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哲学史上的地位
谈谈康德的自由意志思想
谈谈康德的自由意志思想(2004)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是德国十八、十九世纪伟大的哲学家,在哲学史上,他被人们寄予很高的评价。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过:“如果一个人不懂康德,他还算是一个小孩子。
”可见康德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之高。
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总结经验和理性主义,重新为哲学理出新方向及模式,奠下现代哲学基础。
他是公认的近代西方哲学的集大成者与德国古典唯心哲学的开创者。
康德的哲学思想主要包含了“先验论”,包括“先验感性论”、“先验知性论”、“先验理性论”与“自由意志论”等。
康德所具有的人本精神,源于他的“自由意志”。
因此,个人不受知识与欲望所影响的自由意志,乃是康德式人本的重要基石。
康德用狭义的实践概念来讨论人类道德活动的基础。
他认为,道德实践的基础是纯粹理性,而不是经验论者和启蒙学者所说的感觉或情感。
对于康德而言,理性是一种自发的能动力量,如果理性能够不受任何外在于自身的因素约束,这样的理性就是纯粹的,而纯粹理性的意义就是自由。
从本体论的意义上说,自由就是不受任何外在东西决定的存在。
康德指出:在自然领域,一切都是被决定的,理性只能服从决定论和自然规律;但在实践领域,理性是自由的,不为任何外在东西决定的。
他还指出,人是理性存在者,不受经验的因素所决定,因此是自由的。
自由是道德活动的先决条件;惟有自由的人才能自主自觉地、而不是被迫地行善;惟有自主自觉的行为,才有道德价值;被迫做出的事情,即不是善,也不是恶。
康德认为,人生是痛苦的经线,纬线编织成的地毯,只有不死的精神和绝对的自由意志,才是值得追求的至善和人生境界;尊重每一个人的本身,永远不要将他人视为手段,要永远视其为目的。
“人,实则一切有理性者,所以存在,是由于自身是个目的,并不是只供这个或那个意志利用的工具。
人,就是现世上创造的最终目的,因为人乃是世上唯一无二的存在着能够形成目的的概念,是能够从一大堆有目的而形成的东西中,借助于他的理性,而构成目的的一个体系。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简述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简述袁鸿杰.期末思考形而上学问题是西方哲学史的一种传统。
在康德之前哲学已经经历了漫长形而上学的历史,康德指的形而上学就是关于世界本原,世界最高目的等的学说,具体说来就是自由、灵魂不死、上帝存有。
在形而上学的论争中,唯理论和经验论共同构成了西方近代认识论哲学,是西方现代精神的精华。
唯理论承认理性认识的可靠性,否认理性认识依赖感性认识;经验论主张感性经验是一切认识的源泉,一切知识只能从经验获得,并能在经验中得到证明。
关于认识来源问题上的根本分歧造成了唯理论和经验论,虽然双方各自有理有据,但是它们的局限性也随着理论本身的发展逐渐暴露了:唯理论走向了独断论,独断地认为他们掌握了世界的终极真理;经验论则发展成为怀疑论,怀疑一切知识的可靠性,世界也不过是一场梦魇。
形而上学引发了诸多哲学问题的讨论却又无法给出答案,使得它自身逐渐走向了尴尬的命运。
康德想要结束过久的纷争,他说,理性陷入困境是因为运用经验性原理向最高原理晋升时发现自己的无能,而求助于超验原理,却跌入黑暗和矛盾之中,知道有根本性的错误却又找不出来。
于是康德希望做一个一劳永逸的尝试,结束一切纷争,找到那根本的错误,所以《纯粹理性批判》这部书才诞生了。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尝试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接合起来,并以此反对大卫·休谟彻底的经验主义。
通过对理性本身、即人类先天认识能力的批判考察,确定它有哪些先天的、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来源、功能、条件、范围和界限,从而确定它能认识什么和不能认识什么,在这基础上对形而上学的命运和前途作出最终的判决和规定,其使命是为真正的、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提供坚实可靠的基础。
书中围绕着“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的问题,通过对先天直观形式和先验知性范畴的考察,说明了数学和自然科学是如何可能的,接着通过对理性的纯粹推论的考察提出了自然科学是如何可能的,接着通过对理性的纯粹推论的考察提出了将知性范畴运用于理性推论必然导致的二律背反,由此确立了现象与本体的二元论,以物自体的不可知为信仰留下了地盘。
康德历史哲学思想及影响——从康德、黑格尔到马克思
advanced ideas,but also the development of philosophy in the hands of experts and then throughout history.Hegel’S philosophy of history were directly or indirectly derived from Kant:Kant’S’’rationalism”transformed into”objectivity”as the main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world;Kant said he inherited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dynamics further expounded on the”evil”to promote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ideas,and SO on.Of course,Hegel also
关键词历史哲学理性客观精神世界历史理论
Abstract
Abstract
