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概论论文
机器人概论论文(共5篇)
机器人概论论文(共5篇)第一篇:机器人概论论文论机器人摘要:简要回顾了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当今世界机器人技术。
并预测了今后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
关键词:机器人,机器人技术,发展机器人的诞生与发展1920年克作家卡雷尔.卡佩克发表了科幻剧本《罗萨姆的万能机器人》。
剧情是这样的:罗萨姆公司把机器人作为人类生产的工业产品推向市场,让它去充当劳动力,以呆板的方式从事繁重的劳动。
后来,罗萨姆公司使机器人具有了感情,在工厂和家务劳动中,机器人成了必不可少的成员。
该剧预告了机器人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在剧本中,卡佩克把捷克语“Robota”(农奴)写成了“Robot”(机器人)。
这也是人类社会首次使用“机器人”这一概念。
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诞生,推动了现代机器人的发展。
50年代是机器人的萌芽期,其概念是“一个空间机构组成的机械臂,一个可重复编程动作的机器”。
1954年美国戴沃尔发表了“通用重复型机器人”的专利论文,首次提出“工业机器人”的概念;1958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研制出第一台数控工业机器人原型;1959年美国UNIMATION公司推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
60年代随着传感技术和工业自动化的发展,工业机器人进入成长期,机器人开始向实用化发展,并被用于焊接和喷涂作业中。
70年代随着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进入实用化时代。
日本虽起步较晚,但结合国情,面向中小企业,采取了一系列鼓励使用机器人的措施,其机器人拥有量很快超过了美国,一举成为“机器人王国”。
80年代,机器人发展成为具有各种移动机构、通过传感器控制的机器。
工业机器人进入普及时代,开始在汽车、电子等行业得到大量使用,推动了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为满足人们个性化的要求,工业机器人的生产趋于小批量、多品种。
90年代初期,工业机器人的生产与需求进入了高潮期:1990年世界上新装备机器人81000台,1991年新装备76 000台。
图灵测试和图灵机论文
图灵测试和图灵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班级零八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姓名刘时辰学号 20081201052摘要:图灵测试(又称“图灵判断”)是图灵提出的一个关于机器人的著名判断原则。
所谓图灵测试是一种测试机器是不是具备人类智能的方法。
被测试的有一个人,另一个是声称自己有人类智力的机器。
一种测试机器是不是具备人类智能的方法。
关键字:人工智能图灵测试图灵机阿兰.图灵正文:1图灵测试1.1 如果说现在有一台电脑,其运算速度非常快、记忆容量和逻辑单元的数目也超过了人脑,而且还为这台电脑编写了许多智能化的程序,并提供了合适种类的大量数据,使这台电脑能够做一些人性化的事情,如简单地听或说。
回答某些问题等。
那么,我们是否就能说这台机器具有思维能力了呢?或者说,我们怎样才能判断一台机器是否具存了思维能力呢?为了检验一台机器是否能合情理地被说成在思想,人工智能的始祖阿兰·图灵提出了一种称作图灵试验的方法。
此原则说:被测试的有一个人,另一个是声称自己有人类智力的机器。
测试时,测试人与被测试人是分开的,测试人只有通过一些装置(如键盘)向被测试人问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随便是什么问题都可以。
问过一些问题后,如果测试人能够正确地分出谁是人谁是机器,那机器就没有通过图灵测试,如果测试人没有分出谁是机器谁是人,那这个机器就是有人类智能的。
目前还没有一台机器能够通过图灵测试,也就是说,计算机的智力与人类相比还差得远呢。
比如自动聊天机器人。
同时图灵试验还存在一个问题,如果一个机器具备了“类智能”运算能力,那么通过图灵试验的时间会延长,那么多长时间合适呢,这也是后继科研人员正在研究的问题1.2 要分辨一个想法是“自创”的思想还是精心设计的“模仿”是非常难的,任何自创思想的证据都可以被否决。
图灵试图解决长久以来关于如何定义思考的哲学争论,他提出一个虽然主观但可操作的标准:如果一台电脑表现(act)、反应(react)和互相作用(interact)都和有意识的个体一样,那么它就应该被认为是有意识的。
培养方案-哈尔滨工业大学教务处
哈尔滨工业大学辅修专业(学位)培养方案(试点)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生院2018年7月目录航天学院1.智能无人系统 (1)机电工程学院2.智能机器人 (3)3.智能制造系统工程 (6)经济与管理学院4.计算金融 (8)5.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1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6.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12)智能无人系统专业(学位)培养方案(辅修)一、培养目标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面向国家需求,着眼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培养具备智能无人系统领域的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胜任跨学科沟通协作,在网络和智能时代能够解决智能无人系统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创新人才。
二、培养要求1. 知识应用和问题分析:能够掌握并运用智能无人系统领域的专业知识,对该领域的问题进行识别与表达,对复杂系统进行建模和分析。
2. 方案设计/开发:能够针对智能无人系统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设计和开发适当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或操作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
3. 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智能无人系统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 工具使用:能够针对智能无人系统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 社会责任:能够评价智能无人系统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 沟通协作: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能够就智能无人系统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同行进行书面及口头的有效沟通和交流。
能够在多学科团队中承担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7.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
四、专业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系统建模与仿真基础。
专业核心课程:自动控制原理B,模式识别基础,智能控制基础。
五、学习年限、授予学位及学分要求学习年限:1-3年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学分要求:本辅修专业学生应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学习及实践环节训练,至少修满24学分(不含毕业设计),学校颁发辅修专业证书;若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合格,修满32学分,学校颁发辅修学位证书。
