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地理知识框架

合集下载

区域地理学习框架

区域地理学习框架

区域地理学习知识框架
三 人文地理特征 1 农业:(发达与发展、自给与商品)区位、特征。 2 工业:区位/特征(资源、交通等)。 3 人文:人种、人口分布(分布、成因)宗教。 4 首都、著名城市、重要港口。
பைடு நூலகம்
区域地理学习知识框架
一 定位置 1 经纬度(重要经纬线) 2 海陆:①海:海湾、海峡(轮廓)、大洋 ②陆:范围、大 洲、岛、国家、首都及重要城市。 二 自然环境地理特征 1 地形:类型、地势、海岸线(地形剖面图及重要经纬线)。 2 气候:类型、特征(降水温度:全年总量、年月平均、季节 差异、最值)、原因、植被类型。 3 河流湖泊:①水文(地形、气候)②发源、流向、注入③洋 流④ 4 自然资源:矿产、水能、森林、渔业

高二区域地理知识点笔记

高二区域地理知识点笔记

高二区域地理知识点笔记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和人类活动的科学。

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区域地理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为大家整理和总结高二区域地理的知识点,并提供相关的笔记。

一、区域地理的概念区域地理是指研究地球表面不同地理区域之间的差异和联系的学科。

通过对不同地理区域的自然、人文和经济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揭示出各个地区的特点和特色。

二、常见的区域地理分区1. 自然地理分区自然地理分区是指按照自然地理条件,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不同的地域单位。

常见的自然地理分区包括陆地分区和海洋分区。

2. 人文地理分区人文地理分区是指按照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不同的区域。

常见的人文地理分区有文化地理、经济地理、政治地理等。

三、中国的区域地理1. 东部地区东部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人口。

该地区的主要城市有北京、上海、广州等。

东部地区的特点是工商业发达,交通便利。

2. 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是中国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但也具有丰富的资源潜力。

该地区的主要城市有成都、重庆等。

西部地区的特点是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好,但基础设施和工业发展相对薄弱。

3. 中部地区中部地区位于中国东西部之间,具有较好的地理位置优势。

该地区的主要城市有武汉、郑州等。

中部地区的特点是交通便利,农业发达,经济正在快速发展。

4. 南部地区南部地区是中国最热带的地区,气候湿热,资源丰富。

该地区的主要城市有广州、香港等。

南部地区的特点是农业生产发达,旅游业发展迅速。

5. 北部地区北部地区是中国气候最寒冷的地区,资源相对匮乏。

该地区的主要城市有哈尔滨、沈阳等。

北部地区的特点是工业发达,农业发展较为困难。

四、世界的区域地理世界的区域地理涉及世界各大洲的分区,每个大洲都有不同的特点和发展情况。

世界的区域地理主要包括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五、总结区域地理是地理学中重要的一个分支,通过研究不同地理区域的差异和联系,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多样性。

区域地理知识落实框架

区域地理知识落实框架

日 本
东 南 亚
南 亚 与 印 度
中 亚
1 2 3 4 5 6 7 8
位置组成 地形 气候 植被 河流湖泊 农牧业 矿产 工业
西 亚
非 洲
区域地理知识落实:表1
欧 洲 西 部 1 2 3 4 5 6 7 8 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位置组成 地形 气候 河流 植被 人口 工业 农业 旅游业 位置组成 地形 气候 河流湖泊 移民 美国位置 美国地形 美国河流 美国资源 美国农业 美国工业 俄 罗 斯 1 2 3 4 5 6 7 8 9 位置范围 地形 气候 河流湖泊 资源 农业 工业 交通 城市 拉 丁 美 洲 与 巴 西 1 2 3 4 5 6 7 8 9 位置组成 地形 气候 资源 居民人口 巴西人口 巴西农业 巴西工业 巴西城市
北 美 与 美 国
澳 大 利 亚
区域地理知识体系建构的方法
1.纵向掌握法
树立建构知识树
2.横向对比掌握法
如“湖泊知识的对比分析”
3.地理特征Leabharlann 系法 整理:地形→气候→农业区域地理知识落实:表1
1 2 3 4 5 6 7 8 位置组成 地形 地质 气候 河流 资源 工业 农业 1 位置组成 2 地形 3 河流 4 地质 5 气候 6 资源 7 人口 8 农业 9 经济问题 10 交通 1 2 3 4 5 6 7 位置 地形 气候 河流 矿产 农业 人口宗教 1 2 3 4 5 6 7 8 9 10 1 2 3 4 5 6 7 位置组成 地形 气候 自然带 河流 人口宗教 印度农业 印度矿产 印度工业 印度城市 位置轮廓 地形 气候 河流湖泊 资源 经济特征 人口

