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ari畸形 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颅内压增高型:脑组织受压引起脑水 肿,可以有头痛,伴呕吐、眩晕、眼底 水肿、颈项强直等颅内压增高症状。
Chiari畸形的诊断:
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颅颈交界处X片、 CT 、MRI
MRI是诊断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和指 导治疗的最佳手段,可以清晰显示颈髓 受压的确切部位、程度及是否伴有空洞 畸形 ,为手术提供依据。
钱氏线(Chamberlain’sline):亦称腭枕线。 头颅侧位片由硬腭后缘向枕大孔后上缘 作一连线,即为钱氏线,正常人齿状突 在此线的3mm以下,若超过此限即为颅 底凹陷症。
麦氏线(McGregor’sline):也称基底线。 由硬腭后缘至枕骨鳞部最低点连线,即 麦氏线,正常齿状突不应高出此线6mm, 若超过即为颅底凹陷症。
枕大孔区蛛网膜下腔梗阻,造成颅内、 椎管内压力失衡。引起脑脊液循环的垂 直运动(抽吸样效应),促使脑脊液向中央 管分流而导致脊髓空洞形成
Ball—脑脊液脊髓实质渗透学说
脑脊液流出枕大孔区梗阻时,高位颈髓 蛛网膜下腔产生的压力波作用于颈髓表 面.脑脊液通过脊髓血管间隙渗入脊髓 实质内产生空洞
Chiairi畸形的临床表现
根据MRI成人Chiari畸形的分型:
A型:小脑扁桃体下疝合并有脊髓空洞 B型:小脑扁桃体下疝不伴有脊髓空洞
A型主要表现为脊髓症状,手术疗效较差;
B型主要表现为脑干和小脑症状,手术效 果较好
Chiari畸形的合并症:
脊髓空洞症(大约56% ) 脑积水 枕骨大孔区畸形(颅底凹陷、扁平
基底角:由鼻根部至蝶鞍中心和蝶鞍中 心至枕大孔前缘两线形成的角度,正常 为109°~148°,平均132.3°,颅底凹 陷症时此角增大。
Bull角:硬腭平面与寰椎平面所成的角度, 正常小于13°,大于13°即为颅底凹陷 症。
二腹肌沟连线(fishgold线):在颅骨前后位断 层片上作两侧二腹肌沟的连线,从齿状突尖 到此线的距离,正常为5~15mm,若齿状突 顶点接近此线甚至超过此线即为颅底凹陷。
Meadows等认为。诊断Chiari畸形的标准 是扁桃体下疝至少在枕大孔下方5mm或 更低,而把下疝至l-5mm之间称为“异位 扁桃体”。
Barkovich等认为小脑扁桃体下缘在枕骨 大孔下2-3mm被认为是正常值界限,同 时指出所有有症状的Chiari畸形病人均超 出3 mm。
目前建议MRI矢状位一侧或两侧小脑扁 桃体疝出枕骨大孔平面5 mm以上就可确 诊。
颅底、寰枢椎脱位、寰枕融合、颈 椎2-3节融合等 )
Chiari畸形合并 脊髓空洞症的发病机制:
Gardner—流体动力学说
后颅窝解剖异常,导致第四脑室正中孔 阻塞.脑脊液流出受阻,由于脑室脉络 丛搏动形成的冲击力向下传递,使得脊 髓中央管扩大,形成脊髓空洞。
Williams—颅内与椎管内压力分离 学说
无症状
有症状 ①枕颈区受压型:由于小脑扁桃体下疝或伴有 颅底凹陷.会出现相应的后组颅神经及小脑的 受压。以头痛、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吞咽困 难及锥体束征为主要特征。 ②脊髓中央受损型:因延髓上颈段受压,以肩 胛区痛觉分离型感觉障碍、偏瘫、四肢瘫及肌 萎缩为主要表现。
③小脑损害型:小脑受累可以出现步态 不稳、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及皮质脊髓 束征为主。
