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册等腰三角形导学案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导学案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独立思考,交流讨论,发展推理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一,情景引入:(1)从边看:等腰三角形 的相等.(2)从角看:等腰三角形的 相等.简写成“ ”。
(3)从重要线段看: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 、 与顶角的 互相重合.简称“ ”(4)如图,△ABC 中,AB=AC,则有 ; 反过来,若有∠B=∠C,则AB=AC 一定成立吗? 那么它是等腰三角形吗? 活动二,探究新知:为了解决(4)中的问题,请同学们拿出一张半透明纸,做一个实验,按以下方法进行操作: 1.在半透明纸上画一条线段BC 。
2.以BC 为始边,分别以点B 和点C 为顶点,在BC 的同侧用量角器画两个相等的角,两角终边的交点为A3.用刻度尺找出BC 的中点D ,连接AD ,然后沿AD 对折。
你有什么发现? 再用刻度尺量一量线段AB 、AC 的长,看看你的发现成立吗?4.请你结合图形证明你的发现是否成立已知:如图 在△ABC 中,∠B =∠C求证:AB=AC归纳: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运用新知求证:如果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提示:根据题意画图,根据题设写出已知,根据结论写出求证的问题)B活动四,巩固练习1.在△ABC 中,已知∠A=40°,∠B=70°,判断△ABC 是什么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2、如图,AC 和BD 相交于点O ,且AB ∥DC ,OA=OB ,证明:OC=OD活动五,课外测试1. 在△ABC 中,BC=10,∠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过点O 作OD ∥AB 交BC 于点D ,作OE ∥AC 交BC 于点E.求△DEO 的周长.OED CBA2.如图,∠A =∠B ,CE ∥DA ,CE 交AB 于E , 证明:△CEB 是等腰三角形。
八年级数学下1.1《等腰三角形》第1课时导学案
自我挑战 2、△ ABD 中,C 是 BD 上的一点,
且 AC⊥BD,AC=BC=CD. ① 求证:△ ABD 是等腰三角形。 ② 求∠BAD 的度数。 1、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是 3 和 5,它的周长是 。
等腰三角形(一)
板书设计 一、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定理 二、定理的推论(记分 S) 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四、自学检测、堂清试题
导学反思
第2页
共2页
红 星 学 校 初 中 部 ______ 数学 学 科 课 堂 导 学 案 八 年 级 ___________
第____ 19 日 讲课:____月____日 1 课时 备课:____ 1 月___ 组长签批:____月____日 授课教师
课题 学习 目标 学习 重难点 学法 指导
等腰三角形(一)
2、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1、探索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思路与方法。
学习重点:探索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思路与方法。 学习难点: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讲练结合法 多媒体演示法 探究法 尝试指导法
学 习 过 程 学 一、知识回顾、自然引入 与三角形全等有关的知识:SAS、ASA、SSS、 记分 S。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用学过的相关知识证明以上结论: 第 2—3 页: ① 记住课本上 独 立 尝 试 ∠B=∠E,BC= EF。 求证:△ ABC ≌△DEF。 证明:∵∠A+∠B+∠C=180° , ∠D+∠E+∠F=180° 。 ∴ ∠C=180° -(∠A+∠B), ∠F=180° -(∠D+∠E) 。 ∵∠A=∠D,∠B=∠E ∴∠C=∠F。 ∵ BC=EF,∴△ABC≌△DEF 的两个定理。 ② 看懂例题的 已知:在 △ ABC 和 △ DEF 中, ∠A=∠D , 解题过程。 ③尝试完成随 堂练习的相关习 题。 认真阅读课本 案 导角的 度数是
八年级数学 共顶点的等腰(等边)三角形导学案