Philosophy of history is an ancient subject,because it Can be traced all the way back to the source of the”Bible”.But it is a new subject because it is due to the new philosophy of modem history until they were given the attention they deserve.Kant’S philosophy of history was of epoch-making significance,it fully absorbed the most advanced thinking at the time: on the one hand,he cleverly referenced Newton’S theory of classical mechanics,looking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s a”natural scene covert plan to achieve”;on the other hand,he was deeply influenced by Rousseau and introduced the”freedom”to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hall. In this way,Kant started rich association wi廿1 a bold conjecture to speculate from the origin of the history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untry,until they reached a permanent peace of mankind.Immanuel Kant showed peoples a complete history of human development in his
Immanuel Kant
谢谢 thank you
康德美学与其他美学的关系
• 1.鲍姆加登 • (1)因一切美是感性里表现的完满,而这完满即是 多样中的统一,所以美存在于形式 • (2)一切的美作为多样的东西是组成的东西(交错为 文) • (3)在组成物之中间是统制着规定的关系,即多样 的协调而为一致性的;
• 2.荷姆(Home) • 荷姆从心理学的理解来把审美的愉快归隐到最单纯的 元素即无利益感的情绪,亦即从这里不产生出欲求来的情 绪,因此逐渐发展出关于情绪作为心灵生活的一个独立区 域的学说,后来康德继承了他而把这个学说系统化。 • 3.布尔克 • 布尔克著有《关于我们壮美及优美观念来源的哲学研 究》、《关于我们的美的及品德的观念来源的哲学研究》。 康德从他的著作中吸取了他的美学理论源泉。 •
• 但是,但是由于当时形而上学自然 观的排斥,此理论并没有引起人们 的注意,长期被埋没。直到1796年, 法国著名数学和天文学家拉普拉斯 (P. S. Laplace)在他的《宇宙体 系论》一书中,独立地提出了另一 种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人们才 想起41年前康德已提出此理论,因 而后人把此学说称为康德一拉普拉 斯学说。整个十九世纪,这种学说 在天文学中一直占有统治的地位。
• 《纯粹理性批判》是一部篇幅巨大艰 深难懂而又具创造性的哲学名著。所 谓“纯粹理性”,是指独立于一切经 验的理性;而所谓“批判”,则是指 对这种纯粹思辨的理性进行一种考察, 以便弄清楚人类知识的来源、范围与 界限,这样才可以既避免独断论,又 避免怀疑论,从而为建立一个科学的 形而上学奠定基础。
• 在这部西方哲学奠基式的著作中康德尝试 将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接合起来,并以此 反对大卫· 休谟彻底的经验主义。
康德的审美原理
• 1. 康德的先验哲学方法从事于阐发先验地可能 性的知识——即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 。
康德哲学的现代意义
摘要很多古代哲学思想都是有很强的生命力的,所以现代社会要以史为鉴,用古代哲学思考现代社会,吸取以前哲学派别的经验教训,现代哲学就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可以解决许多棘手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了解、研究了古代哲学,就能明白现代哲学从哪儿来的,怎么来的,预测哲学怎么发展、朝哪个方向发展,这对于开阔人们的视野,思维方式及看问题的视角都有重要的意义。
而康德在后世的影响非常广泛。
整个西方哲学界,不管是大陆哲学还是英美哲学,都受它的影响:有的是因为反对他而受到了它的影响,有的是因为发挥他而受到了它的影响,这都是由它所带来的一种风气。
所以有人说,康德就是一个蓄水池,所以以往的哲学都流向他这里,所有后来的哲学都从他这里流出来。
指导今天,全世界人们都公认,康德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前言“有两件事情我愈加反省便愈以新而不断增加的赞叹和敬畏充满我的心灵,这两件事情便是:在我们上面的充满星辉的天空以及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则。
”这是1880年在重修康德墓时,将这段《实践理性批判》的结束语刻在墓碑上。
在哲学史上,康德以他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闻名于世界,是近三百年来世界上最具有影响力的哲学家。
其实,作品是作家人格和精神的体现,也是构成人生的重要部分。
尤其对康德这位留下这么多不朽作品的哲学家而言,想深入认识他的精神世界、他的哲学对社会的现代意义,就得深入了解他的主要著作。
康德是18世纪末德国古典哲学家,他所建立的哲学体系,是西方哲学史上一座伟大的“丰碑”。
康德哲学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十分深远,而且至今不朽。
整个西方哲学界,不管是大陆哲学还是英美哲学,都受康德哲学的影响:有的是因为反对他而受到了它的影响,有的是因为发挥他而受到了它的影响,这都是由它所带来的一种风气。
