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十大语文差错《咬文嚼

合集下载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公布社会语文运用十大差错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社,今天公布了社会语文运用的十大差错。

这十大差错是:1.电视字幕的常见别字是:象。

如:“威力就象一颗原子弹一样”,“象”,应为“像”。

1986年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像”字恢复使用,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时用“像”。

2.干支纪年的常见错误是:丙戍年。

如:“千姿百态的狗,成了丙戍年贺卡的主角”,“丙戍”应为“丙戌”。

戌,音xū,地支的第十一位,对应的属相为狗。

戍,音shù,义为防守,与地支无关。

3.社会热词的常见错误是:神州六号。

如:“神州六号是中华腾飞的象征”,中国宇航员乘坐的飞船取名为“神舟”而不是“神州”。

“神州”是中国的代称。

4.出版物中容易混淆的字是:即/既。

如:“即来之,则安之”,“即来之”应为“既来之”。

“即”,音jí,有未然义;既,音jì,有已然义。

两字音近而义殊。

5.街头招牌中常见的繁体字错误是:美發。

如:“美容美發中心”。

滥用繁体字不合用字规范;即使用繁体字,“美髮”也不能写作“美發”。

“發”,音fā,是“出發”的“發”;“髮”,音fà,是“头髮”的“髮”。

两字均简化为“发”,但音、义并不相同。

6.常用文体中容易混淆的词是:启示/启事。

如:“招聘启示”“征稿启示”,“启示”应为“启事”。

“启事”义为公开说明某事,是一种公告性的文体;“启示”义为启发提示,与文体无关。

7.商品名称中常见的错误是:哈蜜瓜。

如:“哈蜜瓜是甜瓜的一个变种”,“哈蜜”应为“哈密”。

哈密瓜因新疆地名哈密而得名。

8.标点符号常见的错误是:信封上误用括号。

如:“王伟先生(收)”。

括号是用来标明注释性文字的,“收”字并非注释。

9.容易张冠李戴的引文是:“食色,性也”,如:“孔子说‘食色,性也’,至今仍被奉为至理”,“食色,性也”一语出自《孟子·告子上》,它是告子而不是孔子说的。

10.文史知识常见的错误是: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

《咬文嚼字》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最新一览'

《咬文嚼字》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最新一览'

《咬文嚼字》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最新一览'《咬文嚼字》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最新一览一、“踔厉奋发”的“踔”误读为zhuō2022年,“踔厉奋发”频频出现于文件报告、新闻媒体、宣传横幅中。

“踔厉奋发”的“踔”常被误读为“zhuō”,正确的读法是chuō。

“踔”是个多音多义字:读chuō,有跳跃、疾行等义,引申指超越、远胜的样子;读zhuō,有卓然特立之义。

“厉”指振奋;“踔厉”形容精神奋发有为。

“踔厉奋发”还常被误写为“戳力奋发”。

“戳”指用力刺,引申有刺激、指责等义;“戳力”讲不通。

二、“天和核心舱”误为“天河核心舱”2022年7月和11月,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先后完成与天和核心舱的交会对接,形成“T”字基本构型,天宫空间站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

媒体报道相关新闻时,常把“天和核心舱”误为“天河核心舱”。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曾举办空间站征名活动,核心舱最终被命名为“天和”。

“天和”本指自然和顺之理、天地之和气,包蕴天地自然与人类和谐统一之意,充分彰显中国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的理念。

“天河”则指银河。

三、“连花清瘟”误为“莲花清瘟”在说到防疫药品时,“连花清瘟”常被提及,但往往有人把它误为“莲花清瘟”。

其中“连花”二字分别指该药品成分中的连翘和金银花,二者均有清热解毒的功能,以此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药物颗粒,可清瘟解毒、宣肺泄热,对流感病毒等起抑制作用。

“连花清瘟”的成分里不含“莲”。

四、数量减少误用“倍”新冠病毒不断迭代,研究人员发现,如今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染性明显增强,而致病性显著下降。

媒体报道相关新闻时,常出现这样的表达:奥密克戎致病力比原始毒株下降四十倍。

“下降四十倍”的说法明显不妥。

“倍”作量词时用在数词后,表示增加的是跟原数相同的数;某数的几倍就是某数乘以几,如二的三倍是六。

量词“倍”一般用于数目的增加,而不用于数目的减少。

如果硬要用于数目的减少,减少一倍数值便成为零,如何“下降四十倍”?规范的说法应为:下降到四十分之一。

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

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

十大语文差错《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编辑部每年都会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以下是2022年的“十大语文差错”及其解析:
1. “原年人”改为“元年来人”。

2. “引以为戒”误为“引以为鉴”。

3. “连花清瘟胶囊”误为“莲花清瘟胶囊”。

4. “不负众望”误为“不孚众望”。

5.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误为“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6. “终止”误为“中止”。

7. “二三其意”写成“二三其德”,“发扬”误为“发杨”。

8. “通货膨胀”写成“通货彭胀”,“泄洪”误为“泻洪”。

9. “核酸阳性”误为“核赛阳性”,“德尔塔毒株”写成“德尔塔毒株”,“抗原检测”误为“染原检测”。

10. “针鼹”误为“针眼”,“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说成“长江三角洲一
体化示范区”,“蒋介石故居”说成“蒋介石故园”。

