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抗病性鉴定

合集下载

大豆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规范.

大豆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规范.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大豆品种胞囊线虫病抗性鉴定技术和抗病性评价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中大豆胞囊线虫病抗性鉴定和抗性评价。

本规范同时适用于安徽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自然诱发鉴定中大豆胞囊线虫病病情调查和抗性评价。

3术语和定义3.1 大豆胞囊线虫病Soybean Cyst Namatode由大豆异皮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che)所引起的以叶部黄化和植株矮化症状为主的大豆线虫病害。

3.2 对照品种本规范中特指为检验试验的可靠性,在品种鉴定时附加的在特定生态区表现为已知抗病程度的抗病品种(Peking)或感病品种(Lee)。

3.3 胞囊指数通过对植株个体根部着生胞囊数值的综合计算所获得的群体发病程度的数值化描述形式。

4、病原物4.1病原物来源在安徽大豆产区的不同生态区采集大豆胞囊线虫,按生理小种(群)建立菌种库。

4.2接种体接种体一般为单个生理小种,或淮北、江淮丘陵、沿江等生态区内不同生理小种的混合菌种,一般根据委托单位要求从菌种库中制备。

没有特定要求的情况下,接种体为菌种库中最新的病原物。

4.3.供试大豆胞囊线虫繁殖(用有胞囊的土壤繁殖)采集的土壤胞囊线虫密度在30个胞囊/100克土壤或60个卵/克土壤时可以直接进行抗性鉴定。

如果线虫量低于以上标准,要种植多个感病品种进行1代的扩繁。

4.4 大豆胞囊线虫卵的分离和卵悬浮液配备通过漂浮过筛法进行胞囊分离,获得的胞囊采用组织细胞匀浆器破碎胞囊后过200目网筛后在500目网筛下收集卵,并配成200粒卵/ml的卵悬浮液。

5 鉴定圃5.1选择在有较好生态代表性的试验基地建立胞囊分布均匀的田间病圃,具体条件符合4.3规定。

5.2自然诱发鉴定试验圃应当选择在淮北、江淮丘陵、沿江等生态区内大豆生产集中产区。

5.3 鉴定圃设计、种植和管理因鉴定方法不同而异,具体见6.1,6.2。

6 鉴定6.1田间病圃鉴定法6.1.1.种植方法选择符合要求的病圃,6月上中旬播种,每份材料种1行,行长2米,留苗15-20株,2次重复。

2016年水稻品种稻瘟病抗病性的鉴定、总结

2016年水稻品种稻瘟病抗病性的鉴定、总结

2016年水稻品种稻瘟病抗病性鉴定总结一鉴定目的:抗病品种的研究和应用是作物病害防治中最经济有效的关键技术和方法,抗病性鉴定是抗病育种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通过抗病性鉴定实验研究为新品种审定和推行应用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二供试材料:参加抗病鉴定材料包括对照共51份。

品比实验中早熟组20份、晚熟组6份,区域实验中早熟组10份、晚熟组10份,生产实验中早熟组3份、晚熟组2份。

三实验设计与方式:一、实验设计稻瘟病病圃田:设在永宁王太堡作物所育种基地稻田,田块面积亩,每排插35个材料,每一个材料插2行(每行10—15株),每穴4-5株插秧,排间走道50厘米,每一个材料间、排间走道及周围插一行稻瘟病诱发材料(白皮稻)。

实验区周围种植1米宽诱发带(白皮稻)。

二、供试菌系稻瘟病病菌选用2021-2021年保留的从全区水稻种植区不同水稻品种搜集的稻瘟病单孢菌株,在水琼脂培育基培育活化,将单孢培育基中的菌丝移入PDA培育基中一个单孢一个试管培育,一周后移到产孢培育基上使其产孢,最终取得56个单孢菌株的混和菌。

混合孢子液的浓度以100倍镜下每视野看到30个以上孢子为准。

3、鉴定方式:(1)成株期田间自然诱发结合接种鉴定:以田间病稻草为诱发材料,经高施N肥,制造发病条件,并结合人工接种在六月中下旬分蘖顶峰期将混合孢子液用喷雾器喷洒在水稻叶片上。

(2)区域实验田间鉴定:宁夏农林科学院农作物研究所北全实验基地域域实验。

(3)病情记载分级及抗性评判标准:鉴定和评判标准采纳全国2021年新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水稻品种实验稻瘟病抗性鉴定与评判技术规程》NY\T2646-2021,本标准规定了水稻品种实验稻瘟病抗性鉴定的有关概念,鉴定方式调查方式,数据计算,抗性评判及汇总报告格式。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级和省级水稻品种实验;品种抗病性比较实验、主导品种的抗病性监测可参照执行。

苗叶瘟病级GLB=∑(NDL*GDL)/TNL (1)式中:GLB-苗叶瘟病级;NDL-各级病叶数;GDL-各病级代表值;TNL-调查总叶数。

(整理)作物抗病性鉴定

(整理)作物抗病性鉴定

实验六作物抗病性鉴定作物抗病性鉴定(evaluation of disease resistance )是作物抗病育种的重要基础,从抗原筛选、后代选择、直到品种推广的全过程都离不开抗病性鉴定。

狭义的抗病性鉴定是评价寄主品种、品系或种质对特定病害抵抗或感染程度,广义的抗病性鉴定还应包括病原物的致病性评价。

鉴定方法包括自然鉴定、接种鉴定、田间成株鉴定、室内苗期鉴定、离体鉴定及间接鉴定等,在实际工作中则需根据作物、病害种类,目的要求和设备条件而定。

常用方法如下:1、田间自然鉴定自然发病条件下的田间鉴定是鉴定抗病性的最基本方法,尤其是在各种病害的常发区,进行多年、多点的联合鉴定是一种有效方法。

它能对育种材料或品种的抗性进行最全面、严格的考验。

田间鉴定的方法因作物种类而异,大田作物的田间鉴定一般要进行人工接种,接种方法又因病菌而异。

对于稻瘟病等气传病害,可分别用涂抹、喷雾及注射等方法进行接种,以使具有抗接触、抗侵入等抗病机制的品种也得以发病。

2、温室或田间接种鉴定这种方法是将病原菌孢子或病毒直接接种到温室或田间植株的叶片、果实或根上,它适合对所有作物进行抗病性鉴定。

由于抗病现象是寄主、病原物及环境条件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这种鉴定结果也能真实地反映被鉴定材料的抗病性,可靠性强。