所以有人说,康德就是一个蓄水池,所以以往的哲学都流向他这里,所有后来的哲学都从他这里流出来。
指导今天,全世界人们都公认,康德在哲学史上的地位是非常崇高的。
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
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
在康德去世的1804年出生了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时期的代表人物费尔巴哈18041872FeuerbachLudwig Andreas 1.生平概述1 伊曼努尔·康德墓碑伊曼努尔·康德生于1724年4月22日1740年入哥尼斯贝格大学。
从1746年起任家庭教师9年。
1755年完成大学学业取得编外讲师资格任讲师15年。
在此期间康德作为教师和著作家声望日隆。
除讲授物理学和数学外还讲授逻辑学、形而上学、道德哲学、火器和筑城学、自然地理等。
18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的主要著作有《关于自然神学和道德的原则的明确性研究》1764、《把负数概念引进于哲学中的尝试》1763、《上帝存在的论证的唯一可能的根源》1763。
所著《视灵者的幻梦》1766检验了有关精神世界的全部观点。
1770年被任命为逻辑和形而上学教授。
同年发表《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
从1781年开始9年内出版了一系列涉及广阔领域的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短期内带来了一场哲学思想上的革命。
如《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批判》1790。
1793年《在理性范围内的宗教》出版后被指控为滥用哲学歪曲并蔑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于是政府要求康德不得在讲课和著述中再谈论宗教问题。
但1797年国王死后他又在最后一篇重要论文《学院之争》1798中重新论及这一问题。
《从自然科学最高原理到物理学的过渡》本来可能成为康德哲学的重要补充但此书未能完成。
1804年2月12日病逝。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它出自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最后一章刻在康德的墓碑上。
德国哲学家康德的简介
德国哲学家康德的简介康德,是德意志著名的哲学家,古典哲学的开创者,是唯心主义与康德主义的开启者,下面是店铺为你收集整理的哲学家康德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哲学家康德简介哲学家康德全名伊曼努尔·康德,生于公元1724年的4月22日,是德意志著名的哲学家,也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他的学说对近代西方哲学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也是他开启了德国唯心主义和康德主义等其他流派。
康德的父亲是一个马鞍匠,康德的父亲和母亲都是信仰新教的虔诚派的教徒,虔诚派非常强调宗教精神,也非常重视虔诚的信仰感情,所以康德从小的精神世界就受到很深的虔诚派的影响。
上学后,学校的教育改变了康德的宗教态度,所以他的宗教哲学其实就是对虔诚派的一种反动。
1740年康德进入柯尼斯堡大学读书,后来因为家境贫寒,直到1748年才正式毕业,毕业后康德去了柯尼斯堡附近的小镇当家庭教师。
一边学习一边教书的他,思想渐渐走出柯尼斯堡,他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1770年,康德获得了柯尼斯堡大学逻辑学与形而上学的教授的职位,当上教授后,康德十年来都没有发表文章,而是在潜心致学。
1781年,康德发表《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奠定了康德在哲学史上不朽的地位。
康德被称为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也是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
因为是他迪奥和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与培根的经验主义,所以康德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之后的,最具影响力的西方思想家之一。
1804年2月12日,康德在柯尼斯堡去世。
康德的美学思想康德的美学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领域,一是在对美的分析方面,二是在对崇高的解析方面,三是在对艺术美的讨论上。
在对美的分析上,康德认为美是道德上的善的象征。
万物都有其美的地方,而人的美在于心灵。
美是人心的影射,而道德是人生存的工具。
美是艺术瑰宝,能让人拥有细致入微的性格,越是细致,他的世界观就越开阔,对世界的贡献越大。
美本身没有魔力,美的创造来自其内心高尚的道德动机,而这种动机被人道主义化了。
康德认识论主要观点
康德认识论主要观点康德的认识论在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观点主要涵盖以下方面:1.认识的极限康德认为,人类的认识只能局限于现象界,无法认识物自体。
因为我们只能通过感官获得表象,无法获得物自体的本质。
这一观点限制了人类认识的界限,也强调了认识的相对性。
2.时间的先验康德认为时间是先验的,是人类认识的基础。
他将时间视为一种形式,这种形式是人类思维和感知的必要条件。
时间是人类理性的基本范畴,所有的人类知识都必须以时间为基础。
3.空间的先验康德认为空间也是先验的,是我们认识的基础。
他将空间视为一种直观形式,这种形式是所有外在感知的基础。
空间是人类理性的另一个基本范畴,所有的人类知识都必须以空间为基础。
4.范畴的先验康德认为范畴是先验的,是我们认识的基础。
范畴是我们思考、理解世界所必须遵循的规则。
他将范畴视为人类思维的必要工具,通过范畴我们可以整理和归类感性知识,使之具有条理性和系统性。
