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 ppt课件
教育学原理完整版课件全套ppt教程(最新)
03
教育过程的基本原理
教育过程的本质与特点
教育过程的本质
教育过程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培养人的活动,其本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过程的特点
教育过程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双向性、实践性等特点。其中,长期性指教育过程需要经历较长时间 才能看到明显成效;复杂性指教育过程中涉及多种因素和变量,需要综合考虑;双向性指教育过程是 师生双向互动的过程;实践性指教育过程需要注重实践和应用。
05
智育原理及其实践应用
智育的目标与内容体系构建
智育目标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促进全面发展。
VS
内容体系
构建以知识、能力、素质为核心的智育内 容体系,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思维 能力、创新能力、人文素养等方面。
智育过程中的原则与方法探讨
原则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因材施教、启 发式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原则。
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实践中的案例分析与启示
案例分析
选取典型案例,分析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在实 践中的成功经验与存在问题。
启示
从案例中提炼出对教育实践的启示,包括教育理念更新 、教育内容优化、教育方法创新等方面,为教育实践提 供借鉴和指导。
THANKS
感谢观看
教育者的定义与分类
广义上的教育者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 、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 影响作用的人;狭义上的教育者指从 事学校教育活动的人。
教育者的角色定位
教育者的素质要求
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广博的知识储 备、精湛的教育技能以及良好的心理 素质。
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扮演着知识传 授者、能力培养者、思想引导者、情 感关怀者等多重角色。
(2024年)教育学原理全套精品课ppt课件
2024/3/26
4
教育学发展历史与流派
发展历史
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萌芽阶段、独立形态阶段、科学化发展阶段等多个时期。在古代,教育学思想散见于哲学、 政治、伦理等著作中;近代以来,随着教育实践的丰富和教育科学的发展,教育学逐渐从其他学科中分离出来, 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
主要流派
在教育学的发展历程中,出现了多种流派和理论,如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 育学等。这些流派和理论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方法、目的等方面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和主张,丰富了教育学的理 论体系。
教育法规的完善与发展
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教育法规体系,以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 的需要。
14
04 课程与教学论基 础
2024/3/26
15
课程类型、结构和设计原则
课程类型
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分科课程 与综合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
程等。
2024/3/26
课程结构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 课程评价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30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6
31
人们在一定场合以一定方式采取一定行动的价值倾向。
02
多元文化教育的内涵
尊重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2024/3/26
03
价值取向与多元文化教育的关系
多元文化教育强调尊重不同价值取向,促进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公正。同
时,多元文化教育也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推动社会进步和发
2024/3/26
国际化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教育学研究也越来越注重国际化 趋势,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问题,推动教育的国际 交流与合作。
2024版年度《教育学原理完整版》PPT课件
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作用的对象,它是联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纽带。教育者通过选择、加工 和组织教育内容来影响受教育者,而受教育者则通过接受、理解和内化教育内容来实现自身的发展。
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关系
教育者是教育内容的制定者和传授者,他们根据教育目的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来选择、组织和传授教 育内容。同时,教育者自身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以适应教育内容的不断发展和变化。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 审美情趣。
26
智育内容体系构建方法论述
系统性原则
智育内容应涵盖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多个领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发展性原则
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设置相应的智育内容;
2024/2/2
27
智育内容体系构建方法论述
• 生活化原则:将智育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相结合
14
当代课程改革趋势分析
课程改革背景
社会变革与科技发展
教育理念更新与教育目标调整
2024/2/2
15
当代课程改革趋势分析
课程改革趋势
课程结构综合化、多样化
课程内容现代化、生活化
2024/2/2
16
当代课程改革趋势分析
课程实施个性化、探究化 课程评价多元化、发展化
2024/2/2
2024/2/2
学员B
课程中介绍的教育评估和改进方法 非常实用,对我未来的教学工作有 很大的帮助。
学员C
通过学习不同国家的教育制度和政 策,我意识到教育是一个复杂而多 元的领域,需要不断学习和探索。
47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提出改进建议
《教育学原理》PPT课件
03
提问技巧
启发式提问、针对性 提问、鼓励式提问
04
非言语沟通
肢体语言、面部表情、 眼神交流
班级氛围营造和良好师生关系建立
班级氛围营造
积极向上、团结协作、尊重多元、鼓励创新
良好师生关系建立
