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语文全国1评分细则

合集下载

2017高考语文全国课标1卷试题和答案解析.docx

2017高考语文全国课标1卷试题和答案解析.docx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 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主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

2000 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

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遇到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

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试卷评析(一)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试卷评析(一)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试卷评析(一)合肥六中张选军I 总体评析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终于在大家的企盼中露出了真容,纵观整个试卷我们不难发现其所考察的内容和设置的题型,依据2017年考试大纲的修订与调整,在试卷文字总量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做了不少的调整和变化。

因此,想从“稳”和“变”两个维度来谈谈今年的语文试卷。

从“变”的方面来看,最大的变化莫过于现代文阅读中,相较于以前来说,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均成为必考的内容。

当然这在2017年考纲中有明确规定,但是因为考生阅读量的增大,必然要对整个试卷题型和题目数量做出相应的调整,比如:文学类文本减少一道主观题,实用类文本增加一道客观选择题,只保留一道问答题。

当然,实用类文本一摆往年人物传记类的考察,改为在比较中认识中国电视纪录片运用和发展的话题,同时采用多篇非连续文本的组合也是较往年明显不一样的。

这种变化虽然只是一个局部调整,但盘活了现代文阅读考查的全局,既扩展了调整客观题与主观题比例的空间,也利于命题在考查方式上更为灵活多变,从而提升试题的实用性、针对性、科学性与区分度。

古诗文阅读这块,诗歌鉴赏以一道客观题和一道在主观题呈现,名句名篇默写上也做了适当的调整,今年是两道题共计5分。

虽然高三复习中针对这一方面考生早已熟悉,但是客观上来讲,对学生的临场考试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影响。

另外,语言文字运用这方面,第19题和第21题也是近几年没有出现的题型,特别是第21题比较新颖,通过寻找“推断中存在的问题”对考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从“稳”的方面来看,虽然2017年语文试题因为存在预期的变化,大家也充满着期待,但是仔细阅览也会发现,“变”的更多的只是形式,而对考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和素养、语文这一人文性和工具性学科的考察的依然是整个试卷的着眼点。

比如社科类文本《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选段,考察的是学生对于气候与环境、气候与社会、气候与人类等的关系,文学类文本考察的是永恒的人性美以及相应的人生道理等。

2017年高考全国1卷语文答案及试卷分析

2017年高考全国1卷语文答案及试卷分析

2017年高考全国1卷语文答案及试卷分析精品文档2017年高考全国1卷语文答案及试卷分析文章来源m 2017年高考全国1卷语文答案及试卷分析试卷满分150分,由现代文阅读(35分)、古代诗文阅读(35分)、语言文字运用(20分)和作文(60分))四大部分构成。

现代文阅读由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构成。

先概述本次高考试题,四个字,出乎意料;六个字,完全出乎意料。

绝对有很多学生尤其是女生做不完。

先说个意外:东华你语文过120的估计又是惨淡~广东语文平均分可能又只有95左右了~意外一:这么多选择题~13道选择题,43分,占了除作文的一半,可谓得选择题得天下,高三党,作文就不用看了,对对选择题就晓得你的成色了。

说说黄老师自作的答案,DBABDBcDBBBEDDB。

黄老师也会错的,不以此为标准答案。

意外二:五篇大阅读,对考生是五雷轰顶啊。

今年取消了选考,我们以为是文学类和实用类选择一个,没想到,别人是都考,硬生生多了一篇大阅读,而且是行文晦涩的文学类文本,而且还是那种猜到了开头猜不到结尾的一波三折,波澜起伏的小说,所以孩子们,今年语文能做完就不错了,你要是个好学生,认真做语文,能剩下十分钟检查算我输~1 / 9精品文档所以后来的孩子们,读书,读书,再读书~意外三:高考第一次,全国卷考了从来没有训练过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坑死了那些刷题党,做了这么多题,却抵不过出卷人的偶然创新,一堆堆题目坍塌了,十年高考五年模拟就这样被出卷人虐杀了。

此类题目只有江浙中考训练过,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啥的初中高中都没见过。

我疑心出题的肯定是个浙江的。

意外四:作文敢不敢再热点一点,虽然黄老师已经料到全国1卷要考热点事件,却完全没有料到如此新潮到大熊猫和一带一路,甚至还有移动支付和共享单车,完全是坑死农村学生节奏啊。