共顶点的等腰(等边)三角形问题探讨五、精练――当堂训练、提升能力1.如图,已知△ABC,△ADE是等边三角形,点E恰在CB的延长线上,求证:∠ABD=∠AED.2.如图,A点在y轴正半轴上,以OA为边作等边△AOC,点B为x的正半轴上一动点,连AB,在第一象限作等边△ABE.在点B运动过程中,∠ACE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其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OP为等边三角形,A(0,1),点B为y轴上一动点,以BP为边作等边△PBC.(1)求证:OB=AC;(2)求∠CAP的度数;(3)当B点运动时,AE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4.已知等腰直角△ABC和等腰直角△ADE,∠BAC=∠EAD=90°,AB=AC,AD=AE,F为BE和CD的交点.(1)求证:BE⊥CD;.(2)求∠AFE的度数5.如图,点D 是△ABC 的边BC 上一动点,且AB =AC ,DA =DE ,∠BAC =∠ADE =120°,求∠BCE 的 度数.B6.如图,△AOB 是等边三角形,以直线OA 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若B (a ,b ),且a,b满足(20b -=.D 为y 轴上一动点,以AD 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DC ,CB 交y 轴于E .(1)如图1,求A 点的坐标;(2)如图2,D 在y 轴正半轴上, C 在第二象限,CE 的延长线交x 轴于M ,当D 点在y 轴正半轴上运动时,M 点的坐标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M 点的坐标,若变化,说明理由;(3)如图3,点D 在y 轴的负半轴上,以DA 为边向右构造等边△DAC ,CB 交y 轴于E 点,如果D 点y 轴负半轴上运动时,仍保持△DAC 为等边三角形,连AE .试求CE ,OD ,AE 三者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八年级数学下册《等腰三角形三边关系》第一课导学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等腰三角形三边关系》第一课导学案1、理解等腰三角形腰、底边之间的关系,并会初步应用它们来解决问题、2、掌握等腰三角形边的分类方法,并会初步应用它们来判断能否形成等腰三角形3、通过观察、推理、交流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地表达能力重点:等腰三角形边的分类方法、难点:等腰三角形边的分类方法,并会初步应用它们来判断能否形成等腰三角形一、预备知识(复习以前的知识,为后续学习作准备)DEF1、三角形三边关系:2、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的方法:3、三角形第三边的取值范围:4、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概念:等腰三角形的腰:等腰三角形的底:二、自我检测(小组内合作探究,组间讨论或寻求老师的帮助)1、等腰三角形一条边等于5,一条边等于6,求它的周长2、①等腰三角形一条边长是4,一条边长是7,求它的周长。
②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13,一条边长是3,求它的另两条边的长度。
当边是时当边是时归纳总结:对等腰三角形的边先要再进行三、更进一步(独立完成后小组内讨论,互助,4、5、6号同学请求老师)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8cm、①已知腰长是底边长的3倍,求各边的长;②已知其中一边的长为6cm,求其它两边的长、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cm、①已知一边长是另一边长的3倍,求各边的长;②已知其中一边的长为6cm,求其它两边的长、5、导航30页5、4、超越梦想:(分层次选做,每组的1、2号同学完成后辅导3、4、5、6号)1、小曾同学有两根长度为40cm、90cm的木条,①他想钉一个三角形的木框,那他第三根应该如何选择?下列的几根木条有适合的吗?(40cm,50cm,60cm,90cm,130 cm)②他想钉一个等腰三角形的木框,那他第三根应该如何选择?为什么?5、个人小结:六、课后作业:必做题:1、小册子42页教后记:。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1等腰三角形(第四课时)导学案
课后作业:
课本第12页,习题1.4,知识技能,1,2.
教师评价:
补案:
.
能证明你的结论吗?
即学即用:
活动三:
请先独立完成下列问题,然后与你的同伴进行交流.
例3求证:如果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15o,那么腰上的高是腰长的一半.
证明:
形成结论:
小组长评价: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达标检测:
课堂作业:
1、(20分)下列不能判定一个三角形为等边三角形的条件是( ).
(A)有两个角等于60°的三角形;
(B)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
(C)三个角均相等的三角形;
(D)有一个角等于60°的锐角三角形.
2、(20分)若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6,腰上的高为3,则此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_____.
3、(20分)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30°,腰长为a,则其底边上的高是_____.
1、先阅读并思考P10—P12页教材内容,思考等腰三角形成为等边三角形的条件,探索含有30º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
2、将存在疑问的地方标出来,准备课堂上质疑.
自主学习:
1、一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时便成为等边三角形?
2、一个等腰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时便成为等边三角形?