《人工智能概论》课程笔记
《人工智能概论》课程笔记第一章人工智能概述1.1 人工智能的概念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指使计算机具有智能行为的技术。
智能行为包括视觉、听觉、语言、学习、推理等多种能力。
人工智能的研究目标是让计算机能够模拟人类智能的某些方面,从而实现自主感知、自主决策和自主行动。
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知识表示与推理等。
1.2 人工智能的产生与发展人工智能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 年代。
1950 年,Alan Turing 发表了著名的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提出了“图灵测试”来衡量计算机是否具有智能。
1956 年,在达特茅斯会议上,John McCarthy 等人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个术语,并确立了人工智能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
人工智能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阶段:(1)推理期(1956-1969):主要研究基于逻辑的符号操作和自动推理。
代表性成果包括逻辑推理、专家系统等。
(2)知识期(1970-1980):研究重点转向知识表示和知识工程,出现了专家系统。
代表性成果包括产生式系统、框架等。
(3)机器学习期(1980-1990):机器学习成为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研究如何让计算机从数据中学习。
代表性成果包括决策树、神经网络等。
(4)深度学习期(2006-至今):深度学习技术的出现,推动了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发展。
代表性成果包括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等。
1.3 人工智能的三大学派人工智能的研究可以分为三大学派:(1)符号主义学派:认为智能行为的基础是符号操作和逻辑推理。
符号主义学派的研究方法包括逻辑推理、知识表示、专家系统等。
(2)连接主义学派:认为智能行为的基础是神经网络和机器学习。
连接主义学派的研究方法包括人工神经网络、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
(3)行为主义学派:认为智能行为的基础是感知和行动。
行为主义学派的研究方法包括遗传算法、蚁群算法、粒子群算法等。
机器人概论论文
我看机器人发展【摘要】机器人的发展涉及到多个学科和领域,本文主要论述其发展的一部分,如:简介与展望,其与信息技术的一些关系,对社会的影响,以及与信管专业的一些联系等。
旨在简要介绍一些有关机器人的发展。
【关键词】机器人;发展;信息技术;社会一、机器人发展的简介与展望阿西莫夫提出的“机器人三定律”:第一,机器人不得伤害人,也不得在人造受伤害时袖手旁观;第二,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的命令,除非该命令与第一定律相抵触;第三,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除非保护行为与上述两定律相抵触。
这三条定律明确规定了人与机器人的主从关系和相互制约关系,几十年来已成为公认的研制和使用机器人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1]而,机器人通常可以分为三代:第一代,可编程机器人,从上个世纪60年代后半期开始投入使用,这也是当代工业机器人中主要的类型,这类机器人一般可以根据操作员所编写的程序,完成一些重复性操作。
第二代,自适应机器人,或感知机器人,具有不同程度的感知能力,这归功于近些年来各种传感器的广泛应用。
第三代,智能机器人,具有感知,识别,推理,规划和学习等诸智能机制,主要处于试验阶段。
[2]由于人类的需求,随着科技的发展,依靠信息的交流,现代科技界对机器人发展提出了展望,主要沿着三个方向发展:一是让机器人具有更强的智能和功能;二是让机器人更具人形,也就是更像人;三是微型化,让机器人可以做更多细致的工作。
[3]这些都可以让机器人更有能力并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而,我认为这些都需要人类在信息技术方面有更好的提高。
二、机器人发展离不开信息技术人类对机器人需求呈现越来越多的趋势,例如人们要求生产工业型机器人、军事型机器人、生活型机器人、医疗型机器人等。
由于机器人的发展涉及到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人工智能、传感器、通讯与网络等多个学科和领域,是多种高新技术发展成果的综合集成,故而机器人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对科技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对有关机器人的科技也就要求日益精进了。
《工业机器人》结课论文
工业机器人引言工业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动执行复杂任务的可编程装置。
由于其高效、高精度和高稳定性,工业机器人已经在生产制造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程、工作原理、应用领域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发展历程工业机器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
最早的工业机器人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的,用于协助汽车制造。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工业机器人得到了许多技术创新和改进。
当今的工业机器人已经实现了许多先进功能,例如感知能力、人机协作和自主导航等。
工作原理工业机器人的工作原理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感知环节:机器人通过各种传感器来感知外部环境,例如视觉传感器、力测传感器等。
这些传感器可以帮助机器人获取周围物体的位置、形状和状态等信息。
2.规划与控制:基于感知结果,机器人需要进行规划与控制,确定执行任务的路径和动作。
这通常通过预先编程或者机器学习等方法来实现。
3.执行任务:一旦机器人确定好路径和动作,它会自动执行任务。
机器人的执行通常包括移动、抓取、放置等动作。
应用领域工业机器人在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可以执行重复性的、危险的或繁重的任务,例如焊接、喷涂、装配等。
机器人的高精度和高效率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
医疗保健工业机器人在医疗保健领域也有着广泛应用。
例如,在手术中,机器人可以辅助医生进行高精度的操作,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并减少风险。
物流和仓储工业机器人在物流和仓储领域可以帮助实现自动化的仓库操作。
机器人可以自动搬运货物、装载和卸载货车,大大提高了物流效率和准确性。
未来发展趋势工业机器人的未来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1.人机协作:未来的工业机器人将更加注重与人的合作。
机器人将能够与人类工作人员实现紧密的协作,相互补充优势,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2.人工智能: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机器人将具备更强的智能化能力。
《工业机器人》说课稿