命题人说:城市的孩子,我只能送你们到这一步了,你们如果还考不过农村的孩子,那我就得跳河了。

高考语文真题及阅卷评分细则

高考语文真题及阅卷评分细则

高考语文真题及阅卷评分细则高考语文真题及阅卷评分细则第一部分:本试题的阅卷评分细则一、客观题部分严格按照标准答案给分,由电脑扫描识别系统自动判分,只要考生按照自己的答案使用2B铅笔规范填涂,得分无误差,这里不赘述。

二、主观题部分(一)第 6 题评分细则:1、外因(4 分)——包括环境(2 分)和时间(2 分)。

环境:湿热多雨(2 分);湿1 分(气候潮湿,多雨,湿度大);热1 分(光照时间长,温度高,气温高);环境不好,受环境影响1分。

时间:时间 1 分,久远 1 分;保存时间(1 分),长(1 分);历史悠久(2 分),形成于 18世纪(2 分),距今 300 年历史(2 分)2、内因(2 分)——一纸张(1 分)酸化(1 分)文件酸化(2 分)用原句回答三句中两句可以给 2 分,一句给 1 分(文章材料三第三行)。

(二)第 8 题评分细则:排黑瘦的乞丐似的东西,瘦长的莽汉,粗手粗脚(1 分)或者是艰苦卓绝/艰苦奋斗/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不辞劳苦(1 分)2、言行、语言、动作、细节、心理(1 分)品质:坚毅/刚毅/坚定/坚韧/坚忍/有韧性寡言/沉默/一声也不响/不爱说话。

语言:刚直有力/刚正/刚直/铿锵有力/掷地有声(1 分)3、对比/反衬/衬托/映衬/侧面描写/正面侧面结合/侧面烘托(1 分)塑造了禹艰苦卓绝的品质精神/乞丐似的大汉形象/社会环境背景渲染/把人物置于困难,自然灾害中,矛盾冲突中(1 分)(三)第 9 题评分细则:第一点两分。

①大禹治水 1 分②于史有据/博彩文献/历史上有记载/古代就有/历史上有/真实的/历史上发生过的/历史上存在的(1 分)。

(历史韵味,历史感,历史上真实的,情节真实,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年代感,真实可信,可信)。

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及满分范文背诵

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及满分范文背诵

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及满分作文背诵(作文评分标准+作文审题讲解+满分作文集锦)(绝对精品素材,对2018高考作文很有帮助,值得下载打印) 以2017年浙江高考优秀作文浙江卷为例题目四、作文(60分)24.阅读下列文字,根据材料作文。

(60分)有位作家说,人要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

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注意】?题目自拟。

?不得少于800字。

不得抄袭、套作。

评分标准对于阅卷评分标准,我们向来遵循的原则有两条,第一,尊重试题。

笫二,联系考生实际,打分标准要从我省大多数考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首先来看这道题的命题思路:根据《2017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能写三类文体(应用类、论述类、文学类)要求,针对近年来缺乏客观、冷静、理性的思考,不具备论证思维的基本范式,以及少整体结构感,空疏而又欠严谨的?伪抒情/文化散文?的泛滥,我省加强高考作文的命题导向,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特别是思辨能力的培养,所以此次命题仍着重于论述类文章,围绕语文核心素养,突出语言、思维与表达品质的提升;对于文体虽无显性的规定,却有隐形的指向,在题干中有?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一句话,引导学生写成?论述类?文体。

但是从题目看,毕竟又和去年的写作要求不同。

去年是明确要求考生?写一篇论述类文章?,今年只是使用了两个关键词:思考、评说。

所以,今年在文体上我们就不能像去年那样一定要求考生写成论述类文章,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忽略试题上的提示,这两个关键词是指向论述类文体的,我们在阅卷时又必须有所体现。

这个作文题要求考生理解作家的话。

三本书的说法,第一本书是指平常我们部在阅读的书籍。

第二本书是指生活,也可以说是社会实践。

这样的理念其实我们古代就有,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个意思。

把社会实践说成是读?无字之书?,其实是一种文学性的比喻,这比较好理解。

2017语文评分标准

2017语文评分标准

2017语文评分标准2017年语文评分标准是教育部颁布的一项重要文件,它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考试评分提出了具体要求和标准。

