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水资源公报
水资源公报2003-2010
2003年各省级行政区降水量与2002年和常年值比较2003年各省级行政区水资源量单位:亿m32003年各省级行政区供用水量单位:亿m32003年各省级行政区主要用水指标2004年各省级行政区降水量与2003年和常年值比较2004年各省级行政区水资源量单位:亿m32004年各省级行政区供用水量单位:亿m32004年各省级行政区主要用水指标2005年各省级行政区降水量与2004年常年值比较2005年各省级行政区水资源量单位:亿m32005年各省级行政区供用水量单位:亿m32005年各省级行政区主要用水指标2006年各省级行政区降水量与2005年常年值比较2006年各省级行政区水资源量单位:亿m32006年各省级行政区供用水量32006年各省级行政区主要用水指标2007年各省级行政区降水量与2006年常年值比较2007年各省级行政区水资源量单位:亿m32007年各省级行政区供用水量32007年各省级行政区主要用水指标2008省级行政区降水量与2007年和常年值比较2008年各省级行政区主要用水指标2008年各省级行政区水资源量32008年各省级行政区供、用水量32009年各省级行政区降水量与2008年常年值比较2009年各省级行政区水资源量单位:亿m32009年各省级行政区供用水量32009年各省级行政区主要用水指标2010年各省级行政区降水量与2009年常年值比较2010年各省级行政区水资源量单位:亿m32010年各省级行政区供用水量32010年各省级行政区主要用水指标。
天津缺水状况分析报告
天津缺水状况分析报告
根据天津市的调查数据和分析报告,以下是对天津缺水状况的分析:
1. 供需不平衡:天津是一个人口密集地区,但地下水资源有限。
过多的人口和经济活动导致了供水需求的增加,但供水能力却难以满足需求。
这导致了天津的缺水问题日益突出。
2. 水资源污染:天津市的许多河流和地下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工业排放和城市生活废水的处理不完善,导致了水资源的污染和损失。
这使得可利用的水资源进一步减少,加剧了缺水问题。
3. 水资源分布不均:天津市的水资源分布存在地域差异。
南部地区的水资源相对较为丰富,而北部地区则相对较为贫乏。
这种地域差异增加了供水的难度,加剧了天津市的缺水状况。
4. 防水设施不完善:天津市防水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相对滞后。
城市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中,对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欠缺有效控制措施。
缺乏强大的防水设施导致了大量的水资源浪费和流失,加重了缺水问题。
5. 水资源治理政策不完善:天津市的水资源管理政策和制度存在不足之处。
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缺乏有效的监管和执行措施。
与此同时,对节水意识的宣传推广和普及也相对不足,导致了浪费行为的增加,无法有效地缓解缺水问题。
综上所述,天津市的缺水问题是由供需不平衡、水资源污染、
水资源分布不均、防水设施不完善以及水资源治理政策不完善等因素共同造成的。
为了解决天津的缺水问题,应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推进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加强防水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以实现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和管理。
2002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02年中国水资源公报2002-12-312002年,新时期治水思路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完善,水利事业发展取得新进展。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施行,标志着我国依法治水、依法管水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历史性地由规划阶段转入实施阶段,长江干堤加固工程基本完工,三峡工程导流明渠截流成功,标志着防洪减灾和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农村饮水解困、大型灌区节水改造、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水土保持取得新成绩,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水价改革等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水的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并取得成效、水资源统一调度、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水功能区划、生态环境补水以及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等工作,将进一步推进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和有效保护。
2002年,我国南方和西北内陆河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偏多,北方地区降水量比常年偏少。
海河、辽河、黄河来水遭遇特枯。
南四湖几近干涸,京杭大运河济宁段断航50天,辽河干流断流158天。
现将2002年的水资源量、蓄水动态、供用水量及江河湖库水质等情况公告如下:一、水资源量2002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60毫米,折合降水总量62610亿立方米,比常年(多年平均)多3.2%。
北方五个流域片(松辽河、海河、黄河、淮河、内陆河)降水量比常年少4.8%(其中海河片比常年偏少26.0%),南方四个流域片(长江、珠江、东南诸河、西南诸河)降水量比常年多7.2%。
在各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偏少的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少20%以上的有山东、天津、北京、河北、辽宁;比常年偏多的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多20%以上的有新疆、湖南、上海、江西。
2002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7243亿立方米,折合年径流深287毫米,比常年多4.2%。
北方五个流域片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偏少27.5%(其中海河片比常年偏少72.4%),南方四个流域片则偏多10.8%。
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偏少的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少50%以上的有天津、山东、河北、北京、辽宁、山西;比常年偏多的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偏多50%以上的是上海和湖南。
天津市水资源供需现状与预测研究
