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下册第7课《在葡萄架下》教案

合集下载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7课《在葡萄架下》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7课《在葡萄架下》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7课《在葡萄架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在葡萄架下》是一首富有新疆维吾尔族特色的歌曲,选自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7课。

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富有节奏的语言,描绘了维吾尔族人民在葡萄架下欢歌笑语的场景。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以重复和变化重复的手法,展现了活泼欢快的氛围;第二乐段以分解和弦的形式,展示了维吾尔族舞蹈的优美姿态。

歌曲难度适中,节奏明快,适合五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基础,能够熟练地识谱、唱歌。

但部分学生对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特色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此外,学生对舞蹈动作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中给予个别指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在葡萄架下》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2.使学生了解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特色,感受舞蹈的优美姿态。

3.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4.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调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音准,特别是第二乐段的分解和弦。

2.舞蹈动作的掌握,特别是维吾尔族的特色动作。

3.对新疆维吾尔族音乐文化的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营造新疆维吾尔族的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演唱和舞蹈动作,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4.视听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设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歌曲和舞蹈的魅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音频、视频、图片等。

2.乐器:吉他、手鼓等。

3.舞蹈道具:花环、纱巾等。

4.分组标志:不同颜色的卡片或帽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新疆的美丽风光和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引导学生产生兴趣。

播放歌曲《在葡萄架下》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

2.呈现(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特点,展示歌谱。

五级音乐教案在葡萄架下

五级音乐教案在葡萄架下

《五级音乐教案在葡萄架下》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情感内涵。

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音乐,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葡萄架下五级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1.2 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了解葡萄架下五级音乐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2)掌握五级音乐的基本演奏技巧;(3)培养音乐欣赏和评价能力;(4)提升团队协作和创造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葡萄架下五级音乐的起源和发展介绍葡萄架下五级音乐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其在民间音乐中的地位和影响。

通过讲解和播放相关音乐作品,使学生对五级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

2.2 五级音乐的基本结构分析五级音乐的结构特点,包括曲式、节奏、旋律等。

结合具体作品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够识别和运用这些结构特点进行创作和演奏。

2.3 五级音乐的演奏技巧教授五级音乐的演奏技巧,包括演奏姿势、手法、音色等。

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这些技巧,并运用到实际演奏中。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五级音乐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演奏技巧,使学生对五级音乐有系统的认识。

3.2 示范法通过演奏五级音乐作品,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音乐的魅力,并在实践中学会演奏技巧。

3.3 练习法通过分组练习、合奏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演奏水平,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练习作品和期末演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内容包括演奏技巧、音乐理解和团队协作等方面。

第五章:教学计划5.1 课时安排本课程共3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5.2 教学进度第一阶段(1-8课时):介绍葡萄架下五级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学习五级音乐的基本结构;第二阶段(9-16课时):学习五级音乐的演奏技巧,进行分组练习;第三阶段(17-24课时):进行合奏练习,排练期末演出作品;第六章:课程实践与创作6.1 小组合奏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首葡萄架下五级音乐作品进行合奏练习。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七课 (演唱)在葡萄架下|湘艺版

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七课 (演唱)在葡萄架下|湘艺版

《在葡萄架下》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有表情地学会演唱《在葡萄架下》。

2、了解新疆的民俗风情,并能用打击乐表现歌曲,体验歌曲欢快的,情绪。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有表情地学会演唱《在葡萄架下》。

教学难点:能准确唱出歌曲《在葡萄架下》中的切分节奏。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铃鼓四、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图片)师提问:图片上的人是哪个地方的?你对新疆有哪些了解?交流对新疆的了解。

(出示新疆风景等图片)引出课题。

(二)、初听歌曲1、你们听,在那美丽的葡萄园里,新疆的少先队员们在过队日,不时传来了一阵阵欢快的歌声。

(播放音乐)要求:(1)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热烈、欢快)(2)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切分节奏的运用使得歌曲很富有新疆地域的舞蹈动感和韵味。

我们试着拍一拍节奏)X X X | X X X | X X X | X X X |(三)、学唱歌曲1、出示歌曲谱,少先队员们在队日这一天,来到葡萄园里载歌载舞,好一派欢乐景象。