《工业机器人技术》说课稿一、课程设置1.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工业机器人技术》课程学时:64授课对象: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类型:专业技术课前修课程:机械设计基础、电工学、传感技术、C语言等后续课程:机器人运动学、机器人控制学等2.课程性质与定位《工业机器人技术》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
机器人技术是一门跨多个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它涉及自动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电子技术和机械工程等多种学科的内容。
工业机器人的大量应用改变着现代企业的生产模式,作为培养合格技术和操作人员的高职高专院校此时更应该与时俱进,在教学和研究中加大机器人方面的知识和实际操作培训。
3.课程的培养目标1.课程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的掌握工业机器人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能够对工业机器人进行系统分析与设计、部件选配与调试、控制程序编制、操作使用、维护维修等生产现场最需要的工业机器人的实际应用技术。
2.具体目标1)具有正确的设计思想、设计理念,勇于创新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工业机器人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分析。
4)了解工业机器人操作机执行系统、驱动系统及系统设计等。
二、课程教学设计1.课程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在教学设计上,突出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以职业岗位技能标准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本课程所对应的岗位工种主要有:工业机器人操作应用岗位、工业机器人设计研发岗位、工业机器人维修保养岗位。
工业机器人典型岗位的对应职业技能要求2.教学内容的选取本书共有七章,第1、2、3章介绍了工业机器人的基本原理,机械结构和运动学和动力学等基础知识;第4、5章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工业机器人的控制技术,包括传感检测技术和伺服控制技术;第6、7章从实用角度介绍了工业机器人的编程方法。
3.教学安排2.课程实践环节的设计实验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机器人概论 论文
机器人技术综述论文王占一前言通过一学期以来对《机器人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增强了我对机器人技术的认识,了解了机器人的概念、发展、基本结构、机器人的控制技术、机器仿生技术、还有机器人的应用等等方面的知识。
为此我阅读了有关于机器人技术的部分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综合分析和评价机器人技术,写下此篇有关于机器人技术的综述性论文。
主要从机器人的概念、结构、控制,以及机器人的发展趋势等方面总结一些有关于机器人的技术。
主题机器人的概念日本科学家森政弘和合田周平对机器人的定义是“机器人是一种具有移动性、个体性、智能性、通用性、半机器半人性、自动性、奴隶性七个特征的柔性机器”。
国际标准化组织对机器人的定义是“机器人是一种具有自动控制的操作和移动功能的,能完成各种作业的可编程操作机”我国科学家对机器人的定义则是“机器人是一种自动化的机器,所不同的是这种机器具备一些与人或生物相似的智能能力,如感知能力、规划能力、动作能力和协同能力,是一种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自动化机器”。
无论是那一种对于机器人的定义,实际上机器人是利用机械传动、现代微电子技术组合而成的一种能模仿人某种技能的机械电子设备,他是在电子、机械及信息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然而,机器人的样子不一定必须像人,只要能独立完成一些人类的技能或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就属于机器人大家族的成员。
机器人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是当代研究十分活跃,应用日益广泛的领域。
机器人应用情况,是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机器人并不是在简单意义上代替人工的劳动,而是综合了人的特长和机器特长的一种拟人的电子机械装置,既有人对环境状态的快速反应和分析判断能力,又有机器可长时间持续工作、精确度高、抗恶劣环境的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是机器的进化过程产物,它是工业以及非产业界的重要生产和服务性设备,也是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不可缺少的自动化设备。
《机械工程概论》课程结课论文报告
机械工程概论课程结课论文报告引言机械工程是近代工业发展的基础之一,涉及领域广泛,包括制造、运动控制、自动化、机器人等方面,是追求机械传动自动化和高效智能的重要技术之一。
本课程旨在介绍机械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应用案例,为学生打下机械工程领域的基础。
课程内容简介本课程共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机械工程基础知识、机械制造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以及机器人技术。
下面将分别对这四部分的内容做简要介绍。
机械工程基础知识机械工程基础知识包括机械加工的基本原理、机械零件的设计以及机械附件的选型和应用等方面。
这部分课程主要围绕机械加工中的工艺流程和机床操作流程进行讲解,掌握机械加工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制造技术包括传统的机械制造工艺和现代的机械制造技术,主要涉及数控加工、精密加工以及切削加工等。
这部分课程主要介绍机械制造的技术路线、计划安排和车间管理等内容,使学生能够了解制造整个流程,掌握制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电子、计算机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关键技术之一。
这部分课程主要介绍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掌握机电一体化应用的基础知识。
机器人技术机器人技术是指利用机器人完成各种工作的技术,主要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两类。
这部分课程主要介绍机器人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并针对不同类型的机器人进行分析和应用案例介绍,让学生了解机器人技术的前沿发展和最新应用,掌握机器人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课程收获本课程让我对机械工程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从基本的原理到应用案例都有涉及。
学习本课程后,我掌握了机械加工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了解了机械制造和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以及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最新应用,更加明确了自己未来的学习和研究方向。
学习心得体会通过学习本课程,我意识到机械工程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包括很多相关的知识和技术。
