的这段时间而言,和上海地区的平均气温相等,都是12度.这是不是说,两个时段的气温情况没有什么差异呢?根据两段时间的气温情况可绘成的折线图.观察一下,它们有区别吗?说说你观察得到的结果.用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所得到的差来反映这组数据的变化范围.用这种方法得到的差称为极差(range).四、例习题分析本节课在教材中没有相应的例题,教材P152习题分析问题1可由极差计算公式直接得出,由于差值较大,结合本题背景可以说明该村贫富差距较大.问题2涉及前一个学期统计知识首先应回忆复习已学知识.问题3答案并不唯一,合理即可。

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配新人教版【篇2】教学目标:1、经历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和动手操作、画图过程,掌握有关画图的操作技能,发展初步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2、能按要求把所给出的图形补成以某直线为轴的轴对称图形,能依据图形的轴对称关系设计轴对称图形。

教学重点:本节课重点是掌握已知对称轴L和一个点,要画出点A关于L 的轴对称点的画法,在此基础上掌握有关轴对称图形画图的操作技能,并能利用图形之间的轴对称关系来设计轴对称图形,掌握有关画图的技能及设计轴对称图形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学方法:动手实践、讨论。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先复习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以及轴对称的相关的性质:1.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________,那么这个图形叫做________________,这条直线叫做_____________2.轴对称的三个重要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提出问题:二、探索练习:1. 提出问题:如图:给出了一个图案的一半,其中的虚线是这个图案的对称轴。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篇)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篇)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篇)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一1.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做矩形?2.矩形有哪些性质?3.矩形与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共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4.事例引入:小华想要做一个矩形像框送给妈妈做生日礼物,于是找来两根长度相等的短木条和两根长度相等的长木条制作,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检测他做的是矩形像框吗?看看谁的方法可行?通过讨论得到矩形的判定方法.矩形判定方法1:对角钱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矩形判定方法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指出:判定一个四边形是矩形,知道三个角是直角,条件就够了.因为由四边形内角和可知,这时第四个角一定是直角.)例1(补充)下列各句判定矩形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

四边形是矩形;(×)(2)有四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3)四个角都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4)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5)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矩形;(×)(6)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7)对角线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8)一组邻边垂直,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9)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指出:(l)所给四边形添加的条件不满足三个的肯定不是矩形;(2)所给四边形添加的条件是三个独立条件,但若与判定方法不同,则需要利用定义和判定方法证明或举反例,才能下结论.例2(补充)已知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ob 是等边三角形,ab=4cm,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分析:首先根据△aob是等边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判定出abcd是矩形,再利用勾股定理计算边长,从而得到面积值.解:∵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o=ac,bo=bd.∵ ao=bo,∴ ac=bd.∴ abcd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在rt△abc中,∵ ab=4cm,ac=2ao=8cm,∴bc=(cm).例3(补充)已知:如图(1),abcd的四个内角的平分线分别相交于点e,f,g,h.求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分析:要证四边形efgh是矩形,由于此题目可分解出基本图形,如图(2),因此,可选用“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来证明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案篇二1.理解掌握分式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八年级数学下册课件(人教版)勾股定理

八年级数学下册课件(人教版)勾股定理

5 如图,将两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ABC 和△A′B′C ′拼在一起,其 中点A′与点A重合,点C ′落在边AB上,连接B′C. 若∠ACB=∠AC′B ′ =90°,AC=BC=3,则B′C 的长为( A )
A.3 3 B.6 C.3 2 D. 21
知识点 2 勾股定理与面积的关系
在一张纸上画4个与图所示的全等的直角三边形,并把它们 剪下来.如图所示,用这四个直角三角形进行拼摆,将得到一个
17.1 勾股定理
第1课时
相传2500年前,一次毕达哥拉斯去朋友家作客, 发现朋友家用砖铺成的地 面反映直角三角形三边的 某种数量关系,同学们, 我们也来观察下面的图案, 看看你能发现什么?
A、B、C 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直角三角形三边有什么关系?
A
B
C
让我们一起探索这个古老的定理吧!
知识点 1 勾股定理
正方形B的面积是 9 个单位面积.
正方形C的面积是 18 个单位面积.
C A
B
图2-1
C A
B
图2-2
(图中每个小方格代表一个单位面积)
分“割”成若干个 直角边为整数的三角形
S正方形c
= 4 133 2
=18(单位面积)
C A
B
图2-1
C A
B
图2-2
(图中每个小方格代表一个单位面积)
(2)在图2-2中,正方形A,B, C 中各含有多少个小方格?
A.3 B.4 C.5 D.7
4 如图,已知△ABC 为直角三角形,分别以直角边AC,BC 为直径 作半圆AmC 和BnC,以AB 为直径作半圆ACB,记两个月牙形阴 影部分的面积之和为S1,△ABC 的面积为S2,则S1与S2的大小关

