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广东省高考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含答案word版

合集下载

2011年高考广东卷理综物理答案及详解

2011年高考广东卷理综物理答案及详解

2011年高考广东卷理科综合A卷——物理单选(4分每小题)13.如图3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A.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14.图4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N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M可沿N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M向下滑动的过程中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15.将闭合多匝线圈置于仅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关于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数无关B.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D.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始终相同16.如图5所示的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两根弹簧,连接点P在F1、F2和F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F1 > F2> F3B. F3 > F1> F2C. F2> F3 > F1D. F3> F2 > F1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7.如图6所示,在网球的网前截击练习中,若练习者在球网正上方距地面H处,将球以速度v沿垂直球网的方向击出,球刚好落在底线上,已知底线到网的距离为L,重力加速度取g,将球的运动视作平抛运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球的速度vC.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等于LD.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与球的质量有关18.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C.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D.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20.已知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自转周期为T ,地球同步卫星质量为m ,引力为G 。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广东卷)物理-普通用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广东卷)物理-普通用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广东卷)物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1.如图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A. 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B. 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C. 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D. 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2.如图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N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M可沿N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M向下滑动的过程中A.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B.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C. 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D. 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3.将闭合多匝线圈置于仅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关于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数无关B.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C.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D. 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始终相同4.如图所示的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两根弹簧,连接点P在、和三个力作用下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C.D.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0分)5.如图所示,在网球的网前截击练习中,若练习者在球网正上方距地面H处,将球以速率v沿垂直球网的方向击出,球刚好落在底线上.已知底线到网的距离为L,重力加速度取g,将球的运动视作平抛运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球的速率v等于B. 球从击出至落地所用时间为C. 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等于LD. 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与球的质量有关6.双选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B. 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C. 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D. 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7.双选如图左侧的调压装置可视为理想变压器,负载电路中R,、为理想电流表和电压表.若原线圈接入如图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电流表的示数为B. 原、副线圈匝数比为C. 电压表的示数为电压的有效值D. 原线圈中交变电压的频率为8.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地球同步卫星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有关同步卫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B. 卫星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C. 卫星运行时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为GD. 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9.双选如图为静电除尘器除尘机理的示意图.尘埃在电场中通过某种机制带电,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以达到除尘目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到达集尘极的尘埃带正电荷B. 电场方向由集尘极指向放电极C. 带电尘埃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同D. 同一位置带电荷量越多的尘埃所受电场力越大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6.0分)10.如图所示,在以O为圆心,内外半径分别为R和R的圆环区域内,存在辐射状电场和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内外圆间的电势差U为常量,R R,R R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粒子从内圆上的A点进入该区域,不计重力.已知粒子从外圆上以速度v射出,求粒子在A点的初速率v的大小.若撤去电场,如图,已知粒子从OA延长线与外圆的交点C以速度v射出,方向与OA延长线成角,求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及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在图中,若粒子从A点进入磁场,速度大小为v,方向不确定,要使粒子一定能够从外圆射出,磁感应强度应小于多少?11.如图所示,以A、B和C、D为端点的两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于竖直平面内,一滑板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左端紧靠B点,上表面所在平面与两半圆分别相切于B、C一物块被轻放在水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E点,运动到A时刚好与传送带速度相同,然后经A沿半圆轨道滑下,再经B滑上滑板.滑板运动到C时被牢固粘连.物块可视为质点,质量为m,滑板质量M m,两半圆半径均为R,板长l R,板右端到C的距离L在R LR范围内取值,E距A为S R,物块与传送带、物块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重力加速度取g求物块滑到B点的速度大小;试讨论物块从滑上滑板到离开滑板右端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与L的关系,并判断物块能否滑到CD轨道的中点.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使两个铅柱结合在一起而不脱落,D项正确.2.【答案】A【解析】M筒向下滑动的过程中压缩气体,对气体做功,又由于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的内能增加,A项正确.3.【答案】C【解析】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即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C项正确;根据楞次定律可知,当原磁场减小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才与其方向相同,D项错误.4.【答案】B【解析】【分析】对结点进行正交分解。

【物理】2011年高考试题——(广东卷)

【物理】2011年高考试题——(广东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5、将闭合多匝线圈置于仅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关于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数无关 B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C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D 、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始终相同 答案:C解析: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S BE n n ttϕ∆∆==∆∆,选项A 错误。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大,并不代表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大,选项B 错误,C 正确。

由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产生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

选项D 错误。

16、如图5所示,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两根弹簧,连接点P 在F 1、F 2和F 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F 1>F 2>F 3 B 、F 3>F 1>F 2 C 、F 2>F 1>F 3 D 、F 3>F 2>F 1 答案:B图5解析:由于在F1、F2和F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合力为零,现力F1与F2垂直,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由角度及几何关系可得:F3>F1>F2,B正确。

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答案:C D解析:光电流的大小与入射光的强度相关,A错误。

