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学前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学前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学前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了解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2) 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点和表现;3) 了解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4) 掌握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
2. 能力目标:1) 能够观察和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状态;2) 能够运用有效的方法帮助学前儿童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3) 能够引导学前儿童养成积极的心理行为习惯。
3. 情感目标:1) 提高教师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关注和重视;2) 增强和学前儿童的沟通和互动,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3) 培养学前儿童积极向上的心态和情感。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心理健康?1) 心理健康的定义;2)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的关系;3)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特点和表现1) 学前儿童的认知、情感、行为特点;2) 学前儿童的心理问题和表现。
3. 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1) 家庭环境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2) 学校环境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3) 社会环境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4. 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巧1) 提升学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素养;2) 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3) 创设有利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4) 运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引导学前儿童健康成长。
三、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真实情景的模拟和演练,让学生亲身体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处理过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
2. 讨论分析法:启发学生参与讨论,共同探讨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3.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学前教师的角色,体验与学前儿童互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情感交流和沟通能力。
4.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到学前教育机构进行实地教学实习,让学生亲身体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提升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引言(15分钟)1) 介绍心理健康的定义和重要性;2) 推动学前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3) 分析学前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
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和活动,帮助学前儿童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培养积极的情绪态度和行为习惯。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途径:
1. 游戏教育: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要学习方式,通过有针对性的游戏活动,引导儿童探索、体验和表达自己的情绪,培养其情绪认知和情绪调节能力。
2. 绘本教育:通过绘本故事讲述有关情绪和行为的故事,让儿童在阅读中了解和学习情绪管理和社交技巧。
3. 艺术创作: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艺术创作活动,让儿童通过自我表达和创造,释放情绪,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自信心。
4. 身体劳动:通过让儿童参与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例如种植花草、整理教室等活动,培养儿童对劳动的理解和认同,培养耐心和毅力。
5. 家庭亲子活动:鼓励家长和儿童共同参与一些亲子活动,例如做饭、游戏等,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加亲子互动的机会。
6. 观察与倾听:教师和家长要仔细观察儿童的情绪和行为表现,倾听儿童的需求和感受,给予积极的反馈和支持。
总之,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以儿童为中心,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采取多种途径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与成长。
学前儿童大班健康领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学前儿童大班健康领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学前儿童大班健康领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通用14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本店铺整理的学前儿童大班健康领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前儿童大班健康领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1活动目标:1、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名字,乐意在群体中表述自己对名字的想法。
2、初步了解父母带给自己名字的含义,并爱上自己的.名字。
活动重难点:重点: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名字,并了解自己名字的含义。
难点:1、了解自己名字的含义;2、在群体中表达自己对名字的想法。
活动准备:1、幼儿名牌;2、绘本ppt;3、视频;4、爱心卡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聊聊名字1、我们初次见面,你愿意分享下你的名字吗?(出示名字卡)2、教师分享自己的名字(名字卡)二、分享交流,阐述心声1、出示ppt,小老鼠,让幼儿知道原来对于名字也有喜欢或不喜欢的。
2、你对自己名字有什么感受?三、绘本支持,释放焦虑1、倾听小老鼠的烦恼(两个录音)。
2、它为什么会不喜欢自己的名字?请幼儿说说。
3、了解小老鼠名字的秘密。
4、请幼儿说说原因并播放小老鼠喜欢了自己名字。
四、真情互动,提升认识1、播放一个妈妈的录音2、打开父母的爱心卡3、分享感动时刻活动延伸:出示几个名人名字和照片,大声说出我爱我的名字。
学前儿童大班健康领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2活动目标:1、在轻松的环境中敞开自己的心灵,快乐地交朋友,表达自己真实的心理想法。
2、在优美、浅显的语言中调整自己的心理行为。
3、引导幼儿初步养成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
4、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乐观的情绪,逐渐养成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轻音乐、小椅子(或其它活动室方便可取的东西)布置的小树林。
区别不同班级幼儿的标志从不同的班级选取若干名幼儿,他们相互间不是很熟悉。
活动过程:一、轻松活动--营造轻松的心理氛围(播放轻缓的音乐)伴着轻缓的音乐,请小朋友随意找个位置,摆个舒适的姿势坐下来,闭上眼睛。
面向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面向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关注被投入到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中。
