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一课时

合集下载

15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一课时)

15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一课时)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作者章武 。 选作课文时文字有改动。
• 1、没攀登过天游峰的人, 不能算到 过武夷山。 • 2、天游峰——武夷山的第一险峰。九 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 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 就能断掉似的。那天,我终于顺着这 根银丝上了峰顶,心里好不得意。
• 3、 下了山,已是傍晚时分。我游兴未尽, 便踏着暮色,沿着小溪散步。在一片静寂 中,我隐约听见“哗——哗——”的声音, 颇有节奏地从岭下的竹丛中传来。这声音 由远而近,一声比一声分明。我循声迎了 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 的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 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 面。原来老人是游览区的扫路人,每天负 责打扫登天游峰的石阶。
小结
• 天游峰 的 扫路人 • (高、陡、险、美) (乐观、开朗、 • 豁达、自信、 • 爱工作、勤锻炼) • •
总结
1.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的特点是:高、险。
2、扫路人的特点是: 自强不息、充满自 信、豁达开朗、热 情好客热爱生活、 热爱自然。
3、《天游峰的扫路人》 本文 通过描写 我在登天游峰时的 所见所闻 ,刻画了一位质朴 而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表 达了我 对老人那种自强不息 的精神和自信、开朗、豁达 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 8、 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 打量了他:瘦削的脸,面色黝 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 的眼睛10、 老人摇摇头,伸出了七个指头, 然后悠然地说:“按说,我早该退休了。 可我实在离不开这里:喝的是雪花泉的水, 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 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我能舍得 走吗?” • 11、 我紧紧抓住他的双手说:“30年 后,我再来看您!” • 12、 “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 说罢,老人朗声大笑。笑声惊动了竹丛的 一对宿鸟,它们扑棱棱地飞了起来,又悄 悄地落回原处。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 笑声,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总5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执教者:福建省屏南实验小学苏光庭一、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教学中,我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自己与文本对话,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感悟文本的内容、情感,拓展学生的思维,充分体现新课程背景下全新的语文教学新理念。

二、教材分析:《天游峰的扫路人》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一篇讲读课文,作家章武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朴实无华、豁达开朗、充满自信的老人的形象。

课文的语言优美,描写细腻,特别是对人物的外貌、语言描写十分细致。

文章描写天游峰的险、高是第一课时学习的难点和重点。

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词语的含义。

3、能概括课文大意,理清课文脉络。

4、引导学生透过文中对于天游峰的描写,感受天游峰的高、险的特点,并感知文中运用的描写方法。

四、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中对于天游峰的描写,感受到天游峰的高、险。

五、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透过文中对于天游峰的描写,感受天游峰的高、险的特点,并感知文中运用的描写方法。

六、教学准备课件七、教学过程:课前预热:聊聊家乡屏南的风景名胜(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出示天游峰图片,欣赏武夷山的天游峰。

2、师介绍天游峰。

3、有一位叫章武的作家,他在游天游峰的途中对一位偶然相遇的扫路人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今天让我们走近《天游峰的扫路人》。

(板书课题)4、从题目看,你认为课文侧重写什么?(在“扫路人”下加着重号)(二)自读课文,检查预习。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读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再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六语下15.天游峰的扫路人(第1-2课时)

六语下15.天游峰的扫路人(第1-2课时)
二、自读课文
1、提出一读的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
2、指明二读要求:在读通顺的基础上,做到流利地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3、鼓励学生三读课文
三、检查自读效果
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2、纠正读音。
3、答疑解难。
(1)对学生提出的不懂的词语,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当时情境理解。
(2)对学生提出的一些涉及句意、中心思想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地去读书,对课文语言进行充分的感知、理解,有的问题在第二课时精读课文是解决。
(4)小结并板书
(扫路人:轻松自在自信豁达)
三、朗读课文
四、总结全文,朗读课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总结课文。
本文写了作者登天游峰的所见、所闻、所感,赞扬了扫路人那种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
3、本文描写天游峰的险峻有什么作用?
4、学习作者抓住特征描写人物外貌的方法。
五、课堂作业
1、读一读,再抄写。
四、分段读课文
五、教学部分生字字形,指导书写。
1、说说“夷”、“傍”、“颇”、“瘦”这4个字是什么结构。
2、重点指导“瘦”的书写。
3、指导学生描红,把这4个字写紧凑。
六、作业
1、读一读文中描写老人外貌的语句,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
2、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里,并说说为什么这样填写。
(1)在一片()中,我隐约听见“哗———哗-———”的声音,颇有节奏地从岭下的竹丛中传来。
2)“我”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扫路人清扫路面的声音是那么分明。
(3)出示有关投影片:
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登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

