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2.2.1我国气温的特点
![2.2.1我国气温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f5b44be66f1aff00bed51ee6.png)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1课时我国气温的特点一、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1.冬季气温特点(★)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线分布。
2.冬季温差大成因冬季,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的太阳光热少;同时,北方离冬季风源地近,加剧了北方的严寒,而南方因受东西走向山脉的重重阻挡,受冬季风的影响大大减弱。
3.冬季气温之最我国冬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县的北极村,我国冬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海南。
4.夏季气温特点(★)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7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
只有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
5.夏季温差小成因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太阳高度虽然较低,但白昼时间长,得到的热量比南方少不了多少。
6.夏季气温之最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是青藏高原,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
二、我国温度带的划分1.主要温度带(★)自北向南,习惯上将我国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五个温度带,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青藏高原区。
2.各温度带的地理位置、范围和代表作物一、中国1月平均气温的分布1.描出我国1月0 ℃等温线,并在图上用字母A、B标注秦岭和淮河的大致位置。
【答案】填图略。
2.据图估算,漠河和海口的1月平均气温约相差。
【答案】50 ℃二、中国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在图上描出我国7月8 ℃等温线,并在适当的位置用字母A标注青藏高原。
【答案】填图略。
三、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在图上适当的位置填写我国的温度带:①寒温带、②中温带、③暖温带、④亚热带、⑤热带和⑥青藏高原区。
(填数字)【答案】填图略。
1.[2018·安徽]我国疆域辽阔,南北气候差异显著。
冬季,西沙群岛天气炎热、树木葱郁,黑龙江沿岸却冰天雪地、银装素裹。
造成两地景观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D)A.地形B.海陆位置C.经度位置D.纬度位置2.[2018·成都]黑龙江的漠河与广州温差最大的季节是(D)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读中国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3—4题。
中国地理气候
![中国地理气候](https://img.taocdn.com/s3/m/bf6bd58902d276a200292e65.png)
根据≥10℃积温的多少,我国自北向南可以分为五 暖温带 ≥3200℃ 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 中温带 ≥1600℃
寒温带 青藏区
带。另外,由于青藏高原海拔特别高,形成了一个
<1600℃ 青藏高原
天高地寒的高原气候区。
二、降水特征
我国de 降水 特点
1、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特点
大兴 水量线大致通过____
兰州 拉萨 ____ 市、_____ 市至
喜马拉雅山脉东缘。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我国de 降水 特点
4
1、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特点
读图回答
。
托克逊
4、年降水量200毫 西北内陆地区 _____________。
米以下的地区大多在
降水量 800 200
(毫米) 1600 400 50
大兴安 风区大致以________
阴 贺兰 岭 、___山、____山、 巴颜喀拉 ________山、__
冈底斯 ______山为界。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示意图
二、降水特征
我国de 降水 特点
雨
(二)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
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 空气冷空气冷空气 气冷空气冷空气 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 空气冷空气冷空气 气冷空气冷空气 气冷空气冷空气冷空气
夏 季 7 月
除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 兴安岭以外,全国普遍高 温、南北温差小。吐鲁番 盆地是我国夏季最热的 地方
