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标准新媒体概论
(完整word版)新媒体概论
授课教案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四川大学锦城学院文传系的系级平台课,即是新闻专业、广告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对外汉语专业和行政管理专业的必修课,是相关新媒体课程的基础理论课程。
二、课程特色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的新媒体正在日益改变我们当下的生活.本课程从理论阐述和实务讲解两方面对新媒体进行了系统分析,涉及与新媒体相关的新闻传播、教育、法律、管理等多个学科,研究了宽带网络、博客、播客、电子期刊、数字电视、户外新媒体等多种新媒体形式。
本课程既反映了当前新媒体领域学术交叉研究成果,也对新媒体进行较系统的介绍。
三、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新媒体"概念中有关技术层面、传播层面等方面的内涵。
2.掌握相关的传播理论,并深刻认识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和影响。
3.了解新媒体产业和盈利模式.4.理解媒体融合的内涵。
5.能深入分析新媒体的失范之处并理解加强管理的迫切性、重要性。
6.激发学生深入学习新媒体其他相关课程的兴趣。
四、考核方式期末考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
期末卷面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第一章新媒体的概念与特征(6课时)教学要求:理解新媒体概念,分析新媒体发展迅速的动因,掌握新媒体的主要特征。
重点、难点:新媒体概念和特征。
第一节新媒体的概念第二节新媒体发展迅猛第四节新媒体的特征第一节新媒体的概念1。
1 新媒体定义1.1 什么是新媒体1.新媒体(New media)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人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的。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严格地说,新媒体应该称为数字化新媒体.2.不同学者对新媒体的概念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相对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相对于传统媒体“新"的就是新媒体, 新媒体往往兼具多种媒体的特征与特长。
新媒体概论教学大纲
新媒体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将全面系统地介绍新媒体的概念、发展历程、特点和影响,旨在培养学生对新媒体的认识和理解,并具备新媒体运用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新媒体的概念和相关理论;2. 掌握新媒体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3. 理解新媒体对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影响;4. 能够分析和评价新媒体的应用案例;5. 具备新媒体运用的基本技能和能力。
三、教学内容第一单元:新媒体概念与发展1. 新媒体的定义及其特点;2.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3. 新媒体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第二单元:新媒体技术与应用1. 包括但不限于:社交媒体、移动应用、电子商务等;2. 新媒体技术的原理和基本功能;3. 新媒体应用案例剖析和分析。
第三单元:新媒体与社会变革1. 新媒体对社交关系的影响;2. 新媒体对信息获取和传播的影响;3. 新媒体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影响;4. 新媒体对经济发展和商业模式的影响。
第四单元:新媒体与传媒教育1. 新媒体对传媒教育的挑战;2. 新媒体对学习和教学方式的影响;3. 新媒体时代传媒人才培养的要求。
四、教学方法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解读文献、案例分析等方式,介绍新媒体的相关概念、理论和发展;2. 实践操作:通过课堂演示、讨论和实践项目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运用新媒体技术;3. 学生报告:要求学生根据教授的案例和资料,撰写学术报告,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
五、教材及参考资料教材:1.《新媒体概论》,作者:XXX2.《新媒体与社会变革》,作者:XXX参考资料:1. 《新媒体时代的传媒教育》,作者:XXX2. 《新媒体与公共关系》,作者:XXX六、评价与考核1. 平时成绩占4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质量和参与讨论情况;2. 期末考试占60%,考查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 作业包括课堂作业、小组项目和学术报告等形式。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课程介绍、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介绍第二周:新媒体的概念与特点第三周:新媒体的发展历程第四周:社交媒体的原理与应用第五周:移动应用的原理与应用第六周:电子商务的原理与应用第七周:新媒体与社交关系第八周:新媒体与信息获取与传播第九周:新媒体与文化传承与创新第十周:新媒体与经济发展与商业模式第十一周:新媒体对传媒教育的影响与挑战第十二周:新媒体时代的传媒人才培养要求第十三周:学生报告和总结第十四周:期末考试及课程总结以上是《新媒体概论教学大纲》的相关内容和安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新媒体的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新媒体概论》教学大纲
《新媒体概论》教学大纲课程编码:1212101902课程名称:新媒体概论学时/学分:32/2适用专业:新闻学开课教研室:新闻教研室一、课程性质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新闻学专业的必修课。
2.课程任务:本课程兼具基础性和应用性特征。
