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归类总结-最新范文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简介概括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简介概括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之一,拥有丰富的古代文化。
本文将简要介绍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些常识,包括语言、文字、哲学思想、音乐、绘画、服饰等方面的内容。
一、语言和文字:中国古代的语言是汉语,拥有悠久的历史。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也是联合国六大语言之一。
汉字是中国独特的文字,是世界上唯一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系统。
汉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的甲骨文时期。
中国古代的文字发展不仅具有独特的形式美和艺术价值,还记录了丰富的历史文化。
二、哲学思想: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深刻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孔子、老子、庄子等思想家的思想被广泛传颂。
其中,孔子的孔子的儒学强调人伦道德,重视教育和修养,对中国的社会秩序和家庭伦理有深远影响。
老子的道家思想主张“道”的无为而治,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庄子的庄子的哲学思想主张“自然无为”,强调人的本性,推崇个体的自由。
三、音乐和舞蹈:中国古代音乐艺术丰富多样,有着深厚的传统。
古代音乐包括宫廷音乐、农村音乐和民间音乐等。
中国传统音乐中使用的乐器包括琵琶、古筝、笛子、二胡等。
古代舞蹈又分为宫廷舞蹈和民间舞蹈,每种舞蹈都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历史文化的痕迹。
中国古代绘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水墨画为主要形式。
中国古代绘画追求自然和谐、笔墨意境的表达。
山水画被认为是中国绘画的顶峰,通过运用线条、墨色和层次感传达出自然景物的形态与神韵。
花鸟画则表现了中国文人对自然界万物的热爱与观察。
中国古代的服饰文化丰富多样,反映了时代的演变和地域的差异。
古代贵族穿着华丽的衣袍,佩戴玉饰金饰。
鞋履上也朴素优雅,如扁头鞋和布鞋。
民间的服饰则更加普遍,多以布料为主,注重舒适性和实用性。
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国人民智慧与劳动的结晶,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这份古老的文化留下了独特的艺术形式、深厚的哲学思想和独特的社会制度,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我们要传承和弘扬中国古代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博大精深。
古代文化常识精选总结大全

古代文化常识精选总结大全古代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精深的智慧。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一些古代文化的常识,以便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
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国古代有许多伟大的发明,其中四大发明被广泛认为是对世界文明的重要贡献。
它们分别是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这些发明不仅在当时对中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而且对全球科技和文化的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发明之一,由蔡伦发明。
它的出现使文字能够更方便地传播和保存,对古代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印刷术则是由赵佶发明,使用活字印刷技术。
这项发明使得书籍的出版与传播变得更加容易,推动了文化的普及,也为后世的出版业奠定了基础。
火药的发明与运用使得军事技术得到了突破。
它的出现,使得古代战争中的兵器威力大大增强,推动了战争方式的变革。
指南针是古代航海技术的重要发明,它使得航海家可以准确地判断方位,扩展了古代航海的范围,对世界地理的认识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二、中国古代文化名人中国古代有许多才华横溢的文化名人,他们的成就以及他们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被后世奉为儒家学派的核心。
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古代以及后来的社会政治和道德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著作《道德经》被奉为道家的经典之作。
他的思想强调自然与人类的和谐与平衡,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墨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科学家,他提倡兼爱和非攻,倡导了和平主义。
墨子的思想对古代中国的社会伦理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古代文化的节日与习俗中国古代文化中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它们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和精神追求。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全球华人的共同节日。
它象征着新年的到来,人们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舞龙舞狮、放鞭炮和拜年等。
端午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归类总结_文化组织员个人总结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归类总结_文化组织员个人总结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上伟大的文化遗产之一,涵盖了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智慧。
以下是我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常识进行的归类总结。
一、政治文化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主要有封建制度和官僚制度,封建制度以封建王朝为核心,官僚制度以官吏为基础。
中国古代政治文化重视君主的儒家礼仪和孝道,注重君臣之间的忠诚和仁德。
中国古代政治还有军事制度和律法制度。
二、宗教文化中国古代宗教文化丰富多样,主要有儒教、道教和佛教。
儒教崇尚仁义道德,注重家族伦理和社会秩序;道教追求自然与自由,强调个体的修炼和超越;佛教强调禅修和解脱,鼓励众生慈悲与智慧。
三、文学艺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成就卓著,包括诗词、散文、小说和绘画等。
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以唐代诗词最为著名。
散文则以唐宋的散文最具影响力。
中国古代小说以四大名著《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和《三国演义》为代表。
绘画以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最为著名。
四、哲学思想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深入人心,主要有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和阴阳家等。
儒家思想强调仁爱、孝悌和礼教;道家思想推崇无为而治和自由自在;墨家思想倡导兼爱和非攻;法家思想重视法制和实用主义;兵家思想研究战争策略和兵器装备;阴阳家思想探讨自然界的阴阳五行和卜筮预测。