学前儿童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其心理发展阶段的特点以及所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有效地关注和指导。
本文将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其全面发展非常关键。
在这个特殊的年龄阶段,儿童的身体和心智正在迅速发展,他们面临着与外界交往和适应的挑战。
若忽视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会给他们的生活产生严重影响,还有可能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而通过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前儿童建立健康的心理素质,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前儿童的自我认知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社交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
自我认知能力是指学前儿童了解自己的性格、兴趣和优势,并能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情绪管理能力是指学前儿童能够识别并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及有效应对各种情绪变化;社交能力是指学前儿童在与他人交往中能够适应环境、与他人和睦相处;问题解决能力是指学前儿童面对问题时能够正确分析和解决。
在实施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首先,可以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进行教育。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通过设计一些适合儿童的游戏,可以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其次,可以通过绘本故事和音乐舞蹈来进行情感管理的教育。
绘本故事可以帮助学前儿童理解和表达情感,音乐舞蹈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情绪和愉悦感。
此外,还可以进行心理疏导和心理训练的活动,如冥想和放松训练,以帮助学前儿童缓解压力和调整情绪。
除了以上的实施方法,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注重家庭和学校的合作。
家庭是学前儿童最主要的社会环境,学校是他们的第二个家。
家庭和学校可以相互配合,形成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有力支持。
其次,要关注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相关的师资培训。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途径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儿童建立积极心态和良好心理健康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 游戏和玩耍:通过游戏和玩耍,儿童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需求,并发展他们的社交技能、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表达情感:鼓励儿童表达他们的情感,帮助他们认识和处理情绪,例如通过绘画、绘本、角色扮演等方式。
3. 社交技能培养:帮助儿童学会与他人相处,培养他们的合作、分享和沟通能力,建立良好亲社会行为。
4. 身体健康:提供适当的体育锻炼和健康饮食指导,帮助儿童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身体意识。
5. 培养自信心:鼓励儿童尝试新的事物,肯定他们的成就和努力,帮助他们发展自信和自尊。
6. 情绪管理:教导儿童如何识别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例如通过深呼吸、冥想和正面自我对话等技巧。
7. 家庭参与:与家长合作,提供充分的沟通和支持,促进儿童在家庭环境中的心理健康发展。
8. 关注儿童发展:了解儿童的发展特点和需求,根据他们的成长阶段提供相应的教育和支持。
这些途径可以在学前教育机构、家庭和社区中实施,以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基础,并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情绪管理:教育孩子如何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应对各种挫折和困难,提升情绪的自主调节能力。
2. 社交技能:培养孩子与他人积极交往和合作的能力,包括倾听他人、分享和合作等。
3. 自尊和自信:帮助孩子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建立健康的自我形象。
4. 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思维和方法,包括观察、思考、提问、创新等技能。
5. 健康生活习惯: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适当的饮食、充足的睡眠、体育锻炼等,保持身体健康。
6. 处理压力:帮助孩子认识和应对压力,教育他们寻找缓解压力的方法,提升应对挑战的能力。
7. 平等与尊重:培养孩子对他人的平等和尊重,促进友善和合作,避免歧视和欺负行为。
8. 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教育孩子如何防范危险,保护自己的身体安全,在遇到危险或困境时寻求帮助。
9. 家庭和社区价值观教育:通过传授正确的家庭和社区价值观,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通过上述内容的教育,可以帮助学前儿童建立积极的心理健康,提高他们的情绪管理和社交能力,增强自信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1.动作发展正常。 2.认知活动积极。
3.情绪积极向上。
4.人际关系融洽。 5.性格特征良好。 6.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
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1、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是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情绪、行为方式、性格、习惯和社会 适应能力 对学前儿童的行为偏异、心理障碍、心理疾病进行早期预 防和矫治 使学前儿童的智能、情感、性格习惯、行为方式与周围的 现实环境平衡协调,以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2)变化活动形式。让幼儿利用豆子的颜色,在桌子上摆一 幅彩色的画。
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要求
1、体察学前儿童的内心世界。 (真诚的心灵慰藉是最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欣赏体会:经典幼儿故事《逃家小兔》,尝试去 了解幼儿的内心感受。 2、满足学前儿童的心理安全需求。 (焦虑是许多心理卫生问题的根源) 列举 教师惯用的不当教育方式 3、引导学前儿童换位思考,多为他人着想,融洽人际 关系。 (自我为中心是学前儿童突出的心理特点)
沙游戏疗法:
沙游戏治疗是近年来盛行于欧美的一种儿童心理疗法。这 是一种非语言的治疗。沙是儿童攻击性游戏的良好媒介,儿 童可以将娃娃和其他玩具埋在沙里,也可以将沙当作“雪” 、“水”、“掩埋的泥土”或者“炸弹”。沙子的用途可以 随着儿童的想象而发生变化。 孩子在一沙盘上利用各种不同的道具,按照他们内心的体 验,堆积各种图案,治疗师从中分析他们的心理。 此疗法对于有攻击行为、焦虑、抑郁、社会适应障碍的儿 童具有很好的疗效。
(二)健康教育中幼儿的充分体验
体验是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途径 心理健康教育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其体验性强。 幼儿时期身体各器官的生理机能尚未发育成熟,知识经 验贫乏,注意力易分散,思维发展水平较低,加之幼儿身 体卫生、自我保护涉及的教育内容与幼儿生活密切 联系,具有直观性,可感受性等特点,因此,健康教育不 能过于理性。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学前阶段(3-6岁)对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和培养。
学前儿童是儿童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他们心理健康形成的关键时期。
因此,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和自尊心,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性。
