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种苗生产技术》

合集下载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课件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课件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课件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就像是一场神奇的魔法秀。

把小小的种子变成参天大树的种苗,这过程简直比孙悟空的七十二变还厉害呢。

先说说种子采集吧。

那些种子就像是一个个等待被发掘的小宝藏。

采集种子的人就像是寻宝猎人,在树林里穿梭,眼睛瞪得像铜铃一样,生怕错过一颗优质的种子。

有时候,那些种子藏得可隐蔽了,就像调皮的小精灵在跟我们捉迷藏。

种子处理也很有趣。

就像是给种子做一次超级变身的SPA。

要去除杂质,就好比给种子脱去脏衣服。

还要进行消毒,这就像是给种子来一场除菌大作战,把那些看不见的病菌小怪兽统统消灭掉。

育苗地的选择呢,就像是给种苗宝宝找一个舒适的家。

这个家得有合适的土壤,那土壤得像柔软的床垫一样,既不能太硬让种苗宝宝硌得慌,也不能太软让种苗站不稳。

而且光照和水分也要恰到好处,就像厨师做菜时对调料的精准把控,多一点少一点都不行。

播种的时候就像是一场盛大的播种典礼。

种子们就像出征的小战士,被小心翼翼地埋进土里。

不过有时候这些小战士也很任性,可能因为土壤的温度不合适,就像小孩子闹脾气一样,不肯好好发芽。

说到苗期管理,那可是种苗成长的保镖工作。

要时刻关注种苗的生长情况,就像照顾婴儿一样细心。

浇水的时候不能像瀑布一样猛灌,得像毛毛雨一样轻柔,不然种苗会被淹死的,那可就悲剧了,就像小鸭子被洪水冲走了一样。

施肥就像是给种苗加餐。

肥料就像成长的魔法药水,但是这个药水可不能乱加。

加少了种苗就像营养不良的瘦竹竿,加多了又会像吃撑了的小胖墩,走不动路,也就是种苗会被烧死。

病虫害防治就像是一场激烈的保卫战。

那些害虫就像入侵的外星生物,张牙舞爪地想要破坏种苗的世界。

我们得像超级英雄一样,用各种武器,比如生物防治的小卫士昆虫,或者化学防治的魔法药水,把害虫们打得屁滚尿流。

当种苗终于长成合格的植株时,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成人一样,满满的成就感。

整个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就像是一部充满惊喜和挑战的成长故事,每一个环节都那么独特而有趣。

林木种苗生产及培育技术

林木种苗生产及培育技术

林木种苗生产及培育技术作者:宋春红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30期宋春红林木种苗众多,在生产过程中要进行分类,不同的种苗,用不同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培育,不同的生产方案进行管理,才能保证种苗茁壮成长,保证种苗质量。

一、林木种苗的培育技术1、种源管理在准备林木育苗时,亟待解决的是高质量种子来源问题,种子应品种优良,遗传基因良好,适合当地的天气气候,土壤情况等。

种源地的选择应能充分反映树种的主要遗传变异。

确定种源时,要据《产地试验方法的标准法》,至少要收集5个产地种源,进行种源对比实验,了解种内的一般地理变异模式和大小,为栽培地点初选出优良的种源。

确定了种源,要对种源进行筛选净化,去除表面上不饱满的,有明显坏点的等不合格种子,保证种子的出芽率,这一步尤为重要。

剔除不合格的种子后,要对种子进行简单的加工。

加工要根据不同的种子采取不同的方法,晾晒确保种子水分达到储存要求,储存时要注意防潮、防虫、防鼠等,保证种子在存放时质量不受到影响。

2、播种管理在节气来临,气温合适时,要对种子进行播种。

播种时要对种子进行杀菌消毒,把种子培育在合适的环境中催芽,保证出芽率。

播种时要控制种子量,过多过少都不利于种苗成长。

种子成功出芽后,这时要移入苗床进行培土,再盖上一层粘草保暖,使弱苗快速成长。

为了确定不同种源要苗期的差异,培育出所需要的苗木,要进行苗床试验。

苗床试验时,要注意种源产地相同的应在同一苗床中培育,种子的处理、播种技术、管理措施都应保持一致。

试验记录种子发芽势,苗木封顶率和封顶期、子叶与真叶数目、分枝性与针叶长短,以及抗病害能力等。

3、弱苗管理弱苗时期,指的是种子播种后发芽期和移入苗床的集中成长期。

在种子发芽阶段,要测量温度和湿度,记录发芽情况。

当发芽率达到70%以上,可以把苗床上的粘草全部移除,此时,弱苗开始疯狂的成长,真正到了苗期管理。

这一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苗期病害管理。

刚进入苗期时,幼苗还很娇嫩,对虫害疾病几乎没有抵抗能力,要注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教学课件下载-样章ppt.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教学课件下载-样章ppt.