以上差错都是媒体和出版物中常见的,如果您在写作或编辑时犯下这些错误,可以查阅字典或咨询语文老师进行修正。

《咬文嚼字》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咬文嚼字》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一、“踔厉奋发”的“踔”误读为zhuō2022年,“踔厉奋发”频频出现于文件报告、新闻媒体、宣传横幅中。

“踔厉奋发”的“踔”常被误读为“zhuō”,正确的读法是chuō。

“踔”是个多音多义字:读chuō,有跳跃、疾行等义,引申指超越、远胜的样子;读zhuō,有卓然特立之义。

“厉”指振奋;“踔厉”形容精神奋发有为。

“踔厉奋发”还常被误写为“戳力奋发”。

“戳”指用力刺,引申有刺激、指责等义;“戳力”讲不通。

二、“天和核心舱”误为“天河核心舱”2022年7月和11月,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先后完成与天和核心舱的交会对接,形成“T”字基本构型,天宫空间站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

媒体报道相关新闻时,常把“天和核心舱”误为“天河核心舱”。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曾举办空间站征名活动,核心舱最终被命名为“天和”。

“天和”本指自然和顺之理、天地之和气,包蕴天地自然与人类和谐统一之意,充分彰显中国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的理念。

“天河”则指银河。

三、“连花清瘟”误为“莲花清瘟”在说到防疫药品时,“连花清瘟”常被提及,但往往有人把它误为“莲花清瘟”。

其中“连花”二字分别指该药品成分中的连翘和金银花,二者均有清热解毒的功能,以此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药物颗粒,可清瘟解毒、宣肺泄热,对流感病毒等起抑制作用。

“连花清瘟”的成分里不含“莲”。

四、数量减少误用“倍”新冠病毒不断迭代,研究人员发现,如今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染性明显增强,而致病性显著下降。

媒体报道相关新闻时,常出现这样的表达:奥密克戎致病力比原始毒株下降四十倍。

“下降四十倍”的说法明显不妥。

“倍”作量词时用在数词后,表示增加的是跟原数相同的数;某数的几倍就是某数乘以几,如二的三倍是六。

量词“倍”一般用于数目的增加,而不用于数目的减少。

如果硬要用于数目的减少,减少一倍数值便成为零,如何“下降四十倍”?规范的说法应为:下降到四十分之一。

高考语文复习-- 历届咬文嚼字十大语文错误2006-2022(综合版)

高考语文复习--  历届咬文嚼字十大语文错误2006-2022(综合版)

20 20 年 度
20 20 年 度
1.“新冠”的“冠”guān误读为guàn。 2.“戴口罩”误写为“带口罩”。 3.“共渡难关”误写为“共度难关”。 4.“杏林”误为“杏坛”。后世以“杏林”称良医,也指医学界 。“杏坛”现泛指教育界。 5.“宵禁”误为“霄禁”。 6.“挤兑”误为“挤对”。 7.“副作用”误为“负作用”。副”与“主”相对强调的是附带 。 8.误用“叹为观止”形容疫情失控。 9.“科创板”误为“科创版”。
20 15 年 度
20 15 年 度
1.诺贝尔奖报道中的用字错误:“生理学或医学奖”误为“生理学和医学奖 ”。 2.“九三”阅兵式报道中的概念错误:“抗战胜利纪念日”误为“日本投降 日”。 3.“抗战”纪念活动中的用字错误:“罄竹难书”误为“磬竹难书”。 4.APEC会议报道中的概念错误:“亚太经合组织成员”误为“亚太经合组织 成员国”。 5.“反腐倡廉”新闻报道中的文字错误:“严惩不贷”误为“严惩不怠”。 6.《通用规范汉字表》公布后的常见用字错误:“勠力同心”误为“戮力同 心”。 7.名人报道中容易混淆的词:身价/身家。 8.足球赛事报道中的概念错误:“发角球”误为“罚角球”。 9.医学报道中的用词错误:“综合征”误为“综合症”。 10.电影片名中的表达错误:《失孤》。
20 10 年 度
20 10 年 度
1.最容易被写错的成语是:美轮美奂。 2.最常被写错的地名是:黄浦江。 3.经常被混淆的词是:截止/截至。 4.体育报道中经常用错的词是:囊括。 5.新闻报道中容易用错的词是:侧目。 6.繁体字容易误认的是:晝。 7.书名或栏目名称最常见的差错是:“精粹”误为“精萃”。 8.最容易被误读的古诗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 花开。” 9.用汉字数字表示年份时常见的差错是:以阿拉伯数字“0”代 替汉字数字“〇”。 10.在否定句式中经常误用的词语是:无时无刻。常常被当成“ 每时每刻”使用。

《咬文嚼字》“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2022年十大语文差错”《咬文嚼字》“2022年十大语文差错”一、“踔厉奋发”的“踔”误读为zhuō。

2022年,“踔厉奋发”频频出现于文件报告、新闻媒体、宣传横幅中。

“踔厉奋发”的“踔”常被误读为“zhu ō”,正确的读法是chuō。

“踔”是个多音多义字:读chuō,有跳跃、疾行等义,引申指超越、远胜的样子;读zhuō,有卓然特立之义。

“厉”指振奋;“踔厉”形容精神奋发有为。

“踔厉奋发”还常被误写为“戳力奋发”。

“戳”指用力刺,引申有刺激、指责等义;“戳力”讲不通。

二、“天和核心舱”误为“天河核心舱”。

2022年7月和11月,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先后完成与天和核心舱的交会对接,形成“T”字基本构型,天宫空间站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