15天游峰的扫路人_3

15天游峰的扫路人_3

---------------------------------------------------------------最新资料推荐------------------------------------------------------15天游峰的扫路人授课时间第周备课时间年月日课题 15.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一课时本课时教学目标和要求 1. 学会本课 6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能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能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主要教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主要学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教学程序教学内容一、板题示标: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 15 课《天游峰的扫路人》(板书课题),请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 学会本课 6 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能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师:目标大家都清楚了,你有信心完成吗?(生:有!)声音很洪亮,说明你们信心十足。

二、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扫除生字) 1. 自学指导:1 / 7自读课文,①读准生字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②在读通顺的基础上注意流利,语速适中,不可过快或过慢。

③提出不懂的词语和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联系上下文或使用工具书自己解决。

确有困难时做好记号,准备质疑。

(时间:5 分钟) 2. 学生自学 3. 检查自读效果(1)指名分节朗读课文。

学生发现问题可举手示意。

(2)学生相互纠正读音。

(3)答疑解难,理解词语。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 1. 自学指导:默读课文,根据作者登天游峰的所见、所闻、所感给课文分段。

尝试概括段意。

(时间:3 分钟) 2. 学生读书,完成学习目标。

3. 学生讨论,理清课文脉胳。

一(1~~2)二(3)三(4~12)四、第三次先学后教 1. 自学指导:借助工具书,从字音、自意、字形三方面学习文中生字。

15 课 天游峰的扫路人

15 课 天游峰的扫路人
教学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师教学活动
学生学习活动
调整补充意图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在以前学习过的课文中,我们认识了许许多多的人物,哪些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今天我们随着作者章武去认识一位普通的老人,这个普通的老人有一份非常普通的工作——扫路。
(板书课题)
扫路人也就是清洁工人,他们为了人们能有一个清洁的环境,付出了辛勤的劳动,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课题。
(2)“30年后,我再来看您。”“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言外之意是什么?
(3)在汇报的过程中出示相应的句子,指导有感情朗读,个人读、分角色读,读出老人的自信、开朗、豁达。
5、学到这里,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搞不懂。“这充满自信、豁达的笑声”怎么能“一直伴随我回到住地呢?”小组合作探讨这个问题,再汇报,补充发言。修改文章的结尾,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第五组:游人登山时的样子
(6)再次齐读。
2.句子
(1)你认为自己在预习的过程中,哪些句子读得比较好的,可以读给大家听听。一个同学读好后,如果其他同学认为自己能读得更好,也可以挑战。
(2)指名读。(3)指名评价。
3.读课文
指名逐节读课文,及时纠正,提醒文中破折号和省略号的停顿时间。
4.点评预习情况,
三、感受天游峰的特点
五、课堂练习:
齐读课题
(1)指名读,及时请其他同学纠正读错的地方。重点指导“颇”“削”“黝”“吁”等字的读音。
(2)齐读。
指名读课文
学生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并在书上写出自己的感受。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生练读—师范读—指生读—评价
附: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15、天游峰的扫路人好 (1)

15、天游峰的扫路人好 (1)

苏教版第十二册语文《15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青铜峡市第五小学丁海燕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仿造文中通过语言描写烘托人物品质的方法进行语言描写训练,在阅读教学中渗透读写结合,让学生一课一得,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