五、科学技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许多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古代还有农业、医药、建筑和冶金等方面的创新。
六、风俗习惯中国古代风俗习惯丰富多样,以尊重长辈、重视家族为核心。
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
中国古代还有丰富多彩的婚嫁、葬礼、饮食和戏曲等传统习俗。
中国古代文化学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化学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古代文化经历了盛衰兴衰、变革和传承,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和文明成就。
掌握中国古代文化学知识,能够深入理解和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进一步拓宽我们的文化视野,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本文将从中国古代文化的历史背景、哲学思想、文学艺术、传统礼仪、文化符号等方面进行总结和阐述。
一、历史背景中国古代文化的源头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3万年前的遗址中出土了大量古老的文物,如彩陶、石器、玉器等。
先秦时期(公元前221年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开端,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农家等思想体系相继形成。
汉唐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充满了繁荣和活力。
宋明清时期,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时期,诗词、绘画、戏曲、小说等文学艺术繁盛发展,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代表时期。
二、哲学思想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儒家思想注重礼义廉耻、孝悌忠信,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社会风气和伦理道德。
道家思想则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主张顺其自然,追求自由自在的境界。
法家思想主张法制严明、法纪严明,倡导以法治国,对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和治理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墨家思想则提出“兼爱”理念,主张以爱人和利民为出发点,追求社会和谐。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哲学思想的支撑和精神动力。
三、文学艺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具有深邃的内涵和广阔的影响。
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形式,古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等留下了许多美妙的诗篇,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散文则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的才情与风采,代表作品有《谢灵运》的《祭镜铭》、《韩愈六义》的《进学解》等。
戏曲是中国古代的重要艺术形式,昆曲、京剧、越剧等都具有独特的韵味和特色。
绘画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绘画注重意境与技法的结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古代文化常识范文

古代文化常识范文1.儒学:儒学是古代中国最重要的思想学说之一,强调个人德行的修养和社会秩序的和谐。
儒家的核心观念是仁、义、礼、智、信,追求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
2.道家:道家是古代中国另一种重要的思想学说,强调追求自然、无为而治和道的观念。
道家思想强调个人自由、自然,追求内在的精神境界。
3.佛教:佛教是源于印度的宗教,传入中国后成为主要信仰之一、佛教强调人生的痛苦和轮回,提倡禅修、般若智慧和慈悲心。
4.皇帝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是皇帝制度,统治者被称为皇帝。
皇帝被认为是天命所选,享有无上权力,负责国家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管理。
5.秦汉文化:秦朝和汉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秦朝统一中国,推行中央集权制度;汉朝承袭并发展了秦朝的制度,兴起了儒家思想。
6.古代诗词:古代中国文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诗词,特别是唐代的诗词成就最为辉煌。
杜甫、李白、王之涣等诗人的作品深刻抒发了他们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7.京剧:京剧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起源于北京,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代表。
京剧强调唱、念、做、打的艺术形式,融合了音乐、舞蹈、戏曲和文学。
8.国画: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主要包括山水画、花鸟画和人物画。
国画追求意境和笔墨的表现,注重意象的表达和象征性的艺术手法。
9.五音:古代中国音乐的基本音调被称为五音(宫、商、角、徵、羽),这五个音符代表了五个不同的音调,构成古代音乐的基础。
10.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亚、欧洲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向西方输出了丝绸、茶叶和其他奢侈品,也从西方引入了丝绸以外的物品和文化。
这些只是古代文化常识的一小部分,古代文化的内容非常广泛而复杂。
通过学习古代文化常识,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对于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古代文化常识也是我们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总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如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常识和独特的价值观念。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些重要常识进行汇总和概述。
1.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之一,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和道德准则。
儒家崇尚仁爱、孝道、礼义,提倡“君子”,注重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家经典《论语》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作品。
2.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强调自然、无为而治的理念,认为人应顺从自然之道。
道家经典《道德经》中提及的“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主张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在。
3. 佛教传入佛教是根据释迦牟尼的教导而兴起的一种宗教信仰。
佛教强调解脱生死轮回的境地,并秉持慈悲为怀的精神,提倡舍己救人、以智慧觉悟为人生目标。
4. 四书五经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的代表作品。
