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山东省潍坊一中高考历史模拟试卷(2月份)
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一模)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一模)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5fe91eb5915f804d2b16c1cc.png)
潍坊市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1.先秦时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
春秋时,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击退北狄、征伐楚国,成就霸业。
后来崛起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又先后北上中原争霸。
这一现象表明A. 周王室集权统治削弱B. 宗法分封制已经瓦解C. 华夏文化圈逐渐扩展D. 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可知当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文化相对中原落后。
根据材料“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又先后北上中原争霸”可知楚、吴、越等国认同中原文化,说明华夏文化圈逐渐向外扩展,C选项符合题意。
周王室集权统治削弱的说法错误,当时周王朝在地方实行分封制,不属于集权统治,A选项排除。
宗法分封制已经瓦解说法过于绝对,B选项排除。
春秋时期属于争霸战争,战国时期才出现兼并统一战争,D选项排除。
2.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形成了德主刑辅、先礼后刑的法律观念。
东汉末年,在法律思想上出现了刑、礼比较的争论。
曹操不单纯强调刑为先或礼为先,主张“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这反映了,当时A. 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了冲击B. 法律更加注重以人为本C. 儒学哲学化倾向日趋明显D. 礼法并施思想有所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可知曹操主张不同情形应该采取不同的统治方式,说明曹操对礼法并治的思想有所发展,D选项符合题意。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A选项排除。
材料强调的是关于礼和法之间的关系,与以人为本无关,B选项排除。
材料与儒学的哲学化无关,C选项排除。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试题难度一般,解题关键在于对材料和相关知识的准确把握。
曹操主张“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体现的是对礼法关系的深入发展。
3.唐代前期的宰相中,科举出身者很少。
山东省潍坊市教科院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训练(二)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含答案解析
![山东省潍坊市教科院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训练(二)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6b1e155a6c30c2258019e07.png)
潍坊市教科院2019年高考模拟训练试题文科综合(二)1.文献里关于秦朝“三公九卿”官员的记载,只涉及丞相、御史大夫及九卿参与国家事务。
另据考证,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具体的人员担任。
对此现象符合史实的解释是A. 巩固君主专制皇权的需要B. 太尉一职实为后人杜撰C. 秦朝政局保持稳定太平D. 秦朝中央官制变动频繁【答案】A【解析】秦朝的太尉应掌握军权,但这一官职没有具体的人担任,军权就掌握在皇帝的手中,是君主专制集权的需要,A正确。
太尉这个官职是三公九卿制中的一个重要官职,这一职位是真实存在的,只是没有人担任,B错误。
秦灭六国,实现了全国统一,但统一之后社会并不安定,常有六国残余在各地反抗,C错误。
材料体现不出秦朝中央官制变化的信息,D错误。
2.戴维赫尔德在《民主模式》中写道:“雅典民主的标志是对公民美德的普遍认同:……在这样的共同体中,公民享有权利和义务,但这些权利并没有分散到个体手中,而义务也不是一个以维护公民个人利益为目的国家来推行的。
事实上,他们只有公共的权利和义务。
”据此判断,在雅典A. 个人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B. 法律维护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专政C. 城邦的意志和利益高于一切D. 公民参与城邦事务的权利受到限制【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中的“但这些权利并没有分散到个体手中,而义务也不是一个以维护公民个人利益为目的的国家来推行的。
”说明城邦意志重要性,故C项正确。
A中充分保障说法绝对;B项是无关项,D项与材料内容相悖,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古代雅典·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3.据《松窗梦语》记载:歙县的“贾人几遍天下。
良贾近市利数倍,次倍之,最下无能者逐什一之利”。
歙人潘侃曾说:“良贾急趋利而善趋时,非转毂四方不可”。
《许氏世谱》记有“徽歙以富雄江左,而豪商大贾往往挟厚资驰千里”。
山东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山东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0654320a8114431b90dd8a1.png)
山东省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据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燕国辖地(今鞍山一带)出土了大量的刀币和铁制农具。
在热河兴隆的古代冶铜遗址附近,出土了大量有文字的铸造生产工具的铁花,还有锄、镰、斧、凿、刀等生产工具。
