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概论》王宏建课后题
王宏建 艺术概论 教材同步练习题
王宏建艺术概论教材同步练习题第一章绪论同步练习选择题1.德国的主张用科学的方法天空艺术现象,他的《艺术起源》是艺术社会学的重要著作之一。
A.格罗塞B.费德勒C.康德D.席勒2.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艺术学诞生于。
A.19世纪末B.18世纪末C.17世纪末D.20世纪初3.的康拉德·费德勒首先解决了建立艺术学学科的问题,人们称他为“艺术学之父”。
A.德国B.法国C.英国D.意大利4.,毛泽东同志根据马克思的艺术原理,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比较全面地阐述了艺术活动的各种问题。
A.1942年5月B.1945年5月C.1935年5月D.1978年5月5, 康拉德•费德勒首先将美学与分开,解决了美学学科的建立问题。
A艺术学 b哲学 c文学 d文化学6,艺术活动产生于人类的时期。
A原始社会 b奴隶制前期 c奴隶制后期 d文明简答题1,简述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和科学性质。
2,简述艺术概论的学科任务。
3,简述艺术概论的研究方法。
艺术概论练习题第二章同步练习选择题1.艺术起源中最先提出巫术说的是国人爱德华·泰勒。
A.英B.美C.法D.意大利2.阿勒泰米拉山洞的野牛图是在发现的。
A.西班牙B.英国C.法国D.意大利3.摹仿说的最先提出者是希腊的。
A.赫拉克里特B.亚里士多德C.柏拉图D.德谟克利特4.下列作品中是我国五四文学中第一部用白话文写的现代小说。
A.狂人日记B.子夜C.家D.沉沦5.《步辇图》是我国朝的绘画作品。
A.唐B.宋C.元D.明6.《向日葵》《星月夜》是的绘画代表作。
A.凡·高B.毕加索C.马奈D.莫奈7.《大卫》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
A.米开朗基罗B.拉裴尔C.罗丹D.达·芬奇8.《自由引导人民》是法国浪温主义画家的代表作。
A.德拉克罗瓦B.席里柯C.安格尔D.吕德9.《皇帝的新装》是世界上著名的的作品A.童话B.戏剧C.小说D.电影10.《死魂灵》是作者是俄国的。
王宏建 艺术概论简答题P1
王宏建艺术概论课后题P11.召唤结构在意识鉴赏中的作用?“召唤结构”指艺术作品因布满空白点和未定点,呈现为一种开放性的结构,这种结构本身随时都在召唤着接受者能动的参与进来,通过再创造将其充实、确定,使其得到具体化。
实际上,艺术鉴赏的再创造属性,正同艺术作品的“召唤结构”有密切的联系,正因为艺术作品中包含着许多有待于鉴赏者去补充,填塞的空白点、未完点,它才可能引发鉴赏者的想像力,并去进行艺术再创造。
倘若一部艺术品通篇浅显,一目了然,毫无内在意蕴,那么必然缺乏回味余韵,不值得去进行什么再创造了。
2.艺术作品的情节?由哪几部分组成?情节是叙事性艺术作品中人物活动的有机连接与组合,是生活中矛盾斗争的发展演变过程,也是人物性格成长的历史。
它是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
所以情节一般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组成。
在一些大型作品中,有的还前有“序幕”,后有“尾声”。
序幕是故事发生前对故事的因由、背景、人物关系或作者意图作简要交代。
开端是故事发生的起点,矛盾冲突的开始,一般以主要人物的出场为标志。
发展是矛盾冲突的逐渐激化,是故事的演化进程,它是情节中所占比重最大的部分。
高潮是矛盾冲突的白热化,故事发展到顶点,原有的平衡再难以维系下去。
结局是矛盾冲突的结果,是故事的收场。
尾声是故事结束后对人物事件发展的补充交代,或给读者、观众留下回味深思的余韵。
,3.试比较艺术中典型与意境的异同。
典型和意境都是艺术创作中的高层次形象,是艺术家的最高追求,也是最富于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和境界。
二者的共同之处主要体现在:(1)典型与意境同属于美学范畴。
(2)均具有丰富而深邃的内在意蕴。
(3)在被欣赏接受时,都能够产生较为强烈的情感冲击力和心灵震撼力,充分地调动起欣赏者的联想和想像,激发起欣赏者投入再创造的状态之中。
典型与意境的区别主要在于:(1)各自酌含义不同,(2)在艺术作品中的侧重不同。
王宏建艺术概论习题集
王宏建艺术概论习题集!!!王宏建艺术概论的习题一、填空题1. 艺术起源说有2.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说是3. 马克思提出的两种生产的理论是指和。
4. 美术的主要特征是:、。
5. 艺术发生理论“游戏说”又称为理论。
6. 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艺术作品的继承性;二是艺术作品的继承;三是艺术种类和艺术创作方法的继承。
7. 艺术创作过程可分为、意象物化三个基本阶段。
8. 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有、、情感性、艺术个性、审美性。
9. 艺术作品主题的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作品的,二是作者的10. 艺术的社会功能主要有、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11. 工艺美术所追求的一般标准是与相统一。
12. 依据艺术形态的创造方式,艺术可分为艺术、艺术艺术和艺术四个类型。
13. 艺术的创作过程可大致分为、、和三个阶段。
14. 艺术作品的内容由和两种因素构成。
15. 艺术创作方法的两大主流是和。
16. 贝多芬的《英雄交响乐》是艺术中的艺术。
17. 天鹅舞是艺术中的艺术。
18. 口技是艺术中的艺术。
19. 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是艺术中的艺术。
20. 巴黎圣母院是艺术中的艺术。
21. 五针松是艺术中的艺术。
22. 龙灯是艺术中的艺术。
23. 金顼链是艺术中的艺术。
24. 鲁迅的《阿Q正传》艺术中的艺术。
25. 郭沫若的《屈原》是艺术中的艺术。
26. 相声《打电话》是艺术中的艺术。
27. 电视剧《公关小姐》艺术中的艺术。
28. 京剧《打渔杀家》是艺术中的艺术。
29. 《红高梁》影片艺术中的艺术。
30. 快板书《奇袭白虎团》艺术中的艺术。
31. 颐和园是艺术中的艺术。
32. 断臂维纳斯是艺术中的艺术。
33. 艺术的创作方法有。
34. 造型艺术可分。
35. 语言艺术可分。
36. 综合艺术可分。
37. “解衣般礴”是中国画的范畴与命题,其意思是。
38. 顾恺之的《洛神赋豳》采用画法;39. 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采用画法;40. 梁楷的《泼墨仙人图》采用画法。
王宏建 艺术概论 教材同步练习题
A.《美育书简》 B.《论美》 C.《美学》 D.《美的历程》
13.《清明上河图》是我国
朝的著名作品。
A.宋
14.《夜巡》是著名画家伦勃朗的作品,他是
A.荷兰
15,《格尔尼卡》《亚威农少女》是 的代表作。
A 抽象主义
16,埃斯库罗斯的《普罗米修斯》取材于
a 希腊神话
17,《登幽州台歌》是 的作品。
5.《荷花水鸟》是朱耷怀着失落感画的,他是 代的遗老。
A.明
B.宋
C.元
D.唐
6.《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在
时期的作品。
A.14~16 世纪 B.16~19 世纪 C.19~20 世纪 D.20 世纪至今
7.《磨镰刀》是凯绥·科勒惠支的版画作品,描写 国的农民起义事件。