马原论文——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评分:评语:课程论文题目: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研究姓名:李江鹏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班级:能源与动力工程一班学号:2015501522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二O一七年十二月十三日ﻬ人工智能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研究李江鹏摘要:本篇论文主要研究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所带给人类社会的多方面影响。
人工智能的作用在人类社会的各个大小领域逐渐延伸,从吃药看病到尖端科技,不断地刷新着人们的认知,也给人类社会带来诸如伦理等方面的问题,而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也带来了人们对未来社会的思考关键字:人工智能,医学,科技,伦理一、人工智能的起源和发展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
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人工智能是一门强有力的学科,它试图改变人类的思维和生活习惯,延伸和解放人类智能。
人工智能的传说可以追溯到古埃及,但随着1941年以来电子计算机的发展,技术已最终可以创造出机器智能,“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一词最初是在1956年DARTMOUTH学会上提出的。
1956年夏季,以麦卡赛、明斯基、罗切斯特和申农等为首的一批有远见卓识的年轻科学家在一起聚会,共同研究和探讨用机器模拟智能的一系列有关问题,并首次提出了“人工智能”这一术语,它标志着“人工智能”这门新兴学科的正式诞生。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机器学习、计算智能等研究的深入开展,人工智能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渗入其他学科领域。
2017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新材料、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技术研发和转化。
从1996年IBM公司人工电脑“深蓝”击败人类世界国际象棋冠军,到2016年谷歌(Google)旗下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完胜围棋世界冠军韩国人李世石,后化名master横扫中日韩围棋高手,取得60连胜。
机械概论论文
机械概论论文第一篇:机械概论论文机械概论论文——机电一体化专业认知学号:班级:姓名:梁成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201004000412 1004引言通过八周的课程,我对本校机械专业有了大概的了解,尤其对其中的机电专业感兴趣。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其就业条件比较好;另一方面是因为它所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这对于想在大学充实自己的我非常有诱惑力。
现代科技日新月异,极大地推动了不同学科的交融,机电领域也同样在不断的更新换代。
由于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向机械工业的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使机械工程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功能与构成、生产方式及管理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机电一体化技术涵义机电一体化技术定义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学,英语称为Mechatronics,它是由英文机械学Mechanics 的前半部分与电子学Electronics 的后半部分组合而成。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并综合应用到实际中去的综合技术,是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几乎可以说都是机电一体化的设备。
二、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1.机械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机械技术的着眼点在于如何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相适应,利用其高、新技术来更新概念,实现结构上、材料上、性能上变更,满足减小重量、缩小体积、提高精度、提高刚度及改善性能要求。
2.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其中信息交换、存取、运算、判断与决策、人工智能技术、专家系统技术、神经网络技术均属于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
3.系统技术:即以整体概念组织应用各种相关技术,从全局角度和系统目标出发,将总体分解成相互关联的若干功能单元,接口技术是系统技术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实现系统各部分有机连接的保证。
4.自动控制技术:其范围很广,在控制理论指导下,进行系统设计,设计后的系统仿真,现场调试,控制技术包括如高精度定位控制、速度控制、自适应控制、自诊断校正、补偿、再现、检索等。
《智能制造技术概论》教学大纲(本科)【可编辑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智能制造技术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地位智能制造技术概论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
智能制造技术是指制造工业的各个环节,以一种高度柔性与高度集成的方式,通过计算机来模拟人类专家的制造智能活动,对制造问题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构思和决策,旨在取代或延伸制造环境中人的部分脑力劳动,并对人类专家的制造智能进行收集、存储、完善、共享、继承和发展。
课程从人工智能及其在机械制造领域中的应用角度出发,系统地介绍智能制造涉及的装备技术、信息技术、生产管理和制造服务。
(二)课程目标. 了解智能制造涉及的装备技术、信息技术、生产管理和制造服务;1.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先进技术服务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增强“四个自信”;.具备通过自行资料查阅理解智能制造最新前沿动态。
二、课程目标达成的途径与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结合自学、课堂讨论等。
课堂教学以讲授智能制造涉及的装备技术、信息技术、生产管理和制造服务等知识点;自学环节学生根据教师提出智能制造关键技术主题,完成资料检索,了解智能制造最新前沿动态;课堂讨论教师提出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案例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对智能制造涉及的装备技术、信息技术、生产管理和制造服务等概念有较为具体的认识。