同时,心理健康教育还可以培养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和社交能力,让他们学会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多样。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绘画、手工制作等寓教于乐的方式,引导儿童主动参与,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故事讲解、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儿童了解和认知不同情绪和行为,并引导他们学会正确的情绪表达和行为规范。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参与。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应该给予儿童足够的关爱和支持,与他们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学校作为儿童的第二家庭,应该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心理支持,与家庭共同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社会也应该关注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相关的支持和资源,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儿童时期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干预和解决,可能会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产生长期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为他们提供全面的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合适的方式和方法,我们可以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培养他们的积极人生态度和健康心理素质,为他们的未来奠定良好的基础。
让我们共同关注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为孩子们创造一个美好的成长环境。
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
1. 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帮助学前儿童认识自己的情绪和需要,学会正确表达情感,并通过情绪管理技巧来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
2. 社交技能:培养学前儿童与他人建立健康、积极和互动的关系,包括与同伴、家庭成员和其他社会成员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3. 自尊和自信:帮助学前儿童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和自尊心,鼓励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并培养积极的自信心。
4. 解决问题和决策能力:培养学前儿童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并做出决策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健康习惯和生活方式:教育学前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包括饮食、睡眠、运动和个人卫生等方面的指导。
6. 情绪调节和应对压力:帮助学前儿童学会有效地应对压力和挫折,培养他们的情绪调节和应对困难的技能。
7. 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教育学前儿童认识危险和风险,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行为,包括交通安全、火灾安全和防范性侵等方面的教育。
8. 睡眠和休息: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睡眠和休息习惯,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发展。
通过以上内容的教育,学前儿童可以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增强自信心和抗压能力,促进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学前教育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学前教育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是学前儿童全面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学前教育阶段是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升儿童的自信心、情绪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本文将探讨学前教育中的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以及实施的方法与策略。
一、学前教育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学前教育时期是儿童性格与心智发展的关键时期,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基础对儿童未来的成长至关重要。
首先,良好的心理健康有助于儿童积极自信的性格培养。
通过教育的引导,儿童可以建立对自己的认识、认同自己的优点与价值,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
其次,心理健康能够帮助儿童更好地管理情绪。
学龄前儿童情绪波动较大,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可以启发儿童理解并控制自己的情绪,培养情绪调控的能力。
最后,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
通过与其他儿童互动,儿童能够学会合作、分享、沟通等社交技能,为未来的人际交往奠定基础。
二、学前教育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策略为了有效开展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与策略。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方法与策略。
1. 游戏教学法游戏是学前儿童的天性,也是他们学习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之一。
通过游戏教学法,教师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各类游戏中,培养儿童的自信、协作和情绪管理能力。
例如,通过模拟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儿童在虚拟场景中体验不同情境下的情绪并进行应对,帮助他们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2. 情绪管理教育情绪管理是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教授儿童一些情绪管理的技巧和策略,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并进行调节。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儿童学会通过深呼吸和数数的方式来放松自己、缓解压力,并提供实际问题的情境让儿童尝试运用这些技巧。
3.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培养儿童社交能力的有效策略之一。
通过与其他儿童一起协作完成任务,儿童可以学会分享、倾听、尊重等社交技能。
教师可以设置各类小组活动,鼓励儿童合作并指导他们解决合作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儿童的社交发展。
儿童学前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
儿童学前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在儿童学前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正在形成他们的心智和情感发展,对他们的未来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儿童学前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教育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以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儿童学前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儿童的健康心理。
儿童在这个阶段需要与他人交流和互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应不同环境和情境。
如果儿童的心理健康得不到妥善的关注和教育,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自卑等问题,影响他们的成长和学习。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儿童发展积极的情感态度和适应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交技能。