范畴是在时间与空间这两种直观形式基础上产生的,是对于感性知识的更高层次的组织和划分。
5.判断的逻辑康德认为判断有逻辑上的不同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必然性。
他将判断视为人类理性的重要活动,通过判断我们能够获得知识和发展理论。
康德认为,判断的逻辑基础是先验范畴,不同类型的判断对应着不同的先验范畴。
6.现象与物自体的区分康德区分了现象与物自体,认为我们只能认识现象,无法认识物自体。
我们的认识只是对于物自体的表象,而非物自体本身。
这一观点是他哲学思考的重要基础,他主张我们只能认识现象界,对于物自体的认识超出了我们的能力。
7.认识的客观性康德认为人类的认识具有客观性,因为我们的认识遵循先验范畴和时间的先验,这些先验条件保证了认识的客观性。
在康德看来,人类的认识虽然无法触及物自体,但我们的认识具有普遍必然性,是基于先验范畴和时间、空间的先验形式所构成的先验知识。
这些先验条件是所有人类知识的基础,保证了人类认识的客观性和普遍必然性。
总之,康德的认识论观点为哲学史上的认识论问题提供了独特的思考方式和解决方法。
解读康德德性义务中的道德哲学
解读康德德性义务中的道德哲学康德的德性论思想在西方伦理学史的地位十分独特。
一方而,他是当代西方德性伦理学家批判和责难的对象;另一方而,他又可以被视为当代西方规范美德伦理学发展的源头。
究其原因,关键在于康德赋予德性品质一种新的独特内涵,这不仅扭转了古希腊传统德性伦理学以行为者为中心的思维路径,更开启了现代从行为本身来思考道德德性的伦理新视野。
因此,再次反观康德的德性论思想,对于我们全而理解德性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以及完整地看待当代德性伦理学新近涌现的各种德性伦理思潮不无启发。
一、对传统德性观的批驳康德在重新确定德性概念之前,对长期以来流行的德性观进行了批判,他认为传统德性观至少存在着三个方而的错误认知。
第一,认为只有一种德性,并且只有一种恶习。
从纷繁多样的现象中提取统一的普遍本质,是古希腊哲学传统的典型特征,这决定了人们对德性问题的思考也不会停留在对德性多样现象的探讨上。
当苏格拉底询问什么是德性时,他对于曼诺的回答立刻提出了质疑:本来只寻一个德性,结果却从那里发现潜藏着的蝴蝶般的一群德性。
苏格拉底的这种责难态度,事实上反映出古希腊哲人对德性统一性问题的探求和追问。
而后来功能性德性概念的提出,使德性的统一最终成为可能。
多元多样的甚至相互冲突的不同德性,在这一概念之下逐渐统一到知识、正义和幸福的终极目的之上团。
然而,对于这种从多中求一的做法,康德虽然没有否认但是也不赞同。
他认为,德性既不是理性知识,也不是幸福追求,而是理性意志的道德力量,是遵循道德法则的义务强制。
因此,在理念上(在客观上)只有一种德性(作为准则的道德力量),但在事实上(在主观上)却有大量具有异质性状的德性于是,在纯粹实践理性的基础上,康德把德性的形式(绝对命令)和德性的质料(意志目的)结合起来,解决了德性的一和多的问题:德性的形式是一,这种一和其质料的结合形成一的多。
德性一和多的实质体现的是纯粹实践理性对自由任意的斗争和净化。
第二,把德性设定为两种恶习之间的中道。
道德哲学在康德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和现实价值
第25卷第5期V ol 125 N o 15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angchun N ormal Un iv ersity (H umanities and S ocial Sciences )2006年9月Sep 12006道德哲学在康德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和现实价值张俊芳(大连海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辽宁大连 116026)[摘 要]康德哲学以实践本质为特征,以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为主要内容构筑了完整的哲学体系。
在这个体系中,先验的自我作为理性的存在,在一切伦理行为中构成绝对命令的依据,使道德成为可能。
因此,道德哲学在整个哲学体系中占居主导地位,是全部哲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康德道德哲学的最终目的就是找寻做人之道,揭示规范“人的行为”的道德“法令”,构筑“至善”的道德人格,这些思想至今仍不失其启迪价值和功效。
[关键词]康德;道德哲学;地位;现实价值[中图分类号]B51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8X (2006)05-0005204[收稿日期]65[作者简介]张俊芳(5),女,山东高唐人,大连海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从事文化哲学研究。
康德在哲学上的成就,实是有目共睹。
尤其作为全部哲学体系核心的道德伦理思想,更是独树一帜、令人耳目一新。
其中一些精辟论述,至今在道德人格培养、社会公德振兴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仍不失其启迪功效。
一、道德哲学的实践本质康德以其道德实践原理,深刻地批判了先前哲学在伦理观上的经验论和唯理论,建构了先验自律的道德哲学体系。
这种具有“应然性”的道德实践哲学,其基本内容和特点包括:11道德实践原理的先验性。
在康德看来,人们行为意志动机所遵循的原则有两种,即主观的“准则”和客观的“法则”。
主观的准则只是个人的行为原则,只具有主观情感或感性经验的因素,因而不具有客观的普遍性和必然的有效性;客观的法则没有任何主观的或感性上的成分,因而具有普遍和必然的客观有效性,可以作为人人行事的法则。
康德哲学主要观点
康德哲学主要观点摘要:I.康德哲学概述- 康德哲学的历史背景- 康德哲学的核心理念II.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 先验认识论- 道德哲学- 审美哲学- 宗教哲学III.康德哲学的影响和意义- 康德哲学在哲学史上的地位- 康德哲学对后世的影响和启示正文:I.康德哲学概述康德哲学是18 世纪德国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所创立的哲学体系。