天津市水资源供需现状与预测研究马宗文;卢亚灵;许学工【摘要】以天津市为例研究我国北方高强度开发的水资源供需问题.分析天津市近几十年的水资源供用现状,结合区域发展规划预测其2020年水资源需求量和供应量,并对其水资源供需平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近年年均水资源量为16.90亿m3,水资源供需一直存在较大矛盾;2020年水资源需求量为52.53~54.90亿m3,供应量为48.04~50.54亿m3.在平水年(50%,保证率),水资源供需平衡为-1.99亿m3,少量缺水;在偏枯水年(75%,保证率),水资源供需平衡为-6.86亿m3,会出现水资源短缺情况,若遇特枯水年缺水则非常严峻.针对水资源短缺的情况,天津市需要采取各项措施开源节流,保证水资源供应.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期刊名称】《天津科技》【年(卷),期】2016(043)012【总页数】6页(P61-65,69)【关键词】水资源;供需平衡;水资源需求;水资源供用;预测;天津市2020年【作者】马宗文;卢亚灵;许学工【作者单位】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北京100045;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环境保护环境规划与政策模拟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12;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3水资源是自然界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是不可替代的可更新自然资源[1-2]。
水资源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3-4]其缺乏也往往会制约人类社会的发展。
[5]近30年,水资源缺乏问题越来越严重,淡水资源短缺导致世界上接近80%,的人口面临水安全问题,[6]因此研究水资源问题对于区域发展非常重要。
国际上,变化环境(即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影响)中的水文循环与水资源研究成为热点,主要包括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水资源演变规律、水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安全等。
天津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水环境污染逐渐加深了这一问题。天津作为我 国经济飞速发展 的大都 市, 不断攀升的供水需 求与有 限的水 资源之 间的矛盾 已 日益加 深。 以天 津 市 水资 源 为研 究对 象 , 分析 了 目前 天 津 市 水 资源环境 现状 , 并就如 何缓 解水 资源不足 , 向可持 续发展 道路 提 出了相应 的对 策。 迈 [ 关键词] 水 资源 ; 可持 续发展 ; 天津 市
率较 低 。
某些沿 海城市 , 是城市 生产生 活用水还 是农 田灌溉 无论
用水都 出现水 资源短缺 和污染 问题 , 已经成 为制约我 国
12 供水结构传统及用水需求的攀升 .
从表 2 可以看出 , 在供水方 面 , 统水源所 占比率偏 传
大。20 — 20 年 天 津 市 多 年 平 均 供 水 量 为 01 08
天 津 市 水 资 源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孙 津媛 , 张 健
3 00 ) 0 2 4
( 天津市水利 工程建设管理 中心 , 天津
[ 要】 我 国是一 个缺 水 国家 , 摘 水资 源的 紧缺 已成 为我 国经济社 会 可持 续发 展 的主要 制 约 因
素之 一 。 目前 , 多数 城 市面 临着水 资源短缺 与水 污染 的双 重 困扰 , 不合理 的 水 资源开 发利 用 与
1 1 水 资源 总量不足 .
天津市位于严 重缺 水的海 河流 域下 游 , 水资 源 紧缺 是天津 市的基本市情 。全市 2 0 — 0 8 0 1 2 0 年水资源量 与用
水 量 见 表 1 。
势; 地下水供水量 占多年平均供水 总量的 比例 为 3.% , 29
所 占比例逐年 下降 。海水 淡 化、 生水 回用 等非 常规水 再 资源利用 占供水总量的比率不足 1 %。 用水方面 , 近年来用水 量逐步攀 升 , 主要用 水量为生
2000年天津水资源公报
综述天津市2000年总人口912.0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79.5万人,城镇人口532.5万人。
全年工业总产值2582.1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1639.41亿元。
实有耕地面积636.4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29.71万亩,实际灌溉面积432.72万亩,旱涝保收面积237.48万亩。
粮食总产量124.1万吨。
一.降水2000年全市平均年降水量424.4毫米,折合水量47.98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63.93亿立方米少24.95%,比上年度多22.20%。
排列于1956年以来45年资料系列(下同)的第39位,相当于P=84.78%,属于偏枯年份。
海河北系年降水量391.6毫米,折合水量25.37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37.77亿立方米少32.83%,比上年多7.05%,排列第42位,相当于P=91.30%,属枯水年份。
其中:山区年降水量547.5毫米,折合水量3.98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5.05亿立方米少21.19%,比上年度多41.13%,排列第36位;平原年降水量371.9毫米,折合水量21.39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32.72亿立方米少34.63%,比上年度多2.44%,排列第43位。
海河南系年降水量468.5毫米,折合水量22.61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26.16亿立方米少13.57%,比上年度多45.31%,排列第32位,相当于P=69.57%,属偏枯年份。
降水量时程分布不均,有74.7%的降水量集中在汛期(6-9月)。
地区分布亦不均匀,高值区出现在北部山区和南部地区的静海西南部和大港地区,年降水量在500mm以上,最大超过600mm。
低值区出现在中部地区的武清北部和宁河北部地区,年降水量在300mm以下。
(二)地表水资源1.自产水量2000年全市天然产水量0.62亿立方米,比多年平均值9.92亿立方米少93.75%,比上年度少7.46%。
海河北系产水0.53亿立方米,其中山区产水0.45亿立方米,平原产水0.08亿立方米。
水足迹视角下区域水资源灾变的灰色拓扑预测
水足迹视角下区域水资源灾变的灰色拓扑预测李健;张吉辉【摘要】为促进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水足迹视角构建了区域水资源灾变的拓扑预测模型,以2000-2009年天津市为例,从生产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用水和污水排放等方面分别进行了水足迹计算,获得了天津市近10年的水足迹数据(每年介于60 ~ 80亿m3之间),并以此为基础数据,以α1=69亿m3、α2=70亿m3、α3=71亿m3为阈值,运用拓扑预测模型进行了年均误差率分别为0.055、0.041和0.045的灾变预测,得到了2010-2019年水资源足迹预测值,绘制了拓扑曲线,实现了预测数值的可视化,力图为区域水资源灾变预测和预防提供参考.【期刊名称】《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3(015)001【总页数】4页(P1-4)【关键词】水资源足迹;灾变预测;虚拟水贸易;灰色拓扑;天津【作者】李健;张吉辉【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300072;天津理工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天津300191;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30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24我国是一个水资源总量大国,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左右,且空间和时间分布极度不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区域间贸易量不断扩大,经由实物交换形成的区域间虚拟水资源贸易量越来越大,因此,从水资源足迹视角进行区域水资源灾变预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水资源足迹内涵与算法(一)水资源足迹内涵与研究进展一个区域(国家或地区)的水资源足迹是指生产和提供该区域人口在一定时间内消耗的所有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水资源量[1],包含蓝水、绿水和灰水。
