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元数据标准(草案)
自然资源部关于公开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自然资源部关于公开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文章属性
•【公布机关】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部
•【公布日期】2024.07.05
•【分类】征求意见稿
正文
自然资源部关于公开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保障以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建设的安全与质量,促进基础地理信息的交换、共享和应用,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维护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生产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我部组织修订了《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征求意见稿)强制性国家标准(计划号:20173393-Q-466)。
现公开征求意见,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可登录我部网站()“公开—意见征集”查询下载。
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均可提出意见或建议。
有关意见和建议请于2024年9月10日前反馈我部,电子文档请同步发送至联系人邮箱。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1.标准起草单位印洁
电话:136****4499
邮箱:**************.cn
2.自然资源部科技发展司尹彤李敏
电话:************/66557270
传真:************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内大街64号自然资源部
邮箱:100812
自然资源部
2024年7月5日附件:
1. 《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征求意见稿)
2. 《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制定的地理信息国家标准(截止到2017年6月)
序 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概要说明
本标准规定了地理信息系统软件产品的测试要求、功能测试、 性能测试、产品化测试,以及对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测试评价结 果的判定。 本标准适用于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开发机构、 第三方测试机构、 用户及相关人员进行地理信息软件的系统测试、验收测试和评 价测试。 本标准规定了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运行服务质量的基本 要求、评价体系、评定和服务质量报告的编写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运行服务质量的评 价。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定义了以总体均值和总量估计为目标的空间 抽样与统计推断的基本概念,规定了空间抽样与统计推断的基 本模型、实施过程、抽样参数、样本量计算方法、统计算法和 统计推断报告内容等。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具有空间分布的对象的抽样与统计推 断。 本标准规定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数据内容、系统设计、建 库、系统集成、测试、验收、安全保障与运行维护的总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建设,其它各类地理信息 相关数据库的建设也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规定了 1:10000 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数据的内容、构 成及要求,包括数学基础、精度和现势性要求、数据分层和组 织、选取原则和指标、要素和属性内容、元数据等。 本标准适用于 1:10000 基础地理信息地形要素数据的生产、建 库、更新和分发服务。 本部分通过定义用于描述影像和格网数据所必备的框架,扩展 了现有的地理信息元数据标准。提供了有关获取数据测量仪器 的特性、仪器测量过程的几何性质、数字化原始数据的生产过 程等信息。描述了从原始数据派生地理信息过程中所需要的元 数据, 包括生产过程中测量系统的特性、 处理方法和计算过程。 本部分作为 GB/T 30170-2013 的扩展部分,规定了用参数值或 函数描述空间参照的概念模式。它采用 GB/T 30170-2013 的模 式,将一个以坐标表示的位置与一个参数值结合起来,形成一 个空间-参数坐标参照系(CRS),该空间-参数坐标参照系可 以扩展到包含时间。 本标准规定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 1:500 1:1 000 1:2 000 正射影像地图的分类、技术要求、内容及表达、质量检验和标 记等,适用于 1:500 1:1 000 1:2 000 正射影像地图的生产、 质量控制、分发和使用。 本标准规定了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 1∶500 1∶1 000 1∶2 000 地形图的分类、技术要求、内容及表达、质量检验等,适用于 1∶500 1∶1 000 1∶2 000 地形图的生产、质量控制、分发和 使用。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做好“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服务接入测试工作的通知-国测信发[2011]2号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做好“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服务接入测试工作的通知正文:----------------------------------------------------------------------------------------------------------------------------------------------------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关于做好“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服务接入测试工作的通知(国测信发〔201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按照《关于印发〈“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方案〉的通知》(国测信发〔2011〕1号)和《关于开展重点工作联系督办的通知》(测办〔2011〕33号)要求,“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完成后,各地要组织开展本节点的服务接入测试工作,以确保实现与主节点的互联和服务聚合。
为做好“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服务接入测试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测试目的“天地图”主节点、省级节点(分节点)、市级节点(信息基地)是国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众版的主要组成部分。
为形成全国统一的“一个平台”,达到各节点间数据互相调用的目的,并确保主节点数据能够在省市级节点得到应用,需严格按照《“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方案》的要求进行测试,以实现各级节点间高效、统一的协同服务。
二、测试要求“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服务接入测试主要内容包括:在线服务数据、服务接口和服务性能(详见附件)。
在实现初次接入后,各节点建设或运营单位要按照《“天地图”省市级节点建设方案》的要求,对本节点的数据进行持续更新,对服务系统进行技术维护与升级。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定期组织对已接入的省市级节点服务进行复检。
存在问题的,相应省、市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修改完善。
在规定期限内达不到要求的,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暂停已接入的“天地图”省市级节点服务。
中国移动网络系统GIS平台技术规范V090