接种鉴定的技术规程包括育苗、接种体的制备(病菌的分离、保存与抱子诱发)及接种3个环节,接种的方法有点滴法、喷雾法、摩擦法及注射法等。

3、离体接种鉴定为鉴定以组织、细胞或分子水平的抗病机制为主的病害,可选用离体接种鉴定。

具有操作简便,鉴定结果可靠等优点。

可同时分别鉴定同一材料对不同病原菌的抗性。

因直接从植株上取下子叶、叶片或果实进行鉴定,不影响幼苗正常生长发育和开花结实。

鉴定方法不仅因作物、病菌种类而异,而且抗病性分级标准也因作物、病原菌的种类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别。

以下则针对水稻稻瘟病、小麦条锈病、玉米大斑病等部分主要作物的最重要病害分别学习各种鉴定方法和技术。

大豆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规范.

大豆品种抗病性鉴定技术规范.

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大豆品种胞囊线虫病抗性鉴定技术和抗病性评价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中大豆胞囊线虫病抗性鉴定和抗性评价。

本规范同时适用于安徽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和自然诱发鉴定中大豆胞囊线虫病病情调查和抗性评价。

3术语和定义3.1 大豆胞囊线虫病Soybean Cyst Namatode由大豆异皮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che)所引起的以叶部黄化和植株矮化症状为主的大豆线虫病害。

3.2 对照品种本规范中特指为检验试验的可靠性,在品种鉴定时附加的在特定生态区表现为已知抗病程度的抗病品种(Peking)或感病品种(Lee)。

3.3 胞囊指数通过对植株个体根部着生胞囊数值的综合计算所获得的群体发病程度的数值化描述形式。

4、病原物4.1病原物来源在安徽大豆产区的不同生态区采集大豆胞囊线虫,按生理小种(群)建立菌种库。

4.2接种体接种体一般为单个生理小种,或淮北、江淮丘陵、沿江等生态区内不同生理小种的混合菌种,一般根据委托单位要求从菌种库中制备。

没有特定要求的情况下,接种体为菌种库中最新的病原物。

4.3.供试大豆胞囊线虫繁殖(用有胞囊的土壤繁殖)采集的土壤胞囊线虫密度在30个胞囊/100克土壤或60个卵/克土壤时可以直接进行抗性鉴定。

如果线虫量低于以上标准,要种植多个感病品种进行1代的扩繁。

4.4 大豆胞囊线虫卵的分离和卵悬浮液配备通过漂浮过筛法进行胞囊分离,获得的胞囊采用组织细胞匀浆器破碎胞囊后过200目网筛后在500目网筛下收集卵,并配成200粒卵/ml的卵悬浮液。

5 鉴定圃5.1选择在有较好生态代表性的试验基地建立胞囊分布均匀的田间病圃,具体条件符合4.3规定。

5.2自然诱发鉴定试验圃应当选择在淮北、江淮丘陵、沿江等生态区内大豆生产集中产区。

5.3 鉴定圃设计、种植和管理因鉴定方法不同而异,具体见6.1,6.2。

6 鉴定6.1田间病圃鉴定法6.1.1.种植方法选择符合要求的病圃,6月上中旬播种,每份材料种1行,行长2米,留苗15-20株,2次重复。

作物抗病性鉴定

作物抗病性鉴定

实验六作物抗病性鉴定作物抗病性鉴定(evaluation of disease resistance )是作物抗病育种的重要基础,从抗原筛选、后代选择、直到品种推广的全过程都离不开抗病性鉴定。

狭义的抗病性鉴定是评价寄主品种、品系或种质对特定病害抵抗或感染程度,广义的抗病性鉴定还应包括病原物的致病性评价。

鉴定方法包括自然鉴定、接种鉴定、田间成株鉴定、室内苗期鉴定、离体鉴定及间接鉴定等,在实际工作中则需根据作物、病害种类,目的要求和设备条件而定。

常用方法如下:1、田间自然鉴定自然发病条件下的田间鉴定是鉴定抗病性的最基本方法,尤其是在各种病害的常发区,进行多年、多点的联合鉴定是一种有效方法。

它能对育种材料或品种的抗性进行最全面、严格的考验。

田间鉴定的方法因作物种类而异,大田作物的田间鉴定一般要进行人工接种,接种方法又因病菌而异。

对于稻瘟病等气传病害,可分别用涂抹、喷雾及注射等方法进行接种,以使具有抗接触、抗侵入等抗病机制的品种也得以发病。

2、温室或田间接种鉴定这种方法是将病原菌孢子或病毒直接接种到温室或田间植株的叶片、果实或根上,它适合对所有作物进行抗病性鉴定。

由于抗病现象是寄主、病原物及环境条件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这种鉴定结果也能真实地反映被鉴定材料的抗病性,可靠性强。

接种鉴定的技术规程包括育苗、接种体的制备(病菌的分离、保存与抱子诱发)及接种3个环节,接种的方法有点滴法、喷雾法、摩擦法及注射法等。

3、离体接种鉴定为鉴定以组织、细胞或分子水平的抗病机制为主的病害,可选用离体接种鉴定。

具有操作简便,鉴定结果可靠等优点。

可同时分别鉴定同一材料对不同病原菌的抗性。

因直接从植株上取下子叶、叶片或果实进行鉴定,不影响幼苗正常生长发育和开花结实。

鉴定方法不仅因作物、病菌种类而异,而且抗病性分级标准也因作物、病原菌的种类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别。

以下则针对水稻稻瘟病、小麦条锈病、玉米大斑病等部分主要作物的最重要病害分别学习各种鉴定方法和技术。

作物抗病性鉴定方法

作物抗病性鉴定方法

作物抗病性鉴定方法快速、准确、可靠的抗病性鉴定培育作物抗病品种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种质资源的抗病性鉴定或进行作物抗病性遗传规律研究时,以及育种中间材料的抗性鉴定时,都要对植株的群体或个体水平进行抗病性鉴定。