水资源足迹(water footprint,WF)作为一个对传统水资源消费统计指标的补充指标而被Hoekstra和Hung于2002年所提出来[2],它起源于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并以伦敦大学托尼·艾伦提出的虚拟水为基础,综合计算人类生产、生活中实际水资源和虚拟水资源的消耗量,从而能够更加真实地衡量人类社会对水资源的利用情况。
2012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2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12年,我国干旱、洪涝及台风灾害频发重发,长江和黄河上游干流分别出现5次和4次洪峰,三峡水库迎来建库以来最大洪水,6个强台风或台风在一个月内集中登陆,西南部分地区发生较为严重的春旱。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水利部科学应对,有关各方共同努力,紧急转移群众1001万人,解救被洪水围困群众87万人,洪涝灾害死亡人数较常年减少五成,完成抗旱浇地2.59亿亩次,解决了1303万人因旱临时饮水困难,最大程度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饮水安全。
2012年是水利改革发展乘势而上、取得突出成效的一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地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水利呈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中央兴水惠民政策举措进一步落实,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条件持续改善,重点水利项目建设全面加快,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逐步落实。
完成“三条红线”控制指标分解确认到省,水资源论证和取水许可管理不断强化。
跨省江河流域水量分配扎实推进,组织开展江河湖库水量统一调度,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入开展,30个国家级试点通过验收。
启动全国水资源保护规划编制,编制《全国重要江河湖泊纳污能力核定和分阶段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开展地下水超采区评价,推进水源地规范化建设,启动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妥善处置突发水污染事件。
组织开展江河湖库水量统一调度。
一、水资源量降水量2012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88.0mm,折合降水总量为65150.1亿m3,比常年值(多年平均值,下同)偏多7.1%。
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6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北方6区)平均降水量为364.2mm,比常年值偏多11.0%;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4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南方4区)平均降水量1262.7mm,比常年值偏多5.2%。
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天津、辽宁、江西和浙江4个省(直辖市)偏多30%以上;接近常年值的有山西、安徽和陕西3个省;比常年值偏少的有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河南偏少21.5%。
2024年天津水务市场发展现状
天津水务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天津市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商贸物流枢纽之一。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务市场在天津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本文将就天津水务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
天津水务市场概况天津市的水务市场包括供水、排水和污水处理三个主要领域。
供水是指将地下水或表面水经处理后供给居民、企事业单位和公共设施的活动;排水是指将废水和雨水排放至河道或污水处理厂的过程;污水处理是指对废水进行处理,使之达到排放标准。
近年来,天津市水务市场得到了快速的扩大和发展。
供水市场在供水市场方面,天津市的主要供水企业包括天津市自来水集团和其他地方性供水企业。
天津市自来水集团是天津市政府直属的供水企业,负责城市区域的供水工作。
其他地方性供水企业主要负责各地区的供水服务。
近年来,天津市的供水能力得到了提升,供水设施逐步完善。
供水企业通过增加供水管网、提高供水设备的效率和质量,保证了城市居民的日常用水需求。
此外,随着天津市的节水意识的提高,供水企业也在推广和实施节水措施,提高供水效率。
排水市场在排水方面,天津市注重城市排水体系的建设。
通过不断改造和提升排水管网,天津市有效地处理了城市内的雨水和废水。
排水企业负责监测和维护城市排水系统的运行,确保排水系统的顺畅运行。
天津市还注重雨水的综合利用。
通过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和利用雨水进行绿化和农业灌溉,天津市既减缓了雨水在城市内的积水问题,又实现了雨水的资源化利用。
污水处理市场在污水处理方面,天津市建设了多个污水处理厂。
这些污水处理厂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方式对废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排放标准。
经过处理的污水可以安全地排放至河道或用于农田灌溉。
天津市还鼓励企事业单位进行污水处理。
一些大型企业建设了自己的污水处理设施,对废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此外,天津市还加强对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监管,对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废水严格追究责任。
发展趋势及挑战天津水务市场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天津市水资源足迹趋势预测与动态调节