语文学科作为学生的基础学科之一,其评分标准的制定对学生的学习和教学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三个方面对2017语文评分标准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阅读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考试评分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2017语文评分标准,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包括阅读理解和阅读表达两个方面。

在阅读理解方面,学生需要具备对文章整体结构的把握能力,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要点,同时能够从文章中获取相关信息,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判断。

在阅读表达方面,学生需要具备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并能够对文章进行适当的评价和评论。

此外,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流畅度也是评分的重要指标之一。

其次,写作能力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考试评分的重点之一。

根据2017语文评分标准,学生的写作能力主要包括写作表达和写作规范两个方面。

在写作表达方面,学生需要具备清晰的思维逻辑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简洁、准确、生动的语言进行表达,并能够把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传达给读者。

在写作规范方面,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文字组织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语法结构和词汇,使文章通顺、连贯、得体。

最后,语言表达能力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考试评分的重要内容之一。

根据2017语文评分标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规范和语言丰富两个方面。

在语言规范方面,学生需要具备正确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使用规范的语法结构和词汇,避免出现语言错误和表达不清的情况。

在语言丰富方面,学生需要具备丰富的词汇积累和多样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综上所述,2017语文评分标准对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考试评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标准。

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以达到更好的学习和评分效果。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作文评分标准(细则)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作文评分标准(细则)

2017年高考语文试题作文评分标准(细则)一、关于作文的“分等评分”(一)基础等级基础等级分内容和表达两项,基础等级的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内容项(20分)的重点是题意、内容。

对于内容要综合考虑,对于材料的把握虽然符合题意,但文章不好、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的,可以在三等上打分。

考生的考卷中所述论据的真实性要特别注意,如果是编造,或者有明显错误,或者不能佐证文章观点的,要适当扣分。

表达项(20分)的重点是作文的结构、语言、文体、卷面等,但也要综合考量。

1、根据表达项的细则,在“内容”评等的基础上,除了在相应的等级上评分外,还可以考虑在上一等或下一等打分。

2、在“内容”等级判分的基础上,表达项原则上不跨等给分,如内容判三等,表达不能在一等给分,只能在三等或二等或四等给分。

(二)发展等级(20分)基础等级分要与发展等级分相匹配,发展等级分不能跨越基础等级的得分等级。

1、发展等级分原则上随内容或表达的等次给分,如内容二等,表达三等,发展等级一般可在二等给分。

2、发展等级一般不在内容或表达的下一等给分,如内容一等,表达二等,发展等级一般在一等或二等给分。

3、发展等级在内容给分的基础上,一般不跨等给分,如内容三等,发展等级不能在一等给分。

4、内容在四等的,“发展等级”可以给1到2分;确为抄袭的,“发展等级”不给分。

1发展等级评分。

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看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⑾文句有表现力4、有创意:⑿见解新颖⒀材料新鲜⒁构思精巧⒂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⒃有个性特征二、关于作文的其他项评定(一)扣分项评定出现错别字,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完5分为止;标点符号出现3处以上错误的酌情扣分;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无标题扣2分。

(完整版)2017高考新课标全国1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完整版)2017高考新课标全国1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新课标1)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气候正义是环境正义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具体发展和体现。

2000年前后,一些非政府组织承袭环境正义运动的精神。

开始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行伦理审视,气候正义便应运而生。

气候正义关注的核心主要是在气候容量有限的前提下,如何界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主要表现为一种社会正义或法律正义。

从空间维度来看,气候正义涉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也涉及一国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气候变化的国际公平和国内公平问题,公平原则应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作为首要目标,每个人都有义务将自己的“碳足迹”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比如说,鉴于全球排放空间有限,而发达国家已实现工业化,在分配排放空间时,就应首先满足发展中国家在衣食住行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基本发展需求,同时遏制在满足基本需求之上的奢侈排放。

从时间维度上来看,气候正义涉及当代人与后代之间公平享有气候容量的问题,因而存在代际权利义务关系问题。

这一权利义务关系,从消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如何约束自己的行为来保护地球气候系统,以将同等质量的气候系统交给后代;从积极方面看,体现为当代人为自己及后代设定义务,就代际公平而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在代际分配问题上应实现代际共享,避免“生态赤字”。

