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督导检查方案
传染病管理督导检查记录
![传染病管理督导检查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f5bbeb7aa5e9856a561260e7.png)
检查科室
检查人员
检查内容
从出入院登记本随机抽查与网络报告病例进行对照,对三个内科、康复科、外科、门诊部、检验科、放射科等传染病管理重点科室进行第四季度考核
检查结果
全院共上报传染病卡25张,网络直报的25人。有效报告卡25张,报告法定传染病7种25例。
传染病疫情分析
本季度与上一季度相比,有一般传染病报告,但无新发传染病的报告;感染性腹泻多例报告,与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特征吻合。
传染病疫情分析
本季度与上一季度相比,有一般传染病报告,但无新发传染病的报告;感染性腹泻1例报告,与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特征吻合。
存在问题
1、门诊日记内科部分专家、外科部分专家需要进一步完善;
2、检验科、放射科阳性结果登记本已完善,并有登记;
3、网络直报每月登陆,定期修改密码;未出现零报告现象;
4、住院病人登记规范;
3、网络直报按规定修改密码,无零报告现象;但有一例感染性腹泻误报为细菌性痢疾,已改正;
4、住院病人登记比较规范;
整改措施
1、在一年开始时,加强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培训。特别是网络直报人员业务的学习。
2.加大督查力度,避免传染病的漏报。 感染性腹泻、发热病人归口治疗。
3、科室主任要切实加强对传染病诊断、登记、报告工作的管理,督促医生严格按传染病管理规定及时、准确的上报传染病信息。
传染病管理督导检查记录
检查时间
检查科室
检查人员
检查内容
从出入院登记本随机抽查与网络报告病例进行对照,对三个内科、康复科、外科、门诊部、检验科、放射科等传染病管理重点科室进行第一季度考核
检查结果
一季度全院共上报传染病卡18张,网络直报的17人,肺结核和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与早期病例重报告1人次,其中重复报告卡1张。有效报告卡17张,报告法定传染病7种17例。
传染病报告管理检查方案(3篇)
![传染病报告管理检查方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a9de83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5b.png)
传染病报告管理检查方案一、目的(一)评价各区县疾病控制机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和管理质量。
(二)发现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为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对象各区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疾控中心)、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三、方法(一)市级检查由___市卫生计生委___,___市疾控中心实施。
每年至少一次。
(二)区县级检查由区县卫生计生委(卫生局)___,各区县疾控中心实施。
每年至少二次。
四、内容(一)区县疾控中心1、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督导检查开展情况要求一年内开展两次,(上下半年各一次)检查,并完成检查任务。
对检查中发现问题的单位再次进行督导。
2、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1)每月对本区县网络报告质量至少评价一次。
(2)网络直报系统个案监控管理。
(3)网络直报系统聚集/暴发监测。
3、网络信息的分析利用要求每年有___期月分析,___期年分析,___期预测预报分析。
4、传染病报告管理及网络直报相关技术培训5、完善网络直报设备配置。
(二)医疗卫生机构1、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2.传染病报告质量(1)评价指标。
传染病纸质卡片报告率、医生填写卡片及时率、医生填写卡片完整率、医生填写卡片准确率、网络报告率、网络报告及时率、网络报告准确率和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
(2)未查出传染病登记的医疗机构评价方法,查完该院所有的门诊日志,它与挂号量(或处方签)的符合率小于___%者,视为不合格,不得分;大于或等于___%者得___分。
传染病报告管理检查方案(2)传染病是指由微生物、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传染病的爆发和流行常常会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健康和经济负担,因此,对传染病的管理和检查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是一个关于____年传染病报告管理检查方案的详细介绍。
1. 管理框架建立一个完善的传染病报告管理框架是确保传染病信息及时、准确、全面流通的关键。
该框架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制定并落实传染病报告管理的法律法规,明确相关的责任和义务;- 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和报告机制,确保传染病信息的及时报告和有效传输;- 创建一个全面的传染病信息数据库,用于存储、分析和分享传染病数据;- 加强对传染病报告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与管理现状调查情况ppt课件
![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与管理现状调查情况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044121d5bbfd0a785673a0.png)
县级以上医 疗机构总数
183 27 42 9 32 22 61 27 47 26 79 51 21 30 43 25 45 11 26 44 28 879
标准编码系 统中维护机
构数
167 27 42 9 32 22 61 27 26 26 51 41 19 30 35 21 41 11 26 28 24 766
18
广东省第三季度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信息报 告质量综合评价
排序 地区 传染病诊疗机构网络正常运行率(%)及时报告率(%)及时审核率(%) 重卡率(%) 综合率(%)
1 广东省
99.96
99.77
99.79 0.002 99.88
2
广州市
100
99.99
99.98 0.002 99.99
3
韶关市
100
医院
清远市人民医院 清远市中医院 清新区太平镇卫生院 清新区龙颈镇卫生院 江门市人民医院 台山市人民医院 恩平市圣堂镇中心卫生院
恩平市江南中心卫生院 台山市广海镇中心卫生院 韶关市粤北人民医院 南雄县人民医院 乳源县人民医院 南雄县湖口镇卫生院 南雄县珠玑巷卫生院 乳源县乳城镇卫生院