自我评价:
小组长评价:
合作个案)
主备人:苏勇审核人:审批人:编号:
执教人:使用时间:2014年03月06日学生姓名:班级:八年级()班
课题:
1.1、等腰三角形(第四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
八年级数学下册 1.1 等腰三角形导学案2(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1.1 等腰三角形导学案2(新版)北师大版一、问题引入:活动内容:在回忆上节课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在等腰三角形中作出一些线段(如角平分线、中线、高等),你能发现其中一些相等的线段吗?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答:第二环节:自主探究活动内容:在等腰三角形中自主作出一些线段(如角平分线、中线、高等),观察其中有哪些相等的线段,并尝试给出证明。
结论: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的平分线相等;等腰三角形腰上的高相等;等腰三角形腰上的中线相等、并对这些命题给予多样的证明。
如对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学生得到了下面的证明方法:已知:如图,在△ABC 中,AB=AC,BD、CE是△ABC的角平分线、求证:BD=CE、证法1:∵AB=AC,∴∠ABC=∠ACB(等边对等角)、∵∠1=∠ABC,∠2=∠ABC,∴∠1=∠2、在△BDC和△CEB中,∠ACB=∠ABC,BC=CB,∠1=∠2、∴△BDC≌△CEB(ASA)、∴BD=C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证法2:证明:∵AB=AC,∴∠ABC=∠ACB、又∵∠3=∠4、在△ABC和△ACE中,∠3=∠4,AB=AC,∠A=∠A、∴△ABD≌△ACE(ASA)、∴BD=C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第三环节:经典例题变式练习活动内容:提请学生思考,除了角平分线、中线、高等特殊的线段外,还可以有哪些线段相等?并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研究课本“议一议”:在课本图1—4的等腰三角形ABC中,(1)如果∠ABD=∠ABC,∠ACE=∠ACB呢?由此,你能得到一个什么结论?(2)如果AD=AC,AE=AB,那么BD=CE吗?如果AD=AC,AE=AB呢?由此你得到什么结论?第四环节:拓展延伸,探索等边三角形性质活动内容:提请学生在上面等要三角形性质定理的基础上,思考等边三角形的特殊性质: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内角都等于60、已知:如图,ΔABC中,AB=BC=AC、求证:∠A=∠B=∠C=60、证明:在ΔABC中,∵AB=AC,∴∠B=∠C(等边对等角)、同理:∠C=∠A,∴∠A=∠B=∠C(等量代换)、又∵∠A+∠B+∠C=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A=∠B=∠C=60、结论: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个内角都等于60。
等腰三角形 导学案
1.4、等腰三角形
Xx市初中教师:
课型
学习
目标
1.经历探索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过程,掌握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及其相关性质,进一步体验轴对称的特征,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探索等边三角形轴对称性和内角性质的过程,掌握这个性质。
学习过程
师生活动
学习笔记
一、复习回顾:
1、什么叫一条角平分线?
2、角平分线的性质是什么?
请你在下面写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三、交流与发现:
任意画一个等边三角形ABC
(1)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找出它的对称轴.
(2)你能发现它的哪些性质?
学习笔记
师生活动
总结如下:
等边三角形是___对称图形.
等边三角形每个角的平分线和这个角的对边上的中线、高线重合(三线合一),它们所在的直线都是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等边三角形共有__条对称轴.
2、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2cm和5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A. 9cmB. 12cm
C. 9cm或12cmD.在9cm与12cm之间
师生活动
学习笔记
3、如图,等腰△ABC中,AD⊥BC于D,已知DC=2cm,AB=3cm,则△ABC的周长为___________。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则它的另外两个角是。
A. 36°B. 3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64°D. 72°
3、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___________。
4、有一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_____________,它有_____________条对称轴。
分别找出如图所示中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练习二、
1、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底边所成的角等于()
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 下册 导学案设计:1.1.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无答案)
长清实验中学八年级数学导学案课题§1.1.3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学习目标1、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一步熟悉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体会证明的必要性;2、初步了解反证法的含义,并能利用反证法证明简单的命题。