中国移动网络系统GIS平台技术规范V090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中国移动网络系统GIS平台技术规范OSS GIS Platfor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版本号 0.9.02009-××-××发布2009-××-××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前言.........................................XX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7)4总体建设原则与目标 (15)4.1总体目标 (15)4.2系统定位 (16)4.3建设原则 (17)4.4数据管理范围 (18)5系统整体架构 (19)5.1总体架构 (19)5.2G IS功能架构 (21)5.3G IS技术架构 (24)5.3.1.............................. 空间数据层245.3.2.............................. GIS服务层255.3.3.............................. 服务访问层266GIS功能 (26)6.1空间数据管理 (26)6.1.1................................ 数据模型266.1.2................................ 数据维护286.1.3............................ 数据导入导出296.1.4............................ 数据离线编辑296.1.5.......................... 空间元数据管理306.1.6............................ 数据质量控制316.2G IS基础功能管理 (33)6.2.1................................ 图层管理336.2.2................................ 渲染管理346.2.3.............................. 专题图管理356.2.4................................ 地名管理366.2.5................................ 地图制作376.2.6................................ 地图输出396.2.7................................ 地图浏览406.2.7.1......................... 基本地图展现406.2.7.2......................... 移动目标跟踪416.2.7.3......................... 历史数据展现416.2.8................................ 分析功能416.2.8.1................. 地理空间数据拓扑分析416.2.8.2............................. 空间分析426.2.8.3................. 专业网络逻辑拓扑分析426.2.8.4............................. 插值分析426.3服务管理 (43)6.3.1................................ 服务装配436.3.2................................ 服务发布436.3.3................................ 服务定制446.3.4................................ 服务目录446.3.5................................ 服务日志446.3.6................................ 服务注册446.3.7................................ 服务监控456.3.8................................ 服务安全457空间数据组织 (45)7.1基础地理数据标准 (45)7.1.1.................... 集团基础数据建设标准457.1.1.1............................. 型号标准457.1.1.2............................. 内容标准477.1.1.3............................. 更新标准497.1.2.................. 省公司基础数据建设标准507.1.2.1............................. 型号标准507.1.2.2............................. 内容标准517.1.2.3............................. 更新标准547.2业务数据标准 (55)7.3G IS数据交换标准 (55)7.3.1........................ 文件数据格式标准557.3.2........................ 关系型数据库标准567.4空间数据建库标准 (57)7.4.1.................. 空间数据库组织设计标准577.4.1.1..................... 数据模型设计标准577.4.1.2............................. 建模规范607.4.1.3..................... 数据内容组织标准627.4.1.4....................... 空间元数据标准677.4.1.5....................... 更新和备份标准688系统接口 (71)8.1空间数据接口 (71)8.1.1............................ 文件数据接口718.1.2.............................. 数据库接口728.2对外服务接口类型与能力 (72)8.2.1............................ OGC服务接口738.2.2................... Web Services服务接口758.2.3................... REST服务接口(可选)818.3G IS组件接口 (82)9GIS技术要求 (83)9.1性能要求 (83)9.1.1............................ 基本性能指标839.2可靠性 (84)9.3安全性 (85)9.4可维护性 (85)10系统集成 (85)10.1......................... 与主流IT技术集成8610.1.1....................... 对操作系统的支持8610.1.2............... 对商用关系型数据库的支持8610.1.3........ 与Microsoft .NET运行环境的集成8710.1.4.................. 与J2EE运行环境的集成8710.1.5....................... 与手持终端的集成8810.2...................... 与主流服务类型的集成8910.2.1............. W eb Services类型的服务集成8910.2.2.................. Rest技术集成(可选)9010.2.3....................... 与RIA技术的集成9110.2.3.1....................... Flex技术集成9110.2.3.2................ Silverlight技术集成9310.2.3.3....................... AJAX技术集成9410.2.4......................... 与企业门户集成9411系统演进路线 (95)12编制历史 (96)13附录A 修订详细记录 (96)14附录B场景 (96)14.1.................................. 应急调度9614.1.1....................... 应急指挥地图查询9614.1.1.1.................... 重大故障查询定位9614.1.1.2............................ 气象查询9714.1.1.3.................... 应急资源查询定位9714.1.1.4.................... 图上目标选择查询9714.1.1.5........................ 区域范围查询9814.1.1.6............................ 沿线查询9814.1.1.7.................... 最近应急资源查询9814.1.1.8.................. 位置与属性结合查询9814.1.2................... 应急资源在地图上呈现9914.1.2.1........ 应急资源在地图上的符号化呈现9914.1.2.2................ 应急资源图标管理功能9914.1.2.3............ 强调显示,闪烁、警告声音10014.1.2.4........................ 动态跟踪显示10014.1.2.5.................. 图表与地图互动显示10014.1.2.6.................. 外部信息的叠加显示10114.2...................................... 网优10114.2.1............................... 图层管理10114.2.1.1............................ 基站图层10214.2.1.2............................ 小区图层10214.2.1.3.......................... 直放站图层10314.2.1.4.......................... 邻小区图层10314.2.1.5........................ 投诉处理图层10314.2.1.6............................ 图层编辑10314.2.2............................. 自定义区域10414.2.3................................... 渲染10414.2.4................................... 查询10414.2.5............................. 自定义查询10514.2.6............................... 维度查询10514.2.7..................... 频率复用分析及规划10714.2.8....................... 无线参数GIS分析10714.2.9............... 基于小区性能指标GIS分析10814.2.10...................... 告警数据GIS分析10914.2.11.............................. 逻辑树图10914.3...................................... 管线11114.3.1...................... 管道/杆路资源管理11114.3.1.1...................... 管道截面图管理11414.3.1.2.................... 人手井展开图管理11414.3.1.3........................ 管道路由管理11514.3.2....................... 缆线网络资源管理11514.3.2.1...................... 光缆网资源管理11614.3.2.2........................ 光缆路由管理11714.3.2.3.................... 楼内电缆资源管理11714.3.2.4.................... 楼内光缆资源管理11814.4.................................. 话务分析11814.4.1............................... 地图控制11914.4.2................................ 3D地球12014.4.3........................... 