这说明A.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形成________B. 铁器己在全国各地区普遍应用C. 铁器开始取代青铜器成为生产主导________D. 货币和文字的使用己相当普遍2. 汉文帝变“抑商”政策为“惠商”政策,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
这些措施实行后,出现了“富商大贾周游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的隆盛局面。
材料中的“惠商”政策A. 维护了封建专制政权的经济基础________B. 使商品经济成为封建经济的支柱C. 是封建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政策________D. 使汉代抑商政策发生根本性改变3. 唐太宗论“明君”执政之“君道”,为此后历代帝王所推崇。
贞观元年,太宗令长孙无忌和房玄龄修定法律,并说“法者,非朕一人之法,乃天下之法”,“不可任情以轻重”。
据材料可知唐太宗的“君道”A. 体现了传统儒家的仁政思想________B. 为近代民主政治奠定基础C. 完全取决于帝王的个人品质________D. 是分权制衡体系的新发展4. 顾炎武在《亭林文集》中写道:“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
……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
”顾炎武意在强调A. 风俗关乎国家命运________B. 政治改革的条件C. 君主专制黑暗腐朽________D. 社会教化的作用5. 下表是很据《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对1893~1899年农产品出口量进行的统计(单位:担)。
该表反映了A. 中国的农业生产快速发展________B. 中国进一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________D.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6. 1923年,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理论形成,他将资产阶级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体,主张首先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无产阶级力里变得强大,再由无产阶级掀起一场革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从而向社会主义转变。
2019年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与答案(一)
![2019年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与答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c808ddc79b89680203d825b4.png)
2019年山东省高考历史模拟试题与答案(一)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福建民居——土楼结构的特点是中轴对称、有强烈的向心意识,高低尊卑、主次分明等。
一楼之内一般居住着一个家族,房舍根据“长幼有序”“男尊女卑”的原则安排。
这种建筑布局A .深受宗法影响B .突出皇权至上C .体现宗教色彩D .利于邻里和睦2. 《孟子•离娄上》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礼记•大学》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
材料体现的理念是A .中央集权B .官僚政治C .君主专制D .家国一体3. 观察右图,票面中的主要人物是A .毕昇B .沈括C .徐光启D .李善兰 4. 李大钊认为,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一个是新的,一个是旧的。
“但这两种精神活动的方向,必须是代谢的,不是固定的;是合体的,不是分立的,才能于进化有益”。
下列理解准确的是A .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性质不同B .新文化随着时间推移变成旧文化C .主张用西方文化改造东方文化D .李大钊创造了新的思想文化体系5.“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
”诗中描写的事件是A.太平天国B.北伐进军C.红军长征D.抗日战争6.1903年,林纾编译的《伊索寓言》出版。
书中有一则故事:狮王与群兽立约,羊由狼管辖,兔 子由狗管辖,彼此友好,和平共处。
兔子感叹说,我期待这一天很久了,但真能实现吗?故事后 的按语说:“今有盛强之国,以吞灭为性,一旦忽言弭兵,亦王狮之约众耳!弱者国于其旁,果 如兔之先见耶?!”林纾意在A .提醒中国人警惕被侵略瓜分的危险B .颂扬人类社会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C .呼吁世界列强承担保护弱国的责任D .鼓动中国民众推翻清政府残暴统治 [中國古代四大發7.1964年1月,中、法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这被外国媒体形象地称之为“外交核爆炸”。
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一模)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一模)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f660e2c5f0e7cd1842536b7.png)
潍坊市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1.先秦时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
春秋时,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击退北狄、征伐楚国,成就霸业。
后来崛起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又先后北上中原争霸。
这一现象表明A. 周王室集权统治削弱B. 宗法分封制已经瓦解C. 华夏文化圈逐渐扩展D. 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2.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形成了德主刑辅、先礼后刑的法律观念。
东汉末年,在法律思想上出现了刑、礼比较的争论。
曹操不单纯强调刑为先或礼为先,主张“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这反映了,当时A. 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了冲击B. 法律更加注重以人为本C. 儒学哲学化倾向日趋明显D. 礼法并施思想有所发展3.唐代前期的宰相中,科举出身者很少。