《论语》、《大学》、《孟子》和《中庸》合称为四书,它们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文献。
五经包括《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和《春秋》,它们记录了儒家的道德观念和治国思想。
5. 中国古代诗词中国古代诗词艺术独具特色,被誉为“文化瑰宝”。
唐代被誉为中国诗词的“花开富贵”,宋词则以婉约柔美著称。
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等是中国古代诗词的代表性诗人。
6. 书法艺术中国古代书法是艺术形式的一种,以汉字为媒介,追求墨韵和笔意的完美结合。
楷书、隶书、草书等是中国古代书法的主要流派,代表人物有王羲之、颜真卿、米芾等。
7. 中国古代绘画中国古代绘画以山水画和人物画为主要表现形式。
山水画追求“格调”的表现,以自然山水为基础,注重意境的抒发;人物画则重视写意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中国古代画家有石涛、王时敏、郑板桥等。
8. 中国古代建筑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和砖瓦结构为主要特点,尊崇“天人合一”的观念。
古代宫殿、庙宇、园林等建筑融合了自然风景和人文艺术,代表有故宫、圆明园、颐和园等。
9. 传统节日与习俗中国有着丰富多样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归类总结_文化组织员个人总结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归类总结_文化组织员个人总结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见证。
其中包含了众多方面的内容,如文学、历史、哲学、医学、音乐、舞蹈、绘画等。
本文将中国古代文化归为以下几类,以便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一、历史文化类历史文化类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为重要的一类。
中国历史悠久,自然形成了深厚的历史文化。
其中包括历史事件、传说故事、人物传记、地理知识等内容。
这些历史文化内容在中国古代被用来记载、传承历史,成为后世人了解中华历史文化的重要手段。
二、哲学思想类哲学思想类是中国古代最为独特的一类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文化精神,影响了整个东亚文化圈。
其中包括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名家、兵家等不同流派的哲学思想。
这些思想在中国古代的政治、道德、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认为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文学类文学类是中国古代文化中体现人文精神的一类。
中国文学历史悠久,形成了独特的文学传统,包括诗、散文、小说、传奇等多种文学形式。
中国古代文学涵盖广泛,内容涉及历史、哲学、爱情、人际关系等方面。
这些文学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也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文化精神的体现。
四、艺术类艺术类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为精美的一类。
中国古代艺术包括绘画、音乐、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
其中,中国传统绘画以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为主要形式,并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
古代音乐主要由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组成。
舞蹈方面,中国古代有很多优美的舞蹈,如腰鼓、太极拳等成为世界闻名的文化艺术。
五、科学技术类科学技术类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涉及到实用技术的一类。
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方面有很多杰出成就,如造纸、火药、指南针等,这些发明和创造对中国和世界的科技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中国古代还有许多医学、农学、建筑学等方面的成果,使中国成为东方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智慧源泉。
古代文学文化常识(完整版)

古代文学文化常识(完整版)古代文学文化常识(完整版)古代文学文化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涵盖了诗词、小说、戏曲等多种形式的艺术表达。
这些作品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杰作,也展示了古代文化的瑰宝。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古代文学文化的一些常识,了解其特点和影响。
一、诗词与古代文学诗词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以诗为代表的诗词,以其精炼、优美的语言表达方式,凝聚了作者的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古代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李白的作品,《静夜思》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文字,展示了诗人在夜间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词无论是流传下来的经典作品,还是后来的创作都通过其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二、小说与古代文学古代小说也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内容。
中国古代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堪称经典,影响了整个东亚地区的文化。
其中,《红楼梦》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它以细腻入微的描写和深度的人物塑造展示了封建社会的荣辱悲欢,直击人们的心灵。
《水浒传》则展现了普通人的英雄气概和对正义的追求。
其中的人物形象形形色色,各具特点。
这些小说不仅通过复杂的情节引人入胜,而且通过对社会现象、人性和历史轨迹的描绘,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三、戏曲与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戏曲是一种集戏剧、音乐、舞蹈、文学为一体的艺术形式,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特点。
京剧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戏曲剧种之一。
它结合了唱、念、做、打等表演方式,通过华丽的服装和精彩的唱腔,传达了人物的情感和故事情节。
京剧曲艺也是中国传统戏剧中最著名的一种。
四、古代文学的传承和影响古代文学文化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词、小说、戏曲等形式的传承和发展,使得古代文学的精华得以传承,并在后人的创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归类总结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归类总结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文化的一部分,经过千百年的沉淀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
在这个系统中,包含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社会习俗等多个领域,涵盖了中国古代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生活方式、审美趣味等方方面面。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些常识进行归类总结,以便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文化的精髓。