因为,地球这个行星上的自然资源包括气候资源,是人类所有成员,包括上一代、这一代和下一代,共同享有和掌管的。

我们这一代既是受益人,有权使用并受益于地球,又是受托人,为下一代掌管地球。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试卷评析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试卷评析

2017年高考语文全国I卷试卷评析(二)论述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的阅读材料选自曹明德的《中国参与国际气候治理的法律立场和策略:以气候正义为视角》,把脉时代的症结。

文本在800字左右,比考试说明题型示例字数略少,阅读量有所减少。

全文采用总分总结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信息量不大,理解起来难度也不大,中间两段是阅读理解做题的关键。

原文虽然涉及了一些考生较为陌生的术语,但行文简明精炼,条理清晰,总体上通俗易懂,不难把握,适合高中生阅读和理解。

从考点覆盖看,依然着重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重要句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和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今年特别值得注意的两点变化:一是侧重考查了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这个考点,二是三道客观题,第1题是选择正确的一项。

近几年全国卷命题越来越强化“整体阅读”意识,要求考生在真正读懂的基础上做出选择。

今年更是加强考查考生整体“读懂”的能力,尤其体现在第2题题干要求的设置、第1题D选项和第3题的所有选项的设置上。

这也必将是未来命题的方向,考生需要注意考查方向。

文学类作品阅读实用类文本和文学类文本成为必考题,是今年语文卷变化最大的考点。

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选材是当代作家赵长天的小说《天嚣》,文本长度与考试说明题型示例文本长度相当。

选材关注我们比较陌生的科研人员的生活,但情节、人物都不复杂,主题也很鲜明。

第1题采用客观题型,改原来“五选二”的多选为“四选一”的单选。

第2题第3题为主观题,题目设置体现了全国卷的灵活度和综合性,但仍然立足于小说基本要素的考查。

整体来看,这次文学类文本阅读难度降低,更切近高中学生的阅读经验、人文认知。

实用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选择了非延续性的新闻材料,其中材料二为图表形式。

这和考试说明题型示例中关于“国民阅读”的新闻材料题题型相同。

第1题第2题都是客观题,分别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和正确的两项,要点分散在全文,需要有较强的筛选信息能力和整合概括能力。

第3题为主观题,需要找到问题的区间,分析归纳后有条理的概括,这道题要求考生养成条分缕析的思考和答题习惯。

(完整word版)高考作文评卷流程及评分标准

(完整word版)高考作文评卷流程及评分标准

高考作文评卷流程及评分标准导读:本文高考作文评卷流程及评分标准,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由于高考阅卷的有关数据和文件都有一定的保密期,所以今天给大家看的,是全国1卷地区某省高考语文阅卷组专家在2017年的阅卷实录(已经是能公开的最近年份了)。

他从阅卷流程,评分标准,一类上中下、二类上下、三类下6类“标杆卷”到底什么样、如何写好考场作文等方面,给大家详细介绍了高考作文如何赋分、怎样写才能得高分。

(2017·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一,紧张阅卷:8天评完全省考生作文高考作文的阅卷员,一般由具有本学科中、高级以上职称的中学教师担任,要求“从事本学科教学工作,业务水平较高,责任心强”且“当年无直系亲属在我省参加该项考试”。

全部选聘中学一线教师,年龄均在35岁以上,且不得超过50岁。

因此所选聘的评卷员在年龄、从教经验、个人精力等方面都具备优势。

为了保证阅卷工作的严肃性,阅卷现场24小时皆有人值守,所有阅卷人员一律凭证件上岗,所有人员的水杯一律放在阅卷室外面,严禁携带手机进入阅卷室,严格凭证进出。

阅卷时不仅工作紧张,阅卷人员的心理压力也很大,因为在一位阅卷员给这份作文试卷打分的同时,网络还会把同样的答卷分发给其他阅卷员,如果所给分数吻合或者是相差无几,那不过,说明二者在执行评分尺度上是一致的。