网络资源概貌12014.4.4......................... 网络话务量视图12014.4.5........................... 网络故障视图12114.4.6........................... 网络负荷视图12114.4.7....................... 全网运行质量情况12214.5.......................... 传输综合网管系统12314.5.1............................. 网络组织图12314.5.2............................. 主题图管理12414.5.3........................... 空间资源管理12614.5.4........................... 地理信息管理12714.5.4.1........................ 矢量地图编辑12714.5.4.2........................ 矢量图层呈现12714.5.4.3.............................. 导航图12814.5.4.4............................ 资源树图12914.5.4.5................ 区域、站点、机房管理13014.5.5............................... 区域管理13114.5.5.1............................ 添加区域13114.5.5.2............................ 删除区域13114.5.5.3............................ 修改区域13214.5.5.4...................... 站点、机房管理13214.5.5.5...................... 添加站点、机房13314.5.5.6...................... 删除站点、机房13414.5.5.7...................... 修改站点、机房13414.5.5.8............................ 查询统计13414.5.6........................... 设备资源管理13514.5.7............................... 机架设备13514.5.7.1........................ 添加机架设备13514.5.7.2........................ 删除机架设备13614.5.7.3........................ 修改机架设备13614.5.8........................... 业务设备管理13714.5.8.1........................ 业务设备管理13714.5.8.2............................ 端口管理13814.5.9........................... 同步设备管理13914.5.10.............................. DDF管理14014.5.10.1........................... 添加DDF14114.5.10.2........................... 删除DDF14114.5.10.3........................... 修改DDF14114.5.10.4........................... 查询DDF14314.5.11.............................. ODF管理14314.5.11.1........................... 添加ODF14414.5.11.2........................... 删除ODF14414.5.11.3........................... 修改ODF14414.5.11.4........................... 查询ODF14614.5.12.............................. 光交接箱14714.5.12.1....................... 添加光交接箱14714.5.12.2....................... 删除光交接箱14814.5.12.3....................... 修改光交接箱14814.5.12.4....................... 查询光交接箱15014.5.12.5........................... 纤芯关联15014.5.12.6........................... 跳纤管理15014.5.12.7................... 端子连接关系显示15014.5.13.............................. 光分纤箱15114.5.13.1....................... 添加光分纤箱15114.5.13.2....................... 删除光分纤箱15114.5.13.3....................... 修改光分纤箱15214.5.13.4....................... 查询光分纤箱15314.5.13.5................... 端子连接关系显示15314.5.13.6........................... 纤芯关联15414.5.13.7........................... 跳纤管理15414.5.14.............................. 光接头盒15414.5.14.1....................... 添加光接头盒15414.5.14.2....................... 删除光接头盒15514.5.14.3....................... 修改光接头盒15514.5.14.4....................... 查询光接头盒15714.5.14.5........................... 纤芯关联15714.5.14.6........................... 跳纤管理15714.5.14.7................... 端子连接关系显示15714.5.15.......................... 设备模板管理15714.5.15.1........................... 添加模板15814.5.15.2........................... 删除模板15914.5.15.3........................... 修改模板15914.5.16.......................... 端口连接管理15914.5.16.1........................... 批量关联15914.5.16.2........................... 单个关联16014.5.16.3........................... 解除关联16014.6.................................. 规划设计16014.7...................... 资源系统离线管理功能16414.7.1................... 资源离线系统主要功能16514.7.1.1................ 同步资源数据库到本地16514.7.1.2.................... 本地离线操作功能16614.7.1.3............ 同步本地资源数据到数据库16914.7.1.4.................. 本地缓存文件的备份16914.8............................. G IS P ORTAL场景170前言本标准规定了中国移动OSS GIS服务平台的技术要求。
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体系(第一版)
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体系(第一版)二O O八年十二月前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全球信息化的发展,具有时空特征的地理信息已成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战略性资源;作为整合其它各类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和人文信息的基础平台,地理信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公众生活的各个方面。
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是在地理信息领域内从事全国性标准化工作的技术组织,负责地理信息领域的标准化技术归口工作。
2006年国家测绘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印发了《国家地理信息标准化“十一五”规划》,2007年全国地理信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印发了《国家地理信息标准化体系框架》,在这两个文件的基础上,编制“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体系”。
- 1 -一、意义和作用编制“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体系”是为适应在信息化和网络化环境下地理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需要,促进地理信息资源的建设、协调、交流与集成;优化地理数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规范地理信息服务和市场秩序;保护知识产权和国家地理信息安全;提高地理信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地理信息共享共建和产业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编制和发布“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体系”有利于标准化工作的科学性、计划性和有序性。
地理信息标准化是地理信息共享和系统集成的前提,也是地理信息产业化和社会化的必由之路。
“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体系”为标准化主管部门制定方针政策提供参考;为地理信息产业法律、法规提供技术支撑;为地理信息市场准入、契约合同维护、合格评定、产品检验和质量体系认证等诸多方面提供依据;为跨部门的地理信息标准制、修订和协调提供指导。
- 2 -二、目标地理信息科学与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学技术领域,“国家地理信息标准体系”面向表示四维时空信息,涉及的学科和行业多,采用的技术新、应用面广。