温度带划分依据及其分布 划分依据: ≥10℃的积温
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
温度带 热带 范围 ≧10℃积温 琼全部和台南部、粤南 部(雷州半岛)、滇南 >8000℃ 部(西双版纳) 秦淮一线以南的大部分 4500-8000℃ 地区,青藏高原以东 作物熟制 一年三熟,我国热带作物和热带经 济林的重要产区 一年两熟到三熟。稻麦两熟或双季 稻。双季稻加冬作油菜或冬小麦。 我国水稻、油菜及亚热带水果、经 济林的重要产区。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我国冬小表、 玉米、谷子及温带水果(苹果、梨、 葡萄等)的主产区。 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甜菜、 玉米、谷子、高粱 一年一熟。生长期较短的早熟作物 为主: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 一年一熟。青稞等
第4节 中国的气候
![第4节 中国的气候](https://img.taocdn.com/s3/m/5b09be31453610661ed9f44e.png)
最高温
成 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
(5)地形:背风坡,易形成焚风效应而增温 32℃
总结: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太阳辐射(太阳高度、昼长、天气) (2)海陆位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3)大气环流:冬季风、夏季风、副高等 (4)地形:海拔;迎(背)风坡;阳(阴)坡 (5)下垫面性质:裸地、绿地、植被、水面 (6)洋流:暖流、寒流 (7)人类活动:城市热岛;绿地公园;植树造林
例题: 下图示意我国东部锋面雨带位置变化(阴影部 分表示雨带)
1、根据锋面雨带推移过程,四幅图的先后顺序为( A. ③①④② B. ②③①④ C. ④②③①
B) A
D. ③①②④
2、当江淮地区“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时, 雨带位置示意为图(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二)年降水量的时间变化(季节分配、年际变化)
特 点:南北温差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漠河
最低温
纬度高,太阳高度小,白昼短
纬度低,太阳高度大,白昼长
南海诸岛
最高温
(二)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特 点: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除青藏高原外)
24℃
吐鲁番 地形:海拔高,气温低
(1)太阳辐射:气候干旱,晴天多,太阳辐射强 8℃ (1)虽然北方太阳高度比南方小,但白昼 ( 2)地形:盆地地形,不易散热 因 16℃ 时间比南方长、日照时间长 (3)下垫面性质:多沙漠,地面吸热增温快 (4)海陆性质:深居内陆,夏季增温快 最低温
B
(三)我国的温度带划分
(2 1)温度带的划分 )活动积温:≥10 (依据热量) ℃持续期内,日均温之和
寒温带
(≥10℃的持续期,视为作物的生长期)
1600℃
3.中国的气候
![3.中国的气候](https://img.taocdn.com/s3/m/450088446c85ec3a87c2c57f.png)
• 青藏高原的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和青海的 湟水谷地。它们相对青藏高原的其他地区来说,主要有海拔较低, 热量相对充足,气候更为优越;地势更为平坦;土壤更为肥沃; 水源较为充足。
知识点一 中国的气温和降水
• 一、我国的气温分布及温度带 • 1.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成因 • 2.温度带与农业 • 二、我国的降水及干湿地区 • 1.降水的空间分布
3. 温度带的划分:
(1)积温: ≥10℃持续期内的日均温之和 积温反映了一个地区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
(2)温度带: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寒气候区.
寒温带 中温带
温度带 分布范围
寒温带
黑龙江北部 内蒙古东北部
高原气候区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10℃ 积温(℃)
作物熟制
<1600
一年一熟, 林业为主
•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
非季风区 季风区
受夏季风影响 明显的地区 ---- 季风区
受夏季风影响 不明显的地区 ---- 非季风区
大兴安岭 ---- 阴山 ---- 贺兰山 ---- 巴颜喀拉山 ---- 冈底斯山
• 补充: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 影响我国的夏季风: 既有来自太平洋的_东__南__季风、 也有来自印度洋的_西__南__季风。
3. 温度带的划分:
(1)积温: ≥10℃持续期内的日均温之和 积温反映了一个地区气候对农作物所能提供的热量条件。
(2)温度带: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寒气候区.
寒温带 中温带
温度带 分布范围
亚热带 秦岭—淮河以南
高原气候区
暖温带
≥10℃ 积温(℃)
4500~8000
亚热带 热带
《中国的气候之气温分布与温度带》
![《中国的气候之气温分布与温度带》](https://img.taocdn.com/s3/m/8bf6ac0903d8ce2f0066238f.png)
由于青藏高原海拔特别高,形成了一个
天高地寒的高原气候区。
温度带划分依据 ——积温多少