教学目的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尤其掌握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以及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
第二,通过对新媒体知识的了解,使学生增强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以及新媒体产业运营模式的了解。
总之,这门课的任务在于帮助学生了解新媒体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技术应用。
了解新媒体对媒介环境的影响以及与传统媒体的融合。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掌握新媒体传播的基本理论及应用性技术和方法,学会新媒体运作方式和与传统媒体的结合。
主要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际操作等。
其中以课堂讲授为主,研制电子教案和多媒体幻灯片,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采用现代教育技术。
本课程考核形式为考查,综合成绩构成为:灵活考试(70%)+平时成绩(平时测验、期中考试、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等)(30%)。
成绩评定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新媒体概述1.教学基本要求理解和掌握媒体与新媒体的定义;明确媒体的发展历程;掌握新媒体的本质。
2.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能准确理解媒体、新媒体、各种传统媒体的定义,了解各种媒体发展的各个阶段和新媒体的本质及其特征。
3.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是新媒体的定义和媒体的发展。
教学难点是使学生准确理解新媒体的本质。
4.教学内容第一节媒体及新媒体的定义一、媒体的定义二、新媒体的定义三、新媒体与媒体的关系第二节媒体的发展一、第一媒体报纸二、第二媒体广播三、第三媒体电视四、第四媒体互联网五、第五媒体新媒体第三节新媒体的本质一、新媒体的本质二、新媒体的特征第二章新媒体的传播1.教学基本要求掌握传播与传播学相关概念;了解新媒体传播特性与影响。
《新媒体概论》教学大纲
《新媒体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新媒体概论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计划学时:计划学分:先修课程:选用教材:适用专业:课程负责人:二、课程简介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频繁接触新媒体,并通过新媒体进行信息传播、社交互动和支付交易等各种活动。
新媒体已经形成了全新的业态,全方位影响着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发展。
新媒体和人们的生活融合在一起、密不可分,但很多人仍然不太了解新媒体,无法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性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和工作效率。
尤其随着我国新闻传播业的蓬勃发展,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需求量也比较大,而新闻传播类专业人员,除了需要掌握基本的采、写、编技能外,还必须了解并掌握新媒体基础理论、新媒体技术、新媒体的用户研究、新媒体运营等技能,因此学校对新闻传播类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会更高,也更全面。
面对如此深刻的变革,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学习和掌握新媒体的相关知识,我们编写了《新媒体概论》一书。
本书通过介绍新媒体的界定、类型、特征、产业、发展概况、运营和管理等知识,搭建了一个由新媒体的新知识、新观点和新思想构筑的学习框架,并将新媒体相关理论和应用详尽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希望读者能在学习本书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学习框架和培养相关能力。
三、课程教学要求体描述。
“关联程度”栏中字母表示二者关联程度。
关联程度按高关联、中关联、低关联三档分别表示为“H”“M”或“L”。
“课程教学要求”及“关联程度”中的空白栏表示该课程与所对应的专业毕业要求条目不相关。
四、课程教学内容五、考核要求及成绩评定六、学生学习建议(一)学习方法建议1.按照本书的目录从头到尾依次学习,阅读书中提供的大量案例;2.通过在线视频讲解来学习与巩固所学知识,扫描书中的二维码获取更多的资源;(二)学生课外阅读参考资料七、课程改革与建设本书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养为基础进行编写,对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本书系统介绍了新媒体方面的理论及实践的相关知识。
新媒体概论教学大纲
新媒体概论教学大纲新媒体概论教学大纲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适应这个新时代的需求,新媒体概论作为一门重要的课程被引入到许多大学的教学计划中。
本文将围绕新媒体概论教学大纲展开讨论,探讨其内容和教学方法。
一、课程简介新媒体概论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新媒体的概念、特点和发展趋势。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深入了解新媒体的技术基础、应用领域以及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二、课程目标1. 理解新媒体的概念和本质:通过学习新媒体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新媒体的本质和特点,认识到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和联系。
2. 掌握新媒体的技术基础:学习新媒体的技术原理和应用方法,包括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云计算等,使学生能够熟练应用相关技术进行新媒体创作和传播。