一、古代文学常识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表现形式多样,如诗词、曲艺、小说、散文等等。
其中,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古代文学创作的主题和意境多以“山水田园”、“爱情离别”、“故国思念”等人类普遍情感为主,反映了古代人们的审美趣味和思想观念。
二、古代艺术常识古代艺术是中国文化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其代表作有青铜器、陶器、瓷器、书画等。
中国古代艺术讲求“雅俗并重”,在表现生活场景的同时,注重物品的造型和装饰,追求审美上的高度和成就感。
中国古代绘画尤为著名,以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居多,表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的崇敬和追求,也反映了他们的情感、价值观和哲学思想。
三、古代哲学常识古代哲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代表人物有孔子、老子、庄子、墨子、荀子等。
古代哲学主张以“天人合一”、“尊王攘夷”、“和为贵”等思想为核心,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宇宙和人生的认识和理解。
其中,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各有侧重,都对后世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古代宗教常识古代宗教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代表有儒教、道教、佛教等。
中国古代宗教注重给人指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挥起社会教化、思想道德方面的作用。
其中,儒教注重亲情、友情、师生关系等社会伦理关系,道教注重修炼、内观、心灵成长等个人修养,佛教注重生死轮回、因果律等命运观念,都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五、古代社会习俗常识古代社会习俗是中国文化的独特表现形式,其代表有封建礼教、婚礼葬礼、节日活动等。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归类总结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归类总结1500字中国古代文化是世界文化的瑰宝之一,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哲学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社会制度等。
以下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常识归类总结。
哲学思想: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其代表作品主要有儒家、道家和墨家等学派。
儒家强调仁义道德,提倡家庭和社会的和谐;道家强调自然之道,追求身心的自由与平衡;墨家强调公正和爱,主张用愚公移山的精神改造社会。
文学艺术:中国古代文学以诗、书、画和音乐为代表,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唐诗宋词。
唐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宋词则以其婉约柔美的风格和婉约曲牌成为中国文学的瑰宝。
科学技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地位。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四大发明,即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这些发明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社会制度:中国古代社会制度以封建制度为主导,封建皇权统治下的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个阶级。
士人拥有政治权力,农民从事农业生产,工商人士从事手工业和商业活动。
园林建筑:中国古代园林建筑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造型和布局风格,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著名的园林建筑有苏州的拙政园、留园和北京的颐和园等。
传统节日:中国古代有许多重要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这些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团结和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中国古代服饰:中国古代服饰丰富多彩,也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
古代服饰主要包括袍、衣、襦、裳等,随着时代的变迁,服饰风格也发生了变化。
例如汉唐风韵的宽袍,明清时期的旗袍等。
礼仪文化:中国古代重视礼仪文化,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
古代礼仪主要包括仪容仪表、言谈举止和礼仪规范等。
古代礼仪文化对于传统家庭教育和社会道德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医药文化:中国古代中医药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完整、最系统的传统医学体系之一。
中医药文化主要包括中药、针灸、推拿等,它们对于保健养生和治疗疾病具有重要的价值。
初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总结

初中语文古代文化常识总结古代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艺术表现、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古代文化,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古代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还可以从中领悟到一些宝贵的人生智慧。
下面就来总结一下初中阶段我们所学习到的古代文化常识。
一、思想文化1.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之一,其核心价值是仁、义、礼、智、信。
儒家思想主张以仁为本,强调人伦道德和礼节规范,提倡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友爱兄弟等。
2.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强调追求自然、无为而治,主张顺应自然规律,不与之对抗,提倡修身养性、修炼内心。
3.墨家思想墨家思想主张“兼爱”、“非攻”,强调爱人平等,反对战争和暴力。
4.法家思想法家思想强调法治,主张以法律规范社会,倡导严格的法律制度和惩罚措施。
5.兵家思想兵家思想主张“以战止战”,强调战争的策略和技巧,提倡灵活变通、战胜敌人。
二、文学艺术1.诗词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其中包括了唐诗、宋词等不同体裁的作品,有着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
2.书法古代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世界闻名的,包括了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风格的字体。
3.绘画古代绘画注重笔墨情致和意境表达,包括了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多种题材。
4.戏曲中国古代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剧种,包括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等不同地区和流派的表演艺术。