康德哲学是在启蒙运动和自然科学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它继承了启蒙运动的精神,强调理性、自由和平等。
康德哲学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对理性进行批判,来确立哲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从而建立一种科学的哲学体系。
II.康德哲学的主要观点A.先验认识论康德认为,人类的知识不仅仅来源于经验,还有先验的成分。
先验认识论是康德哲学的核心观点之一,它主张人类在认识事物之前,已经具备了一些先验的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如时间和空间概念、因果关系等。
这些先验知识是人类认知事物的基本前提,对于我们的认识和理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B.道德哲学康德的道德哲学以道德法则为基础,提出了著名的“道德律令”概念。
他认为,道德律令是人类内在的道德原则,它不受个人欲望和目的的影响,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
康德主张,人们应该根据道德律令来行事,以实现自身的道德责任。
C.审美哲学康德的审美哲学是他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审美判断是一种非功利性的判断,它不受任何实际目的和欲望的驱使,而是基于人类对美的内在感受和欣赏。
康德提出了著名的“审美无功利性”原则,并试图通过审美哲学来探讨艺术、美学和人类审美经验的意义。
D.宗教哲学尽管康德被认为是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但他对宗教哲学也给予了充分的关注。
康德认为,宗教是人类对超自然力量的信仰,它具有道德价值。
他主张,宗教应该关注道德和伦理问题,而不仅仅是神秘和超自然现象。
康德提出了“道德神学”的概念,试图将宗教哲学与道德哲学相结合。
III.康德哲学的影响和意义康德哲学在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康德对于本体论的评价-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康德对于本体论的评价-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康德是18世纪德国哲学家,他对于本体论的理解和评价在哲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体论是探讨存在的基本问题,即什么是真实的、独立的实体,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康德以其深刻的思考和独特的观点,对本体论问题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本文将探讨康德对于本体论的理解和其对哲学发展的影响。
通过评价康德在本体论领域的观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康德对哲学的重要贡献以及他对哲学发展的深远影响。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文章的组织架构,逻辑顺序和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进行编写:文章结构部分: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展开讨论康德对于本体论的评价。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1. 引言部分(Introduction)- 1.1 概述(Overview):本节将对康德对于本体论的理解进行简要介绍,引出对其评价的讨论。
- 1.2 文章结构(Structure of the Article):本节将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和组织方式进行说明,概括介绍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和目的。
- 1.3 目的(Purpose):本节将明确说明本文撰写的目的,即对康德对本体论的评价进行客观分析和总结。
2. 正文部分(Main Body)- 2.1 康德对本体论的理解(Kant's Understanding of Ontology):本节将详细探讨康德对本体论的理解,包括他对存在、实在性和物体性等概念的看法,以及他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对本体论问题的阐述和分析。
- 2.2 康德对本体论的贡献(Kant's Contribution to Ontology):本节将重点讨论康德对本体论领域的贡献,分析他的思想对该领域的影响和启示。
具体包括他引入的"转向主体"的观念、对哲学先验知识的贡献以及对本体论研究方法的改进等方面。
3. 结论部分(Conclusion)- 3.1 康德对本体论的评价(Evaluation of Kant's Ontology):本节将对康德的本体论观点进行评价和分析,探讨其优点、局限和争议点。
康德哲学的现代意义
康德哲学的现代意义【摘要】康德哲学作为现代哲学史上重要的思想流派之一,其对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康德哲学推动了现代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为不断探索真理提供了重要的动力。
康德的伦理道德启示着我们如何行为,引领着我们的道德选择。
他的审美理论也对现代艺术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政治哲学领域,康德的思想也在指导我们探讨政治问题。
通过对康德哲学的反思,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代社会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康德哲学对现代社会的意义是不可忽视的。
