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基建介绍
时政热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时政热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57ea417fa1c7aa00b42acb40.png)
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5G网络建设对推动我国经济高 质量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5.答:研发现状:2014年至2018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 费支出呈上升趋势,增速总体上涨;我国R&D经费投入强度不断提 高,基础研究经费增加;我国R&D经费总量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 不断缩小,创新能力持续增强。 积极影响:①5G网络建设可以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加速发展,有利于 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②5G网络建设可以推动相关产品丰富迭代,提高创新能力,推动我 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③5G网络建设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促进互 联网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④5G网络建设能够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优化了资源利用,促进全要 素生产率提高。 ⑤5G网络建设能够带动社会服务方式变革,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和 消费质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 ⑥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 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助力 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注:2018年R&D经费投入强度(R&D经费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值)达到2.18%, 其中基础研究经费1118亿元,比上年增长14.6%. 2014年我国R&D经费总量约为位列世界第一的美国的40%,2018年这一比例接近 60%。
材料二:随着我国对科技研发的推进,当前,我国成为5G技术的领跑者, 美国权威协会发布的5G报告中显示,中国5G专利数排名第一。在2019年 的世界移动大会上,5G技术成为主题与亮点。随着我国5G网络建设全面 铺开,将搬起全社会投资5G及相关产业的热潮,带动5G通信设备、芯片、 终端等上下游产业链加速前进,推动相关软硬件产品丰富选代,形成庞大 的5G采购和消费需求5G是全新的网络架构,将构筑一个新型网络基础设 施,支撑产业实现更加快速发展和跃升,从而推动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 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5G也能够为教育、文化、医疗、 体育、城市管理等公共事业提供高速传输通道,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带动 社会服务方式变革。
新基建:七大关键领域
![新基建:七大关键领域](https://img.taocdn.com/s3/m/6c0d168bd5bbfd0a78567311.png)
2.基础设施建设
➢ 半导体设备产能向大陆转移释放庞大需求,反弹动能更大。据 SEMI 数据, 2018 年中国大陆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为 131.1 亿美元,同比增加 59.30%,市 场规模首次 超越中国台湾地区位居全球第二,增速全球居首。
新兴产业发展需要成熟的基础设施的支持
➢ 《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 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 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 壮大数字经济”,万物智能化、互联化所需的大规模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可能更 快更早地到来。
1、高端制造
➢ 中国将迈入后工业化时代,工业结构不断优化,高端制造产业投资占比将不断 提升。
3.新基建重点关注的行业
➢ 建筑 ➢ 大建筑央企:集中度提升+基建需求回升。 ➢ 3 月 4 日,政治局会议要求,要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
设施建设,加快 5G 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 2019 年 3 月央视在新 闻报道中曾阐述“新基建”七大领域:5G 基站、特高
对传统能源行业的“补短板”。 ➢ 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是能源转型的“尖兵部队”。 ➢ 随着新基建的大举布局,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也将迎来新
一代机遇期。
3.新基建重点关注的行业
➢ 医药 ➢ 公立医院传染科与基层医疗体系有待进一步加强完善。 ➢ 通过这次疫情可以看到省市级的疾控中心的检验能力和设备配置基本达标,
3.新基建重点关注的行业
➢ 机械军工 ➢ 轨道交通:截止 2019 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营业里程达到 6,730 公里,成
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的四个不同
![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的四个不同](https://img.taocdn.com/s3/m/4fb56b71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f1.png)
新基建与传统基建的四个不同
作者:
来源:《当代党员》2020年第14期
【涨知识了】
根据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给出的定义,新基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信息基础设施,包括5G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涵盖了通信、算法、算力等方面;二是融合基础设施,是应用上述技术对传统基础设施进行赋能增效、改造升级,形成智能交通、智慧能源等;三是创新基础设施,比如支撑重大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的大科学装置、大试验平台等。
與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不同:
从服务的对象看,传统基建如机场、铁路、公路等针对的是人流、物流,为人员流动和货物贸易提供极大便利;新基建如5G网络、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更多针对的是信息流、资金流,不仅为人们提供点对点即时信息服务,还通过基于互联网、物联网的金融支付工具便利资金流动,也为基于网络的服务贸易提供极大便利。
从投资的经济性看,传统基建投资大、回收慢,一条100公里的高速公路投资规模至少40亿元,其回收期一般要二三十年;新基建投资规模大小不一,但总的来说回报期相对较短。
从投资主体看,传统基建一般由政府投资,有的虽然采用PPP模式,但往往需要政府兜底;新基建则一般由市场主体自主投资,自负盈亏。
比如中国的通信基础设施是由几大电信企业在投,前几年组建的铁塔公司也是以企业形式存在。
从投资的经济社会效益看,传统基建投资形成了若干交通枢纽,奠定了城市经济这一人类伟大发明的发展基础;新基建投资则奠定了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生命经济这些人类未来文明的发展基础,不仅本身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数字经济产业,还颠覆性地将传统产业数字化,从而产生不可估量的叠加效应、乘数效应。
(摘编自《瞭望》2020年第25期)。
金融新基建赋能实体经济
![金融新基建赋能实体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b1a39c02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95.png)
金融新基建赋能实体经济作者:叶望春来源:《产城》2020年第09期2020年是新基建大年,除了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各地的相关布局也紧锣密鼓展开。