为了使鉴定结果更具客观性和准确性,采用科学合理的鉴定方法是先决条件。

抗病性鉴定的方法主要有田间鉴定和室内鉴定两种,室内鉴定又可分为温室鉴定和离体鉴定。

(一)田间鉴定自然发病条件下的田间鉴定是鉴定抗病性的最基本方法,尤其是在病害的常发区,进行多年、多点的联合鉴定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在田间鉴定时,有时需采用一些调控措施,如喷水、遮荫、多施某种肥料、调节播种期等,以促进病害的自然发生。

抗病性的田间鉴定一般在专设病圃中进行,病圃中要均匀地种植感病材料作诱发行,对病原菌生理分化程度较高的病害,最好用对各生理小种易感的材料混合种植作为诱发行。

对棉花枯、黄萎病等土传病害,除在重病地设立自然病圃外,在非病地设立人工病圃,必须用事先培养的菌种,在播种或施肥时一起施人,以诱发病害。

对于小麦锈病,玉米大、小斑病,稻瘟病等气传病害,可分别用涂抹、喷粉(液)、注射孢子悬浮液等方法人工接种,以使具有抗接触、抗侵入等抗病机制的品种也得以发病。

对于腥黑穗病、线虫病等由种苗侵入的病害,可用孢子或虫瘿接种。

对于水稻白叶枯病等由伤口侵入的病害,可用剪叶、针刺等方法接种。

对于由昆虫传播的病毒病,可用带毒昆虫接种。

对有生理小种分化的寄生菌,要用混合菌种接种,如要了解对某一个或几个小种的抗性时,可分菌系接种、鉴定。

在病圃中,要等距离种植感病品种作为对照,以检查全田发病是否均匀,并作为衡量鉴定材料抗性的参考。

田间抗病性鉴定依据的指标有很多,既有定性的也有定量的。

如根据病菌侵染点及其周围枯死反应的有无或强弱、病斑大小、色泽等分为免疫、高抗、中抗和高感等级别。

或根据病株率、病叶率、严重度(平均每病叶或每病株上的病斑面积占体表总面积的百分率)和病情指数等区分抗病性差异。

小麦抗病基因的发现和功能鉴定

小麦抗病基因的发现和功能鉴定

小麦抗病基因的发现和功能鉴定小麦(Triticum aestivum)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被广泛种植和消费。

然而,小麦在种植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病害的威胁,如锈病、赤霉病和叶锈病等。

这些病害不仅会降低小麦的产量和质量,还会增加农民的经济负担。

因此,研究小麦的抗病基因并鉴定其功能,对于改良小麦品种,提高产量和抗病性具有重要意义。

小麦的抗病基因的发现,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进行:遗传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遗传方法是通过广泛的遗传材料的收集和分析,发现具有抗病性的小麦品种和同源物种。

这些小麦品种通常被称为抗病亲本,具有良好的抗病性和高产性。

抗病亲本经过杂交,可以转移到易感小麦品种中,从而提高其抗病性。

通过反复杂交选择和遗传分析,可以进一步筛选出抗病基因。

分子生物学方法是通过小麦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的研究,来发现和鉴定抗病基因。

最近几十年来,小麦基因组学和功能基因组学的快速发展,为研究小麦抗病基因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技术支持。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和转录组学方法,可以对抗病基因进行定位和克隆。

例如,通过建立遗传图谱和关联分析,可以将抗病基因与特定的染色体区域相关联。

然后,利用克隆和序列技术,可以鉴定抗病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和其相应的基因。

小麦抗病基因的功能鉴定是对抗病基因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

功能鉴定的目的是确定抗病基因在小麦抗病性中的作用和机制。

针对特定的抗病基因,可以通过多种实验方法进行功能分析。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构建转基因小麦植株,即将抗病基因导入易感小麦品种中。

通过比较转基因和野生型小麦的抗病性差异,可以初步确定抗病基因的功能。

此外,还可以利用遗传转化和基因敲除技术,来研究抗病基因在小麦生长和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另一种常用的方法是研究抗病基因的表达调控。

通过测定抗病基因在小麦不同组织和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水平,可以揭示其调控模式和调控因子。

例如,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可以检测抗病基因在感病和抗病小麦中的相对表达水平。

植物抗病性状基因鉴定与功能研究

植物抗病性状基因鉴定与功能研究

植物抗病性状基因鉴定与功能研究植物作为自然界的基本组成部分,不仅提供了人类的食物、药物和工业原料,同时也保持着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稳定,是人类能够生存和繁衍的重要基础。

然而,植物疾病的发生和传播已成为威胁农业生产和自然生态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研究植物抗病性状基因鉴定与功能是当前的热点之一。

一、植物抗病性状基因鉴定的必要性随着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学科的不断深入发展,揭示植物基础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已成为植物科学界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植物抗病性状基因鉴定,即通过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技术对植物抗病性状基因进行鉴定和分析,可以为植物抗病育种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

植物抗病性状基因鉴定的研究对于提高作物抗病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鉴定抗病性状基因,可以实现对作物抗病性的分子命名、定位和功能分析,为作物抗病育种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理论基础。

同时,通过研究抗病性状基因的作用机理和调控途径,可以为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导向。

二、植物抗病性状基因鉴定的研究方法植物抗病性状基因鉴定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两种,即传统遗传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1. 传统遗传学方法传统遗传学方法包括选育、群体遗传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和QTL分析等技术。

其中,选育技术是通过人工选择对具有抗病性状的个体进行繁殖,逐步形成具有某种抗病性的品种,从而实现病害筛选和育种的目的。

群体遗传分析技术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手段,通过对大量材料进行遗传测定和分析,确定植物的遗传特征和遗传规律,进而确定抗病性状的遗传方式和遗传基础。

建立遗传图谱是基于群体遗传分析的技术,可通过分子标记、遗传标记和生理指标等手段构建,为抗病性状基因的定位和分析提供有力信息。

QTL分析是建立在遗传图谱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不同基因型对抗病性状表现的差异,进一步确定抗病性状基因的位置和数量。

2. 分子生物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是通过利用DNA、RNA和蛋白质等分子细胞学基础进行抗病性状基因鉴定的技术,主要包括PCR技术、Southern blotting技术和克隆技术等。