A.德
B.法
C.英
D.意大利
8.印度著名建筑泰姬陵也叫马哈尔陵,是典型的
a 贺拉斯
23,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著作是《
a 诗学
24,“三一律”诗欧洲
A 古典主义
25,《西斯廷圣母》是画家 的作品。
27,毕加索是
A 拉斐尔
A 西班牙
的画家。
28,徐谓是我国明代艺术成就最高的 之一。
简答题
A 画家
1,简述艺术活动的构成。
2,简述艺术发展的根本因素。
3,简述艺术发展中的继承与创新关系。
第三章同步练习
选择题
1.以艺术作品的存在为依据,舞蹈、戏剧应该是
A.时空
2.书法艺术最早发源于 。
A.中国
B.空间
B.日本
3.《艰苦岁月》雕塑表现了红军的历程,它的作者是我国的 。
A.潘鹤
4.《马踏匈奴》是纪念和歌颂霍去病功绩的
(NEW)王宏建《艺术概论》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绪 论第1章 艺术本质论第2章 艺术门类论第3章 艺术发展论第4章 艺术创作论第5章 艺术作品论第6章 艺术接受论绪 论1《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作为学科的艺术理论或作为课程的《艺术概论》的特定研究对象是:(1)概括的说,艺术理论是以各门艺术的普遍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2)具体的说,艺术理论要综合地研究、考察人类社会的一切艺术现象,探索和提示各种艺术现象共有的普遍规律,主要是研究各种艺术现象的共性问题,艺术的基本原理和概念范畴问题。
2通读全书,简述本书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答:(1)基本框架《艺术概论》前三章与后三章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部分:①第一部分包括本质论、门类论和发展论三章,可以看做是全书的总论,它从哲学的高度和历史的广度探讨了艺术的本质、各门艺术的特点和它们共同的审美特征,以及艺术发生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外部建立起艺术的基本理论框架。
②第二部分包括创作论、作品论和接受论三章,它深入到艺术的本体,系统研究了创作主体、创作活动、创作成果以及创作后的艺术归属问题,揭示了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的普遍规律。
(2)主要内容《艺术概论》全书共有六章:第一章艺术本质论、第二章艺术门类论、第三章艺术发展论、第四章艺术创作论、第五章艺术作品论、第六章艺术接受论。
3为什么要学习《艺术概论》?答:之所以要学习《艺术概论》,原因在于:(1)通过学习《艺术概论》把理论学习看作是学习艺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理论是实践的产物,艺术理论则是人类广泛的艺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中外艺术史说明,人类早在原始社会就有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如音乐、舞蹈、工艺、建筑、洞窟壁画等。
但理论却晚于实践,只有当艺术实践发展到一定时期,才有总结实践经验的艺术理论出现。
(2)通过学习《艺术概论》来将艺术理论作为艺术创作实践的指导性原则①艺术理论一旦产生就会对艺术创作实践起指导作用任何真正的艺术创作,都是美的创造,而创造美就要遵循美的规律、艺术的规律。
王宏建艺术概论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1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如何P23答: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P232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P30、31、32 P33、34 P34答:政治对于艺术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平行的关系。
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在于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它们一方面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影响不可避免。
3.艺术同宗教、哲学等特殊意识形态的关系?P36、37 P38答:艺术与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首先,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从根本说是对艺术的否定,宗教与艺术的关系是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他们都反映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生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而且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如同与政治、道德、宗教的关系一样,是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关系,相互影响关系。
4.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生活?艺术以什么样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答: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王宏建《艺术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王宏建《艺术概论》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绪论一、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一)《艺术概论》的研究对象1.概述(1)性质《艺术概论》是艺术理论,作为课程,它是《艺术概论》;作为学科,它是艺术理论。
《艺术概论》是概括地、简要地讲述或论述艺术的基本理论。
(2)从学科的角度来说,每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①哲学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学说,它以整个世界(包括宇宙、自然界、社会和人)为自己的研究对象,是一切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人文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b.哲学的目的在于揭示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最普遍、最一般的发展规律,解决思维与存在、物质与精神、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以及人的本质与人的价值等一系列最基本的问题。
c.哲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高度概括,涵盖一切学科,包括美学、心理学和艺术理论。