三、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注:1 ,支撑强度分别填写H、M或L (其中H表示支撑程度高、M为中等、L为低);2 •毕业要求须根据课程所在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描述。
四、课程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基本要求:L1-理解,L2-掌握,L3-熟练掌握五、课程学时安排(一)推荐教材.李晓雪.智能制造导论[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二)主要参考书:1.德州学院.智能制造导论[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2.葛英飞.智能制造技术基础[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9.。
智能机器人概论
《智能机器人概论》结课论文——电子1202 娄烜玮智能机器人最突出的特点莫过于“智能”二字,它与其他机器人的区别在于它具有相当发达的“大脑”,它是一个具有视觉,听觉,触觉等等的“活物”,它能够进行自我控制并按照人类的需求作出相应的事。
大多数专家认为智能机器人至少要具备以下三个要素:一是感觉要素,用来认识周围环境状态;二是运动要素,对外界做出反应性动作;三是思考要素,根据感觉要素所得到的信息,思考出采用什么样的动作。
感觉要素包括能感知视觉、接近、距离等的非接触型传感器和能感知力、压觉、触觉等的接触型传感器。
这些要素实质上就是相当于人的眼、鼻、耳等五宫,它们的功能可以利用诸如摄像机、图像传感器、超声波传成器、激光器、导电橡胶、压电元件、气动元件、行程开关等机电元器件来实现。
对运动要素来说,智能机器人需要有一个无轨道型的移动机构,以适应诸如平地、台阶、墙壁、楼梯、坡道等不同的地理环境。
它们的功能可以借助轮子、履带、支脚、吸盘、气垫等移动机构来完成。
在运动过程中要对移动机构进行实时控制,这种控制不仅要包括有位置控制,而且还要有力度控制、位置与力度混合控制、伸缩率控制等。
智能机器人的思考要素是三个要素中的关键,也是人们要赋予机器人必备的要素。
思考要素包括有判断、逻辑分析、理解等方面的智力活动。
这些智力活动实质上是一个信息处理过程,而计算机则是完成这个处理过程的主要手段。
(一)接下来说说智能机器人的分类(按智能程度分类):一是工业机器人,它只能死板地按照人给它规定的程序工作,不管外界条件有何变化,自己都不能对程序也就是对所做的工作作相应的调整.如果要改变机器人所做的工作,必须由人对程序作相应的改变,因此它是毫无智能的.二是初级智能机器人.它和工业机器人不一样,具有象人那样的感受,识别,推理和判断能力.可以根据外界条件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自行修改程序,也就是它能适应外界条件变化对自己怎样作相应调整.不过,修改程序的原则由人预先给以规定.这种初级智能机器人已拥有一定的智能,虽然还没有自动规划能力,但这种初级智能机器人也开始走向成熟,达到实用水平.三是高级智能机器人.它和初级智能机器人一样,具有感觉,识别,推理和判断能力,同样可以根据外界条件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自行修改程序.所不同的是,修改程序的原则不是由人规定的,而是机器人自己通过学习,总结经验来获得修改程序的原则.所以它的智能高出初能智能机器人.这种机器人已拥有一定的自动规划能力,能够自己安排自己的工作.这种机器人可以不要人的照料,完全独立的工作,故称为高级自律机器人.这种机器人也开始走向实用。
机器人学概论论文
机器人概论内容提要:在当今社会中,机器人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此文从机器人的发展史说起,着重于机器人的分类与应用和关键技术。
关键词:发展史分类与应用关键技术班级:姓名:唱双截棍的他学号:正文:一、机器人的发展史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
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
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
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代,我国就出现了能歌善舞的木偶,称为“倡者”,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机器人”。
在近代,随着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各种机械装置的发明与应用,世界各地出现了许多“机器人”玩具和工艺品。
这些装置大多由时钟机构驱动,用凸轮和杠杆传递运动。
1920年,捷克作家K.凯比克在一科幻剧本中首次提出了ROBOT(汉语前译为“劳伯”)这个名词。
现在已被人们作为机器人的专用名词。
1950年美国作家I.阿西莫夫提出了机器人学(Robotics)这一概念,并提出了所谓的“机器人三原则”,即:1.机器人不可伤人; 2.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给与,但不和(1)矛盾的指令; 3.在与(1)、(2)原则不相矛盾的前提下,机器人可维护自身不受伤害。
1954年美国人乔治·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的机器人,并注册了专利。
这种机械手能按照不同的程序从事不同的工作,因此具有通用性和灵活性。
本世纪50、60年代,随着机构理论和伺服理论的发展,机器人进入了使用化阶段。
1954年美国的G.C.Devol发表了“通用机器人”专利;1960年美国AMF公司生产了柱坐标型Versatran机器人,可作点位和轨迹控制,这是世界上第一种用于工业生产上的机器人。
1962年-1963年传感器的应用提高了机器人的可操作性。
人们试着在机器人上安装各种各样的传感器,包括1961年恩斯特采用的触觉传感器,托莫维奇和博尼1962年在世界上最早的“灵巧手”上用到了压力传感器,而麦卡锡1963年则开始在机器人中加入视觉传感系统,并在1964年,帮助MIT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带有视觉传感器,能识别并定位积木的机器人系统。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概论论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概论论文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为基础,融入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交叉学科,主要任务是运用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现代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以实现产品智能化的设计与制造。
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先进制造技术是面向21世纪的技术系统!它的目的是提高制造业的综合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以赢得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
它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机械制造技术,它是集机械、电子、光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管理学最新成就于一身的新兴技术。
先进制造技术最重要的特点在于,它是一项面向工业应用,具有很强实用性的新技术。
与传统制造技术相比,先进制造技术更具有系统性、集成性、广泛性、高精度性。
先进制造技术虽然仍大量应用于加工和装配过程,在其制造过程中还综合应用了设计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管理技术等。
先进制造技术比传统的制造技术更加重视技术与管理的结合,更加重视制造过程组织和管理体制的简化以及合理化,从而产生了一系列先进的制造模式,并能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