在此基础上,如果给出的成绩拉不开档次,也会被告知:你打出的“保险分’’太多,拉不开差距,以示提醒。

这是最温和的警告,严重的将被请出作文评卷队伍。

2017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及解读

2017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及解读

(一)深刻。 高考作文是指:(1)能透过现象 深入本质。对现象进行“去伪存真, 去粗存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 加工,发掘出寓于事物中的本质来。 写记叙文要着眼于人物思想品质和精 神世界的发掘;写议论文,应在纷纭 复杂的事物表象中,剥去现象的外壳, 抓住问题的核心,高屋建瓴地确立自 己的观点。
(2)能够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善于 探究事物的本源,以敏锐的目光,借 助事物发展变化的脉络,探寻问题发 生的原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观点要有启发性。所持观点具有 丰富的思想内涵,有时代感和前瞻性, 并能引发别人的思考,产生心灵的共 鸣,灵魂的震颤,思想境界的升华。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把“题意”“中心” 和“内容”各分为四个梯度: “题意”:①切合题意。所写内容 选择角度非常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 的范围;②符合题意。所写内容选择角 度基本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 ③基本符合题意。尚能把握材料,行文 有所游离;④偏离题意。指仅仅抓住材 料中枝节来立意行文。
所谓恰当,最主要的是引用的名言的基 本思想与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相通的,引 用之后,能够使自己的观点更加令人信 服。 (3)分析透彻。在说理性的文章 中,材料的丰富性还体现在作者对材料 意蕴的透彻的揭示,它往往使文章显得 见地高远,不落俗套。
“形象丰满”,主要是对记叙文 人物塑造的要求。怎样在考场中作文 中迅速达到“形象丰满”的要求呢? (1)综合描写显丰满。综合运用 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手段, 对人物进行全面反映。但要注意,对 人物描写,一定要表现出“这个”人 物区别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
2017年高考语文作文 评分标准解读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包括基础等级和发展 等级两大部分。 一、基础等级 基础等级又分为内容等级和表达等 级。内容标准分为四个等级① “切合 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② “符合题意、中心明 确、内容较充实、 内容单薄、思想基本健康、感情基本 真实”;④ “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思想不健康、感情虚假”。 其中“题意”“中心”和“内容”这 三项比较重要,而“题意”是重中之 重。

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阅读与作文评分细则

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阅读与作文评分细则

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阅读与作文评分细则2017年浙江高考语文阅读与作文评分细则现代文阅读评分标准。

(共24分)(一)9.(4分)(1)(2分)社会传播行为类型(A类传播行为与B类传播行为)。

(答出A类传播行为和B类传播行为或者与两类行为相近的意思如“信息的发送者和传播者”,或者“信息的传播者和发送者”,给2分)(2)(2分)社会传播过程特点(传播至少两人,角色可以转换,循环往复)。

(与“传播至少两人”“角色可以转换”“循环往复”意思相近的,如“两类传播行为相互影响”“需要经过一些中间步骤”,答出其中两点的,给2分。

)(二) (20 分)10.(4 分)(1)(2分)①与平时的不满、责备不同。

(答出与“不同”意思相近的,如“与平时不一样”“不让人熟知”“从未见到过的”“不曾有过的”“生疏的”,可1分)②表达了母亲惊奇、赞赏和欣慰。

(答出与“表达了母亲惊奇,赞赏和欣慰”相近意思的句子,如“惊讶”“兴奋”“激动”“认可”和“肯定”,给1分)。

(2)(2分)①与平时家庭气氛苦涩沉闷不同。

(答出“不同”相近意思的句子,如“从未有过' “不一样的气息”,“与往常不间”“不同的态度”“与往日不同的”,给1分)》②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期待与想象。

(答出与答案相近意思的句子,如“满足感”“幸福”“欢乐”“轻松”“高兴”“幵心”等给1分)11.(5 分)(1)(2分)“示意”“卸"等神态细节描写,包含对照意味,细致刻画出母亲嗔怪、不安、沉重等微妙的心理变化。

(答出神态描写、动作描写或细节描写的给1分;答出母亲心里变化或者心理状态,给1 分)(2)(1分)“出神”的两次出现(1分),强调母亲沉浸在茫然、忧心和无奈的心理状态中(划线部分,可有可无)。