一、温故知新:1、在△ABC中,AB=AC,若∠B=56º,则∠C=__________.2、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_____________.3、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2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_____________.4、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x cm和(2x-6)cm,且周长为17cm,则第三边的长为________.二、探究新知探索一:等角对等边1、“等边对等角”,反过来写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结论成立吗?请画出图形进行证明总结: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P8完成例2探索二:反证法1、小明说,在一个三角形中,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不相等.你认为这个结论成立吗?如果成立,你能证明它吗?总结:什么是反证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反证法证明:一个三角形中不可能有两个直角。
三、学以致用1、已知:如图,∠CAE是△ABC的外角,AD∥BC且∠1=∠2.求证:AB=AC.四、知识梳理:请你写出今天学习的收获:五、当堂检测:1、如图,其中△ABC是等腰三角形的是()2、如图,AC和BD相交于点O,且AB∥DC,OA=OB,求证:OC=OD3、已知:△ABC中,∠A=∠B=∠C求证:AB=AC=BC4.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ABC=∠ADC。
求证:BC=DC。
C21BA DD CA BABCD。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导学案
3、课外拓展:《学法》P39的课后提升
教学反思:
例题2、如图,将△ABC旋转60°至△AED,AB=3,求BE的值。
重难点解读
判定等边三角形的方法:
①从边入手:三边相等
②从角入手:
三角相等三个
角都是
两个角都是60°60°
③从边与角入手: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总结拓展
1、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对于我们都有了哪些学习成果呢?一起来回顾反思。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一、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1、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2、判定定理:有两个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称“等角对等边”)
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1、定义: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判定定理1:三个角都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判定定理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3.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导学案
设计:皮力羽使用时间:第周星期
导学目标:1、探索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2、理解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并会运用其进行简单证明。
导学重点:掌握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导学难点:灵活运用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证明和计算。
导学过程:
流程
重难点解读
1、要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可以直接证明两条边相等,也可以证明两个角相等。
方法总结:
抽测题让学生画图,写出已知求证,启发学生遇到已知中有外角时,常常考虑应用外角的两个特性①它与相邻的内角互补;②它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探究二: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1、探究,在△ABC中,
初中数学最新版《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精品导学案(2022年版)
$13.3.1等腰三角形〔二〕导学案$13.3.1等腰三角形〔二〕导学案$13.3.1等腰三角形〔二〕导学案$13.3.1等腰三角形〔二〕导学案$13.3.1等腰三角形〔二〕导学案五、课堂小测〔约5分钟〕:如图,AD ∥BC ,BD 平分∠ABC . 求证:AB=AD .第4课时 “斜边、直角边〞DCAB1.理解并掌握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斜边、直角边〞.(重点)2.经历探究“斜边、直角边〞判定方法的过程,能运用“斜边、直角边〞判定方法解决有关问题.(难点)一、情境导入舞台背景的形状是两个直角三角形,工作人员想知道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否全等,但每个三角形都有一条直角边被花盆遮住无法测量.(1)你能帮他想个方法吗?(2)如果他只带了一个卷尺,能完成这个任务吗?工作人员测量了每个三角形没有被遮住的直角边和斜边,发现它们分别对应相等,于是他就肯定“两个直角三角形是全等的〞,你相信他的结论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应用“斜边、直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如图,∠A =∠D =90°,E 、F 在线段BC 上,DE 与AF 交于点O ,且AB=CD ,BE =CF .求证:Rt △ABF ≌Rt △DCE .解析:由题意可得△ABF 与△DCE 都为直角三角形,由BE =CF 可得BF =CE ,然后运用“HL 〞即可判定Rt △ABF 与Rt △DCE 全等.证明:∵BE =CF ,∴BE +EF =CF +EF ,即BF =CE .∵∠A =∠D =90°,∴△ABF与△DCE 都为直角三角形.在Rt △ABF 和Rt △DCE 中,∵⎩⎪⎨⎪⎧BF =CE ,AB =CD ,∴Rt △ABF ≌Rt △DCE (HL).方法总结:利用“HL 〞判定三角形全等,首先要判定这两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然后找出对应的斜边和直角边相等即可.探究点二:“斜边、直角边〞判定三角形全等的运用 【类型一】 利用“HL 〞判定线段相等如图,AD ,AF 分别是两个钝角△ABC 和△ABE 的高,如果AD =AF ,AC =AE .求证:BC =BE .解析:根据“HL 〞证Rt △ADC ≌Rt △AFE ,得CD =EF ,再根据“HL 〞证Rt △ABD ≌Rt △ABF ,得BD =BF ,最后证明BC =BE .证明:∵AD ,AF 分别是两个钝角△ABC 和△ABE 的高,且AD =AF ,AC =AE ,∴Rt △ADC ≌Rt △AFE (HL).∴CD =EF .∵AD =AF ,AB =AB ,∴Rt △ABD ≌Rt △ABF (HL).∴BD =BF .∴BD -CD =BF -EF .