了解与理解学生、公平公正对待学生、关注学生成长与发展、提供情感支持与帮助
06
评价改革与发展趋势预测
Chapter
分析课程需求,确定课程目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制定课程计划,实施课程并 评价效果。
教学方法选择依据和实施步骤
教学方法选择依据
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师素质和教学环境等 因素,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实施步骤
包括准备阶段(确定目标、分析内容、了解学生、选择方法)、 实施阶段(激发兴趣、讲解知识、引导思考、实践操作)和评 价阶段(收集反馈、分析效果、调整改进)。
课堂教学管理技巧与策略
课堂教学管理技巧
包括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课堂氛 围的营造与维护、学生行为的引导与 激励等方面。
课堂教学管理策略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有效的师 生互动;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灵活运用多 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 质量。
04
德育原理及其实践应用
03
德育体系构建
构建德育体系需要遵循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和德育评价等要
素,确保德育工作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德育过程规律揭示和方法探讨
德育过程规律
德育过程具有长期性、反复性、 渐进性和实践性等特点,需要教 育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德育方法
德育方法包括说服教育、情感陶 冶、实践锻炼、榜样示范、修养 指导等,教育者应根据受教育者 的实际情况和德育目标选择合适
教育学原理ppt课件绪论
随着社会对个性化教育的需求增加,教育 学将更加注重研究和推进个性化教育,以 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在未来的教育学发展中,教育公平和教育 质量将更加受到关注和重视,以实现教育 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03
教育学原理的基本概念
教育
01
广义的教育
泛指影响人们知识、技能、身体健康及思想品德的所有活动,包括家庭
教育学原理
目录
• 教育学原理概述 • 教育学原理的发展历程 • 教育学原理的基本概念 • 教育学原理的研究方法
01
教育学原理概述
教育学原理的定义
教育学原理是指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它主要探讨教育的基 本理论问题,为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指导。
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以教育学的一般原理为基础,进一步探 讨教育的本质、目的、过程、方法等基本问题,从而形成对教育的全面、深刻的 认识。
的紧密结合,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教育学原理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研究对象
教育学原理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和教育规律,具体包括教 育的本质、目的、过程、方法、评价等方面的问题。
研究范围
教育学原理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各级各类教育,包 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此外,教 育学原理还涉及到教育与社会、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关系, 以及教育的历史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域更加广泛,研究方法更加多样。
教育学原理的未来发展趋势
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
教育技术的创新应用
教育学将与心理学、社会学、哲学等学科 进一步交叉融合,拓展研究领域和视野。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教 育学将更加注重教育技术的创新应用,提 高教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04235_《教育学原理》课件PPT
教学的历史与发展
教学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从个 别教学到班级授课制,再到现代
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2024/1/24
31
教学过程与原则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包括备课、上课、作业布置 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 与评定等基本环节。
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 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 学工作的基本准则。包括科学性与思 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 原则、巩固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等。
教育目的的功能
导向功能、选择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
24
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理论基础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 精神
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 才”;坚持全面发展;培养独立个性 。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 基础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人的全面发展与个性 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 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 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个 性发展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受社 会遗传素质制约的同时,又在社会实 践中获得积极的经验,形成对客观现 实的积极态度和掌握社会规范与行为 准则的过程。
32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1/24
33
善,为教育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11
03
教育与社会发展
2024/1/24
12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1 2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教育受到政治制度的影响,同时也为政治制度培 养所需人才。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教育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劳动力素质和生产效率 。