中山市人民医院 三乡医院 珠海市人民医院 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 遵义医学院附属第五医院 高新区开发区人民医院 横琴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斗门镇中心卫生院 金湾平沙医院 金湾红旗医院
0 99.35
16
阳江市
98.82
99.86
99.57
0 99.52
17
清远市
100
99.73
99.92
0
99.9
18
东莞市
100
99.94
99.99
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
![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b7f476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f1.png)
传染病漏报检查制度为了加强传染病疫情管理,杜绝漏报,迟报现象发生,制定本制度。
1、门诊医生要认真填写门诊日志,住院部各科室要认真填写病人出入院登记。
2、各科室必须建立传染病报告登记本,根据疫情报告时限及时填卡上报,各科室主任负责本科室的自查管理工作。
3、医务科、预防保健科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督导检查工作。
4、预防保健科必须根据规范要求每日 2 次及时深入科室采集传染病报告卡,及时进行网络直报,并负责检查传染病报告,落实情况,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责令改正。
5、预防保健科必须对检查情况进行每周一次小结,每月一次总结,每季度汇总一次,年终进行全面检查。
对发现漏报者必须上报院部,根据规定赋予处罚。
6、医务处负责检查各临床科室、预防保健科的传染病疫情报告情况,预防保健科要深入各科室开展督导工作,要求检查和督导有记录、有结果、有汇报。
检查和督导每月一次。
违反传染病防治法责任追究制度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使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真正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提高医院传染病报告质量,制定本制度。
1、我院传染病防治管理实施医院、科室、责任人三级管理制度,院部有一位主管院长负责传染病疫情管理工作。
2、根据传染病报告程序落实疫情报告责任,各科室必须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根据规定认真做好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不得漏报、迟报、谎报、瞒报。
3、医务科、感染性疾病科负责监督检查传染病疫报工作,实施每周小结,每月有总结。
4、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必须责令及时更正并根据情况实施处罚。
5、凡漏报、迟报,未造成传染病疫情播散、暴发、流行者赋予 50 元处罚,情节严重者,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有关规定处理,科室主任负连带责任。
6、对工作督导不力,检查不及时造成漏报不能及时发现者,对责任科室(医务科、感染性疾病科)及责任人赋予 100 元罚款处理。
7、对累计漏报、迟报超过 3 例者,扣除责任人当月工资、资金,并通报全员,科室主任负连带责任。
传染病质量管理制度
![传染病质量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3ac0f7a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3e.png)
传染病质量管理制度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是保障公众健康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
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高传染病防治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特制定本传染病质量管理制度。
一、传染病预防控制的组织管理成立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领导小组,由医院的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
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完善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规划、方案和措施,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组织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督促检查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
设立专门的传染病预防控制科室,配备专业的医务人员和必要的设备设施。
传染病预防控制科室负责传染病疫情的监测、报告、预警、处置和评估等工作,指导和协助其他科室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咨询和服务。
建立健全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疫情报告制度、消毒隔离制度、个人防护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等。
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和任务,确保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传染病疫情监测与报告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疫情监测网络,包括医院内部的监测系统和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信息沟通机制。
医院各科室的医务人员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对就诊患者进行传染病的筛查和监测,发现疑似病例要及时报告。
严格执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首诊医生为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责任人。
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例、疑似病例和病原携带者,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网络直报系统进行报告。
报告内容要准确、完整、及时,不得瞒报、谎报、迟报。
加强对传染病疫情报告的管理和监督,定期对疫情报告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
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整改,对违反疫情报告制度的行为要严肃处理。