唐玄宗开元元年到开元二十二年间,宰相中科举出身者有十八人,占这一时期宰相总数的三分之二。
唐宪宗以后,进士在宰相和高级官员中更占据了四分之三的绝对优势,终唐一代再没有发生变化。
这反映了,唐朝A. 宰相权力不断加强B. 社会阶层日益固化C士族势力逐渐削弱D. 官僚体制渐趋成熟4.据史料记载,徐光启在西学东渐之前即运用数学语言和擅长实证研究;顾炎武开始区分天下与国家的概念;王夫之阐明了物质不灭论、能量守恒论、进化史观、文化中心多元论等唯物主义思想;黄宗羲开辟了民主主义政治理念的先路。
这说明,明清时期A. 王朝权力渐趋衰落B. 传统科技停滞不前C. 近代化倾向已出现D. 农耕经济高度繁荣5.清朝初年,内务府所辖官庄数量有限,如近歌官庄只有132处。
光绪中期,由内务府管辖的官庄共886个,占有土地3356965亩,仅敬辅一带就有官庄373处,有地758739亩。
以合肥为中心的皖中地区,许多土地落人淮系军阀官僚的手中,每家每年收租谷在2万石至5万石不等。
这表明,晚清A. 租佃关系衰落B. 传统小农经济逐渐解体C. 社会转型艰难D. 农业规模经营趋势明显6.对下图间的联系解释合理的是A. 洋务运动为辛亥革命莫定了经济基础B. 辛亥革命主要发生在洋务企业集中地C. 洋务运动培育了辛亥革命的武装力量D. 早期近代化为民主革命创造有利条件7.下表为民主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陕北地区民主代议机关名称的变化。
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缺答案【KS5U 高考】
![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Word版缺答案【KS5U 高考】](https://img.taocdn.com/s3/m/05d926d2102de2bd9705882f.png)
潍坊市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2019.3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6页。
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到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先秦时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
春秋时,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击退北狄、征伐楚国,成就霸业。
后来崛起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又先后北上中原争霸。
这一现象表明A.周王室集权统治削弱B.宗法分封制已经瓦解C.华夏文化圈逐渐扩展D.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25.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形成了德主刑辅、先礼后刑的法律观念。
东汉末年,在法律思想上出现了刑、礼比较的争论。
曹操不单纯强调刑为先或礼为先,主张“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这反映了,当时A.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了冲击B.法律更加注重以人为本C.儒学哲学化倾向日趋明显D.礼法并施思想有所发展26.唐代前期的宰相中,科举出身者很少。
唐玄宗开元元年到开元二十二年间,宰相中科举出身者有十八人,占这一时期宰相总数的三分之二。
唐宪宗以后,进士在宰相和高级官员中更占据了四分之三的绝对优势,终唐一代再没有发生变化。
这反映了,唐朝A.宰相权力不断加强B.社会阶层日益固化C.士族势力逐渐削弱D.官僚体制渐趋成熟27.据史料记载,徐光启在西学东渐之前即运用数学语言和擅长实证研究;顾炎武开始区分天下与国家的概念;王夫之阐明了物质不灭论、能量守恒论、进化史观、文化中心多元论等唯物主义思想;黄宗羲开辟了民主主义政治理念的先路。
山东省潍坊市潍坊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2月(开学)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
![山东省潍坊市潍坊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2月(开学)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d391b68762caaedd33d48e.png)
潍坊一中2019届高三文科综合2月份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在徐州朝见齐威王,并尊齐威王为王,同时齐威王也承认魏惠王的王号,史称“徐州相王”。
公元前323年,魏、韩、赵、燕、中山五国国君称王而相互尊重,史称“五国相王”。
这反映出当时A. 宗法分封制度开始瓦解B. 诸侯之间矛盾趋于缓和C. 周天子的地位下降D. 山东诸国实力强大【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徐州相王”“五国相王”说明诸侯不再统一尊奉周天子为王,这反映出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逐渐瓦解,周天子的地位下降,故C项正确;春秋时期宗法制开始瓦解,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徐州相王”“五国相王”反映出诸侯之间的矛盾逐渐紧张,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诸侯国的势力强大,故D项排除。
2.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说过,对国家统一的终极性诉求使中国对集权的容忍度远远大于别国。
由此可知A. 大一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涵B. 中央集权塑造了国人的文化心理C. 国家统一有助于中央集权制度D. 集权制度是中国人的终极性诉求【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国家的大一统使中国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中国国家的大一统对于中国起着重要的作用,故A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国家统一的重要作用,并不是中央集权的重要作用,故B排除;中央集权制度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C与题意不符,故C排除;中国人的终极诉求是长期维护国家统一,D与题意不符,故D排除。