实验六 园艺作物常见病害的识别及抗病性鉴定

实验六 园艺作物常见病害的识别及抗病性鉴定

实验六 园艺作物常见病害的识别及抗病性鉴定一、目的 学习常见园艺作物抗病性鉴定的一般方法,比较不同品种的抗病性。

二、材料和工具 白菜、黄瓜的不同品种;光学显微镜,血球计数板,胶头滴管、微型喷壶、蒸馏水、烧杯或量筒、毛笔等。

三、说明 危害园艺作物的病原物有真菌、细菌、病毒、寄生性线虫等,其中86%以上的园艺作物病害都是真菌引起的,几乎每种园艺作物都有几种到几十种真菌病害。

病原物有专性寄生物和非专性寄生物两类,专性寄生物只能从活的寄主细胞或组织中获取养分,当寄主细胞组织死亡后,病原物也停止生长发育甚至死亡;非专性寄生物既能寄生,也能腐生,可以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

本次实验以黄瓜、白菜为材料。

白菜上常见的病害有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和黑斑病等,软腐病的病原物属于非专性寄生物;黄瓜常见的有枯萎病、白粉病、病毒病和霜霉病,都属专性寄生物。

园艺作物抗病性鉴定方法可以分为自然鉴定和接种鉴定。

自然鉴定,即利用田间自然发病条件,比较鉴定植株的抗病性,结果直接并贴近生产,但不同年份、不同地区环境条件不同,所以结果的可比性较差。

接种鉴定可分为成株期鉴定和苗期鉴定,其中苗期鉴定便捷、高效,正受到更多的重视。

本实验以霜霉病为例说明抗性鉴定的程序。

表9-1 个体病情分级和群体病情归类白 菜个体病情分级 群体抗性的归类0级:无病症;高抗(HR ):病情指数0.11-11.11 抗病(R ):病情指数11.12-33.33 中抗(MR ):病情指数33.34-55.55 感病(S ):病情指数55.56-77.77 高感(HS ):病情指数77.78-1001级:叶片上有稀疏的褐色斑点,不扩展; 3级:叶片上有较多病斑,多数凹陷,无霉;5级:病斑四处扩展,叶背生少量霉层,病斑不连成片; 7级:病斑扩展面积达叶片1/2~2/3,霉层较多; 9级:病斑扩展面积达2/3以上,有大量的霉层。

黄 瓜0级:无病症;高抗(HR ):病情指数0.11-11.11 抗病(R ):病情指数11.12-33.33 中抗(MR ):病情指数33.34-55.55 感病(S ):病情指数55.56-77.77 高感(HS ):病情指数77.78-1001级:病斑面积不超过叶片面积1/10; 3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1/10-1/4; 5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1/4-1/2; 7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1/2-3/4; 9级:病斑面积占叶片面积3/4以上。

作物抗病性鉴定

作物抗病性鉴定

实验六作物抗病性鉴定作物抗病性鉴定(evaluation of disease resistance )是作物抗病育种的重要基础,从抗原筛选、后代选择、直到品种推广的全过程都离不开抗病性鉴定。

狭义的抗病性鉴定是评价寄主品种、品系或种质对特定病害抵抗或感染程度,广义的抗病性鉴定还应包括病原物的致病性评价。

鉴定方法包括自然鉴定、接种鉴定、田间成株鉴定、室内苗期鉴定、离体鉴定及间接鉴定等,在实际工作中则需根据作物、病害种类,目的要求和设备条件而定。

常用方法如下:1、田间自然鉴定自然发病条件下的田间鉴定是鉴定抗病性的最基本方法,尤其是在各种病害的常发区,进行多年、多点的联合鉴定是一种有效方法。

它能对育种材料或品种的抗性进行最全面、严格的考验。

田间鉴定的方法因作物种类而异,大田作物的田间鉴定一般要进行人工接种,接种方法又因病菌而异。

对于稻瘟病等气传病害,可分别用涂抹、喷雾及注射等方法进行接种,以使具有抗接触、抗侵入等抗病机制的品种也得以发病。

2、温室或田间接种鉴定这种方法是将病原菌孢子或病毒直接接种到温室或田间植株的叶片、果实或根上,它适合对所有作物进行抗病性鉴定。

由于抗病现象是寄主、病原物及环境条件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这种鉴定结果也能真实地反映被鉴定材料的抗病性,可靠性强。

接种鉴定的技术规程包括育苗、接种体的制备(病菌的分离、保存与抱子诱发)及接种3个环节,接种的方法有点滴法、喷雾法、摩擦法及注射法等。

3、离体接种鉴定为鉴定以组织、细胞或分子水平的抗病机制为主的病害,可选用离体接种鉴定。

具有操作简便,鉴定结果可靠等优点。

可同时分别鉴定同一材料对不同病原菌的抗性。

因直接从植株上取下子叶、叶片或果实进行鉴定,不影响幼苗正常生长发育和开花结实。

鉴定方法不仅因作物、病菌种类而异,而且抗病性分级标准也因作物、病原菌的种类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别。

以下则针对水稻稻瘟病、小麦条锈病、玉米大斑病等部分主要作物的最重要病害分别学习各种鉴定方法和技术。

作物品种抗病性鉴定实验指导

作物品种抗病性鉴定实验指导

作物品种抗病性鉴定实验指导实验一一、真菌、细菌培养基的配制及培养皿的灭菌1、马铃薯葡萄糖(或蔗糖)琼脂培养基:是培养真菌最常用的培养基成分如下:去皮马铃薯200 克葡萄糖(或蔗糖)20 克琼脂17—20 克水1000 毫升配置方法:将马铃薯洗净去皮,称取200克,切成小块,放入锅中加水1000毫升,煮沸半小时,然后用双层洁净纱布过滤去渣,在滤液中加葡萄糖(或蔗糖)20克,加水补足1000毫升。

配成的培养液一般呈酸性,若用于培养真菌,可以不必矫正它的酸度。

如配成固体培养基,可加入琼脂17—20克,加热使琼脂完全融化,同时补足应有的水量。

趁热分装在试管或三角瓶中,加棉花塞后灭菌。

每管约5毫升。

2、肉浸膏蛋白胨培养基:是培养细菌最常用的培养基成分如下:牛肉浸膏 3 克,蛋白胨5—10 克,葡萄糖或蔗糖10 克,琼脂17—20 克。

水1000毫升配置方法:先将牛肉浸膏、蛋白胨和糖溶于少量热水中,然后加水到1000毫升,矫正其酸度到中性反应,加入琼脂溶化,趁热装入试管或三角瓶,加棉花塞后灭菌。