【关键词】康德哲学, 现代意义, 科学, 哲学, 伦理道德, 审美理论, 政治哲学, 社会问题, 反思, 影响, 重要意义1. 引言1.1 康德哲学的现代意义概述康德哲学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分支,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现代意义。
康德的哲学思想尤其强调了理性的普遍性和自由意志的重要性,这为现代科学和哲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其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康德重新定义了理性与经验之间的关系,为现代科学方法论的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哲学支撑。
康德的道德哲学也为人类伦理道德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他强调了道德行为应当基于自由意志和普世性原则,这对于当代社会中的伦理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审美领域,康德提出的审美理论则推动了这一领域的发展,为艺术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新的启示和思考角度。
在政治哲学领域,康德的哲学思想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强调了个体之间平等自由的重要性,并为现代民主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哲学基础。
康德的思想对当代社会问题的反思,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哲学思考路径。
康德哲学对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在科学、伦理道德、审美、政治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康德的思想成为现代理论研究中的重要参考,为当代社会的文化建构和价值观塑造提供了深刻启示。
2. 正文2.1 推动现代科学和哲学发展的力量康德哲学作为现代哲学史上的重要一环,不仅在哲学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对现代科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西方哲学史康德知识点总结
西方哲学史康德知识点总结一、康德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康德那可是西方哲学史上超级重要的人物呢。
他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之前的哲学思想和之后的新思潮。
在他之前,哲学界有点乱糟糟的,各种思想互相碰撞,但又没个特别明确的方向。
康德一出现,就像给大家指了一条新的道路。
他的思想影响了好多后来的哲学家,就好比他撒下了种子,然后后面的人就在这些种子上长出了各种各样的哲学大树。
二、康德的主要著作康德有好多厉害的著作,像纯粹理性批判。
这本著作可不得了,感觉就像是他打开哲学新大门的一把钥匙。
在书里,他探讨了人类认识的界限和可能性。
他的文字有时候挺难懂的,就像在走一个弯弯绕绕的迷宫,但只要你认真钻研进去,就会发现里面都是宝藏。
还有实践理性批判,这本书呢,是他关于道德哲学的重要论述。
他在里面讲了好多关于道德的本质、道德的原则之类的东西。
另外,判断力批判也很有名,这本书是他在美学和目的论方面的思考成果。
三、康德的认识论康德的认识论特别有趣。
他提出了“先天综合判断”这个概念。
这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知识既有先天就有的部分,又有后天经验得来的部分。
比如说,我们知道1 + 1 = 2,这是先天的一种认知能力,但同时我们也需要通过经验,像看到一个苹果加上一个苹果等于两个苹果,来进一步确认这种认知。
他还把世界分成了“现象界”和“自在之物”。
现象界就是我们能够感知和认识的世界,而自在之物是我们永远无法真正完全认识的东西。
这就好比我们透过一层玻璃看外面的世界,玻璃外面的世界就是自在之物,我们只能看到玻璃上反映出来的现象界。
四、康德的道德哲学在道德哲学方面,康德提出了“绝对命令”。
他认为道德行为应该是基于普遍的法则,而不是基于个人的欲望或者利益。
比如说,撒谎在康德看来就是不道德的,因为如果撒谎成为一种普遍的行为准则,那整个社会就会乱套。
他强调人的自由意志,他觉得人是有能力按照道德法则去行动的,而不是被本能或者外界因素完全控制。
他的道德哲学让我们重新思考道德的真正内涵,而不是仅仅从功利的角度去看待道德。
马克思主义相关重要人物介绍(1)
马克思主义相关重要人物介绍伊曼努尔·康德: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西方哲学史上伟大的哲学家。
康德于1724年4月22日出生在东普鲁士的哥尼斯堡城(即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一个马鞍匠的家庭。
1740年,康德进入哥尼斯堡大学哲学系学习。
他听神学课程,还偶尔布道,但他的主要兴趣在于数学和物理学。
1746年,由于父亲去世,又未能在大学的一所附属学校里谋得一份教师工作,他被迫放弃学业。
在以后的九年间,他先后在三个家庭中担任家庭教师。
直到1755年4月,他向哲学系递交了其硕士学位申请论文《论火》,经过口试获得哲学硕士学位。
接着,他以《对形而上学认识论基本原理的新解释》作为“取得大学授课资格论文”,经过论文答辩获得哥尼斯堡大学编外讲师的职位。
1770年康德被任命为哥尼斯堡大学逻辑学与形而上学编内教授,并且一直担任这一职务直到1801年退休。
康德的哲学思想以1770年为界,分为“前批判时期”(1755—1770)和“批判时期”(1770一1800)两个阶段。