温度带划分依据 ——积温多少
热带
亚热带 暖温带 中温带 寒温带 青藏区
≥8000℃
≥4500℃ ≥3400℃ ≥1600℃ <1600℃ 青藏高原
六个温度带的比较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黄河中下 游大部分 地区和新 疆南部 亚热带 秦岭-淮 河以南 (即我国 东南部) 4500℃ ︳ 8000℃ 两年五熟 (水稻油菜 小麦棉花) 常绿 阔叶林 热带 高原气候
D. 甲地农作物二年三熟、乙地一年二熟
甲、乙两地≥10℃积温分别在3400℃、 4500℃以上,年降水量分别约为650毫米、1300 毫米。据此回答1~2题。
2、甲、乙两地可能分别位于: A. 华北平原、鄱阳湖平原 B. 三江平原、洞庭湖平原 C. 鄱阳湖平原、河套平原 D. 宁夏平原、江汉平原
甲、乙两地≥10℃积温分别在3400℃、 4500℃以上,年降水量分别约为650毫米、1300 毫米。据此回答1~2题。
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主 导因素。由于大多数农作物只有在日平 均气温稳定升到10℃以上时才能活跃生 长,因此我们把日均温达到10℃以上的
时期视为作物的生长期。把作物生长期
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
的温度总和叫做积温。
温度带划分依据 ——积温多少
根据≥10℃积温的多少,我国自北
向南可以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 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另外,
针叶林
不同的温度带,呈现出不同的自然景观,反映在 农业上,有耕作制度的不同和作物品种的不同。
温度带的划分及其分布
温度带 热带 范围 琼全部和台南部、粤 南部(雷州半岛)、 滇南部(西双版纳) ≧1000℃积温 作物熟制 一年三熟,我国热带作 物和热带经济林的重要 产区
高考地理专题——中国的气候
![高考地理专题——中国的气候](https://img.taocdn.com/s3/m/609e0c13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f.png)
中国的气候一.气温:1.气温的分布:(1)冬季:①我国冬季气温分布规律:自南向北逐渐降低,南北气温差别大②冬季最低温出现在漠河的原因:纬度高,获太阳辐射少,邻近冬季风源地③东部等温线与纬线比较接近平行,西部则等温线比较弯曲,而且一些地方等温线出现闭合的原因:A.东部地势较低,地表起伏小,地形对气候影响小,纬度因素起着主导作用,等温线分布大致与纬线平行B.西部地势高,地表起伏大,地形因素对气候影响作用大,成为主导因素,温度分布与等高线分布比较一致,等温线比较弯曲,盆地或或山地出现闭合④几处等温线弯曲处: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横断山区、兰州附近河谷⑤冬季南北方温差大的原因:A.纬度因素(太阳辐射)的影响: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越往北,不但太阳高度角小,辐射弱,而且白昼时间短,南北方接受太阳辐射热量差值大B.大气环流(冬季风)的影响:北方近冬季风源地,受冬季风影响,加剧北方寒冷C.地形影响:冬季风南下过程中,受东西和东北-西南走向山脉阻挡,势力不断减弱,加剧了南北气温的差异(2)夏季:①我国夏季气温的分布规律: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②夏季最高温出现在吐鲁番的原因:A.纬度:纬度较高,夏季昼长长,日照时间长B.天气:深居内陆,远离海洋,盆地四周高,受海洋影响小,多晴天,太阳辐射强C.下垫面:内陆荒漠,升温快D.地形:吐鲁番盆地低洼而闭塞, 不易散热。
气流越过山地时,下沉增温作用强③夏季青藏高原五道梁气温低的原因: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地面热量易散失④我国夏季温差小的原因:A.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虽然北方比南方正午太阳高度小,但白昼时间长,弥补了一些热量的不足;B.北方雨季短,晴天多,增加了太阳辐射,故北方气温不低,南北温差较小(3)温度带①寒温带:黑龙江省北部、内蒙古东北部。
一年一熟,早熟的春小麦、马铃薯等②中温带:内蒙古高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准噶尔盆地、东北平原,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玉米、甜菜③暖温带:华北平原、山东半岛、辽东半岛、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和塔里木盆地。
我国冬季气温分布及特点
![我国冬季气温分布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6ef96041fe4733687e21aaf0.png)
2.大气环流: 冬季风的影响 3.地形因素
冬季,来自西伯利亚和蒙古 一带的冷空气频频南下,寒 冷的冬季风加剧了北方的严 寒。而我国南方由于距冬季 风源地遥远,加之中间有重 重山岭作屏障,所以受冬季 风的影响弱,降温程度远比 北方小。
0℃等温线: 秦岭——淮河一线 0℃
0℃等温线的地理意义: 1.南北方分界线. 2.亚热带与暖温带分界线. 3.水田与旱地分界线. 4.湿润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5.黄河与长江分界线 6.800mm等降水量线 7.有无结冰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月气温分布图