3. 了解新媒体的应用领域: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学生将了解新媒体在新闻传播、广告营销、社交媒体、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4. 分析新媒体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通过研究新媒体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学生将深入认识到新媒体对社会变革、产业升级和文化创新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内容1. 新媒体的概念和特点:介绍新媒体的定义、特点和分类,帮助学生建立对新媒体的基本认识。
2. 新媒体的技术基础:讲解新媒体的技术原理和应用方法,包括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分析等,帮助学生掌握相关技术和工具。
3. 新媒体的应用案例:通过分析新闻传播、广告营销、社交媒体、教育等领域的应用案例,帮助学生了解新媒体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方式和效果。
4. 新媒体的社会影响:探讨新媒体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包括社交关系的变革、传媒业态的转型、文化创新等方面,培养学生对新媒体发展趋势的洞察力。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新媒体的概念、特点和技术基础,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新媒体的基本认识。
新媒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新媒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认真听课、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完成作业和课程设计。
3、注重多媒体技术的研究和运用,熟练掌握新媒体相关软件和工具的使用。
4、具备一定的社会学和传播学基础知识,能够运用理论分析新媒体现象和问题。
六)考核方式1、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课程设计等)占40%。
2、期末考试占60%。
七)参考教材1、《新媒体概论》(第2版)作者:XXX、XXX2、《新媒体与传播学》(第2版)作者:XXX、XXX3、《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学》作者:XXX4、《新媒体时代的传媒法律》作者:XXX、XXX作为一门应用理论课程,新媒体概论具有理论性和实践性。
研究这门课程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认真研究理论和知识,也要多接触和参加新媒体案例实践,了解新媒体工作动态,并在实践中应用新媒体的科学观念、基本原理和原则。
研究新媒体概论不仅是提高理论水平,还应该成为掌握媒体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的过程。
需要边研究,边训练,在试教中努力提高自身能力,将研究过程变为训练技能、提高能力和研究能力的过程。
本课程有较为集中的教学内容,但这种内容决不局限于本学科。
尤其是在开放研究中,更需要运用多个相关学科的理论,来关照和解释新媒体现象,揭示新媒体的本质,使新媒体规律的研究真正成为全方位的科学研究。
每周完成小组汇报,对一个新媒体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期末完成一篇学科小论文。
本课程与新闻学专业的其他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有不同的研究任务和研究目标。
本课程着力于系统讲解新媒体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分析新媒体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新媒体的操作能力。
选定教材为XXX的《新媒体概论》,参考书包括《新媒体与社会发展》等。
总之,研究新媒体概论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运用多个相关学科的理论,注重训练和提高能力,同时与其他课程联系,掌握新媒体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本课程是专业必修课,考核形式为笔试闭卷,评分办法为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新媒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新媒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新媒体概论英文名称: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总学时:36 学分: 2适用对象: 新闻徐学专业本 3 年级学生先修课程:二、编写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面向新闻学专业课,课程内容为概论、技术论、影响论、产业论、融合论、控制论等相关内容,对新媒体的概念、特征、产生背景、社会影响、产业发展、新媒体带来的媒介融合、新媒体管理规范等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阐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了解新媒体的定义、特征、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新媒体的产业和新媒体的管理。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学习,是新闻学专业的学生对新媒体概论这一新兴学科的总体框架有大致的认识,对它的发展脉络有基本的了解,并能够对其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思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提高跨学科学习的能力,运用新媒体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当代社会现实问题的能力,并为今后的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打下基础。
学习目的: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了解新媒体的基本理论;着重学习新媒体的现象和本质;掌握新媒体现象和传播理论的关系;为今后学习新闻理论和新闻业务打下基础。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讲授为1个学期。