现代设计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制造技术的第一个环节。
根据德国工程师协会文件VD I 2225的调查分析,产品设计成本约占产品成本的5%~7% ,但却决定了产品制造成本的75%~80%。
为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产品的设计问题。
自动化技术是一门综合性技术,它和控制论、信息论、系统工程、计算机技术、电子学、液压气压技术、自动控制等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其中又以控制理论和计算机技术对自动化技术的影响最大。
机器人概论论文范文
机器人概论论文范文摘要机器人是一种具有自主控制能力、运动控制能力、感知控制能力和决策控制能力的机械系统。
机器人技术在很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飞行机器人、潜水机器人、地面机器人、机器人等。
本文首先介绍了机器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其次简要的介绍了主要机器人的分类以及其应用领域;最后,本文对未来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前景予以展望,指出机器人在智能制造、家庭服务等领域的广阔前景。
关键词:机器人;发展历史;分类;应用AbstractRobots are mechanical systems with autonomous control ability, motion control ability, perception control ability and decision control ability. Robot technology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any fields such as flying robots, diving robots, ground robots, search robots, etc.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robots; secondly,it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lassification and application fields of the main robots; Finally, this paper looks forward to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future robot technology, indicating the broad prospects of robots in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home service and so on.。
智能灭火机器人毕业设计论文
智能灭火机器人摘要文章对消防机器人进行了研究。
介绍了消防机器人的背景并简单描述系统硬件、光电传感器和火焰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并附以电路图加以说明,通过传感器连接电压比较器输出电平由M F13处理实现寻找火源。
最后由火焰传感器测距输入单片机实现停车并输出信号控制继电器闭合从而控制风扇灭火。
论文详细阐述了程序流程和实现过程。
此设计以数字集成电路技术为基础并以单片机技术为核心。
依据传感器的信号传入单片机实现各种指令处理。
小车在接近火源的过程中左右波动前进,躲避障碍物,最后找到火源打开风扇灭火。
关键词单片机;光电传感器;灭火装置;复眼目录1前言 (3)2机器人的相关概论 (6)2.1机器人的发展 (6)2.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 (7)3硬件 (8)3.1机器人外观操作面板介绍 (8)3.2稳压板,灰度检测传感器 (9)3.3光电传感器,复眼 (10)3.4执行机构 (11)4软件电路设计 (12)4.1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13)4.2v j c软件介绍 (14)4.3子程序 (16)4.4硬件电路软件电路 (22)5总结 (25)6参考文献 (26)7源程序 (27)前言目前由于人们的防火意识比较差,生活中火灾频发,消防战士在灭火中牺牲宝贵生命的事件不在少数,迫切要求机器代替人去执行灭火任务。
针对这个问题,前人已经做了很多的研究,有基于M S P430的灭火小车,能实现灭火功能。
还有的是人为地控制机器人的活动和灭火,这样使得不得不靠人来控制,浪费人力资源,不能很好的实现灭火的效果。
此设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地学习相关的知识,力求对消防机器人设计达到更深的了解和研究,促进消防机器人在火灾中的应用并推广在相关领域的研究,使消防研究工作不断向前发展,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
在未来智能化和机械化的世界中,尤其是在消防事业中,一款好的机器的使用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消防机器人的应用前景非常明朗。
搬运机器人——毕业设计论文
摘要在当今大规模制造业中,企业为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工业机器人作为自动化生产线上的重要成员,逐渐被企业所认同并采用。
工业机器人的技术水平和应用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工业自动化的水平。
目前,工业机器人主要承担着焊接、喷涂、搬运以及堆垛等重复性并且劳动强度极大的工作。
本课题主要对搬运机器人的机械部分展开讨论,对原有的机械结构提出了新的改进方法,并把现在的新技术应用到本课题中,从而使得搬运机器人更加适用于现在的工业工作环境。
通过详细了解搬运机器人在工业上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具体的搬运机器人设计要求,并根据搬运机器人各部分的设计原则,进行了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以及包括:机器人的手部、腕部、臂部、腰部在内的机械结构设计。
此搬运机器人的驱动源来自液压系统,执行元件包括:柱塞式液压缸、摆动液压缸、伸缩式液压缸等。
通过液压缸的运动来实现搬运机器人的各关节运动,进而实现搬运机器人的实际作业。
关键词:搬运机器人;液压系统;机械结构设计;操作AbstractIn the modern large-scal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enterprises to improve productivity, and, guarantee product quality,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automation production line, industrial robots are gradually approved and adopted by enterprises. Industrial robot technology standards and application level, to a certain extent, reflect a level of national industrial automation. Currently, Industrial robot mainly tasked with welding, spraying, handling and stacking, repetitive and intensity of significant work.The subject of the main part of the handling of their machinery discussions, and on the original mechanical structure proposed for the new improved method, which makes the handling robot is more applicable to the present industrial working