(如果答“出神”也给1分)(3)(2分)“黑乎乎的夜空”是实景描写,也是母亲心境的形象写照——为未来生活负担加重而忧虑,因儿子不能钧享读书机会而愧疚。

(如果答出实景描写或环境描写的给1分,答出母亲心境形象写照的给1分,类似“对未来迷茫”“情绪低落”“未知的未来”“沉重的心情”“艰难的生活处境”等给1分)12.(5分)(1)(2分)在物质匮乏的年代,“鱼汤”,或仅仅是对“鱼汤”的渴望,便成了满足口腹之欲的一种“美味”。

高考全国卷1语文文言文阅读分值及答题套路

高考全国卷1语文文言文阅读分值及答题套路

高考全国卷1语文文言文阅读分值及答题套路
2017全国卷1高考语文要想考高分,不仅要扎实掌握基本知识,而
且学会一些万能答题公式技巧是必须的,语文答题有一定的套路,大家在复
习时最好能找到答案规律。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7全国卷1高考语文文言
文阅读分值及答题套路》,供参考。

12017全国卷1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分值由于2017年高考还没有开始,小编整理了2016年全国卷1高考语文真题中各题型分值,供大家参考。

除部分高考改革地区外,一般每年高考试题题型变化不大。

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6单选题,每小题3分7题,文言文翻译,10分如何读懂文言文文段?先做最后一道选择题(往往落足在对全文思想的把握上),对全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后再做其余三道题。

带着什幺人?做了什幺事?结果
怎样?为什幺?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两遍。

注意文段后的注释,很多时候
有提示作用。

对文段中的人名、地名、官名、物名、典章等要尽可能地排除。

12017全国卷1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答题套路文言文阅读答题套路:
虚词断句法①文言文中常见放在句首的发语词有:夫、盖、焉、惟、斯等等;
②放在句尾的语气词有:也、矣、乎、哉、与(欤)、焉、耶(邪)等等;③以、
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们的前后一般就不断句;(“而”表转折而
且后面为一个比较长和完整的句子时,“而”字前面要断开)④有些复音虚词大
体上都位于一句话的开头,这些词前一般要断句。

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虽然、至于、是故、向使、纵使等等。

⑤疑问语气词:。

2017全国卷高考语文答题技术(供参考)

2017全国卷高考语文答题技术(供参考)

2017全国卷高考语文答题技术做题总原那么:一分钟拿一分,150分。

选择题稍快点,提早5分钟左右。

能够先做默写题,或按自己做题适应顺序答题,可是咱们建议一样仍是按前后顺序做。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一样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题3分)如何读懂一样论述类文章注重整体阅读,说明性的文字抓住大体概念和对大体概念说明的文字;议论性的文字抓住大体观点和对观点论述的文字。

认真读懂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并在头脑中大体复述各段内容。

标示文章中揭露主旨的句子、揭露文章结构的句子,并用笔画出称代词、关联词、标志词。

阅读题目,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区域。

文章内容与题目彼此验证。

【科学文】整体解题技术将题干中否定陈述转换为确信陈述。

有"依照""证据""缘故"等字样的题干,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组成因果关系。

将称代内容替代称代词,使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维持一致。

找出选项所关涉的内容区域,将选项与文章内容逐字逐词逐句进行比较、对照。

推导的选项要在原文中找到依照,要有前因后果。

注意未然与已然、缘故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份与全部的区别。

正常错误有故意混淆,以偏概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倒置因果,强加因果,胡乱划分。

【概念词语】明白得题答题技术: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划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联系词语的本义,抓住语境义。

【句子】明白得题答题技术:理清复杂句子的结构关系,适看成些句子成份的分析。

第二要对修饰成份认真试探,这是选项比较的重点。

找出文中相对应的阐释,与选项逐字逐句对照、比较。

分析缘故和结果的关系。

分辨前后顺序。

检查该选项的说明与全文或全段的偏向性是不是一致。

【信息】挑选题答题技术:找出选项相对应的内容区域,依次挑选。

原文内容与选项维持一致,选项与题干要能组成因果关系。

略过无关紧要的信息,如举例、描述等,抓住本质特点。

【要点归纳题】答题技术: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抓住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