②美学a.美学是以一切美的领域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具体地说,就是美的存在、美的本质、美的规律、美的认识、美的感受、美的创造等领域。
b.美学上的一些基本问题如美的存在、美的本质、美的认识等,又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美学领域的体现,所以许多美学家把美学看成哲学的一个分支。
c.美学的研究对象还包括艺术,而且艺术是美学的研究重点,以至一些美学家如黑格尔、丹纳等把美学看做是“艺术哲学”。
③艺术理论a.艺术理论在研究人的审美认识、审美情感、审美创造等问题上是同美学相通的,同时又同心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
b.心理学是研究心理规律的学科,如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以及能力、性格等心理特性的规律。
c.审美认识、审美情感和艺术创作活动等,确实涉及到一些特殊的心理现象,于是又出现心理学美学、艺术心理学等交叉学科,这些学科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美感或艺术活动的。
(3)哲学、美学、艺术理论以及相关的心理学之间的关系从上图示可以看出:①美学、艺术理论、心理学等,都包含在哲学的研究范围之内;②在审美认识、审美观念、美感等问题上,美学和心理学又是相交叉的;③艺术理论又包含在美学同时也包含在哲学的研究范围内,在某些问题(如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的情感活动和思维活动等)上,又同心理学相交叉。
艺术概论:第4章课后答案(王宏建)
答:任何•个艺术家都是在•定的家庭.•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定的民朕文化以及•定的世界潮流与时代箱神等因索的影响与恿陶卜逐渐成K起來的.每个艺术家的宅活内容、思想悠惰、文化意识和审矣悄極等无不打上这些方面的卬记. [关系]p272艺术家的成心离不开枕会环境.他对这个社会环境的待点、优点和缺陷等也会\m 比牧清楚和透彻.会产生越烈的如何发扬其优点•吸取世界其他名族的长处和改变其不足与缺陷,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愿里。
叩推动社会进步和捉髙国尺祐神素质和审关素质而献身的伟大抱负.[为什么]p2742.为什么说艺术家足艺术卞产过程的上京者所谓艺术生产和艺术作品的不可秤代性是什么总思答:艺术家在观察体验生活.枸思艺术怠©和将艺术总象物化为艺术作品等三个大的艺术创作阶段中.都允分农现出艺术家丄体的决定艺术创作过祥和艺术产品命运的匸卒作用.[为什么]p296或p277艺术家的艺术作品貝冇不同的个性特点和不可用代性,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必须具冇独创性艺术生产和艺术产品的不町替代性由多方面因索决定:艺术家所处的不同时代. 不冋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不同尺族、不同牛•涵经历.不同艺术思恕、不同艺术衣现形式:艺术创作匸体的艺术心理定势所包含的乞个层次的文化知识、艺术冬•业feliJL艺术创作经验和创作才施;艺术冢所凭借的社会生活索材.所选用的艺术诰吕的纽合,艺术主体,总紅艺术形彖等帘艺术家忙观总:讲上的独创性。
[什么虑思]p278・p2793艺术家应当具仃尊些方面的修芥艺术心理定势仃哪些常异功能为什么说不斯优化艺术心理定势圧艺术修芥的最高II标答:艺术家後羞的五仝衣血1①进步的壯界观和审关理想:②深”的文化素养:③丰富的生活积累:④趙常的艺术思维活勿能力:⑤榊湛的艺术技巧和农现才能,P281-290,个JMj雄圧艺术心理定势柯艺术创作激悄的艺术家往往遇到某个生活的八体屮物或民物时.便会产工趙常的艺术ri觉,既无需经过认识的全过程利逻辑的分忻.便能认识和把握对欺的特点.性质和功用等内容.P294艺术心理定势贯穿创作的全过程.艺术家的心理疋势的强闻和优化程度决富若他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深度、艺术思维和艺术想像力的张度.准备了运用艺术谱言熟练的创作出艺术形像的技能和技巧,所以要不断优化它。
王宏建《艺术概论》思考题答案
王宏建《艺术概论》思考题答案第⼀章艺术本质论1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如何P23答:艺术是⼀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在⼀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于经济基础。
P232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P30、31、32 P33、34 P34答:政治对于艺术是在上层建筑领域⾥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平⾏的关系。
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于经济基础。
道德是⼈们根据⾃⼰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形成的关于社会⽣活的规范,能指导⼈们⼀般的⾔论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活的反映。
艺术反过来⼜可以影响和改造⼈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反对旧道德、建⽴新道德,⽬的在于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建⽴新的经济基础。
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的关系。
它们⼀⽅⾯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影响不可避免。
3.艺术同宗教、哲学等特殊意识形态的关系P36、37 P38答:艺术与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相互渗透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先,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从根本说是对艺术的否定,宗教与艺术的关系是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相互渗透的关系,他们都反映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哲学作为⼀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定的哲学观念,⽽且给⼀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如同与政治、道德、宗教的关系⼀样,是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交互作⽤关系,相互影响关系。
4.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活的反映艺术反映什么样的社会⽣活艺术以什么样的⽅式反映社会⽣活答:艺术来源于社会⽣活,是社会⽣活的反映。
艺术概论:第3章课后答案(王宏建)