气温分布特点 冬季南北温差大 南暖北寒 漠河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 形成成因 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纬度越高,白昼越短,正 午太阳高度越低,因而北方获得热量大大少于南方,气温低得多; 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深受冬季风影响,更加剧北方的寒冷,越 往南去,冬季风受山岭的重重阻挡,势力和频度都大为减弱,使南 北温差增大
我国冬季气温分布及特点
漠河:全国最低气温 -30℃
50℃
海口:20 ℃
资料:冬至日我国三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长时间
地点 纬度位置 正午太阳高 度 昼长时间
漠河 北京 广州
53°29′N 39°54′N 23°08′N
13°04′ 26°40′ 43°25′
7时30分 9时12分 10时43分
1.纬度因素(太阳辐射): 一方面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正午太阳高度较南方小; 另一方面北方昼长较南方短。
2019-2020年高中地理中国气候学案鲁教版必修3
![2019-2020年高中地理中国气候学案鲁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9970e3d5eefdc8d377ee3230.png)
2019-2020年高中地理中国气候学案鲁教版必修3【知中国的气候气温分布冬季:南北气温相差,一月0℃等温线大体经过________________一线最低温在原因有①②③夏季:南北普遍,最低温在,最高温在原因有①②根据积温的分布划分温度带和农作物寒温带:马铃薯、大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高原气候区:降水分布空间:从向递减。
时间降水多集中在月。
南方雨季开始,结束,雨季北方雨季开始,结束,雨季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五月:进入雨季。
六月:“梅雨”。
七、八月:、多雨。
九月:雨带迅速。
十月:雨季结束。
台风雨:夏秋我国东南沿海台风过境时降暴雨。
四类干湿地区的划分与植被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课内探究】一、我国气温特点(一)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原因)[来源网]1、冬季我国大陆上气温最低的地方在 ,最低温为 ℃ 以下。
2 、冬季我国大陆上气温最高的地方在 ,最高温为 ℃以上。
3、上述两地冬季气温相差约 ℃以上。
4、一月0℃ 等温线经过什么地方?结论: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暖 冷,南北温差 。
探究一:想一想 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1、太阳辐射因素:冬季,太阳直射 半球,我国越向北,正午太阳高度越 ,白昼越 ,所获太阳辐射能量越来越 ,所以,气温越来越 。
2、大气环流因素:我国北方地区离 风的源地近,受 风的影响大,所以加大了气温的 差异。
3、地形因素:冬季,来自 一带的冬季风,受三列 走向山脉和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层层阻挡,到达我国南方地区时,势力大大 ,加剧了南北气温的差异。
(二)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原因)1.我国大陆上南北两端的气温相差 ℃以上 ,与冬季相比,哪一个的差异大?( ) 2.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在 ,原因是 。
3.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在 ,原因是 。
结论: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全国普遍 ,南北温差 。
探究二:想一想 为什么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小1.太阳辐射因素:夏季,太阳直射 半球,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向北,正午太阳高度越 ,白昼越 ,两者相互抵消,所获太阳辐射能量南北差异 ,所以,气温南北气温差异 . 2.大气环流因素:我国南方地区离 风的源地近,受 风的影响大, 天气多,所以缩小了气温的南北差异。
3.中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3.中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https://img.taocdn.com/s3/m/30ea1319102de2bd970588d1.png)
为什么夏季南北温差小?
①纬度:夏季,太阳直射北半 球,南方正午太阳高度大但白 昼短,南北太阳辐射相差不大。
②夏季风(大气环流):南方 受夏季风强,阴雨天多,大气 对太阳辐射削弱较强。
吐鲁番盆地成为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的 原因有哪些?
夏季白昼长,太阳高度大,地表获得太 阳辐射多;
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描述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1.冬季气温分布特征
黑龙江漠河气温最低
海南岛、台湾南 部气温最高
①数值由南向北递减;
②东部等温线大致与 纬线平行(大致东西 走向); 西部多闭合曲线。
③等温线较密集,南 北温差大;(东部)
④极值在漠河和海南
特点:东段大致与纬线平行 (或大致呈东西走向), 西段在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弯曲。
为什么冬季南北温差大?
大气环流、地形
漠河成为我国冬季气温最低处有哪 些原因?