2017高考新课标卷语文试题评析及2018备考建议

2017高考新课标卷语文试题评析及2018备考建议

2017高考新课标卷语文试题评析及2018备考建议截至2017年,河南省高考已连续7年采用全国新课标卷。

因此,了解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卷的命题特点及我省考生的答题情况,将有助于2018年的语文高考备考。

一、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卷总体评价1、精准落实“立德树人”,凸显价值引领导向。

国务院2016年印发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提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卷语文试题认真落实《实施意见》对考试内容改革的要求,利用语文学科“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优势功能,将“立德树人”落在实处。

如作文题中,让考生从材料所给的“中国关键词”中选择两三个来呈现其所认识的中国,意在引导考生站在正确的立场,以正确的视角和方法来认清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在此基础上向外国青年“讲好中国故事”。

又如论述类文本阅读中,从空间与时间两个维度阐述气候正义,引发考生对气候治理及其涉及的各类公平问题的思考,激发考生的法治意识、国家意识和责任意识。

2、聚焦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彰显文化自信。

教育部在2016年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

2017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选文中体现了热爱知识、清廉正直、笃于亲情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古代诗歌阅读”,选取了欧阳修的《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借以强调中国选拔人才历来以德行为先的传统。

另外,“文言文阅读”题继续考查中国古代文化常识,“语言文字运用”题考查“舍弟”“献丑”“垂询”“内人”等谦敬词在交际语境中的得体使用。

以上考査内容既与《纲要》大力提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一致,也符合“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3、落实高考改革要求,注重考查“关键能力”。

2017年高考全国新课标I卷将实用类、文学类和论述类文本均设为阅读必考内容,加强对信息筛选、逻辑推断、审美鉴赏等能力的重点考查,实现高考评价体系在“必备知识”基础上对“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全面覆盖,突出高考的选拔功能和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引导作用。

2017语文全国1评分细则

2017语文全国1评分细则

2017年高考语文知识题评分细则5.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5分)本题共分三点作答,各点分值如下,2+1+1=5分,答对三点给5分。

(1)围绕叙述或情节作答,2分。

①叙述(情节)简洁(简明、集中、紧凑、紧密),2分。

②“推动情节发展”、“情节流畅连贯”、“是文章的线索”、“为下文做铺垫”,1分。

③“吸引读者”、“营造氛围”、“渲染烘托气氛”、“照应题目”等不给分。

(2)围绕人物作答,1分。

①使用准确形容词,使状态具体化:顽强、坚强、伟大、善良,1分。

②“丰富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饱满”,1分。

③“塑造人物形象”,不给分。

(3)围绕主题作答,1分。

①“升华(深化)主旨”,1分。

②“揭示主旨”,不给分。

6.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6分)本题分三点作答,每点2分,答对三点给6分。

(1)从视角的效果作答,2分。

限制视角,使文章真实、符合逻辑、合情合理。

(2)从结尾的效果作答,2分。

结尾戛然而止、恰到好处、不蔓不枝、不多余,增添文章的神秘色彩,神奇性。

答“玄幻、玄妙、朦胧、奇异”的不给分。

(3)从读者的阅读效果作答,2分。

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言有尽而意无穷,意犹未尽,耐人寻味。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的不同。

(4分)(1)中央:频道化、制播一体、制播合一,2分。

央视是主要制作基地、单一模式,1分。

(2)美国:制播分离(分开),2分。

抄材料、概括不准确,1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5分)循:遵循、遵从、遵守、按照、依据、依照,1分。

符合、合乎,不给分。

党:亲族、亲人、亲戚、亲属,1分。

朋党、亲信、亲友、亲朋,不给分。

大意3分,前两句1分,后两句1分,完整通顺1分。

“循”、“党”各1分。

高考全国卷1语文默写分值及答题套路

高考全国卷1语文默写分值及答题套路

高考全国卷1语文默写分值及答题套路
2017全国卷1高考语文要想考高分,不仅要扎实掌握基本知识,而且学会一些万能答题公式技巧是必须的,语文答题有一定的套路,大家在复习时最好能找到答案规律。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7全国卷1高考语文默写分值及答题套路》,供参考。