三、科学技术1.四大发明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包括了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对世界的科技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水利工程古代中国的水利工程技术十分发达,包括了水利渠道、水车、风车、船舶等各种设施。
3.医药学古代中国的医药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理论体系,包括了针灸、草药、方剂等治疗方法。
4.数学古代中国在数学领域也有不少成就,如《九章算术》、《孙子算经》等数学著作对数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上是初中阶段我们所学习到的古代文化常识的总结,古代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好好传承和弘扬。
中国古典文学常识文学常识[5篇范文]
![中国古典文学常识文学常识[5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2216e11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25.png)
中国古典文学常识文学常识[5篇范文]第一篇:中国古典文学常识文学常识中国古典文学常识文学常识一、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
1、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
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
5、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
6、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
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9、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0、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
11、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12、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
13、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14、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
15、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16、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17、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18、桐城派: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二、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归类。
1、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3、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
4、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5、苟子是战国末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6、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员著名的代表。
7、李斯是秦代散文作家中的代表人物。
8、曹操是建安文坛的领袖,开风气之先,影响一代诗风。
9、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
10、陶渊明: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人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进行诗歌创作。
11、鲍照:是南朝刘宋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其乐府诗对唐代诗人有很大影响。
12、王维是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作家。
13、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14、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15、岑参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优秀6篇)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优秀6篇)古代地理篇一【中国】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
但在古代文献中它是一个多义性的词组。
从春秋战国至宋元明清,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如司马光《赤壁之战》:“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
【中华】上古时期华夏族居四方之中的黄河流域一带,故称“中华”,后常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如《三国志》:“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
”今已成为中国的别称。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时期划分的九个行政区域,州名分别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
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如陆游《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过秦论》:“序八州而朝同列。
”秦居雍州,加上八州即九州。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如辛弃疾《南乡子》:“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中原】又称中土、中州。
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省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如《出师表》:“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
”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指整个黄河流域。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四海】参见“海内”条。
指天下、全国。
如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赤壁之战》:“遂破荆州,威震四海。
”《阿房宫赋》:“六王毕,四海一、”《五人墓碑记》:“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如《过秦论》:“履至尊而制六合”,“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犹称“天下”。
如《过秦论》:“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南,臣战河北。
”《过秦论》:“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再如《祭妹文》:“先茔在杭,江广河深。
”此处“江”即指长江,“河”则指运河。