天津市水资源足迹趋势预测与动态调节李健;张吉辉【摘要】为解决区域水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以天津市为例,从水足迹视角,根据其实际情况,综合运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算法,从生产用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生活用水、生态用水和污水排放等方面计算了2004-2009年水资源足迹情况,并运用精度较高的拟合函数对其未来几年水资源足迹量、人口数量分别进行了趋势预测,从而得到天津市人均水资源足迹处于下降趋势的结论,并针对这种趋势(2015年将降至617m3),建议从调整产业用水结构、转变虚拟水贸易策略、优化产品消费结构、提高三大产业污水排放达标率、建立水足迹定期监控和预警机制等方面进行动态调节.【期刊名称】《地域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1(030)005【总页数】4页(P131-134)【关键词】水资源足迹;虚拟水贸易;趋势预测;动态调节;天津市【作者】李健;张吉辉【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300072;天津理工大学循环经济研究院,天津300191;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天津30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24我国虽然是一个水资源大国,但是人均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的28%左右,且分布极度不均,近年常出现部分区域水灾、冰灾和雪灾而其他区域却出现旱灾的现象,如何预测区域水资源趋势,实现区域内、区域间的动态调节已经成为需要。
随着区域间贸易量的不断扩大,通过实物交换带来的区域间虚拟水资源贸易占比越来越大[1],因此,从水资源足迹视角进行区域水资源趋势预测和动态调节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水资源足迹”(起源于生态足迹)由Hoekstra首次提出,Chapagain和Hoekstra(2004)研究出全球水足迹约为7.45×1012 m3/年,人均水足迹为1 240 m3/年,而中国人均水足迹仅为700 m3/年[2]。
Klaus Hubacek(2009)采用 IO 模型对2020年中国的水足迹情况、水足迹结构进行了预测,提出了区域间水足迹协调措施[3]。
中国水资源公报2015
2015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一、水资源量降水量2015年,全国平均降水量660.8mm,比常年值偏多2.8%。
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区、辽河区、海河区、黄河区、淮河区、西北诸河区6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北方6区)平均降水量为322.9mm,比常年值偏少1.6%;长江区(含太湖流域)、东南诸河区、珠江区、西南诸河区4个水资源一级区(以下简称南方4区)平均降水量为1260.3mm,比常年值偏多5.0%。
从行政分区看,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偏多的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上海、浙江、江西、江苏和广西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偏多20%以上;与多年平均接近的有湖北、宁夏和青海3个省(自治区);比多年平均偏少的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海南、辽宁和山东3个省偏少15%以上。
地表水资源量2015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6900.8亿m3,折合年径流深284.1mm,比常年值偏多0.7%。
从水资源分区看,北方6区地表水资源量为3836.2亿m3,折合年径流深63.3mm,比常年值偏少12.4%;南方4区为23064.6亿m3,折合年径流深675.8mm,比常年值偏多3.3%。
从行政分区看,地表水资源量比多年平均偏多的有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上海和江苏分别偏多127.2%和74.8%;与多年平均接近的有黑龙江;比多年平均偏少的有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河北、山东、辽宁和北京4个省(直辖市)偏少40%以上。
2015年,从国境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213.6亿m3,从我国流出国境的水量5139.7亿m3,流入界河的水量1061.2亿m3;全国入海水量17600.9亿m3。
地下水资源量全国矿化度小于等于2g/L地区的地下水资源量7797.0亿m3,比常年值偏少3.3%。
其中,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1711.4亿m3;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6383.5亿m3;平原区与山丘区之间的地下水资源重复计算量297.9亿m3。
天津市用于滨海河口生态补水的非常规水资源估算
天津市用于滨海河口生态补水的非常规水资源估算刘瑜;杨慧;李银;刘红磊;李昌乐【摘要】随着天津滨海河口人海径流量逐年降低,以及城市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人海径流量远不能满足目前滨海河口生态需水量,因此,非常有必要开发非常规水源对滨海河口进行生态补水.在天津非常规水源(包括海水、雨水和再生水)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水资源利用途径分析和水量估算,得出雨水和再生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完全可以满足滨海河口适宜生态需水量,并提出了滨海河口生态补水的措施.【期刊名称】《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年(卷),期】2016(014)003【总页数】5页(P62-66)【关键词】非常规水源;滨海河口;生态补水;海水淡化水;雨水;再生水【作者】刘瑜;杨慧;李银;刘红磊;李昌乐【作者单位】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院,天津 300061;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院,天津300061;天津市水利科学研究院,天津 300061;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天津300191;辽宁省本溪市征地服务处,辽宁 11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3.9河口生态需水量是指为保持河口稳定、河口与近岸海域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完整性所需的淡水入流量。
受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为活动的影响,世界上主要大江大河均有入海径流量减少的现象,这对河口生态系统甚至全球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将不可估量[1-7]。
李莉等人通过计算河口水循环需水量、河口生物种群需水量,以及河口生物栖息地需水量,核定了海河、永定新河、独流减河河口的适宜生态需水量,分别为0.814亿m3、1.738亿m3和2.076亿m3[8],而杨艳霞[9]研究发现,2001年-2008年海河、永定新河和独流减河的年均入海径流量分别为1.679亿m3、0.0619亿m3和0.219亿m3,对比发现,2001年-2008年间,海河干流年均入海径流量达到适宜河口生态需水量的两倍左右,入海径流完全可以满足目前海河河口生态需水要求;但永定新河与独流减河的入海径流量远低于最小河口生态需水量,入海径流远不能满足目前河口生态所需。
天津市水资源节约评价方法与实例
天津市水资源节约评价方法与实例郑玉萍1,黄骁卓2,林健2,薄永占3,杨华2(1.天津市控制地面沉降工作办公室,300061,天津;2.九三学社天津市委员会,300204,天津;3.天津市水利勘测设计院,300074,天津)收稿日期:2018-07-29作者简介:郑玉萍,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资源管理与地面沉降相关研究工作。
基金项目:天津市科委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重点招标项目“天津市水资源节约评价方法研究及应用(16ZLZDZF00100)”。