2019届山东省潍坊市潍坊第一中学高三2月(开学)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9届山东省潍坊市潍坊第一中学高三2月(开学)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1fc48430bed5b9f3f80f1c0b.png)
潍坊一中2019届高三文科综合2月份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试卷上无效。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在徐州朝见齐威王,并尊齐威王为王,同时齐威王也承认魏惠王的王号,史称“徐州相王”。
公元前323年,魏、韩、赵、燕、中山五国国君称王而相互尊重,史称“五国相王”。
这反映出当时A. 宗法分封制度开始瓦解B. 诸侯之间矛盾趋于缓和C. 周天子的地位下降D. 山东诸国实力强大【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徐州相王”“五国相王”说明诸侯不再统一尊奉周天子为王,这反映出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逐渐瓦解,周天子的地位下降,故C项正确;春秋时期宗法制开始瓦解,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徐州相王”“五国相王”反映出诸侯之间的矛盾逐渐紧张,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诸侯国的势力强大,故D项排除。
2.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说过,对国家统一的终极性诉求使中国对集权的容忍度远远大于别国。
由此可知A. 大一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涵B. 中央集权塑造了国人的文化心理C. 国家统一有助于中央集权制度D. 集权制度是中国人的终极性诉求【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国家的大一统使中国远远领先于其他国家,中国国家的大一统对于中国起着重要的作用,故A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国家统一的重要作用,并不是中央集权的重要作用,故B排除;中央集权制度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C与题意不符,故C排除;中国人的终极诉求是长期维护国家统一,D 与题意不符,故D排除。
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一模)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一模)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4484fae4b73f242336c5fbe.png)
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一模)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潍坊市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24.先秦时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
春秋时,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击退北狄、征伐楚国,成就霸业。
后来崛起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又先后北上中原争霸。
这一现象表明A.周王室集权统治削弱B.宗法分封制已经瓦解C华夏文化圈逐渐扩展D.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2S.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形成了德主刑辅、先礼后刑的法律观念。
东汉末年,在法律思想上出现了刑、礼比较的争论。
曹操不单纯强调刑为先或礼为先,主张“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这反映了,当时A.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了冲击B,法律更加注重以人为本C.儒学哲学化倾向日趋明显D.礼法并施思想有所发展2G.唐代前期的宰相中,科举出身者很少。
唐玄宗开元元年到开元二十二年间,宰相中科举出身者有十八人,占这一时期宰相总数的三分之二。
唐宪宗以后,进士在宰相和高级官员中更占据了四分之三的绝对优势,终唐一代再没有发生变化。
这反映了,唐朝A.宰相权力不断加强B.社会阶层日益固化C.士族势力逐渐削弱D.官僚体制渐趋成熟27.据史料记载,徐光启在西学东渐之前即运用数学语言和擅长实证研究;顾炎武开始区分天下与国家的概念;王夫之阐明了物质不灭论、能量守恒论、进化史观、文化中心多元论等唯物主义思想;黄宗羲开辟了民主主义政治理念的先路。
这说明,明清时期A.王朝权力渐趋衰落B.传统科技停滞不前C.近代化倾向已出现D.农耕经济高度繁荣2$.清朝初年,内务府所辖官庄数量有限,如近歌官庄只有132处。
光绪中期,由内务府管辖的官庄共886个,占有土地335(?965亩,仅敬辅一带就有官庄373处,有地758739亩。
以合肥为中心的皖中地区,许多土地落人淮系军阀官僚的手中,每家每年收租谷在2万石至5万石不等。
这表明,晚清A.租佃关系衰落8.传统小农经济逐渐解体C.社会转型艰难D,农业规模经营趋势明显29.对图7、图8间的联系解释合理的是A.洋务运动为辛亥革命莫定了经济基础B.辛亥革命主要发生在洋务企业集中地C.洋务运动培育了辛亥革命的武装力量D.早期近代化为民主革命创造有利条件30.表2代议机关名称开始时间1934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陕甘边区苏维埃代表大会1936年3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陕北省苏维埃代表大会1937年5月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议会1938年11月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参议会1945年10月陕甘宁边区下辖县(乡)将参议会改为人民代表大会表2为民主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陕北地区民主代议机关名称的变化。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部分学校高三(下)线上考历史试卷(2月份)