又称河西,黄河以西的地区。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会于西河外渑池。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归类总结_文化组织员个人总结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归类总结_文化组织员个人总结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归类总结一、年龄称谓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2.儿童:指23岁的儿童3、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4.豆蔻:指13岁的女性5、及笄:指女子十五岁6.皇冠:指20岁的男性(且皇冠较弱)7、而立之年:指三十岁8.确定年龄:指40岁9、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10.60岁:指60岁11、古稀之年:指七十岁12.八十多岁:指八岁或九十岁13、期颐之年:一百岁二、明清科举考试(始自隋朝,盛于明清,清光绪三十一年废止)(1)等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省考(又名秋威,省考,学生参加,是个好考生。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科举考试(国家级考试)由皇帝主持,由贡师参加,被承认为晋师。
其中,第一个被称为冠军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篇小品文三、古代的主要节日(1)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2)人日:正月初七日,上帝的孩子。
(3)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4)社交日:春分前后,为农事献祭和祈祷。
(5)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6)清明节:清明节和四月初的祭祀。
(7)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8)七夕:七月七日,女人们乞求灵巧(牛郎织女)(9)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10)中秋节:八月十五,赏月,想家(11)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12)冬至:也称为冬至,节气的起点。
(13)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14)除夕夜:一年中最后一天的晚上,新旧交替的开始四、古代刑罚(1)黥刑:又叫墨刑,额颊上刺字涂墨。
(2)惩罚:割鼻子(3)笞刑:又叫杖刑,打板子(背、腿、臀)(4)惩罚:砍掉你的脚(何世碧)(5)宫刑:又叫腐刑,去掉男子生殖器(司马迁)(6)髌骨惩罚:移除膝盖骨(孙斌)(7)大辟:砍头(8)烤焦:把人烤死(9)车裂:又叫五马分尸(商鞅)(10)炒锅:把人烧死(11)腰斩:从腰部斩簖(12)灵芝:也叫千刀(13)弃市:暴尸街头五、古代纪年法(田干:A,B,C,D,吴,吉,G,辛,任,桂,狄智:子洲,尹茂,陈中午还没有申请优序海)(1)干支纪年: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
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点总结

古代文化常识知识点总结古代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我们国家漫长历史中所创造和发展出来的各种信仰、习俗、艺术、哲学、文学、历史、科技等各种方面的知识。
了解古代文化常识是我们认识和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厚底蕴的重要途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古代文化常识进行一些总结和归纳。
一、祭祀文化祭祀文化是古代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人们要通过祭祀来祈求神灵庇佑,祭祀仪式一般包括拜神、祭祖、祈福、告祷等环节。
在古代,有很多祭祀活动和神灵,如春节、中秋节、除夕晚上的年货、烧纸和祖坟,古代皇帝祭天的封神仪式等等。
二、音乐文化音乐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历史悠久,流传至今。
古代中国的音乐主要有宫、商、角、徵和羽五声,古乐器的种类繁多,如箫、笛、琵琶、古筝等等,这些乐器都是用传统手工制作而成,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在古代,音乐文化在各种场合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宫廷宴会、宗教仪式、戏曲等等。
三、礼仪文化礼仪文化是中国古代大家族和官僚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长久的一部分。
古代中国礼仪有非常多的细节和规矩,如宴会、婚礼、葬礼等等。
中国古代礼仪一般包括礼、乐、射、御、画五种社交技能,可以让社会中的人们更好地相互了解和沟通。
在中国现代社会中,这种礼仪文化仍然被广泛地保留和应用。
四、文学文化中国的古代文学文化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
中国古代文学包括诗、词、曲、赋等几个重要的文学体裁,其中古代诗歌是最为重要和有影响力的一个。
杜甫、白居易、李白等诗人的诗歌作品至今仍在中国人民心中享有极高的地位。
古代文学在许多方面也展现了中国人的思想、文化、心理以及社会道德观等等。
五、哲学文化中国古代的哲学文化和它对中国人民文化的影响非常重要。
孔子和他的儒学思想是中国文化中最为重要和有影响力的一个,老子和庄子的道家哲学也对中国人的思考和人生有很重要的影响。
孔子的哲学思想在中国人的思维中占据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影响着中国人对待他们的社会、家庭、宗教和个人生活的态度以及所判断的价值。
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精选5篇)

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精选5篇)古代文学文化常识范文第1篇从认知的角度来看,仅就高中阶段应当把握的文化常识来说,其丰富内涵可以用以下四个方面来概括:一、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涵盖了古代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
传统的农耕社会距离当下的高中同学越来越远,社会生活内容与现代有很大不同,这就造成了同学对古代社会的认知障碍。
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以农耕和读书仕进为重要内容。
农业生产是一个国家和王朝社会稳定、经济进展的前提和基础。
因此,对土神“社”与谷神“稷”的祭祀就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紧要内容,国家设立专门的祭祀场合,一般由皇帝亲自参加祭祀;各级政府也设有专门的社稷坛,由地方行政官员负责祭祀。
围绕对“社稷”的祭祀,还有一系列的祭祀活动,如天旱祈雨、籍田之礼等,还渐渐兴起了“以社祀活动为中心内容的节日”[1]――社日。
最后,“社”与“稷”的合称――社稷,就成为国家和政权的代名词。
在农耕生活以外,读书仕进也是古代中国人生活的紧要内容,要了解古诗文中的一些文人人生轨迹,就必须弄明白他们求学和做官的经过,因此同学了解古代读书人的日常生活、古代人才选拔方式、官职的设置等。
以清代科举考试为例,读书人为取得科举考试的资格,需参加“童试”[2],录取后成为“生员”[2];其中在本省巡回考试中成绩优秀者方可参加三年一次的“乡试”[2],考中者成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2];会试后第二年春礼部举办“春闱”[2],考中者称为“贡士”[2],第一名称为“会员”[2];殿试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贡士参加殿试,其中第一甲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2]。
了解了这些内容,同学才会明白古代读书人的仕进之路的艰辛和苦痛,理解在古人对功名执着努力探求的背后,有着封建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戕害、扭曲。
二、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蕴含了古代社会的普遍情感。