师到底是歌舞之乡,他们又唱起了动听的歌我们也加入吧请同学们跟着老师唱歌谱。

2、跟琴用“来”模唱旋律。

3、随琴添加歌词。

4、除了欢快的情绪外,我们还得把维吾尔族民歌的特点唱出来,这就需要一些小技巧,谁能来学学新疆人卖羊肉串的叫卖声?(讲解下滑音、上波音,后跟琴练习)(四)即兴创编1、在刚才观看视频的时候,我就发现有的同学已经兴趣高涨,跃跃欲试,想在葡萄架下一显身手,现在就让我们和新疆少先队员们一起来表演,好吗?(播放歌曲表演)(五)总结下课1、哪位同学能来说一说,想要把这首歌唱好,应该要注意哪些地方?师总结下课。

《在葡萄架下》优秀教案

《在葡萄架下》优秀教案

《在葡萄架下》优秀教案教案:在葡萄架下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在葡萄架下》的背景知识和主题;2.掌握诗歌中的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3.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能力;4.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2.掌握诗歌中的重要词汇和表达方式;3.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学准备:1.教材《在葡萄架下》一课;2.录音机或音频设备。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诗歌《在葡萄架下》的录音,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感受音乐和语言的结合。

然后向学生提问:你觉得这首诗歌描述了什么?是否有所感悟?为什么?2.课文阅读与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然后小组内讨论并互相交流阅读体验;(2)师生共同讨论,解读课文中的生词和重要词语;(3)同学们将自己的理解与诗歌的主题进行对比,思考诗歌想要传达的是什么信息;(4)学生依次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律动和情感,并尝试用不同的语调和语速进行朗读。

3.诗歌欣赏:(1)播放不同版本的《在葡萄架下》的录音,并与原诗进行对比,体会不同诗歌朗读者的感情表达;(2)同学们选择他们觉得最能体现诗歌意境的语音朗读版本,并进行欣赏和讨论。

4.创作实践:(1)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创作一首类似的诗歌,可以选择类似的场景或主题;(2)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并进行交流,互相评价和借鉴。

五.总结与拓展:1.随堂小结:通过共同欣赏、理解和创作诗歌,同学们对诗歌的审美情趣和创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2.拓展练习:借助高年级诗歌作品,学习如何欣赏和理解其他经典诗歌,并进行诗歌创作。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诵读和创作,加深对诗歌的欣赏和理解。

但是,诗歌创作环节的时间较短,对于学生来说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和指导。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对诗歌创作的兴趣和能力,可以在后续课程中加强创作环节的指导和实践。

五年级音乐教案在葡萄架下

五年级音乐教案在葡萄架下

五年级音乐教案在葡萄架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在葡萄架下》,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感受音乐中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在葡萄架下》,理解歌曲的内涵,感受音乐的美。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旋律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音响设备、乐谱。

2. 学生准备:提前熟悉歌曲,准备好演唱歌曲。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在葡萄架下》,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

2. 教学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注意指导学生音准、节奏和旋律的把握。

3. 歌曲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歌曲的内涵,让学生想象自己在葡萄架下的情景。

4. 演唱练习:学生分组演唱,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姿势不正确的地方。

5.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总结课堂教学。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歌曲《在葡萄架下》,加强音准、节奏和旋律的掌握。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共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一首关于自然景色的歌曲,可以是一个场景、一个故事,也可以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2.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乐器,为自己创作的歌曲伴奏,增强歌曲的表现力。

七、评价方式1.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创作和协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2. 学生互评,鼓励彼此,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八、教学反馈1. 教师收集学生的创作作品,对学生的创作进行分析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2. 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能力。

九、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不同的指导和帮助。

十、教学总结1. 教师对整个学期的音乐教学进行总结,回顾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7课《在葡萄架下》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7课《在葡萄架下》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7课《在葡萄架下》教案一. 教材分析《在葡萄架下》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的歌谣,描绘了人们在葡萄架下乘凉、唱歌、跳舞的美好情景。

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简单的节奏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曲由两个乐段组成,第一乐段节奏明快,旋律简洁;第二乐段节奏舒展,旋律优美。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民族音乐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这首歌曲的民族背景和文化内涵认识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同时穿插相关文化知识,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增长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感受民族音乐的美感。