产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或等于被照射材料的极限频率。

入射光的频率达不到极限频率,增加照射光的强度是不能产生光电流的,所以B错误,C、D正确。

2011广东高考理综物理试题

2011广东高考理综物理试题

2011广东高考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3.如图3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A.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14.图4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N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M可沿N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M向下滑动的过程中()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15.将闭合多匝线圈置于仅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关于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数无关B.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D.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始终相同16.如图5所示的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两根弹簧,连接点P在F1、F2和F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F1 > F2> F3B. F3> F1> F2C. F2> F3> F1D. F3> F2> F1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7.如图6所示,在网球的网前截击练习中,若练习者在球网正上方距地面H 处,将球以速度v 沿垂直球网的方向击出,球刚好落在底线上,已知底线到网的距离为L ,重力加速度取g ,将球的运动视作平抛运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球的速度v 等于L2HgB.球从击出至落地所用时间为2HgC.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等于LD.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与球的质量有关18.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 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C.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D.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19.图7(a )左侧的调压装置可视为理想变压器,负载电路中R=55Ω,,为理想电流表和电压表,若原线圈接入如图7(b )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为110V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的示数为2A B 、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2C 、电压表的示数为电压的有效值D 、原线圈中交变电压的频率为100HZA V20.已知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自转周期为T ,地球同步卫星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

广东高考历年真题之广东高考理综(物理部分)含答案

广东高考历年真题之广东高考理综(物理部分)含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M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芝13. (2011广东理综• 13)如图3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i原因是A. 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B. 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C. 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D. 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答案】D【解析】考查分子力、大气压力、万有引力之间的区别。

选D•、选项主要图314. (2011广东理综・14)图4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 、N 洌同itijffi'ra j 一正质量的气体,M 可沿N 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M 向下滑动的过程中A. 外界对气体做功,B. 外界对气体做功,C. 气体对外界做功,D. 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气体内能减小 气体内能增大气体内能减小【答案】A【解析】由热力学第二定律△U=Q+W, 2=0, W>0, △〃>().瑟15. (2011广东理综・15)将闭合多匝线圈置于仅随时间变化的磁场4于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数无关函4B.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C.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D.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始终相同 【答案】C【解析】由E=N 业错,ArC 正确。

B 原与Bs.的方向可相同亦可相反。

D 错。

选C16. (2011广东理综・16)如图5所示的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两根弹簧,连接点F 在比、形和列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 i >F2>F3B .7^3>尸1>尸2C. F2>F3>F]D. F3>F2>F]【答案】B【解析】由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及三角形知识得B 正确。

广东高考历年真题之广东高考理综(物理部分)含答案

广东高考历年真题之广东高考理综(物理部分)含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3. (2011广东理综·13)如图3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A.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 【答案】D【解析】考查分子力、大气压力、万有引力之间的区别。

选D14. (2011广东理综·14)图4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 、N 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M 可沿N 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M 向下滑动的过程中 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 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答案】A【解析】由热力学第二定律△U =Q +W ,Q =0,W >0,△U >0.选A15. (2011广东理综·15)将闭合多匝线圈置于仅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关于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数无关 B.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 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 D.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始终相同 【答案】C 【解析】由E =tBNS t N ∆∆=∆∆φ,AB 错,C 正确。

B 原与B 感的方向可相同亦可相反。

D 错。

选C16. (2011广东理综·16)如图5所示的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两根弹簧,连接点P 在F 1、F 2和F 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 1>F 2>F 3 B.F 3>F 1>F 2 C.F 2>F 3>F 1 D.F 3>F 2>F 1【答案】B【解析】由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及三角形知识得B 正确。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物理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物理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广东卷)物理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3.如图3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A.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C.铅柱间存在在万有引力作用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答案】D【解析】由于铅柱较软,由于接触面平滑后,用力压紧,使得铅分子间的距离小到分子力起作用的距离,分子引力的作用使铅柱在钩码的牵引下未分开,D正确。

14.图4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N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M 可沿N的内壁上下滑动。

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M向下滑动的过程中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答案】A【解析】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当气体体积变小时,则外界对气体做功,外界对气体做功使气体的内能增大。

A正确。

15.将闭合多匝线圈置于仅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关于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数无关B.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D.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始终相同【答案】C【解析】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S BE n nt tϕ∆∆==∆∆,选项A错误。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大,并不代表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大,选项B错误,C正确。

由楞次定律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产生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有时相同,有时相反。

选项D错误。

16.如图5所示,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两根弹簧,连接点P在F1、F2和F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1>F2>F3B.F3>F1>F2C.F2>F1>F3D.F3>F2>F1【答案】B【解析】由于在F1、F2和F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合力为零,现力F1与F2垂直,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由角度及几何关系可得:F3>F1>F2,B正确。