1、整体感知课文,抓住重点语句,通过朗读训练重点感受天游峰的高、险。

2、凭借课文语言材料,初步领会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的生活态度。

教学难点:1、品读感悟文中描写天游峰的句子。

2、学习文中侧面烘托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课题。

同学们,看老师写一个词(师板书:扫路人),扫路人是干什么的?提到扫路人,你脑海中会浮现哪些词语?(辛苦、又脏又累、奉献、普通、平凡)是的,扫路人很平凡(板书:平凡),但就有这样一位平凡的扫路人,他给作家章武留下了深刻印象,想了解他吗?今天我们就跟随章武去认识这位平凡的扫路人(师板书:天游峰的),一起读课题。

请同学们读课题,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又产生了哪些问题?(天游峰在哪儿呢?它是什么样的?这位扫路人是谁?他是个怎样的人呢?)二、初读感知巧铺垫1、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1)你能读准下面的词语吗?读准加点字音。

武夷山、颇有节奏、褪色、扫帚、瘦削、说罢随机强调多音字“削”:瘦削的“削”是一个多音字,它还有一个读音“xiao”,谁能给它组个词?(削果)(2)有一些“拦路虎”,看谁能扫清这些障碍。

武夷山褪色扫帚瘦削说罢慈善黝黑沏茶扑棱棱气喘吁吁炯炯有神颇有节奏自在悠闲大汗淋漓豁达开朗(2) 联系上下文或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或抓住关键字,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炯炯有神豁达开朗2.再读课文,词语读好了,相信带有生字的句子也能读好,谁来读?(指名读按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是一篇散文,描写了“我”在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__而充满自信的老人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老人那种___的精神和------、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的赞美。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5 天游峰的扫路人 第一课时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5 天游峰的扫路人 第一课时

施教日期:年月日教学内容15.天游峰的扫路人共几课时2课型新授第几课时1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天游峰特点的句子。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尤其辨识多音字“削”,理解“望而却步”中的“却”。

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天游峰“高”和“险”的特点,掌握文中运用比喻、列数据和侧面衬托来表现事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重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重要词语。

3.有感情地朗读描写天游峰特点的句子,感受天游峰“高”和“险”的特点。

难点:掌握文中运用比喻、列数据和侧面衬托来表现事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资源1.有关武夷山、天游峰的资料、图片。

2.教学课件。

预习设计1.自学生字新词,认真完成书上的描红。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下列四组词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理解,并想想每组词语的特点。

第一险峰飘飘悠悠顶天立地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半途而返精瘦瘦削面色黝黑炯炯有神自信朗声大笑豁达开朗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给文中的多音字“削”、“量”、“宿”标注拼音,读顺文中的长句,难读的段落多读几遍。

4.查资料,了解武夷山的天游峰。

5.在感受深刻或是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

学程设计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1.辨识多音“削”。

答案预设:在“瘦削”中应读“xuē”,读“xiāo”时,常用作动词,表示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

第一板块:导入课文(2分钟)1. 在我们心中,总会有许许多多的人值得我们敬佩。

那你最敬佩的人是谁呢?2. 今天,我们随着作者章武去认识一位普通的老人,这位普通的老人有着一份非常普通的工作——扫路,他就是——(出示课题)3.齐读课题。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12分钟)过渡: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学习所得。

●词语1.朗读词语,读准字音。

第一险峰飘飘悠悠顶天立地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半途而返精瘦瘦削面色黝黑炯炯有神自信朗声大笑豁达开朗2. 导学。

★“削”的读音(1) 指出在“瘦削”中应读“xuē”,读“xiāo”时,常用作动词,表示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