矫正培养基酸度的方法:用刻度吸管吸取5毫升培养液于试管中,加入麝香兰指示剂5滴。

如培养基呈黄色(表示酸性),则用有刻度的吸管加入N/20的NaOH调节;若培养基呈兰色(表示碱性),则加N/20的HCl 调节。

最后,使培养基呈草绿色为止,记下所加N/20的NaOH或HCl的量,以加入的量乘10,即为1000毫升培养基中应加1N NaOH或HCl的量。

例如5毫升的培养基加N/20 NaOH 0.3毫升既达到中性反应,则在1000毫升培养基中应加入1N NaOH 3 毫升。

3、培养基的灭菌配制好的培养基必须经过灭菌后方能使用,培养基的灭菌一般是用高压蒸汽灭菌法(又称湿热灭菌)。

其原理是利用高压来提高蒸汽的温度,达到完全灭菌的目的。

将要灭菌的培养基、灭菌水等置于灭菌锅中,一般锅中加入2000-4000毫升(不同的高压灭菌锅加水的量不同),密闭锅盖,打开排气活门,加热至锅内空气全部排除(可根据活门冲击的全部是蒸汽时来确定排气是否彻底),即可关闭排气活门。

植物抗性鉴定实验报告(3篇)

植物抗性鉴定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室分析手段,鉴定不同植物对特定生物胁迫(如病原菌)和非生物胁迫(如干旱、盐害等)的抗性水平,为植物育种和栽培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1. 植物样品:选取不同品种的植物(如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作为研究对象。

2. 病原菌:选取常见的植物病原菌(如小麦白粉病菌、水稻纹枯病菌等)。

3. 非生物胁迫模拟材料:如盐溶液、干旱模拟装置等。

4. 实验试剂:DNA提取试剂盒、PCR试剂盒、引物、缓冲液等。

三、实验方法1. 植物抗病性鉴定a. 病原菌接种:将病原菌接种于植物叶片上,控制接种量和接种时间。

b. 观察记录:定期观察植物叶片上的病变情况,记录病变面积、症状等。

c. 抗病性评估:根据病变面积、症状等指标,对植物的抗病性进行评估。

2. 植物抗逆性鉴定a. 非生物胁迫处理:将植物置于盐溶液、干旱等非生物胁迫环境中,控制处理时间和浓度。

b. 观察记录:定期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记录生长指标(如株高、叶片数、叶片颜色等)。

c. 抗逆性评估:根据生长指标,对植物的抗逆性进行评估。

3. 分子生物学分析a. DNA提取:提取植物样品的基因组DNA。

b. PCR扩增:根据引物设计,对植物抗性相关基因进行PCR扩增。

c. 序列分析: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基因序列。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物抗病性鉴定通过观察记录和抗病性评估,发现不同植物对病原菌的抗性存在差异。

部分植物品种表现出较强的抗病性,而其他品种则易受病原菌侵害。

2. 植物抗逆性鉴定在盐溶液、干旱等非生物胁迫条件下,部分植物表现出较强的抗逆性,生长状况良好;而其他植物则受到较大影响,生长受到抑制。

3. 分子生物学分析通过PCR扩增和序列分析,发现部分植物抗性相关基因在抗性植物中表达量较高,而在非抗性植物中表达量较低。

五、结论与讨论本实验通过对不同植物的抗病性和抗逆性进行鉴定,揭示了植物对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抗性差异。

第四章 作物抗病虫性鉴定

第四章 作物抗病虫性鉴定

水稻胡麻斑病
(2)1970年玉米小斑 病在美国大流行,减 产 15% , 约 165 亿 Kg , 直接损失10亿美元。
玉米大斑病
玉米小斑病
( 3 ) 1950 年 中国小麦条锈 病大流行,小 麦减产60亿斤。

白锈
白粉
黑粉
第二节 抗病虫性的鉴定

概述 一、抗病虫性鉴定依据 根据寄主和病虫害的种类以及抗性和致害 性变异程度,选择适当规模的寄主群体、 合适的寄主生长条件以及合适的菌(虫)源, 保持接种后环境条件的稳定和合适的抗性 鉴定指标。
抗病虫性鉴定
抗病虫性鉴定类别
一、田间鉴定 二、室内鉴定 抗病虫性鉴定方法
田间鉴定
室内鉴定 离体鉴定
温室鉴定
一、田间鉴定

(1)抗病性的田间鉴定 (2)抗虫性的田间鉴定
(1)抗病性的田间鉴定
病圃:种植感病材料做诱发行 鉴定依据的指标: 定性:根据病菌侵染点及周围枯死反应的有 无或强弱、病斑大小、色泽等分为免疫、 高抗、中抗和高感等级别。 定量:根据病株率、病叶率、严重度和病情 指数等区分抗病性差异。
抗虫性的室内鉴定优点
1、精确度高,环境易于人为控制; 2、易于定量表示; 3、特别适用于苗期为害的害虫以及研究作 物抗虫性机理和遗传规律时。 抗虫性的室内鉴定工作主要在温室和生长箱 中进行

水稻白叶枯病田间为害状
水稻黄矮病
1.病株 2.病叶前期 3.病叶后期 4.黑尾叶蝉(传毒昆虫)
水稻纹枯病
玉米丝黑穗病
1.玉米雄穗上的症状
2.玉米雌穗上的症状
玉米纹枯病田间为害状
油菜菌核病
(1)孟加拉饥荒 (Bengal famine): 1942~1943年印度 的孟加拉邦水稻胡麻 斑病大流行,饿死 200万人,数百万人 逃荒。

水稻抗病基因的鉴定与克隆

水稻抗病基因的鉴定与克隆

水稻抗病基因的鉴定与克隆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全球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但是由于病虫害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水稻产量时有起伏。

近年来,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开始尝试通过基因鉴定和克隆等方式来提高水稻的抗病性,从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