2011年广东省高考物理试卷答案与解析

2011年广东省高考物理试卷答案与解析

2011年广东省高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4分)(2011•广东)如图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A.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 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考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专题】应用题.【分析】压紧的铅块间分子距离靠近,此时引力发挥了主要的作用,使铅块间有了较大的力的作用.【解答】解:分子间的引力的斥力是同时存在的,但它们的大小与分子间的距离有关.距离稍大时表现为引力,距离很近时则表现为斥力,两铅块紧密结合,是分子间引力发挥了主要作用.故选:D.【点评】了解分子间的作用力,并知道它们的大小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才能根据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2.(4分)(2011•广东)如图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N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M可以在N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M向下滑动的过程中()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考点】热力学第一定律.【专题】计算题.【分析】绝热过程,外界对气体做功,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压强变大,体积变小.【解答】解:M向下滑动,压力与位移同方向,即外界对气体做正功,同时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气体内能一定增加;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问题,同时要能分清绝热过程.3.(4分)(2011•广东)将闭合多匝线圈置于仅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关于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数无关B.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D.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始终相同【考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专题】压轴题.【分析】解答本题应掌握感应电动势取决于磁通量的变化快慢,与磁通量的变化及磁通量无关.【解答】解: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感应电动势E=n,即感应电动势与线圈匝数有关故A错误;同时可知,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有关,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故C正确;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大,但若所用的时间长,则电动势可能小,故B错误;由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故原磁通增加,感应电流的磁场与之反向,原磁通减小,感应电流的磁场与原磁场方向相同,即“增反减同”,故D错误;故选C.【点评】感应电动势取决于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变化快慢,在理解该定律时要注意区分磁通量、磁通量的变化量及磁通量变化率三者间区别及联第.4.(4分)(2011•广东)如图所示的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两根弹簧,连接点P在F1、F2和F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1>F2>F3B.F3>F1>F2C.F2>F3>F1D.F3>F2>F1【考点】力的合成.【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如果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也能处于平衡状态,叫做三力平衡.很显然这三个力的合力应该为零.而这三个力可能互成角度,也可能在一条直线上;对于三力平衡,一般根据“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的关系,借助三角函数、相似三角形等手段求解;或将某一个力分解到另外两个力的反方向上,得到的这两个分力势必与另外两个力等大、反向;对于多个力的平衡,利用先分解再合成的正交分解法.本题对P点受力分析,可以运用合成法、分解法、正交分解法求解.【解答】解:对P点受力分析,如图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F1=F3cos30°=F3F2=F3sin30°=F3因而F3>F1>F2故选B.【点评】物体在三个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要求我们分析三力之间的相互关系的问题叫三力平衡问题,这是物体受力平衡中最重要、最典型也最基础的平衡问题.这种类型的问题有以下几种常见题型:①三个力中,有两个力互相垂直,第三个力角度(方向)已知.②三个力互相不垂直,但夹角(方向)已知《考试说明》中规定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计算只限于两力之间能构成直角的情形.三个力互相不垂直时,无论是用合成法还是分解法,三力组成的三角形都不是直角三角形,造成求解困难.因而这种类型问题的解题障碍就在于怎样确定研究方法上.解决的办法是采用正交分解法,将三个不同方向的力分解到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上,再利用平衡条件求解.③三个力互相不垂直,且夹角(方向)未知三力方向未知时,无论是用合成法还是分解法,都找不到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定量联系,因而单从受力分析图去求解这类问题是很难找到答案的.要求解这类问题,必须变换数学分析的角度,从我们熟悉的三角函数法变换到空间几何关系上去考虑,因而这种问题的障碍点是如何正确选取数学分析的方法.解决这种类型的问题的对策是:首先利用合成法或分解法作出三力之间的平行四边形关系和三角形关系,再根据力的三角形寻找与之相似的空间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相似比求解.④三力的动态平衡问题即三个力中,有一个力为恒力,另一个力方向不变,大小可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均可变,分析第三个力的方向变化引起的物体受力的动态变化问题.这种类型的问题不需要通过具体的运算来得出结论,因而障碍常出现在受力分析和画受力分析图上.在分析这类问题时,要注意物体“变中有不变”的平衡特点,在变中寻找不变量.即将两个发生变化的力进行合成,利用它们的合力为恒力的特点进行分析.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正确画出物体在不同状态时的受力图和平行四边形关系尤为重要.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5.(6分)(2011•广东)如图所示,在网球的网前截击练习中,若练习者在球网正上方距地面H处,将球以速度v沿垂直球网的方向击出,球刚好落在底线上,已知底线到网的距离为L,重力加速度取g,将球的运动视作平抛运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球的速度v等于B.球从击出至落地所用时间为C.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等于LD.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与球的质量有关【考点】平抛运动.【分析】网球做的是平抛运动,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在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分别根据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规律列方程求解即可.【解答】解:网球做的是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匀速直线运动:L=Vt在竖直方向上,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H=gt2代入数据解得:v=,t=,所以AB正确.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初位置是在球网正上方距地面H处,末位置是在底线上,所以位移的大小为,与球的质量无关,所以CD错误.故选AB.【点评】本题就是对平抛运动规律的考查,平抛运动可以分解为在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来求解.位移一定要注意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与物体的路径无关.6.(6分)(2011•广东)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C.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D.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考点】光电效应.【分析】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遏制电压与最大初动能有关,入射光的频率越大.最大初动能越大.光强不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不一定有光电流,在发生光电效应时,入射光的强度影响光电流的大小.【解答】解:A、光电流的大小与光照时间无光,与光的强度有关.故A错误.B、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入射光强,不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故B错误.C、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m=eU c=hγ﹣W0,知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故C正确.D、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故D正确.故选CD.【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掌握光电效应的条件和规律.知道光电流的大小在发生光电效应的前提下,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7.(6分)(2011•广东)图(a)左侧的调压装置可视为理想变压器,负载电路中R=55Ω,A、V为理想电流表和电压表,若原线圈接入如图(b)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为110V,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电流表的示数为2AB.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2C.电压表的示数为电压的有效值D.原线圈中交变电压的频率为100Hz【考点】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专题】交流电专题.【分析】根据图象可以求得输出电压的有效值、周期和频率等,再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即可求得结论.