新基建即“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统筹安排的新经济运行必需的基本建设,着眼于高新科技在经济新发展阶段的战略性布局。
4月20日,国家发改委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
新基建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其根本在“新科技”。
在新基建所含的七大类别建设中,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尤为引人关注,再加上被國家发改委新近纳入新基建范畴的区块链,这三大技术构成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体系的基石,同时也是被重点应用在金融领域的技术。
只有将科技与金融业务融合,解决长期制约金融发展的痼疾,推动普惠金融,精准支持实体经济,才能将金融新基建的能量持续释放。
解决金融行业几大难题在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金融科技的加码下,金融服务向线上化、实时化、便捷化、智能化升级,逐步融入实体经济场景的各个角落。
这意味着借助新基建有望解决传统金融的诸多难题,更全面、更丰富、更高效、更精准地服务实体经济。
金融新基建将助力金融资源无缝融入实体经济场景,解决部分脱离实体经济的难题。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
然而近年来,随着制造业成本持续上升,投资回报率下降,金融资源没有充分流向实体领域,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掣肘。
如何才能将金融资源精准注入实体经济中?这在传统金融业中,由于金融和实体两张皮的情况,较难解决,而金融新基建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困局。
借助金融科技可以搭建面向供应链、贸易、电商等各类实体场景平台,链接金融机构、生产制造企业、商贸物流网络等实体经济各交易环节,让金融服务与实体交易无缝融合对接,将传统的供应链金融、贸易融资置于新型的智慧金融平台,从而确保金融资源可以更好地深入实体经济的业务场景,精准把控资金走向,确保资金真正支持产业上下游中小企业的发展,助力实体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七大关键领域汇总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七大关键领域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581ae17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1b.png)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七大关键领域汇总
1、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高铁铁路
作为新一代快速运输工具,高铁是新基建的关键领域,它具有节约时间、安全可靠、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可解决国家快速交通网络的问题,促
进经济发展。
在建设高铁的过程中,需要把握有效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注
重对人的培养,使高铁发挥最大的效益和作用。
2、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智慧能源
智慧能源是建设新基建的重要领域之一,它以创新的技术、方式、系
统管理,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智慧能源系统,旨在提升能效、改善用户体验、降低经济成本。
智慧能源系统需要建立普及意识、采用有效的技术管理和
改进用户体验的机制,使它在电力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建设
新基建领域中,公路建设位置不容小觑。
公路是连接经济发展各个地
区的重要主渠道,它具有促进交通发展的重要作用,如何把握好公路建设、维护等,是新基建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在公路运营管理方面,要做好工程
预算管理、安全设施管理、智能交通管理等,确保公路建设及运营管理按
时高效完成。
“新基建”的发展现状与中央政策解读
![“新基建”的发展现状与中央政策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2f7261325acfa1c7aa00cc8c.png)
“新基建”国内发展现状(一)中央顶层设计,政策路线明朗从 2018 年至今,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召开会议明确表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视程度不断强化,相关政策路线图日趋清晰。
国家持续密集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在于新型基础设施具备新时代的丰富内涵,既符合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又适应中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转型需求,在补短板的同时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作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基石、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中国谋求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
表 1:2015-2020 年“新基建”七大领域重点政策(中央层面)数据来源:赛迪研究院整理(二)地方政府加紧行动,项目引领新基建实施根据 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北京等10省份要求推动人工智能发展。
北京等7省份表示要加强工业互联网的建设。
辽宁等6省份提出发展物联网。
1辽宁、黑龙江、江苏、福建、安徽、河南、四川、广西等至少8省份提出加快5G商用步伐,湖北要求加快 5G 产业化进程,北京、湖南提出加快5G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上海将“提升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能级,推进5G网络市域全覆盖”。
贵州提出“超前谋划、大力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湖北将“加快 5G、工业互联网、冷链物流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内蒙古则“布局 5G 通信应用和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产业”。
陕西提出“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2020年各省重点建设项目偏重于新基建项目。
3月4日,湖南省发改委公布今年首批105个省重点建设项目清单,总投资额近万亿元,清单中共 75个基础设施项目。
3 月 5 日,广东省发改委发布《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提出 2020 年共安排省重点项目 1230个,总投资 5.9 万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聚焦城际轨道、5G 通信等。
江苏、浙江、江西、山东等省公布的重点项目清单均强调城际轨道、高铁、新型信息通信等新基建。
新基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新基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fca0f6fafe4733687f21aa71.png)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指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
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5G新基建催生服务机器人产业成长近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服务机器人在医疗、配送、巡检等方面大显身手,儿童陪伴机器人、扫地机器人、拖地机器人等家用服务机器人亦加速落地。
随着包括5G网络、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在内的“新基建”按下快进键,双重因素叠加,服务机器人市场正迎来新的发展新机遇。