environment. Through a detailed understanding of the robot in the industrial application, to propose specific handling robot design requirements, and according to the robot design principles of various parts, for the system as well as including: the robot's hand, wrist, arm, waist, the design of mechanical structures. The transfer robot driven by the source from the hydraulic system,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onents including: plunger hydraulic cylinders, hydraulic cylinders, swing, telescopic hydraulic cylinders, etc. Through the hydraulic cylinder movements to implementthe joint transport robot motion, And realize the operational handling robot.Keywords:Transfer robot;Hydraulic System;Mechanical Design;Operating第一章绪论1. 1概论在工业领域广泛应用着工业机器人。
人工智能概论
•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是非常相关的几个领域; • 人工智能是一类非常广泛的问题,机器学习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
17 17
AI实验展示
AI实验展示
01
实验箱
19
AI实验展示
02
树莓派简介
树莓派是一款信用卡大小的超小型电脑; Linux操作系统是树莓派的大脑; Linux操作系统诞生于1991 年10 月5 日,
人工智能命名
“学习和智能的每一个方面都能被精确地描 述,使得人们可以制造一台机器来模拟它。”
9
人工智能的应用
人工智能汽车、电脑驾 驶汽车、或轮式移动机器人,是一种通过 电脑系统实现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
无人驾驶汽车的出现,能够在很大程度解 决交通拥堵的问题,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 率,提升汽车出行的安全性。
语音助手是一款智能型的手机应用,通过 智能对话与即时问答的智能交互,帮助用 户解决问题,苹果手机中siri开创智能语音 助手的先河,当然中文语音助手也如雨后 春笋般蓬勃发展。
6
人工智能概述
01
智能的概念
自然界四大奥秘:物质的本质,宇宙的起源,生命的本质,智能的发生 对智能还没有确切的定义,主要流派有:
记忆与思维能力:存储由感知器官感知到的外部信息以及由思维所产生 的知识,并对记忆的信息进行处理
学习能力:学习既可能是自觉的、有意识的,也可能是不自觉的、无意 识的;既可以是有教师指导的,也可以是通过自己实践的
行为能力(表达能力):人们的感知能力用于信息的输入,人们的行为 的能力就类比信息的输出
15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学习是人类智能的重要特征,是获得知识的基本手段,而机器学习也是使计算机具有智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器人概论论文电气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09—1班冯明涛540902030108机器人之我见摘要:学完机器人概论这门课,首先结合自己切身的体会谈了一下自己的收获。
并且就自己所学专业将来的运用,学习了工业机器人目前的应用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还针对我国目前机器人行业发展相对落后的状况作出介绍和分析,最后对我国未来机器人的发展作出了展望。
关键词:收获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现状发展非常感谢老师一学期来耐心细致的讲解,让我对机器人有了全新的认识,机器人作为当今自动化领域内的前沿科技成果,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大量较新信息以及形象的例子,渐渐引起了我的兴趣,也为我进一步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下面我将就我所认识的机器人谈一下它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学习之前,由于从大二开始开始接触飞思卡尔智能小车,它所体现的思想也复合机器人的特性,是在无人操作的情况下自动寻迹并且越过弯道前进,它主要包括了机械结构、飞思卡尔单片机(CPU)、传感器等。
但是通过学习,了解到了更多的机器人,而我之前所知道的只是冰山一角。
机器人是能够感知、理解周围环境并与之交互的人造装置,它所表现的智能是指感觉和感知,包括记忆、运算、判断、决策等,它一般由执行机构、驱动装置、检测装置和控制系统以及复杂的机械等组成,并且它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材料和仿生学的产物。
所以这一智能化装置可在未来的生产生活中替代人类完成一些危险或难以进行的劳作、任务,成为帮助我们的有力伙伴。
通过学习,现在的机器人应用已经延伸到了各个行业。
机械手臂等的工业机器人,农业机器人,仿生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空间机器人,拟人机器人等也先后出现在相应的各个领域。
而我所学的专业将来更多接触的将是工业控制方面的内容,所以我下面着重谈一下机器人在工业中的运用以及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工业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制造业重要的自动化装备。
自从1962年美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以来,机器人技术及其产品发展很快,已成为柔性制造系统、自动化工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自动化工具。
广泛采用工业机器人,不仅可提高产品的质量与产量,而且对保障人身安全,改善劳动环境,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原材料消耗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一样,工业机器人的广泛应用正在日益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同时工业机器人是最典型的机电一体化数字化装备,技术附加值很高,应用范围很广,作为先进制造业的支撑技术和信息化社会的新兴产业,将对未来生产和社会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国外专家预测,机器人产业是继汽车、计算机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大型高技术产业。
据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统计,世界机器人市场前景看好,从20世纪下半叶起,世界机器人产业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的良好势头。
进入20世纪90年代,机器人产品发展速度加快,年增长率平均在10%左右。
2004年增长率达到创记录的20%。
其中,亚洲机器人增长幅度最为突出,高达43%。
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目前已经日渐广泛,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已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了应用。