第二章艺术发展论第•冲艺术发展论1.为什么说艺术发生的根木动力定生产劳动P198-206答^ (1〉生产劳动实践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的提;(2)生产劳动实践推动秽思想与感情的产生.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个必要的条件;(3)生产劳动推动若审羌感识的产生和发展・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二个必要的乂件(4)生产劳动实践是腹始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因・2.简述艺术发生的历史过程.P212-218答,从工具的产生.到艺术的发生,大约经历:个阶段,第一阶段:纯梓的实用品,第一•阶段;nu垦实用品. 煜艺术晶。
叫”准艺术”、•史询艺术”。
发生在狩猎经济做展础的IU^I W代魄町发生的标志是人体装饰.雕刻和岩通的出现。
大约任匕T件到血「年Z 何.社会山狩猎经济向原始农耕经济转变•生活方式山游牧渐也稳定,是••准艺术・‘ 的緊荣时期。
约卩q、五T•年前.社会经济发大变化,"器丄只克落r 金属JL只的便用.探刻地的响了旺会生活的i午纟方【加一一“准艺术“的衰落。
第二阶轻:殂沁述品亠就是文明社会的艺术,3 •什么足艺术发展的他律性P224-240答:乙血谊业隹±1型是梧张艺术发展过程中,艺术与英他那物如经济.政治、道德、氏教、哲学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也戏足揭爪艺术的外因是怎样制约和推动希艺术的发展.主契有以F几条,(1)经济堆艺术发展的决定力孙和终极l^w:①经济决定艺术的发生:②经济决定艺术的性质第三经济决定艺木的发展第四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2)政治对艺术的发展艮仃白接的.亟犬的.深刻的影响,因为政治集中代表r统治阶级的利益•它拥有占统治地位的tti神力昂和强人的物质力眾•肉此.政治即可以成为强大的动力促进艺术的繁荣.也可以成为巨大的阳力导致艺术的衰败,<3)宗教对艺术发展的影响:①宗教阻碍艺术的发虧,即宗教对艺术i1淀:②宗教促进艺术的发展.③宗数推动艺术的发展.(4)竝给艺术的发展以Li大的影响.卅艺术作品表现进步的道徳准则和高尚的理想情操时.往往产生捋久的、強烈的艺术感染力.促进艺术的发展、(5)晳学对艺术发展的影响:①肯学通过矣学的中介彬响艺术的发臥②哲学通过创作方法的中介影响艺术的发展.4.简述经济対艺术发展的彬响作用・P224-227n:经济定艺术发风的决定力就和终极原因:①经济决定艺术的发生;②经济决定艺术的性血③经济决立艺术的发展;④艺术打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艺术概论王宏建练习题
艺术概论王宏建练习题一、选择题1. 艺术概论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艺术创作技巧B. 艺术史C. 艺术理论D. 艺术批评2. 艺术的三大功能是什么?A. 审美、教育、娱乐B. 审美、娱乐、政治C. 教育、政治、经济D. 政治、经济、文化3. 艺术的起源有哪几种理论?A. 模仿说、表现说、游戏说B. 模仿说、游戏说、工具说C. 工具说、表现说、游戏说D. 工具说、模仿说、表现说4. 艺术的分类有哪些?A. 视觉艺术、听觉艺术、表演艺术B. 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文学艺术C. 视觉艺术、文学艺术、表演艺术D. 听觉艺术、文学艺术、表演艺术5. 艺术创作的主要过程包括哪些?A. 构思、表达、评价B. 构思、创作、评价C. 构思、表达、创作D. 创作、表达、评价二、填空题6. 艺术概论的目的是_________,它为艺术创作和欣赏提供理论指导。
7. 艺术的表现形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8.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9. 艺术批评的目的是_________,促进艺术的发展和完善。
10. 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是_________,艺术既反映社会,也影响社会。
三、简答题11. 简述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12. 描述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构思”阶段的重要性。
13. 阐述艺术作品的三个基本特征。
14. 解释艺术批评在艺术发展中的作用。
15. 讨论艺术教育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四、论述题16. 论述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并举例说明艺术如何反映和影响社会。
17. 分析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并结合具体作品进行说明。
18. 探讨艺术批评对于艺术创作和欣赏的双重作用。
19. 论述艺术教育在培养个人审美能力方面的作用。
20. 以“艺术与科技”为题,讨论两者在现代社会中的相互影响和融合。
五、案例分析题21. 阅读以下艺术作品的简介,分析其艺术风格、主题和创作手法。
艺术概论问答题(王宏建}
艺术概论课后问答题(王宏建}第一章:1.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如何?2.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3.艺术同宗教、哲学等特殊意识形态的关系?4.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应?艺术反应什么样的社会生活?艺术以什么样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5.如何理解“艺术生产”这一命题?6.谈艺术的形象性、真实性、典型性及其关系。
7.如何认识艺术的审美本质?8.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验,谈艺术的什么特征。
9.情感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的作用和地位?10.从社会学、认识论和审美三个层面归纳,谈你理解的艺术是什么?什么是艺术?第二章:1.整个艺术系统包括众多艺术门类,但是如何分类,有不同的方法。
常见的几种分类方法各自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各自又分为怎样的几种类型?2.有一种艺术分类方法,是根据创造艺术形态的材料与技法的不同,分成了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视、电影、摄影、建筑与袁琳娜、曲艺、木偶等门类,试找出每个门类最为根本的、即足以和其他门类区别开来的特征。
3.在美术中,绘画与雕塑除了存在在方式方面有二维空间(平面)与三维空间(立体)的区别之外,还有哪些重要区别?4.说明工艺美术品的物质与精神、实用与观赏的双重属性。
5.为什么说工业设计适应了现代社会日益提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6.音乐不能再现现实世界的物质形式,而长于抒情,那么音乐表达感情的方式有什么特点?7.舞蹈动作十分重视规范性和技巧性,那么舞台上的舞蹈是否就是规范化的技巧动作表演?为什么?8.怎样理解戏剧行动?为什么说戏剧行动是戏剧艺术最重要的特征之一?9.戏剧与电影、电视剧有许多共同点,例如都是具备剧本、导演、表演和美术这样四个要素,都要依靠演员的表演来体现内容,但是它们又有什么不同点?10.电影和电视相比较,各有什么优势?11.联系实例,说明园林艺术的特点、功能以及与建筑的关系。