本标准体系定义地理信息数据模型和结构;理清标准间的层次及相互关系;解决共性标准和个性标准的隶属和包容的关系;规范地理信息数据的获取、处理、存储、分析、访问和表达;描述实现以数字或电子形式在不同用户、不同系统和不同空间位置之间的数据交流的方法、过程和服务;避免标准间的矛盾和交叉、遗漏和重复;推动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中地理信息系统间的互操作;有利于克服地理信息标准编制的盲目性、随机性。
中国移动网络系统gis平台技术规范v090.doc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QB-×××-×××-××××中国移动网络系统GIS平台技术规范OSS GIS Platform Technical Specification版本号 0.9.02009-××-××发布2009-××-××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V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4总体建设原则与目标 (6)4.1总体目标 (6)4.2系统定位 (7)4.3建设原则 (7)4.4数据管理范围 (8)5系统整体架构 (8)5.1总体架构 (8)5.2GIS功能架构 (10)5.3GIS技术架构 (12)5.3.1空间数据层 (12)5.3.2GIS服务层 (12)5.3.3服务访问层 (13)6GIS功能 (13)6.1空间数据管理 (13)6.1.1数据模型 (13)6.1.2数据维护 (14)6.1.3数据导入导出 (15)6.1.4数据离线编辑 (15)6.1.5空间元数据管理 (15)6.1.6数据质量控制 (15)6.2GIS基础功能管理 (16)6.2.1图层管理 (16)6.2.2渲染管理 (17)6.2.3专题图管理 (18)6.2.4地名管理 (18)6.2.5地图制作 (19)6.2.6地图输出 (20)6.2.7地图浏览 (20)6.2.7.1 基本地图展现 (20)6.2.7.2 移动目标跟踪 (21)6.2.7.3 历史数据展现 (21)6.2.8分析功能 (21)6.2.8.1 地理空间数据拓扑分析 (21)6.2.8.2 空间分析 (21)6.2.8.3 专业网络逻辑拓扑分析 (21)6.2.8.4 插值分析 (22)6.3.1服务装配 (22)6.3.2服务发布 (22)6.3.3服务定制 (23)6.3.4服务目录 (23)6.3.5服务日志 (23)6.3.6服务注册 (23)6.3.7服务监控 (23)6.3.8服务安全 (23)7空间数据组织 (24)7.1基础地理数据标准 (24)7.1.1集团基础数据建设标准 (24)7.1.1.1 型号标准 (24)7.1.1.2 内容标准 (24)7.1.1.3 更新标准 (25)7.1.2省公司基础数据建设标准 (26)7.1.2.1 型号标准 (26)7.1.2.2 内容标准 (26)7.1.2.3 更新标准 (28)7.2业务数据标准 (28)7.3GIS数据交换标准 (28)7.3.1文件数据格式标准 (28)7.3.2关系型数据库标准 (29)7.4空间数据建库标准 (29)7.4.1空间数据库组织设计标准 (29)7.4.1.1 数据模型设计标准 (29)7.4.1.2 建模规范 (32)7.4.1.3 数据内容组织标准 (33)7.4.1.4 空间元数据标准 (36)7.4.1.5 更新和备份标准 (37)8系统接口 (38)8.1空间数据接口 (38)8.1.1文件数据接口 (38)8.1.2数据库接口 (39)8.2对外服务接口类型与能力 (39)8.2.1OGC服务接口 (39)8.2.2Web Services服务接口 (40)8.2.3REST服务接口(可选) (44)8.3GIS组件接口 (45)9GIS技术要求 (46)9.1性能要求 (46)9.1.1基本性能指标 (46)9.3安全性 (46)9.4可维护性 (46)10系统集成 (47)10.1与主流IT技术集成 (47)10.1.1对操作系统的支持 (47)10.1.2对商用关系型数据库的支持 (47)10.1.3与Microsoft .NET运行环境的集成 (47)10.1.4与J2EE运行环境的集成 (48)10.1.5与手持终端的集成 (48)10.2与主流服务类型的集成 (48)10.2.1Web Services类型的服务集成 (48)10.2.2Rest技术集成(可选) (49)10.2.3与RIA技术的集成 (51)10.2.3.1 Flex技术集成 (51)10.2.3.2 Silverlight技术集成 (51)10.2.3.3 AJAX技术集成 (52)10.2.4与企业门户集成 (52)11系统演进路线 (53)12编制历史 (53)13附录A 修订详细记录 (53)14附录B场景 (54)14.1应急调度 (54)14.1.1应急指挥地图查询 (54)14.1.1.1 重大故障查询定位 (54)14.1.1.2 气象查询 (54)14.1.1.3 应急资源查询定位 (54)14.1.1.4 图上目标选择查询 (54)14.1.1.5 区域范围查询 (54)14.1.1.6 沿线查询 (55)14.1.1.7 最近应急资源查询 (55)14.1.1.8 位置与属性结合查询 (55)14.1.2应急资源在地图上呈现 (55)14.1.2.1 应急资源在地图上的符号化呈现 (55)14.1.2.2 应急资源图标管理功能 (55)14.1.2.3 强调显示,闪烁、警告声音 (56)14.1.2.4 动态跟踪显示 (56)14.1.2.5 图表与地图互动显示 (56)14.1.2.6 外部信息的叠加显示 (56)14.2网优 (56)14.2.1图层管理 (56)14.2.1.1 基站图层 (57)14.2.1.3 直放站图层 (57)14.2.1.4 邻小区图层 (57)14.2.1.5 投诉处理图层 (57)14.2.1.6 图层编辑 (58)14.2.2自定义区域 (58)14.2.3渲染 (58)14.2.4查询 (58)14.2.5自定义查询 (58)14.2.6维度查询 (59)14.2.7频率复用分析及规划 (59)14.2.8无线参数GIS分析 (60)14.2.9基于小区性能指标GIS分析 (60)14.2.10告警数据GIS分析 (60)14.2.11逻辑树图 (61)14.3管线 (62)14.3.1管道/杆路资源管理 (62)14.3.1.1 管道截面图管理 (63)14.3.1.2 人手井展开图管理 (64)14.3.1.3 管道路由管理 (64)14.3.2缆线网络资源管理 (64)14.3.2.1 光缆网资源管理 (65)14.3.2.2 光缆路由管理 (65)14.3.2.3 楼内电缆资源管理 (66)14.3.2.4 楼内光缆资源管理 (66)14.4话务分析 (66)14.4.1地图控制 (66)14.4.23D地球 (67)14.4.3网络资源概貌 (67)14.4.4网络话务量视图 (68)14.4.5网络故障视图 (68)14.4.6网络负荷视图 (68)14.4.7全网运行质量情况 (69)14.5传输综合网管系统 (69)14.5.1网络组织图 (69)14.5.2主题图管理 (70)14.5.3空间资源管理 (71)14.5.4地理信息管理 (71)14.5.4.1 矢量地图编辑 (71)14.5.4.2 矢量图层呈现 (71)14.5.4.3 导航图 (72)14.5.4.4 资源树图 (72)14.5.4.5 区域、站点、机房管理 (73)14.5.5区域管理 (73)14.5.5.2 删除区域 (73)14.5.5.3 修改区域 (73)14.5.5.4 站点、机房管理 (74)14.5.5.5 添加站点、机房 (75)14.5.5.6 删除站点、机房 (75)14.5.5.7 修改站点、机房 (75)14.5.5.8 查询统计 (75)14.5.6设备资源管理 (75)14.5.7机架设备 (76)14.5.7.1 添加机架设备 (76)14.5.7.2 删除机架设备 (76)14.5.7.3 修改机架设备 (76)14.5.8业务设备管理 (77)14.5.8.1 业务设备管理 (77)14.5.8.2 端口管理 (77)14.5.9同步设备管理 (78)14.5.10DDF管理 (79)14.5.10.1 添加DDF (79)14.5.10.2 删除DDF (79)14.5.10.3 修改DDF (79)14.5.10.4 查询DDF (81)14.5.11ODF管理 (81)14.5.11.1 添加ODF (81)14.5.11.2 删除ODF (81)14.5.11.3 修改ODF (82)14.5.11.4 查询ODF (83)14.5.12光交接箱 (83)14.5.12.1 添加光交接箱 (83)14.5.12.2 删除光交接箱 (84)14.5.12.3 修改光交接箱 (84)14.5.12.4 查询光交接箱 (85)14.5.12.5 纤芯关联 (85)14.5.12.6 跳纤管理 (85)14.5.12.7 端子连接关系显示 (86)14.5.13光分纤箱 (86)14.5.13.1 添加光分纤箱 (86)14.5.13.2 删除光分纤箱 (86)14.5.13.3 修改光分纤箱 (86)14.5.13.4 查询光分纤箱 (87)14.5.13.5 端子连接关系显示 (87)14.5.13.6 纤芯关联 (88)14.5.13.7 跳纤管理 (88)14.5.14光接头盒 (88)14.5.14.2 删除光接头盒 (88)14.5.14.3 修改光接头盒 (88)14.5.14.4 查询光接头盒 (90)14.5.14.5 纤芯关联 (90)14.5.14.6 跳纤管理 (90)14.5.14.7 端子连接关系显示 (90)14.5.15设备模板管理 (90)14.5.15.1 添加模板 (90)14.5.15.2 删除模板 (91)14.5.15.3 修改模板 (91)14.5.16端口连接管理 (91)14.5.16.1 批量关联 (91)14.5.16.2 单个关联 (91)14.5.16.3 解除关联 (91)14.6规划设计 (92)14.7资源系统离线管理功能 (93)14.7.1资源离线系统主要功能 (94)14.7.1.1 同步资源数据库到本地 (94)14.7.1.2 本地离线操作功能 (94)14.7.1.3 同步本地资源数据到数据库 (96)14.7.1.4 本地缓存文件的备份 (96)14.8GIS P ORTAL场景 (96)前言本标准规定了中国移动OSS GIS服务平台的技术要求。
基础地理信息标准之一基础地理数据分类编码标准
项目编号: ZXPR-SU020-2003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基础地理数据分类与代码Version: 2.5本文档使用部门:■主管领导■项目组□客户(市场)□维护人员■用户■监理方执行CMMI三级过程文档标准南通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基础地理数据分类与代码评审、分发和版权编制:国土项目组编制日期:批准:批准日期:提交:提交日期:评审:评审日期:分发编号:分发日期:非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摘抄、复制本文的部分或全部,并以任何形式传播。