“前批判时期”的主要著作有:《自然通史与天体理论》(1755年)、《对形而上学认识论基本原理的新解释》(1755年)、《自然单子论》(1756年)、《证明上帝存在唯一可能的论据》(1763年)、《论自然神学和道德原则的明晰性》(1764年)、《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1770年)等。
特别是康德1755年出版的《自然通史与天体理论》,提出了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批判了莱布尼茨·沃尔夫神学目的论的宇宙观,提出了近代以来第一个有科学根据的宇宙自然发生、发展的理论,具有自然科学唯物主义的思想。
在批判时期,康德写出了著名的“三大批判”——《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判断力批判》(1790年),还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哲学著作:《未来形而上学导论》(1783年)、《道德形而上学原理》(1785年)、《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1786年)、《永久和平论》(1795年)、《实用人类学》(1798年)等,建立了自己的批判哲学体系。
举世公认的十大顶尖哲学大师
举世公认的十大顶尖哲学大师一、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公元前399年)哲学地位: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
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是从古至今被人毁誉不一的著名历史人物。
哲学贡献:苏格拉底的哲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智者开始,古希腊哲学由注重对自然本身的研究转变到注重对社会伦理和人的研究。
但他们只停留在感性的阶段,只能得出相对主义的结论。
到苏格拉底才根本改变了这种状况。
苏格拉底要求作“心灵的转向”,把哲学从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即后来人们所常说的,将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
他认为对于自然的真理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感觉世界常变,因而得来的知识也是不确定的。
苏格拉底要追求一种不变的、确定的、永恒的真理,这就不能求诸自然外界,而要返求于己,研究自我。
苏格拉底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
苏格拉底关于灵魂的学说,进一步使精神和物质的分化更加明朗起来。
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早已有灵魂不灭的说法,已经有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对立的萌芽。
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对于灵魂的看法还比较模糊,有的还将灵魂看成是最精细的物质,因而,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界限还不明确。
到苏格拉底才明确地将灵魂看成是与物质有本质不同的精神实体。
在苏格拉底看来,事物的产生与灭亡,不过是其中一种东西的聚合和分散。
他将精神和物质这样明确对立起来,成为西方哲学史上唯心主义哲学的奠基人。
据亚里士多德记载,苏格拉底放弃了对自然世界的研究,想在伦理问题上求得普遍真理,开始为事物寻求定义。
苏格拉底所追求的,是要求认识“美自身”、“正义自身”,这是美和正义的普遍定义,是真正的知识,也就是柏拉图所说的“美的理念”、“正义的理念”。
这是西方哲学史上“理念论”的最初形式。
苏格拉底认为一切知识,均从疑难中产生,愈求进步疑难愈多,疑难愈多进步愈大。
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
康德的思想及评价
康德的思想及评价汪光宇09724126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 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
思想主张:人非工具,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它们是:“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
康德,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不可知论者,他调和了经验主义和唯理主义的矛盾,他认为世界的本源是不可知的物自体,人类的理性无法认识,人又先天的直观形式时间和空间分别对应数学的代数和几何,人的认识能力由于物自体作用与我们的感官而产生知觉,然后知性运用范畴去整理这些杂乱的材料,使之成为具有必然性的科学知识。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人不被动消极的面对世界,而是运用知性为自然界立法,这也可以看出康德极大的调动的人的主观能动性,面对怀疑主义者休谟对自然科学的摧毁他拯救了自然科学,也打破了大陆独断论的机械论。
但是人类不可能认识物自体,当人类的理性企图去认识物自体是就会导致幻想和二律背反。
他在这里限制了人类的理性,为宗教留下了地盘!康德思想的简单评价一、何谓“启蒙”,何谓“成熟”?“自由”乃是“自己”。
一切出于“自己”,又回归于“自己”。
“启蒙”精神,乃是“理性”精神,“自己”精神,“自由”精神,乃是“摆脱”“外在”支配,“自己”当家作主的“自主”精神。
所谓“外在”,乃是“它者”,包括了“人-他人”和“事-客观世界”对“自己”的支配;“摆脱”一切羁绊,也是“自由”的基本意义。
所以康德谈论“启蒙”,强调的是运用自己的理解力-理性之一种职能,来认知世界,而不是仅仅依靠“他者-他人”的指导。
“启蒙”精神是“摆脱-不需要”“他者”指导的独立自主精神。
这样,康德就把自己的“启蒙”观念和传统的“启蒙”口号——“敢于认知”联系起来。
对康德的评价
对康德的评价