通过有效的教育措施,儿童可以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从而增强他们的心理韧性和抗压能力。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儿童学前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教育心理学的原则1. 个体差异原则:每个儿童都是独特的,有自己特殊的成长和发展需求。
教育者应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计划,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2. 温馨亲近原则:儿童的情感需求是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教育者应提供充满爱与关怀的教育环境,与儿童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使他们感受到安全和被接纳。
3. 游戏与探索原则:儿童通过游戏和探索来学习和发展。
教育者应提供多样化的游戏和探索活动,以促进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激发自主性原则:儿童应该被激励和支持,培养他们的自我决策和自主性。
教育者应给予儿童适当的选择权,让他们参与角色扮演和决策,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独立思考能力。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1. 情绪管理:教育者可以通过故事、绘本、游戏等方式引导儿童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教授适当的情绪调节方法,如深呼吸、放松技巧等,帮助他们学会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
2. 社交技能培养:教育者可以设计合作活动、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儿童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感受。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教案(通用6篇)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教案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教案(通用6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教案(通用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教案1【活动设计】进入大班后孩子们变得勇敢了,从谈话中我常常知道他们有的能够独自在房间里睡觉了,有的敢下水游泳了……但是我也发现随着学习负担的加重,有部分孩子产生了退怯、自怨的消极心态,甚至有的产生了极不健康的心理,《纲要》中提出要注重孩子健康发展,不仅体现在身体素质上,更要从心理上去呵护他们,所以产生了本次活动。
由说勇敢找勇敢到听听大人们的寄予,帮助孩子们树立自信,形成遇事不慌张、不放弃,勇敢地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良好心理品质。
【活动目标】1、在看看讲讲找找中积累生活中各种勇敢的经验,能够围绕话题大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
2、鼓励幼儿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勇敢面对并解决它,对自己要有信心。
【活动准备】前期经验:幼儿有独处的经历、日常活动中感受过自己勇敢。
物质准备:录音磁带(广告录音、家长的话)、字卡、抗震小英雄图片等。
【活动过程】一、认读字卡,说一说勇敢。
要求:大胆说说自己在生活的勇敢表现,了解克服恐惧心理很勇敢。
1、提问:什么是勇敢?你是勇敢的孩子吗?表现在哪里?你有一个人在家的经历吗?当时心情怎样?有什么办法让自己不害怕。
2、情景——独处时有人敲门,怎么办?3、小结:除了不怕疼,不哭很勇敢,独处时克服恐惧,遇到突发事件能想出办法也是勇敢的表现。
听了你们的介绍,的确比以前勇敢了。
二、看看说说,找一找勇敢。
要求:进一步认识勇敢的行为,知道学习时面对困难有信心也是勇敢的表现。
1、听广告——夸夸爸爸的勇敢。
提问:谁的爸爸很勇敢?什么行为并不是勇敢的表现?2、出示图片,找一找勇敢的人。
提问:为什么说他们是勇敢的人?理解词语:见义勇为,舍己救人3、爸爸妈妈们有些什么话要对我们说,我们一起来听听。
简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帮助儿童认识、掌握、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将详细说明。
一、情境教育法情境教育法是一种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认识自己、理解他人、体验社会生活,培养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教育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在游戏、角色扮演、故事、绘本、音乐等方面进行实施,可以帮助幼儿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自信心,了解自己的情绪和需求,逐渐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认知教育法认知教育法是通过教育幼儿认知自己及周围事物,培养幼儿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增强幼儿的自我认知、自我控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教育方法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绘本、音乐等形式进行实施,可以帮助幼儿学习关注和观察自己和周围环境,学习如何处理复杂的情况和问题,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和判断力。
三、行为教育法行为教育法是通过教育幼儿正确的行为和习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这种教育方法可以通过模仿、示范、奖励、惩罚等方式进行实施,可以帮助幼儿学会自我控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四、情感教育法情感教育法是通过教育幼儿正确的情感表达和交流方式,帮助幼儿培养健康的情感和情感管理能力,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这种教育方法可以通过情感故事、情感游戏、情感课堂等方式进行实施,可以帮助幼儿学会感受和表达情感,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情感,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和情感管理能力。
五、家庭教育法家庭教育法是通过家庭教育,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培养幼儿的良好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这种教育方法可以通过家庭教育指导、家庭活动、家庭沟通等方式进行实施,可以帮助幼儿学习家庭价值观和家庭规则,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增强幼儿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六、游戏教育法游戏教育法是通过游戏,帮助幼儿认识自己和周围环境,培养幼儿的生活技能和社交能力,从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针对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教育需求,通过教育和引导,帮助学前儿童建立健康的心理观念和行为方式,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以下是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 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需要教育者关注其认知特点,引导他们学习基本的认知能力,如形状、颜色、大小、数量等。
2. 学前儿童的情感发展:学前儿童的情感表达较为简单,需要教育者通过适当的方式引导他们了解情感和情绪,学会表达和应对情感。
3. 学前儿童的沟通技巧:学前儿童的沟通方式主要以口吻和手势为主,需要教育者引导他们学会用正确的沟通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意见。
4. 学前儿童的习惯养成:教育者需要引导学前儿童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如早睡早起、勤洗手、不吃零食等,从而培养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健康意识。
5. 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者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如游戏、故事、表演等,引导学前儿童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除了以上内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还需要教育者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性:学前儿童的身体和心理特点都需要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安全性,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2. 个性化:教育者需要根据学前儿童的不同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