2.了解歌曲的民族背景和文化内涵,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3.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节奏和旋律掌握。

2.歌曲的民族背景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描绘的美好情景。

2.欣赏教学法:让学生在聆听、学唱过程中,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3.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钢琴、音响等教学设备。

3.乐谱、歌单等教学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葡萄架下的美好情景,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氛围。

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首歌曲的民族背景吗?”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呈现(5分钟)教师演唱或播放歌曲《在葡萄架下》,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展示歌曲乐谱,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跟唱歌曲,教师纠正发音和节奏。

针对歌曲中的难点,如节奏、音高,进行分组练习,确保学生掌握。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歌曲表演,如分组演唱、舞蹈等,巩固所学内容。

湘艺版音乐五下第7课《在葡萄架下》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下第7课《在葡萄架下》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下第7课《在葡萄架下》教案一. 教材分析《在葡萄架下》是一首富有新疆维吾尔族特色的歌曲,选自湘艺版音乐五下第7课。

歌曲以新疆维吾尔族民歌为基础,曲调优美,节奏明快,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和感受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风格,培养对我国各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尊重。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课程有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特色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这一民族音乐特色的介绍。

此外,学生对音乐的演唱、演奏和欣赏能力各有差异,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风格,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2.学会演唱《在葡萄架下》,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特色,学会歌曲《在葡萄架下》。

2.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演唱,提高歌唱技巧。

3.培养学生合作演唱、演奏的能力,以及对音乐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播放歌曲和视频,让学生感受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风格。

2.演示法:教师示范演唱,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技巧。

3.练习法:分组演唱、演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技能。

4.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音乐特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视频、图片等资料。

2.乐器:吉他、手鼓等。

3.教学用具:乐谱、歌词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教师简要介绍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特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在葡萄架下》的乐谱,引导学生观察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

然后,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哼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在葡萄架下》教案

《在葡萄架下》教案

《在葡萄架下》教案教材分析:具有鲜明的新疆地区哈萨克音乐特征,以下滑音、上波音为其主要特色。

歌曲为2/4拍子,切分音具有强然的推动感,使得歌者情不自禁地跟随舞蹈。

下滑音也是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歌曲常用的装饰音,使歌曲极具特色。

全曲为带尾声的两段体结构,四小节一句。

第三句向上四度旋律展开,音调上扬。

第四句最后两小节带连线的四拍长音,结束在属音上,从而突出了哈萨克族民歌的音调特征。

第五至八句为第二乐段,切分音再一次强调了音乐的律动性。

第七句出现了休止符,使不断向前奔流的音乐迁转回来,富有情趣。

在第八句中出现了上波音,结束在长音上。

尾声做了渐慢再回原速的处理,这也是很多新疆地区少数民族歌曲的特点。

教学目标:1.在演唱歌曲的同时,了解新疆的民俗风情,体会人们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的快乐。

2.通过切分音节奏的学习,了解新疆歌曲的音乐的风格。

学习模仿基本的新疆舞蹈动作,能自主创编简单的新疆舞蹈进行表演。

3.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演唱歌曲,掌握上波音、下波音、滑音音乐符号的演唱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完整演唱歌曲。

区分上波音、下波音音乐符号以及学习演唱方法。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师:每个民族都拥有属于自己特色的音乐,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新疆民歌《在葡萄架下》,首先看到标题我们会不会想到美丽的新疆?但是大家了解新疆的葡萄吗?生:说出自己对于新疆葡萄的了解。

师:新疆日照充足,所以盛产各种葡萄,接下来让我门通过短片来了解新疆葡萄吧。

【观看视频】三、讲授新课师:通过观看视频,我们了解到新疆葡萄的种类以及许多新疆葡萄的品种,我们聆听歌曲你来听一听,歌曲中描述了什么场景呢?生:聆听歌曲。

师:歌曲主要表达的是在快乐的队日里,少先队员们在葡萄架下欢歌起舞的场景。

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喜悦。

师:歌曲是什么样的情绪呢?生:欢快、激昂、活波、欢歌起舞庆祝节日喜悦的心情师:聆听歌曲,体会新疆民歌的特色节奏。

师:大切分节奏使歌曲更加欢快,也增加新疆民歌特色。

《在葡萄架下》教学设计

《在葡萄架下》教学设计

《在葡萄架下》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在葡萄架下》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在葡萄架下》,使学生了解葡萄的生长环境、特点及栽培管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实地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了解到葡萄的生长特点和栽培技术。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态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实践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了解葡萄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2.学习葡萄的栽培管理技术。