媒体报道相关新闻时,常把“天和核心舱”误为“天河核心舱”。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曾举办空间站征名活动,核心舱最终被命名为“天和”。

“天和”本指自然和顺之理、天地之和气,包蕴天地自然与人类和谐统一之意,充分彰显中国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的理念。

“天河”则指银河。

三、“连花清瘟”误为“莲花清瘟”。

在说到防疫药品时,“连花清瘟”常被提及,但往往有人把它误为“莲花清瘟”。

其中“连花”二字分别指该药品成分中的连翘和金银花,二者均有清热解毒的功能,以此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药物颗粒,可清瘟解毒、宣肺泄热,对流感病毒等起抑制作用。

“连花清瘟”的成分里不含“莲”。

四、数量减少误用“倍”。

新冠病毒不断迭代,研究人员发现,如今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染性明显增强,而致病性显著下降。

媒体报道相关新闻时,常出现这样的表达:奥密克戎致病力比原始毒株下降四十倍。

“下降四十倍”的说法明显不妥。

“倍”作量词时用在数词后,表示增加的是跟原数相同的数;某数的几倍就是某数乘以几,如二的三倍是六。

量词“倍”一般用于数目的增加,而不用于数目的减少。

如果硬要用于数目的减少,减少一倍数值便成为零,如何“下降四十倍”?规范的说法应为:下降到四十分之一。

2006—2010年《咬文嚼字》公布的中国人十大语文错误

2006—2010年《咬文嚼字》公布的中国人十大语文错误

2006—2010年《咬文嚼字》公布的中国人十大语文错误2006年《咬文嚼字》公布的中国人十大语文错误1.将“像”错为“象”,这在电视字幕中出现最多;如:大象、形象、景象、印象、气象、象形文字、象声词、象征、想象等;画像、肖像、相像、好像。

“想像”与“想象”通用。

2.将丙戌年的“戌”字,错成“戍”字,这在大量的台历、挂历中出现;3.将神舟六号的“舟”字,错成“州”字,众多报刊杂志和电视写错;4.“即”字与“既”字用错,如“既来之”错为“即来之”,图书出版物中出现不少这样的混淆;5.街头招牌中常见的繁体字错误是:美發。

如:…美容美發中心‟。

滥用繁体字不合用字规范;即使用繁体字,…美髮‟也不能写作…美發‟。

…發‟音fā,是…出發‟的…發‟;…髮‟音fà,是…头髮‟的…髮‟。

两字均简化为…发‟,但音、义并不相同;6.在常用文体中,将“启事”写成“启示”;7.新疆的“哈密瓜”因地名而得名,但在大量的商店招牌中,将“密”字错为“蜜”字;8.在标点符号使用中,很多人在寄信时喜欢在信封上将“收”字,用括号括起来,而括号是用来标明注释性文字的,用在信封上则是错的;9.圆明园是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抢掠并烧毁的,但在众多的地方将其错称为“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而八国联军是在1900年入侵北京的;10.“食色,性也”一语出自《孟子·告子上》,常被人引为孔子的名言。

新华网上海12月24日电(记者孙丽萍)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编辑部,24日公布了2009年中国出现频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2007年《咬文嚼字》公布的中国人十大语文错误1.经常用错的称谓词是“家父”。

“家父”只能用来称呼自己的父亲,属于谦辞。

称呼别人的父亲,习惯上用敬辞“令尊”。

一些电视访谈节目中曾出现此类错误。

2.“无间道”是常用错的佛教词语。

随着电影《无间道》的问世,原本冷僻的“无间道”频频见诸报纸标题,用来表示失败、痛苦或者灾难。

《咬文嚼字》发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发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

文海拾贝《咬文嚼字》发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张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编辑部昨天公布了2018年度“十大语文差错”。

一、重庆公交车坠江报道中的读音错误:“口角”的“角”误读为jiSo«“角”读ju。

时,有较量、比试、竞争之义。

乘客与司机发生“口角”,“角”应读jud二、高校校庆演讲中的读音错误:“鸿鹄”的“鹄”误读为hdo»正确读音是hd。

人们常用"鸿鹄志"比喻远大的志向。

三、“进口博览会”报道中的用字错误:“青睐”误为“亲睐”。

典出三国时期的名士阮籍。

“青”指黑眼珠,“睐”有看的意思。

四、演艺圈风波报道中的用字错误:'‘捅娄子”误为“捅篓子”。

“捅娄子”即捅出漏洞来,常比喻引起乱子、纠纷、祸事等。

五、范冰冰逃税报道中的用字错误:“不知所终”误为“不知所踪”。

“所终”是一个"所”字结构,结构助词“所”加动词“终”构成名词性成分,充当"不知”的宾语。

六、世界杯赛事报道中的不当表达:“争夺冠亚军”。

参加决赛的两支队伍争夺的是“冠军”,而非“亚军”。

七、中美贸易摩擦报道中的词语误用:“反击”误为"反戈一击”。

“反戈一击”指掉转枪口向自己原来所属的阵营发起攻击。

中国反制美国,是对美国的'‘反各种精彩的片段,当一团团疑雾重重地展现在我眼前时,我既为故事里的侦探着急,又一直拼命地想如何破解谜团。

这时,我总会有一种辛辣的感觉涌上心头。

这些仅仅是百般读书的滋味中的几种。

莎士比亚曾经讲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只有你真正读过了很多书,才能体会到读书的滋味!(指导教师:陈丽华)(摘自《现代教育报》2019年1月4日)51文海拾贝彻节中的中国史•品墨立“誓碑”不杀言官《避暑漫抄》记载:宋太祖登基后的第三年,秘密地刻了一方石碑,安放在太庙寝殿的夹室里面,称之为“誓碑”,用销金黄幔盖着。