重点是了解新媒体的定义、类型。
新媒体产生的社会原因、新媒体的社会影响和新媒体产业。
由于新媒体是新生事物,很多新媒体都停留在零碎的现象,还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
因此学习的难点是从零散的现象中抽象出符合实际规律的理论。
需要借助社会学和传播学理论,加强该门课程的理论深度。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1、系统讲授有关新媒体的基本理论,使学生有一个比较明晰的整体把握。
2、持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通过对精选个案的剖析,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新媒体在现代信息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意义;注意引导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实习中主动运用所学知识。
3、讲授中强调新媒体伦理,使学生逐渐培养起良好的媒介素养,正确使用新媒体。
《新媒体概论》教学大纲(2022版)
《新媒体概论》教学大纲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of New Media课程代码:221001001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开课学期:大一第1学期总学时:36(讲课:36)总学分:2考核方式:平时考勤、作业、课堂表现、期末统考(线上线下均可)先修课程:无适用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新闻专业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专业基础课,授课学期为大一第一学期,为专业后续课程《电子商务》、《网络营销与策划》、《新媒体运营》等打下基础。
本课程通过介绍新媒体的界定、类型、特征、产业、发展概况、运营和管理等知识,搭建了一个由新媒体的新知识、新观点和新思想构筑的学习框架,并将新媒体相关理论和应用详尽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希望学生能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学习框架和培养相关能力。
本课程主要通过理论授课的方式完成教学,授课课时为36学时,考核方式为期末统一考试(线上线下均可)。
二、课程目标及其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对传统的大众传播而言,新媒体的发展是无法回避的。
对于传媒行业从业者来说,了解新媒体,熟悉新媒体,学会使用新媒体,不但是必须的,而且是必备的。
结合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编导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应用需求,该课程教学时理论联系实际,在介绍基本理论的前提下,侧重于新媒体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探讨,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结三、课程教学要求第一章新媒体概述教学内容:第一节了解传播媒介1.传播媒介的概念2.传播媒介的发展3.传播媒介的类型与特点4.新传播媒介第二节新媒体的界定1.新媒体的概念2.新媒体的构成要素第三节新媒体的类型1.按传播途径进行分类2.按传播媒介进行分类3.按传播形态进行分类第四节新媒体的特征1.传播特征2.产业特征3.舆论特征4.文化特征第五节新媒体产业及发展概况1.新媒体产业的内涵与特征2.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概况学生学习预期成果:1.了解传播媒介的相关知识;2.了解新媒体的概念和构成要素;3.熟悉新媒体的类型与特征;4.熟悉新媒体产业及发展概况。
《新媒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新媒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新媒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和娱乐的重要工具。
为了满足学生对新媒体知识的需求,本课程旨在介绍新媒体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新媒体领域的相关知识。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新媒体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具备以下能力:1. 理解新媒体的概念、特征和发展趋势;2. 掌握新媒体的基本原理和技术;3. 熟悉新媒体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能够分析其影响;4. 运用新媒体工具追踪和分析当代社会的新闻和事件;5. 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运用新媒体进行信息传播和创作。
三、教学内容与安排1. 新媒体基础概念与发展历程a. 定义和特征:介绍新媒体的定义,阐述其与传统媒体的区别;b. 发展历程:回顾新媒体的发展历程,了解其演变的背景和重要节点。
2. 新媒体技术与应用a. 多媒体技术:介绍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领域;b. 社交媒体:探讨社交媒体的兴起和影响,剖析社交媒体平台的特点和功能;c. 移动互联网:分析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讨论移动应用的创新与发展。
3. 新媒体与社会变革a. 社会媒体与政治:研究新媒体对政治领域的影响,探讨社交媒体与政治参与的关系;b. 新媒体与文化传播:分析新媒体对文化传播方式的改变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c. 新媒体与经济发展:探讨新媒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和挑战。
4. 新媒体新闻传播a. 网络新闻环境:研究网络新闻环境的特点和现状,讨论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关系;b. 新闻生产与传播:介绍新闻在新媒体环境下的生产和传播方式,重点分析新闻传播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5. 新媒体创作与实践a. 创意与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创新能力,探讨新媒体创作过程中的要素和方法;b. 媒体素养培养:引导学生运用新媒体工具进行信息整合、创作和传播,提高媒体素养水平。