12.纪实性是摄影艺术的重要特征,这个特征是否束缚了摄影家的主体性?13.建筑和雕塑都是占有三维空间的造型艺术,但是建筑在哪些方面有别于雕塑?14.联系实例,说明园林艺术的特点、功能以及与建筑的关系.。
王宏建_艺术概论(课后习题+问题详解)
王宏建《艺术概论》课后题与答案第一章艺术本质论1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如何?P23答: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P232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P30、31、32 P33、34 P34答:政治对于艺术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平行的关系。
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在于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它们一方面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影响不可避免。
3.艺术同、哲学等特殊意识形态的关系?P36、37P38答:艺术与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
艺术与:首先,对艺术的影响,从根本说是对艺术的否定,与艺术的关系是上层建筑领域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他们都反映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生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而且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如同与政治、道德、的关系一样,是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关系,相互影响关系。
4.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生活?艺术以什么样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答: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王宏建《艺术概论》思考题答案
11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1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如何P23答: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P232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P30、31、32 P33、精品文档,你值得期待34 P34答:政治对于艺术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平行的关系。
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在于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它们一方面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影响不可避免。
3.艺术同宗教、哲学等特殊意识形态的关系?P36、37 P38答:艺术与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首先,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从根本说是对艺术的否定,宗教与艺术的关系是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他们都反映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生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而且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如同与政治、道德、宗教的关系一样,是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关系,相互影响关系。
4.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生活?艺术以什么样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答: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王宏建艺术概论思考题答案
感、审美理想。
第一章艺术本质论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生产,审美创造,审艺术作为艺术生产1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如何P23美是它的本质特征。
P516.谈艺术的形象性、真实性、典型性及其关系。
答: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即艺术形象①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1)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艺术的形象性(答:②艺术形象是感性与有三大特征:具体性、概括性、感染性;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P2367理性的统一;③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的关系?道德等“中间环节”P30、31、32 P33、P64、2艺术同政治、艺术形象的真实性①此为一切优秀艺术作品的基本要( 2 )34 P34求。
②艺术的真实性包括两个相互联系、融合、统一的方面:艺不是答:政治对于艺术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艺术反映主观世界的术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再现的真实;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平行的关系。
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7170真实性――表现的真实。
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P69、)艺术典型就是高度真实和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
础。