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有明显的神经症状和体征 病情有进行性进展
传统手术方式
①后颅窝减压术 ②后路窝减压及脊髓空洞切开引流术 ③后颅窝减压及小脑扁桃体切除术 ④后颅窝减压、脊髓空洞切开引流术及 小脑扁桃体切除术
改良术式的进展
Bogdanov认为Chiari畸形I型合并脊髓空 洞与后颅窝狭窄及脑脊液循环障碍有关, 故枕大池扩大重建较好解决了脊髓空洞 的问题。
Boogard角:枕大孔前后缘连线和枕骨斜坡 所形成的角度,正常为119.5°~136°,颅 底凹陷症时此角增大
外耳孔高度指数:头颅侧位片上外耳孔 中心点或两侧外耳孔连线中点至枕骨大 孔前后缘连线向前延长线的距离,即为 外耳孔高度指数正常为13~25mm,平均 17.64mm,小于13mm即为颅底凹陷症。
Holly等认为小脑下垂是后颅窝减压术的 并发症,可采用特殊的“骨瓣”修补原 来扩大的后颅窝骨窗,修补人工硬膜, 重建枕大池。
张玉琪等认为切除下疝小脑扁桃体并脊 髓中央管口松解术是治疗Chiari畸形合 并脊髓空洞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手术方 法。
对颅底凹陷征并Chiari畸形及脊髓空洞 的患者,Thomas等后颅窝减压术后同时 行内固定融合术随访l-3年,临床神经障 碍体征明显改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目前国内外治疗Chiari畸形合并颅底凹陷 采取的主要术式包括经后方入路的枕下 减压、 枕颈融合术,寰枢椎融合术,经口腔 前路齿状突切除术,经枕颈侧方的远外侧 入路或枕下后外侧入路齿状突切除术等
颈后路寰椎后弓、枕骨大孔减压, 枕颈融合、Cervifix内固定术
患者女性,50岁。双侧肢体、躯体麻木、 无力伴头晕二年,伴行走不稳、双手无力。
小脑扁桃体疝出程度与典型的临床症状 及病情严重程度之间无明显的线性相关 关系。
颈延髓角:沿寰椎前弓上缘做一水平线, 取其与颈髓交界的中点定位P0,沿脑桥
下缘做一切线,与延髓的交面中点定位 P1,沿C2/3间盘平面做一水平线,与颈 髓交界的平面定为P2,三点连线的夹角 即为延髓角
颈延髓角对于量化延髓、颈脊髓压迫程 度以及评价术后压迫解除情况等有重要 价值。术后该角度恢复得越接近正常值 范围,说明减压术效果越好
谢谢!
青年女性患者,因四肢力弱、行走不稳入 院。左为MRI,右为CT三维重建,检查示 枕颈畸形,其畸形包括寰枕融合、寰椎发 育不全、C2-3分节不全、寰枢椎脱位、 小脑扁桃体下疝及颅底凹陷、扁平颅底。
Chiairi畸形的治疗
手术原则: 去除脑干及下疝的小脑扁桃体的骨性束 缚,解除因疝出导致的硬膜压迫,重建 枕骨大孔正常的脑脊液动力学,并保持 硬膜的密闭性。
鉴别诊断
颅底凹陷症:别名基底凹陷症;颅底陷 入症,颅底内翻或颅底压迹,本病是以 枕骨大孔为中心的颅底骨组织、寰椎及 枢椎骨质发育畸形,寰椎向颅腔内陷入, 致枢椎齿状突高出正常水平进入枕骨大 孔使后颅窝变小,压迫延髓小脑及牵拉 神经根产生一系列症状,同时可有椎动 脉受压出现供血不足表现。
颅底凹陷相关径线测量
双乳突连线(Metzger线) :正位片上,两 乳突之间的连线正常时此线正通过寰枕关节, 齿状突可达此或高出此线1~2mm,颅底凹 陷症时超过此值为异常。
克劳指数(Klaus’sindex):齿状突顶点到 鞍结节与枕内隆突间连线的垂直距离。 正常为40~41mm,若小于30mm即为 颅底凹陷症。
国人的颈延髓轴线夹角约为156.9°~ 174.7°
疝出小脑最突出的部分压迫延髓和上段 颈髓时,颈延髓角可能会变小,而压迫 颈延髓交界区时,该角度则可能会增大
鉴别诊断
(一)颅枕交界处先天性畸形 1.颅底凹陷:以枕大孔为中心的颅底骨内陷畸形。主