四、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介绍新媒体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发展趋势;2. 分组讨论和小组作业: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小组作业,促进学生的合作与交流;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熟悉新媒体工具的使用和应用;4. 个案分析:引入实际案例,分析新媒体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影响。
(完整word)课程标准新媒体概论
《新媒体概论》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与定位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和编导专业均面向大众传媒组织,培养能够适应大众传媒的需求与变革,从事大众传媒的信息建构与传播以及媒介经营与管理等等业务的媒体从业者。
面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具有创造性策略和构思的专业的职业化的媒体新人。
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熟悉新兴媒体的特点及其运作规律是必须的,因此我们开设了《新媒体概论》这一课程。
这一课程的教学建立在对传统媒体已有基本认识的基础上,作为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编导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实践性等特色的课程。
三、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新媒体,熟悉新媒体,学会使用新媒体。
2。
能力目标:结合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培养学生新媒体使用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结合现实资料,进行逻辑推理,科学预测的能力。
四、主要内容和要求第一章新媒体概说【目的要求】介绍新媒体的概念,新媒体的技术依托,剖析新媒体的传播特性,探讨新媒体的社会影响.以这几个点为核心对新媒体进行宏观的、总体的介绍,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设计建议】本章内容主要是了解新媒体概论的基本内容。
【讲授内容】1。
新媒体的概念2.新媒体的技术依托3.新媒体的传播特性4.新媒体的社会影响【自学内容】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新媒体的宏观发展状况。
第二章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目的要求】介绍门户网站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探讨门户网站的特征及其影响;介绍搜索引擎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比较研究Google和百度,分析搜索引擎的发展趋势。
【教学设计建议】本章内容主要是了解门户网站的基本内容。
【讲授内容】1.门户网站概述2。
门户网站的特征及影响3.搜索引擎发展概述4.搜索引擎详析5.两大中文搜索引擎的比较6.搜索引擎的未来之路【自学内容】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新媒体的宏观发展状况。
第三章虚拟社区【目的要求】介绍虚拟社区的概念由来,讲解发展历程,探讨虚拟社区的特点和社会影响,重点剖析商务类和教育类虚拟社区。
新媒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新媒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 课程名称:新媒体概论- 课程学时:36学时- 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 先修课程:无- 任课教师:XXX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新媒体及其相关概念、应用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在新媒体领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1. 了解新媒体的概念、起源和演变过程;2. 掌握新媒体技术和工具的基本使用方法;3. 理解新媒体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4. 分析新媒体对传统传媒的冲击和变革;5. 探索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和未来走向。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新媒体概念与演变- 新媒体定义和特征- 新媒体与传统传媒的比较-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历程2. 新媒体技术与工具- 网络技术与应用- 社交媒体平台及其应用- 移动互联网技术与应用3. 新媒体与社会变革- 新媒体对社交关系的影响- 新媒体对商业模式的改变- 新媒体与公共舆论4. 新媒体与传统传媒的冲击- 新媒体对新闻传媒行业的影响- 新媒体与电视、广播、报纸的关系- 新媒体对文化产业的影响5. 新媒体发展趋势和前景- 虚拟现实技术在新媒体领域的应用- 人工智能与新媒体的结合- 大数据与新媒体的发展四、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 理论讲授:通过授课方式传达新媒体概念、理论和相关知识。
2.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新媒体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和挑战。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 桌面演练: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新媒体技术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五、考核方式为了全面评价学生对新媒体概论课程的掌握程度,将采用以下考核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试:考查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期末论文: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新媒体发展趋势和未来前景的论文。