摘要:天津市是我国典型的缺水城市,恰当准确地衡量城市节水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综合考虑天津市社会经济运行、产业类别划分、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因素的前提下,建立了由40个基础指标组成的四级水资源节约评价指标体系,构筑了三级判断矩阵,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AHP )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天津市节水水平进行了分类评价,探讨了两种方法和结果的优缺点,并对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的合理性、适用性和可推广性进行了进一步分析,以期为国内同类研究和水资源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天津市;水资源节约评价;指标体系;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Methodologies for water saving assessment and typical examples in Tianjin Municipality //Zheng Yuping ,HuangXiaozhuo ,Lin Jian ,Bo Yongzhan ,Yang HuaAbstract :Tianjin is a typical water scarcity city in China,and to measure its level of water saving appropriately and accurately has reference value to other cities that suffer from water shortages.Taking the factors of social and economic,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eco-environment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to full consideration,a four layersindicator system including 40basic indexes is established for water saving assessment of Tianjin Municipality,by means of creating a three -level judgment matrix and adaption of AHP and fuzzy comprehensive methods.The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two methodologies and results are examined,together with in-depth analysis of rationality,applicability and extensibility of the indicator system,evaluating methods and results,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to similar researches and studies and practical work of water resource management.Key words:Tianjin Municipality;water saving assessment;indicator system;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fuzzy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中图分类号:TV21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0-1123(2018)17-0013-05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
天津市水资源公报
天津市水资源公报天津市是中国北方的一个重要城市,位于海河下游,地处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位置。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是天津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天津市水资源的概况、管理和保护措施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天津市水资源概况天津市地处海河流域下游,是海河五大支流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的汇合处。
境内有七条主要河流,分别是南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北运河、新开河和引滦输水渠。
这些河流和渠道的水源主要来自上游的雨水和地下水。
天津市的水资源总量相对丰富,但分布不均。
年均降水量为600毫米左右,但降水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
天津市地下水资源丰富,但开采难度较大,且易受污染。
目前,天津市的水资源主要依靠引滦输水渠从上游调水。
二、天津市水资源管理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天津市加强了水资源管理。
市政府成立了水资源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水资源政策、规划和管理措施。
天津市的水资源管理主要采取以下措施:1、水资源规划:天津市根据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制定了水资源规划。
规划包括水量分配、水源配置、用水结构等方面的内容。
2、水资源保护:天津市重视水资源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止水污染。
加强了对排污企业的监管,限制污水排放量。
同时,加强了对饮用水源地的保护,确保饮用水的质量安全。
3、水资源节约:天津市积极推广节水型器具,提高市民的节水意识。
同时,加强了对农业用水的监管,防止浪费和不合理使用。
4、水资源调度:天津市通过引滦输水渠等工程设施,合理调度水资源,确保城市供水的稳定。
同时,在汛期通过水利工程调度洪水,减少洪涝灾害的发生。
三、天津市水资源保护的未来发展方向随着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天津市的水资源需求将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需求,同时保护好水资源,天津市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
加强与周边省市的水资源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2、推广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强节水宣传教育,提高市民的节水意识。
天津水务发展统计公报
一、水务建设投资2011年水务建设投资完成情况。
2011年水务建设计划总投资86.4亿元,其中,局直管项目43.4亿元,组织推动清水工程43亿元。
全年累计完成投资71.8亿元,为投资总规模的83.1%。
局直管项目计划总投资434102万元(中央资金68999万元,市级资金309763万元,区县资金55340万元),全年完成投资326050万元,为投资计划的75.1%。
其中,固定资产计划总投资353518万元,全年完成投资251307万元,为投资计划的71.1%。
局直管项目按照项目类别划分为十一部分,各部分投资完成情况如下:防洪工程:全年完成投资95681万元。
其中:大江大河治理完成投资20023万元,重要支流治理完成投资37988万元,中小河流治理完成投资7005万元,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完成投资19213万元,海堤建设完成投资6369万元,其他防洪工程完成投资5083万元。