区域地理学习框架

区域地理学习框架

区域地理复习框架一、位置与范围1、地理位置:①经纬度位置(经纬线、热量带)、②海陆位置(大洲方位、濒临大洋、轮廓特征)、③相对位置(与哪些方位的拿些地区相邻、相望、接壤)、④半球位置(东西南北半球)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优越性)评价——气候、农业、交通、商业(边贸、海上贸易)(eg:《优化方案》P98 例2、P109第6题、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2、范围:主要国家或地区、包括岛屿、半岛、群岛、海峡、海沟、海湾、内海二、自然环境特征1、地形、地势、地质、地貌⑴地形:主要地形类型—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多种地形条件下)主要地形分布;主要地形区(名称、分布、经纬度)、山区与山地的区别⑵地势:地势高低状况(海拔高低)、起伏状况;(剖面图中)重要地形剖面特征⑶地貌:地貌类型、运用内力(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内力作用)、外力作用(流水、风力、冰川—侵蚀、堆积作用)——解释地貌(背斜山、背斜谷、向斜山、向斜谷、沙丘、沙垄、“U”谷、“V”谷、冲积扇、冲击平原、河口三角洲、刚果盆地、四川盆地、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吐鲁番盆地、贝加尔湖、死海、北美五大湖等)的成因;⑷地质:地质条件(火山、地震带、断层);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观点、6大板块的分布)解释典型地貌的成因(安第斯山、科迪勒拉山系、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红海、大西洋、东非大裂谷等);分析新西兰、冰岛、苏门答腊岛、爪哇岛的地质条件2、气候⑴分布:一般规律(描述: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典型地中海气候的城市、特殊分布(①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中美洲东北部的热带雨林气候;②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③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伊比利亚半岛中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④南亚巴基斯坦的热带沙漠气候;⑤冰岛南北侧的气候、;⑥索马里半岛的热带沙漠气候;⑦澳大利亚东南角、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火地岛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等)⑵成因分析:影响因素(气候成因分析、影响气温、降水的因素)——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大气运动){包括季风环流(冬、夏季风)、三圈环流(气压带、风带)}、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eg:《优化方案》P51热点探究)、洋流(日本的亚热带季风气侯分布的纬度较高;南北美洲西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狭长);特殊气候分布的成因分析(eg:分析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成因)⑶气候特征:气温:高低(原因分析)、变化(日较差、年较差);降水:年降水量的多少、变化(季节变化、年际变化)、雨季的长短;气温、降水的组合状况;光照、风力的强弱;气候类型的多样性;(eg:2010年高考题重庆卷36题)大陆性与海洋性的差异我国的气温、降水分布特点及原因分析;局部区域分析;气候类型、特征、锋面雨带推移拓展☆影响气温的因素:①纬度(决定因素):影响太阳高度、昼长(日照时间)、太阳辐射量、气温日较差,年较差(低纬度地区气温日、年较差小于高纬度地区)②大气环流:(经常结合地形分析影响气温)③地形(高度、地势):阴坡、阳坡;不同海拔高度的山地、平原、谷地、盆地(如:谷地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高大地形对冬季风阻挡,同纬度山地比平原日较差、年较差小等)、山地背风坡温度偏高④海陆位置:海洋性强弱引起同纬度不同季节气温的高低、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变化⑤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⑥下垫面: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年较差小于裸地⑦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局部地区)⑧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拓展☆影响降水的因素:①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②地形地势:迎风坡、背风坡(海拔高度):降水在一定高度达最大值③海陆位置(距海远近)④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⑤下垫面:湖泊、河流、植被覆盖状况⑥人类活动;改变下垫面影响降水⑦天气系统因素(影响短时间降水)——低压中心和低压槽部位降水多,高压中心和高压脊部位降水少;锋面控制降水多,如梅雨、贵阳冬雨、北方夏季暴雨;气旋过境降水多,如西欧冬季、东北和江南春季;反气旋过境降水少,如伏旱;台风过境降水多。

地理知识框架整理

地理知识框架整理

地理框架知识整理--自然地理部分一、位置(经纬网区域定位)1、中国部分120°E,40°N:渤海,河北省与辽宁省交界处120°E,30°N:杭州120°E,23。

