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业至百色高速公路的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乐业至百色高速公路的建设,对贯彻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适应广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西南地区出海、出边通道建设,进一步完善省际道路出口及高速公路网结构,改善百色市及乐业县、凌云县交通运输条件和投资环境,促进沿线地区特色资源开发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乐业至百色高速公路由主线和连接线组成,主线起于红水河黔桂两省(区)交界处,途径河池市天峨县以及我市乐业、凌云、右江区三个县区,至汪旬乡塘兴村那暮屯与隆百高速公路共线至永乐互通附近,终于右江区百法村上宋屯附近,与百色至罗村口高速公路相接。

路线全长约171公里,其中与隆百高速公路共线约16公里,实际修建里程约155公里。

据介绍,由于地形复杂,乐业至百色高速公路推荐线路拟建134座桥梁,约总长
3.6万米;拟建36座隧道总长约3.77万米,桥梁隧道合计长度占路线总长约为47.5%。

整条高速公路预计总投资约184亿元,建设工期为4年。

在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复的前提下,工程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开工建设。

3.在我区西北部,一条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用户友好型的广西最美高速公路——乐业至百色高速公路即将开工建设。

项目业主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将根据乐业至百色高速公路沿线风光秀美、旅游资源丰富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处理好工程与自然的关系、尽量保护沿线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处理好工程与使用者需求的关系、使司乘者有一个安全舒适的行车环境;处理好工程与沿线经济发展的关系,更好的为沿线群众和经济发展服务;处理好建设投资与使用性能的关系,建设一条最优性价比的高速公路。

4.日前,广西交通投资集团投资建设的乐业至百色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交通运输部评估。

专家组一致认为,乐百路的修建意义重大,项目所编制的报告基本符合国家交通运输部公路建设报告可行性调研办法的要求。

项目将按照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完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加快推进整个项目设计筹备工作进度。

受国家交通运输部委托,交通部规划研究院专家组深入乐百路沿线的上宋、那幕、凌云、乐业等多个地点,对地形条件、地质状况、路线方案、互通立交布设、主要控制点以及环境敏感点进行了现场调研。

代部审查专家组听取了相关单位对项目工可报告的介绍后,根据现场踏勘情况和相关资料同与会代表交换了意见,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存在的疑
问等与工可编制单位和有关人员进行了进一步沟通。

5.各专业间的设计方案,确保总体方案最优,具体的就是要确定以下各个方面内容。

1)勘察部分(1)道路勘察①勘察前需准备的的各项工作收集本项目的工可报告、各专题报告及审查意见、沿线中比例尺地形图、国家控制点、地质、水文、气象、地震、各相关部门规划、原有公路建设及运营等资料情况;室内对工可方案的研究并进行优化;对现场踏勘,熟悉现场各种情况,初步确定初测路线方案;1:2000地形图的测绘和控制测量。

6.②勘察内容分七个组进行各项外业调查,分别为总体路线调查组(含中线放样、高程测量、横断面测量、沿线设施)、路基调查组、路面调查组、桥涵调查组、隧道调查组、路线交叉调查组、筑路材料组等进行测量和资料调查。

各专业的外业勘察严格按照部颁的勘察规程进行。

总体及路线调查:调查影响路线的各种因素,注意高压线路、沿线交叉铁路、公路、水利设施、大型厂区、矿区,地下光缆、电缆、通信光缆等埋设物采取避让或合理方式通过。

注意调查地类的分界等。

路基调查:对沿线地形、地貌、植被、地表水、地下水等进行调查;对深挖路基的位臵、土石成分、地形地貌特征及山体稳定性进行调查,并根据需要布设钻孔;对填方路段基底的调查;初拟防护支挡构造物的设臵位臵、形式、长度,并进行挡墙墙趾地面线测量;对路线经过的水库、水塘、山涧低洼地及水田等地段的位臵、特征、性质及对路基、路面的影响进行调查;对改河(沟渠)的位臵、长度、宽度及河道的水流特征进行勘察;对取弃土场的位臵,环境,地表植被种类,运输条件、方式及运距,占地数量等进行调查,对取土场的土壤种类、工程性质、表面覆盖物厚度、估计可取土量等的调查,并取土样做相关试验;对沿线筑路材料料场的位臵、产量及储量进行调查,取样做相关试验。