供水工程:全年完成投资148785万元。
其中:引滦完善配套(含于桥水库水污染治理)完成投资23340万元,引黄济津完成投资1339万元,南水北调市内配套工程完成投资124106万元。
农村水利项目:全年完成投资26098万元。
其中:国有扬水站更新改造完成投资7088万元,节水灌溉示范完成投资428万元,农用桥闸涵维修改造完成投资3300万元,小型农田水利完成投资15212万元,农水前期专项完成投资70万元。
水土保持工程:全年完成投资1862万元。
其中: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完成投资1462万元,北部山区生态治理完成投资400万元。
水务项目:全年完成投资3793万元。
河道维修养护项目:全年完成投资7450万元。
排水设施改造项目:全年完成投资8246万元。
水资源基础管理项目:全年完成投资4059万元。
科研及信息化项目:全年完成投资2678万元。
清水工程:全年完成投资20163万元。
其他项目:全年完成投资7235万元。
中央预算内项目投资计划执行情况。
201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0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2010年,我国西南五省区发生历史罕见的特大干旱,长江上游、鄱阳湖水系、松花江等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滑坡泥石流灾害,海南、四川两省遭遇历史罕见的强降雨过程,全国有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遭遇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和水利部超前部署、科学防控,有关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广大军民顽强拼搏、团结奋战,成功抗御了西南地区特大干旱,有效应对了严重的洪涝灾害,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减轻了灾害损失。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水利工作,明确提出要下决心加快推进水利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水利的战略地位,以及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
广大水利干部职工迎难而上,顽强拼搏,为水利科学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继续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解决了大量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如期完成专项规划内的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加快实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水利发展成果惠及亿万人民群众。
着力推进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取得成效,水资源调度工作得到进一步强化。
《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太湖流域水功能区划》获得国务院批复,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公布,水利事业快速发展。
一、水资源量 降水量 2010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95.4mm,折合降水总量为65849.6亿m3,比常年值(多年平均值,下同)偏多8.2%。
从水资源分区看,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6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北方6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为365.8mm,比常年值偏多11.5%;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4个水资源一级区(简称南方4区,下同)面平均降水量为1280.2mm,比常年值偏多6.7%。
在31个省级行政区中,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多的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其中新疆、辽宁和吉林等3省(自治区)偏多程度大于30%;降水量比常年值偏少的有11个省(自治区),其中天津、北京和重庆分别偏少18.2%、12.6%和10.6%。
天津水资源公报
天津水资源公报————————————————————————————————作者:————————————————————————————————日期:2003年天津市水资源公报综述为了满足流域规划和水资源管理的需要,按国家颁定的水资源分区进行水资源计算。
本市分属北三河山区,面积727平方公里;北四河下游平原,面积6059.2平方公里;大清河淀东平原5133.5平方公里,全市总面积11919.7平方公里。
2003年我市降水为平水年,年平均降水量586.0毫米,比上年度增加61.80%,比多年平均值增加1.93%。
2003年全市水资源总量10.6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6.15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232.43%;地下水资源量4.8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30.62%;地下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4.45亿立方米。
2003年全市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8.5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4.18亿立方米。
全市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与上年末相比,普遍上升。
2003年全市总供用水量20.5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0.57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13.37亿立方米,包含引滦水量4.50亿立方米,引黄水量1.59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量7.14亿立方米;海水淡化量0.02亿立方米。
按用水项目划分,生产用水量17.37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2.86亿立方米,生态用水量0.30亿立方米。
全市用水消耗量10.94亿立方米,耗水率53%。
2003年全市废污水排放量5.49亿吨。
2003年对我市供水河道引滦沿线、引黄济津、海河,以及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北京排污河、子牙河、独流减河、南运河等进行水质监测,其各河道监测结果:为城市供水达III类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其他河道污染严重均劣V类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2003年为解决天津市用水危机进行了第八次引黄济津。
为加强节约用水管理,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水的利用率,建设节水型城市,实施了《天津市节约用水条例》。
天津市水务局关于印发2020年度全市供水计划的通知