(1)纬度高,日照时间短,获得的太 阳辐射少。
(2)靠近冬季风源地,加剧了严寒。
Hale Waihona Puke 2.夏季气温分布特征及成因
吐鲁番盆地气温最高
青藏高原气温最低
①数值由南向北减小;
②东部等温线大致与 纬线平行, 西部多闭合曲线;
③等温线较稀疏,南 北温差小;除青藏高 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云量少, 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
地表多沙质物(植被覆盖率低),吸热 升温快;
盆地地形地势低且封闭,热量不易扩 散。且外部气流越过山地在此下沉时,增温 作用强,形成热风;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培优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1课时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培优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1课时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https://img.taocdn.com/s3/m/d2937503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4a.png)
自主自预主习预习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2-
第1课时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影响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因素 (1)纬度位置。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纬度近50°。在冬季 (北半球),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北方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比 南方小,白昼比南方短,获得的太阳热量比南方少。 (2)冬季风。我国北方地区靠近冬季风源地,又加上冬季风在 南下的过程中,受山岭阻挡。因此南方受冬季风影响比北方 小,这就进一步加大了南北气温的差异。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能力力提提升升
-24-
第1课时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7.图示季节最有可能是( B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能力力提提升升
-25-
第1课时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8.拉萨与上海穿衣指数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是( C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 D.人口密度 【解析】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 温降低。拉萨与上海纬度基本相同,但拉萨海拔高,气温低。 上海位于平原,海拔低,气温高。所以两地穿衣指数不同。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能力力提提升升
-17-
第1课时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2.图中山脉南北两侧的温度带分别是( B ) A.中温带和暖温带 B.亚热带和暖温带 C.亚热带和热带 D.寒温带和中温带
自主预习
基础巩固
能能力力提提升升
-18-
第1课时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3.该山脉与淮河构成了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与该分界
第1课时 冬季南北温差大, 夏季普遍高温
第1课时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第二章 第二节 气候 基础知识讲解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二节 气候 基础知识讲解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5586a50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e4.png)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知识点1: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1.冬季气温分布特点:(1)特点: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漠河和海口的1月平均气温相差约50℃。
(2)原因:①纬度位置:②冬季风:(3)1月0℃等温线:1月0℃等温线大致沿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和秦岭——淮河一线分布,这条线以南的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这条线以北的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1月等温线分布密集。
(4)极值点: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省漠河的北极村,1月平均气温为-30.6℃,那里曾经出现过-52.3℃的极端最低气温;气温最高处是海南省南部、雷州半岛南部、台湾岛南部等。
2.夏季气温分布特点:(1)特点: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
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20℃以上。
只有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气温相对较低。
(2)成因:(3)极值点:①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7月平均气温为33℃,人称“火洲”。
那里极端最高气温曾达到49.6℃,而不是海南岛。
②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是青藏高原,不是纬度高的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极村。
3.温度带:(1)温度带的划分:①划分依据: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以活动积温为主要指标进行划分。
②主要温度带:从北到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6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青藏高原区。
如下图所示:方法总结1:地跨多个温度带的省区地跨三个及以上温度带的省区有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省;甘肃省是我国唯一跨越了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青藏高原区四个温度带的省级行政区域。
(1)分布特点:从总体上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
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东南沿海一带的年降水量多在1600毫米以上,而西北内陆的大片地区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
西峰区二中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1课时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影响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西峰区二中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气候第1课时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影响课件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471de9248d7c1c709a1450c.png)
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対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课堂巩固