宋太祖留下诏命:新天子即位,拜谒太庙完了之后,必须在一个不识字的小太监陪同下,独自进入夹室之中,诵读碑文中的誓词。

《咬文嚼字》“咬”出今年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咬”出今年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咬”出今年十大语文差错《咬文嚼字》“咬”出今年十大语文差错点灯教育《咬文嚼字》“咬”出今年十大语文差错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社每年年底都要例行“咬”一下—发布十大语文差错,今年照样评出了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执行主编黄安靖透露,今年评出的这10个差错都具有年度性和典型性两个特点。

第1名“议案”“提案”混淆今年的十大语文差错排在第一的是“两会”报道中的常见用词错误:“议案”“提案”混淆。

“两会”召开期间,网络及部分传统媒体上常见政协委员提交议案、人大代表提交提案之类说法。

这无疑是混淆了“议案”和“提案”两个不同的概念。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人大代表提出的是“议案”。

而“提案”是政协委员和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各人民团体以及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向政协全体会议或者常务委员会提出的书面意见和建议。

第2名“入驻”误为“入住”中央巡视工作报道中的常见用字错误:“入驻”误为“入住”。

中央巡视组进入某地或某单位,是为执行公务而驻扎,而不是普通的居住,因此应用“入驻”,不用“入住”。

第3名“单独二孩”误为“单独二胎”国家计生新政宣传中的概念错误:“单独二孩”误为“单独二胎”。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二孩”指两个孩子,“二胎”指两个胎次。

如果生育的是双胞胎,一胎已经有两个孩子,再允许生“二胎”,就可能有三个或四个孩子。

这可能导致对新政的误读。

第4名病态词语:“国际间”APEC会议报道中的一个病态词语:“国际间”。

2014年11月中旬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一些媒体上出现了“国际间”的说法,如“把APEC会议当成国际间的交流平台”等。

际,即彼此之间。

“国际”自然是指国与国之间。

其后再加上“间”,便成了叠床架屋。

把“国家间”说成“国际间”,这是一种病态表述。

第5名“通信”误为“通讯”马航MH370失联事件报道中用词滞后:“通信”误为“通讯”。

《咬文嚼字》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十大常犯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公布2010年十大常犯语文差错1、最容易被写错的成语是:美轮美奂。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美轮美奂”也成为新闻媒体在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形容词,但其中的“轮”往往被写成了“仑”或“伦”。

美轮美奂指建筑物高大美观,“轮”的意义是“高大”,“奂”的意思是众多。

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

2、最常被写错的地名是:黄浦江。

“黄浦”和“黄埔”音同形近,人们往往把黄浦江错写成“黄埔江”。

3、经常被混淆的词是:截止/截至。

“截止”的意思是活动已经停止,一般用于某一时间之后;用于某一时间之前的应当是“截至”,如“截至昨日,已有上千人报名”。

4、体育报道中经常用错的词是:囊括。

2010年广州亚运会举办期间,“囊括”一词频频见诸新闻,例如“中国军团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囊括金牌199枚,位居金牌榜首位。

”语言文字专家指出,“囊括”的意思是无一遗漏,只要不是将所有的金牌都收入囊中,就不能用“囊括”。

5、新闻报道中容易用错的词是:侧目。

如:“他的研究成果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令世界为之侧目。

”这里的“侧目”应改为“瞩目”。

所谓“侧目”,是指斜目而视,形容愤恨或者畏惧的样子。

6、繁体字容易误认的是:晝。

“晝”是“昼”的繁体字,常被误认作“书”(书)或“画”(画)。

2010年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便把古诗名句“花市灯如昼”误读为“花市灯如书”。

选入某教材的古文名篇《昼锦堂记》,也被误作《画锦堂记》。

7、书名或栏目名称最常见的差错是:“精粹”误为“精萃”。

不仅电视台、报纸的时事、文摘栏目喜欢用“精萃”为名称,连许多书名也跟着犯错。

其实,“精”指经拣选的好米,“粹”指纯净而无杂质的米,两者并列,引申指提炼出的好东西。

而“萃”常用义为集聚,是动词,如“荟萃”“集萃”等,没有精华的意思。

8、最容易被误读的古诗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人们普遍认为它描写的是冬天的景色,梨花开放透露出春天的消息,央视“青歌赛”上就曾出现这样的理解。

咬文嚼字2022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2022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2022十大语文差错
一年一度发布的咬文嚼字发布了的十大语文差错,内容涵盖有社会的
热点事件以及新闻报道等内容中的语文差错。

下面就是来自的咬文嚼字的
十大语文差错。

来看看吧。

1、口角
2、鸿鹄
3、青睐
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有媒体称外国企业“青睐”中
国营商环境,实际应为“青睐”。

4、捅娄子
5、不知所终
6、争夺冠亚军
7、反戈一击
8、寂寂无名
9、360度大转弯
10、惠赠
社交用词错误,惠赠是指对方有恩于自己。

有人送书写上“惠赠
×××”的题词,某店铺开张,有“惠赠礼品”等告示,可改为“敬赠”。

《咬文嚼字》公布10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公布10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公布10大语文差错范文一:大家好,最近我们学校传来了一个消息,就是《咬文嚼字》公布了10大语文差错。