即BC =BE .方法总结:证明线段相等可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解决,作为“HL 〞公理就是直角三角形独有的判定方法.所以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最多,使用时应该抓住“直角〞这个隐含的条件.【类型二】 利用“HL 〞判定角相等或线段平行如图,AB ⊥BC ,AD ⊥DC ,AB =AD ,求证:∠1=∠2.解析:要证角相等,可先证明全等.即证Rt △ABC ≌Rt △ADC ,进而得出角相等.证明:∵AB ⊥BC ,AD ⊥DC ,∴∠B =∠D =90°,∴△ABC 与△ACD 为直角三角形.在Rt △ABC 和Rt △ADC 中,∵⎩⎪⎨⎪⎧AB =AD ,AC =AC ,∴Rt △ABC ≌Rt △ADC (HL),∴∠1=∠2.方法总结:证明角相等可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解决.【类型三】 利用“HL 〞解决动点问题如图,有一直角三角形ABC ,∠C =90°,AC =10cm ,BC =5cm ,一条线段PQ =AB ,P 、Q 两点分别在AC 上和过A 点且垂直于AC 的射线AQ 上运动,问P 点运动到AC 上什么位置时△ABC 才能和△APQ 全等?解析:此题要分情况讨论:(1)Rt △APQ ≌Rt △CBA ,此时AP =BC =5cm ,可据此求出P 点的位置.(2)Rt △QAP ≌Rt △BCA ,此时AP =AC ,P 、C 重合.解:根据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HL 可知:(1)当P 运动到AP =BC 时,∵∠C =∠QAP =90°.在Rt △ABC 与Rt △QPA 中,∵⎩⎪⎨⎪⎧AP =BC ,PQ =AB ,∴Rt △ABC ≌Rt △QPA (HL),∴AP =BC =5cm ;(2)当P 运动到与C 点重合时,AP =AC .在Rt △ABC 与Rt △QPA 中,∵⎩⎪⎨⎪⎧AP =AC ,PQ =AB ,∴Rt △QAP ≌Rt △BCA (HL),∴AP =AC =10cm ,∴当AP =5cm 或10cm 时,△ABC 才能和△APQ 全等.方法总结:判定三角形全等的关键是找对应边和对应角,由于此题没有说明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因此要分类讨论,以免漏解.【类型四】 综合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如图,CD ⊥AB 于D 点,BE ⊥AC 于E 点,BE ,CD 交于O 点,且AO 平分∠BAC .求证:OB =OC .解析:BE ⊥AC ,CD ⊥AB 可推出∠ADC =∠BDC =∠AEB =∠CEB =90°,由AO 平分∠BAC 可知∠1=∠2,然后根据AAS 证得△AOD ≌△AOE ,根据ASA 证得△BOD ≌△COE ,即可证得OB =OC .证明:∵BE ⊥AC ,CD ⊥AB ,∴∠ADC =∠BDC =∠AEB =∠CEB =90°.∵AO 平分∠BAC ,∴∠1=∠2.在△AOD 和△AOE 中,∵⎩⎪⎨⎪⎧∠ADC =∠AEB ,∠1=∠2,OA =OA ,∴△AOD ≌△AOE (AAS).∴OD =OE .在△BOD 和△COE 中,∵⎩⎪⎨⎪⎧∠BDC =∠CEB ,OD =OE ,∠BOD =∠COE ,∴△BOD ≌△COE (ASA).∴OB =OC .方法总结: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方法除“HL 〞外,还有:SSS 、SAS 、ASA 、AAS.三、板书设计“斜边、直角边〞1.斜边、直角边: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记为“斜边、直角边〞或“HL〞.2.方法归纳:(1)证明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常用方法是“HL〞,除此之外,还可以选用“SAS〞“ASA〞“AAS〞以及“SSS〞.(2)寻找未知的等边或等角时,常考虑转移到其他三角形中,利用三角形全等来进行证明.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通过分组讨论、操作探究以及合作交流等方式来进行.在探究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斜边、直角边〞时,要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在寻找未知的等边或等角时,常考虑将其转移到其他三角形中,利用三角形全等来进行证明.此外,还要注重通过适量的练习稳固所学的新知识.。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导学案
( )( )( )( )CBA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 导学案班别: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课前准备:1.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 ,相等的两边叫 ,另一边叫 两腰的夹角叫 ,腰和底边的夹角叫 如图,在△ABC 中,AB=AC ,标出各部分名称.2. 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6,周长为20,则其他两边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3. △ABC 中,∠B=∠C=2∠A ,求∠A 的度数.【教学过程】 探究一:如图所示,把一张长方形的纸按图中虚线对折,并剪去阴影部分,再把它展开,得到的△ABC 有什么特点?结论:等腰三角形是_______________图形, 折痕所在的直线是它的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把剪出的等腰△ABC 沿折痕对折,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
重合的线段:_____________________重合的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归纳:等腰三角形性质1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相等(简写“”)几何语言:∵ AB=AC∴()等腰三角形性质1的证明:已知:___________求证:___________证明:思考:你觉得还可以作什么辅助线来证明?【性质应用】练习1(ppt).下列各图中,已知AB=AC,求图中的x.x=___________ x=___________ x=___________ x=___________ x=___________ x=___________DCA BDCAB例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80°,它的另外两个角是_________________变式练习: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110°,它的另外两个角是______________例2:如图,在△ABC 中,点D 在BC 上,AB=AD=DC ,∠C=35°,求∠BAD 的度数.分析: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___________________ 相等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变式:如图,在△ABC 中,点D 在BC 上,AB=AD=DC ,CB=CA ,求∠C 的度数. 分析:图中的等腰三角形有:___________________ 相等的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题中没有任何角的度数,每一个角都不能直接求出,由此考虑用___________思想。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复习导学案