【解答】解:A、根据电路图可知,电阻R的电压为110V,电阻为55Ω,所以电阻R的电流I==A=2A,所以A正确.B、由图可知,输入的电压的有效值为220V,电压表的示数为110V,即为输出的电压,根据电压与匝数成正比可得匝数比为2:1,所以B错误.C、电压表、电流表等的读数都是有效值,所以C正确.D、经过变压器前后电压的频率是不变的,根据图象可知,输出电压的频率为f==Hz=50Hz,所以原线圈中交变电压的频率也为50Hz,所以D错误.故选AC.【点评】掌握住理想变压器的电压、电流之间的关系,最大值和有效值之间的关系即可解决本题.8.(6分)(2011•广东)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地球同步卫星质量为m,引力常量为G,有关同步卫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B.卫星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C.卫星运行时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为D.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专题】压轴题.【分析】同步卫星与地球相对静止,因而与地球自转同步,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可求出相关的量.【解答】解: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F引=F向G=ma向=m=m(R+h)解得a向=(R+h)v=F引=Gh=﹣R故AC错误;由于第一宇宙速度为v1=因而B正确;地表重力加速度为g=因而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关键抓住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卫星转动周期与地球自转同步.9.(6分)(2011•广东)图为静电除尘机理的示意图,尘埃在电场中通过某种机制带电,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以达到除尘目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到达集尘极的尘埃带正电荷B.电场方向由集尘极指向放电极C.带电尘埃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同D.同一位置带电荷量越多的尘埃所受电场力越大【考点】* 静电的利用和防止.【专题】压轴题.【分析】从静电除尘机理出发即可解题.由于集尘极与电池的正极连接,电场方向有集尘极指向放电极.而尘埃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说明尘埃带负电.负电荷在电场中受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力方向相反,根据F=Eq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由于集尘极与电池的正极连接,电场方向有集尘板指向放电极,B正确.而尘埃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说明尘埃带负电,A错误.负电荷在电场中受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力方向相反,C错误.根据F=Eq可得,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是关于静电的防止与应用,要求同学们熟练掌握静电的防止与应用的具体实例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54分)10.(18分)(2011•广东)(1)图1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O、A、B、C、D和E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加速度大小用a表示.①OD间的距离为 1.20cm.②图2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s﹣t2图线(s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加速度大小为0.933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在“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所用器材有:小电珠(2.5V,0.6W),滑动变阻器,多用电表,电流表,学生电源,开关,导线若干.①粗测小电珠的电阻,应选择多用电表×1倍率的电阻档(请填写“×1”、“×10”或“×100”);调零后,将表笔分别与小电珠的两极连接,示数如图3,结果为7.5Ω.②实验中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压,请根据实验原理图4完成实物图5中的连线.③开关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a端.为使小电珠亮度增加,P应由中点向b端滑动.④下表为电压等间隔变化测得的数据,为了获得更准确的实验图象,必须在相邻数据点ab【考点】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分析】(1)精度是1毫米刻度尺读数要估读到毫米的下一位,整数刻度用零补充位置,根据解析式讨论图象斜率的意义.(2)根据多用电表欧姆挡读数=指针指示值×倍率确定如何换倍率.连接实物图时应该注意电表的正负极,其中滑动变阻器应该按照分压式接法连接.【解答】解:(1)①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读数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故拿零来补充估测值位置所以OD间的距离为1.20cm.②由公式S=at2、知图象的斜率表示a,即加速度的二分之一计算斜率得a=2k=0.934m/s2 .(2)①小电珠(2.5V,0.6W),所以小电珠电阻大约是10Ω,粗测小电珠的电阻,应选择多用电表×1倍率的电阻档,结果为7.5Ω②根据实验原理图4完成实物图如图:③为保护小电珠不超过额定电压,开关闭合前,为了安全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a 端,使得灯泡两端电压从零开始变化.为使小电珠亮度增加,P应由中点向b端滑动,灯泡两端电压增大.④为了获得更准确的实验图象,应该在灯泡两端电压从零开始增大的过程中多测量几次,即必须在相邻数据点ab间多测几组数据.故答案为:(1)①1.20;②,0.934;(2)①×1 7.5;②如图,③a、b;④ab.【点评】(1)本题考查了打点计时器实验中图象处理数据的方法,原理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是一道基础题.(2)考查了多用电表的读数和电路图转换为实物图的连接方式,其中滑动变阻器的分压式接法应当注意.11.(18分)(2011•广东)如图(a)所示,在以O为圆心,内外半径分别为R1和R2的圆环区域内,存在辐射状电场和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内外圆间的电势差U为常量,R1=R0,R2=3R0,一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粒子从内圆上的A点进入该区域,不计重力.(1)已知粒子从外圆上以速度v1射出,求粒子在A点的初速度v0的大小;(2)若撤去电场,如图(b),已知粒子从OA延长线与外圆的交点C以速度v2射出,方向与OA延长线成45°角,求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及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3)在图(b)中,若粒子从A点进入磁场,速度大小为v3,方向不确定,要使粒子一定能够从外圆射出,磁感应强度应小于多少?【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牛顿第二定律;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压轴题.【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与磁场中,只有电场力对粒子做功,所以由动能定理可求出初速度.由于粒子从OA延长线与外圆的交点C以速度v2射出,则入射点与出射点连续是弦,因此弦的中垂线与射出速度的垂线交点即为轨道的圆心.从而由几何关系可求出磁感应强度大小及运动的时间.若粒子从A点进入磁场,速度大小一定,方向不定,要使粒子一定能够从外圆射出,粒子在磁场内的运动半径应大于过A点的最大内切圆半径,所以由轨道半径从而求出最小磁感应强度.【解答】解:(1)电、磁场都存在时,只有电场力对带电粒子做功,由动能定理①得②(2)由牛顿第二定律③如图1,由几何关系粒子运动轨迹的圆心O′和半径R则有:R2+R2=(R2﹣R1)2④联立③④得磁感应强度大小⑤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周期⑥由几何关系确定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⑦由④⑥⑦式,得⑧(3)如图2,为使粒子射出,则粒子在磁场内的运动半径应大于过A点的最大内切圆半径,该半径为⑨由③⑨,得磁感应强度应小于【点评】解决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步骤:定圆心、画圆弧、求半径.同时若粒子从A点进入磁场,速度大小一定而方向不定,要使粒子一定能够从外圆射出,求磁感应强度应最大值,则粒子在磁场内的运动半径应大于过A点的最小内切圆半径.12.(18分)(2011•广东)如图所示,以A、B和C、D为端点的两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于竖直平面内,一滑板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左端紧靠B点,上表面所在平面与两半圆分别相切于B、C,一物块被轻放在水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E点,运动到A时刚好与传送带速度相同,然后经A沿半圆轨道滑下,再经B滑上滑板,滑板运动到C时被牢固粘连,物块可视为质点,质量为m,滑板质量M=2m,两半圆半径均为R,板长l=6.5R,板右端到C 的距离L在R<L<5R范围内取值,E距A为S=5R,物块与传送带、物块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数均μ=0.5,重力加速度取g.(1)求物块滑到B点的速度大小;(2)试讨论物块从滑上滑板到离开滑板右端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f与L的关系,并判断物块能否滑到CD轨道的中点.【考点】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的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压轴题.【分析】(1)物块滑到B点经过了两个过程,先是在传送带上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由动能定理可求A点速度;A到B的过程机械能守恒可求B点的速度.(2)首先由动量守恒、动能定理判断物块与滑板在达到相同共同速度时,物块有没有离开滑板;再由物块在C点的速度用机械能守恒判断能否到达CD轨道的中点.【解答】解:(1)设物块运动到A和B点的速度分别为v1、v2,由动能定理得…①由机械能守恒定律…②联立①②,得…③(2)设滑板与物块达到共同速度v3时,位移分别为l1、l2,由动量守恒定律mv2=(m+M)v3…④由动能定理…⑤…⑥联立③④⑤⑥,得l1=2R l2=8R…⑦物块相对滑板的位移△l=l2﹣l1 △l<l即物块与滑板在达到相同共同速度时,物块未离开滑板…⑧物块滑到滑板右端时若R<L<2R,W f=μmg(l+L)…⑨…⑩若2R≤L<5R,W f=μmg(l+l1) (11) (12)设物块滑到C点的动能为E k,由动能定理 (13)L最小时,克服摩擦力做功最小,因为L>R,由③⑩(13)确定E k小于mgR,则物块不能滑到CD轨道中点.答:(1)物块滑到B 点的速度(2)物块不能滑到CD轨道中点.【点评】本题考查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以及有摩擦的板块模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判断物块与滑板在达到相同共同速度时,物块未离开滑板是关键,是一道比较困难的好题.11。