人教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五篇

人教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五篇

人教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五篇在我们的教学当中可能会发现有些学生对数学有厌学心理,所以我们的教学设计就要激发通过性们对数学的兴趣,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大家喜欢,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人教八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操作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并初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会用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教学重难点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工具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投影仪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什么是长方体的长、宽、高?什么是正方体的棱长?2.指出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并说出长方体的特征。

指出正方体的棱长,并说出正方体的特征。

【新课讲授】1.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在上面分另标出“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

师生共同复习长方形的特征。

请同学们沿着长方体纸盒的前面和上面相交的棱剪开,得到右面这幅展开图。

(2)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纸盒,分别标出“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然后师生共同复习正方体的特征。

让学生分别沿着正方体的棱剪开。

得到右面正方体展开图。

(3)观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的展开图,看看哪些面的面积相等,长方体中每个面的长和宽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观察后,小组议一议。

引导学生总结长方体的表面积概念。

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需要计算哪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2)出示教材第24页例1。

理解分析,做一个包装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实际上是求什么?(这个长方体饭包装箱的表面积)先确定每个面的长和宽,再分别计算出每个面的面积,最后把每个面的面积合起来就是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六章二次根式16.1二次根式第1课时二次根式的概念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判定.重点二次根式的概念.难点利用a(a≥0)的意义解答具体题目.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两个问题:1.正方形的面积为S,则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1,斜边为2,则另一直角边为________.出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总结式子的特点.学生计算结果,然后观察总结式子的特点.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探究1二次根式的概念形如a(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出示问题:3,s(s≥0),a2+1等有什么共同特征,引导学生归纳概念,并让学生判断a,-5,3a,1-a是不是二次根式.学生交流、讨论,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探究2 1.-1有算术平方根吗?2.0的算术平方根是多少?3.当a<0时,a有意义吗?学生通过思考交流,最后归纳总结:只有非负数才有算术平方根.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例1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二次根式,哪些不是二次根式?(1)11;(2)-5;(3)(-7)2;(4)313;(5)15-16;(6)3-x(x≤3);(7)-x(x≥0);(8)(a-1)2;(9)-x2-5;(10)(a-b)2(ab≥0).【分析】要判断一个根式是不是二次根式,一是看根指数是不是2,二是看被开方数是不是非负数.解:因为11,(-7)2,15-16=130,3-x (x ≤3),(a -1)2,(a -b )2(ab ≥0)中的根指数都是2,且被开方数为非负数,所以都是二次根式.313的根指数不是2,-5,-x(x ≥0),-x 2-5的被开方数小于0,所以不是二次根式. 【方法总结】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二次根式,要看所给的式子是否具备以下条件:(1)带二次根号“ ”;(2)被开方数是非负数.例2 求使下列式子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 (1)14-3x;(2)3-x x -2;(3)x +5x .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分式的意义,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且分母不等于0,列不等式(组)求解.解:(1)由题意得4-3x >0,解得x <43.