P73(3真实性是生活中存在的形象性是高于生活的形象,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4)关系:典型性是从这二者中提炼的形象,形象,它们都是为作品服务的。
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7.如何认识艺术的审美本质?P78、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8285、)艺术答:(1)艺术反映现实美;3 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2)艺术创造艺术美;是审美对象。
俗的作用,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审美是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根本性质。
在于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8.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验,谈艺术的审美特征。
艺术概论王宏建配套练习题库
艺术概论王宏建配套练习题库王宏建《艺术概论》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目录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填空题二、名词解释三、简答题四、论述题五、鉴赏题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绪论第1章艺术本质论第2章艺术门类论第3章艺术发展论第4章艺术创作论第5章艺术作品论第6章艺木接受论试看部分内容考研真题精选一、填空题罗中立的代表作是()。
[中传2015年研]【答案】《父亲》查看答案【解析】罗中立,中国当代画家,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美国画家克洛斯巨型肖像画的启发下,采用照相写实主义手法作油画《父亲》,该作品以纪念碑式的宏伟构图,饱含深情地刻画出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是“从艺术的天国向现实的复归”,是“中国社会和历史文化的一面镜子”,罗中立也由此被誉为20世纪80年代中国画坛的一面旗帜。
德国思想家()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中传2015年研]【答案】黑格尔查看答案【解析】黑格尔,德国古典美学家,在其名著《美学》中提出了“美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观点,黑格尔的美学是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和辩证法基础上的,他认为艺术作品尽管是诉之于人的感官的,多少要从感性世界吸取源泉,但艺术的最终根源却在理念。
艺术的任务在于用感性形象来表现理念,而不是用思想和纯粹心灵的形式来表现。
因为艺术表现的价值和意义在于理念和形象两方面的协调和统一,所以艺术在符合艺术概念的实际作品中所达到的高度和优点,就要取决于理念与形象能互相融合而成为统一体的程度。
《英雄交响曲》是著名音乐家()的作品。
[中传2015年研]【答案】贝多芬查看答案【解析】贝多芬,德国音乐家,其音乐的最大特点是充满英雄主义激情,是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将古典主义推向极致。
《英雄交响曲》原题“献给拿破仑”,但后来拿破仑称帝,具有民主思想的贝多芬愤然抹去了原来的献辞,改名为《英雄交响曲一一为纪念一位伟人而作》。
此曲第一乐章前所未有的复杂,具有深邃的力量;第二乐章用葬礼进行曲,意为悼念英雄;第三乐章将原来温文尔雅的小步舞曲改为比较粗犷的谐谑曲。
王宏建艺术概论课后题答案精编
王宏建艺术概论课后题答案精编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第一章艺术本质论1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如何P23答: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P232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P30、31、32 P33、34 P34答:政治对于艺术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平行的关系。
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在于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它们一方面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影响不可避免。
3.艺术同宗教、哲学等特殊意识形态的关系P36、37 P38答:艺术与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首先,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从根本说是对艺术的否定,宗教与艺术的关系是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他们都反映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生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而且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如同与政治、道德、宗教的关系一样,是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关系,相互影响关系。
4.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生活艺术以什么样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答: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理论
为什么说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2. 简论艺术形态的主体性和对象化的存在这二者的内在联系(之一而论)3. 为什么说音乐是时间艺术而绘画是空间艺术?4. 舞蹈,作为时空艺术,其三要素有着怎样的构成关系?5. 怎样把握表演艺术的结构体系?重点结合戏剧进行分析。
6. 你是否认同书法艺术是“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综合显现?从书法艺术四要素进一步探究。
7. 根据物化结构的不同,怎样划分艺术形态?根据符号体系的不同,怎样划分艺术形态?请简略扼要地进行概括和描述。
8. 概述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表现说、潜意识说、劳动说的代表性观点及其长处与不足。
9. 你如何看待艺术发生的原因?10. 艺术的发展是否具有历史继承性?如果有,体现在哪些方面? 11. 艺术发展中的历史继承性与革新创造之间是什么关系?请作具体论述。
12. 如何看待艺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位置?试以马克思主义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理论加以论述。