Copyright 2000-2005 by Zhengxian Cyber Technology (Shenzhen) Ltd.All Rights Reserved.No part of this document may be reproduced or transmitted in any form or by any means without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Zhengxian Cyber Technology (Shenzhen) Ltd.目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1)2参考标准 (1)3分类、编码原则 (1)3.1 科学性、系统性 (1)3.2 相对稳定性 (1)3.3 不受多比例尺地形图的限制 (1)3.4 完整性和可扩展性 (2)3.5 兼容性 (2)3.6 适用性 (2)4基础地理数据集的名称及代码 (3)5比例尺代码 (4)6基础地理数据分类编码方法 (5)7基础地理数据分类与代码表 (6)附录A 图层命名规范 (35)(1)图层名称结构 (35)(2)基础地理数据子集及特征代码 (35)附录B 《基础地理数据分类与代码》与国土基础数据分类对照表 (37)附录C 《基础地理数据分类与代码》与《1:500 1:1000 1:2000比例尺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对照表 (57)附录D 《基础地理数据分类与代码》与《1:5000 1:10000比例尺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对照表 (79)附录E 1:500 1:1000 1:2000比例尺地形图要素分层及数字化作业指导书 (97)附录F 1:5000 1:10000比例尺地形图要素分层及数字化作业指导书 (115)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市基础地理数据是指市城市地表和地下的自然地理形态和社会经济概况基础数据。
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元数据标准
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元数据标准《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元数据标准》1. 介绍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元数据标准是指为城市地理空间信息资源描述和管理提供标准化的元数据(metadata)格式和内容要求。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是用来描述、管理、检索和利用数据的重要信息。
2. 元数据标准的重要性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的管理和应用需要大量的数据资源,而元数据标准的制定能够提高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用性,有利于促进城市空间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3. 元数据标准的内容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元数据标准包括但不限于数据资源的基本属性、地理坐标系统、数据生产和管理信息、数据格式规范、数据质量等方面的要求。
4. 元数据标准的意义和作用元数据标准的建立不仅有利于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管理和资源整合,更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环境保护、交通管理等行政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5.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当今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元数据标准的建立对于实现城市智慧化、数字化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统一的标准,可以实现城市空间信息的多维度整合和深度挖掘,有利于促进城市发展和进步。
在城市建设和信息化进程中,应该加强对元数据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以推动城市空间信息资源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
6. 总结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元数据标准的建立和实施对于促进城市信息化建设和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统一的元数据标准,可以实现城市空间信息的共享和互通,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和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确性,为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福祉。
应当重视元数据标准的研究和制定,为城市空间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元数据标准的建立和实施,对于城市信息化建设和城市管理水平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城市地理空间信息的管理和应用变得异常重要。
然而,由于城市空间信息资源的高度复杂性和多样性,如果缺乏统一的元数据标准,将会给城市数据管理和应用带来一系列的困难和障碍。
《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GB 21139-2007)
大类
中类
小类
子类
数据内容
5.1 概述
2、类型组合 各类用户由于使用目的不同,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内 容的要求也就不尽相同
数据内容
5.1 概述
3、元数据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 数据的内容、质量、状况和其他特性的描述性信息 用户对数据集的准确、高效与充分的开发与利用
数据内容
5.1 概述
4.2 高程系统
2、独立高程系 依据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通过的独立高程基 准形成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亦可以成为标准数据。 《建立相对独立的平面坐标系统管理办法》 (国测法字[2006]5号)
数学基础
4.2 高程系统
3、深度基准 海洋深度测量和海图上图载水深的基本依据。 海区从 1956 年起采用理论最低潮面(即理论深度基准 面)作为深度基准。 内河、湖泊采用最低水位、平均低水位或设计水位作 为深度基准。
深度基准
• 特大潮低潮面
• 寻常大潮低潮面 • 略最低低潮面 • 理论最低潮面 《海道测量规范》 (GB12327-90)
数学基础
4.3 比例尺
1、比例尺 地图是依一定的比例关系,将自然地理要素或者地表 人工设施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表示出来 图上某一线段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段水平长度之比 信息化时代,“地图”多以数据或数据库的形式出现, 仍然需要用比例尺来表示其几何精度和精细程度。
地图投影主要解决如何把地球曲面信息展布到二维平面
空间尺度规定在多大的详尽程度研究空间信息
数学基础
4.1 平面坐标系
1、统一坐标系 国家统一测绘基准的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 》第八条,九条
数学基础
CHT 1005-2000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数据文件命名规则
图幅编 号: 5 O 20 K.E O 05 O
数锅 文件 目录结构 ( 命名示例 一)
命 数据 文件卜录结构( ) 名示 例 {
表 八1 刁
J Jl we
a 数字文件4录名 1
K s F0 2 0 . o 0 0 几 FB
。 数据文件存储结构T意
DE B K5 EO 2 0 K 0 00 5 0 20 d t 0 0 5 a
0 2 0 ma 0 0 5 t
} 数据 文件存储结构示意 : d
一
一
匕一。) 。, , ( 。 。
以) 0 s d t 20 a 02 0 0 03
C '1 0 一 0 0 H一 0 5 2 0 r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G 3 11 93标准化 1 } T - ( % . 19 ( ' _ 作导则 第 1单元: 标准的起草与表述规则 第1 部分: 标准编写的墓木规定》 进行编写的
本标准是 为满足数字栅格地 [ . } 数字正射影像 图、 - l 数字高程模型、 数字线划图产品分 发的需 要, 根据
3 数据文件 目录结构
基础地理信息一般以地形图图幅为单位存放, 即一幅地形图由存放在 一 个数据文件目录下的各数据 文件( 口录) 或 组成。各数据文件( 目录) 或 包括元数据、 数据体 , 以及赘饰等相关文件。其结构如图1 所不 .一个数据文件 目录内包括 一 幅地形图图幅范围内的各种信息( 命名规则见4 1 .) .数据体文件为该地形图范围内的基础地理信息; 数据体文件也可为 一 个文件日录‘ 由地貌、 水系、 居民地、 交通等各种分要素数据文件组成〔 命名规则见42 .) . 和43 。 . 元数据文件是对该图幅范围内的各种信息、 数据的说明, 即存放有关数据源、 数据分层、 f归属、 产. 6 空间参考系、 数据质量( 数据精度、 评价)数据更新、 、 图幅接边等方面的信息( 命名规则见4艺 .、 . 相关文件包括各类产品的铭饰信息( 如方里网、 坡度尺)名称注记文件以及有关的高程信 L、 、 .专题 信息文件等( 命名规则见牛2 数字线划图的整饰信息也可以层的形式放在数据体文件目录甲、 .) 根据需要, 基础地理信息还可按百万图幅、 比例尺、 产品种类等数据分目录存放, 其结构形式如图2
国家测绘局关于做好强制性国家标准《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实施工作的通知