&skuId=71581181941&areaId=411300&cat_id=52040006&rn=30 39940159ea95cf571551ada99046e3&user_id=741444129&is_b=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导学案学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
2、能用“基本事实”和“已经证明的定理”为依据,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
3、在掌握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基础上,探索等边三角形和其它相关知识的证明方法。
重点、难点: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其证明。
2、应用性质解题。
[学习过程]一、知识回顾:在初中数学八(下)的第十一章中,我们学习了证明的相关知识,你还记得吗?不妨回忆一下。
1、用_____的过程,叫做证明。
经过____称为定理。
2、证明与图形有关的命题,一般步骤有哪些?(1)_______;(2)______;(3)________.3、推理和证明的依据有哪几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初中数学中,选用了哪些真命题作为基本事实:(1)_____;(2)_____;(3)_____;(4)_____;(5)_____。
此外,还有____和_____也都看作是基本事实。
5、在八(下)的第十一章中,我们依据上述的基本事实,证明了哪些定理?你能一一列出来吗?________________。
二、情景创设:以前,我们曾经学习过等腰三角形,你还记得吗?不妨我们来回忆一下下列几个问题:1、什么叫做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性质你是怎么得到的?(不妨动手操作做一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这些性质都是真命题吗?你能否用从基本事实出发,对它们进行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腰三角形 第二课时 导学案
1.1 等腰三角形(二)
一、学习准备:
1. 请同学们作一个等腰三角形,在等腰三角形中作出一些线段(如角平分线、中线、高等),你能发现其中一些相等的线段吗?
(2)相等的线段有
(3) 你能证明你的结论吗?
二、学习目标:
1、掌握等腰三角形两腰上的三条重要线段之间的关系并能证明。
2、了解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三、学习提示:阅读P5~6完成下列任务: 1,自主探究:
证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
(图如右,) (1) 提问:你能结合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吗?并证明.
(2).上述过程证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的平分线相等,等腰三角形两条腰上的中线相等吗?高呢?请你证明其中一种,并与同伴交流。
2,合作探究:
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吗? 。
那么等边三角形三个内角有有什么特征呢? 定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 ,并且每个内角都等于 。
自己画图、写出已知、求证并证明。
C
3、练习
1.课本P6随堂练习1、2
四、学习小结:你有哪些收获?
五、夯实基础:
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是底角度数的4倍,那么,它的底角的 度数是 。
2、如图,已知△ABC 和△BDE 都是等边三角形,
求证:AE=CD
六、能力提升 1、如图,已知:在等边△ABC 中,D 是AC 的中点,E 为BC 延长线上一点,CE=CD ,DM ⊥BC 于M 。
求证:M 是BE 的中点。
作业:P4习题1.2---1、2、3 【评价反思】 :
C M E。
13.3 等腰三角形导学案
第六课时 13.3.1等腰三角形(1)【学习目标】1、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会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学习重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索及应用【学习难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 一、学前准备1、下列图形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圆 B 、长方形 C 、线段D 、三角形2、怎样的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答:3、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 ,相等的两边叫 ,另一边叫 ; 两腰的夹角叫,腰和底边的夹角叫 4、如图,在△ABC 中,AB=AC ,标出各部分名称 5、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剪一个等腰三角形。
二、探索思考 (一)1、操作、实践: 将你剪得等腰三角形,照图折叠,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填入右表:2、根据上表你能得出哪些结论?并将你的结论与同学交流。
3、请用学过的知识证明以上结论。
(二)归纳: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 。
(简写成“ ”) 符号语言:如图1∵ ∴(2)等腰三角形的 、 、 相互重合(简写成“ ”)符号语言①:如图2∵ , ∴ 符号语言②:如图2∵ , ∴ 符号语言③:如图2∵ , ∴ 练习1、填空:(1)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为70°,它的顶角为 . (2)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7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三、典例分析例2:如图所示,在△ABC 中,AB=AC ,点D 在AC 上,且BD=BC=AD ,求△ABC 各角的度数.例2:如图3,在△ABC 中,AB=AC ,点D 、E 在BC 上,且AD=AE.,求证:BD=CE四、当堂反馈1、(1) 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cm ,另一边长为4cm,则它的周长是 ; (2) 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cm ,另一边长为8cm,则它的周长是 。