B 1.当黑龙江还是冰天雪地时 , 海南岛却是农忙时节 , 其原因是 〔 〕
A.我国所处的纬度高
B.我国跨纬度大
C.离海的远近差别
D.地形起伏大
2.早些年 , 在我国东北有这样一种现象 , 到了冬季家家户户都会用纸条把
考试加油!奥利给~
第3课时 多特殊天气 多气象灾害
一二
一、多特殊天气
1.寒潮。 (1)寒潮是指大范围的 强冷 空气活动,一般发生在 冬 半年(秋
末、冬季、初春)。 (2)寒潮带来的天气现象:急剧 降温 、 霜冻 、 大风 ,有时还
伴随雨雪天气。
(3)危害:
地区
危害
南方地区 长江 以南的农作物遭受不同程度的 冻害 草原地区 带来的 暴风雪 会覆盖草场,断绝 饲料 来源,冻死体弱的牲畜
1.此次我国各地出现的特殊天气属于( )。
A.台风
B.梅雨
C.寒潮
D.沙尘暴
关闭
C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为应对此次特殊天气,人们最需要做的是( )。 A.多穿御寒的衣服 B.带好防雨用具 C.带好雨伞预防冰雹 D.减少御寒的衣服
关闭
A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0℃等温线以北 : < 0℃
秦岭
0℃等温线
冬季有结冰现象
0℃等温线以南 : > 0℃
无结冰现象
高考地理复习——中国气候课件(共24张PPT)
![高考地理复习——中国气候课件(共2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114650c647d27284b7351c6.png)
*(2012·重庆高考)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 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 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 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吨。下 图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和材料回答 9~11 题。 9.上图所示区域最适宜 种植木薯的地方是( D ) A.甲 B.乙 C.丙 D.丁 10.该区域地势总体特征是( A ) A.西北高东南低 B.东高西低 C.中间高四周低 D.南高北低 11.该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是( B ) A.地下水 B.大气降水 C.湖泊水 D.冰雪融水
*(2014·安徽高考)1958年竺可桢在《中国的亚热带》 一文中指出:我国亚热带北界接近34°N,即淮河、秦岭、 白龙江一线直至104°E;南界横贯台湾中部和雷州半岛 南部……据此完成5~6题。 5.我国亚热带在34°N以南、104°E以西分布范围小, 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B .地形 C.季风 D.海陆位置 6.北半球亚热带在我国分布总体偏南,是因为我国 ( ) AD .冬季气温南高北低 B.地形阻挡了夏季风深入西 北 C.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D.冬季风势力强且影响范围 广
在图中画展出0°C等温线并指出其大致经过哪些地区?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月平均气温 年降水量 温度带 干湿地区 自然带 河流 耕地 粮食作物 水系
秦岭 淮河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以南 大于0 ℃ 大于800 mm 亚热带 湿润地区
以北 小于0 ℃ 小于800 mm 暖温带 半湿润地区
人口对水资 源压力指数 1.00 0.14 7.74 1.00 0.83
人口对耕地 压力指数 1.00 0.95 1.07 0.29 2.56
地理人教版初中二年级上册 中国的气候
![地理人教版初中二年级上册 中国的气候](https://img.taocdn.com/s3/m/806e4a8f4a7302768f993919.png)
_寒__温__带__
大兴安岭北段
_高__原__气__候__区_
青藏高原 、横断山区北部
积温(指≥10℃持续期内的日均温之和)是划分我国温度带的指标。
答案
冲关演练1
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温度带界线和日平均气温稳定≥10℃日数的变化。 读下图,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温度带界线发生 变化的地理背景是( ) A.气候趋于干旱 B.气候趋于湿润 C.全球变暖 D.全球气温下降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E高原山地气候
分布区 云南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台湾 南部
秦岭—淮河 以南 华北平原、东北平原
西北地区 青藏高原 地区
答案
四、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 1.寒潮:发生在每年的秋末 、冬季 和 初春 的大范围的强冷空气活动,只 有西藏 、云贵 地区受其影响较小。 2.台风:发生在每年的夏秋 季节的热带气旋,主要影响我国东南沿海 。 3.旱涝灾害:不同地区以及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交替出现。
③7月中旬至8月份:雨带停留在华北、东北地区,如图示c、d位置, 华北、东北依次进入雨季,黄河水系、松花江水系进入汛期。 ④9月份:冬季风增强,夏季风迅速南撤。 ⑤10月份:夏季风撤离我国大陆,雨季结束。
3.北方春旱,江南梅雨、伏旱的形成 (1)春旱:春末夏初,华北一带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夏季风还未到 达,降水少,又值农作物播种、生长季节,需水量大,形成春旱,对 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2)梅雨:六月中旬,夏季风北跃,锋面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并 长时间滞留,细雨连绵长达一个月之久,形成梅雨天气。 (3)伏旱:每年七、八月份,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天 气晴朗干燥,形成伏旱,给水稻的生长带来威胁。
(2)成因:
①夏季,我国各地得到的太阳光热多,气温高。
中国气候2012
![中国气候2012](https://img.taocdn.com/s3/m/e9c0670176c66137ee061944.png)
昼长时间
7时30分 9时12分 10时43分
低纬地区太阳高度大、白昼长(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多 而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小而且白昼时间短——太阳辐射少 北方离冬季风源地近,冬季风南下加剧了北方的寒冷。 东西走向的山地对冬季风有阻挡,使冬季风对南方地区影响小
16℃
盆地地形,海拔低,沙漠广 布吸热快,晴天多日照强
3)东部雨带的移动规律: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6月份
6月长江中下游地区
梅 雨 梅雨
——江淮准静止锋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3)东部雨带的移动规律: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7,8月份
7~8月华北、东北地区
伏 旱
——副高控制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3)东部雨带的移动规律: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9月份
9月南撤到南部沿海地区
。
。 张家口
大致通过 大兴安 岭、
张家口市、 兰州 拉萨
市、
。
降水量
800 200 50
市至喜马拉雅
(毫米)
1600 400
山脉东缘。
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
托克逊
4、年降水量200毫 米以下地区大多 在 西北内陆地区 。 阴山、贺兰山、祁连 山、巴颜喀拉山到冈 底斯山一线
降水量 800 200
(毫米) 1600 400 50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3)东部雨带的移动规律: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北方雨季 开始迟 结束早 雨季短
夏 季 风 的 进 退
东部 地区 雨带 推移
华北、东北
7、8月
6月 9月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南部沿海地区
4,5月 10月
夏季风强盛的年份:北涝南旱 夏季风势弱的年份:北旱南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