发展历程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重新定义了基础设施建设,把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定义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随后“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2020年3月6日,工信部召开加快5G发展专题会,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存在优势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内涵更加丰富,涵盖范围更广,更能体现数字经济特征,能够更好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相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更加侧重于突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物联网,都体现出加快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的大趋势。
社会应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服务机器人在医疗、配送、巡检等方面大显身手,儿童陪伴机器人、扫地机器人、拖地机器人等家用服务机器人亦加速落地。
随着包括5G网络、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在内的“新基建”按下快进键,双重因素叠加,服务机器人市场正迎来新的发展新机遇。
“新基建”进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
![“新基建”进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075b5ff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70.png)
15科技创新与品牌 2020年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拓展5G应用,建设充电桩,推广新能源汽车,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不同于以铁路、公路、机场、港口、水利设施等为主的传统基础设施,新型基础设施主要指以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基础设施。
新基建到底“新”在哪?新基建是对传统基建的拓展,“新”“旧”之间,是民生导向的发展动能转变。
当下,数字经济已成为释放新动能最重要的途径。
通过加大对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将在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新一轮信息技术正在加速全球竞争力版图的重塑,随着5G商用牌照的正式发放,5G正在加速落地,三大运营商均已在珠峰大本营完成5G基站建设,5G信号覆盖海拔5000米地区。
中国移动更是携手华为在珠峰6500米前进营地建设开通5G基站,将5G信号覆盖到了珠峰峰顶。
5G在产业端的作用逐步凸显,中国信通院报告数据显示,预计2020年至2025年,我国5G商用间接拉动的经济总产出将达24.8万亿元。
2020年6月10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发布《北京市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2年)》,聚焦“新网络、新要素、新生态、新平台、新应用、新安全”六大方向,实施30个重点任务,到2022年基本建成网络基础稳固、数据智能融合、产业生态完善、平台创新活跃、应用智慧丰富、安全可信可控的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新型基础设施。
随着我国为新基建按下“快进键”,新基建成为短期内拉动增长的“风口”,也成为培育创新的关键词,从供给端不断赋能生产、消费、社会治理等各个领域。
各地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各行各业也纷纷布局新基建,“新基建+北斗”“新基建+交通”“新基建+农业”,在“新基建+”的新业态下,新的创新融合模式正蓬勃兴起。
新基建之数据中心2020
![新基建之数据中心2020](https://img.taocdn.com/s3/m/9dd78b5b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01.png)
新基建之数据中心2020《新基建之数据中心 2020》在 2020 年,“新基建”成为了热门话题,其中数据中心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
数据中心,这个看似神秘的名词,实际上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连。
简单来说,数据中心就像是一个巨大的“信息仓库”,负责存储、处理和传输海量的数据。
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无论是我们日常使用的手机应用、浏览的网页,还是企业的业务运营、政府的管理决策,都离不开数据中心的支持。
过去,数据中心的作用可能没有如此凸显,但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 5G 网络的普及、云计算的广泛应用以及人工智能的崛起,数据中心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5G 网络带来了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低的延迟,这意味着更多的数据需要在瞬间被处理和传输。
而云计算则让企业和个人能够更便捷地获取计算资源和存储服务,不再需要自己搭建复杂的IT 基础设施。
在这背后,数据中心提供了强大的支撑,确保了这些服务的稳定和高效。
人工智能的发展更是对数据中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训练一个复杂的人工智能模型,需要处理海量的数据,这就需要数据中心具备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
在 2020 年,数据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
首先是规模的不断扩大。
随着数据量的持续增长,数据中心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加。
大型的数据中心越来越多,它们拥有成千上万的服务器,能够处理海量的数据。
其次是技术的不断创新。
为了提高数据中心的性能和效率,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
比如,液冷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降低服务器的散热成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而软件定义网络(SDN)和网络功能虚拟化(NFV)则让数据中心的网络更加灵活和智能。
再者,绿色环保成为了重要的发展方向。
数据中心的能耗巨大,为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降低运营成本,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开始采用绿色能源,优化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数据中心的发展也给社会带来了诸多影响。
一方面,它推动了数字经济的发展。
企业可以通过数据中心获取更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从而加速创新,提高生产效率,拓展业务范围。
2020年新基建投资领域分析:5G、特高压、轨道交通、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2020年新基建投资领域分析:5G、特高压、轨道交通、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https://img.taocdn.com/s3/m/c53a0659a6c30c2259019e85.png)
“新基建”概念发展时间脉络
内容
加快 5G 商用步伐,加强人工智能、 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际 交通、物流、市政基础设施等投资力度,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
2019年3月 2019 年12 月
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 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灾害防治、民用和通用航空等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强新一
2020年2月14日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 员会第十二次会议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以整体优化、协同融合为导向,统筹存量和增量、 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打造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 设施体系