5°N:台湾海峡116°E,40°N:北京110°E,40°N:包头附近34°N:秦岭-淮河110°E,30°N:巫山以南110°E,20°N:海口100°E,40°N:河西走廊(酒泉)100°E,20°-30°N:横断山脉90°E,40°N:罗布泊90°E,30°N:拉萨西北80°E,40°N:塔里木盆地2、世界部分0°,50°N:英吉利海峡0°,0°:几内亚湾20°E,0°:刚果盆地30°E,40°N:土耳其海峡30°E,30°N:尼罗河入海口50°E,40°N:里海60°E,60°N:乌拉尔山60°E,45°N:咸海90°E,23.5°N:恒河入海口(达卡)100°E,0°:苏门答腊岛115°E,30°S:珀斯140°E,35°N:东京150°E,35°S:堪培拉90°W,30°N:新奥尔良(密西西比河入海口)80°W,10°N:巴拿马运河70°W,33°S:圣地亚哥60°W,30°S:拉普拉塔平原43°W,23。

5°S:里约热内卢60°W:南美洲中央经线100°W:北美洲中央经线80°E:印度中央经线;科伦坡20°E:非洲中央经线120°E-150°E:澳大利亚二、气候1、气候判断方式➢ 模式图(经纬度判断)➢ 特殊气候的关键数值热带季风:年降水量>1500mm 热带草原:年降水量<1000mm 亚热带季风:年降水量1000—1200mm 左右温带季风:年降水量500—800左右 温带海洋:年降水量>700mm 温带沙漠:年降水量<250mm2、影响气候的因素 方法一:➢ 纬度:气温——气温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降低。

高考高三一轮复习——亚洲分区

高考高三一轮复习——亚洲分区
主要工业资源状况 工业分布特点及因素 工业发展优势、问题及方向
(3)农业特点 (4)交通特点
主要农业类型 农业生产水平 农业发展优势、问题及方向 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和运输线 交通线、点分布特点及因素
(5)城市与交通
(6)商业与贸易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 地形、气候、水源、土壤
农业 政策、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等
高二地理备课组
区域地理知识学习分层式思维模型
①在哪里? (区域定位) 判断区域位置,包括纬度位置、经度位置、海陆位 置、相邻位置、交通位置和范围等。 ②有什么? (区域特征分析) 描述或推测地形、气候、河流(水文水系)、植被土 壤等分布特征,概括其空间格局,阐释影响因素。 描述或推测农业、工业、城市地域类型及分布特征, 阐释影响因素。 ③为什么? (区域主要热点问题分析) 探讨区域主要热点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和危害。 ④怎么办? (区域主要热点问题解决措施探讨) 探讨区域主要热点问题的解决措施。
大致地势、地貌特征
(3)气候特征 (4)植被土壤 (5)河流特征
主要气候类型 主要气候特点 主要气候分布成因
植被类型 土壤发育特点 特色土壤 河流流域特征 主要补给类型 水系特征 水文特征
河流的水文特征分析:水量大 小,水位季节变化大小,汛期 及长短,含沙量大小,有无结 冰期,有无凌汛现象,流速等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
土地、水源
工业
资源(能源)、交通、市场、 劳动力、科技等
一、亚洲的位置
11、、半半球球位位置置::亚洲2、大海部陆分位位置于 北 3半、纬球度,位置
半4、球经。度位东置:
5、相对位置:
2、海陆位置和经纬度纬度位置
北纬81度
东经26度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03
世界地理的重要性
世界地理对于认识和了解地球表面的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
间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世界地理对于国际合作、环境保
护、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世界自然地理
世界自然地理的概念
世界自然地理是研究地球上自然景观的学科,主要关注地球表面的气候、地貌、水文、植 被、动物等自然要素的分布规律和演变过程。
疆域与行政区划
中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共 有34个省级行政区,包括23个省、5 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 区。
中国自然地理
01
02
03
地形地貌
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包括 山地、高原、盆地、平原 等多种地形。
气候特点
中国气候复杂多样,有热 带、亚热带、温带、寒带 等多种气候类型。
水文特征
THANKS
感谢观看
区域经济地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研究某一特定地区内的经济发展规律和特 点,包括产业布局、资源配置、经济区划 等方面的研究。
研究某一特定地区内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包括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社会经济发展 等方面的研究。
区域地理的重要性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通过对区域地理的研究,可以了 解地区的经济优势和劣势,制定 合理的经济发展战略,促进地区 经济的快速发展。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
资源环境基础
区域的资源环境基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和自然 条件,包括土地、水、矿产、森林等资源以及生态环境质 量。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能力, 包括人口素质、科技创新能力、产业结构、经济效益等。
政策和制度环境
政策和制度环境对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和制约 作用,包括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规划政策以及市场机制 等。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归纳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归纳

