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第四章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是()
A、新民主主义
B、社会主义
C、共产主义
D、资本主义
2、1956年我国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开始进入()
A、新民主主义时期
B、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C、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3、1953年到1956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的矛盾
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正确方针是()
A、利用、团结、教育
B、利用、团结、改造
C、利用、限制、批评
D、利用、限制、改造
5、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6、中国共产党对个体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
A、趁热打铁,积极领导
B、自愿互利,国家帮助
C、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D、国家帮助,典型示范
7、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形式是()
A、国家资本主义
B、和平赎买
C、合作化
D、改造企业和改造人相结合
8、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物质基础是()
A、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
B、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的充分发展
C、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及现代工业的初步发展
D、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9、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到的过渡时期是指从( )
A、旧中国向新中国过渡
B、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C、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
D、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0、党在过渡时期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群众基础是( )
A、正确分析农村的阶级和阶层状况,制定正确的阶级政策
B、在全国农村进行全面的土地改革运动,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
C、积极引导农民组织起来,走互助合作的发展道路
D、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11、我国在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所办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性质属于( )
A、社会主义性质
B、半社会主义性质
C、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D、非社会主义性质
12、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国家向私营企业投资入股,企业生产资料由国家和资本家共同所有,利润分配仍然实行“四马分肥”,国家向企业派出公方代表,与工人、资本家共同管理和改造企业,公方代表居领导地位。
这时的企业性质( )
A、仍然属于私营企业
B、具有了社会主义因素
C、属于半社会主义性质
D、基本上属于社会主义国营性质
13、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标志是( )
A、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B、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C、把私营工商业的生产经营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
D、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14. 我国对个体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2008考研)( )
A. 赎买
B. 统购统销
C. 公私合营
D. 合作化
15.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建议》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了规范的表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将长期是(2010考研)()
A.生产力落后
B.生产力不断发展的要求
C.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主要条件是()
A、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及现代工业初步发展
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
C、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D、有力的国际因素
2、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
A、消灭资本家和富农分子
B、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C、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
D、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
A、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B、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C、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D、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结束
4、中国共产党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则是()
A、自愿互利
B、稳步前进
C、典型示范
D、国家帮助
5、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两面性表现为()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
B、软弱性和妥协性
C、剥削工人取得利润
D、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6、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所采取的政策是()
A、利用
B、限制
C、教育
D、改造
7、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建设道路过程中的理论成就有()
A、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B、中共“八大”制定的路线
C、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
D、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
8、对于工人阶级和社会主义革命来说,民族资产阶级是()
A、剥削阶级
B、被消灭对象
C、团结对象
D、改造对象
9、历史证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十分成功的,因为()
A、我国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
B、我国在这一变革中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C、我国在这一变革中增强了人民的团结,得到了人民的普遍拥护
D、我国在这一变革中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
10. 20世纪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2009考研)()
A. 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
B. 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 我国步入了社会主义改革时期
D. 我国实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三、辨析题
1.没收官僚资本,就其革命性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
2.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3.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所以新民主主义社会也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
4.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条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5.由于消灭了剥削阶级,所以社会主义社会就没有矛盾了。
四、简答题
1.试述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内容?
2.任何认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3.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的现实可能性?
4.中国在社会主义改造中积累了哪些历史经验?
5.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五、论述题
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社会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2.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
3.为什么说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20世纪中国的第二次历史巨变?