![2019-2020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部分学校高三(下)线上考历史试卷(2月份)](https://img.taocdn.com/s3/m/a7960c9fda38376bae1fae4f.png)
C.重视人的素质和内涵D.继承智者学派的教育理念
【答案】
C
【考点】
苏格拉底
【解析】
本题考查苏格拉底。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我没有收取酬金的欲望,所以我会选择我讲授的对象,对于那些我不喜欢的人,我会选择不为他们服务”的主旨,并正确把握苏格拉底的思想。
C.摆脱了天朝上国的思想观念D.外交官群体走向近代化
【答案】
D
【考点】
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解析】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外交演变的相关知识。对图片信息的正确解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解答】
题干图片信息显示,1901年﹣1911年,新式学堂出身的驻外公使人数明显增加,说明群体开始走向近代化,故D正确。
题干涉及的外交官知识结构的变化,排除A。
C.“理学”和“心学”实际上兴起于中晚唐
D.时代的变化深刻影响着儒学的发展
【答案】
D
【考点】
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解析】
本题考查儒家思想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展演变,依据材料并联系教材可以得出时代变化深刻影响着儒学的发展。
【解答】
A.北朝时期开始出现“三教合归儒”主张,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
B.北朝至唐儒学一直处于正统地位,排除;
A.全面的工业国有化即将实施B.广大农奴获得自由和土地
C.粮食税逐步取代余粮征集制D.筹划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答案】
A
【考点】
斯大林模式
【解析】
本题考查斯大林模式,解题的关键是“俄国应当走条不同于欧洲的现代化道路,以便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一个强盛的世界大国后解决肩负的救世任务”。
【解答】
“俄国应当走条不同于欧洲的现代化道路,以便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一个强盛的世界大国后解决肩负的救世任务”表明俄国想要在极短的时间内成为一个强盛的世界大国,需要实行全面的工业国有化,故A正确;
山东潍坊教研室2019年高三高考仿真(三)文综历史
![山东潍坊教研室2019年高三高考仿真(三)文综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395ff1aa910ef12d2bf9e737.png)
山东潍坊教研室2019年高三高考仿真(三)文综历史文科综合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二卷两部分,共12页。
总分值24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必做,共100分)本卷须知1、第1卷共25小题。
每题4分,共10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9、2018年的《文化周刊》评论我国古代某些政治制度时认为:“我国上古社会是契约社会,其核心价值是严格嫡庶的权益分配,以嫡统庶,以庶辅嫡。
”与此评论观点无关的制度是A、分封制度B、宗法制度C、丞相制度D、世官制度10、有人形容中国古代商业就像一个带着枷锁、脚镣并被捆绑起来的舞者,她的每一个舞步都带着沉重的牵累,她的每一个旋转都受着束缚的疼痛。
这要紧是因为A、古代中国交通不发达B、古代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落后C、古代中国对外开放程度不高D、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11、2018年6月17日人民网针对孟子关于“民贵君轻”思想常被引证为先秦儒家“民主思君轻”的观点认识不正确的选项是A、表达了以民为本的立场B、以维护君权为前提C、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D、具有反君主专制的民主平等内涵12、当沉浸于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思索之中时,人们能够回想起探究与发明的诸种辉煌成就……看起来仿佛是在每一个方面,人类行动的疆界都变得更为广阔。
能反映此观点的是①哥伦布发明新大陆②马丁·路德倡导宗教改革③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④拜伦的《唐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3、《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接着保持下去。
山东省2019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山东省2019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e5c5a7411eb91a37f1115cb1.png)
山东省2019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一)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规定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唐书百官志》载:“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唐高宗永淳年间,“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年间中书令张说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且于其后分列吏、枢机、兵、户、刑礼五房。
政事堂的变迁反映出A.唐朝三省权力牵制体制削弱 B.唐朝三省六部制度逐渐完善C.唐朝中枢机构权力依次轮换 D.我国封建社会皇权运行困局2. 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撰写了许多阐述民族大义的著作,但长期遭到忽视。