4. 实践项目:学生需自行策划并完成一个与新媒体相关的实践项目,并进行报告。
新媒体概论教学大纲
新媒体概论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新媒体概论是一门介绍新媒体概念、特点、发展历程以及未来趋势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新媒体的基本概念、特点、类型以及在新媒体时代下的传播方式,同时掌握新媒体的运营策略和技巧,为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应对新媒体挑战做好准备。
二、课程目标1、理解新媒体的概念和特点,掌握新媒体的类型和传播方式。
2、了解新媒体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掌握新媒体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3、学习新媒体的运营策略和技巧,掌握新媒体营销的基本技能。
4、通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三、教学内容第一章:新媒体概述1、1新媒体的定义和特点2、2新媒体的种类和类型3、3新媒体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第二章:新媒体的传播方式2、1新媒体的传播特点21、2新媒体传播的途径和方式211、3新媒体传播的效果和影响第三章:新媒体的运营策略和技巧3、1新媒体的运营理念和策略31、2新媒体营销的技巧和方法311、3新媒体运营中的风险和挑战第四章:新媒体实践操作4、1新媒体实践操作的基本技能41、2新媒体实践操作的案例分析411、3新媒体实践操作的实践项目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解:通过讲解新媒体的概念、特点、类型以及传播方式等基础知识,帮助学生了解新媒体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的新媒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新媒体的传播方式和运营策略。
3、小组讨论: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和交流,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新媒体的运营技巧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考核方式1、课堂表现: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参与度以及小组讨论的表现,评估学生的课堂表现。
2、作业: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情况,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的方式,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综合理解和应用能力。
4、实践项目:根据实践项目的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新媒体概论教学大纲与实训大纲
新媒体概论教学大纲与实训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新媒体概论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3、课程学时:XX 学时4、课程学分:XX 学分二、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一门介绍新媒体基本概念、理论和应用的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新媒体的发展历程、特点、类型、传播规律以及相关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为后续深入学习新媒体相关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新媒体的定义、特点、类型和发展趋势。
(2)掌握新媒体的传播模式、受众特征和效果评估方法。
(3)熟悉新媒体相关的技术基础,如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等。
(4)学习新媒体内容创作与策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新媒体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具备一定的新媒体内容创作和策划能力。
(3)能够熟练运用新媒体工具进行信息传播和交流。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适应新媒体行业的快速发展。
(2)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在新媒体实践中能够与他人有效合作。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在新媒体传播中遵守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一)新媒体概述1、新媒体的定义与内涵2、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比较3、新媒体的发展历程与趋势(二)新媒体的类型1、网络新媒体(如网站、博客、微博、微信等)2、移动新媒体(如手机媒体、移动应用等)3、数字新媒体(如数字电视、数字广播等)(三)新媒体的传播模式1、新媒体的传播特点2、新媒体的传播渠道3、新媒体的传播效果评估(四)新媒体的受众1、新媒体受众的特征与需求2、新媒体受众的行为分析3、新媒体受众的互动与参与(五)新媒体的技术基础1、网络技术(如互联网协议、网络拓扑结构等)2、数字技术(如数字编码、数字压缩等)3、多媒体技术(如图像处理、音频处理、视频处理等)(六)新媒体内容创作与策划1、新媒体内容的选题与定位2、新媒体文案的写作技巧3、新媒体视觉设计的原则与方法4、新媒体的营销与推广策略(七)新媒体的法律法规与伦理道德1、新媒体相关的法律法规2、新媒体传播中的伦理道德问题3、新媒体从业者的职业素养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课堂讲授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系统传授新媒体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新媒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新媒体概论课程教学大纲I. 