2、在△ABC 中,AB =AC ,(1)如果∠A =70°,则∠C =_______,∠B =_______ (2)如果∠A =90°,则∠B =_______,∠C =________ (3)如果有一个角等于120°,则其余两个角分别是 度 (4)如果有一个角等于55°,则其余两个角分别是 度3、如图(3)所示,△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 =AC ,∠BAC =90°),AD 是底边BC 上的高, 标出∠B 、∠C 、∠BAD 、∠DAC 的度数,图中有哪些相等线段?4、如图,在△ABC 中,AB =AD =DC ,∠BAD =26°,求∠B 和∠C 的度数.五、学习反思(请你对照学习目标,谈一下这节课的收获及困惑。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导学案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13.3.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一,学习目标:1 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2 通过操作,观察、分析、归纳得出等腰三角形性质;3 理解并运用等腰三角形性质。
二,教学过程(1)学习目标,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第一次自学,时间2min,要求:1, 看课本78页,找到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2动手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等腰三角形。
第一次自学检测,时间3min。
(1)有______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2)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都叫做_____,另一边叫做_____ ,两腰的夹角叫做_____ ,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_____。
(3)等腰三角形一腰为3cm,底为4cm,则它的周长是_____cm。
(4)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cm,另一边长为4cm,则它的周长是_____cm。
(5)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cm,另一边长为8cm,则它的周长是_____cm。
(2)学习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分析、归纳得出等腰三角形性质1第二次自学,时间5min,要求:1, 看课本78页,完成做一做2,熟悉定理,等边对等角。
3,看例1的解题过程。
第二次自学检测,时间5min。
1,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为75°,它的另一个底角为____。
2,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为7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________3,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100°, 它的另外两个角为____________ 4,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是80°,它的顶角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学习目标,理解并运用“三线合一”第三次自学,时间5min,要求:1, 看课本80页,熟悉“三线合一”2,理解例2的解题过程3,简单认识等边三角形。
第三次自学检测,时间5min。
(1)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______、底边上的____、底边上的____互相重合。
(三线合一)《1》∵AB=AC,BD=CD(已知)∴《2》∵AB=AC,∠BAD=∠CAD (已知)∴《3》∵AB=AC,AD⊥BC (已知)∴当堂训练(10min)一,判断下列语句是否正确(1)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互相重合。
八年级数学下册 1.1 等腰三角形导学案(3)(新版)北师大版
八年级数学下册 1.1 等腰三角形导学案(3)(新版)北师大版1、1 等腰三角形(3)环节学生学习内容及要求学情预设学习目标学法指导:结合教材和预习学案,先独立思考,遇到困难小对子之间进行帮扶,完成学习任务。
定向自学一、温故: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
简述为:等边对。
(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及底边上的互相重合,简称:。
二、知新:(一)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三角形。
(简称:)。
证明你的结论:1、作图:2、已知:3、求证:4、证明:(二)反证法阅读教材P8想一想,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成立吗?1、反证法的定义:反证法属于间接证明方法,在证明命题时,先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然后推导出与定义、基本事实、已有定理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从而证明命题的结论一定成立。
这种证明方法称为反证法。
2、用反证法证明的一般步骤:(1)反设,作出与求证结论的假设;(2)归谬,将反设作为,根据已知,推导出与定义、公理、已证定理或已知条件相矛盾的结果,导出矛盾;(3),说明反设不成立,从而肯定原命题成立。
检查讨论在小组中讨论完成的问题:在小组中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展示反馈教材P9随堂练习1、2题中考链接CDBA1、如图,∠BAC=100,∠B=40,∠D=20,AB=3,则CD= 。
2、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中必有一个内角小于或等于60”时,首先应假设这个三角形中()A、有一个内角大于60B、有一个内角小于60C、每一个内角都大于60D、每一个内角都小于603、下列选项中,可以用来证明命题“若a>1,则a>1”是假命题的反例是()A、a=-2B、a=-1C、a=1D、a=2反思总结1、说收获:2、说改进方法:预习内容:1、1 等腰三角形(4)学习目标:1、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判定;2、掌握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与斜边的关系定理。