三、教学难点学习葡萄的栽培管理技术。

四、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制作海报、播放视频等方式,给学生呈现葡萄的形象和美景,激发学生对葡萄的兴趣。

2.导入新课师生共同观察有关葡萄的图片,引导学生发表对葡萄的第一印象。

3.学习新课通过学习课文《在葡萄架下》,引导学生了解葡萄的生长环境、特点及栽培管理技术。

4.示范操作教师带领学生到校内的葡萄架下观察和实际操作。

教师示范学生如何浇水、修剪葡萄蔓、为葡萄蔓提供支撑,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操作。

5.理论梳理教师总结所学的栽培管理技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6.小结复习教师与学生共同对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

7.实践应用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师组织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株葡萄的栽培管理,包括浇水、修剪、提供支撑等。

学生们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并进行相互观摩和交流。

8.反思总结学生和教师一同总结本次实践活动的收获和不足,学生表达对葡萄栽培管理的体会和感受。

五、教学手段1.多媒体;2.图片;3.实地观察;4.视频;5.实际操作;6.小组讨论。

六、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包括技能运用是否熟练、动手操作是否规范等。

2.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3.学生对葡萄栽培管理技术的理解和运用情况。

4.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反思和总结。

七、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在家庭环境或学校的葡萄架下进行葡萄栽培管理并记录观察结果,培养爱护植物的习惯和动手能力。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7课《在葡萄架下-范唱》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7课《在葡萄架下-范唱》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7课《在葡萄架下-范唱》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在葡萄架下-范唱》这首歌是一首具有浓郁新疆风格的歌曲,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描绘了在葡萄架下,人们载歌载舞的场景。

歌曲节奏欢快,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和感受新疆的音乐风格,丰富他们的音乐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能够理解简单的音乐概念,并能够进行基础的音乐实践活动。

然而,对于新疆音乐风格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新疆音乐的魅力。

三. 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地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范唱》。

2.了解和感受新疆音乐风格,丰富音乐知识。

3.能够用生动的语言和动作描绘歌曲中的场景。

4.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音准和节奏。

2.新疆音乐风格的把握。

3.歌曲中的动态描述。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范唱,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演唱示范。

2.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歌曲演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情景教学法: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动作,引导学生描绘歌曲中的场景。

4.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和表演,培养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谱、图片、视频等。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范唱。

3.教学用具:如动作卡片、乐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新疆风光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新疆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在葡萄架下-范唱》的背景和特点。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歌谱,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然后,教师范唱歌曲,为学生提供正确的演唱示范。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把握歌曲的音准和节奏。

对于歌曲中的难点,教师可以反复示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演唱,让学生在合作中巩固所学知识。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在葡萄架下》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在葡萄架下》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在葡萄架下》教案一. 教材分析《在葡萄架下》是一首富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歌曲,选自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

歌曲以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素材为基础,展现了维吾尔族人民在葡萄架下欢歌笑语的场景。

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欢快,富有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和感受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和地域特色,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表现手法和节奏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和地域特色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维吾尔族的音乐风格和地域特色,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2.学会《在葡萄架下》这首歌曲,并能用欢快的情绪演唱。

3.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少数民族音乐特色和地域风格。

2.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把握。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聆听、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和了解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互动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如打击乐器、合唱等,提高音乐表现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音频、视频、图片等。

2.乐器:吉他、手鼓等。

3.合唱队服装:女生红色连衣裙,男生白色衬衫和黑色裤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新疆的自然风光和维吾尔族的民俗风情,引导学生产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

