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中国的气象灾害(讲课)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第2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2.4 中国的气象灾害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第2章 中国的自然灾害 2.4 中国的气象灾害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
1 新情境·激趣引航 中央气象台监测,在西北太平洋地区目前有 3 个台风活动,分别 为今年第 9 号台风“灿鸿”、第 10 号台风“莲花”和第 11 号台风“浪 卡”。其中,预计 7 月 9 日前后,“灿鸿”和“莲花”将以双台风的 方式影响我国东南海域及沿海地区,气象专家提醒,台湾、浙江、福 建等地需提早做好防御台风的措施。
三、寒潮灾害 1.每年春、秋两季有两个寒潮高峰期,即 3~4 月和 10~11 月, 前者更强。春、秋季节爆发的寒潮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2.路径:偏西路径、偏北路径、东北路径。 3.影响地区:除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寒 潮影响。发生频次高,东北地区最多,华北次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 流域,华南最少。 4.各地灾害表现:北方主要表现为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等; 南方主要表现为降温、冻害、雨雪等。
【小结】 本题组考查我国的旱灾时空分布及地区分布。解题的 关键需全面了解我国的干旱灾害。
跟踪练习 1 下图为西南地区多年平均气温和降水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描述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点。 (2)推断这种变化可能产生的气象灾害,并简述其危害。
【解析】 (1)读图,根据图中曲线判断,图示气温呈上升趋势, 降水量总体上减少。
【解析】 第(1)题,根据影响我国台风路径的划分,台风“凡比 亚”的路径为西北移路径。第(2)题,根据表格中的最大风速数据可得 出答案。第(3)题,根据表格中 9 月 20 日 5 时的经纬度数据进行区域 定位即可。
【答案】 (1)B (2)C (3)B
要点三 寒潮灾害 1.发生时间:9 月至次年 5 月。 2.源地:北方大陆与冰雪洋面。 3.路径 偏西路径——经新疆和蒙古高原向日本海及东海北部移动。 偏北路径——经蒙古高原向我国南方移动。 东北路径——经日本海或我国东北向我国东部沿海侵入。

2[1].4中国的气象灾害(讲课)

2[1].4中国的气象灾害(讲课)
旱”
当夏季风势力强,到达北方早,停留时间过长,则
(1)干旱发生的季节往往与当地作物的生长发 育季节相吻合,加重了农牧业灾情。 (2)我国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特别是北方耕 地多、城市和人口密集,但水资源少,造成北方 城市十分缺水。 开源: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植树造林,涵养水源。
塔里木盆地 (1)西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两大盆地是:___________ 柴达木盆地 盆地。(4分) 盆地、__________ (2)西北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地理区域有: 准噶尔盆地 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 ______________ 黄土高原 高原和________________ 华北平原 ____________ 平原。(6分) (3)说明图5中强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特点。(7分) ①干旱、半干旱(缺水) ②沙漠(荒漠和黄土)广布 ③植被稀疏
二、台风灾害
1、我国遭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原因) 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由于西太平洋 台风具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特征,因此, 我国极易遭受台风的袭击。
2、台风发生的时间: 主要为盛夏至秋初 沿海重、 3、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 南方重。
5)试评价台风的功与过。 过:台风登陆时带来的强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大 量的财产损失和部分的人员伤亡,并可能引发山洪、滑 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功:台风登陆能够给陆地带来大量降水,同时也可 以缓解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伏旱旱情。
7、阅读以下材料和图甲,图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发生里氏 8.0级强烈地震,地震造成了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汶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居阿坝藏族羌族自 治州东南部,岷江上游,矿产资源和动植物资源富足, 旅游资源更是别具一格,拥有卧龙自然保护区、三江 生态旅游风景区等自然景观以及禹、羌文化和三国文 化遗址等人文景观资源。汶川县既是“中国民族民间 艺术之乡——羌绣之乡”,也是动物活化石——大熊 猫的故乡,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熊猫研究中心卧龙就 在县之西南部。汶川是阿坝州的南大门,也是阿坝州 的“工业经济走廊”。

《中 国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 讲义

《中 国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 讲义

《中国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讲义一、气象灾害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中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