要改变为枕骨变扁,枕大孔歪曲及前后径减少,常伴 寰枕融合。 2.寰枕部分或完全融合,枕骨偏移并伴有旋转使两侧 寰枕融合高度不等,枢椎齿状突上升可造成延髓或颈 髓的压迫。 3.先天性寰枢椎脱位:多为齿状突发育不良或缺如, 寰枢椎脱位常致延髓及上颈髓压迫。 (二)后颅窝及枕骨大孔区肿瘤 可有颅压增高、颅神经麻痹及小脑症状,仅以临床表 现与本综合征难以鉴别。CT或MRI检查可见颅后窝实 质性占位、中线偏移及幕上脑积水征象,颈椎X线片无 异常发现。
扁平颅底
正常时颅前、中、后凹有先后逐次低下 如阶梯状,在扁平颅底则失去这种关系, 颅中窝、颅前窝底部和颅底斜坡部均向 颅内凹陷,颅底扁平,是颅颈交界区较 常见的先天性骨畸形,单独存在时一般 不出现症状,常与颅底凹陷症并发。
诊断主要根据颅骨侧位片测量颅底角 (颅骨侧位片由鼻根至蝶鞍中心连线与 蝶鞍中心向枕大孔前缘连线形成的夹 角),颅底角大于148°,具有诊断意义
通过经口入路手术,彻底松解后,再采用TARP手术, 将枢椎完全拉下来复位并用钢板固定。
术前后的CT对比,枢椎齿突从颅内 “拉出来”,回到了生理的位置, 完全复位。
术前后MR对比,脊髓的压迫彻底 解除,脊髓空洞也显著缩小。
Chiari畸形的术后常见并发症:
皮下积液或脑脊液漏 后组颅神经的影响 头痛 切口难愈合 高热 急性脑干水肿
Arnold-Chiari畸形
概念
Chairi畸形是一种以小脑扁 桃体下疝入椎管内致后脑 诸结构、脑干、小脑及后 组颅神经受牵拉导致一系 列功能障碍的后脑先天性 疾病
颅颈交界区的解剖结构
目前关于小脑扁桃体下疝形成机制比较 公认观点是由于胚胎时期,中胚层体节 枕骨部发育不良,导致枕骨发育迟缓滞 后,使得出生后正常发育的后脑结构因 后颅窝过度挤压而疝入到椎管内
Chiari畸形的分型
Ⅰ型: 小脑扁桃体下疝至枕 骨大孔平面下,呈锥状 向椎管内疝入;最多见
Ⅱ型:
小脑扁桃体及后 颅窝内容物包括脑 干,第四脑室,小脑 蚓部均下疝至枕骨 大孔下,常合并有 脑积水
Ⅲ型: 延髓向下移位,包括小脑 及后颅窝内容物的脑脊膜 膨出;
Ⅳ型: 小脑发育不全。
Ⅲ型及Ⅳ型均少见
Chiari畸形的诊断:
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颅颈交界处X片、 CT 、MRI
MRI是诊断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和指 导治疗的最佳手段,可以清晰显示颈髓 受压的确切部位、程度及是否伴有空洞 畸形 ,为手术提供依据。
钱氏线(Chamberlain’sline):亦称腭枕线。 头颅侧位片由硬腭后缘向枕大孔后上缘 作一连线,即为钱氏线,正常人齿状突 在此线的3mm以下,若超过此限即为颅 底凹陷症。
麦氏线(McGregor’sline):也称基底线。 由硬腭后缘至枕骨鳞部最低点连线,即 麦氏线,正常齿状突不应高出此线6mm, 若超过即为颅底凹陷症。
枕大孔区蛛网膜下腔梗阻,造成颅内、 椎管内压力失衡。引起脑脊液循环的垂 直运动(抽吸样效应),促使脑脊液向中央 管分流而导致脊髓空洞形成
Ball—脑脊液脊髓实质渗透学说
脑脊液流出枕大孔区梗阻时,高位颈髓 蛛网膜下腔产生的压力波作用于颈髓表 面.脑脊液通过脊髓血管间隙渗入脊髓 实质内产生空洞
Chiairi畸形的临床表现
根据MRI成人Chiari畸形的分型:
A型:小脑扁桃体下疝合并有脊髓空洞 B型:小脑扁桃体下疝不伴有脊髓空洞
A型主要表现为脊髓症状,手术疗效较差;
B型主要表现为脑干和小脑症状,手术效 果较好
Chiari畸形的合并症:
脊髓空洞症(大约56% ) 脑积水 枕骨大孔区畸形(颅底凹陷、扁平
基底角:由鼻根部至蝶鞍中心和蝶鞍中 心至枕大孔前缘两线形成的角度,正常 为109°~148°,平均132.3°,颅底凹 陷症时此角增大。
Bull角:硬腭平面与寰椎平面所成的角度, 正常小于13°,大于13°即为颅底凹陷 症。