2011年高考试题——理综物理部分(广东卷)解析版

2011年高考试题——理综物理部分(广东卷)解析版

2011广东高考计算题物理解析13.如图3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A.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14.图4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N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M可沿N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M向下滑动的过程中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15.将闭合多匝线圈置于仅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关于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数无关B.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D.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始终相同16.如图5所示的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两根弹簧,连接点P在F1、F2和F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F1 > F2> F3B. F3 > F1> F2C. F2> F3 > F1D. F3> F2 > F1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7.如图6所示,在网球的网前截击练习中,若练习者在球网正上方距地面H处,将球以速度v沿垂直球网的方向击出,球刚好落在底线上,已知底线到网的距离为L,重力加速度取g,将球的运动视作平抛运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球的速度v等于2H gB.球从击出至落地所用时间为2H gC.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等于LD.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与球的质量有关18.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C.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D.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AC20.已知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自转周期为T ,地球同步卫星质量为m ,引力为G 。

2011年高考真题——理科综合(广东卷)物理

2011年高考真题——理科综合(广东卷)物理

2011广东高考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3.如图3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A.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14.图4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N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M可沿N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M向下滑动的过程中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15.将闭合多匝线圈置于仅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关于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数无关B.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D.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始终相同16.如图5所示的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两根弹簧,连接点P在F1、F2和F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F1 > F2> F3B. F3 > F1> F2C. F2> F3 > F1D. F3> F2 > F1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7.如图6所示,在网球的网前截击练习中,若练习者在球网正上方距地面H处,将球以速度v沿垂直球网的方向击出,球刚好落在底线上,已知底线到网的距离为L,重力加速度取g,将球的运动视作平抛运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球的速度v等于L 2H gB.球从击出至落地所用时间为2H gC.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等于LD.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与球的质量有关18.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B.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C.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D.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19.图7(a )左侧的调压装置可视为理想变压器,负载电路中R=55Ω, , 为理想电流表和电压表,若原线圈接入如图7(b )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为110V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电流表的示数为2AB 、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2C 、电压表的示数为电压的有效值D 、原线圈中交变电压的频率为100HZ20.已知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自转周期为T ,地球同步卫星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