2020年2月21日 中央政治局会议
加大试剂、药品、疫苗研发支持力度,推动生物医药、医疗设备、 5G 网络、工业互联网 等加快发展
其他
23%
2% 4%
8%
16%
48%
AWS 微软
23%
阿里 谷歌 5%
IBM
9%
其他
18%
45%
AWS 微软 阿里 谷歌 其他
中国IaaS公有云市场份额(2017)
中国IaaS公有云市场份额(2018H2)
中国IaaS公有云市场份额(2019H2)
25%
5% 7% 8% 10%
阿里 腾讯 中
46%
国电信
Dublin Frankfurt
Paris Hong kong Austin/San Antonio Northern California Northern Virginia Singapore
Chicago Atlanta
Los Angeles Las Vegas/Reno Dallas-Fort Worth
20200420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定义及范围
![20200420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定义及范围](https://img.taocdn.com/s3/m/4a434aec31b765ce050814e2.png)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定义及范围一、“新基建”定义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说:“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3个方面内容: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
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二是融合基础设施。
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三是创新基础设施。
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当然,伴随着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将持续跟踪研究。
”伍浩补充。
至此,“新基建”概念有了正式、明确的官方定义。
在此之前,关于新基建,市场上普遍解读认为,包括了七个方面的内容: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能够明显看出,和此前的流行解读相比,此次发改委对“新基建”的解释,涵盖范围更大,也更具有延展性:其中,信息基础设施是“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发改委明确指出其涵盖5G基建、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
“融合基础设施”,发改委指出是“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这意味着,包括(但不限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条"创新基础设施",即“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发改委指出其包括(但不限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七大关键领域汇总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七大关键领域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7d214bcf61fb7360b4c655b.png)
“大创新时代”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广阔需求
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
➢ 《2019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要“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将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政策扩大至全部制造业领域,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 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这意味着以 5G、物联网、 云计 算等为代表的为万物互联互通、为创新发展筑基的科技基建将有望得到大规模 建设。以 5G 基站建设为例,截至 2019 年底,5G 基站建设数额已超 13 万个, 用户规模增速百万/月,用户规模与网络覆盖范围同步扩大。
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 ➢ 从一开始,“新基建”这一概念便与 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
产业紧密相连。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基建领域的新增长点
➢ 发展传统基建领域的新兴细分子行业,如交通运输短板领域的冷链物 流,能源行业短板领域的特高压和充电桩,民生基建领域的公共卫生 和医疗等。
➢ 乘城市群建设东风,满足城市群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新需求。随着我国 城市群建设的推进,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等多个城市群将对轨道 交通、城际铁路、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产生广阔需求。
对传统能源行业的“补短板”。 ➢ 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是能源转型的“尖兵部队”。 ➢ 随着新基建的大举布局,以光伏、风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也将迎来新
一代机遇期。
3.新基建重点关注的行业
➢ 医药 ➢ 公立医院传染科与基层医疗体系有待进一步加强完善。 ➢ 通过这次疫情可以看到省市级的疾控中心的检验能力和设备配置基本达标,
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 智能、工业互联网。
3.新基建重点关注的行业
➢ 狭义的新基建:科技产业升级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 5G 基站、工业互 联网、物联网、车联网、医疗信息等建设,这部分项目有典型的高技术、中 长期高回报的特点;
基建行业:2020中国新基建
![基建行业:2020中国新基建](https://img.taocdn.com/s3/m/4346e476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ec.png)
2020中国新基建戴德梁行研究部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为了应对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同时着眼于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中国政府启动了新一轮的基建投资。
同以往不同,本轮的基建投资着眼于面向未来的新技术以及对当前基础设施的进一步补充。
本报告从新基建的驱动力、涉及的七大板块及发展机遇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供读者参考。
中国新基建中国新基建中国新基建CONTENTS驱动力发展机遇七大涉及领域目录对冲疫情影响把握发展机遇补短板智慧城市城市群建设新型融资渠道5G 基站建设特高压城际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040811344049141720242628303中国新基建01驱动力中国新基建报告对冲疫情影响把握发展机遇补短板4 戴德梁行研究部对冲疫情影响中国新基建驱动力-2020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于全球经济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根据牛津经济学院在2020年5月的预测,受疫情的影响,美国2020年GDP 的增速由原来的2%下降为-7%,欧盟由1%下降为-7.1%,中国大陆2020年的GDP 增幅则由原有预测的6%下调为0.8% (图一)。
图一: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世界主要经济体2020年GDP 增速预测疫情前2020年GDP增速预测疫情爆发后调整预测(%)来源:Oxford Economics中国新基建报告 5图二:2017年5月至2020年3月中国出口总额累计增长-20-15-10-5051015202530来源:国家统计局外贸、消费及投资这三个拉动中国经济的马车过往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虽然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不断转型,中国经济对外贸进出口的依赖度逐渐降低,但2019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仍达31.92%。