国家测绘局关于做好强制性国家标准《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实施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测绘局•【公布日期】2008.05.06•【文号】国测国字[2008]40号•【施行日期】2008.05.0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国家测绘局关于做好强制性国家标准《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实施工作的通知(国测国字[2008]4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行政主管部门,局所属有关单位:国家测绘局组织制定的《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以下简称“标准”)已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编号为:GB 21139-2007),并于2008年3月1日起实施。
为做好本标准的宣传、贯彻实施及监督工作,确保标准得到认真执行,现将有关事项和要求通知如下:一、制定标准的意义与作用国家测绘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成果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测绘工作的意见》“在电子政务、公共安全、位置服务等方面,分类构建权威、标准的基础地理信息公共平台”的要求,确保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质量,保障以地理信息数据为基础的各类信息系统建设与应用的顺利进行和地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组织制定了《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将为保障以地理信息为基础的信息系统建设的统一和互联互通、避免重复建设、重复投入、促进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发展、规范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的生产与认定行为、保护有关建设工程的安全、维护基础地理信息数据使用者、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认真做好标准宣传贯彻工作各地区、各单位要认真做好标准的宣传贯彻工作。
各级测绘行政主管部门要积极组织本地区相关单位进行集中培训和认真学习,并提出相关要求。
同时,要通过网络、报纸、期刊和杂志等各种媒介进行大力宣传,推动与地理信息系统相关的各专业部门了解本标准。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NFGIS)元数据标准草案(初稿)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提供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NFGIS)元数据的内容,包括NFGIS数据的标识、内容、质量、状况及其他有关特征。
本标准可用于对NFGIS数据集的全面描述、数据集编目及信息交换网络服务。
2. 参考标准ISO 15046-15地理信息--元数据(CD 2.0)FGDC 地理空间数据元数据内容标准(CSDGM)v.2.03. 术语 3.1 元数据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即关于数据的内容、质量、状况和其他特性的信息。
也可译为描述数据或诠释数据。
3.2 元数据元素 (元数据 Element) 元数据最基本的信息单元。
3.3 元数据实体 (元数据 Entity) 同类元数据元素的集合。
3.4 元数据子集 (元数据Section)相互关联的元数据实体和元素的集合。
3.5 信息交换网络 (Clearinghouse)数据生产者、管理者和用户之间的分布式、电子连接的网络。
3.6 数据志 (Lineage)数据继承信息,包括获取或生产数据使用的原始资料说明、数据处理中的参数、步骤等情况及负责单位的有关信息等。
3.7 引用文献(Citation)数据集引用或参考使用的资料、数据集、模型、文献等。
wk_ad_begin({pid : 21});wk_ad_after(21, function(){$('.ad-hidden').hide();}, function(){$('.ad-hidden').show();});4. NFGIS 元数据层次结构和性质 4.1 元数据层次结构本标准规定NFGIS元数据分为三层:元数据子集、元数据实体和元数据元素。
元数据元素是元数据的最基本的信息单元,元数据实体是同类元数据元素的集合,元数据子集是相互关联的元数据实体和元素的集合。
在同一个子集中,实体可以有两类即简单实体和复合实体,简单实体只包含元素,复合实体既包含简单实体又包含元素,同时复合实体与简单实体及构成这两种实体的元素之间具有继承关系。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办公室关于做好2018年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建设与应用工作的通知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办公室关于做好2018年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建设与应用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8.03.09•【文号】测办发〔2018〕7号•【施行日期】2018.03.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测绘正文关于做好2018年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建设与应用工作的通知测办发〔2018〕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局所属有关单位:为贯彻落实全国测绘地理信息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关于推动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通知》(国测信发〔2017〕3号)要求,现就做好2018年全国地理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系统(以下简称目录系统)建设与应用工作通知如下:一、明确目录系统发展定位与任务分工。
目录系统是省级以上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依法及时向社会公布测绘成果目录的主要载体,是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共享和社会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以下简称国家局)负责目录系统的集中统一建设与运行维护,依法公布、更新国家级测绘成果目录。
省级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负责在目录系统建立省级子站并运行维护,依法公布、更新省级测绘成果目录;推动地市级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入驻目录系统,统筹本行政区域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目录数据发布工作。
鼓励拥有地理信息资源的测绘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入驻、共建目录系统。
二、完善目录系统服务功能。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以下简称地信中心)要结合实际需求,继续加大目录系统的技术开发力度,不断优化目录搜索和展示、订单提交、数据下载等功能,推出手机版;建成非涉密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管理子系统,开发省级子站目录汇集、管理等功能,完善地市级目录服务发布子系统和子站网页模板;通过大数据挖掘分析用户行为习惯,智能推送用户关注度高、与用户相关的信息,提供主动服务,不断提升用户体验。
地理信息_元数据
e ) 元素 3 8 1 和3 8 3 的定义按照我国国情进行了修改; f ) 实体6 9 最大出现次数由“ N” 改为“ 使用参照对象的最大出现次数” 。 ⑨ 增加了资料性附录K “ 地理信息共享领域元数据专用标准范例” 。 ⑩ 代码表的修改:
a ) " B . 5 . 1 0 M D _ 字符集代码 < < 代码表炎 > ” 增加了G B 1 8 0 3 0 《 信息技术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
1 范围
本标准定义描述地理信息及其服务所需要 的模式。它提供有关数字地理数据标识 、 覆盖范围、 质
量、 空间和时间模式、 空间参照系和分发等信息。
本标准适用于: — 一 数据集编目、 对数据集进行完整描述和数据交换网站 的数据服务 ; — 一 地理数据集、 数据集系列 , 以及单个地理要素和要素属性描述。 本标准定义了: — 一 必选的和条件必选的元数据子集 、 元数据实体和元数据元素;
⑤ 增加了“ 6 . 1 4地理信息共享领域元数据专用标准范例” ; 删除 了原 6 . 1 4和原 6 . 1 5的内容 ; 修改 了G . 2 . 4中的要素实例元数据条 目示例 。
⑥ 删除了附录B 数据字典中原“ 留空” 的 行, 行号为: 4 2 , 4 3 , 5 8 , 1 8 8 , 1 9 8 .2 0 0 , 3 2 8 -3 3 3 , 3 6 6 , 这些
( I S O 1 9 1 1 5 : 2 0 0 3 , MOD)
一
l l
一一一一 2 0 0 5 - 0 8 - 0 1 P A
率 馨 畜 智 臀 瓣瞥 篷 臀 臀 暴 发 “
G B / T 1 9 7 1 0 -2 0 0 5
行号断号。 ⑦ 删除了资料性附录 K “ 实现示例” 和资料性附录 J“ 元数据元素 自由文本的多语种支持” 。 ⑧ 元数据数据字典中保 留了英文的“ 名称/ 角色名称” 栏 目, 与中文“ 名称/ 角色名称” 对照。其他修 改包括 : a ) 元素“ 9 , 1 4 4 , 3 6 4 , 3 9 4 ” 的数据类型 由“ 类” 改为“日期 型” , 域 由“日期 ( B . 4 . 2 ) ” 改为“ C C Y Y- MM- D D( GB / T 7 4 0 8 -1 9 9 4 ) ” ; b ) 元素“ 6 4 , 8 9 , 1 0 6 , 3 0 0 " 的数据类型 由“ 类” 改为‘ 旧 期 时间型” , 域 由‘ 旧 期时间( B . 4 . 2 ) ” 改为 " C C YY - MM- D D h h : mm: s s . s ( G B / T 7 4 0 8 - -1 9 9 4 ) ” ; c ) B . 2 . 7 . 6投影参数信息: 第2 1 6行元数据元素“ 带号” 的定义由“ 1 0 0 k m格网带的唯一标识符” 改为“ 投影分带的唯一标识符” ; 第2 1 8和 2 1 9行的约束/ 条件由“ O” 改为“ C / 非方位投影? ” ; 第 2 2 5和 2 2 6 行的约束/ 条件由“ O” 改为“ C / 方位投影? ” ;