天津市水务局关于印发2020年度全市供水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天津市水务局
•【公布日期】2020.04.10
•【字号】津水资〔2020〕9号
•【施行日期】2020.04.1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水资源
正文
天津市水务局关于印发2020年度全市供水计划的通知
津水资〔2020〕9号
各区水务局、各有关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水资源管理,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保障全市供水安全,我局统筹全市各种可供水源,制订了2020年全市供水计划,请各区和相关单位遵照执行。
各水源本年度内发生重大变化,我局将对本计划进行调整,超出计划取水,应向我局提出申请。
附件:2020年度全市供水计划
2020年4月10日。
2019年中国水资源公报
2019年中国水资源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一、概述2019年,全国降水量和水资源总量比多年平均值偏多,大中型水库和湖泊蓄水总体稳定。
全国用水总量比2018年略有增加,用水效率进一步提升,用水结构不断优化。
2019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651.3mm,比多年平均值偏多1.4%,比2018年减少4.6%。
全国水资源总量29041.0亿m3,比多年平均值偏多4.8%。
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7993.3亿m3,地下水资源量8191.5亿m3,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047.7亿m3。
全国677座大型水库和3628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总量比年初减少91.7亿m3。
76个湖泊年末蓄水总量比年初减少28.9亿m3。
全国供水总量和用水总量均为6021.2亿m3,较2018年增加5.7亿m3。
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4982.5亿m3,地下水源供水量934.2亿m3,其他水源供水量104.5亿m3;生活用水871.7亿m3,工业用水1217.6亿m3,农业用水3682.3亿m3,人工生态环境补水249.6亿m3。
全国耗水总量3201.0亿m3。
全国人均综合用水量431m3,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用水量60.8m3。
耕地实际灌溉亩均用水量368m3,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59,万元工业增加值(当年价)用水量38.4m3,城镇人均生活用水量(含公共用水)225L/d,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89L/d。
按可比价计算,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比2018年下降5.7%和8.7%。
二、水资源量(一)降水量2019年,全国平均年降水量1651.3mm,比多年平均值偏多1.4%,比2018年减少4.6%。
从水资源分区看,10个水资源一级区中有6个水资源一级区降水量比多年平均值偏多,其中松花江区、西北诸河区分别偏多19.7%和13.8%;4个水资源一级区降水量偏少,其中淮河区、海河区分别比多年平均值偏少27.3%、16.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水资源公报————————————————————————————————作者:————————————————————————————————日期:2003年天津市水资源公报综述为了满足流域规划和水资源管理的需要,按国家颁定的水资源分区进行水资源计算。
本市分属北三河山区,面积727平方公里;北四河下游平原,面积6059.2平方公里;大清河淀东平原5133.5平方公里,全市总面积11919.7平方公里。
2003年我市降水为平水年,年平均降水量586.0毫米,比上年度增加61.80%,比多年平均值增加1.93%。
2003年全市水资源总量10.60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6.15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232.43%;地下水资源量4.8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30.62%;地下水资源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4.45亿立方米。
2003年全市大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8.5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4.18亿立方米。
全市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位与上年末相比,普遍上升。
2003年全市总供用水量20.53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0.57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源供水量13.37亿立方米,包含引滦水量4.50亿立方米,引黄水量1.59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量7.14亿立方米;海水淡化量0.02亿立方米。
按用水项目划分,生产用水量17.37亿立方米,生活用水量2.86亿立方米,生态用水量0.30亿立方米。
全市用水消耗量10.94亿立方米,耗水率53%。
2003年全市废污水排放量5.49亿吨。
2003年对我市供水河道引滦沿线、引黄济津、海河,以及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北京排污河、子牙河、独流减河、南运河等进行水质监测,其各河道监测结果:为城市供水达III类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其他河道污染严重均劣V类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2003年为解决天津市用水危机进行了第八次引黄济津。
为加强节约用水管理,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全面提高水的利用率,建设节水型城市,实施了《天津市节约用水条例》。
按照张立昌同志提出的装扮美化海河、让海河旧貌换新颜的指示,启动了海河两岸综合开发改造工程。
一.来水分析1.降水2003年天津市平均降水量586.0毫米,折合水量69.85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多61.8%,比多年平均值68.53亿立方米(1956—2000年)偏多1.93%,属于平水年份。
北三河山区、北四河下游平原、大清淀东平原降水量分别为608.7毫米、557.6毫米、616.2毫米。
与上年比较分别偏多62.27%、56.51%、67.80%;与多年平均比较,北三河山区少15.13%,北四河下游平原少3.51%,大清淀东平原多11.81%。
图12003年天津市流域分区降水量与上年及多年平均值比较全市13个行政分区降水量均比上年偏多,幅度在42.39%-106.82%。
于多年平均比较幅度在-19.63%~22.54%。
其中塘沽区降水量最大为676.7毫米,市区最小为499.1毫米。
图22003年天津市行政分区降水量与上年及多年平均值比较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从代表站资料分析,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汛期(6-9月份),约占60%。
2003年降水最显著的特点是多次出现笼罩面积很小的局部暴雨,年内最大范围降水出现在汛后的10月10~11日,10月份的降水量约占全年的20%。