(精品课件)苏教版六年级下册15天游峰的扫路人课件

(精品课件)苏教版六年级下册15天游峰的扫路人课件

课文详解
课件PPT
这声音由远而近,一声比一声分明。我循声迎了 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他身 穿一套褪(tuì)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 一把竹扫帚(zhǒu)清扫着路面。原来老人是游览区 的扫路人,每天负责打扫登天游峰的石阶。
“精瘦”给人的感觉是干练,“褪色的衣服”表明 老人的平常和朴素。 “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
面”,揭开了老人的身份——扫路人。这是一位朴实、 健康、慈善、有精气神的老人。
课文详解
课件PPT
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山,傍晚扫下山,扫 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 松松,自在悠闲。
两个“不累”干脆利落,毫不掩饰,然后又用充 满诗意的语言表述了自己的工作,从中我们感受到 了一位自在悠闲、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老人。
字词乐园
多音字组词并造句
课件PPT
棱 受到惊吓,鸟雀们都扑棱(lēng)棱飞走了。 lēng(扑棱棱) 河滩上的石头被流水磨去了棱(léng)角。
削 xuē(瘦削)
那位瘦削(xuē)的老人正认真地给土豆削(xiāo)皮。
字词乐园
近义词
攀登~攀附 悠闲~清闲 清爽~清新
得意~骄傲 打量~端详 开朗~爽朗
字词乐园
课件PPT
词语导学
【精瘦】非常瘦。造句:别看小明精瘦,但是他的力 气是我们班最大的。
【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造句: 我们要做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气喘吁吁】呼吸急促,大声喘气的样子。形容非常 劳累。造句:爷爷每次上楼,都气喘吁吁的。类似的 ABCC式的词语还有风度翩翩、果实累累、白发苍 苍、波光粼粼等。
课件PPT
课件PPT
资料宝袋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1、“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
2.全班交流。
棕色的运动鞋。”
2、“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
活动二:体会品质。
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三、体会品质。
1.自由读读4—12自然段:
从与老人的交谈中,我看到了一位怎样 的老人?进入活动二学习。
从与老人的交谈中,我看到了一位怎
样的老人?画出有关语句。
15.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读文字,体会天游峰扫路人的特点。
2.学习扫路人的精神品质和生活态度。
活动单
教案
【活动方案】
一、揭题引趣。
活动一:打量外貌。
天游峰的扫路人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印象 呢?
请大豕进入活动一,按要求学习。
二、打量外貌。
1.默读第3和8自然段:
画出描写外貌的句子,想想老人给你
留下怎样的印象?
1.浏览全文,想想:
①30年后,老人会照样请“我”喝茶
爱自己的工作,很喜欢天游峰。让我们进入 活动二。
吗?
30年后,老人都100岁了。但老人却说:
②你对生命一定有新的认识,与下感
“我照样请您喝茶! ”这说明老人对生活充满
受最深的一句话。
着自信,允满着希望。至于衰老、痛苦等, 它压根儿都没有想。
2•组内结合有关语句,说清理由。
动二 的要求大声地读一读。
深入学习小组观察、了解学情(了解有 没有不同分段方法)
活动三:三读,体会特点。
1.浏览课文,用“”画出描写天游
峰的语句,思考:这些语句表现了天游峰的 什么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作者在描写上用了哪些方法?
2•组内交流从朗读开始。
3•全班展示,评价再读。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A、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B、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训练,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扫路人那种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启发、揭题。

1、启发学生回忆: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去多名山风景秀丽,如:安徽的黄山和九华山、四川的峨眉山、山西的五台山……它们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你曾经游览了哪些名山?游览之后又有什么感受呢?2、揭题、设疑:看了课题“天游峰的扫路人”,你想知道些什么?天游峰的扫路人有什么特点呢?大家能从他身上受到什么启发呢?二、自读课文。

一读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二读要求:在读通顺的基础上,做到流利地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三读要求: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词语和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准备质疑。

三、检查自读效果。

1、点名分段读课文、纠正读音。

2、答疑解难。

3、理清课文脉络,根据作者登天游峰的所见、所闻、所感分段。

四、再点名分段读课文。

五、作业设计: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中,说说为什么这样填写1、在一片()中,我隐约听见“哗——哗——”的声音,颇有节奏地从岭下的竹丛中传来。

(清静寂静)2、茶、很热,很香,仿佛一股暖流,很快把我们俩的心灵()了。

(沟通畅通)3、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我回到住地。

(跟着伴随)A、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朗读能力。

B、过程与方法:进行朗读训练,学习外貌描写,知道外貌描写要抓住特点,反映性格或品质。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品味中体会天游峰扫路人那种攀登不止、自强不息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老人不累的根本原因,掌握事实材料,学会辩论。