康德是18世纪的德国哲学家,他对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的思想被视
为伦理学、认识论和形而上学的重要创作之一。
康德的评价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讨论。
首先,康德对于伦理道德的贡献不可忽视。
他主张个体必须遵循纯粹道德原则,不以外在利益为导向,而是将道德行为作为一种绝对性责任。
他明确区分了道德行为和合乎法律的行为之间的差别,倡导每个人都应根据道德法则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
其次,康德的认识论模型对哲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将理性作为获取知识的
唯一标准,并提出了“先天之纯粹概念”的概念,认为它是超越经验世界的真实知识的先验条件。
康德的批判哲学架构为后来的实证主义和批判性理论提供了基础。
此外,在形而上学领域,康德提出了“物自体”的概念,认为人类的知识受限于
我们对世界现象的感知,无法抵达事物本身的本质。
这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过往哲学中对于认识界限的争论,开创了后续哲学家的探索之路。
然而,康德的思想也存在一些批评。
有人指责他关注过多于道德义务,忽视个
体的情感和情绪体验。
一些人则认为他的哲学体系过于复杂,难以理解和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总的来说,康德被广泛认可为哲学史上的重要思想家之一。
他对伦理学、认识
论和形而上学领域的贡献不可磨灭,他的思想对现代哲学仍然有着重要影响。
康德的批判哲学模型为后续的哲学讨论提供了框架,并激发了许多关于道德、认识和存在的新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德的哲学史上的地位
康德和他的哲学,无疑是在哲学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可以这么说,康德在哲学史上恰似一个贮水池,康德以前的哲学概皆流向康德,而康德以后的哲学又是从康德这里流出的。
无论是哲学还是科学或者其他科目,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康德哲学的影响。
他的哲学的贡献至少有三点:他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他的先验论的哲学思维和观念;以及他的辩证法的思维。
说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就不得不说到他的“三大批判”的哲学体系,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这三个重要思想的提出,给哲学带来了哥白尼式的转变。
“三大批判”分别教给人们如何判断“真”、“善”、“美”。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意在回答“我们能知道什么”这个问题,即求真。
而他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康德把这个问题彻底给颠倒了。
其后的《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都在补充和提出更多的强调人的能动作用。
“三大批判”哲学体系的形成,给哲学的发展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在此之后,无数的伟大的哲学家都从康德的哲学思想中得到领悟,并如同师出康德般,发展出更多的哲学思想。
康德另一个重要的思想是先验论的哲学思维和观念。
在康德时代,所谓的认识不过就是通过对现象的认识达到对本质的认识因此,在认识关系上,就是要求主体认识必须符合客体对象。
因而人自身的认识能力,特别是人类的理性能力只能在认识中起到消极的、被动的作用。
然而,康德敏锐地发现,这一认识论的原
则最终会导致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从而完全否定认识的可能性。
康德认为,如果将认识论的方向转向到对象符合认识这一崭新的原则上来,也许我们就可以给出认识可能性更为充分而雄辩的说明。
这就预示了人的认识能力在认识中所具有的决定性作用。
但是,这种作用又是同经验紧密相联系的,康德称之为“先验的”。
所谓经验的,就是人的直接感知。
由于任何人的经验都是有限的,因此,经验的往往是不确定的,有局限的,有限的;而先验的则是经过人的理性对于经验的知觉的整理,它是确定的,普遍的,必然的。
康德的先验哲学强调了人的认识能力,使人们可以从认识能力上去解决如何认识可能的这一重大问题。
康德的重大影响还有他的辩证法思维。
康德在认识论的思想上认为,一方面,人的本体并不是亚里士多德意义的本体,本体并不是万物由它构成,最终又归于它的那种世界的“始基”或“本原”。
康德认为,这种本体仅仅是经验的本体,是人们在自己经验里的感知,没有普遍的有效性;另一方面,他又认为,所有客观有效的问题在认识论中不过是知性的统觉所综合统一的判断。
这种二元论的思想模式即发展成为了辩证法的思想,而这一思想,也深刻的影响了后来的一位伟大的哲学家黑格尔,并是辩证法的思想发扬光大。
康德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无论是他的“三大批判”、“不可知论”、“唯心主义观点”等等,都对哲学的发展做出了毋庸置疑的贡献。
正是有了康德的哲学体系,哲学的魅力才更有光彩,也使后人前仆后继的在康德的影响之下在哲学的领域上稳步前行。
参考文献:
[1]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康德述评[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4.
[2]温纯如.认知、逻辑与价值——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新探[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瓦·费·阿斯穆斯.康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