在制造业中,尤其是在汽车产业中,工业机器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如在毛坯制造、机械加工、焊接、热处理、表面涂覆、上下料、装配、检测及仓库堆垛等作业中,机器人都已逐步取代了人工作业。
随着工业机器人向更深更广方向的发展以及机器人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机器人的应用范周还在不断地扩大,已从汽车制造业推广到其他制造业,进而推广到诸如采矿机器人、建筑业机器人以及水电系统维护维修机器人等各种非制造行业。
此外,在国防军事、医疗卫生、生活服务等领域机器人的应用也越来越多,如无人侦察机、警备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家政服务机器人等均有应用实例。
机器人正在为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工业机器人在许多生产领域的使用实践证明,它在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以及经济效益,改善工人劳动条件等方面,有着令世人瞩目的作用,引起了世界各国和社会各层人士的广泛关注。
在新的世纪,机器人工业必将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和更加广泛的应用。
从近几年世界机器人推出的产品来看,工业机器人技术正在向智能化、模块化和系统化的方向发展,其发展趋势主要为:结构的模块化和可重构化;控制技术的开放化、Pc化和网络化;伺服驱动技术的数字化和分散化;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实用化;工作环境设计的优化和作业的柔性化以及系统的网络化和智能化等方面。
据UNECE/IFR预测,至2007年,全球新安装装机器人的数量将从2003年的81800套增至2007年的106000套,年平均增长7%。
其中,日本2003-2007年工业机器人的销售将从2003年的31600增长至2007年的41000套;欧洲2003-2007年工业机器人将从2003年的27100套增长至2007年的34000套;北美2003-2007年工业机器人市场每年平均增长5.8%,至2007年将增长到16000套。
可以看出,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步伐也在随着全球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加快了速度。
然而国内机器人产业均未形成产业化,主要集中在大中院校,人工智能专家多半是学其他国家的,自主研发能力低下。
作为先进制造业中不可替代的重要装备和手段,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水平和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
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工业机器人主要用于汽车工业及汽车零部件工业,占整个机器人市场的61%,金属制品业占8%、橡胶及塑料工业和电子电气行业分别占7%,食品工业占2%,其他工业占15%。
据了解,国际上工业机器人技术日趋成熟,已成为装备制造业的一种标准设备而得到工业界的广泛应用。
比较著名的工业机器人公司有瑞典的ABB、日本的FANUC、Yaskwa、德国的KU鄄KA、美国的AdeptTechnology、意大利的COMAU,这些公司已成为其所在地区的支柱性企业。
目前,我国进口的工业机器人主要来自日本,2004年日本对华出口的机器人占我国进口的工业机器人的一半,其他欧洲品牌机器人,如ABB、KUKA、COMAU 等,占据市场的另一半。
2005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拥有量达到7000台,年销增长到28.7亿元。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特别是汽车业的高速发展,每年新增工业机器人的台数和总量都在快速增长。
2006年,我国工业机器人新安装台数达5770台、2007年为6581台,2008年则达到7500台。
截止2008年年末,我国已有工业机器人31400台。
随着我国制造业从劳动密集型向现代化方向发展,机器人保有量达到一定的规模,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不少差距。
仅从汽车工业每百万名生产工人占有的机器人数量来比较,日本1710台、意大利1600台、美国770台、英国610台、瑞典630台,而我国还不到90台,中国仍然是世界上相对比较落后的国家。
面对中国这样庞大的市场,每一个机器人供应商都有着非常大的用武之地。
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建立了9个机器人产业化基地和7个科研基地。
产业化基地的建设,为发展我国机器人产业奠定了基础。
目前,我国已经能够生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平面关节型装配机器人、直角坐标机器人、弧焊机器人、点焊机器人、搬运码垛机器人等一系列产品,不少品种已经实现了小批量生产。
尽管机器人产业化已呈星火燎原之势,但仍旧存在着诸多问题。
除了众多历史原因造成制造业水平低下的原因外,更多的是对工业机器人产业的认识和定位上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首先,我国基础零部件制造能力差。
虽然我国在相关零部件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无论从质量、产品系列,还是批量化供给方面都与国外存在较大的差距。
特别是在高性能交流伺服电机和精密减速器方面的差距尤其明显,因此造成关键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影响了我国机器人的价格竞争力。
其次,中国的机器人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
虽然已经拥有一批企业从事机器人的开发,但是都没有形成较大的规模,缺乏市场的品牌认知度,在机器人市场方面一直面临国外机器人品牌的打压。
国外机器人作为成熟的产业采用整机降价,吸引国内企业购买,而在后续的维护备件费用很高的策略,逐步占领中国市场。
再其次,认识不到位,鼓励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少。
工业机器人的制造及应用水平,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制造业水平,应从国家高度认识发展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重要性,这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化正处于关键的转折点,如果政府的扶持力度再向前推进一步,中国的工业机器人产业将会越过目前的“临界期”,跨上一个新的台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我们必须在民族产业链上应用自己的机器人产品,摆脱国外的垄断。
特别是新一代的工业机器人要我们自己的器件来做,降低成本。
在未来,为应对国际挑战,我国应从机器人本体优化设计技术、新一代智能控制机器人技术、关键机器人单元部件制造技术、机器人离线编程和仿真技术、基于外部传感器技术的机器人运动控制、工业机器人产业化制造技术、工业机器人故障远程诊断与修复技术、工业机器人与成套装备协同作业技术、复杂机电系统机构优化设计技术及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等方面对新一代工业机器人的技术进行研究。
鉴于我们国家目前工业机器人以及整个机器人行业的发展状态,归根结底是我们的技术水平还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作为一名自动化的学生,应该感到压力和责任。
当然这也需要更多各个学科的人才不断协作,努力摆脱我们目前相对落后的局面,相信在未来的一天里,在机器人行业内我们能够自豪的说“中国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