3
教育在政治经济制度中的作用
《教育学原理》课件PPT第1章教育与教育学
05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的内涵与层次
教育目的的定义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达到的预 期结果,它规定着教育活动的方 向和标准,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和归宿。
教育目的的层次
教育目的可分为不同层次,如国家 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 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等,它们之 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使其能够 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 精神,促进其全面发展。同时,加强学校与社会 的联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
06
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
教育制度的内涵与类型
教育制度的内涵
教育政策的制定
教育政策的制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包括问题诊断、政策制定、政策合法 化等步骤。它需要政府、专家、公众 等多方面的参与,确保政策的科学性 和民主性。
教育政策的实施
教育政策的实施是将政策转化为实践 的过程,包括资源配置、组织变革、 教学改革等方面。实施过程中需要注 意政策的适应性、灵活性和可持续性 。
教育能够激发个体的潜能,提高 个体的素质,为个体的未来发展
奠定基础。
教育还能够培养个体的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体的全面发
展和终身发展。
教育如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应该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促进个体在认知、情 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教育应该关注个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采用个性化的教育方式和手段,满足不同个 体的发展需求。
教育学的定义
教育学原理ppt课件
观点:辩证统一地认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其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还是教育 现象?我们认为不应该把研究教育现象和研究 教育问题对立起来。
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为教育现象,把
教育学的研究任务定义为把握教育的规律,其
目的是指导教育实践,应当是合乎逻辑的。
研究教育现象和研究教育问题,仅就词义
学前教育学 普通教育学 职业技术教育学 高等教育学 特殊教育学 成人教育学 家庭教育学 社会教育学 终身教育
3、理论基础方面学科的发展
教育科学是一门应用性的科学,它要以其 他科学作为其理论基础。赫尔巴特的教育 学以实践哲学和心理学为基础。杜威则在 其实用主义的哲学和机能主义心理学基础 上建立教育理论。在现代,教育哲学、教 育心理学和教育社会学都已成了相对独立 的学科。
可以称为关于共产主义教育的科学。”
(2)日本学者的观点: 唯有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教育学
才能成为科学。
日本学者村井实在《教育学的理
论问题》一书的序章《什么是教育》
中认为:唯有以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
教育学才能成为科学。 “教育问题”
是随着“如何教育”的发问才发生的。
有了教育问题,才有教育的常识,而
教育学原理
教育学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知识 结构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教育学原理是教育
门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对其他门类专业则可做
为拓宽知识面或调整知
识结构的一门人文学科。
教育学科
第一章 导论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的研究内容 教育学的功能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面临的挑战
教育学原理第一章教育的本质ppt课件
ppt课件CONTENTS•教育本质概述•教育本质特征分析•不同流派对教育本质认识比较•当代社会背景下教育本质新内涵探讨•总结:全面把握和深入理解教育本质教育本质概述01教育定义及功能教育定义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功能教育具有促进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教育能够促进个体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的发展。
社会发展功能教育能够推动社会进步,促进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
教育与社会关系教育与社会生产力教育受社会生产力的制约,同时也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教育与社会政治教育受到社会政治制度的影响,同时也对社会政治制度起着维护或变革的作用。
教育与社会文化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同时也对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教育历史发展阶段原始社会的教育教育起源于劳动,原始社会的教育主要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
古代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内容以人文知识为主。
近代社会的教育近代社会的教育开始走向普及化和义务化,教育内容逐渐增加了自然科学知识。
现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具有多元化和民主化的特点,教育内容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创新性。
教育本质特征分析02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具有各种素质和能力的人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通过提供系统的知识和技能训练,帮助学生掌握专业领域的核心能力和素质。
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
培养人才为核心任务教育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方式,向学生传授各种学科知识和技能。
教育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强调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包括沟通、协作、领导力等。
教育还承担着传递社会价值观和道德规范的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传授知识、技能与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和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