三、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对医院的环境、医疗器械、物品等进行定期消毒和灭菌处理,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做好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工作,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如口罩、手套、隔离衣等。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自身感染和传播疾病。
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及管理工作考核方案
![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及管理工作考核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9dce81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b8.png)
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及管理工作考核方案一、背景传染病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疾病,及时、准确、完整的传染病报告对于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
医疗机构作为传染病报告的第一责任人,承担着重要的法定义务。
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医疗机构必须依法报告传染病,并对传染病进行管理工作。
为了提高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和管理的质量,保障公共卫生安全,制定本考核方案。
二、考核目的1. 检验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和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2. 促进医疗机构依法履行传染病报告义务,提高报告质量和及时性;3. 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管理工作,提高防控能力;4. 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政策措施提供依据。
三、考核对象本考核方案适用于全国范围内所有医疗机构,包括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院、疗养院、门诊部、诊所(医务室)等。
四、考核内容1. 传染病报告(1)报告制度:医疗机构是否制定传染病报告制度,并落实到位;(2)报告流程:传染病报告的流程是否规范,是否存在漏洞;(3)报告质量:传染病报告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4)报告培训:医疗机构是否对从业人员进行传染病报告培训,提高报告能力。
2. 传染病管理(1)管理制度:医疗机构是否制定传染病管理制度,并落实到位;(2)防控设施:医疗机构是否配备必要的防控设施,如隔离室、消毒设备等;(3)防控措施:医疗机构是否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传染病的传播;(4)应急处置:医疗机构是否制定传染病应急预案,并开展应急演练。
五、考核方法1. 现场查看:考核组实地查看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和管理工作的实施情况,包括查阅相关文件、资料、记录等;2. 访谈调查:考核组与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进行访谈,了解传染病报告和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3. 抽样检查:考核组对医疗机构报告的传染病病例进行抽样检查,评估报告质量;4. 满意度调查:考核组对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和管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调查,了解患者和从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与管理现状自查报告
![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与管理现状自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4ef3b2b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12.png)
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与管理现状自查报告一、自查背景与目的为了加强法定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高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我单位开展了此次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与管理现状自查。
二、自查内容与方法1. 自查内容报告种类与数量:检查各类法定传染病的报告种类是否齐全,报告数量是否准确。
报告及时性:核实传染病报告是否按照规定的时限进行。
报告准确性:分析疫情报告的详细程度和数据准确性。
报告管理:评估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包括报告流程、责任分工等。
培训与宣传:检查对相关人员的培训情况,以及公众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效果。
2. 自查方法数据收集:通过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收集上报的数据。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发现报告质量和管理中的问题。
现场调查:对报告单位进行现场调查,了解报告流程、责任分配等情况。
访谈与问卷: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收集他们对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的看法和建议。
三、自查结果与分析1. 报告种类与数量我单位能够按照法定传染病报告要求,全面覆盖各类法定传染病。
报告数量准确,无漏报、错报现象。
2. 报告及时性大多数传染病报告能够按照规定的时限进行,但仍有部分病例存在延迟报告的情况。
3. 报告准确性疫情报告的详细程度和数据准确性整体较高,但仍有个别病例存在填写不完整或数据错误的情况。
4. 报告管理我单位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健全,责任分工明确。
报告流程规范,审核机制有效。
5. 培训与宣传对相关人员的培训较为频繁,能够及时掌握新的传染病报告要求。
公众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效果良好,但仍需进一步加强。