地理信息元数据标准
地理信息元数据标准
1. 数据集描述,包括数据集的标题、摘要、关键字、作者、发
布日期等基本信息,以便用户能够快速了解数据集的内容和来源。
2. 空间参考信息,描述数据集所涉及的地理坐标系统、投影信息、地理范围等,以便用户能够准确地将数据集与地理现象联系起来。
3. 数据质量信息,包括数据集的精度、完整性、一致性等质量
信息,以便用户能够评估数据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4. 数据集结构信息,描述数据集的组织结构、属性字段、数据
格式等,以便用户能够理解数据的内部组织和存储方式。
5. 数据集使用约束,包括数据集的访问限制、使用限制、版权
信息等,以便用户在使用数据集时遵守相关规定。
地理信息元数据标准的制定旨在提高地理信息数据的可发现性、可访问性、互操作性和可重用性,从而促进地理信息数据的有效管
理和共享。
常见的地理信息元数据标准包括ISO 19115(针对地理
信息数据的元数据)、FGDC(美国联邦地理数据委员会)元数据标准等。
这些标准为地理信息数据的发布、共享、交换和利用提供了基础和规范,有助于推动地理信息行业的发展和应用。
简述gis标准的主要内容
简述gis标准的主要内容
GIS(地理信息系统)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数据标准、元数据
标准、服务标准和应用接口标准。
1. 数据标准:GIS数据标准定义了地理数据的组织结构、格式
和内容。
数据标准的主要目的是确保不同GIS系统和应用之
间的数据互操作性。
常见的GIS数据标准包括地图投影、坐
标系统、数据模型、数据格式等方面的规范。
2. 元数据标准:元数据是描述地理数据的基本信息,如数据来源、制作日期、空间参考系统等。
元数据标准定义了元数据应包含的内容和格式,以及元数据的组织结构和管理规范。
元数据标准的目的是提供对地理数据的准确描述,方便用户查找和使用地理数据。
3. 服务标准:GIS服务标准定义了地理数据的发布和共享规范。
这些标准包括数据服务、地图服务、空间分析服务等方面的规范。
服务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不同GIS系统和应用之间的
服务互操作性,使用户能够方便地访问和使用地理数据和功能。
4. 应用接口标准:GIS应用接口标准定义了GIS软件和其他应用系统之间的接口规范。
这些标准包括数据交换接口、地图显示接口、空间分析接口等方面的规范。
应用接口标准的主要目的是促进不同GIS软件和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和功能的互操
作性,使用户能够方便地集成和扩展GIS功能。
环境信息元数据规范 -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附件七:《全国环境系统河流代码》(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全国环境系统河流代码》编制组二○一一年六月I目录1 项目背景 (1)2 标准编制的必要性 (1)3 适用范围 (2)4 编制原则和依据 (3)5 编制过程 (5)6 标准主要内容 (8)7 主要问题 (9)附录:全国环境系统河流代码编码指南 (9)II1 项目背景中央明确了“十一五”期间社会经济的发展原则是“又好又快”。
同时确定“十一五”经济发展的二个约束性条件之一是污染物排放总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10%,包括大气污染物中的SO2和水污染物中的COD。
为确保污染物减排目标的实现,国家开展了“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项目建设,对占全国主要污染物负荷65%的国家重点监控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情况实施自动监控,通过自动化、信息化等技术手段将分布于全国各地重点污染源的排放数据传输到国家、省、市,以便更加科学、准确、实时地掌握重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数据、削减数据、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数据等与污染物减排相关的各类信息,及时发现并查处违法排污行为,监督重点污染源完成污染物减排指标的情况,为污染物减排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管理手段。
“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有赖于环境信息化能力的支撑,须开展环境信息能力建设,使之可行并促其快速发展。
作为环境信息基础性工作的河流信息代码,当前的基础十分薄弱,无法支撑建立全国统一环境信息系统的要求,尤其是满足不了当前的水污染减排、水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的要求,因此,编制适合于水环境管理、水污染减排和重点水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河流代码标准,就成为当前污染减排、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提上了日程。
因此,《全国环境系统河流代码》的编制(以下简称:本标准)列入了国家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建设项目信息类技术规范目录。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 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辽宁省环境信息中心、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江苏省环境信息中心、海南省国土环境资源信息中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
01
标准制定的法律依据
02
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03
标准实施的作用
04
对规定的释义
05
范围
06
规范性引用文件
07
术语和定义
08
数学基础的要求
09
数据内容的要求
10
生产过程的要求
11
数据认定的要求
12
2009年2月
一、概述
*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第十四条规定:“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推荐性标准,国家鼓励企业自愿采用。”
*
4.3 比例尺系列应为:1:500、1:1 000、1:2 000、1:5 000、1:10 000、1:25 000、1:50 000、1:100 000、1:250 000、1:500 000、1:1 000 000。 【释义】本条对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的比例尺提出要求。 地图是依一定的比例关系,将地理信息要素的形状、大小、空间位置及其属性表示出来,这里所谓的一定比例关系即为比例尺。它不仅反映了要素实地轮廓转变为图形表象的缩小成度,也反映了要素内容的精细程度和空间位置的几何精度。本条列出了我国基本比例尺系列,对于每一种比例尺的地图或数据,国家都有相应的技术标准,如果要成为标准数据,其比例尺应是本条列出的11种比例尺中的一种。
[GB/T 13016-1991,1.9]
【释义】本条给出了标准中用到的三个术语的概念。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是本标准的核心词汇,其定义包含了四个方面的含义: 明确了它是地理信息数据的一种; 其作用,是统一的空间定位框架和空间分析的基础; 列出了其通常包括的数据类型; 要求了应包括的属性内容。
【释义】本条列出了标准中规范性引用的文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NFGIS)元数据标准草案(初
稿)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提供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NFGIS)元数据的内容,包括NFGIS数据的标识、内容、质量、状况及其他有关特征。
本标准可用于对NFGIS数据集的全面描述、数据集编目及信息交换网络服务。
2. 参考标准
ISO 15046-15地理信息--元数据(CD 2.0)
FGDC 地理空间数据元数据内容标准(CSDGM)v.2.0
3. 术语
3.1 元数据
是关于数据的数据,即关于数据的内容、质量、状况和其他特性的信息。
也可译为描述数据或诠释数据。
3.2 元数据元素(元数据Element)元数据最基本的信息单元。
3.3 元数据实体(元数据Entity)同类元数据元素的集合。
3.4 元数据子集(元数据Section)相互关联的元数据实体和元素的集合。
3.5 信息交换网络(Clearinghouse)数据生产者、管理者和用户之间的分布式、电子连接的网络。
3.6 数据志(Lineage)数据继承信息,包括获取或生产数据使用的原始资料说明、数据处理中的参数、步骤等情况及负责单位的有关信息等。
3.7 引用文献(Citation)数据集引用或参考使用的资料、数据集、模型、文献等。
4. NFGIS 元数据层次结构和性质
4.1 元数据层次结构
本标准规定NFGIS元数据分为三层:元数据子集、元数据实体和元数据元素。
元数据元素是元数据的最基本的信息单元,元数据实体是同类元数据元素的集合,元数据子集是相互关联的元数据实体和元素的集合。
在同一个子集中,实体可以有两类即简单实体和复合实体,简单实体只包含元素,复合实体既包含简单实体又包含元素,同时复合实体与简单实体及构成这两种实体的元素之间具有继承关系。
4.2 元数据性质
本标准定义三种性质的元数据子集、实体和元素:
必选(Mandatory)──元数据的核心内容,适用于各种被描述对象,是元数据文件必须包含的子集、实体或元素。
一定条件下必选(Conditional )──针对不同的被描述对象特征元数据文件所必须提供的子集、实体或元素。
可选(Optional)──该子集、实体或元素是可选的,由用户决定是否将其包含在元数据文件中。
5. NFGIS 元数据分级和特征
5.1 元数据分级本标准规定元数据分为两级,即:
基本元数据──提供地理数据源基本文档所需要的最少的元数据元素集。
它包括回答下列问题的元数据元素: "是否有特定主题的数据集('什么')?" 、"是否有特定地区的数据集('何处')?" 、"是否有特定时段的数据集('何时')?" 以及"订购或了解数据集更多情况的联系人('谁')?