2011年高考理科综合(广东卷)-物理试题 word 解析版

2011年高考理科综合(广东卷)-物理试题 word 解析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3.(2011广东理综·13)如图3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A.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答案】D【解析】考查分子力、大气压力、万有引力之间的区别。

选D14.(2011广东理综·14)图4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N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M可沿N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M向下滑动的过程中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答案】A【解析】由热力学第二定律△U=Q+W,Q=0,W>0,△U>0.选A15. (2011广东理综·15)将闭合多匝线圈置于仅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关于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数无关 B.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 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 D.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始终相同 【答案】C 【解析】由E =tBNS t N ∆∆=∆∆φ,AB 错,C 正确。

B 原与B 感的方向可相同亦可相反。

D 错。

选C16. (2011广东理综·16)如图5所示的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两根弹簧,连接点P 在F 1、F 2和F 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F 1>F 2>F 3 B.F 3>F 1>F 2 C.F 2>F 3>F 1 D.F 3>F 2>F 1【答案】B【解析】由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及三角形知识得B 正确。

2011年广东物理高考题

2011年广东物理高考题

4图6图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物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3.如图3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 原因是( )(A )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 (B )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 (C )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 (D )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14.图4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 、N 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M 可以在N 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M 向下滑动的过程中 (A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B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C )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D )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15.将闭合多匝线圈置于仅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关于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数无关(B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C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D )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始终相同16.如图5所示的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两根弹簧,连接点 P 在F 1、F 2和F 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F 1>F 2>F 3 (B )F 3>F 1>F 2 (C )F 2>F 3>F 1 (D )F 3>F 2>F 1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6分,共5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7.如图6所示,在网球的网前截击练习中,若练习者在球网正上方距地面H 处,将球以速度v 沿垂直球网的方向击出,球刚好落在底线上,已知底线到网的距离为L ,重力加速度取g ,将球的运动视作平抛运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球的速度v 等于Lg2H (B )球从击出至落地所用时间为2H g(C )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等于L (D )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与球的质量有关 18.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 (B )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C )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 (D )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 19.图7(a )左侧的调压装置可视为理想变压器,负载电路中R =55Ω表,若原线圈接入如图7(b )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为110V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电流表的示数为2A(B )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2(C )电压表的示数为电压的有效值 (D )原线圈中交变电压的频率为100Hz20.已知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自转周期为T ,地球同步卫星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有关同步卫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s / )(a 7图8图14图(A )卫星距地面的高度为3GMT 2/4π2(B )卫星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C )卫星运行时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为G MmR 2(D )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21.图8为静电除尘机理的示意图,尘埃在电场中通过某种机制带电,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以达到除尘目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到达集尘极的尘埃带正电荷 (B )电场方向由集尘极指向放电极(C )带电尘埃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同(D )同一位置带电荷量越多的尘埃所受电场力越大 34(18分)(1)图14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O 、A 、B 、C 、D 和E 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加速度大小用a 表示。

2011广东高考物理(含答案)

2011广东高考物理(含答案)