教学难点:理解老人不累的根本原因,掌握事实材料,学会辩论。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

15、天游峰的扫路人(1)

15、天游峰的扫路人(1)

单元五
主备
人李宝升
执教

李宝升

时第一课时课题15、天游峰的扫路人


新授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内字只识不写;理解文中的主要词语。

教学要点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
准备
相关课件
教学预案个性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壮丽,有波澜壮阔的长江,有风景秀丽的庐山,今天我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

(板书:天游峰)还要带大家去认识一个人。

(板书:扫路人)
2、齐读课题:天游峰的扫路人(围题质疑)
二、检查预习。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课件导入天游峰
的扫路人
课件出示自学提纲
画出生字,读准字旨,读顺课文。

2.检查自学生字情况,含形近字。

3、汇报读文情况:读懂了什么?(解决了哪些问题)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自己喜欢哪一段就多读几遍,准备读给同学听。

2、交流指读喜欢的段落,说说自己的理由
3、默读课文,根据作者登天游峰的所见、所闻、所感分段。

小组讨论: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按什么顺序写的?可分成哪几部分?
4、全班交流
六、作业。

1、抄生字词语。

2、形近字组词:夷姨退褪腿削稍哨梢捎罢摆
板书设计15、天游峰的扫路人
夷()姨()
退()褪()腿()
削()稍()哨()梢()捎()罢()摆()。

苏教版15课《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苏教版15课《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苏教版15课《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一课时教学实录第一课时师:头一次见面拘束吗?不拘束怎么脸上没有一点点笑容?敢说话吗?开始上课好吗?先别坐,先来两句对答。

师:同学好!生:老师好!师:同学们神采奕奕。

生:老师精神抖擞。

师:同学们活泼可爱。

生:老师和蔼可亲。

师:同学们请坐。

生:老师请坐。

(老师请上坐。

)师;谁敢露一手的,请举手!谁敢?师:大声地,响亮地把今天上课的课题说一遍。

生:天游峰的扫路人。

师:真好,其他同学后悔吗?生:后悔。

师:这也是一种竞争,我们要善于把握住机会。

看我写字。

(板书:天游峰)师:谁去过?在哪里?生:在武夷山。

师:武夷山在哪?生:福建省。

师:游玩后有什么感受?生:没有毅力的登不上去。

师:你的意思是,“我登上去了,我很有毅力,我很自豪是吗?”生:是的。

师:看我画,是这样的吗?生:不是。

师:不是这样的,而是拔地而起。

人们过去一般竹筏漂流过去。

师画。

人们从哪儿登的?画路。

现在该写什么了?(板书:扫路人)谁知道扫路人是干什么的?师:你们觉得干这种工作的人怎么样?生:辛苦而光荣。

师:加上个“的”,怎么看到?生:很幸运,能在天游峰扫地。

生:我觉得很伟大。

师:你们觉得课文好学不好学?生:还可以吧,不算太难?师:难在哪?生:要从字里行间体会出扫路人的高尚很难?生:文章短小精悍,但道理深刻,很难理解,很难从字里行间体会出他的伟大与平凡。

生:我觉得既难学也不难。

说不难是因为我们是六年级,理解能力一定比五年级强。

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师:这短短的文章里包含着一个世界上最大的道理,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好好地读一读文章,一边读一边想。

(生默读)师:你们很会读书,我说一边读一边思考,你们采用的默读,这种方式最有利于思考。

生;武夷山那么高,扫路人应该很累,为什么他说不累?、师:问题有意思,把这个问题写上来。

生:作者说过,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游人半途而返。

而扫路人却轻轻松松。

我更觉得他了不起。

师:住过宅楼吧?一般有十八到二十级。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1)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1)

15.天游峰的扫路人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训练,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3、通过阅读课文中的我与老人的对话,品味老人话语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语感受“扫路的老人是一个怎样的人?”教学难点:品味老人话语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看图:请你用自己的话介绍一下这位老人?(精瘦瘦削)2.文中这样描写这位老人。