完全元数据──提供完整的地理数据源(单独的数据集、数据集系列、各种地理要素)文档所需要的必选的和可选的元数据元素集。
它完整地定义全部元数据,以便标识、评价、摘录、使用和管理地理信息。
5.2 元数据特征
本元数据标准定义了8 种特征:
5.2.1 名称
赋给元数据实体或元素的标记。
5.2.2 标识码
计算机中使用的定义每个元数据实体和元素的唯一代码。
代码结构为:
xx xx xx
前两位为元数据子集,两位数字码
中间两位为元数据实体/ 独立元素,两位数字码后两位为元数据实体包含的元素,两位数字码由于一级元数据不分子集,因此第一、二位子集代码省略。
5.2.3 定义对元数据实体和元素的说明。
5.2.4 性质说明元数据实体或元素是否总是出现,或有时出现的描述符。
描述符分别为:
M- 必选
C- 一定条件下必选
O- 可选关于性质的定义见5.1 。
5.2.5 条件
说明何种条件下元数据子集、实体或元素是必选的。
如果对所说明的条件成立,那么该子集、实体或元素就是必选的。
5.2.6 最大出现次数
指定元数据实体或元素在实际使用时,可能重复出现的最大次数。
只出现一次的表示为“1”,重复出现的表示为“ N”。
5.2.7 数据类型
表示元数据元素的一组不同的值,例如“文本”、“整型”、“短语”、“坐标串”、“实型” 和“日期”。
5.2.8 值域
指定每个元数据元素的取值范围。
“任意长文本”表示所述内容不受限制,实型数和基于代码的整型数等只能使用一个限定的(闭合的)值域内的值。
6. NFGIS 元数据内容
6.1 基本元数据内容基本元数据提供地理数据源基本文档所需要的最少的元数据元素集。
它包括回答下列问题的元数据元素: "是否有特定主题的数据集('什么')?"、"是否有特定地区的数据集('何处')?" 、"是否有特定时段的数据集('何时')?" 以及"订购或了解数据集更多情况的联系人(' 谁')?任何数据集(数据集、数据集系列、要素和属性)一般应有基本元数据文件,其内容至少包含基本元数据中性质为M 和C(如果具有该特征)的实体和元素。
查阅基本元数据内容
6.2 完全元数据内容
6.2.1 完全元数据子集
完全元数据内容包括8 个不重复使用的主要子集和3 个可重复使用的次要子集,用于全面、详细描述数据集、数据集系列、要素和属性。
其构成和相互关系下图所示。
每个子集包含若干元数据实体和元素。
可重复使用子集由各个子集调用,不单独使用。
6.2.2 完全元数据内容表
6.2.2.1 数据基本信息
数据基本信息包含数据集标识,及说明其空间和时间范围、状况、法律限制和保密限定等所需的信息。
查阅元数据内容
6.2.2.2 数据质量信息数据质量信息包含数据集质量的评价信息。
查阅元数据内容
6.2.2.3 数据志信息
数据志信息包含数据集应用、数据源及生产数据集时所用工艺方法等信息。
查阅元数据内容
6.2.2.4 空间数据表示信息空间数据表示信息包含与数据集中表示空间信息所用方法的有关信息。
查阅元数据内容
6.2.2.5 参照系统信息参照系统信息包含数据集中应用的空间和时间参照系统说明。
查阅元数据内容
6.2.2.6 要素分类信息
要素分类信息包含数据集中具有的要素类型、功能、属性和关系的定义和说明。
查阅见元数据内容
6.2.2.7 数据发行信息
数据发行信息包含有关获取信息所需的数据提供者及买卖权限的信息。
查阅元数据内容
6.2.2.8 元数据参考信息
元数据参考信息包含元数据现势性及其负责单位信息。
查阅元数据内容
6.2.2.9 引用文献
引用文献信息包含引用文献的标准格式等信息。
查阅元数据内容
6.2.2.10 负责单位信息
负责单位信息包含与数据集有关的单位和
/或个人的标识。
查阅元数据内容
6.2.2.11 地址信息
地址信息包含数据集提供单位和/ 或个人的地址及其他通信办法信息。
查阅元数据内容
7. 元数据扩展原则与方法在完全元数据内容不能满足某种应用的需要时,可以按照本条款规定的原则进行扩充。
7.1 扩展的类型
1. 扩展元数据元素的值域
2. 增加新的元数据元素
3. 增加新的元数据实体类型
4. 增加新的元数据子集
5. 对已有元数据元素增加更严格的限定
6. 对已有元数据元素值域增加更多的限定
7.2 扩展的原则
1. 扩展的元数据元素不应是现有元数据元素改名、改定义或改数据类型。
2. 扩展的元数据可以定义为实体,而且可以包含扩展的和现有的元数据元素,被包含的现有元数据元素
特征不能改变。
3. 允许对现有元数据元素施加更严格的限定(如:元数据元素在本标准中是可选的,在扩展后可以是必选
的)。
4. 允许对现有元数据元素域值施加更严格的限定
(如:域值为“任意文本” 的元数据元素,扩展后可限定为一个闭合的取值范围)。
5. 允许对本标准规定域值的使用范围加以限制(如:元数据元素在本标准中域值有五个可用的值,扩展后
可以规定只使用其中三个值,要求用户从三个中选择一个使用)。
6. 不允许扩展本标准规定不包含的内容(如:本标准规定元数据元素域值有四个可用的值,扩展时不允
许使用这四个值以外的值)。
7.3 扩展方法
1. 检查本标准规定的元数据内容,确定不适合具体应用的部分或需扩展补充的部分;
2. 按照7.1 和7.2 规定的扩展类型和扩展原则确定扩展的子集、实体和/ 或元素;
3. 定义每一个扩展子集、实体和/ 或元素的特征;
4. 对扩展内容进行标准的一致性测试。
8. 元数据标准维护
本标准由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提出和维护。
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百胜村1 号。
邮政编码:1000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