这让本来就不喜欢学语文的我更加困惑了。

但是,我看了一下这10大语文差错,不仅让我明白了自己容易犯的错误,而且也让我意识到语文的重要性。

下面,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这些语文差错。

首先,我们看到了第一条——“’浮夸之辞’中的‘夸’字应为‘夸耀’”,它的重点在于正确使用词语,不要把不同意思的词语混淆。

我们以后要注意词语的严谨性,不要听音意思混淆。

接下来,第二条说“‘不解之缘’或‘无缘无故’中‘无缘’应为‘无因’”。

这条语文差错也是关于词语使用的问题,我们对于相似的词语也要有独立的思考。

然后,第三条说“’反其道而行之’中的‘其’字应为‘其所’。

”这是对语法的要求,表示“其所”的状语在句子中起到了限定性作用,将语言它更加清晰易懂。

第四条说“‘窝里反’中的‘反’字应为‘犯’。

”这也是关于词语使用的问题,我们要了解词语的本意,不要随意改写。

接下来第五条说“‘登堂入室’中的‘入’字应为‘如’。

”这个语文差错让我意识到有时候我们对于成语或者俗语的来源并不好理解,但是应该在使用的时候了解它的原意。

第六条说“‘满怀壮志’中的‘壮’字应为‘自豪’。

”这是关于词语使用的问题,同样让我明确了词语的不同使用。

第七条说““似曾相识”中的“似”字应为“如”。

”这也是我们对于成语或俗语鲜有机会理解到的问题,但是理解其成分,再诠释就更加容易了。

第八条说“‘方兴未艾’中的‘兴’字应为‘兴隆’。

这条语文差错让我明白了词语的更改可能会导致句子语义的变化,也让我更加注意词语的使用。

接下来,第九条说“‘既来之,则安之’中的‘既来之,则安之’应为‘既来之,则安之’。

”这是关于标点符号的问题,标点符号不当会使句子的意义模糊。

最后,第十条说“‘枯藤老树昏鸦’中‘昏’字应为‘荒’。

”这同样让我了解到对于成语或俗语的来源要有深入的掌握。

以上就是我对于10大语文差错的分析,总的来说我认为这些错误都是关于语言使用的问题。

《咬文嚼字》发布“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发布“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发布“十大语文差错”一、“两会”报道中的常见用词错误:“议案”“提案”混淆。

“两会”召开期间,网络及部分传统媒体上常见政协委员提交议案、人大代表提交提案之类说法。

这无疑是混淆了“议案”和“提案”两个不同的概念。

“议案”是具有法定提案权的国家机关、会议常设或临时设立的机构和组织,以及一定数量的个人,向权力机构提出审议并做出决定的议事原案。

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人大代表提出的是“议案”。

而“提案”是政协委员和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各人民团体以及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向政协全体会议或者常务委员会提出的书面意见和建议,经提案审查委员会或者提案委员会审查立案后,交承办单位办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提案工作条例》,对提案的提出、审查、办理、监督等有详细规定。

二、中央巡视工作报道中的常见用字错误:“入驻”误为“入住”。

“住”与“驻”都有停留的意思;但是“住”泛指通常意义的居住,“驻”则特指为军事目的或执行公务而驻扎、留驻。

中央巡视组进入某地或某单位,是为执行公务而驻扎,而不是普通的居住,因此应用“入驻”,不用“入住”。

三、国家计生新政宣传中的概念错误:“单独二孩”误为“单独二胎”。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许多媒体在宣传报道这一新政时,提出了“单独二胎”的说法。

将“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简称“单独”没有问题,但把“两个孩子”简称为“二胎”,是不准确的。

“二孩”指两个孩子,“二胎”指两个胎次。

如果生育的是双胞胎,一胎已经有两个孩子,再允许生“二胎”,就可能有三个或四个孩子。

这可能导致对新政的误读。

四、APEC会议报道中的一个病态词语:“国际间”。

2019年11月中旬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一些媒体上出现了“国际间”的说法,如“把APEC会议当成国际间的交流平台”等。

际,即彼此之间。

《咬文嚼字》“2022年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2022年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2022年十大语文差错”《咬文嚼字》“2022年十大语文差错”(出炉)语言是一种行为,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反应方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咬文嚼字》“2022年十大语文差错”,供大家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咬文嚼字》“2022年十大语文差错”一、“踔厉奋发”的“踔”误读为zhuō。

2022年,“踔厉奋发”频频出现于文件报告、新闻媒体、宣传横幅中。

“踔厉奋发”的“踔”常被误读为“zhuō”,正确的读法是chuō。

“踔”是个多音多义字:读chuō,有跳跃、疾行等义,引申指超越、远胜的样子;读zhuō,有卓然特立之义。

“厉”指振奋;“踔厉”形容精神奋发有为。

“踔厉奋发”还常被误写为“戳力奋发”。

“戳”指用力刺,引申有刺激、指责等义;“戳力”讲不通。

二、“天和核心舱”误为“天河核心舱”。

2022年7月和11月,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先后完成与天和核心舱的交会对接,形成“T”字基本构型,天宫空间站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

媒体报道相关新闻时,常把“天和核心舱”误为“天河核心舱”。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曾举办空间站征名活动,核心舱最终被命名为“天和”。

“天和”本指自然和顺之理、天地之和气,包蕴天地自然与人类和谐统一之意,充分彰显中国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的理念。