出示:(1)“我循声迎了上去,及至到了眼前,才看清是一位精瘦的老人。

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清扫着路面。

”(穿着描写)(2)“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相貌描写)师:一般写文章穿着、相貌放在一起写,而文章分为两段描写,为什么?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第15课《天游峰的扫路人》二、学习新课1.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写人要通过具体事情来写,这是一个扫路人,天游峰交代了扫路的环境。

这节课我们重点解决这三个问题:①天游峰是一座什么样的峰?②扫路是一件什么活?③扫路人是一位什么样的人?2. ①天游峰是一座什么样的峰?课文怎样介绍天游峰的,找出来读一读。

“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

”师:你能用一个字形容一下天游峰吗?(险高陡峭)师:谁来读一读?读好这段话要读好哪些词句?师:这是一个比喻句。

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生:作者把“石梯”比作“银丝”。

为什么不用像“铁丝抛下来”?把什么比作银丝?头发指导读课文,总结:这就是又高又险的天游峰,看图,这是老人扫路的环境。

齐读3.课文还有一处介绍了扫路的环境:出示:“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

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而却步,半途而返。

”师:哪些词语具体写出了天游峰的高与险?生:“顶天立地”、“九百多级”、“一千八百多级”、“层层叠叠”这些词语从正面写出了天游峰的高与险。

15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一课时PPT课件

15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一课时PPT课件

练习:
1、这两段话是对老人( )的描写,通过这一描 写我看到了一位( )的老人。
2、文中的“削瘦”是什么意思?如果换成“面 黄肌瘦”好吗?为什么?
结束语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练习:
1.气喘吁吁(ABCC):—— —— —— 层层叠叠(AABB):—— —— ——
2、“望而却步”是什么意思?描写游人登天游 峰时的词语还有( ),从这些词中我感受到了 ( )。 3.写游人的表现,是为了突出天游峰的( )( ) 这种写作方法叫( )。
有感而发
1、读了这些句子,我会 情不自禁地说:“——”。
2、登上天游峰顶,我想 到了( )代诗人( )写的《 》 里 的 诗 句 “ ——————” 。
自读课文,用“====”划出描写老 人外貌的语句,想想这是一位什么样的 老人?旁批你的感受。
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 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 帚清扫着路面。
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的 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感谢聆听
不足之处请大家批评指导
Please Criticize And Guide The Shortcomings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日
天游峰的扫路人
王禹小学 李艳姝
武夷山 沏茶 扑棱棱 扫帚 颇有节奏
瘦削 褪色 面色黝黑 炯炯有神
天游峰为福建省武夷山第一胜地,位于武夷山景区中部的 五曲隐屏峰后,海拔408.8米,它独出群峰,云雾弥漫,三 面有九曲溪环绕,武夷全景尽收眼底 。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一课时教案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一课时教案

《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一课时教案课时目标1、学会生字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读明白课文,理清课文的条理,感知天游峰的高、险要,初步了解扫路人的自信、活泼。

一读题质疑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5课,练读课题,指名读题。

并指名讲讲什么缘故如此读?(都讲咱们班的学生特不聪明,会读书。

)指名读,有的重读“天游峰",有的重读“扫路人"、2、课题好比是文章的眼睛,读了课题您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问自己?(估计学生的问题:天游峰在哪儿?它是什么样的?这位扫路人是如何的人?)同学们不但读准了课题,还流露出了自己的问题,如此读书会越读越好、二初读引思,整体感知老师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读书,就一定能自己找到答案、咱们带着问题到书中找找答案吧,1、提出自学要求:(小黑板出示)(1) 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2) 标出小节,在不理解的地方旁边打上“?”2、学生读,老师也跟着读、3、检查读的情况。