2011广东省高考物理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A.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2.下图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N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M可沿N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M向下滑动的过程中()A.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3.将闭合多匝线圈置于仅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关于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数无关B.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C.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D.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始终相同4.如图所示的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两根弹簧,连接点P在F1、F2和F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1 >F2>F3 B.F3>F1>F2C.F2>F3>F1 D.F3>F2>F1二、双选择题5.如图所示,在网球的网前截击练习中,若练习者在球网正上方距地面H处,将球以速度v沿垂直球网的方向击出,球刚好落在底线上,已知底线到网的距离为L,重力加速度取g,将球的运动视作平抛运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球的速度v等于BC.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等于LD.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与球的质量有关6.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B .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C .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D .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7.图(a )左侧的调压装置可视为理想变压器,负载电路中R=55Ω,○A 、○V 为理想电流表和电压表,若原线圈接入如图(b )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为110V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的示数为2A B .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2 C .电压表的示数为电压的有效值D .原线圈中交变电压的频率为100HZ8.已知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自转周期为T ,地球同步卫星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有关同步卫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为B .卫星的运行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C .卫星运行时受到的向心力大小为2MmGRD .卫星运行的向心加速度小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9.下图为静电除尘器除尘机理的示意图.尘埃在电场中通过某种机制带电,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集尘极迁移并沉积,以达到除尘目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到达集尘极的尘埃带正电荷B .电场方向由集尘极指向放电极C .带电尘埃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同D .同一位置带电荷量越多的尘埃所受电场力越大 三、实验题10.(18分)(1)下图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O 、A 、B 、C 、D 和E 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加速度大小用a 表示①OD 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cm .②下图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s —t 2图线(s 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_________,其大小为____________m/s 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在“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所用器材有:小电珠(2.5V ,0.6W ),滑动变阻器,多用电表,电流表,学生电源,开关,导线若干.①粗测小电珠的电阻,应选择多用电表_____倍率的电阻挡(选填“1⨯”、“10⨯”或“100⨯”);调零后,将表笔分别与小电珠的两极连接,示数如图所示,结果为_____Ω.②实验中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压,请根据实验原理图(左)完成实物图(右)的连线.③开关闭合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置于____端.为使小电珠亮度增加,P 应由中点向_____端滑动.④下表为电压等间隔变化测得的数据,为了获得更准确的实验图象,必须在相邻数据点_________(选填 “ab” “bc” “cd” “de”或“ef”)间多测几组数据.四、解答题11.(18分)如图(a )所示,在以O 为圆心,内外半径分别为1R 和2R 的圆环区域内,存在辐射状电场和垂直纸面的匀强磁场,内外圆间的电势差U 为常量,1020,3R R R R ==,一电荷量为+q ,质量为m 的粒子从内圆上的A 点进入该区域,不计重力.(1)已知粒子从外圆上以速度1v 射出,求粒子在A 点的初速度0v 的大小(2)若撤去电场,如图(b ),已知粒子从OA 延长线与外圆的交点C 以速度2v 射出,方向与OA 延长线成45°角,求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及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3)在图(b )中,若粒子从A 点进入磁场,速度大小为3v ,方向不确定,要使粒子一定能够从外圆射出,磁感应强度应小于多少?12.(18分)如图所示,以A、B和C、D为端点的两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于竖直平面内,一滑板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左端紧靠B点,上表面所在平面与两半圆分别相切于B、C.一物块被轻放在水平匀速运动的传送带上E点,运动到A时刚好与传送带速度相同,然后经A沿半圆轨道滑下,再经B滑上滑板.滑板运动到C时被牢固粘连.物块可视为质点,质量为m,滑板质量M=2m,两半圆半径均为R,板长l=6.5R,板右端到C的距离L(在R <L<5R范围内取值=.E距A为S=5R,物块与传送带、物块与滑板间的动摩擦因素均为μ=0.5,重力加速度取g.(1)求物块滑到B点的速度大小;(2)试讨论物块从滑上滑板到离开滑板右端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f与L的关系,并判断物块能否滑到CD轨道的中点.参考答案1.D 2. A 3. C 4.B5. AB 6. CD 7.AC 8. BD 9. BD 10. (1)①1.20; ②a/2;0.933; (2)①1⨯;7.5; ②如下图;③左端;右端; ④ab11. (1)v0=m Uq v 221-; (2)B1=222qR mv ;t =0222R v π;(3)B2<032qR mv12. (1)Rgv B 3=;(2)①R <L <2R 时,)5.6(21)(L R mg L l mg W f +=+=μ;②R L R 52≤≤时,mgRmgR x L mg mgx w f 5.425.4)(2<=∆-+=μμ,即滑块速度不为0,滑上右侧轨道.滑块不能滑到CD 轨道中点.。

2011年高考物理试卷(广东卷)

2011年高考物理试卷(广东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3、如图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原因是( ) A .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 B .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 C .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 D .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14、图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M 、N 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M 可沿N 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M 向下滑动的过程中( ) A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B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 C .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D .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15、将闭合多匝线圈置于仅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中,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关于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线圈的匝数无关 B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越大,感应电动势越大 C .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越快,感应电动势越大 D .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始终相同16、如图所示的水平面上,橡皮绳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两根弹簧,连接点P 在F 1、F 2和F 3三力作用下保持静止。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F 1>F 2>F 3 B .F 3>F 1> F 2 C .F 2>F 3>F 1 D .F 3>F 2>F 1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7、如图所示,在网球的网前截击练习中,若练习者在球网正上方距地面H 处,将球以速度v 沿垂直球网的方向击出,球刚好落在底线上。

已知底线到网的距离为L ,重力加速度取g ,将球的运动视作平抛运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球的速度v 等于Hg L2铅柱B .球从击出至落地所用时间C .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等于LD .球从击球点至落地点的位移与球的质量有关 18、光电效应实验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光照时间越长光电流越大 B .入射光足够强就可以有光电流 C .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D .入射光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子19、图(a )左侧的调压装置可视为理想变压器,负载电路中R =55Ω,○A 、○V 为理想电流表和电压表,若原线圈接入如图(b )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为110V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电流表的示数为2AB .原、副线圈匝数比为1∶2C .电压表的示数为电压的有效值D .原线圈中交变电压的频率为100Hz20、已知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自转周期为T ,地球同步卫星质量为m ,引力常量为G 。

(完整版)广东高考历年真题之年广东高考理综(物理部分)含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版)广东高考历年真题之年广东高考理综(物理部分)含答案,推荐文档