3. 持续教育: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持续的教育和引导,教育者需要不断跟进和关注学前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需要教育者关注学前儿童的
心理特点和教育需求,通过各种方式引导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观念和行为方式,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学前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前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学前教育阶段,心理健康教育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早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学前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目标以及实施策略。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培养他们身心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个阶段,儿童正处于大脑发育和认知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
适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情绪管理能力和适应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社交做好准备。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1.促进儿童自我认知: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帮助儿童认识自己的思维、情感和行为,并培养他们积极的自我形象。
2.培养社交技巧: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和合作学习等方式,儿童可以学会与人交流与合作,增强自己的社交技巧和人际关系。
3.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儿童在学前期经常面临各种情绪冲突,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他们学会正确表达情感、认识情绪变化,并提供相应的应对策略。
4.增强适应能力:学前儿童需要适应新环境、新角色和新规则。
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他们适应这些变化,并增加他们的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
三、实施策略1.开展适龄儿童的小组活动:小组活动可以帮助儿童培养交往能力和社交技巧。
例如,进行团队游戏、角色扮演和合作演出等。
2.倡导积极的家园合作:学校和家庭应积极合作,共同关注儿童的心理健康。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议或家庭活动,向家长们传授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
3.借助儿童文学进行情感教育:通过阅读一些适合儿童的文学作品,帮助他们理解情感变化,并从中学会正确表达和应对情感。
4.培养儿童的情绪管理技巧: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课堂活动,例如冥想、讨论和艺术创作等,帮助儿童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学会调节。
5.引导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校可以培养儿童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的能力。
例如,通过拼图游戏、探究活动等方式,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意识和能力。
结语学前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儿童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ppt课件
针对学校因素导致的问题,可以通过改善学校环境、加强师生沟通和同
伴交往等方式进行干预。
03
生理因素
遗传因素、身体健康状况等也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针对生
理因素导致的问题,需要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采取相应的治疗和管理
措施。
家庭、学校与社区的合作
家庭与学校的合作
家长和教师需要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可以通过 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教师联系机制等方式加强合作。
果。
04 学前儿童心理问题与干预
常见心理问题及表现
焦虑
抑郁
学前儿童可能会出现过度紧张、害怕、担 心等焦虑情绪,表现为易怒、易哭闹、难 以入睡等。
学前儿童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失去兴趣 、疲倦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自我否定 和自杀倾向。
社交障碍
行为问题
学前儿童在与其他孩子或成人交往时可能 表现出害羞、胆怯、不合作等行为,难以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02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认知发展
01
02
03
04
感知觉发展
学前儿童通过感觉和知觉来认 识世界,包括听觉、视觉、触
觉等。
记忆发展
学前儿童的记忆能力逐渐增强 ,从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发展
。
思维发展
学前儿童的思维方式逐渐从具 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
渡。
想象力发展
学前儿童的想象力丰富,能够 进行简单的想象和创造力表现
立法保障
制定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相关 法律法规,明确学前儿童心理健 康教育的地位和权益,确保其有 效实施。
教育理念与实践创新
教育理念更新
树立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尊重 儿童的个性与差异,强调全面发展与 综合素质培养。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课件 第七章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一、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6. 没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 心理不健康的学前儿童常常会以各种行为方式表现出来,诸如吮吸手指、遗尿、口吃、
多动等障碍。而心理健康的学前儿童不会有严重的或复杂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拓展阅读
详见教材P174-175
心理健康的标准
(1) 具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和个人成就有“有价值”的感觉。 (2) 充分了解自己,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3) 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自发性和感应性,不为环境所奴役。 (4) 适当接受个人的需要,并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5) 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并能对自己的能力作适当的估计。 (6) 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的挫折和打击,无过度幻想。 (7) 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视社会标准的不同而变化,对自己的工作能集 中注意力。 (8) 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的,个人所从事的事业多为实际的、可能完成的工作。 (9) 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并改变自己。 (10) 在集体中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重视集体的需要。 (11) 在不违背集体的原则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有个人独立的观点,有判断是非、善恶的 能力,对人不过分谄媚,也不过分寻求社会的赞许。
比如,儿童多动的表现就意味着感觉统合失调吗?