课程简介A. 课程名称:新媒体概论B. 课程编号:XXXC. 授课对象:大学本科生D. 学时安排:36学时(包括理论课和实践课)E. 先修课程:无F. 教材:《新媒体概论导论》II. 课程目标A. 掌握新媒体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B. 理解新媒体对社会、文化和经济的影响C. 探索新媒体技术与应用D. 培养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E. 培养学生对新媒体发展趋势的敏感性和分析能力III. 教学内容A. 第一部分:新媒体基础1. 新媒体的定义与分类2. 新媒体发展的历史和背景3.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对比分析B. 第二部分:新媒体与社会1. 新媒体与社交网络2. 新媒体与公共舆论3. 新媒体与政治传播C. 第三部分:新媒体与文化1. 新媒体与文化传承2. 新媒体与文化创意产业3. 新媒体与全球化的文化交流D. 第四部分:新媒体技术与应用1. 网络技术与应用2. 移动互联网与应用3.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新媒体中的应用E. 第五部分:新媒体创新与创业1. 新媒体创新案例分析2. 新媒体创业环境与机会3. 新媒体创新团队的管理与合作IV. 教学方法A. 理论课1. 讲授新媒体基础理论知识2. 分析新媒体案例,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3. 课堂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交流与合作B. 实践课1. 学习新媒体应用软件的操作与实践2. 设计并实现小型新媒体项目3. 实地参观新媒体企业,了解行业发展现状V. 评价方式A.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作业完成情况等B. 课堂考试:对理论知识的考察C. 实践项目评估:对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评估VI. 参考资料A. 教材:1. 《新媒体概论导论》2. 《新媒体与社会》3. 《新媒体技术与应用》B. 阅读材料:1. Jenkins, H. (2006). Convergence Culture: 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2. Castells, M. (2009). Communication Power.3. Shirky, C. (2010). Cognitive Surplus: Creativity and Generosity ina Connected Age.注:以上大纲仅供参考,可能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具体内容以实际教学计划为准。
新媒体概论教学大纲
《新媒体概论》教学大纲1.课程的基本描述课程名称: 新媒体概论 An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media课程号: 18600886j 课程性质: 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 广播电视编导参考教材:理论 彭兰. 新媒体导论.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实验总 学 时: 48学时 理论学时: 46学时 实验学时:上机学时:翻转、案例 实践、创新 案例:12学时; 实践:12学时 学 分: 3学分开课学期: 第五学期前导课程: 广播电视概论、电视新闻理论与实务 后续课程:2.教学定位2.1 2.1 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新媒体概论》以新媒体新闻传播理论为基础,结合典型的新媒体传播案例,培养学生对新媒体新闻、新媒体传播、新媒体营销、新媒体文化、新媒体用户、新媒体媒介素养、新媒体技术、新媒体法律法规的认识能力、分析能力、和运用能力,注重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1、探讨对新媒体概念的界定,充分理解新传播革命的变化和本质、探讨对新媒体概念的界定,充分理解新传播革命的变化和本质2、梳理新媒体技术变迁的脉络,了解数字技术对互联网普及的推动作用、梳理新媒体技术变迁的脉络,了解数字技术对互联网普及的推动作用3、辨识互联网生产者、传播者、接受者的身份转变,掌握新媒体用户在互联网时代的生存特点时代的生存特点4、比较数字化、可视化、社会化媒体、大数据、AI 新闻等各种新兴新型信息生产加工方式,掌握新媒体信息生产传播的新特点产加工方式,掌握新媒体信息生产传播的新特点5、比较大众文化、主流文化、亚文化,了解新媒体文化及其影响、比较大众文化、主流文化、亚文化,了解新媒体文化及其影响6、利用对网络问政、网络舆情、意见领袖、互联网社会思潮的学习,了解互联网和社会发展的相关作用网和社会发展的相关作用7、分析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在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的重要性,做一个具有评判能力、思辨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的合格人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媒体概论》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和编导专业均面向大众传媒组织,培养能够适应大众传媒的需求与变革,从事大众传媒的信息建构与传播以及媒介经营与管理等等业务的媒体从业者。
面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具有创造性策略和构思的专业的职业化的媒体新人。
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熟悉新兴媒体的特点及其运作规律是必须的,因此我们开设了《新媒体概论》这一课程。
这一课程的教学建立在对传统媒体已有基本认识的基础上,作为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编导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实践性等特色的课程。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新媒体,熟悉新媒体,学会使用新媒体。