“天河”则指银河。

三、“连花清瘟”误为“莲花清瘟”。

在说到防疫药品时,“连花清瘟”常被提及,但往往有人把它误为“莲花清瘟”。

其中“连花”二字分别指该药品成分中的连翘和金银花,二者均有清热解毒的功能,以此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药物颗粒,可清瘟解毒、宣肺泄热,对流感病毒等起抑制作用。

“连花清瘟”的成分里不含“莲”。

四、数量减少误用“倍”。

新冠病毒不断迭代,研究人员发现,如今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染性明显增强,而致病性显著下降。

媒体报道相关新闻时,常出现这样的表达:奥密克戎致病力比原始毒株下降四十倍。

“下降四十倍”的说法明显不妥。

“倍”作量词时用在数词后,表示增加的是跟原数相同的数;某数的几倍就是某数乘以几,如二的三倍是六。

《咬文嚼字》公布今年10大常犯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公布今年10大常犯语文差错
就平淡无味。
《 咬文嚼字》编辑部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 说: “ 这十大差错出现的范围广、频率高、持续时 间长 ,而且经过多次纠正仍然反复出现,影响我 们社会语言环境的健康 ,是社会语文运用中的顽
疾 。”
解密幸福
林 格
(一)
仅有物质的满足是不够的, 人的生活还包括
《 咬文嚼字》公布今年10大常犯语文差错
孙丽萍
新华社上海讯 有 “ 语林啄木鸟”之称的 《 咬 文嚼字 》编辑部,昨天公布了2007年中国出现频 率最高、 覆盖面最广的十大语文差错。 十大差错分别是: 1.经常用错的称谓词是 “ 家父”。 “ 家父” 只能用来称呼自己的父亲 ,属于谦辞。称呼别人 的父亲,习惯上用敬辞 “ 令尊”。 2. “ 无间道”是常用错的佛教词语。随着电 子, 不能当动词用。 6.最容 易 混淆 的 词语 是 “ 权力 ” 和 “ 权 利”。这在电视字幕中出现最多。 7.常用错的成语是 “ 唇枪舌战”。正确的使 用是 “ 唇枪舌剑”,形容激烈争辩。 8.将 “ 炭烧咖啡”写成 “ 碳烧咖啡”, “ 炭 烤牛排”误写作 “ 碳烤牛排”,全国各地许多餐 厅、咖啡馆的招牌、菜单上普遍出错。
精神世界的丰富。 仅有精神世界的丰富是不够的,最为重要的 是还要有灵魂层面的追求。 那样,即使遇到了天灾人祸 ,仍然能坚强地
活着。
人的品质某一种意义上说就是人的灵魂。 说一个人是高贵的,就是指他在灵魂意义上
幸福是一朵三瓣花。 第一瓣是 “ 有人可以拥抱”。不仅仅是指婚 姻,也不仅仅是指知己,而是一种永恒, 是一种生 死相随的信念。 第二瓣是 “ 有事情做”。人应当在某一种价 值的指引下做事情, 做正确的事情。 第三瓣是 “ 有些想望”。任何时候,都要保
影《 无间道》的问世, 原本冷僻的 “ 无间道”频

《咬文嚼字》公布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公布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公布十大语文差错什么是“咬文嚼字”?“咬文嚼字”的字面意思是“把文章读十遍,却仍未搞明白”——也就是,在语文学习中,犯错误常常比正确更容易。

那么,有哪些常见的语文差错呢?以下就是由“咬文嚼字”公布的2020年中小学十大语文差错:一、错偏抄。

错偏抄是指在作业中,学生把别人的原创作品当作自己的,从而使得自己的作文失去原创性,学习质量也大大降低。

二、怪字。

怪字是指语文作业中常出现的网上、书本等杂乱的字,他们往往不合语法、不存在词典中、拼写不准确、发音雷同,对孩子们学习语文有着巨大的负面影响。

三、文法错误。

文法错误是指语文作业中常发现的语言错误,如连词使用不当、句法错误、拼写错误、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等,他们会阻碍学生将自己的思想正确表达出来,降低作文的质量。

四、粘贴错误。

现在的学生容易把网上或书本上的文章粘贴下来供自己使用,但粘贴的文章通常难以得到老师的认可,甚至不能被阅读懂译,容易使学生的文章产生严重的错误。

五、虚拟语使用。

也就是指腐语,也叫文雅语、汉语文言文、古典文化等。

如果学生把它们十分严格地用在作文中,会使得文章不具实际意义,也不能反映出孩子们的真实思想。

六、标点错误。

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会让原本本就简单的句子变得繁琐无用,令整篇文章变得混乱,也无法反映出孩子们的思想感悟。

七、太多的网上信息。

如果孩子们把手中的作业当做刷网页的时间,整篇文章就会被过度的网上信息洗掉,使得文章里的原创性大打折扣,也不足以彰显出孩子们的真实水平。

八、太多的中文字。

一些孩子在写语文作业时习惯性地使用过多的汉字,但是这样的文章往往结构混乱,反映出孩子们对汉字的未成熟的使用,是无法被老师认可的。

九、表述不清。

说到表述不清,指的是孩子们书写文章时缺乏足够的原创性,往往把语句重复多次或使用的不精准的词,从而让文章的表达模糊,无法让老师理解。

十、引用失控。

引用过多或使用别人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情况也是让老师头疼的一种常见错误。

《咬文嚼字》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

《咬文嚼字》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一、引言《咬文嚼字》是一档备受关注的语文节目,每年都会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引发广泛争议和讨论。