当x <43时,14-3x有意义; (2)由题意得⎩⎪⎨⎪⎧3-x ≥0,x -2≠0,解得x ≤3且x ≠2.当x ≤3且x ≠2时,3-x x -2有意义; (3)由题意得⎩⎪⎨⎪⎧x +5≥0,x ≠0,解得x ≥-5且x ≠0.当x ≥-5且x ≠0时,x +5x 有意义. 【方法总结】含二次根式的式子有意义的条件:(1)如果一个式子中含有多个二次根式,那么它们有意义的条件是各个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都必须是非负数;(2)如果所给式子中含有分母,则除了保证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外,还必须保证分母不为零.例3 (1)已知a 、b 满足2a +8+|b -3|=0,解关于x 的方程(a +2)x +b 2=a -1;(2)已知x 、y 都是实数,且y =x -3+3-x +4,求y x 的平方根.【分析】(1)根据二次根式的非负性和绝对值的非负性求解即可;(2)根据二次根式的非负性即可求得x 的值,进而求得y 的值,从而算出y x 的平方根.解:(1)根据题意得⎩⎨⎧2a +8=0,b -3=0,解得⎩⎨⎧a =-4,b = 3.则(a +2)x +b 2=a -1,即-2x +3=-5,解得x =4;(2)根据题意得⎩⎪⎨⎪⎧x -3≥0,3-x ≥0,解得x =3,则y =4,故y x =43=64,±64=±8,∴y x 的平方根为±8.【方法总结】二次根式和绝对值都具有非负性,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1.教材P3练习.2.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五、反思小结,梳理新知1.二次根式的概念.2.要使二次根式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满足被开方数是非负数.六、布置作业1.学生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2.教材P5习题16.1第1,7题.第2课时 二次根式的性质1.理解a (a ≥0)是一个非负数.2.探究并归纳(a )2=a (a ≥0),a 2=a (a ≥0),并利用这些结论解决具体问题.重点a (a ≥0)是一个非负数;(a )2=a (a ≥0).a 2=a (a ≥0).难点综合运用性质a 2=|a |进行化简和计算.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a 2等于什么?我们不妨取a 的一些值,如2,-2,3,-3,…分别计算出对应的a 2的值,看看有什么规律.22=4=2;(-2)2=4=2;32=9=3;(-3)2=9=3;…你能概括一下a 2的值吗?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探究1 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a )2=a (a ≥0)出示问题:若a ≥0,则(a )2等于多少?经过一系列计算,学生逐步悟出其中的基本性质.探究2 二次根式的基本性质:1.计算:42=________;0.22________;⎝⎛⎭⎫452=________;202=________. 观察其结果与根号内幂底数的关系,归纳得到:当a >0时,a 2=________.2.计算:(-4)2=________;(-0.2)2=________;⎝⎛⎭⎫-452=________;(-20)2=________.观察其结果与根号内幂底数的关系,归纳得到:当a <0时,a 2=________.3.计算:02=________,当a =0时,a 2=________.归纳总结:将上面做题过程中得到的结论综合起来,得出二次根式的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a 2=|a |=⎩⎪⎨⎪⎧a (a ≥0);0;-a (a <0).即时训练22=_______,0.12=_______, ⎝⎛⎭⎫232=______, 02=_______, (-3)2=______, a 2=______.探究3 典例分析教材P3例2,P4例3.教师巡视,让做得好的学生上黑板演示,给做得不好的学生订正. 学生独立完成,对照黑板上的答案更正.探究4 代数式的意义观察下列式子:m +n ,ab ,2,πr 2,a (a ≥0),2x -3y ,…,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与式子a +b >0,2x -y =0有什么不同?下列式子中,指出哪些不是代数式?①3>2;②12x -13y ;③a ;④0;⑤a +b =b +a . 教师提问、点拨、帮助学生分析、总结.学生观察、思考、正确判断代数式与方程等式、不等式的区别.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例1 化简: (1)(5)2;(2)52;(3)(-5)2;(4)(-5)2. 【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计算即可.解:(1)(5)2=5;(2)52=5;(3)(-5)2=5;(4)(-5)2=5.【方法总结】利用a 2=|a |进行计算与化简,幂的运算法则仍然适用,同时要注意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要为非负数.例2 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1)a 2-13;(2)4a 2-5;(3)x 4-4x 2+4.【分析】由于任意一个非负数都可以写成一个数的平方的形式,利用这个即可将以上几个式子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解:(1)a 2-13=a 2-(13)2=(a +13)(a -13);(2)4a 2-5=(2a )2-(5)2=(2a +5)(2a -5);(3)x 4-4x 2+4=(x 2-2)2=[(x +2)(x -2)]2=(x +2)2(x -2)2.【方法总结】一些式子在有理数的范围内无法分解因式,可是在实数范围内就可以继续分解因式,这就需要把一个非负数表示成平方的形式.例3已知实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化简:(a+1)2+2(b-1)2-|a -b|.【分析】根据数轴确定a和b的取值范围,进而确定a+1、b-1和a-b的取值范围,再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和绝对值的意义化简求解.