同时,播放《在葡萄架下》的歌曲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

2.呈现(5分钟)完整呈现《在葡萄架下》的歌曲,让学生初步聆听并感受歌曲的氛围。

随后,教师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特点,如维吾尔族的音乐风格、节奏变化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旋律,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变化和音准。

五年级音乐教案在葡萄架下

五年级音乐教案在葡萄架下

五年级音乐教案在葡萄架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在葡萄架下》,感受音乐的优美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 教授学生基本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教学重点1. 歌曲《在葡萄架下》的旋律、节奏和歌词。

2. 音乐的基本知识,如音高、音长、音色等。

三、教学难点1. 歌曲《在葡萄架下》的高音部分。

2. 音乐的基本知识在实际歌曲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钢琴或其他键盘乐器。

3. 音乐教材或乐谱。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教学:1) 教师播放歌曲《在葡萄架下》,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 教师分析歌曲的结构,讲解音乐的基本知识,如音高、音长、音色等。

4) 教师针对歌曲中的高音部分进行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5)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合唱水平。

3. 课堂练习:1) 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学生展示练习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2) 教师提出拓展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生自由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5. 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

3) 教师收集作业,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课堂表现、练习成果和课后作业,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关注学生在音乐学习中的兴趣和积极性,鼓励学生自主参与。

3. 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3. 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的音乐教学能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加音乐比赛或演出,展示学生的音乐才华。

湘艺版音乐五下第7课《在葡萄架下》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下第7课《在葡萄架下》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下第7课《在葡萄架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在葡萄架下》是一首富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曲,选自湘艺版音乐五下第7课。

歌曲以我国新疆维吾尔族民歌为素材,旋律优美,节奏欢快,表现了人们在葡萄架下尽情歌舞的欢乐场景。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以欢快的节奏和富有特色的旋律描绘了葡萄架下的热闹气氛;第二乐段以抒情的旋律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新疆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增强对我国多元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如音高、节奏、唱名等。

但部分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了解相对较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

此外,学生们的合唱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合唱部分的训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在葡萄架下》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熟练地演唱。

2.培养学生对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我国多元文化的认识。

3.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维吾尔族特色节奏和旋律。

2.合唱部分的协调和音准。

3.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新疆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教授歌曲的演唱技巧。

3.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美好情感,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在葡萄架下》的乐谱。

2.准备相关的新疆维吾尔族风土人情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准备录音机、音响等教学设备。

4.准备合唱所需的道具(如手鼓、铃鼓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新疆维吾尔族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感受新疆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葡萄架下》教案

《在葡萄架下》教案

《在葡萄架下》教案
教学内容:在葡萄架下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在实践活动中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有表情地学会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
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现切分节奏的音乐特性,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切分节奏并学会切分节奏的运用。

(二)能力目标:
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到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感受新疆歌曲的歌曲特点及节奏的欢快。

(三)情感目标:
通过歌曲的学习了解新疆的风俗民情,能主动参与新疆歌舞表演,体验歌曲欢快的情绪。

培养学生对民歌的热爱和兴趣及民族团结精神。

教学重点:学唱《在葡萄架下》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掌握歌曲中的切分节奏,并有感情的演唱本曲。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法实践教学法
教学用具:钢琴、音响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辨导入
播放新疆歌曲,激发学生对新疆歌曲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二、感受与交流
1.让学生了解新疆,教师总结新疆的特色和风貌。

三、节奏练习与讲解
1.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
(2)节奏练习
(3)简谱、填词练唱
2.完整演唱歌曲
四、实践与展示
1.学生自主发挥表演《在葡萄架下》
五、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六、布置作业
课后听赏《看马戏》。

2019年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七课《在葡萄架下》

2019年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七课《在葡萄架下》

2019年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七课《在葡萄架下》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在葡萄架下》,了解新疆的民俗风情;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载歌载舞形式表现人们欢庆丰收的快乐。

2、能学习模仿基本的新疆舞蹈动作,能自主创编简单的新疆舞蹈和打击乐节奏进行表演教学重点:学习歌曲《在葡萄架下》,了解新疆的风俗民情。

教学难点:切分音节奏的掌握和新疆歌曲的音乐的风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铃鼓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你最熟悉哪个少数民族?说说你知道的情况。