12017全国卷1高考语文默写分值由于2017年高考还没有开始,小编整理了2016年全国卷1高考语文真题中各题型分值,供大家参考。

除部分高考改革地区外,一般每年高考试题题型变化不大。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 题,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6分)(1)题,2分(2)题,2分(3)题,2分注意: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要象小学生一样写字,切勿卖弄。

严禁空白!2017年高考本考点仍然为必考内容,课内的名句名篇仍然是考查的重点,大纲规定必背篇目是重中之重;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课外篇目也在考查之列.按规定默写,要求写几句就写几句。

12017全国卷1高考语文默写答题套路高考语文默写答题套路:注意同音异义词读音相同,意义不同甚至相反的词语在名篇名句中大量存在,这也是命题人设置陷阱的热点。

复习中应该特别注意这些同音异义词,通过有意识地分析比较,既知其音,更知其义。

例如: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以上句子中,“幽”的意思是“隐藏的、隐蔽的”,容易由后面的“愁”想当然地写作“忧”,若联系后面与它对举的“暗恨”,理解了词意,就不会误写了;第二句中“暗”的意思是“绿柳成荫”,易误为“岸”。

高考语文默写答题套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高考语文知识题评分细则
5.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5分)
本题共分三点作答,各点分值如下,2+1+1=5分,答对三点给5分。

(1)围绕叙述或情节作答,2分。

①叙述(情节)简洁(简明、集中、紧凑、紧密),2分。

②“推动情节发展”、“情节流畅连贯”、“是文章的线索”、“为下文做铺垫”,1分。

③“吸引读者”、“营造氛围”、“渲染烘托气氛”、“照应题目”等不给分。

(2)围绕人物作答,1分。

①使用准确形容词,使状态具体化:顽强、坚强、伟大、善良,1分。

②“丰富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饱满”,1分。

③“塑造人物形象”,不给分。

(3)围绕主题作答,1分。

①“升华(深化)主旨”,1分。

②“揭示主旨”,不给分。

6.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6分)
本题分三点作答,每点2分,答对三点给6分。

(1)从视角的效果作答,2分。

限制视角,使文章真实、符合逻辑、合情合理。

(2)从结尾的效果作答,2分。

结尾戛然而止、恰到好处、不蔓不枝、不多余,增添文章的神秘色彩,神奇性。

答“玄幻、玄妙、朦胧、奇异”的不给分。

(3)从读者的阅读效果作答,2分。

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言有尽而意无穷,意犹未尽,耐人寻味。

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开播初期与美国国家地理频道在制播运营模式方面的不同。

(4分)
(1)中央:频道化、制播一体、制播合一,2分。

央视是主要制作基地、单一模式,1分。

(2)美国:制播分离(分开),2分。

抄材料、概括不准确,1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性严正,举止必循礼度,事继亲之党,恭谨过常。

(5分)
循:遵循、遵从、遵守、按照、依据、依照,1分。

符合、合乎,不给分。

党:亲族、亲人、亲戚、亲属,1分。

朋党、亲信、亲友、亲朋,不给分。

大意3分,前两句1分,后两句1分,完整通顺1分。

“循”、“党”各1分。

不重复扣分,与句意不符不得分,关键词错不得分。

(2)而曜好臧否人物,曜每言论,弘微常以它语乱之。

(5分)
臧否:褒贬、评定、评论、评判、评价、赞扬与批评、说人长短是非,1分。

谈论、讨论、只强调一方面(好或坏),不给分。

乱:岔开、干扰、扰乱、搅乱、转移话题,1分。

打断、捣乱,不给分。

大意3分,前两句1分,后两句1分,完整通顺1分。

“臧否”、“乱”各1分。

不重复扣分,与句意不符不得分,关键词错不得分。

15.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6分)
本题分3点作答,每点2分。

(1)比喻(2分),意思相近不影响得分:“像”、“比作”也给分。

(2)以动衬静,表现考场寂静、肃穆安静、庄严肃静,2分;考场紧张、激烈、考生激动,不给分。

(3)表达作者喜悦、期望、期待、希望、渴望的情感,2分;表达作者祝福、乐观、赞扬、赞美、鼓励、壮志难酬、思绪万千,不给分。

注意:
1. 知识题评判时要求不打印象分,找关键词给分;
2. 学生如果不分点,只要有关键词就给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