四、改进措施与建议1. 加强培训与教育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传染病报告知识培训,提高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加大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
2. 优化报告流程进一步简化报告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提高报告效率。
定期对报告流程进行审查,确保其适应实际情况和新的要求。
医院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制度(四篇)
![医院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制度(四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edc445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baebb12.png)
医院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制度1、总则1.1目的1.1.1提高传染病监测的敏感性和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1.1.2提高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质量,及时、准确地掌握传染病的发病情况和流行病学分布特征,为有关部门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据。
1.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规范性文件以及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1.3疫情报告及信息管理工作的原则1.3.1医院传染病报告实行首诊负责制,谁接诊、谁报告,网络直报的原则。
1.3.2任何科室和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1.4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全院所有医务人员。
2、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制度____组织管理医院传染病防治领导小组负责全院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传染病防治工作。
公共卫生科为职能科室,负责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日常工作,具体职责为:____公共卫生科负责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信息收集、网络报告与管理;负责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维护和管理;对疫情资料的报告、分析、利用与反馈;对全院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和考核;负责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2.1.2全院各科室门诊和病房医生负责传染病报告卡的规范填写及报告工作。
2.2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审核2.2.1疫情管理人员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例异常增加、罕见传染病病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相关公共卫生信息,要及时核实信息同时向医院及相关部门报告,并为业务科室及时提供传染病疫情信息。
2.2.2疫情工作人员必须____小时保持电话通讯畅通,公共卫生科负责处理日常及节假日白天疫情,夜间重大传染病疫情由示后处理。
2.3传染病信息报告病种、报告时限必须报告的传染病包括法定传染病和监测传染病,具体为:2.3.1法定传染病共三类____种: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2024年传染病报告管理检查方案
![2024年传染病报告管理检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2323a1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de.png)
2024年传染病报告管理检查方案一、引言传染病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问题,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防控传染病的传播,需要建立科学、高效的传染病报告管理检查方案。
本文旨在探讨2024年传染病报告管理检查方案,以期提高传染病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传染病防控提供有力支撑。
二、建立信息化系统1. 构建传染病报告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全面、即时的传染病信息监测和报告。
2.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传染病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和预测,帮助科研人员和决策者制定科学的防控策略。
三、优化报告流程1. 确定传染病报告的责任主体,明确每个环节的责任与义务。
2. 简化传染病报告的流程,减少报告环节,提高报告的效率。
3. 建立传染病报告的联防联控机制,促进相关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
四、加强监督检查1. 加强对传染病报告的监督检查,确保报告的真实准确。
2. 建立传染病报告质量评估体系,对不合格报告予以处罚和纠正。
3. 加强对医疗机构、检验机构和疾控中心等相关机构的监督,确保他们履行传染病报告的义务。
五、开展培训和宣传1. 组织培训班和研讨会,提高医务人员、疾控人员和相关管理人员的传染病报告意识和技能。
2. 制作宣传资料,加强对公众的传染病报告知识宣传,提高公众的报告意识和参与度。
3. 加强与媒体合作,积极向社会发布传染病报告的相关信息,增强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六、加强国际合作1.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提高传染病报告管理的水平。
2. 参与国际传染病报告的标准化工作,提高传染病报告的国际化水平。
3. 积极参与国际疫苗合作与信息交换,提高疫苗的研发和使用效果。
七、加强科研力量支撑1. 增加对传染病报告管理的科研投入,加强传染病报告的技术创新和应用研究。
2. 建立传染病报告的科研团队,培养和吸引优秀的科研人才,提高传染病报告管理的科学性和专业性。
八、总结与展望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传染病报告管理检查方案将会不断完善和优化。
传染病持续改进管理方案(2篇)
![传染病持续改进管理方案(2篇)](https://img.taocdn.com/s3/m/0aa5624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1.png)