清末其思想始见盛行,受到了维新派和革命派的推崇。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王夫之的思想严重脱离明末清初的社会现实B. 王夫之最早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 康有为借鉴王夫之的思想阐释维新的合理性D.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王夫之思想有内在一致性3. 右图中“外务部” 的前身是A.中书省 B.内阁C.军机处 D.总理衙门4. 从口号内容看,以下口号与“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处于同一历史背景下的是A.“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B.“废除二十一条”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D.“收复东北失地”5.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
高三历史 山东省潍坊市教科院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训练(二)文科综合试卷(答案+解析)
![高三历史 山东省潍坊市教科院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训练(二)文科综合试卷(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caade9e6294dd88d0d26beb.png)
潍坊市教科院2019年高考模拟训练试题文科综合(二)1.文献里关于秦朝“三公九卿”官员的记载,只涉及丞相、御史大夫及九卿参与国家事务。
另据考证,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具体的人员担任。
对此现象符合史实的解释是A. 巩固君主专制皇权的需要B. 太尉一职实为后人杜撰C. 秦朝政局保持稳定太平D. 秦朝中央官制变动频繁【答案】A【解析】秦朝的太尉应掌握军权,但这一官职没有具体的人担任,军权就掌握在皇帝的手中,是君主专制集权的需要,A 正确。
太尉这个官职是三公九卿制中的一个重要官职,这一职位是真实存在的,只是没有人担任,B 错误。
秦灭六国,实现了全国统一,但统一之后社会并不安定,常有六国残余在各地反抗,C 错误。
材料体现不出秦朝中央官制变化的信息,D 错误。
2.戴维赫尔德在《民主的模式》中写道:“雅典民主的标志是对公民美德的普遍认同:……在这样的共同体中,公民享有权利和义务,但这些权利并没有分散到个体手中,而义务也不是一个以维护公民个人利益为目的国家来推行的。
事实上,他们只有公共的权利和义务。
”据此判断,在雅典A. 个人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B. 法律维护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专政C. 城邦的意志和利益高于一切D. 公民参与城邦事务的权利受到限制【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中的“但这些权利并没有分散到个体手中,而义务也不是一个以维护公民个人利益为目的的国家来推行的。
”说明城邦意志重要性,故C 项正确。
A 中充分保障说法绝对 ;B 项是无关项,D 项与材料内容相悖,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不正确。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古代希腊·古代雅典·雅典民主政治的局限性3.据《松窗梦语》记载:歙县的“贾人几遍天下。
良贾近市利数倍,次倍之,最下无能者逐什一之利”。
歙人潘侃曾说:“良贾急趋利而善趋时,非转毂四方不可”。
《许氏世谱》记有“徽歙以富雄江左,而豪商大贾往往挟厚资驰千里”。
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一模)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山东省潍坊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一模)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ea4a6c2998fcc22bcd10dab.png)
潍坊市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24.先秦时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
春秋时,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击退北狄、征伐楚国,成就霸业。
后来崛起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又先后北上中原争霸。
这一现象表明A.周王室集权统治削弱B.宗法分封制已经瓦解C华夏文化圈逐渐扩展D.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2S.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形成了德主刑辅、先礼后刑的法律观念。
东汉末年,在法律思想上出现了刑、礼比较的争论。
曹操不单纯强调刑为先或礼为先,主张“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这反映了,当时A.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了冲击B,法律更加注重以人为本C.儒学哲学化倾向日趋明显D.礼法并施思想有所发展2G.唐代前期的宰相中,科举出身者很少。
唐玄宗开元元年到开元二十二年间,宰相中科举出身者有十八人,占这一时期宰相总数的三分之二。
唐宪宗以后,进士在宰相和高级官员中更占据了四分之三的绝对优势,终唐一代再没有发生变化。
这反映了,唐朝A.宰相权力不断加强B.社会阶层日益固化C.士族势力逐渐削弱D.官僚体制渐趋成熟27.据史料记载,徐光启在西学东渐之前即运用数学语言和擅长实证研究;顾炎武开始区分天下与国家的概念;王夫之阐明了物质不灭论、能量守恒论、进化史观、文化中心多元论等唯物主义思想;黄宗羲开辟了民主主义政治理念的先路。
这说明,明清时期A.王朝权力渐趋衰落B.传统科技停滞不前C.近代化倾向已出现D.农耕经济高度繁荣2$.清朝初年,内务府所辖官庄数量有限,如近歌官庄只有132处。
光绪中期,由内务府管辖的官庄共886个,占有土地335(?965亩,仅敬辅一带就有官庄373处,有地758739亩。
以合肥为中心的皖中地区,许多土地落人淮系军阀官僚的手中,每家每年收租谷在2万石至5万石不等。
这表明,晚清A.租佃关系衰落8.传统小农经济逐渐解体C.社会转型艰难D,农业规模经营趋势明显29.对图7、图8间的联系解释合理的是A.洋务运动为辛亥革命莫定了经济基础B.辛亥革命主要发生在洋务企业集中地C.洋务运动培育了辛亥革命的武装力量D.早期近代化为民主革命创造有利条件30.表2表2为民主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陕北地区民主代议机关名称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山东省潍坊一中高考历史模拟试卷(2月份)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公元前334年,魏惠王在徐州朝见齐威王,并尊齐威王为王,同时齐威王也承认魏惠王的王号,史称“徐州相王”。