(一)干旱干旱是指长期无雨或少雨,导致土壤水分不足、作物缺水枯萎,甚至河流干涸、人畜饮水困难的一种气象灾害。

中国干旱灾害频繁发生,尤其在华北、西北和西南等地。

干旱不仅影响农业生产,还会对工业、城市供水等造成严重影响。

(二)暴雨暴雨是指短时间内降雨量很大的降水过程。

暴雨常常引发洪涝灾害、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在中国,暴雨主要集中在夏季,南方地区的暴雨次数和强度通常高于北方。

(三)台风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

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常常给沿海地区造成巨大的破坏。

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是台风频繁侵袭的区域,每年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四)寒潮寒潮是一种大规模的冷空气活动,会带来剧烈的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

寒潮对农业、交通、能源等领域都有较大的影响,在中国北方地区较为常见。

(五)高温高温天气指的是气温异常升高,超过人体和环境的正常承受范围。

高温会导致中暑、热射病等疾病的发生,也会对农业生产、电力供应等产生不利影响。

二、洪涝灾害洪涝灾害是由于降水过多或过于集中,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淹没低洼地区的现象。

(一)形成原因1、气候因素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这是洪涝灾害形成的主要气候原因。

2、地形因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地区容易积水成涝。

例如,平原地区的河流中下游、沿海地区等。

3、水系因素河网密度大、河道弯曲、水系支流多等水系特征,容易导致洪水排泄不畅,增加洪涝灾害的风险。

4、人类活动城市化进程加快,地面硬化面积增加,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大;围湖造田、侵占河道等行为,降低了河湖的调蓄能力,都加重了洪涝灾害的危害程度。

(二)危害1、对农业的影响淹没农田,冲毁农作物,导致粮食减产甚至绝收,影响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

课件6:2.4 中国的气象灾害

课件6:2.4 中国的气象灾害

2.华北冬季降水比春季少,为什么我们不说它 “冬旱”更为严重? 春季正值冬小麦生长季节,降水少可能严重影响 小麦的生长。冬季,冬小麦越冬,处在休眠状态, 降水少不影响小麦的生长与收成,因此不造成灾 害。所以没有“冬旱”之说。
谢谢观看!

思考 为什么四川盆地、广东、海南、台湾一带 及西藏、云贵高原寒潮不易侵入? 【提示】 寒潮在南侵过程中,受沿途阴山、秦 岭、南岭等东西走向山脉的阻挡,势力不断减弱, 四川盆地、广东、台湾、海南等地区,受寒潮的 影响相对较少。云贵高原对势力较弱的冷空气有 阻挡作用,所以不易受到寒潮的影响;青藏高原 则因海拔特别高而使寒潮不易侵入。
防治沙 植树造林、种草, 增加地表植被覆盖, 尘暴最 这样可以减小风速, 降低沙尘暴的动 有效的 力条件;增加湿度, 调节并改变局部 人类行 地区的热力条件, 可以减轻沙化, 降 为 低沙尘暴的物质来源条件
思考 1.搜集资料,分析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的原因。 华北沙尘暴多发的原因为: ①由于气候干旱,土壤疏松干燥,风力对土壤的 侵蚀越来越严重。 ②在日益增长的人口压力下,人们毁林开荒、乱 砍滥伐森林,使得森林覆盖率降低。 ③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过度放牧,滥挖药材, 使得森林草原急剧退化。沙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 导致沙尘暴多发。
三、寒潮灾害
1.发生时间
2.源地与路径
我国寒潮的主要路径
偏西路径: (西伯利亚)→新疆或蒙古高 原→日本海及东海北部 偏北路径: (西伯利亚)→蒙古高原→我 国南方 东北路径: (西伯利亚)→日本海或我国 东北→我国东部Hale Waihona Puke 海3.山地对我国寒潮的影响
(1)山地阻挡:尤其东西向山脉(天山、阴山、秦岭、南岭…) 山脉北侧(迎风坡): 冷空气堆积,寒潮灾害加剧 山脉南侧(背风坡): 相对温暖,寒潮灾害减弱