六、材料分析题
1.下面是一组有关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征的材料:
材料1
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加上私人资本主义,加上个体经济,加上国家和私人合作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这些就是人民共和国的几种主要的经济成分,这些就构成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形态。
摘自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
国家应在经营范围、原料供给、销售市场、劳动条件、技术设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摘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9月29日)
材料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为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平、统一和富强而奋斗。
摘自《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49年9月29日)
材料3
今天的斗争对象主要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而不是民族资产阶级。
对于民族资产阶级是有斗争的,但必须团结它,是它用既团结又斗争的政策以达团结它共同发展国民经济之目的。
摘自毛泽东:《在全国统战会议工商组讨论会的一份发言记录稿上的批语》(1950年4月)我们当前总的方针是什么呢?就是肃清国民党残余、特务、土匪,推翻地主阶级,解
放台湾、西藏,跟帝国主义斗争到底。
为了孤立和打击当前的敌人,就要把人民中间不满意我们的人变成拥护我们。
这件事虽然现在有困难,但是我们总要想各种办法来解决。
…………
总之,我们不要四面出击。
四面出击,全国紧张,很不好。
我们绝不可树敌太多,必须在一个方面有所让步,有所缓和,集中力量向另一方面进攻。
我们一定要做好工作,使工人、农民、小手工业者都拥护我们,使民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中的绝大多数人不反对我们。
这样一来,国民党残余、特务、土匪就孤立了,地主阶级就孤立了,台湾、西藏的反动派就孤立了,帝国主义在我国人民中间就孤立了。
我们的政策就是这样,我们的战略策略方针就是这样,三中全会的路线就是这样。
摘自毛泽东:《不要四面出击》(1950年6月6日)
在打倒地主和官僚资产阶级以后,中国内部的主要矛盾即是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级的矛盾,故不应再次民族资产阶级称为中国阶级。
摘自毛泽东:《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1952年6月6日)
材料4
在革命胜利之后,因为肃清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上的障碍物,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社会中会有一个相当程度的发展,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也是不足为怪的。
资本主义会有一个相当程度的发展,这是经济落后的中国在民主革命胜利之后不可避免的结果。
但这只是中国革命的一方面的结果,不是它的全部结果。
中国革命的全部结果是:一方面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又一方面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发展。
这种社会主义因素是什么呢?就是无产阶级和共产党在全国政治势力中的比重的增长,就是农民、知识分子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或者已经或者可能承认无产阶级和共产党的领导权,就是民主共和国的国营经济和劳动人民的合作经济。
所有这一切,都是社会主义因素。
加以国际环境的有利,便使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最后结果,避免资本主义的前途,实现社会主义的前途,不能不具有极大的可能性了。
摘自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
请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1)根据材料1和2,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政治上的特征是什么?
(2)根据材料3,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指出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3)根据材料1~4,并结合所学的知识,怎样理解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
2、下面是一组有关社会主义改造的一段材料:
材料1
“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是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最光辉的胜利之一。
这个胜利的取得,是由于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工人阶级执行了毛泽东同志根据我国情况制定的马克思主义政策,同时,资本家阶级中的进步分子和大多数人在接受改造方面也
起了有益的配合作用。
”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86页
材料2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就是要对资本主义企业和资产阶级分子,都按社会主义原则逐步加以改造,以为最后地改变所有制准备成熟的条件。
按社会主义原则改造资产阶级分子,就是要教育他们从剥削分子或者半剥削分子,逐步地改变成为自食其力的、按劳取酬的劳动者。
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这两方面的工作,是互相影响而不可分离的统一体,我们把它叫作“双重改造”。
——李维汉《统一战线问题与民族问题》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8页
请结合以上材料谈谈:
(1)在20世纪50年代,我国为什么提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了怎样的政策?