(刚才,咱们读得特不认真,我特不快乐,课文共有几节?您们会读了没有?)(1)同桌选一小节考考对方,能做到读准确、流利的帮她打上五角星。

(得到星的举手。

)请没有得到星的同学讲讲缘故,(现在读得不行没事,咱们这节课还有特不多的读书机会、)(2)刚才有同学提问想了解这座山,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座山、出示词语:武夷山飘飘悠悠层层叠叠顶天立地指名读,开火车读,指导读“飘飘悠悠”,要读得轻、慢。

飘飘悠悠与层层叠叠的结构都是AABB式的叠词,像如此的词您明白的还有哪些?齐读词语、“夷”是生字,指名组词,指导书写“夷”,老师范写,学生描红。

(3)读“武夷山”,您明白在哪儿?谁来介绍一下?老师依照学生介绍的情况,有针对性的补充:武夷山位于福建省,它四面溪谷环绕,不与外山相连,有“奇秀甲于东南”之誉,自然风光独树一帜、天游峰,号称“武夷第一胜地”,海拔410米,峭壁千寻,高拔群峰之上,常有云雾缭绕。

每当雨后乍晴,白茫茫的烟云,弥山漫谷、风吹云荡,起伏不定,犹如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登上峰顶观望云海,变幻莫测,仿佛置身于蓬莱仙境,遨游于天宫琼阁,故名“天游”、因此书上开头写道-—(4)那,书上如何写天游峰的呢?用您的慧眼去发现,在哪一小节?您能把第二节读准确,流畅不?出示第二小节句子,这节共有三句话,这三句有的比较长,有的比较短,您有信心把哪句读得最好,就读哪句。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15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一课时海师附小田小红【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能运用。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根据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意思。

3.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天游峰“高”和“险”的特点,并感知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天游峰“高”和“险”的特点,并感知描写方法。

【课前准备】学生常规预习课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论语》记载:“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灵动的山水自古以来便是人们向往的去处。

人们在山水间流连,不仅欣赏自然风光,更能涤荡心灵,忘却世间烦恼。

陈章武先生也是这样一位留恋山水的文人。

(师课件出示作者简介)2.今天,作者要带领我们去游览一山、认识一人。

究竟这山、这人有何与众不同之处,他们之间又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呢?我们一起学习《天游峰的扫路人》(齐读课题,课前板书好课题)二、字词解析:1、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根据老师的要求读读这篇课文。

课件出示要求:(1)、读准字音,读流利。

(2)、思考:天游峰是一座怎样的山峰?2、学生自由读课文。

3、同学们课前已经预习了课文,刚才又读了课文,现在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自习情况。

(课件出示词语。

)(1)扫帚宿鸟打量扑棱棱指名读第一组,注意多音字在本文中的读音。

(能不能试着用另外的读音组词)注意:“打量”是轻声,打扫、扫地;星宿、一宿;量角器、测量、量词;棱角、穆棱lín g(地名)、多棱镜。

(2)精瘦褪色黝黑瘦削豁达开朗自在悠闲炯炯有神指名读第二组词语,这组词语在文中都是写谁的?(扫路人)a、“精瘦”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很瘦,非常瘦)是病态的瘦吗?(瘦而有精神),你身边有像扫路人这样“精瘦”的人吗?说一说。

b、理解“瘦削”。

因为“精瘦”,所以不管是文中的扫路人还是同学们身边很瘦的人,脸都是----(瘦削的)读好这个词语。

指名读,齐读。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解析

天游峰的扫路人教案解析

15、天游峰的扫路人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有许多名山大川,其秀丽的景色常常使游客们流连忘返。

然而,作家章武【板书:章武】游览完武夷山的“天游峰”【板书:天游峰】后,给他印象最深的倒不是那迷人的风光,而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扫路人”【板书:“扫路人”】。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板书:“的”】课文——天游峰的扫路人。