【答案】BD
【解析】电子吸附尘埃使尘埃带负电,受力与电场方向相反,AC 错。F=Eq,故 BD 正确。选 BD
三、非选择题
34. (2011 广东理综·34)(18 分)
寿县一中·《2011−高考试题》──广东理综
主编:毕德照
共 8 页第 4 页
⑴图 14 是“研究匀变数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O、A、B、C、D 和 E 为纸带上六个计
13.(2011 广东理综·13)如图 3 所示,两个接触面平滑的铅柱压紧后悬挂起来,下面的铅柱不脱落,主要
原因是 A. 铅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 B.铅柱受到大气压力作用 C.铅柱间存在万有引力作用 D.铅柱间存在分子引力作用
【答案】D
【解析】考查分子力、大气压力、万有引力之间的区别。选 D
14. (2011 广东理综·14)图 4 为某种椅子与其升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M、N 两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 气体,M 可沿 N 的内壁上下滑动,设筒内气体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在 M 向下滑动的过程中 A.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B.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减小 C.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增大 D.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小
数点。加速度大小用 a 表示
① OD 间的距离为 cm
②图 15 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 s—t2 图线(s 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其大小 为 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⑴答案:1.20a/20.933
①要估读一位,②s=v t+ 1 at2,斜率为 a/2 02
⑵在“描绘小电珠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所用器材有:小电珠(2.5V,0.6W),滑动变阻器,
A.卫星距离地面的高度为3 GMT 2 4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理科综合(物理部分)
本试卷共10页,36小题,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
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
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
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
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
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

共6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理科综合(物理部分)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
二、双项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每小题有两个正确选项,每选对一项得3分,错选、
13.C 解析:铅柱由于分子间的引力而粘在一起,故C 正确。

14.B 解析:在M 向下滑的过程中,气体体积变小,外界对气体做功,W >0,没有热交换,Q=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Q W U +=∆,气体内能增大。

故B 正确。

15.C 解析: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t
n
E ∆∆=φ
可知,C 正确。

16.D 解析:把F 1、F 2、F 3移到一个矢量三角形中,可知F 3对应900, 可知F 1对应600, 可知F 2
对应300.故D 正确。

17.AB 解析:网球做平抛运动有:vt L = 2
2
1gt H =
22H L s +=可知,AB 正确。

18.BD 解析:由光电效应规律及光电效应方程可知AC 错误,BD 正确。

19.AC 解析:电压、电流表表示有效值,故AC 正确。

由图可知频率为50Hz ,由
2
1
21n n U U = 可知,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1,故B 错误。

20.CD 解析:第一宇宙速度是最大运行速度,C 正确;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最大运行加速
度,D 正确;由)()2()
(2
2
h R T m h R Mm G
+=+π可知,AB 错误。

21.AD 解析:电场由电容的正极指向负极,A 正确;由电荷从电容的负极到正极,可知尘埃带
负电,电场力的方向与电场方向相反,BC 错误,由F=qE 及匀强电场可知,D 正确。

三、非选择题
34.(18分)
(1)① 2.20 ②加速度的二分之一 0.923 (2) ①×1 7.5 ②如右图 ③ a 、b
④ ab 解析:因为ab 电流相距太远,可能是直线,也可能先是直线,后是曲线。

35.(18分) 解:
(1)粒子从A 点射出后到外界边界射出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22
101122
qU mv mv =

解得0v =
② (2)撤去电场后,作出粒子的运动轨迹如答图1,设粒子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由牛顿第二
定律 22
2v qBv m r
= ③
由几何关系可知,粒子运动的圆心角为900,则 22212()r R R =- 得
0r = ④
联立③④
得B =

匀速圆周运动周期2
2r
T v π=
⑥ 粒子在磁场中运动时间1
4
t T =
⑦ 联立③⑤⑥⑦,得
t =
⑧ (3)要使粒子一定能够从外圆射出,粒子刚好与两边界相切,轨迹图如答图2
由几何关系可知粒子运动的轨道半径21
102
R R r R -== ⑨
设此过程的磁感应强度为B 1, 由牛顿第二定律23
131
v qB v m r = ⑩
由⑨⑩,得3
10
mv B qR =
⑾ 所以磁感应强度应小于
3
mv qR 36.(18分) 解:(1)设物块到达B 点的速度为v B ,对物块从E 到B 由动能定理得
2
1
5202
B mg R mg R mv μ⋅+⋅=- ①
解得B v = ②
(2)假设物块与滑板达到共同速度v 时,物块还没有离开滑板,对物块与滑板,由动量守恒,有 ()B mv m M v =+ ③
设物块在滑板上运动的距离为s 1,由能量守恒得22111
()22
B mg s mv m M v μ⋅=
-+ ④ 由③④,得16 6.5s R l R =<= ⑤
即达到共同速度v 时,物块不会脱离滑板滑下。

设此过程滑板向右运动的距离为s 2,对滑板由动能定理得221
2
mg s Mv μ⋅=
⑥ 由③⑥,得22s R =
讨论:①当2R L R <<时,滑块在滑板上一直减速到右端,设此时的速度为v C ,对物块由动能定理得
22
11()22
C B mg l L mv mv μ-+=
- ⑦
解得0C v =
>
所以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 3.250.5f W mg l L mgR mgL μ=+=+ 设物块离开滑板沿圆轨道上升的高度为H ,由机械能守恒得
2
12
C mv mgH = ⑧ 解得3
4
H R <,故物块不能滑到CD 轨道中点。

②当25R L R ≤<时,滑块与滑板最终一起运动至滑板与C 相碰,碰后滑块在滑板上继
续做减速运动到右端,设此时的速度为v C 1 ,对物块由动能定理得
22
2111()22
C B mg l s mv mv μ-+=
- ⑨
解得10C v =
> 所以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2() 4.25f W mg l s mgR μ=+= 设物块离开滑板沿圆轨道上升的高度为h ,由机械能守恒得
2
112
C mv mgh = ⑩ 解得4
R
h R =<,故物块不能滑到CD 轨道中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