解:从数轴上a,b的位置关系可知-2<a<-1,1<b<2,且b>a,故a+1<0,b-1>0,a-b<0.原式=|a+1|+2|b-1|-|a-b|=-(a+1)+2(b-1)+(a-b)=b-3.【方法总结】结合数轴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求值或化简,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数轴判断字母的取值范围和熟练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例4已知x为实数时,化简x2-2x+1+x2.【分析】根据a2=|a|,结合绝对值的性质,将x的取值范围分段进行讨论解答.解:x2-2x+1+x2=(x-1)2+x2=|x-1|+|x|.当x≤0时,x-1<0,原式=1-x +(-x)=1-2x;当0<x≤1时,x-1≤0,原式=1-x+x=1;当x>1时,x-1>0,原式=x-1+x=2x-1.【方法总结】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化简时,要结合具体问题,先确定出被开方数的正负,对于式子a2=|a|,当a的符号无法判断时,就需要分类讨论,分类时要做到不重不漏.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1.教材P4练习.2.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五、反思小结,梳理新知1.a(a≥0)是一个非负数.2.(a)2=a(a≥0).3.a2=|a|.六、布置作业1.学生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2.教材P5习题16.1第2~10题.16.2二次根式的乘除第1课时二次根式的乘法1.使学生能够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2.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重点会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化简二次根式,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 难点二次根式的乘法与积的算术平方根的关系及应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计算下列各式,观察计算结果,你发现什么规律?1.25×9=_______,25×9=_______;2.4×36=_______,4×36=_______.出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运算结果,发现和总结式子有什么规律,指几名学生回答,其余学生补充.学生计算,观察,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体会结果特点.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探究11.参考上面的结果,用“>”“<”或“=”填空.4×9______4×9;100×36______100×36.2.利用计算器计算填空.(1)2×3________6;(2)2×5________10;(3)5×6________30;3.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是什么?字母表达式怎样?引导学生发现结论,可要求学生举一些类似的式子.总结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学生先完成填空,再观察,分析,合作交流,总结结论.注意公式a ·b =ab (a ≥0,b ≥0)中a 、b 的取值范围.探究2把a ·b =ab 反过来,可以得到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ab =a ·b .思考:(1)a 、b 的取值有什么特点?(2)这个公式与二次根式的乘法在用法上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引导、点拨、教师点评:可与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类比.先自主探索,再小组合作,分析、总结,交流.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例1 式子x +1·2-x =(x +1)(2-x )成立的条件是( )A .x ≤2B .x ≥-1C .-1≤x ≤2D .-1<x <2【分析】根据题意得⎩⎪⎨⎪⎧x +1≥0,2-x ≥0,解得-1≤x ≤2.故选C. 【方法总结】运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a ·b =ab (a ≥0,b ≥0),必须注意被开方数均是非负数这一条件.例2 计算: (1)3×5;(2)14×64; (3)627×(-3 3); (4)3418ab ·⎝⎛⎭⎫-2a6b 2a . 【分析】有理式的乘法运算律及乘法公式对二次根式同样适用,计算时注意最后结果要化为最简形式.解:(1)3×5=3×5=15; (2)14×64=14×64=16=4; (3)6 27×(-3 3)=-1827×3=-1881=-18×9=-162; (4)34 18ab ·⎝⎛⎭⎫-2a 6b 2a =-34·2a ·18ab ·6b 2a =-32a ·36×3b 3=-32a ·6b 3b =-9b a3b . 【方法总结】在运算过程中要注意根号前的因数是带分数时,必须化成假分数,如果被开方数有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可先将二次根式化简后再相乘.例3 小明的爸爸做了一个长为588π cm ,宽为48π cm 的矩形木相框,还想做一个与它面积相等的圆形木相框,请你帮他计算一下这个圆的半径(结果保留根号).【分析】根据矩形和圆的面积公式,构造等式进行计算.解: 设圆的半径为r cm.因为矩形木相框的面积为588π×48π=168π(cm 2),所以πr 2=168π,r =242 cm(r =-242舍去).答:这个圆的半径是242 cm.【方法总结】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列出相应的式子进行计算,体现了转化思想.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1.教材P7练习.2.