2.能力目标:结合传媒策划与管理专业、培养学生新媒体使用能力。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理论,结合现实资料,进行逻辑推理,科学预测的能力。
四、主要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新媒体概说
【目的要求】
介绍新媒体的概念,新媒体的技术依托,剖析新媒体的传播特性,探讨新媒体的社会影响。
以这几个点为核心对新媒体进行宏观的、总体的介绍,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设计建议】本章内容主要是了解新媒体概论的基本内容。
【讲授内容】
1.新媒体的概念
2.新媒体的技术依托
3.新媒体的传播特性
4.新媒体的社会影响
【自学内容】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新媒体的宏观发展状况。
第二章门户网站和搜索引擎
【目的要求】
介绍门户网站的发展历史及现状、探讨门户网站的特征及其影响;介绍搜索引擎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比较研究Google和百度,分析搜索引擎的发展趋势。
【教学设计建议】本章内容主要是了解门户网站的基本内容。
【讲授内容】
1.门户网站概述
2.门户网站的特征及影响
3.搜索引擎发展概述
4.搜索引擎详析
5.两大中文搜索引擎的比较
6.搜索引擎的未来之路
【自学内容】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新媒体的宏观发展状况。
第三章虚拟社区
【目的要求】
介绍虚拟社区的概念由来,讲解发展历程,探讨虚拟社区的特点和社会影响,重点剖析商务类和教育类虚拟社区。
组织学生观察教育类虚拟社区(例西祠胡同安广院BBS),引导学生熟悉这一类虚拟社区,掌握这一类虚拟社区的特点及其在群体中的作用,对群体的影响。
【教学设计建议】通过网站链接介绍虚拟社区的基本内容。
【讲授内容】
1.虚拟社区的基本概念
2.虚拟社区的发展历程概述
3.虚拟社区的特点
4.虚拟社区的社会影响
5.商务类和教育类虚拟社区
【自学内容】试论虚拟社区的现实影响——以西祠胡同安广院BBS为例
第四章网络文学
【目的要求】
了解网络文学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熟悉当前网络文学的发展状况,剖析网络文学的社会影响,分析网络文学的发展前景。
【教学设计建议】通过网站链接介绍网络文学的基本内容。
【讲授内容】
1.网络文学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2.网络文学概观
3.网络文学的社会影响
4.网络文学的发展趋势
【自学内容】小组作业,通过二手资料收集了解我国网络动画产业发展现状,剖析发展瓶颈,给出解决途径,完成中国网络动画市场调查报告。
第五章数字电视
【目的要求】
了解国内外数字电视的发展概况,熟悉数字电视的特点及影响,熟悉国内数字电视的发展现状及典型模式,熟悉数字电视的发展瓶颈。
【教学设计建议】通过网站链接介绍数字电视的基本内容。
【讲授内容】
1.数字电视概述
2.数字电视的特点及影响
3.国外数字电视发展概况
4.中国数字电视发展概况
【自学内容】实地调查,掌握合肥市数字电视发展情况,小组讨论目前合肥市数字电视发展态势,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撰写调查报告。
五、教学条件
该课程作为一门专业课,具有正规的多媒体教室,设备先进的实训教室,具有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完全能满足本门课程的实践教学,保障了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该课程同时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网络资源,学生可以通过上网,预习、复习相关知识,并为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做好准备。
六、学时分配建议表
七、实施建议
1、教学组织
本课程教学方式主要采用课堂教学、课堂演示、课后训练及作业、课外指导、课外实践、考核等方式进行。
课堂教学主要以讲授方式进行,授课过程中注重基本技巧和知识的讲解以及突出重点、难点;通过讲练结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强化分层次教学的理念,利用PPT营造影视效果,在讲授的同时,通过随堂训练,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以练带学,把课堂讲授与练习有效结合起来。
考试分数构成百分比例为:总成绩100%=平时实践考核50%+期末考核50%。
2、教材选编
1.宫承波主编,《新媒体概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版
3、教学团队
课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应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具备丰富的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业务知识。
教师队伍要有一定的文字写作能力、新闻采访方面的知识,年龄上30-45岁之间。
两至三人组建成课程教学团队。
4、教学评价
根据高职高专对实践教学的要求,本课程在完成必要的理论知识讲授外,学生必须在业余时间完成实训项目才能真正掌握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基本知识。
在课堂讲授过程中,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
本课程建议在教学中采用任务教学法、自主学习法、项目教学法为主的教学方法,辅以开放讨论式、分析讲评式、启发引导式等多种策略灵活运用。
学、练同步,做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实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5、教学资源
参考书目
1.闵大洪著,《数字传媒概要》,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
3.廖祥忠著,《数字艺术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
4.蒋宏、徐剑著,《新媒体导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八、有关说明:无
撰写: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