心理健康是指个人心理方面的良好状态。也就是说, 除了没有心理与精神疾病的症状外,其个人的认知能力、 情感表达、行为表现等各方面都应维持在一个正常且平 衡的状态上,使得个人对自己以及对环境的调适能够达 到最高且最好的效能,进而获得快乐、满足,产生合乎 社会文化要求的行为。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二、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儿童学前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儿童学前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儿童学前教育是儿童成长中至关重要的阶段,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儿童学前教育的一部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旨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使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具备应对的能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儿童学前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法。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心理健康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在学前教育期间,儿童正处于自我认知、自尊心形成的关键阶段,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增强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情绪管理能力。
学前教育是儿童情绪认知和情绪调节能力发展的时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儿童能够学会有效地表达情感,正确处理情绪,从而更好地适应各种情境。
此外,心理健康教育还有助于促进儿童的社交能力发展。
学前教育是儿童接触社会的起点,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儿童能够学会与他人相处、合作、分享,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在儿童学前教育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以下是几种具体的方法:1. 游戏教育法:通过游戏,儿童能够快乐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情境游戏,在游戏中引导儿童正确面对情绪、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2. 绘本教育法:绘本可以用来讲述故事以及描述与儿童心理健康相关的情境。
通过阅读绘本,儿童能够理解不同情绪的表达方式,学会积极的情绪管理策略。
3. 小组讨论法:在学前教育中,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引导儿童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倾听他人的观点。
教师可以引导儿童进行情绪表达、问题解决和思考等活动,帮助他们建立自我意识和共情能力。
4. 群体辅导法:在班级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群体辅导活动,让儿童在集体环境中感受到支持和理解。
这种方法不仅能够提供心灵寄托,还能够在集体交往中培养儿童的合作和沟通技巧。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3.成人经常与婴幼儿交流,促进感知、言语、思维等方面发展
3-4岁
1.幼儿情绪比较稳定,会用适当地方式表达情绪,初步学会排解消极情绪,喜欢与人分享
2.愿意与同伴一起玩玩具、合作游戏,能勇敢地玩一些户外大型玩具
3.初步了解男女在外形上的不同,知道并认同自己的性别角色
4-5岁
1.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喜欢幼儿园集体生活,能与同伴互相合作,团结友爱
2.自觉遵守活动的规则和要求,初步形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3.关心周围的人、事、物,对亲人、朋友、老师持有积极情感
5-6岁
1.经常保持愉快的情绪,知道引起自己某种情绪的原因,学会用积极的心态理解和帮助别人
2.勇敢对待挫折、困难
(四)应对学前儿童恐惧情绪
(五)应对学前儿童屏气发作
(六)应对学前儿童暴怒发作
(七)应对学前儿童攻击性行为
(八)应对学前儿童退缩行为
课后作业
每小组准备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下次课堂展示该活动的组织
(四)行为训练法
(五)讲解评议法
第三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一、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
(一)确定活动目标
(二)选择活动内容
(三)做好活动准备
(四)设计活动过程
(五)选用适宜方法
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案例分析与指导
(一)案例一:“我会找快乐”(小班)
(二)案例二:“心情播报员”(中班)
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一、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1.引导适当地表达情绪情感
2.培养对他人的积极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 主动与人交往,会使用礼貌用语 ,能与同伴合作、谦让,能感受 同伴的喜与忧;愿意参加各类活 动,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保 持积极、愉快的情绪;初步学习 简单评价与同伴的行为。
大班: 能大方、文明地与人交往,以积极恰 当的方式参与或发起活动;尊重别人 的意愿,比较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和行为;学习解决活动中同伴间的纠 纷,并学会评价自己与他人,愿意学 习同伴的优点,与同伴建立起友好的 关系;初步理解性别角色期待。
分组讨论: 1、如果你是方方的老师,你该 怎么做? 2、教师如何消除幼儿消极的情 感,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 ?
教师的做法: 老师走到方方身边,轻轻地拍着方方,拥抱到怀里, 边给方方擦眼泪边说:“方方乖,方方不哭,让老师 来帮助你,好不好?”“好”方方抽抽搭搭地说。 “方方现在很伤心吧,你告诉老师,是什么事情让方 方这么伤心呢?”这话问到了伤心处,还没等老师说 完,方方又大声地哭了起来,“我不要妈妈带我回家 ,我要奶奶带我回家。” “噢,老师知道了,方方每天跟着奶奶,最喜欢奶奶 ,幼儿园里呆了一天,最想见到奶奶,是不是?”这 可说道了心坎儿了。“是” “妈妈说,奶奶的脚扭了,不能来带方方了,我们先 跟妈妈回家,快点见到奶奶,好吗?”