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五、反思小结,梳理新知1.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a ·b =ab (a ≥0,b ≥0)2.积的算术平方根:ab =a ·b (a ≥0,b ≥0)六、布置作业1.学生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2.教材P10习题16.2第1题.第2课时 二次根式的除法1.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2.使学生能利用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与运算.3.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并运用它把不是最简二次根式的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重点会利用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会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 难点 会进行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和最简二次根式的运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光明中学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的空地让九年级一班学生建一个花池.已知直角边AC =52 m ,BC =6 m ,你能求出斜边AB 的长吗?在上面的问题中,你会计算1694的结果吗?学习这节课后,你将很容易地解答这类问题.出示问题,分析,点拨方法,适时设疑.学生动手计算,体会结果.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探究11.计算下列各式,观察计算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916________,916=________; (2)1636=________,1636=________. 规律:916______916;1636______1636. 2.总结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a b=a b (a ≥0,b >0), 反过来得到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a b =a b(a ≥0,b >0)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结论:二次根式的除法和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与前面学习的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和二次根式的乘法类似,应注意前后联系.教师引导,分析a ,b 取值不同的原因.学生先自主探索,再小组讨论,总结方法.理解a ,b 的取值不同的原因.学生举例,验证两个公式的正确性.探究2通过分析可以得到,二次根式有如下两个特点:(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我们把满足上述两个条件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例1 计算: (1)0.760.19;(2)-123÷554; (3)6a 2b 2ab;(4)5÷⎝⎛⎭⎫-5145. 【分析】本题主要运用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来进行计算,若被开方数是分数,则被开方数相除时,可先用除以一个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的方法进行计算,再进行约分.解:(1)0.760.19=0.760.19=4=2; (2)-123÷554=-123÷554=-53×545=-18=-3 2; (3)6a 2b 2ab =6a 2b 2ab =3a ; (4)5÷⎝⎛⎭⎫-5145=-5÷595=-5×15×59=-15×53=-13. 【方法总结】利用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时,可以用“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进行约分化简.例2 若a 2-a =a 2-a,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2 B .a ≤2C .0≤a <2D .a ≥0 【分析】根据题意得⎩⎪⎨⎪⎧a ≥0,2-a >0,解得0≤a <2.故选C. 【方法总结】运用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b a =b a(a >0,b ≥0),必须注意被开方数是非负数且分母不等于零这一条件.例3 化简:(1)179;(2)3c 34a 4b 2(a >0,b >0,c >0). 【分析】运用商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用分子的算术平方根除以分母的算术平方根.解:(1)179=169=169=43;(2)3c34a4b2=3c34a4b2=c2a2b3c.【方法总结】被开方数中的带分数要化为假分数,被开方数中的分母要化去,即被开方数不含分母,从而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例4座钟的摆针摆动一个来回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周期,其周期计算公式为T=2πlg,其中T表示周期(单位:秒),l表示摆长(单位:米),g=9.8米/秒2,假若一台座钟摆长为0.5米,它每摆动一个来回发出一次滴答声,那么在1分钟内,该座钟大约发出了多少次滴答声(π≈3.14)?【分析】由给出的公式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要先求出这个钟摆的周期,然后利用时间除以周期得到次数.解:∵T=2π0.59.8≈1.42,60T=601.42≈42(次),∴在1分钟内,该座钟大约发出了42次滴答声.【方法总结】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运用公式.