《孝经》有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孝道”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对父母的“敬”与“爱”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情感。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总中国古代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其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涵盖了各个领域,如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等。
在这篇文章里,我们将共同汇总一些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它们。
一、五行生克五行生克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是指五种元素:水、火、土、木、金,彼此之间的相生和相克关系。
相生是指某一个元素能够使另一个元素得以生长、发展和壮大;相克是指某一个元素能够抑制、制约、减弱另一个元素。
比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二、四书五经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四书是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经典,是儒家道德修养的必修读物。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五经是古代中国社会经典的代表,其中《春秋》被认为是法家思想的重要来源。
五经的重要性在汉代达到顶峰,成为了科举考试的主要考试内容。
三、太极图太极图是中国古代哲学和宗教中的重要图像,也是一种符号。
它包含两个圆,一个黑圆,一个白圆,分别代表了阴和阳。
阴阳是宇宙中最基本的两种对立物质。
太极图中缠绕在圆周上的两条黑白鱼线表示了阴阳相生相克、渗透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无限智慧。
太极图被视为中国文化中的巅峰之作,并在后来的历史中成为了武术和健身的重要工具。
四、凤凰和龙凤凰和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象征意义的动物。
凤凰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鸟,被视为祥瑞之物和吉祥的象征。
龙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敬鬼神兽,是中国文化中的代表性图腾。
两者常被称为“龙凤呈祥”,在中式婚礼和传统节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五、四大发明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科技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四项发明。
分别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
造纸术是汉代时期的发明,为后来的书写和文化传播奠定了基础;指南针是宋朝的发明,对中国的海洋贸易和对外扩张产生了重要影响;火药的发明为中国军事力量的提升提供了保障;印刷术的发明加快了书籍和文化知识的传播速度,促进了文化风潮的繁荣。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归类总结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归类总结一、哲学思想1.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仁爱、忠诚、义理,提倡中庸之道,追求和谐社会。
2.道家思想:强调自然状态,主张追求无为而治,追求自我修养和内心平和。
3.法家思想:注重法制、统治和秩序,追求权力和效率。
4.墨家思想:主张兼爱、非攻,追求社会公平和和谐。
5.名家思想:注重言辞之学,主张言辞的权术和辩论。
二、文学艺术1.诗词:中国古代诗词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有古诗、近体诗、七言绝句等形式。
2.书法:中国古代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以汉字为媒介,包括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风格。
3.戏曲:中国有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等不同的戏曲剧种,通过音乐和表演来传达故事和情感。
4.绘画:中国古代绘画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以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形式广泛流传。
5.音乐:中国古代音乐以雅乐、宫廷音乐、民间音乐为代表,注重音律和情感表达。
三、宗教信仰1.儒学: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思想,它形成了一种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对中国人的行为和僧侣产生了深远影响。
2.佛教:佛教是中国古代的主要宗教之一,信徒崇拜佛陀及其教义,强调修行和解脱。
3.道教:道教是中国古代的本土宗教,追求无为而治和长生不老的境界。
4.基督教:基督教传入中国后,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改变了中国的宗教格局。
四、礼仪习俗1.家庭家教:尊重长辈、孝敬父母、重视家族观念是中国古代家教的重要内容。
2.婚俗:中国古代婚礼注重婚姻的庄严仪式,有订婚、纳彩、过大礼等环节。
3.葬礼:中国古代的葬礼仪式注重尊重和纪念逝者,有祭奠、火葬、合葬等习俗。
4.节日习俗:中国古代有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等一系列重要节日,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庆祝活动和习俗传统。
5.礼仪规范:中国古代注重礼仪和规范,有尊卑有序的社会等级体系,注重礼貌、规范行为。
五、科技发明1.火药:中国是火药的发明国,火药被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归类总结_文化组织员个人总结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归类总结_文化组织员个人总结
中国古代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源远流长,承载着我们民族的传统和特点,深深地
影响着我们现代人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作为文化组织员,我认为我们应该对中国古代文化
有一定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广和传承我们的文化。
一、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础
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础是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
儒家思想强调伦理道德和人文关怀,注
重人的行为方式和修养;道家思想则强调物我合一和自然规律,注重内在培养和心灵修炼。
这两种思想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等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
是中国文化的核心。
中国古代文化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等。
这些节日都有自己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文化。
在新的
历史时期,我们应该注重让这些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中国古代文化的书法艺术有着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其影响力远超出了中国国界。
中国古代的书法以楷、行、草、隶等为主,这些字体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历史渊源。
书
法艺术不仅是视觉艺术,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我们应该加强书法艺术的推广和普及,让更