过生气的时候吗?你什么时候会生气?生气 的时候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小结:经常生气会影响自己的身体健康。
(2)提问:霍斯生气了以后,又发生了哪 些事情呢?
故事:霍斯踩坏了花和草地;妈妈跟 他打招呼,霍斯叉着腰很没礼貌地发出 “哼”的声音;妈妈想抱抱霍斯,他不要, 生气地走开了。
评析:通过讨论引导幼儿换位思考,让幼 儿更深入了解到生气所产生的消极情绪对 提问:霍斯生气了,他都做了什么事情? 自身及他人的负面影响。
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将 自己的生活经验迁移到活动 提问:霍斯妈妈想出了什么办法呢?(霍斯和妈妈煮汤,然 中,使整个活动达到高潮。 后把生气的事情对着汤大声地说出来)现在霍斯的心情怎么样 了?生气的时候我们还会有什么好办法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 总结:其实生气很正常,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有生气的时候。 所以,我们要学会用各种各样的方法让自己的心情好起来。
3.“生气汤”游戏。
提问:如果你的朋友生气了?你可以怎么帮助 他?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可以让自己和朋友快乐的游 戏“生气汤”吧!
玩法:我们手拉手,围成一个“大锅”的形状。 每个人对着大锅大声说出自己一件生气的事情,然 后念儿歌“撒点、放点糖,左左左扭三下,右右 右扭三下,喷出一口火龙气,啊!我快乐啦!”
南京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近年来儿童中出现心理发展偏异 ,情绪和行为障碍以及各种心理疾病发生人数明显增加。幼儿 中5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哈尔滨儿童心理发展研究中心:很多幼儿已表现出自私、自负 、任性、脾气暴躁、感情脆弱,独立性及社会交往能力差等不 良个性特征,这些可能成为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的隐患。 深圳市罗湖区妇幼保健院有关专家通过问卷得出:深圳3岁至6 岁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发育和行为问题较突出,在接受筛选的近 9000名儿童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卫生问题的约占67.4%, 远远高于国内其他大城市平均30%至50%的发生率。 学前儿童的心理发育和行为问题按照发生率的高低排序,位于 前五位的分别是:行为问题25.8%,情绪障碍21.3%,语言发 育不良17.2%,进食障碍16%,睡眠障碍6.7%。 上海一所幼儿园的调查:75%的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语言、动 手等能力都很强,认为自己的孩子情感发展得好的家长只有 3.95%。说明家长对孩子的情感发展不满意,同时,40%的家 长担心孩子的能力发展,30%的家长担心孩子的情感发展。
阅读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 年龄特点,区别比较:
交往: 情绪: 评价: 性别:
交往:愿意、初步体验乐趣——主动 、礼貌用语、合作、谦让——大方、 文明 情绪:大胆表达见解、积极、愉快— —尊重、控制 评价:简单评价——解决纠纷、学习 优点 性别:知道——性别角色期待
大班的老师准备开展一次健康活动〈我很棒 〉,希望大班的幼儿能克服生活中的困难, 体验成功的喜悦,请为该活动制定目标。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纲要》: 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 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 成长。
由国务院等部门主办的“为了孩 子健康快乐成长”教育论坛11日 在京举行。
思考: 结合实习经历,想一想,学前儿童 有哪些常见的心理问题?对他们的个体 发展有哪些影响?
孤僻、攻击性行为、胆 怯、多动、情绪障碍等
(六)创设健康的生活环境
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 实施 (一)原则
1、注重发展,强调预防,防重于治的原则 2、注重活动性的原则 3、注重常规教育与随机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强调家庭、幼儿园、社会合作共育的原则
(二)途径
1、活动课 2、随机教育 3、家园配合 4、家长学校 5、心理健康教室
举例说明
(三)方法
1、讲解和谈话法 2、亲身体验和情景表演法 3、实例分析法 4、操作法 5、图表法
举例说明
(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活动例举
结合绘本《生气汤》 思考: 绘本中说明什么心理现象? 如何设计一个合适的健康教育 活动?(简述流程即可)
教案示例
《生气汤》(中班)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1.动作发展正常 2.认知发展正常 3.情绪积极向上 4.人际关系融洽 5.性格特征良好 6.没有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
一、内涵 P86
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儿 童心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 划、有组织地开展的以改善和提 高儿童的心理健康认识,培养儿 童的健康行为,维护和促进儿童 心理健康为核心目标的一系列教 育活动。
参考答案: 1、体验自己解决困难的喜悦。 2、知道日常生活中会遇到许多的困难, 应充满信心,开动脑筋想出各种方法克服 困难、解决困难。
思考: 从你自身角度或者你认为 在幼儿园中哪些因素引起儿童 的压力?