用二次根式的除法进行运算,解这类问题时要注意代入数据的单位是否统一.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1.教材P10练习.2.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五、反思小结,梳理新知1.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2.商的算术平方根.3.最简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不含分母;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六、布置作业1.学生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2.教材P10~11习题16.2第2~11题.16.3二次根式的加减第1课时二次根式的加减能够正确进行简单的二次根式加减法的运算.重点二次根式加减法的运算.难点探讨二次根式加减法运算的方法,快速准确进行二次根式加减法的运算.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小明家的客厅是长7.5 m,宽5 m的长方形,他要在客厅中截出两个面积分别为8 m2和18 m2的正方形铺不同颜色的地砖,问能否截出?K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习题引入问题(1)计算下列各式.①2 2+3 2;②2 8-3 8+5 8;③2 5+5+5+2.问题(2)下列计算是否正确?为什么?①8-3=8-3;②4+9=4+9;③9×16=9×16;④3 2-2=2 2.教师可点拨:将问题(1)中①的2看成x,应怎样计算?8是最简二次根式吗?引导学生,发现结论.问题(2)可提问学生口答,学生相互补充.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总结规律:二次根式加减时,可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合并.并通过问题验证.2.探索思考(1)在有理数范围内成立的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能否继续使用?(2)比较二次根式的加减与整式的加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什么样的二次根式才能合并?引导、点拨、教师点评:(1)能继续使用.(2)二者运算类似,都是系数的加减运算.先自主探索,再小组合作,交流.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那么这几个二次根式就可以合并.3.应用验证学生完成教材P13的例题.教师引导、点拨、分析.计算过程中,提示学生将二次根式的加减与整式的加减相比较,强调哪些二次根式能合并,哪些二次根式不能合并.学生先自主学习、再合作.养成良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总结二次根式加减法则:二次根式相加减,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合并.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例1已知最简二次根式2a+b与a+b3a-4能够合并同类项,求a+b的值.【分析】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求出a,b的值,再代入a+b求解即可.解:∵最简二次根式2a+b与a+b3a-4能够合并同类项,∴a+b=2,2a+b=3a-4,解得a=3,b=-1,∴a+b=3+(-1)=2.【方法总结】根据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求待定字母的值时,应该根据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建立方程或方程组求解.例2母亲节快到了,为了表示对妈妈的感恩,小号同学特地做了两张大小不同的正方形的壁画送给妈妈,其中一张面积为800 cm2,另一张面积为450 cm2,他想如果再用金色细彩带把壁画的边镶上会更漂亮,他手上现有1.2 m长的金色细彩带,请你帮他算一算,他的金色细彩带够用吗?如果不够,还需买多长的金色细彩带(2≈1.414,结果保留整数)?【分析】先求出每张正方形壁画的边长,再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求所需金色细彩带的长.解:镶壁画所用的金色细彩带的长为:4×(800+450)=4×(20 2+15 2)=140 2≈197.96(cm).因为1.2 m=120 cm<197.96 cm,所以小号的金色细彩带不够用.197.96-120=77.96≈78(cm),即还需买78 cm的金色细彩带.【方法总结】利用二次根式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应认真分析题意,注意计算的正确性与结果的要求.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1.教材P13练习.2.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五、反思小结,梳理新知1.被开方数相同的最简二次根式.2.二次根式的加减.一般地,二次根式加减时,可以先将二次根式化简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六、布置作业1.学生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2.教材P15习题16.3第1~3题.第2课时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熟练应用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法法则及乘法公式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重点熟练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难点混合运算的顺序、乘法公式的综合运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已知:矩形的长是5 2+2 3,宽是6,求它的面积.