教育通过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和全球视野的人才,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024年度-《教育学原理》全套课件完整版x
12
PART 03
教育制度、政策与法规分 析
REPORTING 13
教育制度类型及其特点比较
01
02
03
学制类型
包括双轨制、单轨制和分 支制等,各种类型学制在 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 具有不同的特点。
教育行政体制
包括中央集权制、地方分 权制和教育行政合作制等, 各种体制对教育政策制定 和实施具有重要影响。
加强国际化协同育人合作
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和实践经验,加强与国际教育组织和机构的 合作交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
32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33
主要流派
教育学的主要流派包括实证主义教育学、解释主义教育学、批判理论教育学和 建构主义教育学等。这些流派在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差 异。
5
教育学核心思想及理论框架
核心思想
教育学的核心思想包括教育公平、教育民主化、教育终身化、 教育个性化等。这些思想强调教育的普及性、平等性和多样性, 以及尊重人的个性和差异。
学校应注重个性化教育,关注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支持, 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30
社会在协同育人中支持网络构建
社会是育人的广阔天地,承担着 提供实践平台、拓展学生视野、 促进学生社会化进程的责任。
社会应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成 长的环境,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机 会和志愿服务岗位,引导学生积
教育功能的特点
客观性、多样性、整合性、方向性。
10
价值取向在教育中作用探讨
价值取向的定义
价值取向是价值哲学的重要范畴,它指的是一定主体基于自己的价值观在面对或处理各种矛盾、冲突、关 系时所持的基本价值立场、价值态度以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价值取向。
教育学原理课件完整
第二章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教育的概念 教育的结构与功能 教育的本质 教育的起源 教育的发展
第二章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的词源
(一) 中文的“教育”词源与词义 中国商代甲骨文中就有“教”和“育”
两个字,而且是独立运用的两个词。 • “教”的词义有以下七个:教育;教导、
二、凝练教育艺术
教育学研究的实践指向是凝练教育的艺术。
所谓教育艺术,是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在遵 循教育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综合地、灵活地运 用教育原则,并通过比较完美的教育双边活动, 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方法等方面稳定、综合地 表现出来的具有创造性和感染力的教育个性特点 和美感。
三、总结教育经验
1、教育的本体功能 教育的本体功能即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
职能。教育的本体功能可以概括为以下三 方面: (1)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的进 程——人的培养; (2)人类精神文明的传递与继承——社会遗 传; (3)经验和人才的选择——科学筛选。
2、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的社会功能即教育通过自身职能的 正常履行而产生的一种社会功效。
• (1) 在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首先是一 个求知者
• (2) 受教育者是一个不成熟的个体 • (3) 受教育者是一个缺乏技能的个体 • (4) 受教育者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个体 • (5) 受教育者具有能动性、独立性、选
择性和创造性
3.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以下意义:
(1) 教育内容是联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 中介;
当时的人文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如意大利的维多利 诺(Vittorino daFeltre,1378—1446)、法国的拉伯雷 (Rabelais,1483—1553)等都是重要的代表人物。他们 对封建教育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批判经院学派那种脱离实 际、摧残儿童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他们主张热爱学生和尊 重学生,提倡采用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和积极性的教育内容 和方法,这些都为新兴资产阶级教育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教育学原理ppt课件
遗传、环境和教育之间的关系
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人的发展提 供了可能性,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环境 对人的发展有深刻的影响。如果离开后天的环境、 教育和主观努力,人的潜能是不能得到充分发展 的,人的知识、才能、思想、观点、性格、爱好、 道德品质都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 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素质所 给予人的发展 的可能性便不能变为现实。
深层结构(本质)
表层结构:教育现象 如:中考补课潮、高考移民大军、幼儿园收费、 校园暴力、国检、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等等。 中层结构:教育特征 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有机构、强制性、免 费性、民族性、民主性等等。 深层结构:教育本质 教育是灵魂的转向 教育是生生不息的生命活动,是对生命的的解读 和信仰 教育是幸福的必由之路等等
教育与人的自由、幸福
教育使人获得生存的技能,使人具有自我解放的意识, 给与人自我解放的能力,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的自由 发展。 教育何以能促进人的幸福 幸福是个体生存和发展需要获得满足的客观状态,幸 福感则是对幸福的体验,即个体对生存和发展需要获 得满足的一种体验或者认知。 主体需要的复杂性和幸福观的多元性导致幸福感不会 是十全十美:有时起伏跌宕、“百感交集”;有时 “生在福中不知福”;有时会陶醉于小得,甚至沉迷 于病态虚幻,没有幸福却有幸福感。
劳动起源说 代表人物:马克思主义影响下的苏联及我国部 分教育学者的观点。 主要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 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 统一。依照马克思的观点,首先推动教育起 源的直接动因是生产过程中人们需要传递生 产和生活经验;其次也与人类自身发展的需 要有关。强调了教育的社会性。 哲学基础:恩格斯的劳动学说,马克思客观唯 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教育学原理ppt课件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一、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从奴隶社会到17世纪中叶文艺复兴时期。 欧洲:古希腊罗马—资产阶级革命前 (公元前5世纪—公元16世纪) 中国:春秋战国—清朝末年 (公元前6世纪—公元19世纪末)