二、欣赏新疆音乐1、简介新疆:媒体出示新疆地理位置、新疆特色乐器。

2、听听《我们新疆好地方》感受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

师:每个民族都拥有属于自己特色的音乐,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段好听的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让我们来听一听,感受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

三、了解新疆舞蹈1、媒体出示新疆舞蹈片段,注意几个动作:翻腕、抖肩、移颈。

2、照样子做一做以上舞蹈动作。

四、了解新疆吐鲁番:1、教师用“亚克西”表扬学生的表现,同时过渡,简介吐鲁番的特点:四个之最及葡萄沟的葡萄图。

第二课时一、学唱歌曲:《在葡萄架下》1、聆听歌曲。

教师播放歌曲《在葡萄架下》。

2、这首歌好听吗,想不想学啊?3、教师逐句教唱歌曲。

4、学习装饰音记号:下滑音通过让学生体验新疆卖羊肉串叫卖的语感,体会三处滑音的唱法。

5、学生通过找朋友的形式自由练习演唱这首歌,请朋友评价自己的演唱。

6、班内表演,以小组为单位演唱。

7、全班齐唱歌曲。

二、拓展:媒体出示新疆歌舞图、新疆地理位置、新疆特色乐器、风味小吃、新疆美食等等。

总结:并用一句话表达对新疆的热爱。

三、布置作业:课后小组自编舞蹈,回家边唱边跳表演给爸爸妈妈。

《新疆舞曲》教学目标一、掌握歌曲的节奏曲调,即兴编创舞蹈使歌舞一体。

二、聆听《新疆舞曲》(第一号)感受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舞蹈音乐,体验其不同的风格特征,拓展我们的视野。

教学准备:多媒体、铃鼓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带学生近音乐教室,音乐师生问好。

《在葡萄架下》教案

《在葡萄架下》教案

《在葡萄架下》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2.理解阅读材料中的主要内容和细节;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多媒体设备;2.学生人手一本课本。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呈现一张葡萄架的图片,引发学生对葡萄架的了解和兴趣。

Step 2:课文阅读1.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在葡萄架下》;2.学生讨论问题并解答;3.教师提问学生关于课文内容,并板书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

Step 3:课文分析1.教师出示课文分析表,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篇章特点和主要内容;2.学生自主完成课文分析表并交流讨论。

Step 4:课文理解1.学生小组讨论课文的难点与亮点,并报告给全班;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每段文字的意义并进行解读。

Step 5:课文拓展教师出示一些类似主题的图片,让学生猜测这些图片和课文内容的关系,并口头表达自己的理解。

Step 6:课文运用教师出示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并让学生用课文中的信息来回答问题。

Step 7:语言点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同时进行例句的扩展和练习。

Step 8:课堂练习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并进行答案讲解与点评。

Step 9:拓展活动1.学生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根据课文内容表演葡萄园的场景;2.学生个别或小组展示自己种植葡萄的经验和技巧;3.学生小组进行口头表达比赛,根据课文内容,谈论自己对葡萄的喜好和养殖方法。

四、教学评价:1.教师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2.学生的课堂练习、小组活动和个人表演都可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

五、板书设计:-重点词汇、短语和句型-课文分析表六、教后反思:本节课是以课文阅读为主的一节课,通过学生的探究和合作,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葡萄和农耕生活的理解。

但是,本节课的时间安排还有待改进,下次可以适当减少教师讲解的时间,给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和互动讨论的时间。

在葡萄架下教案

在葡萄架下教案

在葡萄架下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能够:1. 理解葡萄架的功能和作用;2. 掌握葡萄架的搭建方法和维护技巧;3. 能够合理利用葡萄架种植葡萄,提高葡萄的产量和质量。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a. 了解葡萄架的构造和功能;b. 准备葡萄架的搭建所需材料:木材、铁丝、螺钉等;c. 准备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用于展示葡萄架的建造过程。

2. 学生准备:a. 准备好纸和笔,用于记录重要信息;b. 准备好园艺工具,如镰刀、剪刀等。

三、教学过程1. 激发学生兴趣(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展示葡萄的图片或视频,介绍葡萄的营养价值和广泛应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了解葡萄架(10分钟)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分享对葡萄架的了解,并向他们介绍葡萄架的主要功能和作用,比如支撑葡萄植株、促进光合作用等。