13. 简述艺术与政治、道德、宗教、哲学、科学之间的关系。
14. 艺术具有哪些基本的社会功用?它是如何实现这些社会功用的? 15. 怎样理解艺术作品是独立自在的艺术实践产品? 16. 艺术作品的形式和内容关系及作用是怎样的? 17. 理解各门类艺术的语言特点、区别和独特性。
18. 艺术语言的功能有哪些?19. 怎么理解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尊重艺术作品版权与艺术生产有何关系? 20. 艺术家的主体性包括哪些方面? 21. 艺术家的创造性特征包括哪几方面?22. 为什么说创新是艺术家的使命?如何理解艺术个性对艺术家创新的影响?23. 艺术创新与继承是怎样的关系? 24. 如何正确评价艺术家在社会中的作用? 25. 简述艺术创作的理论和创作类型。
26. 你怎样认识再现论和表现论? 27. 探讨什么是中国艺术的精神。
28. 怎样认识艺术的灵感?29. 结合创作实际描述艺术创作的过程。
30. 艺术创作要具备怎样的主、客观条件? 31. 为什么说艺术欣赏也是一种创造活动?32. 艺术作品中的再现因素和表现因素及其召唤的审美经验,各自有什么特点?例分 33. 艺术欣赏主体面对作品发生审美共鸣,经历着怎样的心理过程? 34. 结合自己的欣赏体验描述审美心象的产35. 艺术欣赏也有可能与创作者共忧乐、同呼吸,进入迷狂状态吗?简述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概论》王宏建课后题第一章艺术本质论1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如何?P23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P232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P30、31、32 P33、34 P34政治对于艺术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平行的关系。
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在于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它们一方面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影响不可避免。
3.艺术同宗教、哲学等特殊意识形态的关系?P36、37 P38艺术与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首先,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从根本说是对艺术的否定,宗教与艺术的关系是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他们都反映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生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而且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如同与政治、道德、宗教的关系一样,是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关系,相互影响关系。
4.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生活?艺术以什么样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为什么]P38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中,各种领域、各种事物的全面的反映。
[反映什么样的]P40 艺术以艺术家的来源于社会生活的创作实践来反映社会生活。
[以什么方式] P415.如何理解“艺术生产”这一命题?艺术不仅是社会意识形态,而且又是一种生产形态。
P44艺术作为一种生产形态,也有着生产的一般性质;艺术创作活动作为一种生产劳动活动,也有着一般生产劳动所具有的实践性、目的性、知觉性、工艺过程的可控性、材料媒介的可选择性、整个生产劳动过程的可表述性,等等;P46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精神生产形态。
P46产品即艺术作品,也与一般物质产品相似,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商品的二重性。
但艺术生产的本质是精神生产,是一种精神生产形态。
艺术反映社会生活和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审美情感、审美理想。
艺术作为"艺术生产"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生产,审美创造,审美是它的本质特征。
P516.谈艺术的形象性、真实性、典型性及其关系。
(1)艺术的形象性①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即艺术形象有三大特征:具体性、概括性、感染性;②艺术形象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③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P64、67(2)艺术形象的真实性①此为一切优秀艺术作品的基本要求。
②艺术的真实性包括两个相互联系、融合、统一的方面:艺术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再现的真实;艺术反映主观世界的真实性――表现的真实。
P69、70、71(3)艺术典型就是高度真实和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
P73(4)关系:形象性是高于生活的形象,真实性是生活中存在的形象,典型性是从这二者中提炼的形象,它们都是为作品服务的。
7.如何认识艺术的审美本质?P78、82、85(1)艺术反映现实美;(2)艺术创造艺术美;(3)艺术是审美对象。
审美是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根本性质。
8.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验,谈艺术的审美特征。
P100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1)实践性与主体性;(2)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3)形象性;(4)形式美与形式感;(5)创造性;(6)情感性。
9.情感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的作用和地位?一切文学艺术都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
[作用]P105情感因素是艺术形象具有感染力的主要原因,是艺术区别于哲学或科学的标志P106在美感中,情感是美感的重要构成因素,没有美的感受与感动之情,则不成其为美感。