2、三读课题谁来响亮地读一读课题?(指生读)师:这是黄山的扫路人吗?一起读!(生齐读并用重音突出“天游峰”。

)师:这是天游峰的游客吗?再读!(生齐读并用重音突出“扫路人”。

)3、师:读了课题,你从中得到什么信息?(这篇课文既写了天游峰,又写了扫路人)师在“峰”和“人”下加红点。

师:课题就像一篇文章的窗户,通过这个窗户,我们就能大致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预习反馈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武夷山颇有节奏褪色竹扫帚瘦削说罢扑棱棱打量沏茶循声不禁2、出示词语第一组:精瘦黝黑慈善炯炯有神朗声大笑豁达开朗(老人)第二组:顶天立地飘飘悠悠层层叠叠(天游峰)第三组: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半途而返(游客)3、指名读课文,相机正音三、理清脉络1、浏览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几方面的内容?(天游峰、扫路人)师:课文洋洋洒洒几百字,其实就是写俩字的,那就是?生:峰—人!2、哪几自然段写的天游峰?(1、2、7自然段)哪几自然段写了扫路人?(3——12自然段)四、感受天游峰(1-2)1、师简介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每当雨后初晴或晨曦初入之时,白茫茫的烟云,弥山漫谷,犹如大海的波涛,变幻莫测。

登上峰巅,仿佛置身于蓬莱仙境,遨游于天宫琼阁,故此峰名为“天游峰”。

2、作者笔下的天游峰又是怎样的呢?▲默读课文,用“----”画出描写天游峰的有关句子。

▲圈出重点词,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体会。

▲小组交流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读一读句子。

3、交流:出示:“九百多级石梯,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借着淡淡的月光,我仔细打 量了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 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D、借着淡淡的月光,我仔细打 量了他:瘦削的脸,面色黝黑,淡淡 的眉毛下,一双慈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打量:观察人的衣着、外貌等。
瘦削:形容身体或脸很瘦,像是被削过一样。 炯炯有神:形容眼睛明亮,精神饱满。炯炯,形容明 亮(多用于目光)
天游峰——武夷 山的第一险峰。 九百多级石梯,
像一根银丝从空 中抛下来,在云 雾中飘飘悠悠, 仿佛风一吹就能 断掉似的。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在登山途中,“我”遇到了这样一位老 人,他(填写外善的眼睛炯炯有神

他每天上山、下山清扫一千八百多级石阶却不觉得辛苦 ,
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A、在一片静寂中,我隐约听见 “哗——哗——”的声音,颇有节奏 地从岭下的竹丛中传来 。
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
B、 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 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 清扫着路面。
B、 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 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 清扫着路面。
帚zhǒu
B、 他身穿一套褪色的衣服,足蹬 一双棕色的运动鞋,正用一把竹扫帚 清扫着路面。
C、 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 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 而却步,半途而返。
C、 那层层叠叠的石阶,常常使 游客们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甚至望 而却步,半途而返。
望而却步:看到了危险或力不能及的事而往后退缩。 课文形容山势险峻,让人害怕。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看,这个
远镜头:

2、在登山途中,“我”遇到了这样一位老
人,他(填写外貌):

他每天

是因为他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看,这个 远镜头:九百多级石梯, 像一根银丝从空中抛下来。,
在云雾中飘飘悠悠,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 。
是因为他 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自在悠闲

作业:
❖ 完成《补充习题》第一、二、三项
“帚” 的字形演变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祝您成功!
E、“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 茶!” 说罢,老人朗声大笑。笑声
惊动了竹丛里的一对宿鸟,它们扑棱 棱地飞了起来,又悄悄地落回原处。
E、“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 茶!” 说罢,老人朗声大笑。笑声 惊动了竹丛里的一对宿鸟,它们扑棱 棱地飞了起来,又悄悄地落回原处。
宿鸟 (sù√ xiǔ xiù ) 扑棱棱 (léng、lēng、líng )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素有“鸟的天堂”、“蛇的 王国”、“昆虫的世界”和“世界生物之窗”之 誉;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天游峰为福建省武夷山第一胜地,位于武夷山景区中部的 五曲隐屏峰后,海拔408.8米,它独出群峰,云雾弥漫,三 面有九曲溪环绕,武夷全景尽收眼底 。
天游峰的扫路人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2、认识本课生字,理解生词的含义。 ❖ 3、划出文中描写天游峰的句子。 ❖ 4、你觉得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个怎样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