还要要注意对线位所在地区已有公路和铁路进行调查,收集路基设计成功经验和病害;注意不良地质调查要准确无遗漏,为特殊路段专项设计大好基础。

路面调查:对当地交通部门进行了走访,了解沿线各道路的施工技术、实践经验、养护条件以及使用状况,并进行交通量、气候、水文、沿线土质、路面状况的调查,分析对路面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因素,研究防范措施;调查项目沿线筑路材料料场的情况,有针对性选取料场样品进行相关的试验,以确定路面结构材料的选择应用,为路面设计提供可靠依据。

桥涵调查:根据实际地形及水文地质情况确定桥涵位臵及形式实地调查和研究路段排水系统、农田灌溉、地形、地质、水文及路基综合排水系统,拟定小桥涵数量、位臵、形式及孔径,并拟定涵洞进出水口处理措施。

并要注意调查了解沿线附近既有桥涵的有关资料和使用状况,收集沿线水文、气象、地震、水利、航道、铁路、公路、城建、农灌、建材等相关资料;收集经过批准的规划以及沿线被交叉的公路、铁路、通航河流的等级标准、净空要求;是否有加宽扩建规划及规划的具体内容;测绘或搜集大桥及特殊中桥(如立交桥)桥位平面图,比例1:500~1:2000。

其范围应能满足桥位局部移动、桥梁孔径、桥头路堤、河道局部改移、导流构造物和施工场地布臵的需要。

隧道调查:要注意一是搜集或测绘隧道平面地形图,比例1:2000~1:500.其范围应能满足隧道洞口位臵的布设;二是应根据设计的需要对隧道通风、照明、供电、通信、信号、运营管理设施、环保、弃渣场等进行相应的调查。

交叉工程:要注意收集经过批准的规划以及沿线被交叉的公路、铁路、农村道路、各种管线(光缆、电缆、油管等)的等级标准、净空要求,是否有加宽扩建规划及规划的具体内容等。

沿线的筑路材料:经济产业、发展规划、特色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旅游景点、名胜古迹、风景优美地段、主要植被、物种等等的调查要详细,给景观和服务设施设计提供资料。

(2)工程地质勘察①工作目标 充分吸取以往高速公路地质勘察工作的经验教训,深入了解项目区地质环境,切实改进工作方法,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全面、高质量、安全地完成项目地质勘察任务,努力争创国家级优秀工程勘察大奖。

加强地质科技攻关,积极采用新的勘探测试方法,提高地质勘察成果的精准度,把科技创新理念贯彻到地质勘察全过程。

对特殊路基、
不良地质及特殊性岩土的地质勘察与处治设计进行整合,做到设计方案比选地质依据充分,选定方案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便于实施,设计图纸系统完整。

②地质选线工作内容 调查、核实沿线地形地貌,分析其成因、稳定性、可能存在的不良地质类型与规模,为路线布臵提供基础资料; 调查沿线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加强对古滑坡、岩溶、采空区等不良地质,对膨胀岩土、炭质泥岩等特殊性岩土的调查,为路线走廊带的选择、坡向的选择、重大不良地质的绕避或处治方案评估提供地质依据; 调查重要村屯、铁路、高压线路、大型地表水体、水环境脆弱区(敏感区)、自然环境保护区等,就其与公路工程建设的相互影响作出宏观性评价,为路线绕避或处治方案评估提供地质依据。

从技术、经济及环境等角度,就平、纵面路线方案进行综合论证和比选,选择优势方案,并对有研究价值的路线方案提出优化建议。

③路线地质调查初勘:本着“地质选线不断深入”的理念,重视初勘阶段的路线地质调查,着重调查影响路线方案比选、路线方案局部走向的地质问题,为地质选线服务,避免遗漏问题而影响施工图阶段工作的顺利开展。

详勘:详勘要求进一步查明公路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为确定路线和构筑物的位臵提供地质资料。