中美贸易摩擦合并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爆发给中国的外贸出口带来双重打击,2020年中国的出口订单锐减,一季度外贸出口同比下降13.3%(图二),由于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仍深陷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因此预计2020年全年外贸进出口同比负增长已成定局。
新基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新基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d8efaf3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68.png)
新基建行业发展现状分析一、何为新基建新基建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当然,这个概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而出现变动。
在2020年4月20日,发改委发布了最新的定义,新基建包含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三方面的内容。
二、中国各省新基建发展情况在全国已经公开的26个省的的年度重点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计划中,安徽、广东新基建项目数量多,河北、山东项目占比较高,而且有的地区基建计划甚至占到整个投资的一半以上。
以重庆为例,2020年将推进924个重大建设项目,总投资约2.7万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约3400亿元。
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最大,共包括交通、市政、水利、生态环保、能源、通信等项目367个,计划投资约1.45万亿元,占总投资额的比重为85%。
三、中国新基建区域格局根据现有投资计划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仍具有东部地区引领、中西协调的区域格局态势。
据统计,纳入省级重点投资计划的新型基础设施项目,东部地区共有406项、中部地区373项、西部地区216项,而东北地区仅有2项。
四、5G网络与数据中心建设也呈现东部地区多于中西部的格局5G基站方面,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有1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推进5G通信网络建设”列入2020年重点工作,其中有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明确规划了2020年新建5G基站的数量,合计超过17.8万个,广东、浙江、江苏计划新增基站数均超过5万个。
数据中心方面,国内在运营的数据中心,主要集中在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共占据整体市场50%以上的份额。
其中,2019年京津冀城市群共有64.7万架数据中心分布,长三角地区有61.8万架,珠三角地区有33.3万架。
其中,2019年,我国大型数据中心按各省市占比情况来看,广东省占比第一,达21%;上海市占比第二,占比达13%,北京市占比第三,占比达10%。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七大关键领域汇总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七大关键领域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483ccc4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59.png)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七大关键领域汇总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即“新基建”,是党中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促进制度创新、发展和投融资环境改善,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综合政策措施。
新基建以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核心,
指的是建设电力、公路、铁路、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和机场等“七大关键
领域”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发展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数字经济、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加快推动经济新常态下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发展。
1、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
要组成部分,是促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支撑,是支撑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的重要保障。
例如实施一级电网改造,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提高智能
用户、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应用,实施可再生能源清洁化和输配电价,加快
推进电动汽车充电桩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建设。
2、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道路网络改造,加快发展新能源物流车,引进、安装“智慧公路”设施,改造路面、路基、人行步道等环境,推进
交通融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
国家首次官宣“新基建”范围:3大方面,7大领域
![国家首次官宣“新基建”范围:3大方面,7大领域](https://img.taocdn.com/s3/m/de5c0d68af45b307e871977b.png)
国家首次官宣“新基建”范围:3大方面,7大领域4月20日的国家发改委新闻发布会上,官方首次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这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
其中信息基础设施包括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融合基础设施包括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创新基础设施则包括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内容。
发改委指出,新型基础设施的内涵、外延并非一成不变,未来将加强顶层设计。
研究出台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发展的有关指导意见,同时加快5G网络等建设,超前部署创新基础设施。
工信部赛迪智库近日发布的《“新基建”发展白皮书》指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内容广泛,投资空间巨大,不过“新基建”建设需着注意以社会资本投资为主,避免政府大规模投资,要以需求为导向,不搞大水漫灌;在实施上要根据战略规划和市场应用需求,统筹规划好新基建长期发展路线图和年度投资计划,防止“一哄而上”和重复建设,避免短期投资泡沫。
图/视觉中国涵盖三大领域,投资空间巨大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高层对新基建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明确强调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
此后,央视列出了“新基建”主要包括的七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在4月20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介绍,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
他指出,目前来看,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信息基础设施。
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新基建七大领域是什么?