情感作为一种心理因素,在审美、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是人们普遍承认和重视的[地位]P10710.从社会学、认识论和审美三个层面归纳,谈你理解的艺术是什么?什么是艺术?(1)就艺术的社会本质来说①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②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艺术形态;③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④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精神生产形态。
(2)就艺术的认识本质来说①艺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②艺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马克思在这里提出了四种掌握世界的方式,即:理论方式、艺术的方式、宗教的方式和实践精神的方式。
所谓掌握世界的方式,主要意思就是认识世界的方法、手段、途径或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形式。
(3)就艺术的审美本质来说审美的问题是贯穿在整个艺术理论中的核心问题,艺术的认识是审美认识,艺术的创造是审美创造,艺术的欣赏是审美欣赏。
可以说,审美是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根本性质。
①艺术反映现实美②艺术创造艺术第二章艺术门类论1.整个艺术系统包括众多艺术门类,但是如何分类,有不同的方法。
常见的几种分类方法各自分类的根据是什么?各自又分为怎样的几种类型?P113(1)以艺术形态的存在方式为标准,分为三个类型:①空间艺术,包括绘画、工艺美术、摄影艺术、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等。
②时间艺术,包括音乐、文学、曲艺等。
③时空艺术,包括戏剧、电影、电视剧、舞蹈和杂技等。
(2)以艺术形态的感知方式为标准,分为四个类型:①视觉艺术: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摄影艺术、舞蹈、杂技、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等。
②听觉艺术:音乐、曲艺等。
③视听艺术:戏剧、电影、电视剧等。
④想象艺术:文学等。
(3)以艺术形态的创造方式为依据,分为四个类型:①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摄影艺术、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等。
②表演艺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等。
③语言艺术:文学的各种样式。
④综合艺术:电影、电视剧等。
2.有一种艺术分类方法,是根据创造艺术形态的材料与技法的不同,分成了美术、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电视、摄影、建筑与园林、曲艺、木偶等门类,试找出每个门类最为根本的、即足以和其他门类区别开来的特征。
(1)美术的主要特征:①形象的具体性和直观性;②形象的静止性和瞬间性。
P115(2)音乐的主要特征:①对于艺术形象的塑造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P125 ②要有一定的时间保障,音乐形象的塑造、情感的张扬才可以表现出来;③音乐必须通过表演这个环节才能为人所感知。
(3)舞蹈的主要特征:①舞蹈动作具备规范性和技巧性;P131②舞蹈动作必须有内涵、讲究形式美;③舞蹈在抒情方面的长处和叙事方面的短处同时存在;④舞蹈与音乐、时间共生共存。
(4)戏剧的主要特征:①在戏剧中,行动是基本表现形式与手段、必须符合戏剧艺术的特定要求;P141②戏剧情节内容的特点是冲突。
(5)电影与电视剧的主要特征:①运动的画面语言[影视都是依靠画面来表现的];P154②声画结合;③时空转换的自由性;④追求逼真。
(6)摄影的主要特征:①纪实性是摄影艺术独特的本质特性;②光线和影调是摄影的独特造型手段。
P149 附:文学的主要特征:①形象塑造的间接性;②艺术表现的广泛性。
P163建筑与园林、曲艺、木偶的主要特征:同下主要特征(简版)美术:造型性、静止性音乐:“声”(即音响)与“情”(即情感)舞蹈:时空艺术、动作性、抒情性、形式美、与音乐密切联系戏剧:故事的戏剧性、演出的剧场性、表现的综合性电影与电视剧:逼真性、综合性、蒙太奇摄影:纪实性、“光”(即光线)与“影”(即影调)的艺术建筑:空间与实体统一、艺术与技术结合、风格性与象征性园林:占较大固定空间、利用自然界的材料首先是植物、独特的审美景观意义曲艺:地域性木偶:设计制作要采用绘画、雕塑等手段、表演采用戏剧形式、综合性强)3.在美术中,绘画与雕塑除了在存在方式方面有二维空间与三维空间即平面与立体的区别之外,还有那些重要区别?绘画:题材极为广阔,使用各种物质材料和技法,可以具体表现人物所处的有关环境。
雕塑主要表现的是人特别是人体,有时也以动物为题材,雕塑形象具有单纯性,绘画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背景细致的表情和情感活动在雕塑中难以体现。
雕塑还具有注重发挥材质的作用。
P120、1214.说明工艺美术品的物质与精神、实用与观赏的双重属性。
P122一般来说工艺美术品实用性是其主要方面,美化是在实用的基础上进行的,实用与美观相统一具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属性。
5.为什么说工业设计适应了现代社会日益提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P122十九世纪西方工业技术的大规模发展,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对于机械化产品的需求,同时也使人们意识到机械化生产的产品缺乏美感。
二十世纪初期在德国工业和“包豪斯”组织旨在致力于新的技术与艺术的统一。
这种主张随后成为风靡世界的艺术思潮,影响了工业产品的生产与消费,同时影响到整个造型艺术领域的美学观念。
只有使工业技术与美术结合起来,才能生产出在市场上更受欢迎的产品,同时满足人们对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需要。
7.建筑与雕塑都是占有三维空间的造型艺术,但是建筑在哪些方面有别于雕塑?P174建筑是一种拥有内部空间的实体,少数功能特殊的建筑物例外,如纪念碑,因为建筑的根本目的是要用人工营造一个理想的生活空间。
供人居住或者进行活动,建筑的艺术形象是空间与实体的统一体,这与同属于三维空间造型的雕塑是不同的。
8.联系实例,说明园林艺术的特点、功能以及与建筑的关系。
P180园林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具有以下要素特点,一是占有较大的空间,能够容纳人的游憩活动,二是利用自然界的材料首先是植物材料,三是经过审美创造而且具有景观的意义。
园林与建筑由于功能上与特点上的这些相同之处,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园林中不能没有某些形式的建筑,而建筑只要有条件就会带上园林。
9.为什么说文学与其他各门艺术有着广泛的联系?P163在整个艺术系统中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有着广泛的联系,并且处于基础地位,例如戏剧、电影和电视剧中文学剧本是创作的起点和依据。
歌曲则是音乐与文学的结合,纯粹的音乐和造型艺术在标题等方面也经常有文学的因素。
建筑园林也需要文学的参与,利用牌匾,对联题名等以增加诗意和人文内涵。
10.联系实例,解释不同艺术门类之间互相吸取、配合与结合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