传染病持续改进管理方案总结分析及持续改进措施传染病管理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控制传染病流行是提高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关键。
今年我院共网络直报传染病121例,其中乙类传染病95例,丙类传染病15例,其他法定传染病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11例,无传染病漏报发生,无管理原因导致的传染病播散。
(见附表)今年在管理工作做了如下几点:一、加强领导,规范管理医院成立了以分管院长为组长的传染病管理小组,传染病疫情报告小组,制定了传染病管理制度,传染病防治制度,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二、传染病网络直报及时准确,督查工作日常化公共卫生科工作人员每日收取全院传染病报告卡,督促各科室填写传染病登记本,并及时进行网络直报。
三、每月对传染病疫情报告数据常规分析并写出自查报告。
医院每月对全院各科传染病管理进行现场督导。
查门诊日志,检验科,放射科登记是否完整,规范。
对传染病报告数据进行分析(与上月比增长或降低例数,与去年同期比增长或降低例数),每月有自查报告。
四、门急诊分别设置预检,分诊处对就诊病人实行预检,分诊制度,询问流行病学史。
发现呼吸道发热病人或腹泻病人安排到发热,呼吸道门诊或肠道门诊就诊。
五、肠道门诊工作规范化今年共接诊腹泻病人76例,做到“有泻必查,有样必检”。
六、开展了传染病知识的培训及考试今年院感控办和公共卫生科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了《传染病报告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麻疹、手足口相关知识》的培训,并进行了全院医护人员的传染病知识考试。
七、存在的不足和整改措施公共卫生科在审卡时发现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填写欠规范。
①个别医生在卡片楣栏部分,报卡类别区未进行选择。
②现住址没有详细到门牌号码。
③卡片中已选择乙类,丙类或其他法定管理以及重点监测传染病,又在卡片的订正病名处错误地用中文填写。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如下整改措施:①严格审卡,对填写不规范的卡片一律退卡重新填写。
②加强青年医师培训,提高认识,继续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报告规范》的培训。
河北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方案
![河北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5d39b7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2a.png)
河北省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方案(2017年版)为进一步掌握全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情况,促进报告质量稳步提高,特制定本方案。
一、调查目的(一)了解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对全省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进行评估。
(二)评价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法定传染病诊断与报告管理履职、制度落实等情况。
(三)了解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薄弱环节,为进一步改进工作提供参考。
二、组织领导省卫生计生委负责全省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方案的制定,组织开展全省现场调查,对每年的调查结果进行通报;各市卫生计生委负责本地调查工作的实施,开展本级现场调查;县(市、区)级卫生计生委负责组织开展具体调查工作。
省级、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调查方案的培训和指导,配合本级卫生计生委完成现场调查和复核工作,汇总分析各上报数据,撰写调查报告.县(市、区)疾病预防控制配合本级卫生计生委开展调查工作,并完成信息采集、分析、数据汇总上报、调查报告撰写等工作.三、调查对象和方法(一)调查对象- 0 -调查对象包括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维护的医疗机构。
(二)调查方法本调查方案的调查方法分常规调查和专项调查.常规调查即日常督导。
专项调查属于国家卫生计生委指令性调查。
1。
日常督导县(市、区)日常督导:每季度至少组织一次对辖区内《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维护的所有医疗机构进行督导.查阅医疗卫生机构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电子病例),抄录初步诊断为法定传染病的病历信息,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每季度核实10例病例,乡级医疗机构每季度核实5例病例,病例不足时核实当月全部法定传染病病例。
抽查的病例应当包括不同月份的病例,县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查阅同一个病种原则上不能超过抽查病例数的50%。
同时应当注意抽查不同传播途径的法定传染病。
传染病报告质量管理自查制度(3篇)
![传染病报告质量管理自查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8604d98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950057f.png)
传染病报告质量管理自查制度(3篇)传染病报告质量管理自查制度(精选3篇)传染病报告质量管理自查制度篇11、疫情管理:直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传染病防治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范性技术指导文件,严格按要求进行本院的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2、报告的方式:本单位的传染病疫情信息实行网络直报,并按要求进行电话报告。
3、报告的程序为:传染病病例的报告由首诊医生或其它执行职务的人员负责填写报告卡(按要求电话报告)——疫情管理人员收卡、登记——网络直报(需电话报告县CDC的按要求报告)。
4、报告病种和报告时限:(1)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肺炭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的病人、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携带者时,应于2小时内以最快方式向属地疾控中心报告。
发现其他传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发时也应及时报告。