公元前323 年,魏、韩、赵、燕、中山五国国君称王而相互尊重,史称“五国相王”。
这反映出当时()A.宗法分封制度开始瓦解B.诸侯之间矛盾趋于缓和C.周天子的地位下降D.山东诸国实力强大2.(4分)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说过,对国家统一的终极性诉求使中国对集权的容忍度远远大于别国。
由此可知()A.大一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内涵B.中央集权塑造了国人的文化心理C.国家统一有助于中央集权制度D.集权制度是中国人的终极性诉求3.(4分)汉代《氾胜之书》记载小麦选种“择穗大强者”;北朝《齐民要术》记载利用不同种的树木进行嫁接来提高果树结实和改良品质;南宋《农书》记载种桑“择美桑种椹”,“唯取中间一截”,“以种即其干强实,其叶肥厚”。
这说明我国古代科技的发展()A.形成了系统的科学体系B.和社会生产密切相关C.推动了近代进化论产生D.与经济重心南移同步4.(4分)思想家李贽说:“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若失去童心,便失却真心……然则《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sǒu)也,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李贽这种思想()A.批判理学空疏学风B.与陆王心学思想一致C.挑战孔孟正统权威D.源于明朝统治的将亡5.(4分)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
”这说明()A.近代中国呈现复杂的发展趋势B.有识之士有同质化目标选择C.甲午战争触发了清朝多重危机D.资产阶级尚未形成政治合力6.(4分)1928年,中共《土地问题决议案》规定没收豪绅地主土地,“实现土地国有”.1931年,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要求苏维埃各级政府发布通告,告之民众所分得的土地,“这田由他私有,别人不得侵犯”。
这一转变()A.标志着中共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B.造成了土地政策严重脱离实际C.有利于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发展D.意味着党内“左”倾思想得以根除7.(4分)如图反映了近代某一重大事件的局势。
就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东北从此沦为殖民地B.三大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C.东北成为列强争夺的重点D.抗日战争进入了最后阶段8.(4分)如图是1954年邮电部发行的一套邮票中的两枚,分别是第三枚“重型机器厂”、第七枚“哈尔滨亚麻纺织厂”。
这反映了当时我国()A.轻重工业均衡发展B.大规模经济建设正在进行C.工业布局趋于合理D.计划经济体制已初步形成9.(4分)意大利学者彼得罗•彭梵德指出:“尽管‘民族’这个词有着极广泛的含义(包括王国、城邦及最野蛮的部落),然而那些民族均为围绕地中海盆地的文明民族。
当时在这些‘万民’之间,共同的起源,古老和频繁的交往,共同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早已造成大量的共同习惯和制度。
”由此可知()A.万民法造就了罗马帝国统治B.罗马法的发展存在客观基础C.罗马扩张是区域文明的诉求D.万民法弥合了古老民族差异10.(4分)(2019•河南中原名校第一次质量考评•19)“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共同具有思想解放的性质,然而两者要实现的目标却有所差别。
文艺复兴的目的在于走出中世纪,走向现代文明;宗教改革则是上层建筑领域的一场变革,目的在于开创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
这反映了()A.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阶段性变化B.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了思想基础C.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作用领域的局限D.两场运动在不同领域产生的特殊影响11.(4分)政治学者刘瑜说,确实有一部分人认为,美国独立战争是场革命的话,立宪会议本质是反革命。
因为独立战争释放了民间的能量、社会的能量、自治的能量,立宪会议把这种能量给重新往回收了一点。
这说明()A.独立战争失去其政治成果B.制宪会议背离了独立精神C.三权分立消耗了地方能量D.联邦制抑制了可能的乱局12.(4分)对于德国统一,戈尔巴乔夫在《回忆录》中强调自己主动给德国的北约身份放行,美国总统布什与其国家安全顾问的联合回忆录《重组的世界》中认为是美国的主动倡议迫使戈尔巴乔夫接受了德国的北约身份;德国总理科尔的回忆录《我要的是德国统一》对该问题避而不谈。
这反映出()A.单一视角难以还原历史真相B.时代发展影响历史叙述C.美苏两国主宰德国统一进程D.个人记述缺乏研究价值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3.(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初期,中国领导人把前20年(1957一1977年)经济发展的失败归咎于当时思想激进的“左”倾经济战略和政策,因此改革最初目标是“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以完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发展“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坚持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共同发展”,还首次明确把对外开放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
这标志着中国全面和系统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以农村改革为重点转向以城市改革为重点;同时也标志着中国领导人关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念、理论以及目标模式有了重大的突破。
这也为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提供了一个中间过渡模式,到90年代初,已经形成“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机制。