教育的理论和实际问题。 1632年他所著的《大教 学论》,是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他对世
界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在世界教育 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孔子
孔子一生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神是 聚徒讲学和整理古代文化,弟子三千, 精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在文化教育方面 有两大贡献:第一,整理和保存了我国 古代文化典籍;第二,开创私人讲学之 风,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成为我国 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豫。就是预防,禁于未发,消灭于萌芽状态。
时。就是及时,善于抓住适当的时机,及时施教。
孙。就是顺序,也就是循序渐进。
摩。就是相互观摩,同学之间取长补短。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在日常生活中,随处都可以看到浪费 粮食的 现象。 也许你 并未意 识到自 己在浪 费,也 许你认 为浪费 这一点 点算不 了什么
教育学原理(PPT)
2.六因素说
教育手段 教育手段是教育活动的基本条件。教
育手段就是之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 教育者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完成一 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在共同的活动过程中 所采用的特定方法和措施。教育手段主要 有语言、直观、训练、陶冶、评价等基本 类别。
2.六因素说
教育途径
教育途径是培养人的渠道。教育要实 现一定的目的,不仅需要相应的手段,也 要通过合适的渠道。教育的基本途径有教 学、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其中教学 是最主要、最基本的培养人的途径,人的 知识、技能的获得与思想品德的形成等都 离不开教学这个途径。因此,学校工作必 须以教学为主。
1. 教育的词源(中国)
2.历史上的思想家对“教育”的理解
《中庸》:“修道之谓教” 《荀子·修身》:“以善先人者谓之
教” 《学记》:“教也者,长善而救其
失者也” 《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
所效也”,“育,养子使做善也。”
2.历史上的思想家对“教育”的理解
“教育”词语的出现:
《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 而王天下者不存焉。父母俱存,兄弟 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府不怍 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三乐也。”
三、教育的起源
生物起源论 心理起源论 劳动起源论
1.生物起源论
利托尔诺(Charle Letourneau)
“从观察得到的,互相有联系的许多事实已 无可争辩地向我证实:兽类教育和人类教育在根 本上有同样的基础;由人强加的人为的教育,可 以动摇甚至改变动物的,被称为本能的倾向,并 反复教它们具有一些新的倾向;为取得这一结果, 通常只要让年幼动物反复地练习并恰当地利用奖 励也就够了。由此不难看出,人类教育的进行与 动物的教育差别不大,在低等人种中进行的教育, 在许多动物对其孩子进行的教育甚至相差无几。”
《教育学原理》ppt课件完整版
德育的过程与规律
教育引导规律
德育需要教师的教育引导,通过言传身教、 榜样示范等方式进行。
实践锻炼规律
德育注重实践锻炼,通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志愿服务等活动培养其道德品质。
德育的方法与途径
说服教育法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
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
引导学生将道德认知转化为实际行动,形 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学生的道德认知
使学生了解社会道德规范,形成正确的道 德观念。
锻炼学生的道德意志
帮助学生形成坚定的道德信念和意志力, 以抵御不良诱惑。
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
引导学生体验道德情感,培养其对美好事 物的向往和追求。
德育的过程与规律
03
教育制度与教育体制
Chapter
教育制度的概念与类型
教育制度的概念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它包 括教育的方针、政策、法律、规章等,是教育发展的基础。
教育制度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教育制度可分为不同类型,如双轨制、单轨制、分支制等。 这些类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域文化中有所体现。
课程与教学的互动关系 课程与教学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一方面,课程为教学提供了内容和目标;另一方面,教 学通过对课程的实施和深化,不断推动课程的发展和完善。同时,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问题也为课程的 改进提供了重要依据。
05
德育原理
Chapter
德育的概念与任务
德育的概念
德育是指通过教育引导,使学生形成符合 社会要求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价值观 的教育过程。
教育学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从个体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往往把“教育” 等同于个体
• 的学习或发展过程,
• 以上这两种定义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教育活动的某些本质 属性,对于理解教育活动都是有价值的。
《教育学原理》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
第一节 “教育"的概念
• “教育”概念是教育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和核心范畴。教育学的其他一些概念及由
其所构成的教育命题都是以这一概念的某
种界定为基础的,都是围绕着这一概念展
开的。不对“教育”这个基本概念有一个
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理解,就不能很好地把
握上述这些范畴和命题。
本应具有的规定性;狭义的“教育”定义在定义项中出现 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概念,犯了循环定义的毛病。
• 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 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 (一)定义描述了教育”的“实践性” • (二)定义强调了教育活动的“交往性” • (三)定义强调了教育活动的“动力性” • (四)定义强调教育活动的“社会性”