同时,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2)对其它乙、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疟疾等的病原携带者在诊断后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3)对其它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标准的传染病暴发疫情,按规定要求进行报告。
5、个别病种的确认须由相关单位认可后方能上报:(1)脊髓灰质炎,要由国家确认实验室进行审核确认;(2)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须由省级有确认权限的单位或实验室进行审核确认;(3)艾滋病,应由省级有确认权限的单位或实验室进行审核确认。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6、每月29日前检查追踪上月和本月已报告病例卡片的诊断变化和转归情况,如疑似病例改为确诊病例或排除、未分型改为已分型、死亡等,要对原报告卡进行订正报告。
7、在传染病漏报自查、检查和暴发调查中发现的未报告病例,要及时补充录入。
传染病报告质量管理自查制度篇2按照博爱县卫生局103号文件精神指示,金城卫生院于9月8日分别对全院各科室进行了督导、检查。
传染病督导整改报告
![传染病督导整改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7a0666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8f.png)
传染病督导整改报告一、概述自八月份以来,我院传染病管理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严重追溯不力、病例报告时效延迟、感染控制操作不规范等,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开展和治疗质量的提高。
为了全面推进疫情防控,现就该问题的整改工作向各部门、科室进行通报。
二、问题发现通过走访和查阅相关资料,督导组发现了以下问题:1. 追溯不力:医疗卫生人员对于病例的追溯工作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导致追溯效果不佳。
特别是在疫情出现后,相关责任部门没有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导致病毒传播范围无法迅速确定,进而影响疫情控制。
2. 病例报告时效延迟:传染病报告应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进行,但我院存在着病例报告时效延迟的问题。
这导致了防控工作的滞后性,无法及时采取措施阻断传播链,进一步加重了社会的不安。
3. 感染控制操作不规范:在床旁护理过程中,医务人员未按要求执行感染控制标准操作程序,如未洗手、未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医疗器械清洗不完全等。
这种不规范操作极大地增加了患者的感染风险,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三、整改措施治理传染病问题的整改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任务,涉及到医院的方方面面。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整改措施:1. 加强疫情追溯工作:强调追溯工作的重要性,确保各部门、科室都积极参与其中。
要求各科室成立追溯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和时间节点,确保病毒传播路径的准确确定。
2. 优化病例报告机制:要求各科室建立快速报告机制,确保及时报告病例。
同时加强信息系统建设,提高报告效率,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3. 加强感染控制培训:开展感染控制知识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医务人员的操作规范性。
加强对手卫生操作的监督和检查力度,确保操作标准的执行。
4. 完善传染病应急预案:根据实际情况,修订和完善传染病应急预案,明确职责分工和应对措施。
并进行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传染病的应急处置能力。
四、整改计划为了全面推进传染病督导整改工作,我们制定了以下整改计划:1. 第一阶段:追溯不力- 召开会议,强调追溯工作的重要性,明确责任部门与人员。
传染病报告质量管理自查制度9篇
![传染病报告质量管理自查制度9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bc7611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34.png)
传染病报告质量管理自查制度9篇传染病报告质量管理自查制度 1第十六条企业应当具有与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相适应的经营场所和库房,经营场所和库房的面积应当满足经营要求。
经营场所和库房不得设在居民住宅内、军事管理区(不含可租赁区)以及其他不适合经营的场所。
经营场所应当整洁、卫生。
第十七条库房的选址、设计、布局、建造、改造和维护应当符合医疗器械贮存的要求,防止医疗器械的混淆、差错或者被污损,并具有符合医疗器械产品特性要求的贮存设施、设备。
第十八条有下列经营行为之一的,企业可以不单独设立医疗器械库房:(一)单一门店零售企业的经营场所陈列条件能符合其所经营医疗器械产品性能要求、经营场所能满足其经营规模及品种陈列需要的;(二)连锁零售经营医疗器械的;(三)全部委托为其他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提供贮存、配送服务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进行存储的;(四)专营医疗器械软件或者医用磁共振、医用X射线、医用高能射线、医用核素设备等大型医用设备的;(五)省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可以不单独设立医疗器械库房的情形。
第十九条在库房贮存医疗器械,应当按质量状态采取控制措施,实行分区管理,包括待验区、合格品区、不合格品区、发货区等,并有明显区分(如可采用色标管理,设置待验区为黄色、合格品区和发货区为绿色、不合格品区为红色),退货产品应当单独存放。
医疗器械贮存作业区、辅助作业区应当与办公区和生活区分开一定距离或者有隔离措施。
第二十条库房的条件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库房内外环境整洁,无污染源;(二)库房内墙光洁,地面平整,房屋结构严密;(三)有防止室外装卸、搬运、接收、发运等作业受异常天气影响的措施;(四)库房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能够对无关人员进入实行可控管理。
第二十一条库房应当配备与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相适应的设施设备,包括:(一)医疗器械与地面之间有效隔离的设备,包括货架、托盘等;(二)避光、通风、防潮、防虫、防鼠等设施;(三)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照明设备;(四)包装物料的存放场所;(五)有特殊要求的医疗器械应配备的相应设施设备。