![新基建七大领域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238db218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c4.png)
新基建七大领域是什么?“新基建”指发力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七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际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
那么,“新基建”七大领域中,又有哪些投资机会?下面就随着低功耗蓝牙模块厂家云里物里科技一起来看下。
5G基建近期,针对5G建设政策层面的鼓励接连不断。
2月22日,工信部召开“加快推进5G发展、做好信息通信业复工复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相关会议与文件,对5G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此外,国家广播电视总局3月2日在京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启动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和广电5G建设一体化发展工作。
中金公司预测,随着5G标准的完善和SA独立组网技术的成熟,5G建设将逐步提速,2020年全年建设基站数量或突破70万,并且在2021年和2022年继续明显增长;同时,政府层面有望继续出台一系列支持5G建设的优惠政策,包括资金支持、建设支持和用电支持。
投资机会上,该机构认为,5G网络的快速扩张将会推动5G业务和应用的快速普及,从而带动数据流量高速增长,配套网络平台服务需求也会随之提升,数据中心、云计算有望从中获益。
大数据中心大数据中心也是政策大力推动的新基建方向。
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IDC市场规模达到1560.8亿元,同比增长27.1%,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约11%)。
平安证券认为,数据中心建设的加快将倒逼服务器等设备需求,龙头企业将受益。
国内数据中心项目会出现快速增加,尤其是一些绿色、大型或者超大型的数据中心会增多。
地域结构上看,北上广深地区由于政策限制增长空间有限,但周边省市数据中心新建、扩建的投资需求将会显著增多,另外一些环境适宜、电价优惠、土地资源相对充裕的地区,西北、西南等,数据中心数量也会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投资机会上,平安证券指出,随着新基建的推进,无论是公有云还是私有云建设都会提速,数据中心新建和扩容步伐会加快,相关设备及服务的需求也会快速增加。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七大关键领域汇总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七大关键领域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31e465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37.png)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基建七大关键领域汇总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成为了各国政府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之一、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也被称为新基建,是指系统性的、覆盖范围广泛的基础设施建设。
本文将介绍新基建的七大关键领域。
一、数字基建
数字基建是新基建的核心领域之一、它涵盖了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5G网络、物联网、云计算等。
数字基建的发展可以提高各行业的效率和生产力,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
二、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是新基建的重要领域之一、通过建设智能化的交通系统,可以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改善交通拥堵问题,提升交通安全性。
三、清洁能源
四、城市绿色基建
城市绿色基建是新基建的重要领域之一、通过建设绿色建筑、城市绿化等,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五、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新基建的关键领域之一、通过运用新技术和新模式,可以提高农业的产量和质量,并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
六、数字医疗
数字医疗是新基建的重要领域之一、通过建设数字化的医疗系统,可以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
七、物流网络
物流网络是新基建的关键领域之一、通过建设高效的物流网络,可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进商品流通。
总结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经济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数字基建、智能交通、清洁能源、城市绿色基建、现代农业、数字医疗和物流网络是新基建的七大关键领域。
这些领域的建设将促进经济的增长,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并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何为“新基建”
![何为“新基建”](https://img.taocdn.com/s3/m/71515f51f524ccbff0218445.png)
后疫情时期的“新基建”面面观受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国经济面临巨大压力,全球金融危机若隐若现,世界经济正处于全球性衰退的边缘。
在此背景之下,“新基建”应运而生。
那么“新基建”的“新”体现在何处?“新基建”与“老基建”有何区别和联系?为什么要推出“新基建”?“新基建”的内涵是什么?“新基建”对中国经济影响几何?对不同行业来说又意味着什么?本期文章围绕上述问题,深入剖析,集中论述,以飨读者。