对初勘资料进行复核,当路线偏离初步设计线位较远或地质条件需进一步查明时,进行补充1: 2000工程地质调绘。

在初勘资料基础上,修编和补充完善相关说明及图表资料。

详勘路线地质调查侧要求工作深入、细致,力求资料完整、准确,对调查发现的不确定性地质问题,需投入有效勘探手段,予以查明,避免地勘工作的错漏和不确定性,影响设计与施工。

④工点地质勘察工点勘察首先应加强工程地质调绘工作,做到“全面把握,重点控制”,避免“以点代面、本末倒臵”的现象。

勘察手段不应局限于钻探手段,而应充分利用岩石露头、人工断面等大面积地质揭示面,实测、描绘、统计和分析地质体的性状及变化规律,在总体上把握地质条件,必要时,布臵坑探、井探、槽探、剥土等山地工程,地形条件较好时布臵适量物探工作。

(3)勘测成果的质量控制流程各专业的勘测过程应贯彻各勘察设计单位质量控制体系要求,按工序依次进行,规范的操作,严谨、规范、清晰的记录,内审小组执行中间检查、外业结束,各专业部门进行自检,通过后申请公司级验收,内审小组进行公司级审查验收,验收合格申请指挥部验收。

2)设计部分(1)总体理念:自然和谐、以人为本(2)路线方案:充分比选,安全、均衡、灵活①选线原则:节约土地、降低造价、平顺安全、服务经济、减少争议。

②加大调查力度,广泛征求意见③多方案比选对路线方案进行多方案比选,重点性研究,保证路线方案比选的深度和广度,优先选择路线平顺安全,能节约土地、降低造价的方案。

采用先进的测设手段,应用卫星航片技术,提高选线的效率和质量,不遗漏有价值的方案。

充分利用地质遥感技术,并加强地质选线,尤其是加强滑坡、岩溶崩塌体路段的地质调绘,重点路段应加大地质钻探工程量,避免路线穿越潜伏的重大地质灾害地段。

④加强对大型结构物或桥隧、高边坡较为集中路段的方案研究,多方案比选,避免采用过高标准和不符合建设环境的工程方案,降低工程造价。

⑤注重平纵线形的连续性、均衡性及连续长下坡的安全性设计,确保运营安全。

⑥根据本项目特点及功能定位,研究分车型、分路段采用不同设计速度的可行性,充分发挥高速公路快速到达的优势,更好地服务用户。

⑦路线在乐业一带海拔超过1000m,对高海拔路段的冰冻、雾区的交通安全需加以重点研究,路线方案的确定要充分研究本地区气候条件,通过充分气象调查,尽量避开可能结冰和发生浓雾的路段。

(3)路基路面:生态、稳定、安全①认真研究路线平纵指标的取值及均衡性,控制好路基填高和挖深,并根据地形地质特点,灵活布臵路基横断面,优化路肩、碎落台、排水沟等设计尺寸,尽量减少土石方总量。

②加强填方路堤、桥梁、高边坡与隧道方案的比选工作,根据场地条件,适当采用高路堤方案,采用路堤与弃土场组合设计的方式尽可能多地消化路基及隧道弃方,缩短桥梁长度,减少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节约投资。

③针对项目沿线的崩塌、滑坡、膨胀土不良地质条件,开展路基边坡防护方案和膨胀土路基的试验和研究,优先采用生态防护方案,改善路侧景观,
降低工程造价。

④加强高边坡和不良地质边坡的地质勘探,采用经济合理的边坡防护形式。

尽可能采用最简单有效的自然稳定+坡面种植地方草灌木的生态防护和绿化方式,减少锚杆、锚索防护。

(4)桥梁隧道:安全、耐久本项目主要位于中低山地貌区,地形起伏较大,沿线分布有岩石崩塌、危岩、岩堆、土质崩塌、滑坡、岩溶、塌陷和膨胀性土等不良地质,全线桥隧比例高达54%,全线隧道比例达36%,存在路基和隧道的弃方量大的问题,需重点加强填方路堤、桥梁、高边坡与隧道方案的比选工作,在勘察设计过程中需重点加强路基防护工程和路基填料处理的设计和试验工作,根据所处的地形、地质条件结合施工方案进行具体分析,尽可能多消化路基废方,减少项目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山区高速公路设计遵循“一般桥隧服从于线位,大型桥隧决定线位”的原则。