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归纳(一)第一节〖中国的地形〗地形的总体特征。

各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

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中国地震带和火山的分布。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气候的主要特征。

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湖泊和海洋〗外流区和内流区。

主要河流及其水文特征。

湖泊的分布。

主要湖泊。

长江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黄河概况;水系及水文特征;经济意义;开发利用和治理。

珠江的水系组成和水文特征。

红水河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京杭运河概况。

知识要点第一节中国的地形在学习中国主要地形时,应结合中国空白政区图,先将山脉画到图上,并写上名称,然后再填写出其两侧相应的地形区名称。

⒈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阶梯界线主要地形海拔一昆、祁、横高原、盆地4000米以上二三大高原、三大盆地1000-2000米三大、太、巫、雪三大平原、三大丘陵500米以下第三级阶梯向东,是我国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是属于我国的近海大陆架,它包括渤海、黄海的全部,东海的大部分和南海的一部分。

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海洋生物资源和化学资源等。

⒉地势意义:――水汽输入、水运沟通、水能丰富(即“三水”)地势决定河流流向,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东西交通,方便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同时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不利航运。

[补充]位于我国一级阶梯和二级阶梯交界线上的水电站主要有:黄河的龙羊峡、刘家峡、李家峡等,长江及其支流上的龚嘴、二滩等;位于我国二、三级阶梯上的水电站有:黄河的小浪底等,长江上的三峡、葛洲坝等,西江上游的天生桥、龙滩、岩滩等。

⒊地形特点:――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五种基本类型都有,但以山地33%为多,高原26%,盆地19%,平原12%,丘陵10%,山区即包括山地、丘陵、崎岖高原部分占三分之二。

(完整版)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中国区域地理知识点总结、中国位置、疆域、行政区域一、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海陆兼备陆域和陆疆。

1.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2.领土四至:最北53度N 最南4度N 最东135度E 最西73度E3.经纬跨度:大部分温带,少带热带,没有寒带。

采用北京东八区时间4.陆上疆界:自鸭绿江河口至北仓河口5.海域和海疆:东临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东部太平洋海区,与6周隔海相望6.中国内海:渤海二、中国的国土构成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管辖300万平方千米海域三、中国的行政区划省、县、乡三级。

省级23个省,5个自冶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2、中国人口和民族一、我国人口概况1、人口总数: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2、人口分布特点:1)东南多,西北少2)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3、人口特点:基数大;增长快;农业地区多,林牧业地区少;开发旱地多,开发晚地区少;沿江、滨海、沿铁路干线多,交通不便地区少。

二、民族分布特点1、大杂居中,小聚居2、汉族遍及全国,集中在东部,中部,少数民族分布在西北、西南、东北3、中国地形一、中国地势的特征1、地形多种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分布,一二级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二三级分界级: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二、中国各有类地形的特征和分布1.主要山脉东西走向:天山-阿山昆仑山--秦岭,南岭东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台湾山脉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台湾山脉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2、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地势高,面积大,多雪山,冰川,河源内蒙古高原:地面起伏和缓,开阔坦荡黄山高原:黄土分布,植被少,水土流失,沟壑纵横云贵高原:地势崎岖,石灰岩广布,多小型坝子,喀斯特地貌典型3、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南疆、天山-昆仑山之间面积大,沙漠广,西高东低,边缘有绿洲准噶尔盆地:北疆,天山-阿尔泰山之间沙漠小,多风蚀地貌,西侧有缺口柴达木盆地:地势较高,多戈壁沙漠,东有沼泽盐湖四川盆地:北高南低,内有丘陵平原,我国最大的外流盆地4、三大平原的特征和分布东北平原:面积大,黑土广,部分地区有沼泽华北平原:地势平坦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河网纵横,湖荡密布5、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地势低,起伏缓,多为经济林木或辟为旅游区6、山脉构成地势骨架天山以北准噶尔盆地以南塔里木盆地阿山以南为河套平原昆仑山脉以北塔里木盆地,以南青藏高原南岭以北江南丘陵,以南两广丘陵秦岭以北黄土高原,是黄河与长江分水岭大兴安岭以西内蒙古高原以东东北平原太行山以西黄土高原,以东华北平原巫山以西四川盆地以东长江中下游平原雪峰山以西云高原长白山以西东北平原武夷山以西江南丘陵,以东江南丘陵横断山以西青藏高原以东四川盆地贺兰山以西内蒙古高原以东宁夏平原阿尔泰山脉中国与蒙古的界山祁连山以北河西走廊,以南柴达木盆地喜马拉雅山脉,中国、印度、尼泊尔、不丹边界三、地形对中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1、对气候的影响气温:海拔高气温则低,冷空气背风坡气温较高降水:西高东低有利于水流深入,暖湿空气,在迎风坡形成地形雨气流运动:东西向山脉阻挡冷空气南下,夏委阻挡北上暖气流,使山脉西侧气候产生差异2、对河流的影响:流向:使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大海分水岭:山脉是分水崔,影响流域范围流速和落差:地势阶梯过渡带,形成巨大落差,晚形成峡谷急流3、对植被的影响:植被随劣质呈规律的垂直变化,阳坡与阴坡植被有明显差异4、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平原开发早,利于居住,城镇出现早,生产发达,经济发达山区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开发晚,经济基础薄弱丘陵、盆地地区经济发达高愿地区经济滞后5、我国地震带的分布:东南的台闽、华北太行沿线及津京唐、西南青藏高愿及川滇西北的新、甘、宁6、我国火山活动的分布:山西大同(死),长白山,黑龙江五大连池(休眠),台湾大屯和七星山,新疆于田附近昆仑山中的火中(活)7、我国的泥石流分布:多发于西部青藏高原边缘,山区,东部低山丘陵与平原交界处4、中国气候一、中国冬夏气温分布及成因1、冬季气温分布:南北温差大,0度等温线大致是秦岭-淮河-线成因:纬度位置,冬季风影响2、夏季气温分布:全国普遍高温,除疙瘩高愿外,温差不大成因:纬度位置,青藏高愿地势高二、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及成因1、空间分布: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成因:海陆位置,东南西北分别考虑东南季风与西南季风影响2、时间分配:集中在夏秋两季,南方雨季长,年际变化大。