【参考答案】
一、1A 2D 3C 4D 5D 6C 7A 8A 9D 10A 11A 12 C 13D 14D 15A
二、1ABCD 2BCD 3ACD 4ACD 5CD 6ABD 7ABC 8ABCD 9ABCD 10ABD
三、辨析题
1.[答案要点]此观点不全面。
(1)官僚资本主义,是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民党蒋介石政权的经济基础。
因此,没收官僚资本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
(2)没收官僚资本,使这种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经济力量,转变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所有,成为国营经济,因而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性质。
2.[答案要点]此观点错误。
(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这时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2)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但是,社会主义因素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处于领导地位,这主要是政治上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经济上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文化上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思想占指导地位,这些社会主义因素,保证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必然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
(3)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3.[答案要点]此观点错误。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
(2)新民主主义革命因为其任务是反帝反封建,所以是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新民主主义社会无论是政治上、经济上还是文化上,既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又有资本主义的因素,但因为社会主义的因素占主导地位,所以它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社会。
4. [答案要点]此观点正确。
(1)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看,总路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二是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工业化是主体,三大改造是两翼,体现了建设和改造的并举。
(2)从过渡时期总路线实践过程看,从1953年开始,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执行了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
一五计划的实施,为新中国的现代工业奠定了基础。
所以,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践过程,就是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的过程。
5.[答案要点]此观点错误。
(1)1956年3月,毛泽东根据当时国际国内的实际情况,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否认存在矛盾就是否认唯物辩证法。
矛盾无所不在、无时不在,斯大林的错误已证明了这一点。
有矛盾就有斗争,只不过斗争的性质和形式不同于阶级社会而已。
(2)1957年2月,毛泽东在深入研究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正反面经验和我国当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存在的各种矛盾后,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2》的中,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他指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的运动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四、简单题
1.[答案要点]“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正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这条总路线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有机统一,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路线。
2.[答案要点]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上,有两个事实是世界历史上各种革命大变动中罕见的: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二是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民基本上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
这些情况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同时,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
主要是“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
但是,不能因为出现一些失误而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
列宁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因此,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
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搞的成功的,很了不起。
这是毛泽东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
”
3.[答案要点]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内在要求。
第三,
建国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创造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4.[答案要点]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避免了在改造期间可能发生的社会震荡和经济破坏,而且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5.[答案要点]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增强了社会主义的力量,对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积极影响;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五、论述题
1.[答案要点]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第一,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的社会形态。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的因素。
第二,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
第三,政治上建立了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
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第四,文化上,实行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民族、科学、大众的文化。
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的比重。
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2.[答案要点]中国必须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新民主主义社会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这在民主革命时期已经明确。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过渡到社会主义,充分考虑了具有实现的可能性。
第一,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由于现代工业的固定资产中官僚资本占80%,国家没收这一部分庞大资本,不仅建立起了在国民经济中起领导作用的社会主义经济,而且为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物质基础,因而成为整个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开端。
第二,土地改革完成后,为发展生产、抵御自然灾害,广大农民具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内在要求。
一般规模较小的农业互助合作组织,没有大机器,主要靠协作,也可以增产。
事实上,与个体农业相比,农业互助合作组织的增产一般比较明显。
这也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总路线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三,建国初期,党和国家在合理调整工商业的过程中,创造了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统购包销、公私合营等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
这些措施,不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有效的利用和限制,也很自然地加深了它们同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之间的联系,引起它们在生产关系上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
国家在利用和限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成为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最初步骤。
这也成为党提出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总路线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当时的国际形势也有利于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
苏联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显示出对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对我国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朝鲜战争停战使世界的形势开始和缓。
这为实行过渡时期总路线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
毛泽东正是在科学分析了新中国建立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生着的深刻变化及发展趋势,及时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在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3.[答案要点](1)从国家性质上说,是一次巨大的改变,即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政权覆灭了,代表人民的国家政权诞生了。
这是中国从未有过的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也是社会主义和民族解放具有世界意义的大胜利。
(2)从社会性质上说,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结束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产生了,此后又完成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了,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中国今后的一切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从国家和民族方面说,它标志着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而且已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从历史发展方向上说,完全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中国可以不经过资产阶级专政的历史阶级进入社会主义。
(5)从社会主义革命上说,已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平改造道路,树立了一个新的典型,极大地推动了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6)从中国共产党来说,不仅完成了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而且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任务。
从上述六个方面说,它无疑是20世纪中国继辛亥革命之后的第二次伟大的历史巨变。
六、材料分析
1.[参考答案](1)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的特征主要有: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性质不同的经济成分: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其中,国营经济掌握了主要经济命脉,居于领导地位,个体经济则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同时,为了繁荣经济的需要,新民主主义社会允许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政治上的特征主要有:新民主主义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有工人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