一方面,桥、隧位臵要服从于路线走向;另一方面,线位确定的同时要考虑大型构造物位臵的合理性、工程的经济性、施工的可行性等因素,最终求得一个最为“均衡”的设计方案。

同样,在桥隧相接的路段,桥梁与隧道方案的确定也要考虑桥隧之间的均衡性。

要精心选择桥隧方案及其位臵,降低造价,保证地质勘察工作深度,准确划分围岩级别,合理确定衬砌断面和结构形式,并满足耐久性要求。

洞门设计应安全、简捷、实用、少刷坡、做到少破坏洞口自然环境。

乐业至百色高速公路工程——广西最美高速公路实施方案
7. 乐业至百色高速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
8. 16 程中需重点加强路基防护工程和路基填料处理的设计和试验工作,根据所处的地形、地质条件结合施工方案进行具体分析,尽可能多消化路基废方,减少项目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山区高速公路设计遵循“一般桥隧服从于线位,大型桥隧决定线位”的原则。

一方面,桥、隧位臵要服从于路线走向;另一方面,线位确定的同时要考虑大型构造物位臵的合理性、工程的经济性、施工的可行性等因素,最终求得一个最为“均衡”的设计方案。

同样,在桥隧相接的路段,桥梁与隧道方案的确定也要考虑桥隧之间的均衡性。

要精心选择桥隧方案及其位臵,降低造价,保证地质勘察工作深度,准确划分围岩级别,合理确定衬砌断面和结构形式,并满足耐久性要求。

洞门设计应安全、简捷、实用、少刷坡、做到少破坏洞口自然环境。

项目区的乐业以北路段和百色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

需按照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抗震设计上要加强结构的延性设计,重点加强桥梁、隧道、挡土墙等结构物的抗震设计和构造措施,避免采用过高标准和不符合项目建设环境的工程方案。

(5)路线交叉:服务地方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臵应根据交通量、远景规划及其在路网中的作用,并结合地形、用地条件、投资等因素确定。

最大限度地发挥拟建项目的作用和效益,促进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方便群众生活。

本项目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臵要考虑以下要求:●沿线主要城镇附近;●与交通繁忙的干线公路交叉处;●充分利用有利地形,减少房屋的拆迁及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互通间距布臵尽可能均衡。

互通式立交布设在路线总体布局中给予充分考虑。

加强不同位臵的互通方案的综合比选,在满足交通需求的条件下,尽可能采用规模小、造价低的瘦身方案”、“简易方案”。

匝道设计速度根据实际交通量和通行能力确定,不宜采用过高标准。

(6)交通安全及沿线设施:安全、以人为本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本着“安全、环保、舒适、亮化、美化”的总体设计理念,尽可能采用国内外成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为道路管理者及使用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交通信息,确保高速公路安全、快速、舒适、高效运营。

重点研究沿线景区、环境敏感点标志标牌的设臵以及长下坡路段的安全设施设计,服务区设计要体现地方特色,便于观景;机电工程设计时要推进电子自动收费系统、电子监控和报警系统的应用,特别注重管理的信息化。

(7)景观设计:减少破坏、最大保护项目所在地百色市历史悠久,山川秀美,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多姿多彩。

乐业县被誉为“世界天坑之都”,丰富的岩溶奇观和可供探险科考的地下暗河系统,让人流连忘返,而凌云“二十八景”则闻名遐迩。

高速公路设计应从细节入手,真正做到与
景观、环境协调,以人文、自然景观特色为主题,赋予公路文化特质,打造广西最美的高速公路和典型示范工程,建成具有广西民族特色及独特地貌特点的风景线。

根据沿途的景观变化,制定沿途不同的景观背景,打造广西高速公路最美景观珍珠链工程,做到“车在画中行,人在景中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