教师的态度
三、学前儿童心理健康内容
(一)帮助学前儿童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调 案例分析 整情绪
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一)总目标
1、积极关心周围世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
有着较强的求知欲,具有良好的自我意识 和社会性意识。 2、纠正不良情绪和态度 3、知道必要的心理健康常识,学习保护自 己。 4、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学习能力, 初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年龄阶段目标
1、认识各种表情脸谱、知道表情与 情绪感受的联系 2、尝试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 情绪和心理感受,学习调整方法 3、正式自己、他人身体上、能力上的 缺陷和不足,能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
4、掌握常用情绪转移方式,学 会调整自己的心态
(二)帮助学前儿童学习社会交 往技能
1、认识老师、同伴、周围的邻居,知道怎 样有礼貌地称呼和打招呼。 2、学会与人分享食物、玩具等好东西。 3、游戏时,能与同伴友好合作。 4、用积极的心态理解、关心和帮助他人, 学习处理与同伴之间的矛盾。 5、学习与陌生人交往的一些技巧和方法。
2.倾听故事。 (1)教师出示PPT,讲述故事。
故事:霍斯带来的新书被小朋友弄坏 了,他很生气;在表演节目时牛牛踩到了 霍斯的脚,可是他没有对霍斯道歉,霍斯 很生气;今天放学,爸爸不守信用,请别 人来接他,霍斯很生气。
评析:倾听故事了解主人公 生气的原因,同时结合亲身 经验,进一步激发幼儿表达 提问:霍斯是为什么这么生气呀?你们有 内心感受的欲望。
播种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 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推荐案例: 《逃家小兔》《胆小先生》
有兴趣可以试着设计一下教案哦! O(∩_∩)O~
霍斯这样生气好吗?为什么? 小结:经常生气除了会影响自己的身体 健康,也会让身边的人不开心,更会让你 失去朋友。
(3)提问:妈妈看见霍斯生气了,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我们一起 看一看!
故事:妈妈笑眯眯地说:“那我们一起来煮汤吧!”妈妈烧了一锅水。对着锅里说 话:“今天我发现门口的草地、花朵不知道被谁踩坏了,我很生气;我和霍斯打 招呼,他不理睬我,我很生气;我想要抱抱霍斯,他走开了不要我的拥抱,我很 生气。”妈妈对霍斯说:“现在,该你了!把不开心的事情说出来吧。”霍斯说: “今天我的新书被小朋友弄坏了,我很生气;表演节目时,被小朋友踩到了脚, 可是他没有向我道歉,我很生气;爸爸今天没有来接我,他不守信用,我更生 气。”说完不一会儿,水开了。妈妈开始大声说:“撒点盐、放点糖,左左左扭 三下,右右右扭三下,喷出一口火龙气,啊!我快乐啦!”霍斯笑了,妈妈也笑了。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借助 霍斯奇怪地问妈妈:“我们今天到底在煮什么汤啊?”“生气汤。”妈妈回答。最 妈妈煮生气汤的巧妙构思, 后,他们把汤都倒掉了,也把一天的不开心都倒掉了。
方方离开自己的座位向门口跑,随即方方又退回了自己的座 位,一副瘪着嘴欲哭的表情。妈妈推门进来,抱起方方。 “奶奶呢?奶奶”“奶奶在家呢。” “不要不要,我要奶奶接!”方方哭了。 “奶奶的脚扭了,不能走路,妈妈带你回家。” “没有,没有,我要奶奶来带我!!”边哭闹边推妈妈。 妈妈耐心地讲着。方方越哭越厉害。 面对越来越多的家长,妈妈一脸尴尬。终于,妈妈失去了耐 心。“你不想跟妈妈回家就一个人呆着,我走了。”妈妈生 气地放下方方,装着要离开。方方哭得更厉害了。 束手无策的妈妈满脸祈求地望着站在活动室门口的主班教师。
(三)帮助学前儿童形成良好的 行为习惯
1、爱清洁、讲卫生,养成一些好的卫 生习惯。 2、按时作息,养成生活、学习规律。 3、纠正幼儿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三级预防” 第一是正常行为,第二是行为偏差,第三是 行为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