你能求出这个矩形的面积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就会很容易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5 2+2 3)× 6.怎样计算呢?学生观察、分析、列式,思考计算方法.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探究1(1)怎样计算:(3-2 2)(2 3-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类比:怎样计算(a-b)(a+2b)?(2)怎样计算:(3-2 2)(3+2 2)?回顾:(a-b)(a+b)=__________________.(3)(3-2 2)2呢?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结论:在进行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时,我们曾学过的整式的乘法法则和公式仍然适用.学生先自主探索,再小组讨论,总结方法.理解a,b的作用,整式运算中的a,b是一种字母,它的意义十分广泛,可以代表任意实数,当然也可以代表二次根式.2.验证:教材第14页例3分析:刚才已经分析,二次根式仍然满足整式的运算规律,所以直接可用整式的运算规律.教材第14页例4教师引导、点拨、让两名学生到黑板板书.师生点评:(1)应用乘法的分配律计算;(2)计算方法与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类似.注意:结果要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先独自思考,再小组合作,然后再到黑板板书,其余学生分组练习,与老师一起分析、总结、交流,掌握运算的规律和方法.3.探究2(1)试一试:化去下列各式分母中的根号.①12;②65 3;③43-5;④27+5.思考:①什么叫做分母有理化?怎样进行分母有理化?②互为有理化因式的概念是什么?一个含二次根式的代数式只有一个有理化因式吗? (2)2+3的有理化因式是________; x -y 的有理化因式是________; x +1-x -1的有理化因式是_______ 教师引导、点拨、提示.教师点评:一个含二次根式的代数式不止一个有理化因式.如2+3的有理化因式是2-3,也可以是2(2-3)或a (2-3).学生先自主、再合作,总结分母有理化的概念. 学生口答,纠错,相互补充.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例1 计算:(1)12223×9 145÷35; (2)⎝⎛⎭⎫312-2 13+48÷2 3+⎝⎛⎭⎫132; (3)2-(3+2)÷3.【分析】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把括号内合并后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然后进行加法运算.解:(1)原式=12×9×83×145×53=12×9×2 29=2; (2)原式=⎝⎛⎭⎫6 3-2 33+4 3÷2 3+13=28 33×12 3+13=143+13=5; (3)原式=2-(3+2)×13=2-3+23=2-1-2 33.【方法总结】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先把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进行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然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例2 对于任意的正数m ,n 定义运算※为m ※n =⎩⎨⎧m -n (m ≥n ),m +n (m <n ).计算(3※2)×(8※12)的结果为( )A .2-4 6B .2C .2 5D .20【分析】∵3>2,∴3※2=3- 2.∵8<12,∴8※12=8+12=2(2+3),∴(3※2)×(8※12)=(3-2)×2(2+3)=2.故选B.【方法总结】弄清新定义中的运算法则,转化为代数式的运算,正确运用运算律及公式是解题的关键.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1.教材P14练习.2.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 五、反思小结,梳理新知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1)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应注意什么?(2)分母有理化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有什么作用?(3)如何正确找出一个二次根式的有理化因式?注意:有理化因式一般只写最简单的形式,如:x-y的有理化因式是x+y.六、布置作业1.学生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2.教材P15习题16.3第4~9题.第十七章勾股定理17.1勾股定理第1课时勾股定理1.了解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会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2.培养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的意识和能力.3.介绍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促其勤奋学习.重点1.经历探索及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2.掌握勾股定理,并运用它解决简单的计算题.难点了解利用拼图验证勾股定理的方法.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如图所示的图形像一棵枝叶茂盛、姿态优美的树,这就是著名的毕达哥拉斯树,它由若干个图形组成,而每个图形的基本元素是三个正方形和一个直角三角形.各组图形大小不一,但形状一致,结构奇巧.你能说说其中的奥秘吗?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探究: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让学生画一个直角边为3 cm和4 cm的直角△ABC,用刻度尺量出斜边AB的长.以上这个事实是我国古代3000多年前一个叫商高的人发现的,他说:“把一根直尺折成直角,两段连结得一直角三角形,勾广三,股修四,弦隅五.”