[。
八年级数学《等腰三角形2》导学案
1 A B 012.3等腰三角形(一) 【学习目标】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3.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的应用.学习重点.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学习难点.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方法导航】通过对等腰三角形的叠合操作,得出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知道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2),这里“等边对等角”是今后证明两角相等常用方法之一,而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是今后证明两条线段相等、两个角相等及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重要依据。
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时要充分应用分类思想解题。
一、[课前热身]1、我回顾,我反思(回顾复习)1、前面学习了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及性质,你们能结合前面的学习,画一个等腰三角形,并指出其中相等的边和角吗?你还记得性质1的探索方法吗?2、如图,在△ABC 中,AB=AC ,(1)若AD 平分∠BAC ,那么 、(2)若BD =CD ,那么 、(3)若AD ⊥BC,那么 、[头脑风暴]我县9.23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后,县交警大队迅速组织搜救,如图,位于达明湖上A 、B 两处的两艘救生船接到O 处遇险报警,当时测得∠A=∠B .如果这两艘救生船以同样的速度同时出发,•能不能大约同时赶到出事地点(不考虑风浪因素)?[追根溯源](一)我自学,我探索(然后独立解决1——3题,5分钟后举手展示你的学习成2 A B D C果,比一比,看谁最先完成)1 在△ABC 中,已知∠A=40°,∠B=70°,判断△ABC 是什么三角形,为什么?2 已知,如图∠B=∠C ,∠ADE=∠AED 。
求证:BD=CE 。
3, 屋椽AB=AC.求顶架上∠B 、∠C 、∠BAD 、∠CAD 的度数.[学用结合] (一)基础闯关(要仔细审题哦!完成后同桌之间可以交换评价)1、解答下列各题(1)在△ABC 中,有两个内角分别是100°和40°,试判断△ABC 是什么三角形?(2)“有两个底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这句话对吗?(3) 三个角都是60°的三角形是什么三角形?2、如图,AC 和BD 相交于点O ,且AB ∥DC ,OA=OB ,求证:OC=ODD C A B3 A B C D(二)拓展提升(三人一组,三分钟后相互轮换检查)求证:如果三角形一个外角的平分线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三)再攀高峰已知:如图,AD ∥BC,BD 平分∠ABC,试判断△ABD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小结提炼】 (一)本节课主要学习了___________________;最大的收获是_______________;最大的困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为你支招:本课主要学习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 边 也相等(简写成 等角对等边)及其应用,注意:(1)定义也是重要的判定方法,不可忽视;(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解决同一三角形中线段相等的重要方法,要注意掌握;(3)性质与判定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数学下册等腰三角形导学案
年级八班级学科数学课题等腰三角形1 第 1 课时
总1 课时
编制人审核人使用时间第1 周
星期一
使用者
课堂流程具体内容
学习目标1、探索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思路与方法。
2、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学习重点:探索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思路与方法。
学习难点: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学法指导
温故知新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一、明确学习的目标(让一位学生宣读)。
二、温故知新,链接知识(让学生回顾全等三角形相关知识)。
三、新知探究
与三角形全等有关的知识:SAS、ASA、SSS、AAS。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用学过的相关知识证明以上结论:
已知:在△ABC和△DEF中,∠A=∠D,∠B=∠E,BC=EF。
求
证:△ABC≌△DEF。
证明:∵∠A+∠B+∠C=180°,
∠D+∠E+∠F=180°。
∴∠C=180°-(∠A+∠B),
∠F=180°-(∠D+∠E) 。
∵∠A=∠D,∠B=∠E ∴∠C=∠F。
∵ BC=EF,∴△ABC≌△DEF
认真阅读
课本第2—
3页:
①记住
课本上的两
个定理。
②看懂
例题的解题
过程。
③尝试
完成随堂练
习的相关习
题。
流程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合作探究)
①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简称为“等边对等角”)
②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顶角的平分线互相
重合。
(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1、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是3和5,它的周长是。
2、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80°,则另两个角的度数是。
1、折纸(实
验验证)
2、理论论证
(证明)
展示
课堂检测1、△ABC中,AB=BD=DC,
∠C=40°,
则∠ABD=________。
2、△ABD中,C是BD上的一
点,
且AC⊥BD,AC=BC=CD.
①求证:△ABD是等腰三角形。
②求∠BAD的度数。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