一、水稻病害的危害水稻主要受到白叶枯病、稻瘟病、稻纹枯病等多种病害的危害。

其中,白叶枯病是由病菌普通白叶枯菌引起的,该病主要危害水稻的叶片和茎秆,会导致叶片枯黄、枯萎,茎秆变黑腐烂,极大地降低了水稻的产量。

稻瘟病则是由病菌稻瘟菌引起的,它主要危害水稻的穗部,导致水稻穗部的发育受阻、不结实,同样会导致水稻产量的降低。

稻纹枯病是由病毒稻纹枯病毒引起的,该病主要危害水稻的叶片和茎秆,会导致水稻叶片出现黄化、瘦弱,影响水稻的正常生长发育。

二、水稻抗病基因的鉴定研究人员通过对不同品种的水稻进行鉴定和分析,发现不同品种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有些品种具有很强的抗病能力,而有些品种却易受病害的危害。

这表明,水稻的抗病能力是与其基因组中的一些基因相关联的。

因此,研究人员开始利用基因技术对水稻的抗病基因进行鉴定。

目前,研究人员主要采用两种方法对水稻的抗病基因进行鉴定。

一种是解析已知抗病基因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其在水稻抗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此指导其他抗病基因的鉴定和克隆。

另一种是利用近纯合品系、育种本底和其他自交系等背景杂交与表型筛选方法,通过对大量水稻品种进行鉴定和筛选,获取新的抗病基因。

三、水稻抗病基因的克隆通过对水稻抗病基因的鉴定,研究人员发现其结构和功能等信息后,接下来就是对抗病基因进行克隆。

在过去,由于克隆技术的限制,对水稻抗病基因的克隆一直是一个较为困难的问题。

但随着现代基因克隆技术的发展,该问题已经逐渐得到了解决。

在针对水稻抗病基因的克隆过程中,研究人员通常会采用三种策略。

第一种是根据已知的抗病基因结构和功能进行克隆,通过克隆基因的cDNA,是含有全长编码信息的成熟mRNA,得到了一些重要的基因。

植物抗病性基因的鉴定和功能研究

植物抗病性基因的鉴定和功能研究

植物抗病性基因的鉴定和功能研究植物抗病性一直以来都是植物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和基因工程的应用,人们对也变得日益重要。

植物抗病性基因的发现对于培育抗病品种、提高农作物抗病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植物抗病性基因的鉴定是通过对不同植物品种的基因组进行筛选和分析,发现与抗病性相关的基因。

这些基因通常编码一些抗病性相关的蛋白质,在植物感染病原体时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对这些基因进行研究,可以揭示植物抗病机制的内在原理,为提高农作物的抗病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植物抗病性基因的功能研究是通过转基因技术或基因编辑技术将这些基因导入到目标植物中,观察其对植物抗病性的影响。

这种研究方式可以验证这些基因在抗病性中的作用,同时也可以为农作物遗传改良提供新的途径。

通过对多个植物抗病性基因的功能研究,可以进一步揭示植物抗病性的分子机制,为未来培育更加抗病力强的农作物品种提供参考。

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植物抗病性基因的鉴定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对大规模基因组数据的分析,发现新的与抗病性相关的基因,为植物抗病性研究提供更多的研究对象。

同时,新兴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也为植物抗病性基因的功能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精准编辑植物基因组,验证不同基因在抗病性中的作用,为植物抗病性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除了传统的植物抗病性基因的鉴定和功能研究,近年来,一些研究人员还加强了对植物与病原体相互作用的研究。

他们发现,植物抗病性基因的表达往往受到外界环境和病原体感染的影响,因此通过对植物与病原体互作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植物抗病性的调控机制。

这种研究方式为植物抗病性的培育和应用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策略。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植物抗病性基因的鉴定和功能研究对于揭示植物抗病性的分子机制、培育抗病力更强的农作物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植物抗病性的本质,并为实现农作物的永续生产和安全生产作出更大的贡献。

农作物病害的鉴定与诊断技术

农作物病害的鉴定与诊断技术
传染性。
病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01
02
03
产量降低
病害导致农作物生长受阻 ,结实率下降,从而降低 产量。
品质受损
病害会导致农产品外观、 口感、营养成分等品质下 降。
经济效益下降
病害给农业生产带来损失 ,降低农民经济效益。
病害发生的原因与条件
原因
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如致病菌、病毒、寄生虫等生物因子,以及不良 气候、土壤环境等非生物因子。
跨学科融合与新技术应用
01 02
生物信息学
将生物信息学与农作物病害鉴定与诊断技术相结合,利用基因组学、蛋 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手段,深入研究农作物病害的发病机制和抗病机 制。
遥感技术
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大范围、多时相的农作物生长和环境信息,结合地理 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实现农作物病害的区域性监测和预警。
03
纳米技术
将纳米技术与农作物病害鉴定与诊断技术相结合,利用纳米材料和纳米
技术的特性,开发新型的检测试剂和诊断工具。
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的病害鉴定与诊断能力
加强培训
组织定期的培训课程和 研讨会,提高基层农技 人员对农作物病害鉴定 与诊断技术的认识和应 用能力。
推广先进技术
将先进的鉴定与诊断技 术推广到基层,提供技 术支持和指导,帮助基 层农技人员掌握和应用 新技术。
抗菌性测定
测定病原物对不同抗菌药 物的敏感性,为防治提供 参考。
毒素测定
测定病原物产生的毒素类 型和含量,了解其对作物 的毒害作用。
PART 03
农作物病害诊断技术
田间诊断技术
直接观察
通过观察作物叶片、茎秆、果实等部位的症状,初步判断病害类 型。
病株采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六作物抗病性鉴定作物抗病性鉴定(evaluation of disease resistance )是作物抗病育种的重要基础,从抗原筛选、后代选择、直到品种推广的全过程都离不开抗病性鉴定。