•
以上这两种定义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教育活动的某些
本质属性,对于理解教育活动都是有价值的。
•
但是,这两种定义也存在着各自的缺陷。单纯地从社
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往往会把‘‘教育”看成是一
种外在的强制过程,忽略个体内在需要和身心发展水平在
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而且,广义的“教育”定义过于
宽泛,几乎可以看成是“生活”的同义词,从而失去了它
•
第二节 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 一、教育的起源
• 教育的起源问题既是教育史研究中的一 个重要问题,也是教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 要问题。对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具有极其 重要的学术价值。
•
• (一)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 这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所有的宗教都持这种观点,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也有人持这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 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 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朱熹在《<大学章 句>序》中就说,人天生都被赋予仁义礼智的本性,但由于各人气质 不同,有的人不能明白并保全自己的本性,一旦有聪明睿智并能保全 自己本性的人出现,上天就会派他做众人的教师,以帮助众人恢复本 性,这就是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等人以及司徒、典乐职位出现的 原因。也就是说,教师的出现,乃至整个教育的产生,都体现了上天 的意志(“天命”)。这种观点是根本错误的,是非科学的。之所以如此, 主要是因为受到当时在人类起源问题上认识水平的局限,从而自然不 能正确提出和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
• (二)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 该学说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社会学家、哲学家勒
图尔诺(1831~1902)与英国的教育学家沛西·能 (1870~1944)。图尔诺在《人类各种人种的教 育演化》(1900)一书中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 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之外,甚 至存在于动物界。不仅在脊椎动物中存在教育, 甚至在非脊椎动物中也存在教育。他把老动物对 小动物的爱护照顾都说成是教育,认为在动物界 也存在着“教师”和“学生”,存在着“知识"和 “技巧”
• 的学习。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 改善和发展。
• (三)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 这在学术界被认为是对教育生物起源学说的批判。其代
表人物 • 为著名的美国教育史家孟禄(1869—1947)。他认为,在
原始社会中尚未有独立的教育活动,也就是说,尚未有我 们今天的制度化的教育活动。原始教育形式和方法主要是 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表面上来看,这 种观点不同于生物起源说,但是仔细考虑,却也离生物起 源学说不远。因为如果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 行为的“无意识的模仿”的话,那么这种“无意识的"模 仿就肯定不是获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是先天的而不是 后天的,也就是说,是本能的,而不是文化的和社会的。 只不过,这种本能是人类的类本能,而不是动物的类本能, 这是孟禄比勒图尔诺和沛西·能进步的地方。
• 一、“教育”的概念
•
一般说来,人们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给“教育”下定
义的,一个是社会的角度,另一个是个体的角度。
• 从社会的角度来定义“教育”,一般把“教育’’定义区 分为不同的层次:(1)广义的,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 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2)狭义的,主要
指学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
• (四)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 对于教育起源问题进一步深人的解释是 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产 生的。这就是教育的劳动起源说。教育的 劳动起源说也称教育的社会起源说,它是 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 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 指导下形成的。
• 二、教育的发展 • 根据生产力标准,人类社会和教育可划分为古代社会(以使用 • 手工具为标志,又可分为原始社会、古代文明社会)、古代教育 • (原始教育、古代学校教育)和现代社会(以使用大机器为标志。 • 又可分为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现代教育。根据生产关 • 系标准,人类社会和教育可以划分为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教育—— • 奴隶社会、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教育——资本主 • 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教育——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教 • 育。以生产力标准对社会和教育的划分是根本的,以生产关系标准 • 对社会和教育的划分是补充。就是说,从古至今的教育可划分为原 • 始教育、古代学校教育和现代学校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 • 教育可视为古代学校教育的亚阶段,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 可视为现代教育的亚阶段。
• 三、学校教育的基本要素
• (一)教育者,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材的设 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加教育活动的 其他人员
• (二)受教育者,即各级各类学生,也即教育的对象
• (三)教育影响,即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作用于学生的 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传 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从内容上 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从形式上说, 主要就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