Affected by the new crown pneumonia epidemic, China's economy is facing tremendous pressure, the global financial crisis is looming, and the world economy is on the verge of a global recession. Against this background, "new infrastructure" came into being. So what is "new infrastructure"? What is the difference and connection between "new infrastructure" and "old infrastructure"? Why launch a "new infrastructure"? What is the meaning of "new infrastructure"? What is the impact of "new infrastructure" on China's economy? What does it mean for different industrie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above issues, analyzes them in depth, and focuses on them for readers.本刊编辑部整理SPECIAL FOCUS 特别关注SPECIAL FOCUS特别关注中国总会计师·月刊22随着国内新冠疫情逐步得到控制,推动经济复苏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新基建”成为专家学者讨论的热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新基建介绍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3月4日召开会议指出,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要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最近几天,在A股市场上,以5G、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基建”概念股行情火爆。
对此,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作为经济的“晴雨表”,资本市场的种种表现无疑是经济活动的投射。
这次席卷而来的“新基建”,与过去的“铁公机”等传统基建有着明显不同。
“新基建”更着眼于“新”,有着更多科技内涵,其聚焦的领域比如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都是面向未来的“硬核科技”,符合产业升级需要,也代表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方向。
政治局会议聚焦“新基建”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指出,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
要加大公共卫生服务,应急物资保障领域投入,加快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要注重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据了解,“新基建”主要包括九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电力物联网、高铁/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云计算/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车联网、超高清、物联网。
“新基建”不仅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新基建”还符合政策导向,是稳增长政策的发力点。
事实上,“新基建”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明确了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定位,随后“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0年开年的首场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出台信息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投资支持政策,推进智能、绿色制造。
部委政策也在持续加码“新基建”。
工信部近期多次表示要加快5G商用步伐,制定和优化5G网络建设计划,加快5G基站建设力度;交通部等11部委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称车联网将是5G网络技术的主要应用场景。
地方发力“新基建”的动作更为明显。
目前有25个省份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新型基建,其中8个地区明确规划了年内计划新建5G基站的数量,合计超过30万个。
近期北京、河北、山西、上海等13个省份公布了总投资规模接近34万亿元的2020年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清单,除了交通、能源等传统基建领域外,各地区都加速推进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教育医疗等新型基建项目建设。
相关概念如何布局
5G基站建设方面,机构认为有8只股票需要重点关注:设备商首推中兴通讯(51.77 +0.80%,诊股)、烽火通信(33.70 +1.20%,
诊股)。
作为5G龙头,中兴通讯预计2019年-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规模分别为47.4亿元、57.1亿元和70.2亿元;归母净利润率分别为5. 0%、5.3%和5.6%,公司盈利能力将持续增强。
中兴通讯、烽火通信二级市场火爆,2月至3月3日,两只股票分别大涨36.75%、42.19%。
5G基站建设典型公司还包括PCB方面的深南电路(222.05 -2.48%,诊股),光模块业务的光迅科技(33.08 +1.04%,诊股),天线业务的通宇通讯(32.05 +2.89%,诊股),滤波器业务的大富科技(18.05 +1.46%,诊股),以及基站配套业务的数知科技(10.83 +1.12%,诊股)、北讯集团等。
“疫情把5G有可能爆发的场景提前进行了催化,国家因势利导,推广5G的应用。
远程办公和工业互联网成为5G在2020年或者2021年会优先爆发的应用场景,这个是给市场带来的最大预期差。
”业内人士分析称。
而在工业互联网方面则有10只股票值得关注,既有网络侧的移远通信(223.00 -7.32%,诊股)、移为通信(54.77 -1.58%,诊股)。
软件企业不乏国产ERP龙头用友网络(46.60 -5.27%,诊股),拥有国内领先工业互联网平台Cloudiip的东方国信(18.59 +0.49%,诊股),钢铁行业信息化龙头宝信软件(48.84 -1.23%,诊股),高端ERP咨询实施龙头汉得信息(11.88 +1.63%,诊股),大型企业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能科股份(36.61 +0.85%,诊股)等。
电力物联网则可关注国电南瑞(21.75 +4.17%,诊股)(电网自动化及特高压直流龙头)、林洋能源(5.98 +6.60%,诊股)(国内用电设备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龙头)、东软载波(16.81 -0.88%,诊股)(国网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恒华科技(14.6 7 -0.74%,诊股)(布局电力能源互联网)等。
车联网相关标的涉及五个方面8只股票,物联网模组以移为通信、高新兴(6.90 -3.90%,诊股)为主,路边站址以三维通信(11.