狭义的抗病性鉴定是评价寄主品种、品系或种质对特定病害抵抗或感染程度,广义的抗病性鉴定还应包括病原物的致病性评价。

鉴定方法包括自然鉴定、接种鉴定、田间成株鉴定、室内苗期鉴定、离体鉴定及间接鉴定等,在实际工作中则需根据作物、病害种类,目的要求和设备条件而定。

常用方法如下:1、田间自然鉴定自然发病条件下的田间鉴定是鉴定抗病性的最基本方法,尤其是在各种病害的常发区,进行多年、多点的联合鉴定是一种有效方法。

它能对育种材料或品种的抗性进行最全面、严格的考验。

田间鉴定的方法因作物种类而异,大田作物的田间鉴定一般要进行人工接种,接种方法又因病菌而异。

对于稻瘟病等气传病害,可分别用涂抹、喷雾及注射等方法进行接种,以使具有抗接触、抗侵入等抗病机制的品种也得以发病。

2、温室或田间接种鉴定这种方法是将病原菌孢子或病毒直接接种到温室或田间植株的叶片、果实或根上,它适合对所有作物进行抗病性鉴定。

由于抗病现象是寄主、病原物及环境条件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这种鉴定结果也能真实地反映被鉴定材料的抗病性,可靠性强。

接种鉴定的技术规程包括育苗、接种体的制备(病菌的分离、保存与抱子诱发)及接种3个环节,接种的方法有点滴法、喷雾法、摩擦法及注射法等。

3、离体接种鉴定为鉴定以组织、细胞或分子水平的抗病机制为主的病害,可选用离体接种鉴定。

具有操作简便,鉴定结果可靠等优点。

可同时分别鉴定同一材料对不同病原菌的抗性。

因直接从植株上取下子叶、叶片或果实进行鉴定,不影响幼苗正常生长发育和开花结实。

鉴定方法不仅因作物、病菌种类而异,而且抗病性分级标准也因作物、病原菌的种类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别。

以下则针对水稻稻瘟病、小麦条锈病、玉米大斑病等部分主要作物的最重要病害分别学习各种鉴定方法和技术。

I 水稻苗瘟抗性的鉴定一、实验目的1、熟悉水稻苗期稻瘟病的症状特征。

2、学习和初步掌握水稻苗瘟抗性鉴定技术。

二、内容说明水稻稻瘟病是一种世界性的真菌病害,被列为水稻三大病害之首。

水稻稻瘟病具有传播快、发生范围广、流行频率高、灾变严重等特点。

在我国水稻各稻区常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病,给水稻生产带来极大的损失。

稻瘟病原菌(图6-1)为稻梨孢菌(Pyricularic oryzae),无性世代:Pyrcularia grisea Sacc.,半知菌亚门梨孢属。

有性世代:Magnaporthe grisea BarrYaegash,子囊菌亚门。

分生孢子梗不分枝,从寄主表皮或气孔伸出,具2~8个隔膜,基部稍膨大,淡褐色,向上色淡,图6-1 稻瘟病原菌顶端曲状,上生分生孢子。

分生孢子无色,洋梨形或棍棒形,常有1~3个隔膜,基部有脚胞。

我国稻瘟病菌有7群43个生理小种,为ZA群、ZB群、ZC群、ZD群、ZE群、ZF群和ZG群,其中ZG小种为优势小种,分布最广。

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阶段皆可发生,具有为害时间长、侵染部位多和症状多样性等特点。

按其为害时期和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其中以穗颈瘟对产量的影响最大。

稻株容易感病的生育期是4叶期、分蘖期和抽穗期。

品种是稻瘟病发生和流行的基础。

稻瘟病菌群体大、繁殖快,其高度的变异性使新的生理小种不断更替出现,导致选育的高抗品种很容易丧失抗性。

因此,必须坚持长期研究病原菌的变化,并不断地选育新的抗病品种。

温度和湿度是影响稻瘟病发生流行的主要环境条件,以气温为25~28℃对菌丝发育、分生孢子形成最为适宜,相对湿度96%最适合病菌孢子的形成和侵入。

阴雨连绵,日照不足或时晴时雨,或早晚有云雾或结露条件,病情扩展迅速。

光照对孢子形成、萌发及侵入都有抑制作用,缺氧时孢子不能萌发。

在饱和湿度和适温条件下,病菌侵入稻叶后经4d的潜育期就可出现病斑。

偏施过施氮肥有利发病。

放水早或长期深灌根系发育差,抗病力弱发病重。

稻瘟病的抗性鉴定方法可分自然诱发鉴定和人工接种鉴定两种。

其中人工接种鉴定根据菌株的接种方式不同,又可分为:①抗谱测定,即多个菌株单个接种;②多个菌株混合接种。

自然诱发鉴定适于苗瘟、叶瘟穗、颈瘟和枝梗瘟鉴定,人工接种鉴一般适于对苗瘟和叶瘟的鉴定。

一般来说,苗瘟与穗瘟有极显著正相关,因而抗瘟性鉴定常采用苗期人工接种鉴定。

但人工接种鉴定时,一般应用多个种群代表小种的混合菌种,以增加鉴定准确性和普遍性。

三、材料仪器药品1.供试材料⑴供试水稻育种材料若干以及抗病对照品种和感病对照品种各一个。

⑵供试稻瘟病菌菌种从当地搜集分布广、致病力强的主要稻瘟病菌的代表性生理小种若干个。

分别进行小种培养繁殖。

2.仪器用品⑴病菌培养器具高压灭菌锅、超净工作台、酒精灯、恒温培养箱、三角瓶(或茄子瓶)、培养皿、接种环、搪瓷盆、纱布等。

⑵菌液接种和制备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搪瓷盘、普通专用喷雾器或医用喉头喷雾器、医用皮下注射器、橡胶管和保温、保湿的遮荫设备。

3.病菌培养基⑴酵母淀粉琼脂培养基(酵母2g、可溶性淀粉10g、琼脂15~20g,加水1000ml)。

⑵大麦或高粱种子。

四、方法步骤(一)人工接种鉴定1.菌种制备将供试稻瘟病菌菌种各生理小种分别培养,混合接种。

2.病原菌培养繁殖培养方法包括一级培养繁殖和二级培养繁殖两个步骤:⑴一级培养繁殖采用酵母淀粉琼脂培养基培养。

方法为:将琼脂10~15g放入1000ml 水中加热溶化,再加可溶性淀粉(或煎糖)10g,酵母2g,装入试管,经消毒灭菌后,取出制成斜面,接种病原菌,放在26~28℃恒温箱中培养10d左右即可取用。