这句话意思是说一个直角三角形较短直角边(勾)的长是3,长的直角边(股)的长是4,那么斜边(弦)的长是5.再画一个两直角边为5和12的直角△ABC,用刻度尺量斜边AB的长.你是否发现32+42与52的关系,52+122和132的关系,即________,________对于任意的直角三角形也有这个性质吗?由上面的几个例子我们猜想: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勾股定理的证明:已知:在△ABC中,∠C=90°,∠A,∠B,∠C的对边为a、,b,c.求证:a2+b2=c2.方法一:分析:(1)让学生准备多个三角形模型,最好是有颜色的吹塑纸,让学生拼摆不同的形状,利用面积相等进行证明.(2)拼成如图所示,其等量关系为:________.(3)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拼出不同的图形,进行证明.(4)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达300余种.这个古老的精彩的证法,出自我国古代数学家之手.方法二:分析:图①,图②中的正方形边长相等,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左边S=________.右边S=________.左边和右边面积相等,即________.化简可证.归纳总结: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b,斜边长为c,那么a2+b2=c2,这个定理叫勾股定理.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例1如图,在△ABC中,∠ACB=90°,AB=13 cm,BC=5 cm,CD⊥AB于D,求:(1)AC的长;(2)S△ABC;(3)CD的长.【分析】(1)由于在△ABC中,∠ACB=90°,AB=13 cm,BC=5 cm,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C的长;(2)直接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S△ABC;(3)根据面积公式得到CD·AB =BC·AC即可求出CD.解:(1)∵在△ABC中,∠ACB=90°,AB=13 cm,BC=5 cm,∴AC=AB2-BC2=12 cm;(2)S△ABC=12CB·AC=12×5×12=30(cm2);(3)∵S△ABC=12AC·BC=12CD·AB,∴CD=AC·BCAB=6013cm.【方法总结】解答此类问题,一般是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第三边,然后利用两种方法表示出同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然后根据面积相等得出一个方程,再解这个方程即可.例2在△ABC中,AB=15,AC=13,BC边上的高AD=12,试求△ABC的周长.【分析】本题应分△ABC为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解:此题应分两种情况说明:(1)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如图①所示.在Rt△ABD中,BD=AB2-AD2=152-122=9.在Rt△ACD中,CD=AC2-AD2=132-122=5,∴BC=5+9=14,∴△ABC的周长为15+13+14=42;(2)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如图②所示.在Rt△ABD中,BD=AB2-AD2=152-122=9.在Rt△ACD中,CD=AC2-AD2=132-122=5,∴BC=9-5=4,∴△ABC的周长为15+13+4=32.∴当△ABC为锐角三角形时,△ABC的周长为42;当△ABC为钝角三角形时,△ABC的周长为32.【方法总结】解题时要考虑全面,对于存在的可能情况,可作出相应的图形,判断是否符合题意.例3探索与研究:方法1:如图:对任意的符合条件的直角三角形ABC 绕其顶点A 旋转90°得直角三角形AED ,所以∠BAE =90°,且四边形ACFD 是一个正方形,它的面积和四边形ABFE 的面积相等,而四边形ABFE 的面积等于Rt △BAE 和Rt △BFE 的面积之和.根据图示写出证明勾股定理的过程;方法2:如图:该图形是由任意的符合条件的两个全等的Rt △BEA 和Rt △ACD 拼成的,你能根据图示再写出一种证明勾股定理的方法吗?【分析】方法1:根据四边形ABFE 面积等于Rt △BAE 和Rt △BFE 的面积之和进行解答;方法2:根据△ABC 和Rt △ACD 的面积之和等于Rt △ABD 和△BCD 的面积之和解答.解:方法1:S正方形ACFD=S四边形ABFE=S △BAE +S △BFE ,即b 2=12c 2+12(b +a )(b -a ),整理得2b 2=c 2+b 2-a 2,∴a 2+b 2=c 2;方法2:此图也可以看成Rt △BEA 绕其直角顶点E 顺时针旋转90°,再向下平移得到.∵S四边形ABCD =S △ABC +S △ACD ,S四边形ABCD =S △ABD +S △BCD ,∴S △ABC +S △ACD =S △ABD +S △BCD ,即12b 2+12ab =12c 2+12a (b -a ),整理得b 2+ab =c 2+a (b -a ),b 2+ab =c 2+ab -a 2,∴a 2+b 2=c 2. 【方法总结】证明勾股定理时,用几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规则的图形,然后利用大图形的面积等于几个小图形的面积和化简整理证明勾股定理.例4 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 、B 、C 、D 的面积分别为2,5,1,2,则最大的正方形E 的面积是________.【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几何意义,可得正方形A 、B 的面积和为S 1,正方形C 、D 的面积和为S 2,S 1+S 2=S 3,即S 3=2+5+1+2=10.故答案为10.【方法总结】能够发现正方形A 、B 、C 、D 的边长正好是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四条直角边,根据勾股定理最终能够证明正方形A 、B 、C 、D 的面积和即是最大正方形的面积.四、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