80 -0.17%,诊股)、中国铁塔为主,整体解决方案以高鸿股份(6.68 -0.74%,诊股)为主,T-Box则以国脉科技(8.89 +1.60%,诊股)为主,配套设备则包括东土科技(13.98 +0.29%,诊股)、永鼎股份(5.19 +4.85%,诊股)。
云计算/数据中心包括四个领域8只股票,服务器方面,浪潮信息(44.66 +0.63%,诊股)、紫光股份(46.61 +2.37%,诊股)等; IDC方面,光环新网(29.55 +2.75%,诊股)、宝信软件等;光模块方面,中际旭创(63.41 +0.94%,诊股)、新易盛(66.07 -3.07%,诊股)等;SaaS方面,用友网络、石基信息(43.70 +1.60%,诊股)等。
充电桩领域两条投资主线,涉及4只股票,一是具有先发优势、资金规模、品牌效应的龙头运营企业仍然将在充电桩数量、充电量份额上占据绝对领导地位的特锐德(23.20 +2.20%,诊股)、万马股份(9.50 +4.63%,诊股)。
二是直流充电整机制造商、充电模块
等电力电源制造商:科士达(15.63 +5.25%,诊股)、英可瑞(13.98 +2.04%,诊股)。
多国央行降息A股出现避险特征
这两天除了“新基建”方面重要新闻不断释放以外,银行降息也是极易挑动市场神经的另一大热点。
3月3日晚,美联储“闪电行动”降息50个基点至1%-1.25%,以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下的经济衰退,推动了全球央行降息车轮。
虽然美联储突然降息50个基点没有提振隔夜美股走强,反而再度急挫近800点,但是亚太区股市普遍造好,截至收盘,日经指数上涨0.08%;韩国股市急升逾2%;新加坡股指升0.27%。
内地A股沪深两市在午后出现探底回升的走势,其中沪指站稳在10日线之上,截至收盘,沪指上涨0.63%报3011.7点,深成指涨0.08%报11493点,创业板指则下跌0.18%报2169点。
然而,中国央行选择了“按兵不动”。
4日下午,人民银行公告称,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不开展逆回购操作。
鉴于昨日无逆回购到期,央行实现零投放、零回笼。
市场分析认为,在全球市场剧烈波动的当下,市场已经清晰认识到人民币资产将成为当前难得的避险天堂。
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跌破1%为历史首次,而目前中美利差超过160个基点。
市场认为,这意味着中国债券迎来绝佳的配置机遇。
新时代证券就认为,受政策空间打开、
中国经济可能相对好于海外经济体等因素影响,A股或出现一定的避险特征。
江海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屈庆表示,对股市而言,虽然海外风险偏好并没有因为美联储降息而改善,但国内疫情缓和,甚至国内疫情解决过程让海外资金对中国资产更有信心,因此相比之下,中国股市是全球的安全资产。
此外,节后股市先下跌后反弹,成交量持续高位,表明在目前资金宽松的情况下,居民在股市上的配置热情已经被激发。
新基建概念股分类
5G: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通国脉(603559)、亨通光电(600487)、烽火通信(600498)、中际装备、光迅科技(002281)、特发信息(000070),通光线缆(300265),永鼎股份(600105),富春股份(300299),东信和平(002017)
物联网:高新兴(300098)、远望谷(002161)、新大陆(000997)、厦门信达(000701)、东信和平、日海智能(002313)、宜通世纪(300310)、立昂技术(300603),英唐智控(300131)
人工智能:佳都科技(600728)、机器人、科大讯飞(002230)、海康威视(002415)、和而泰(002402)、赛为智能(300044)、科大智能(300222)
工业互联网:用友网络(600588)、三一重工(600031)、宝信软件(600845)、东方国信(300166)、光环新网(300383)、浪潮信息(000977)、汉得信息(300170)、汇川技术(300124)
特高压:风范股份,新宏泰,国电南自,通光线缆,汉缆股份,电科院
充电桩:麦捷科技(300319)、茂硕电源(002660)、动力源、科士达(002518)、中鼎股份(000887)、万马股份(002276)、上海电力(600021)、科陆电子(002121)、奥特迅(002227)、天通股份(600330)、国电南瑞(600406)、特锐德(300001)、和顺电气(30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