⑵二级培养繁殖将病原菌转移到大麦(或高粱)粒培养基上进行培养扩大繁殖,用于接种鉴定。

其方法是将大麦粒加水后煮到半熟状态或用水浸泡24h,然后倒去多余的水分,装入三角瓶内(或茄子瓶),高压灭菌,灭菌后立即将麦粒摇散防止结块。

然后在无菌操作条件下接种病菌,放在26~28℃恒温箱内培养。

培养4~5d时应摇动三角瓶内的大麦粒,使菌丝生长均匀。

待灰色菌丝长满大麦粒并开始变黑时,用自来水冲洗大麦粒上的菌丝,随后摊放薄层于搪瓷盘中,盘上覆盖1~2层纱布以保湿,置于25~28℃变温条件下培养2d左右,即可见到麦粒上产生大量灰色的分生孢子,就可供接种使用。

扩大繁殖时,应注意搪瓷盘内的湿度不宜过高,否则只长菌丝,较少产生分生孢子。

3.育秧⑴前期准备每个盘中同时安排感病和抗病品种作对照。

将各供试水稻材料的种子进行粒选,各取30~40粒种子,经消毒、冲洗、催芽后准备播种。

⑵培育方法在盛有肥沃泥土的搪瓷盘中育秧。

幼苗2叶期定株,每个材料选留10株生长一致的秧苗。

定株后酌施2~3次氮肥,最后一次施氮肥应在接种前3~4d施用,使幼苗生长嫩绿。

如采用注射接种鉴定法,可在秧田中育秧,移植于大田后进行接种鉴定。

4.接种⑴喷雾接种一般在3~4叶期。

日平均气温25~28℃和阴雨高湿,叶面长时间(12h 以上)常有水珠的时期接种,最有利于发病。

具体步骤是:将产生不同病菌小种孢子的大麦粒放入盛有自来水的烧杯中搅拌,分别配制成孢子悬浮液,用100倍显微镜检孢子密度,平均每个视野应有孢子20~25个(孢密度则为20~25万个/ml)。

然后将不同生理小种的孢子悬浮液混合,用于接种。

采用专用喷雾器喷雾接种。

喷雾时要将叶片充分均匀湿润。

接种后,在26~28℃下,用薄膜覆盖保湿24小时。

然后移至室外,在20~30℃下保持高湿,培养7天,进行病情鉴定。

⑵注射接种:一般在水稻6~7叶期分蘖进行,接种的分蘖必须有一张未展开的嫩心叶。

将按上述方法配制好孢子悬浮液,使用医用皮下注射器从叶鞘外侧注入孢子悬浮液,直到多余菌液从心叶中冒出为止。

接种后7d调查植株的发病情况。

(二)自然诱发鉴定该方法适于多雾天气和阴雨的条件下的稻瘟病重病区,可种植鉴定材料,采用自然诱发抗病鉴定。

具体操作:将鉴定材料种植在重病区肥沃土壤上,施氮水平略高于当地丰产田。

如有必要可进行人工田间接种,以诱导发病。

每个鉴定材料一般栽植10~20丛,可移栽或直播,重复三次。

以当地抗、感品种作对照。

在鉴定区周围应种植若干行咸感病的品种作诱发行,以增加感染强度。

保持高湿条件。

(三)病情鉴定一般是接种后7d即进行病情鉴定,或当感病对照品种达到高度发病时调查。

并按全国水稻稻瘟病抗病性鉴定分级标准(见表6-1)逐株鉴定和记载,表6-1 苗瘟和叶瘟抗性分级标准然后用加权法求其平均病级。

国际水稻研究所采用10级制稻瘟病抗性分级标准(见表6-2)。

表6-2 苗叶瘟抗性分级标准(IRRI )五、实验作业1.分组进行稻瘟病的苗期人工喷雾接种鉴定。

先配制病菌孢子悬浮液,在100倍显微镜下检查孢子液浓度,即检查3个视野内的孢子数,明确是否符合所要求的孢子悬浮液。

2.进行喷雾接种和喷雾接种后的保温、保湿和遮光等管理工作。

3.接种7d 后,进行发病情况检查,确定供试水稻品种的抗性。

4.水稻抗瘟性鉴定应注意哪些问题?()最高病级数鉴定总株数各相应病级数各级病株数病情指数⨯⨯=∑II 小麦条锈病抗性鉴定一、实验目的1、熟悉小麦条锈病的症状特征。

2、学习和初步掌握小麦条锈病抗性鉴定技术。

二、内容说明小麦锈病俗称黄疸、麦疸等,分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三种,其中条锈病是我国发生范围最广、危害最重的麦类病害,一般减产25%~75%,也是东北地区限制小麦增产的主要因素。

小麦条锈病主要发生在叶片上,其次为叶鞘和茎上,穗部颖壳和茎上也可发生。

症状如图6-2。

病原菌为条形柄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West.),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

夏孢子球形或卵圆形,淡黄色,尺度为18~28微米×18~24微米,壁厚l~2微米,表面有微刺,发芽孔排列不规则(如图6-3)。

冬孢子梭形或捧形,双细胞,横隔处有缆缩,顶端平截或略圆,褐色,下端色浅,尺度为30~53微米×12~20微米,顶端壁厚3~5微米,具短柄(如图6-4)。

图6-2 条锈病症状图6-3 条锈病夏孢子堆图6-4 条锈病冬孢子堆条锈病的发生流行,取决于小麦品种的抗病性、菌源和菌量及气候条件。

选育和栽培抗锈品种是防治小麦锈病危害的一项最基本、最有效的措施,近几年来,随着小麦群体多样化的实施,具有累加毒性、毒性谱更宽的条锈病菌新的毒性小种的不断产生和发展,许多小麦高抗品种逐渐丧失其抗病性,使我国大面积小麦生产品种而临严重的抗性危机。

从事小麦育种工作必须掌握对锈病抗性的鉴定方法。

小麦品种抗条锈病的表现形式,按其对条锈菌的专化性有无,可以划分为专化性抗性和非专化性抗性两大类。

专化性抗性主要表现为过敏性的坏死反应,非专化性抗性一般表现为抗接触、抗侵入、抗扩展以及除过敏性反应以外的其它生理生化抗病特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