3. 展示搭建过程(2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葡萄架的搭建过程,重点讲解每个步骤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学生可以逐步跟随展示,了解葡萄架的搭建流程。

4. 实际操作(3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按照展示的步骤搭建起一个简单的葡萄架。

教师在旁边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并纠正操作中的错误。

5. 葡萄架维护(10分钟)介绍葡萄架的维护方法,如定期修剪藤蔓、清理杂草等。

学生可以记录下这些维护方法,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6. 种植葡萄(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葡萄的种植技巧,包括选择适当的葡萄品种、合理的植株间距、科学的浇水和施肥等。

学生可以在自己搭建的葡萄架上种植一些葡萄苗,以实践所学知识。

7. 总结与展望(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今后葡萄种植的期望和计划。

同时,教师可以对同学们的表现进行肯定和鼓励。

四、教学延伸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葡萄架搭建和葡萄种植的理解,可以安排以下延伸活动:1. 学生自主搭建葡萄架: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自行搭建一个完整的葡萄架,并记录下搭建过程和心得体会。

2019-2020年五年级下册第7课《在葡萄架下》教案

2019-2020年五年级下册第7课《在葡萄架下》教案

2019-2020年五年级下册第7课《在葡萄架下》教案教学内容:学唱歌曲《在葡萄架下》。

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在葡萄架下》,了解新疆的民俗风情;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载歌载舞形式表现人们欢庆丰收的快乐。

2、能学习模仿基本的新疆舞蹈动作,能自主创编简单的新疆舞蹈和打击乐节奏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学习歌曲《在葡萄架下》,了解新疆的风俗民情。

教学难点:切分音节奏的掌握和新疆歌曲的音乐的风格。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你最熟悉哪个少数民族?说说你知道的情况。

二、欣赏新疆音乐1、简介新疆:媒体出示新疆地理位置、新疆特色乐器。

2、听听《我们新疆好地方》感受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

师:每个民族都拥有属于自己特色的音乐,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段好听的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让我们来听一听,感受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

三、了解新疆舞蹈1、媒体出示新疆舞蹈片段,注意几个动作:翻腕、抖肩、移颈。

2、照样子做一做以上舞蹈动作。

四、了解新疆吐鲁番1、教师用“亚克西”表扬学生的表现,同时过渡,简介吐鲁番的特点:四个之最及葡萄沟的葡萄图。

五、学唱歌曲:《在葡萄架下》1、聆听歌曲。

教师播放歌曲《在葡萄架下》。

2、这首歌好听吗,想不想学啊?3、教师逐句教唱歌曲。

4、学习装饰音记号:下滑音通过让学生体验新疆卖羊肉串叫卖的语感,体会三处滑音的唱法。

5、学生通过找朋友的形式自由练习演唱这首歌,请朋友评价自己的演唱。

6、班内表演,以小组为单位演唱。

7、全班齐唱歌曲。

六、拓展:媒体出示新疆歌舞图、新疆地理位置、新疆特色乐器、风味小吃、新疆美食等等。

总结:并用一句话表达对新疆的热爱。

七、布置作业:课后小组自编舞蹈,回家边唱边跳表演给爸爸妈妈。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了解新疆吐鲁番风情。

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新疆地理位置、自然条件、民族特点,二是新疆舞蹈、歌曲、乐器,三是多种形式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

《在葡萄架下》优秀教案

《在葡萄架下》优秀教案

教学内容
(一)创编和活动,认识切分节奏、附点节奏、下滑音、波音记号
(二)继续学唱《在葡萄架下》并表演
教学目标
一、用饱满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在葡萄架下》,用舞蹈、打击乐器进行歌舞表演,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通过重复打击节奏,进一步巩固切分音。

学习并运用变化的速度和富有弹性的节奏。

三、正确掌握切分音,感受切分音在音乐中的作用。

懂得维吾尔族民歌的风格特点,学会下滑音和波音记号在歌曲中的运用。

这也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突破的方法是通过拍、听、唱、比较等方法使学生正确掌握。