23性病质量管理方案及现场督导方法
![23性病质量管理方案及现场督导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54640f7866fb84ae55c8d11.png)
(一)核心指标
4、梅毒重报率:指在核查的梅毒报告病例中,判定 为重复报告的病例人次数占全部核查病例的比例。
5、淋病病例报告准确率:指在核查的淋病报告病例 中,符合淋病诊断标准中确诊诊断的病例(要求淋 球菌实验室检测,包括涂片染色镜检、培养或核酸 检测等)所占的比例。
Gong XD NCSTD
(二)普通指标
Gong XD NCSTD
Gong XD NCSTD
性病病例报告质量指标
核心指标 普通指标 相关指标
报告率与漏报率 梅毒病例报告准确率 梅毒分期正确率 梅毒重报率 淋病病例报告准确率
报告及时率 报卡填写完整率 报卡填写正确率 网络录入正确率 病例分类正确率
门诊日志或住院病历登记率 实验室检测结果登记率 培训率 性病诊断标准与病例报告知识 掌握合格率
1、报告及时率:指在核查的性病报告病例中,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的诊断时间与网络直报时间 之差小于24小时的病例所占的比例。
2、报卡填写完整率:指在核查的性病报告病例中, 《传染病报告卡》上所有应填写栏目均填写完整的 病例所占的比例。
3、报卡填写正确率:指在核查的性病报告病例中, 《传染病报告卡》上所有栏目填写正确,且栏目间 无逻辑矛盾的病例所占的比例。
4、性病诊断标准与病例报告知识掌握合格率:指现场接 受性病诊断标准与病例报告知识试卷考核的医疗机构相 关医务人员(包括防保人员、皮肤性病科、泌尿科、妇 产科等有关医生等)中,考核合格者所占的比例。
Gong XD NCSTD
质量管理措施和方法
医疗机构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承担性病防治
任务的机构
Gong XD NCSTD
(一)核心指标
1、报告率与漏报率:两个指标互补 报告率:指在调查原始登记(包括门诊日志、住院病
疾控中心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制度
![疾控中心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c7c72f2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af.png)
疾控中心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制度一、传染病报告信息实时监控制度1、疫情管理人员应每天登录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以下简称系统),浏览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对其进行实时监控。
2、疫情管理员每天至少6次登录系统查询,上、下午各三次。
3、查询内容包括从上次浏览后到本次的卡片及其近期病例分布,查询有无问题传染病报告卡片(以下简称卡片)、鼠疫、霍乱等特殊、少见传染病病例。
4、关注有无聚集性病例,对可能暴发的疫情进行预警。
5、每次查询后认真填写《传染病疫情信息监控记录本》。
6、对以上监控中发现的各种异常问题及时反馈到报告单位或个人,对聚集性病例和突发事件,一经核实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并做好记录。
二、传染病报告卡审核、查重、订正制度1、疫情管理人员每天登录系统进行实时监控的同时,对报告的卡片进行查询、审核。
2、审核时发现有疑问的报告信息要及时反馈到报告单位或个人进行核实,确保疫情报告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定期进行查重,每天至少查重一次。
4、对初次审核后有变改诊断名称、死亡及填卡错误的卡片,应通知报告单位或个人填写订正报告卡,及时进订正。
5、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要做好相关记录,并通知各医疗卫生单位,指导其做好审核、查重、订正工作。
6、审核、查重、订正中的具体操作参照《通渭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传染病疫情监测报告工作规范》。
三、传染病报告信息分析与应用制度(一)数据分析1、每周对直报网中获取的疫情信息进行分析一次,并形成监测周报,于每周三前完成。
2、每月对直报系统中获取的疫情信息进行分析一次,并形成疫情动态,于每月10日前完成。
3、每年对网报数据汇审后,对全年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形成年度疫情报告。
4、遇有重大疫情,随时做出专题分析。
5、上述分析报告应送市CDC、县领导查阅。
6、对网络直报数据进行分析时,可参考专报系统和监测系统的数据。
7、疫情管理人员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分析质量,注意核对,杜绝错误。
(二)报告与反馈疫情动态等分析资料要及时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卫健局以及相关单位报告,并反馈到各级医疗卫生单位。
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方案(附件)
![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调查方案(附件)](https://img.taocdn.com/s3/m/49a398fc52d380eb63946dbd.png)
附件1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登记表(门诊、住院登记)注:请在相应位置填写编号,(1)医院级别标准1:①省级②地市级③县区级④乡镇级;(2)医院级别标准2:①三级②二级③一级或未分级(以当年《医院分级管理标准》为准);(3)病例来源:①门诊②住院;(4)科室类型包括:①内科②儿科③感染科④急诊⑤腹泻病⑥肝炎门诊⑦其他,请具体注明;(12)发病日期缺失时填写病人就诊日期;(15)网络直报系统中自动生成的唯一编号;(17)可填写未进行网络报告原因等。
被调查单位: 调查时间:年月日调查组成员:附件2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调查表单位名称:级别:①省级②地市级③县区级被调查单位领导签字: 调查时间: 年月日调查组成员签字:附件3各级疾控中心调查表单位名称: 级别:①省级②地市级③县区级被调查单位领导签字:调查时间:年月日调查组主要成员签字:附件4医疗机构调查表单位名称:近3年年均门诊量:人次; 全年传染病报告数: 人次医院级别标准1:①省级②地市级③县区级④乡镇级医院级别标准2:①三级②二级③一级或未分级;被调查单位领导签字:调查时间:年月日调查组主要成员签字:附件5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调查登记汇总表附件620**年度省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与管理现状调查报告(单位)20**。
(日期)撰写提纲一、调查内容和方法(一)调查范围。
(二)调查内容。
1.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2.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现状。
(三)资料收集和数据分析。
(四)质量控制。
二、调查结果(一)基本情况。