语文作为我们日常交流的基础,正确的语法和用词对于沟通和表达意思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咬文嚼字》公布的年度十大语文差错进行评估,并就相关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二、评估年度十大语文差错1.错别字《咬文嚼字》公布的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中,错别字是其中一个常见问题。

错别字直接影响着文章的质量和内容表达的准确性。

比如“气愤”与“欺负”、“免费”与“没收”等。

这些常见的错别字不仅会让读者感到困惑,也降低了文章的专业性和信誉度。

2.词语搭配不当另外,词语搭配不当也是年度十大语文差错的一大问题。

比如“心血来潮”应该是用来形容突发奇想,而不是用来形容动物的新陈代谢。

类似的词语搭配错误让文章的意思变得模糊不清,也影响了读者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语法错误除了错别字和词语搭配不当,语法错误也是年度十大语文差错的重要问题之一。

比如“不能带有任何编辑、修改、增减”,正确的表达应该是“不能带有任何编辑、修改或增减”。

语法错误直接影响文章的逻辑性和表达的清晰度。

4.标点符号使用不当标点符号使用不当也是一个常见问题。

在不同的语境下,标点符号的使用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比如句号用在疑问句后面、逗号的使用不当等问题,都会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

5.歧义表达歧义表达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有时候文章中的表达会存在歧义,让读者产生误解。

比如“我不爱你这个人”,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我不是爱你这个人”,但是因为缺少了一个“是”,就让句子的意思发生了负向的转变。

三、总结语文错误在我们的日常写作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无论是错别字、词语搭配不当、语法错误、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还是歧义表达,都会影响文章的质量和读者对文章的理解。

我们需要重视语文的学习和规范,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语文写手,我深刻体会到语文的重要性和良好表达对于文章的影响。

2024年《咬文嚼字》公布2023年度十大语文差错

2024年《咬文嚼字》公布2023年度十大语文差错

2024 年《咬文嚼字》公布2023 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咬文嚼字》公布 2024 年度十大语文差错是哪十个《咬文嚼字》发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有两个目的。

10 余年来,《咬文嚼字》的年度“十大语文差错”评比,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咬文嚼字》公布 2024 年度十大语文差错,希望大家喜爱!《咬文嚼字》公布 2024 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一、“踔厉奋勉”的“踔”误读为zhuō2024 年,“踔厉奋勉”频频出现于文件报告、新闻媒体、宣扬横幅中。

“踔厉奋勉”的“踔”常被误读为“zhuō”,正确的读法是chuō。

“踔”是个多音多义字:读chuō,有跳动、疾行等义,引申指超越、远胜的样子;读zhuō,有卓然特立之义。

“厉”指激昂;“踔厉”形容精神奋勉有为。

“踔厉奋勉”还常被误写为“戳力奋勉”。

“戳”指用力刺,引申有刺激、指责等义;“戳力”讲不通。

二、“天和核心舱”误为“天河核心舱”2024 年 7 月和 11 月,问天试验舱和梦天试验舱先后完成与天和核心舱的交会对接,形成“T”字基本构型,天宫空间站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

媒体报道相关新闻时,常把“天和核心舱”误为“天河核心舱”。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曾举办空间站征名活动,核心舱最终被命名为“天和”。

“天和”本指自然和顺之理、天地之和气,包蕴天地自然与人类和谐统一之意,充分彰显中国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的理念。

“天河”则指银河。

三、“连花清瘟”误为“莲花清瘟”在说到防疫药品时,“连花清瘟”常被提及,但往往有人把它误为“莲花清瘟”。

其中“连花”二字分别指该药品成分中的连翘和金银花,二者均有清热解毒的功能,以此为主要原料制成的药物颗粒,可清瘟解毒、宣肺泄热,对流感病毒等起抑制作用。

“连花清瘟”的成分里不含“莲”。

四、数量削减误用“倍”新冠病毒不断迭代,探讨人员发觉,如今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染性明显增加,而致病性显著下降。