教学过程
一、学生听新疆维吾尔族音乐进教室并师生问好。

二、律动导入,激情诱趣(奖励小标志)(用亚克西表扬学生)
1.教师:刚才你们进教室的时侯听到的是哪个民族的音乐?
学生: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

教师:(教师以一段新疆舞蹈引入课题)你们对新疆的维吾尔族有那些了解?
学生:新疆有天山、火焰山、葡萄、维吾尔族人民能歌善舞。

教师:你们知道的还真不少。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让我们去新疆看一看。

(播放新疆风光片,配以新疆音乐《天山之春》,教师进行讲解。


2、教师:当小伙子敲起手鼓,姑娘们就会随着鼓点的节奏翩翩起舞。

今天我
们来为打手鼓创编节奏。

请看(出示四小结节奏),请同学们一起来拍一拍,注意切分节奏和附点节奏的正确(学生拍节奏)。

如果我们有机会去新疆旅游,我们可以去尝试一下打手鼓。

三、学习歌曲,用情演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五年级下册第7课《在葡萄架下》教案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在葡萄架下》。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在葡萄架下》,了解新疆的民俗风情;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载歌载舞形式表现人们欢庆丰收的快乐。

2、能学习模仿基本的新疆舞蹈动作,能自主创编简单的新疆舞蹈和打击乐节奏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
学习歌曲《在葡萄架下》,了解新疆的风俗民情。

教学难点:
切分音节奏的掌握和新疆歌曲的音乐的风格。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你最熟悉哪个少数民族?说说你知道的情况。

二、欣赏新疆音乐
1、简介新疆:媒体出示新疆地理位置、新疆特色乐器。

2、听听《我们新疆好地方》感受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

师:每个民族都拥有属于自己特色的音乐,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段好听的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让我们来听一听,感受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

三、了解新疆舞蹈
1、媒体出示新疆舞蹈片段,注意几个动作:翻腕、抖肩、移颈。

2、照样子做一做以上舞蹈动作。

四、了解新疆吐鲁番
1、教师用“亚克西”表扬学生的表现,同时过渡,简介吐鲁番的特点:四个之最及葡萄沟的葡萄图。

五、学唱歌曲:《在葡萄架下》
1、聆听歌曲。

教师播放歌曲《在葡萄架下》。

2、这首歌好听吗,想不想学啊?
3、教师逐句教唱歌曲。

4、学习装饰音记号:下滑音通过让学生体验新疆卖羊肉串叫卖的语感,体会三处滑音的唱法。

5、学生通过找朋友的形式自由练习演唱这首歌,请朋友评价自己的演唱。

6、班内表演,以小组为单位演唱。

7、全班齐唱歌曲。

六、拓展:媒体出示新疆歌舞图、新疆地理位置、新疆特色乐器、风味小吃、新疆美食等等。

总结:并用一句话表达对新疆的热爱。

七、布置作业:
课后小组自编舞蹈,回家边唱边跳表演给爸爸妈妈。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了解新疆吐鲁番风情。

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新疆地理位置、自然条件、民族特点,二是新疆舞蹈、歌曲、乐器,三是多种形式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

为了了解新疆自然风情和文化特点,采用多媒体展示,比较直观、形象。

在歌曲学唱中,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共同感受新疆文化的魅力,增强学生对新疆,对祖国的热爱。

附送:
2019-2020年五年级下册第7课《地球是个美丽的圆》教案
教学目标:
1、学唱《地球是个美丽的圆》。

2、感受艺术家用音乐抒发的激情,激发学生创作兴趣
3、教师可先逐步指导学生模仿创作,为下节课做准备。

教学内容:
1、学唱《地球是个美丽的圆》
2、指导学生模仿创作
教学重点
1、学唱《地球是个美丽的圆》,乐曲第二行第一小节的切分音的唱法,及乐曲末尾的转调。

2、指导学生模仿创作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模仿创作时课时节奏的把握和教师分步骤指导的意图,需及时和学生交流。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展示地球村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球村的概念
二、学唱
学唱歌曲,注意切分音的唱法
三、欣赏
欣赏地球各国风光美景,感受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友好交往的心情。

四、拓展
说一说,你想为地球村做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