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f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施工工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df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施工工艺
前言:
BDF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施工技术,工艺简单,安装方便,施工速度快,保温、隔音性能好,能够有效降低结构自重,使地震力减弱,支撑楼板的主梁、柱、墙和基础荷载也相应减少,则可大大减小结构构件配筋量。与普通混凝土楼盖结构体系相比,现浇空心混凝土无梁楼盖结构体系,依跨度和荷载不同可降低建筑总造价5%~20%。
1.特点
1.1能够有效的节约能源。
1.2降低工程综合成本。
1.3自重轻,施工简便。
2.适用范围
2.1适用于大跨度、大荷载、大空间的建筑,同时也可应用于桥梁建设。
3.材料性能
主要材料是BDF空心管,该筒芯构件是以硫铝酸盐或铁铝酸盐水泥、粉煤灰为胶凝材料,以玻纤为增强材料,掺入适量的砂、水、改性剂在机械和模具的作用下复合而成。材料性能符合设计规范要求。该项技术现已获得国家专利(专利号:ZL 98 2 31113.3),并以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现浇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CESC 175:2004)作为设计、施工和验收依据。
筒芯的物理力学性能见下表
1
4.工艺原理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利用预制空心楼板的概念,将空心圆管埋入混凝土板中,按一定方向排列、现场浇注成型,将原实心混凝土板变成空心板。本工艺减少了工程的综合造价,使隔热、保温、隔音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5.基本构造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构造详图
6.施工工艺
6.1工艺流程
模板安装→铺设板底铁筋→肋梁绑扎→予设电气及其它管线→搭设施工便道→铺设芯管及抗浮钢筋→芯管固定→铺设板顶钢筋→隐蔽验收→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
6.2操作要点
6.2.1 BDF空心管深化设计
2
根据设计要求,按使用空心管的规格及使用部位进行深化设计,同时注明使用空心管的尺寸位置及数量。空心管一般从梁或洞口暗梁边50mm开始排布,横向间距为50mm。机电管线及预埋件应提前深化设计,排布在管肋处。每层均应提前做深化设计,并经设计审核同意后再进行空心管的施工。
6.2.2空心管的施工
6.2.2.1芯管固定:混凝土浇捣时,芯管受震上浮及左右漂移,本工程采用压筋法解决芯管固定及上浮。如下图:
6.2.2.2打灰前,可用水将空心管浸湿,便于打灰过程中保证混凝土的塌落度。
6.2.2.3施工便道:铺设芯管及板顶钢筋时,应搭设施工便道或可移动木板供施工行走,避免作业人员直接踩踏芯管。
6.2.2.4预埋水平管线应尽量布置在空心板的肋间或梁处;当水平管线、电线盒等与芯管无法避开时,可采取将芯管分段或在芯管上锯缺口进行避让,
3
管线安装完毕后,应及时将缺口用编织物与胶带结合封粘严实,防止混凝土流入芯管内。遇管线交叉特别集中处,可采取换用小直径或不同尺寸的芯管错开摆放进行避让。
6.2.2.5浇筑混凝土前,应对钢筋、预留预埋件及芯管进行检查验收,符合规定要求后,才可浇筑混凝土。
6.2.2.6浇筑混凝土应铺设架空浇筑道,或用钢筋做成马凳(应比楼板钢筋高出3-5cm),且方便提放。施工人员不得直接踩踏芯管。
6.2.2.7混凝土用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宜大于空心楼板肋宽的1/2和板底厚度的1/2,且不得大于31.5mm。
6.2.2.8混凝土浇捣:混凝土宜采用泵送施工,并一次浇注成型。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不小于160mm(本工程采用180mm-200mm)。采用普通振捣棒振捣,配合小直径振捣棒。振捣时避免振捣棒端触振捣芯管,以免破损芯管,但须振捣密实,混凝土浇注时宜沿顺筒方向推进。
6.2.2.9混凝土养护、拆模:混凝土采用浇水养护,且不少于14天,混凝土达到规范要求强度后才能拆模。
6.2.2.10安装误差要求:芯管应按设计要求位置安装,芯管上下保护层设计厚度误差应控制在±10mm以内,顺直安装误差在15mm以内。
7.机具设备
7.1作业面及运输
7.1.1防护脚手架及安全网安装完毕,经安全部门检查验收,安全可靠,满足作业要求,并配备专职安全检查人员。
7.1.2垂直运输采用塔吊吊运,使用专用吊篮,装卸过程中应小心轻放,
4
严禁甩扔。
7.2主要施工机具
电钻、专用吊斗、铁丝、预制钢筋卡具等。
8.劳动组织
空心管由施工队指派专人进行现场安装,设1名专业工长,配10名安装工人。配备一名兼职质量管理员。空心管厂家负责技术指导和培训。
9.质量要求
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各分项工程的施工及验收应遵守《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结构技术规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有关规定。
9.1主控项目
9.1.1内模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方法:观察,辅以钢尺量测。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9.1.2安装位置和定位措施: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间距、肋宽、板顶厚度、板底厚度允许偏差±10mm;内模底部和肋部定位措施符合要求。
检查数量:在同一检验批内,内模位置抽查5%且不少于5个;定位措施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对照施工技术方案,观察和钢尺量测。
9.1.3抗浮技术措施应合理、方法正确。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查方法:对照施工方案观察检查。
5
9.2一般项目
9.2.1内模更换或封堵。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9.2.2区格板中内模的整体顺直度,允许偏差3/1000,且不应大于15mm。
检验方法:拉线钢尺量测。
9.2.3区格板周围和柱周围混凝土实心部分的尺寸,应满足设计要求,允许偏差±10mm。
检验方法:钢尺量测。
10.安全措施
10.1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后应及时做好安全培训。
10.2操作人员严禁酒后上岗施工。
10.3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
10.4机械必须设置防护措施,每台机械必须一机一闸,并设漏电保护开关。
11.效益分析
11.1采用本施工工艺,经济效益显著,可以减少基础荷载,降低层高,增加楼层层数。
11.2保温、隔热、隔音性能好,节约了资源,利于环保,能够为环境的持续改善做出贡献,社会效益较显著。
11.3采用本工艺无需吊顶或只需简单吊顶装饰,降低装饰成本,又减少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