图3 2003年天津市代表站月降深图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高值区出现在北三河山区北部,北四河平原中部和大清河淀东平原的东南部地区,年降水量在600毫米以上,实测最大点雨量为宁车沽站800.6毫米,低值区出现在北四河平原北部和市区,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实测最小点雨量为宝坻站的413.0毫米。
图一图2从年降水量距平图看,全市范围内年降雨量与多年平均值相比,变化幅度相差很大,在-30%~50%之间。
2.地表水资源地表水资源量,指地表水体的动态水量,即天然河川径流量。
分区地表水资源量为当地降水形成的天然年径流量,不包括入境水量。
2003年全市地表水资源总量 6.15亿立方米,比上年度多232.43%,比多年平均少42.25%。
各行政分区的地表水资源量除大港区比多年平均值偏多外,其它都比多年平均值小。
图4 2003年天津市行政分区地表水资源量与多年平均比较图流域分区中,北三河山区0.55亿立方米,比上年多37.50%,比多年平均少69.61%;北四河下游平原2.45亿立方米,比上年多282.81%,比多年平均少47.54%;淀东清南平原3.15亿立方米,比上年多288.89%,比多年平均少24.46%。
图5 2003年天津市流域分区地表水资源量与上年及多年平均比较图入境水量2003年我市入境水量18.26亿立方米,包含引滦、引黄水量,比上年增加6.21亿立方米。
其中:北三河山区4.55亿立方米,北四河下游平原8.22亿立方米,淀东清南平原5.49亿立方米。
出境、入海水量天津市的出境水量除蓟运河山区句河流入北京市外,其它均注入渤海。
2003年全市出境入海水量合计为4.99亿立方米。
其中:句河流入北京海子水库的出境水量为0.02亿立方米;入海水量4.97亿立方米。
3.地下水资源地下水资源量指地下水体(含水层重力水)的动态水量,用补给量或排泄量作为定量的依据,只考虑矿化度小于2克/升的浅层地下水作为水资源量。
2003年全市地下水资源量 4.8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130.62%。
其中:北三河山区0.39亿立方米,北四河下游平原3.52亿立方米,大清淀东平原1.04亿立方米,山区与平原重复计算量0.13亿立方米。
图6 2003年天津市地下水资源量和上年比较图4.水资源总量水资源总量指评价区内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的产水量,即地表径流量与降水入渗补给量之和。
2003年全市水资源总量10.60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6.93亿立方米,产水系数0.15。
表12003年天津市流域分区总水资源量表流域分区年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不重复计算量总水资源量产水系数北三河山区 4.430.550.390.350.900.2北四河下游平原33.79 2.45 3.52 3.20 5.650.17大清淀东平原31.63 3.15 1.040.90 4.050.13全市69.85 6.15 4.82 4.4510.600.15图72003年天津市流域分区总水资源量图二蓄水动态分析1.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天津市共有大中型水库15座,其中:大型水库3座,中型水库12座。
2003年我市大型水库年末蓄水量合计6.29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3.50亿立方米,其中:于桥水库有一小部分产流,大部分为引滦调水。
北大港和团泊洼全部为引黄水。
中型水库年末蓄水量合计2.21亿立方米,比上年增加0.68亿立方米。
2003年天津市大中型水库蓄水动态单位:亿立方米年初年末当年水库类型地区蓄水量蓄水量蓄水变量大型水库于桥水库 2.01 1.84-0.17北大港水库0.78 3.45 2.67团泊洼水库011中型水库宝坻0.350.430.08汉沽0.060.070.01武清0.20.240.04宁河0.030.10.07塘沽0.110.550.44东丽0.210.220.01大港000西青0.30.30津南0.270.300.032.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2003年由于降水量较去年丰沛,全市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
地下水蓄水变量3.63亿立方米。
2003年上升区(水位上升0.5米以上)面积2193平方公里,平均水位变幅1.99米,蓄水变量3.06亿立方米;相对稳定区(水位变幅在正负0.5米以内)1891平方公里,平均水位变幅0.41米,蓄水变量0.57亿立方米。
图3图82003年天津市平原区浅层地下水动态3.平原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2003年天津市漏斗统计范围为全市。
第Ⅱ含水组漏斗第Ⅱ含水组漏斗中心在津南区咸水沽,2003年末漏斗中心水位埋深85.57米,比2002年埋深下降了0.39米,埋深低于40米的漏斗面积4437平方公里,比2002年增加59平方公里。
第Ⅲ含水组漏斗第Ⅲ含水组漏斗中心在西青区杨柳青,2003年末漏斗中心水位埋深99.3米,比2002年埋深下降了1.80米,埋深低于40米的漏斗面积6226平方公里,比2002年增加117平方公里。
2003年天津市平原区水位降落漏斗与上年比较图三.供用水量供水量供水量指各种水源工程为用户提供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供水量,接受水区分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和其它水源(指污水处理回用、雨水利用和海水淡化量)统计。
海水直接利用量另行统计,不计入总供水量。
2003年全市总供水量20.53亿立方米,比上年多0.57亿立方米。
其中地表水源供水13.37亿立方米,比上年多1.63亿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7.14亿立方米,比上年少1.08亿立方米。
海水淡化0.02亿立方米。
图92003年天津市行政分区供水量组成图在地表水供水中,蓄水工程供水3.28亿立方米,引水工程供水9.00亿立方米(其中包含引滦水4.50亿立方米,引黄水1.59亿立方米),提水工程供水1.09亿立方米;地下水供水中,浅层地下水1.99亿立方米,深层地下水5.15亿立方米。
图102003年天津市供水量组成图用水量用水量指分配给用户的包括输水损失在内的用水量。
按用户特性分生产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三大类。
生产用水再划分为第一产业用水、第二产业用水和第三产业用水。
第一产业用水包括灌溉用水、林牧渔和牲畜用水。
第二产业用水包括工业用水和建筑业用水。
第三产业用水包括商品贸易、餐饮住宿、交通运输、仓储、邮电通讯、文教卫生、机关团体等各种服务行业的用水量。
该项用水归并为城镇公共用水中的服务业用水。
生活用水指居民住宅日常生活用水,按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统计。
生态环境用水统计人为措施调配的水量,而不包括降水、径流自然满足水量。
按城镇环境用水(含河湖补水和绿化、清洁用水)和农村生态补水(指对湖泊、洼淀、沼泽的补水)分别统计。
2003年全市总用水量20.53亿立方米,其中生产用水17.37亿立方米,生活用水2.86亿立方米,生态用水0.30亿立方米。
生产用水中,第一产业用水11.32亿立方米,第二产业用水5.01亿立方米,第三产业用水1.04亿立方米。
生活用水中,城镇居民用水1.82亿立方米,农村居民用水1.04亿立方米。
图112003年天津市用水量组成图图122003年天津市行政分区用水量组成图城市建成区供水量天津市城市建成区的范围指中心市区、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面积410.9平方公里。
2003年城市建成区总供用水量6.3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5.62亿立方米,地下水0.69亿立方米,其他水源0.02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