(二)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
1。
法定传染病报告率.2.法定传染病报告及时率。
3.纸质(电子)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率。
4。
纸质报告卡填写准确率。
5。
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
6.报告卡有效证件号填写完整率.(三)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与网络直报管理. 1。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
(1)经费保障情况。
(2)传染病报告管理督导检查情况。
(3)建立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奖励机制情况。
传染病督导工作计划
![传染病督导工作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9bd6432c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1a.png)
传染病督导工作计划(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合同协议、演讲致辞、条据文书、策划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es, policy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传染病督导工作计划传染病督导工作计划时光在流逝,从不停歇,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本店铺整理的传染病督导工作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病报告管理
质量督导检查方案
根据卫生部《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督导检查方案》和《xx市xxxx年疫情信息管理与疾病监测工作计划》,制定xx区xxxx年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督导检查方案。
一、目的
通过现场督导检查,了解我区网络直报实际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进一步提升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
二、检查时间
每季度末(3月中下旬、6月中下旬、9月中下旬和12月中下旬)。
三、检查对象
全区各医疗机构。
四、检查内容及方法
1. 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1)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使用
1
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设置及规范使用情况。
门诊日志至少要包括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病名(初步诊断)、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9项基本内容。
门诊日志应由临床医生填写,病名项目应填写诊断的病名,不能填写症状;出入院登记至少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情况(是否死亡、死亡原因、死亡日期等)10项基本内容。
检查方法:现场查看感染科、急诊、内科、儿科、皮肤科、住院部等与诊疗传染病有关科室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病人登记本,检查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项目是否齐全、填写是否规范,有无漏登和缺项。
(2)检验部门、影像部门登记及反馈机制
检验部门登记项目应包括送检科室或医生、病人姓名、年龄、检验结果、检验日期。
影像部门(含放射科、B超室等)检查登记应包括开单科室、检查日期、病人姓名、年龄、检查结果。
检验部门、影像部门是否建立了异常化验结果必须返回送检医生或科室的反馈机制(包括门诊和住院)。
检查方法:查阅检验部门、影像部门登记(包括检验室、放射科、B超室电子登记系统),检查
2
项目是否齐全、登记是否完整;反馈机制以反馈记录或医生签字为准。
(3)医院内传染病疫情分析、通报及处理机制
院内设专门部门及专人负责本院传染病报告数据的常规分析,分析不同时期医院接诊的主要传染病,并将分析结果在院内及时通报。
院内应制定对可能的传染病暴发事件、聚集性症候群等异常情况的处理机制与流程。
检查方法:现场查阅相关分析文档及反馈记录、相关的机制与流程。
(4)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院内自查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根据《xx省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员管理规定》(鄂卫发〔2009〕4号),建立疫情信息报告管理组织,成员包括分管院长及相关科室负责人,下设公共卫生科或相关科室,配备取得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员合格证的专职疫情管理员(二级及以上医院不得少于2人,二级以下不得少于1人);健全完善传染病诊断、报告和登记、核对、自查和奖惩制度;公共卫生科每月对全院开展一次检查,并形成自查小结(小结内容至少包括表1内容),并将检查结果报告医院领导。
发现漏报、不及时报告等方面问题时,能够提出针对性处理及整改措施。
表1 年月医院疫情报告自查汇总表
3
检查方法:现场查阅有关自查记录、整改文档及总结(自查组成员签字)。
(5)传染病报告设备
医疗机构公共卫生科应拥有网络直报设备(包括网络直报专用计算机、上网设备、报告专用电话或传真机),操作系统齐全(有防病毒软件),并有专人负责管理网络直报密码。
检查方法:现场查看、查阅相关记录、直报人员进行现场操作。
2. 定期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专业培训与考核
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临床医生、新进人员开展关于《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等的专业培训,注重培训内容的更新,及时学习卫生部下发有关传染病诊断、报告、防治管理
4
方面的文件。
并注意对培训结果进行考核。
检查方法:现场查看、查阅相关培训、考核文档。
3. 传染病报告质量抽查
评价指标包括:传染病报告率、传染病及时报告率、纸质报告卡填写信息准确率、完整率、纸质报告卡填写与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
检查方法:查阅2012年度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记录,核实传染病报告情况;复印传染病报告卡,核实纸质报告卡填写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以及与网络直报信息的一致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