二腹肌沟连线(fishgold线):在颅骨前后位断 层片上作两侧二腹肌沟的连线,从齿状突尖 到此线的距离,正常为5~15mm,若齿状突 顶点接近此线甚至超过此线即为颅底凹陷。
Meadows等认为。诊断Chiari畸形的标准 是扁桃体下疝至少在枕大孔下方5mm或 更低,而把下疝至l-5mm之间称为“异位 扁桃体”。
Barkovich等认为小脑扁桃体下缘在枕骨 大孔下2-3mm被认为是正常值界限,同 时指出所有有症状的Chiari畸形病人均超 出3 mm。
目前建议MRI矢状位一侧或两侧小脑扁 桃体疝出枕骨大孔平面5 mm以上就可确 诊。
颅底、寰枢椎脱位、寰枕融合、颈 椎2-3节融合等 )
Chiari畸形合并 脊髓空洞症的发病机制:
Gardner—流体动力学说
后颅窝解剖异常,导致第四脑室正中孔 阻塞.脑脊液流出受阻,由于脑室脉络 丛搏动形成的冲击力向下传递,使得脊 髓中央管扩大,形成脊髓空洞。
Williams—颅内与椎管内压力分离 学说
无症状
有症状 ①枕颈区受压型:由于小脑扁桃体下疝或伴有 颅底凹陷.会出现相应的后组颅神经及小脑的 受压。以头痛、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吞咽困 难及锥体束征为主要特征。 ②脊髓中央受损型:因延髓上颈段受压,以肩 胛区痛觉分离型感觉障碍、偏瘫、四肢瘫及肌 萎缩为主要表现。
③小脑损害型:小脑受累可以出现步态 不稳、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及皮质脊髓 束征为主。
手术治疗的适应证: 有明显的神经症状和体征 病情有进行性进展
传统手术方式
①后颅窝减压术 ②后路窝减压及脊髓空洞切开引流术 ③后颅窝减压及小脑扁桃体切除术 ④后颅窝减压、脊髓空洞切开引流术及 小脑扁桃体切除术
改良术式的进展
Bogdanov认为Chiari畸形I型合并脊髓空 洞与后颅窝狭窄及脑脊液循环障碍有关, 故枕大池扩大重建较好解决了脊髓空洞 的问题。
Boogard角:枕大孔前后缘连线和枕骨斜坡 所形成的角度,正常为119.5°~136°,颅 底凹陷症时此角增大
外耳孔高度指数:头颅侧位片上外耳孔 中心点或两侧外耳孔连线中点至枕骨大 孔前后缘连线向前延长线的距离,即为 外耳孔高度指数正常为13~25mm,平均 17.64mm,小于13mm即为颅底凹陷症。
Holly等认为小脑下垂是后颅窝减压术的 并发症,可采用特殊的“骨瓣”修补原 来扩大的后颅窝骨窗,修补人工硬膜, 重建枕大池。
张玉琪等认为切除下疝小脑扁桃体并脊 髓中央管口松解术是治疗Chiari畸形合 并脊髓空洞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手术方 法。
对颅底凹陷征并Chiari畸形及脊髓空洞 的患者,Thomas等后颅窝减压术后同时 行内固定融合术随访l-3年,临床神经障 碍体征明显改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目前国内外治疗Chiari畸形合并颅底凹陷 采取的主要术式包括经后方入路的枕下 减压、 枕颈融合术,寰枢椎融合术,经口腔 前路齿状突切除术,经枕颈侧方的远外侧 入路或枕下后外侧入路齿状突切除术等
颈后路寰椎后弓、枕骨大孔减压, 枕颈融合、Cervifix内固定术
患者女性,50岁。双侧肢体、躯体麻木、 无力伴头晕二年,伴行走不稳、双手无力。
小脑扁桃体疝出程度与典型的临床症状 及病情严重程度之间无明显的线性相关 关系。
颈延髓角:沿寰椎前弓上缘做一水平线, 取其与颈髓交界的中点定位P0,沿脑桥
下缘做一切线,与延髓的交面中点定位 P1,沿C2/3间盘平面做一水平线,与颈 髓交界的平面定为P2,三点连线的夹角 即为延髓角
颈延髓角对于量化延髓、颈脊髓压迫程 度以及评价术后压迫解除情况等有重要 价值。术后该角度恢复得越接近正常值 范围,说明减压术效果越好
谢谢!