多人了解中国文化。
中国古代文化的传统建筑是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北京的故宫、西安的大雁
塔等,都有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
传统建筑中,建筑的形式、结构、色彩、景观、装饰等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渊源。
我们应该加强对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传承。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六篇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六篇古代: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都属于古代;1840年-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近现代,1949年至今则为当代。
一般也包括原始公社制时代。
因历史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世界范围内无统一之时限。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六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篇1一、常见借代词语1、桑梓:家乡2、桃李:学生3、社稷、轩辕:国家4、南冠:囚犯5、同窗:同学6、烽烟:战争7、巾帼:妇女8、丝竹:音乐9、须眉:男子10、婵娟、嫦娥:月亮11、手足:兄弟12、汗青:史册13、伉俪:夫妻14、白丁、布衣:百姓15、伛偻:农事16、桑麻:农事17、提携、垂髻:小孩18、三尺:法律19、膝下:父母20、华盖:运气21、函、简、筏、鸿雁、札:书信22、庙堂:朝廷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篇2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8、苏轼称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9、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史诗”。
杜甫也因此被尊为“诗圣”,有著名的“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又称《太史公书》),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共130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归类总结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归类总结
一、年龄称谓
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指2——3岁的儿童
3、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4、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5、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6、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7、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8、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9、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10、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11、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12、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13、期颐之年:一百岁
二、明清科举
(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1)等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 ,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
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
其中,第一名叫“状元”
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三、古代主要节日
(1)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2)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3)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4)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5)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6)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7)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8)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9)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10)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11)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12)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13)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14)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四、古代的刑罚
(1)黥刑:又叫“墨刑”,额颊上刺字涂墨。
(2)劓刑:割鼻子
(3)笞刑:又叫“杖刑”,打板子(背、腿、臀)
(4)刖刑:将脚砍掉(和氏璧)
(5)宫刑:又叫“腐刑”,去掉男子生殖器(司马迁)
(6)膑刑:剔去膝盖骨(孙膑)
(7)大辟:砍头
(8)炮烙:将人烧烤死
(9)车裂:又叫“五马分尸”(商鞅)
(10)汤镬:将人煮死
(11)腰斩:从腰部斩簖
(12)凌迟:又叫“千刀万剐”
(13)弃市:暴尸街头
五、古代纪年法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干支纪年: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
其特点是:
A、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B、天干和地支的相配永远是单数对单数、双数对双数,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
C、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
*将公历年换算成干支年的方法(略)
(2)年号纪年: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
如:康熙元年等。
*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可兼用,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
(3)王公年次纪年:用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六、有关官职的问题
1、词语
(1)授官:除拜
(2)升官:迁擢
(3)降官:谪左迁
(4)免官:罢黜
(5)招聘:征辟
(6)京官调任地方官:出徙
(7)大臣辞职:乞骸骨
2、六部:
(1)吏部(官职任免升调等)
(2)户部(土地税收户口等)
(3)礼部(典礼科举等)
(4)刑部(司法刑狱案件等)
(5)兵部(军事军队边防等)
(6)工部(工程营造水利等)
*“六部”是汉以后的中央官职,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