中国的气象灾害PPT课件(上课用)1 人教课标版

中国的气象灾害PPT课件(上课用)1 人教课标版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列夫·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约翰·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别林斯基、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 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高士其 3、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谢觉哉、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11、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12、不管做什么都不要急于回报,因为播种和收获不在同一个季节,中间隔着的一段时间,我们叫它为坚持。 13、你想过普通的生活,就会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过最好的生活,就一定会遇上最强的伤害。这个世界很公平,想要最好,就一定会给你最痛。
5.影响地区:
除青藏高原、滇南谷地外,全国大部 分地区受到寒潮影响。发生频次高,东北地 区最多,华北次之,再次为西北和长江流域, 华南最少。

中国的气象灾害(经典课件)

中国的气象灾害(经典课件)

5、防治措施:
① 植树造林、种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以减小风 速、增加湿度、减轻沙化,降低沙尘暴的基本条件。 ②其次加强沙尘暴监测、预警;
2000年4月6日中国北方沙尘暴的走向 和覆盖范围。
P54思考题:
1.分析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的原因。
提示: 华北沙尘暴多发的原因有: ①冬春冷空气活动多 ②由于气候干旱,土壤疏松干燥。 ③人口压力大,人们毁林开荒,森林覆盖率降 低;过度放牧,草原退化、沙化土地面积不断扩 大,导致沙尘暴多发。
风暴潮:是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 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 陆的现象。
危害地区:广泛 发生在辽东湾到 北部湾沿海。东 南沿海主要为台 风风暴潮,其中 长江口、钱塘江 口、珠江三角洲、 台湾、海南等地 受灾最为严重。
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台风造成的 经济损失有逐年成倍增长的趋势。
沿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五、气象灾害多发区
——华北地区
1、最常发生的气象灾害:
干旱、寒潮、沙尘暴、冰雹、干热风、霜冻等, 其中干旱—沙尘暴和干旱—虫灾是主要的气象灾害。
2、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读图2.36,了解以下内容: (1)干旱是华北地区最主要的气象灾害 (2)导致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既有自 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
7、试评价台风的功与过。
8 (提示:上海虽然受灾,但却没 有成灾与该城市的防御能力强有密 切关系。 台风登陆会带来大量降水,可以 缓解当地的旱情。)
①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虽然受灾,但却没有成 灾,原因是什么? ②台风登陆对区域旱情有什么影响?
(2006年高考北京卷)下图是北半球易形成台风海 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如何判断易发生旱灾的地区?

《中 国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 讲义

《中 国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 讲义

《中国的气象灾害和洪涝灾害》讲义一、气象灾害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中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发生频繁、灾害种类繁多、造成损失严重的国家之一。

(一)干旱干旱是在较长时间内,因降水量比常年平均值显著偏少而导致的一种气象灾害。

在中国,干旱的分布范围广泛,几乎涵盖了全国各个地区。

华北地区由于降水较少,工农业用水量大,常常发生春旱;长江中下游地区则多在夏季出现伏旱。

干旱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影响水资源的供应,还可能引发森林火灾等次生灾害。

(二)暴雨暴雨是指短时间内降下大量的雨水。

中国的暴雨具有季节性、区域性和局地性的特点。

夏季是暴雨的多发季节,南方地区的暴雨频次和强度通常高于北方。

暴雨容易引发洪涝灾害、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给交通、建筑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三)台风台风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气旋。

每年夏秋季节,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常受到台风的侵袭。

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和风暴潮,会造成房屋倒塌、船只沉没、农作物受损等严重后果。

但台风也能带来一定的降水,缓解一些地区的旱情。

(四)寒潮寒潮是一种大规模的冷空气活动,会带来剧烈的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

寒潮主要影响中国的北方地区,给农牧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五)雷电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一种放电现象。

在中国,雷电活动频繁,尤其是在夏季。

雷电可能会击中建筑物、电力设施、树木等,引发火灾和人员伤亡。

二、洪涝灾害洪涝灾害是因持续性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淹没大片地区,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灾害。

(一)形成原因1、自然因素(1)气候因素: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容易形成洪涝灾害。

(2)地形因素:地势低洼的地区,排水不畅,容易积水成涝。

(3)水系因素:河流流域面积广、支流众多、河道弯曲、水系紊乱等,会导致洪水排泄不畅。

2、人为因素(1)破坏植被:人类活动导致森林、草地等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泥沙含量增加,河道淤积,降低了河道的行洪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