青年女性患者,因四肢力弱、行走不稳入 院。左为MRI,右为CT三维重建,检查示 枕颈畸形,其畸形包括寰枕融合、寰椎发 育不全、C2-3分节不全、寰枢椎脱位、 小脑扁桃体下疝及颅底凹陷、扁平颅底。
Chiairi畸形的治疗
手术原则: 去除脑干及下疝的小脑扁桃体的骨性束 缚,解除因疝出导致的硬膜压迫,重建 枕骨大孔正常的脑脊液动力学,并保持 硬膜的密闭性。
鉴别诊断
颅底凹陷症:别名基底凹陷症;颅底陷 入症,颅底内翻或颅底压迹,本病是以 枕骨大孔为中心的颅底骨组织、寰椎及 枢椎骨质发育畸形,寰椎向颅腔内陷入, 致枢椎齿状突高出正常水平进入枕骨大 孔使后颅窝变小,压迫延髓小脑及牵拉 神经根产生一系列症状,同时可有椎动 脉受压出现供血不足表现。
颅底凹陷相关径线测量
双乳突连线(Metzger线) :正位片上,两 乳突之间的连线正常时此线正通过寰枕关节, 齿状突可达此或高出此线1~2mm,颅底凹 陷症时超过此值为异常。
克劳指数(Klaus’sindex):齿状突顶点到 鞍结节与枕内隆突间连线的垂直距离。 正常为40~41mm,若小于30mm即为 颅底凹陷症。
国人的颈延髓轴线夹角约为156.9°~ 174.7°
疝出小脑最突出的部分压迫延髓和上段 颈髓时,颈延髓角可能会变小,而压迫 颈延髓交界区时,该角度则可能会增大
鉴别诊断
(一)颅枕交界处先天性畸形 1.颅底凹陷:以枕大孔为中心的颅底骨内陷畸形。主
要改变为枕骨变扁,枕大孔歪曲及前后径减少,常伴 寰枕融合。 2.寰枕部分或完全融合,枕骨偏移并伴有旋转使两侧 寰枕融合高度不等,枢椎齿状突上升可造成延髓或颈 髓的压迫。 3.先天性寰枢椎脱位:多为齿状突发育不良或缺如, 寰枢椎脱位常致延髓及上颈髓压迫。 (二)后颅窝及枕骨大孔区肿瘤 可有颅压增高、颅神经麻痹及小脑症状,仅以临床表 现与本综合征难以鉴别。CT或MRI检查可见颅后窝实 质性占位、中线偏移及幕上脑积水征象,颈椎X线片无 异常发现。
扁平颅底
正常时颅前、中、后凹有先后逐次低下 如阶梯状,在扁平颅底则失去这种关系, 颅中窝、颅前窝底部和颅底斜坡部均向 颅内凹陷,颅底扁平,是颅颈交界区较 常见的先天性骨畸形,单独存在时一般 不出现症状,常与颅底凹陷症并发。
诊断主要根据颅骨侧位片测量颅底角 (颅骨侧位片由鼻根至蝶鞍中心连线与 蝶鞍中心向枕大孔前缘连线形成的夹 角),颅底角大于148°,具有诊断意义
通过经口入路手术,彻底松解后,再采用TARP手术, 将枢椎完全拉下来复位并用钢板固定。
术前后的CT对比,枢椎齿突从颅内 “拉出来”,回到了生理的位置, 完全复位。
术前后MR对比,脊髓的压迫彻底 解除,脊髓空洞也显著缩小。
Chiari畸形的术后常见并发症:
皮下积液或脑脊液漏 后组颅神经的影响 头痛 切口难愈合 高热 急性脑干水肿
Arnold-Chiari畸形
概念
Chairi畸形是一种以小脑扁 桃体下疝入椎管内致后脑 诸结构、脑干、小脑及后 组颅神经受牵拉导致一系 列功能障碍的后脑先天性 疾病
颅颈交界区的解剖结构
目前关于小脑扁桃体下疝形成机制比较 公认观点是由于胚胎时期,中胚层体节 枕骨部发育不良,导致枕骨发育迟缓滞 后,使得出生后正常发育的后脑结构因 后颅窝过度挤压而疝入到椎管内
Chiari畸形的分型
Ⅰ型: 小脑扁桃体下疝至枕 骨大孔平面下,呈锥状 向椎管内疝入;最多见
Ⅱ型:
小脑扁桃体及后 颅窝内容物包括脑 干,第四脑室,小脑 蚓部均下疝至枕骨 大孔下,常合并有 脑积水
Ⅲ型: 延髓向下移位,包括小脑 及后颅窝内容物的脑脊膜 膨出;
Ⅳ型: 小脑发育不全。
Ⅲ型及Ⅳ型均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