高二区域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二区域地理知识点归纳

高二区域地理知识点归纳在高二地理学习中,区域地理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区域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不同地理区域之间特定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地理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在此,我将对高二区域地理知识点进行归纳,以帮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这一课题。

I. 区域的概念和分类区域地理研究的首要问题是区域的概念和分类。

区域是指具有一定空间范围内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特征的地理区域。

根据地理要素的不同特征和相互关系,可以将区域分为自然区域和人文区域。

自然区域是指以自然地理要素为基础划分的区域,如气候区、植被区、土壤区等。

人文区域则是以人类活动为依据划分的区域,如经济区、文化区、行政区等。

II. 区域地理的核心概念1. 地理环境地理环境是指一个区域内的自然、人文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

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

自然环境包括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而人文环境则包括人口、文化、经济、政治等人文要素。

2. 区域差异区域差异是指不同地理区域之间在自然、人文要素上存在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可体现在气候、植被、资源分布、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结构等方面。

通过研究区域差异,可以深入理解不同地区的发展情况,为制定区域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III. 区域开发与规划区域开发与规划是指根据区域内的地理环境和经济社会条件,制定出适合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方向和政策。

它包括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

通过区域开发与规划,可以有效优化区域发展布局,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IV. 区域合作与竞争区域合作与竞争是指不同地理区域之间在经济、政治等方面进行合作和竞争的现象。

区域合作强调共同利益和互利共赢,通过资源互补、资金共享等方式推动区域整体发展;而区域竞争则是不同地区在经济、产业等方面为争夺资源、市场等进行竞争。

深入了解区域合作与竞争,有助于把握不同地区之间的关系,推动区域发展。

V. 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指在经济、社会、生态三个层面上保持平衡和协调发展的一种发展模式。

【图表】世界区域地理必背知识点

【图表】世界区域地理必背知识点

世界区域地理知识点
特征内容
位置、
23˚26’N-10˚S, 90˚E-150˚E;
地处亚洲东南部,是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范围包括中南半岛(中央经线为100˚E),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夹在马来群岛和苏门答腊岛的11个国家:老挝、越南、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菲律宾、文莱等)
地形总括:(1)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北高南低;
(2)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火山地震
气候1、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南半岛大部分、菲律宾群岛,北部夏季高温多雨);
2、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常年高温多雨);
水文1、湄公河(东方的多瑙河),流经6个国家(老挝、越南、泰国、柬埔寨、缅甸、中国(澜沧江)),形成东南亚最大冲积平原;
|
2、伊洛瓦底江、萨尔温江注入印度洋
资源1、矿产以锡、石油为主;
2、种植业发达:(1)马来西亚:天然橡胶,油棕(第一);
(2)印度尼西亚:胡椒,金鸡纳霜(第一);
(3)菲律宾:椰子,蕉麻;
—!
> @ ]
} 《。

!
- …
, )

$
&
|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