这就为90年代初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基础,不仅脱离计划经济体制,而且引入市场经济机制。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并没有宏大的预先设计,而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步铺就了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轨道。
﹣﹣摘编自胡鞍钢《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开放》材料二:二战中,国家干预保障了英国社会经济稳定,人民营养平均水平甚至还有提高,国家干预在英国人头脑中扎了根。
1945年,“社会主义”政党工党执政,他们颁布《国民保险法》《国民医疗服务法》,实行银行、交通、能源等部门的国有化。
20世纪70年代,英国的经济处于颓势,英镑不断贬值,政局不稳。
1979年5月,撒切尔夫人就任首相。
她一改以往的凯恩斯主义政策,采取货币主义思想,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以控制通货膨胀,重振英国经济。
她的经济政策,被人们称为“撒切尔主义”。
其主要内容: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实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改革福利制度。
撒切尔主义实施的效果是明显的。
通货膨胀率在撒切尔夫人执政前达到近27%,1988年降至4%.1987年度起,英国的财政由赤字转为盈余。
英国的经济增长率1986年达3%,比同期的美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都快。
1983年6月和1987年6月的两次大选中,撒切尔夫人得以两度蝉联首相。
保守党连续执政达十八年。
﹣﹣摘编自钟声《撒切尔夫人》等资料(1)根据材料一概括1978年后经济体制改革历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撒切尔主义”和之前的经济政策的不同之处,并分析其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一、二,归纳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中英两国经济改革的共同之处。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货币短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是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主要矛盾,正是由于政府要面对这个矛盾,所以就有了海禁政策,冶铁亦移力于铸钱。
而1530年以降,自西班牙在美洲大规模开采白银,并通过菲律宾马尼拉出口中国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方式为之一变:因为如此一来,出口和贸易造成货币流失的担忧就不再是主要威胁了,且物物交换也不必再是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方式,而代替这一切的,则是以商品和物资的大规模出口以换取美洲白银货币的时代潮流。
一个新的“白银推动的世界”因之开始。
﹣﹣节选自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材料提供了16世纪前后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历史片段,蕴含了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的诸多启示。
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15.(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自西周起,中国形成了藩属体制和海外朝贡贸易关系。
为监管中原地区内部及与各藩部、蕃属国间的经济交往,各朝代产生了关津、榷场、市舶等多种税关机构。
藩属体制下核心层是中央王朝地区,至中唐以前,关津大多遵循了孟子的“讥而不征”(只稽查而不征税)等主张。
随着唐宋商品经济发展,逐渐成为课收商利的税关,财政经济开始居重。
致明清时期,运河、长江或交通沿线商税之关广泛设置。
核心层外为边疆地区,形成了具有官营外贸和管理双重职能的商贸交往场所和监管机构,如汉代关市、隋唐互市、宋代榷场、明清茶马司等。
边疆外为边境地区,在“厚往薄来”的政策影响下,边境税关多为“怀柔远人、市惠藩属”。
明前中期海外贸易政策走向政治极端,只有在政治朝贡之内才被允许。
近代以后,在条约体系下,中国在沿海开放口岸逐渐设立起由外国人管理的西式新关,新关被洋员控制,逐渐成为海关,新设的海关和原有常关并存。
之后,通商口岸的常关渐归新关管理。
1927年以后,国民政府逐渐与列强签订关税自主新约。
1928年,国民政府实行统税,其收入逐渐超过厘金和常关税。
在此前提下,国民政府陆续废除常关,海陆边关统一征税。
由此意味中国全国范围内统一型的、西式近代国境海关最终确立。
﹣﹣摘编自姚永超《论中国海关的起源、布局与体系演变》(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税关体系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以来中国税关体系的变化,并简析其意义。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16.材料越南战争本来是一场普通的民族解放和民族统一的国内战争,但它却是在美苏两极格局和核大战阴影的笼罩下。
战后,由于欧洲局势相对稳定,美苏双方的注意力都逐渐转向第三世界。
它们在越南的战略目标,更多地服从于各自的整体利益和全球战略。
美国的根本利益决定了它不愿丢失越南,美国卷入越南战争,其目标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
一开始是为了“制止共产主义侵略”和“击败革命”,1968 年以后则是“体面的撤退”,越战是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战争。
在战争后期,美国社会经济的一系列矛盾凸显,美国经济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直至整个70年代,进入一个长期停滞的阶段。
﹣﹣摘编自张岷、黎章春《略论越南战争对美国社会的影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国卷入越南战争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越南战争对美国造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