媒体报道相关新闻时,常出现这样的表达:奥密克戎致病力比原始毒株下降四十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八、最容易被误读的古诗名句是:“忽如一夜春风 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人们普遍认为它描写的是 冬天的景色,梨花开放透露出春天的消息,央视 “青歌赛”上就曾出现这样的理解。其实这两句诗 出自唐朝边塞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它们是千古咏雪名句,写的是“胡天八月即飞雪”, 并非实写梨花,也不是形容冬景。
五、普遍关注而又普遍读错的一个金属元素是:“铊”。“铊” 是一个冷僻字,因为社会事件中出现了“铊”,从而进入了公众视 野。这是一个多音字。读tuó时,同秤砣的“砣”;读tā时,则表 示一种元素名称,不少人却把它误读成tuó。铊的化合物有毒。 2011年6月,中国矿业大学发生学生“铊中毒”事件,某些电视主 持人在播报有关新闻时,把“铊中毒”读成了“tuó中毒”。
• 七、书名或栏目名称最常见的差错是:“精粹”误 为“精萃”。不仅电视台、报纸的时事、文摘栏目 喜欢用“精萃”为名称,连许多书名也跟着犯错。 其实,“精”指经拣选的好米,“粹”指纯净而无 杂质的米,两者并列,引申指提炼出的好东西。而 “萃”常用义为集聚,是动词,如“荟萃”“集萃” 等,没有精华的意思。
十、街头商店用字中常见的差错是:“家具”误为“家俱”。 “具”,义为器具、用具。“家具”即床、柜、桌、凳等家庭用具, 故用“具”。“俱”,义为全、都、一起,如“面面俱到”“与生 俱来”。前者为名词,后者为副词,两者不容混淆。
2010年十大语文差错
• 一、最容易被写错的成语是:美轮美奂。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成功举办,“美 轮美奂”也成为新闻媒体在相关报道中 使用频率最高的形容词,但其中的“轮” 往往被写成了“仑”或“伦”。美轮美 奂指建筑物高大美观,“轮”的意义是 “高大”。
2006---2011年度
十大语文差错----咬文嚼字
2011年十大语文差错
一、社会影响重大的语文差错是:“捍”误为“撼”。 2011年5月,故宫送给北京市公安局的一面锦旗上,把赞美 词“捍祖国强盛”错成了“撼祖国强盛”,舆论哗然。 “捍”是保卫、防御的意思;“撼”是动、摇动的意思。 虽然读音相同,但两个字并不通用。故宫“撼”事,令人 遗憾。
六、灾害事故报道中经常混淆的词语是:泄露/泄漏。媒体在报道 日本核电站时,有的用“泄露”,有的用“泄漏”,前者是用错了 的。“泄露”的对象是机密的信息;“泄漏”则既可以指具体的物 质,也可以指抽象的情报、信息等,使用的范围较广。凡是液体、 气体等的漏出,应当说成“泄漏”。
七、媒体上容易误用的一个称谓是:村长。我国《村民委员会 组织法》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三至七人组成。其主要领导称“村民委员 会主任”,简称“村主任”。媒体在报道当下农村新闻时,经常把 “村主任”误称为“村长”。这是语言运用中的滞后现象。
• 二、最常被写错的地名是:黄浦江。 “黄浦”和“黄埔”音同形近,人们来自 往把黄浦江错写成“黄埔江”。

• 三、经常被混淆的词是:截止/截至。“截 止”的意思是活动已经停止,一般用于某一 时间之后;用于某一时间之前的应当是“截 至”,如“截至昨日,已有上千人报名”。
• 四、体育报道中经常用错的词是:囊括。 2010年广州亚运会举办期间,“囊括”一 词频频见诸新闻,例如“中国军团在2010 年广州亚运会囊括金牌199枚,位居金牌榜 首位。”语言文字专家指出,“囊括”的意 思是无一遗漏,只要不是将所有的金牌都收 入囊中,就不能用“囊括”。
• 五、新闻报道中容易用错的词是:侧目。如: “他的研究成果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 令世界为之侧目。”这里的“侧目”应改为 “瞩目”。所谓“侧目”,是指斜目而视, 形容愤恨或者畏惧的样子。
• 六、繁体字容易误认的是:晝。“晝”是 “昼”的繁体字,常被误认作“書”(书) 或“畫”(画)。2010年中央电视台元宵 晚会便把古诗名句“花市灯如昼”误读为 “花市灯如书”。选入某教材的古文名篇 《昼锦堂记》,也被误作《画锦堂记》。
二、简繁体转换中容易混淆的繁体字是:復/複。2011年 出品的电影《辛亥革命》中,多次出现“光複”字样,其 实都应作“光復”。“復”,表示转回来、还原、恢复等 义,“光复”的“复”指恢复,故对应的繁体字应为 “復”;“複”的本义是有里子的衣服,引申指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重复,如“山重水複”“複印”。
• 九、用汉字数字表示年份时常见的差 错是:以阿拉伯数字“0”代替汉字数 字“〇”。这一差错在2010年出现频 率较高。
• 十、在否定句式中经常误用的词语是: 无时无刻。常常被当成“每时每刻” 使用。语言文字专家指出,“无时无 刻”必须与“不”搭配才能表达肯定 的意思。而“每时每刻”常与“都” 搭配。
三、建党九十周年时,媒体上经常出现的知识差错是:
把中国共产党党徽上的镰刀与锤头,误说成“镰刀与斧 头”。《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 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镰刀代表农民阶级,锤头代表工 人阶级。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是共产党依靠的两大基本
四、在报道工程建设时常见的词语错误是:“合龙”误为“合 拢”。2011年7月,杭州钱江三桥发生部分坍塌事故,有关报道中 说,大桥在施工中曾存在“过分强行合拢”的问题。其中的“合拢” 应作“合龙”。传说天上的龙有吐水的本领,故人们把大坝未合龙 时的流水口比作龙口;而把修筑堤坝或桥梁等从两端施工,最后在 中间接合,叫作“合龙”。“合拢”只是靠拢在一起,与“合龙” 不是一回事。
八、在使用计量单位时常见的错误是:把“摄氏度”分开来说成 “摄氏”多少“度”,如“摄氏15度”“摄氏20度”。准确的说法 应是:“15摄氏度”“20摄氏度”。摄氏度是温标的一种,由瑞士 天文学家摄尔修斯制定。这是一个法定计量单位,不能随意拆开。
九、学生作文中容易出错的一句引语是:“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年之计”容易误为“一年之季”或“一年之际”。这是一句古 谚,大意是说,要在一年开始时多做工作,为实现全年的奋斗目标 打好基础。“计”,计划、规划,误为“季度”“季节”的“季” 或“边际”“国际”的“际”,都是不对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