三、林木种苗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是一门应用科学,它是 以遗传学、植物及植物生理、土壤与肥料、气 象学、森林生态学等为基础,同时与林木培 育、林业机械、森林保护、生物统计等理论和 技术都有密切的联系。当代科学发展的趋势是 各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依赖。—个学科的发 展,离开其他学科的配合,几乎是不可能的。 因此要学好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必须具备坚实 的现代生物学的基础知识,也需熟练地掌握林 业专门技术。
一、种苗学的概念、任务、内容
1、种苗学概念:是研究繁殖良种、培育壮 苗的理论、方法和苗木繁育技术的一门学 科。是理论与技术并重的一门学问。
2、种苗学的主要内容包括:良种选育;良 种繁育基地;林木种子生产;苗圃地;苗 木培育;苗木抚育管理;苗木出圃及质量 评价。
3、种苗学的主要任务: 研究良种选择、培育、繁殖的途径;研究 用良种繁育壮苗的方法,增加苗木单位产量 和提高苗木质量的技术措施;研究快速繁殖 苗木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措施。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教学课件下载-样章.ppt
林木种苗 生产技术


一、种苗学的概念、任务、内容 二、种苗学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林木种苗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四、我国种苗经营的方针政策
பைடு நூலகம் 绪

一、种苗学的概念、任务、内容 二、种苗学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林木种苗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四、我国种苗经营的方针政策
四、我国种苗经营的方针政策
历史经验证明,林木种苗事业的发展要依靠 政策、资金和技术三大体系支撑。除林木种苗 生产技术外,我国出台一系列得关于种苗经营 的方针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的施 行,标志着我国林木种苗管理步入法制化轨道。 为贯彻落实《种子法》,国家林业局先后出台了9 项部门规章,有12个省(区)出台了《种子法》实 施办法或条例,还有8个省(区)已将《种子法》实 施办法或条例列入立法计划。

良种基地建设—种子园(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课件)

良种基地建设—种子园(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课件)

• (3)研究遗传参数

为制定育种策略、改进育种方法、提高育种效率提供依据。
• 3.4 良种示范区 • 是遗传改良成果的检验,是种子园产品的一种示范。需用生产性种子
设立对照。 • 交通方便,便于参观。 • 土地类型具代表性,小区面积应该大些。
• 4. 种子园规划 • 4.1 任务与要求 • 根据国内外发展水平与趋势、技术经济指标,确定营建的规模与技术
• (3)基建 • 含种子园工区职工宿舍、常规科研实验室(包括常规种子检验室)、
干燥房、仓库和凉棚等。 • (4)设备 • 运输工具、机灌设备、干燥设备、通讯线路和照明以及必备的科研仪
器等。
• 4.4 经费概算与经济效益 • 4.5 组织与措施 • (1)组织与领导 • (2)建制 • (3)资金 • (4)建园材料的来源和施工技术要求 • (4)科研任务与要求
尚未经过验证的种子园。 • 包括初级无性系种子园和初级实生苗种子园。
• 根据子代测定资料,对初级种子园内的无性系和植株进行去劣疏伐, 称为去劣疏伐种子园(rogued seed orchard)或称为改建种子园。
• 用经过子代测定的优良无性系重新建立的新的种子园称为第一代生产 性种子园,或称为1.5代种子园(one and a half generation orchard)。
• 初级种子园的遗传增益,来自混合选择和家系选择带来的增益,它比 经过半同胞子代测定后进行去劣疏伐而改建的种子园,和1.5代种子园 所获得的增益小,但后者周期比较长。
• 初级种子园、去劣疏伐种子园和1.5代种子园同属于一个世代。
• (2)改良种子园 (advanced generation seed orchard) • 由经过改良的繁殖材料建立起来的种子园。 • 如由初级种子园子代选优建立的第二代种子园及更高时代的种子园。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课程考核方案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课程考核方案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考核办法
一、考核总体要求
1、对学生的学习评价,采用阶段评价、目标评价、项目评价、建立知识、技能、素质一体的评价体系,围绕培养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目标,实行理论与实践、笔试与操作、平时与集中、开卷与闭卷并举的考核评估制度,同时建立教师与学生互评的网络信息系统能够实行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的双平机制,促进学生和教师教学共同进步。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纪律、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单元测评、实验实训、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要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3、本课成绩评定包括三部分内容:过程评价70%,结果评价30%,总评成绩达到60分为及格,低于60分需要重新修习。

二、考核项目及比例
三、评分标准
四、考核方式、时间、地点
1、考核方式过程考核采取单人操作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考核,并参考平时操作表现给出操作考核成绩。

期末考核采取闭卷单人单桌的考核方式进行考核。

2、考核时间过程考核在实训过程中进行考核,学生边做老师边考核。

期末考核在学期末由教务处统一安排考核时间。

3、考核地点过程考核在实训基地进行考核。

期末考核在学校进行。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随着森林资源的稀缺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林木种苗生产技术也变得越发重要。

林木种苗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森林质量、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苗木选育、繁殖、培育等方面介绍林木种苗生产技术。

一、苗木选育苗木选育是林木种苗生产的第一步,它直接决定了后续苗木的质量。

首先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树种,对不同树种的生长特性和适应性进行研究,以便选出适应性强、生长快、抗逆性好的种苗。

此外,还应考虑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平衡,选择具有较高生长速度和较高木材品质的树种。

二、繁殖技术繁殖是种苗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

常用的繁殖技术包括种子繁殖、扦插繁殖和嫁接繁殖等。

种子繁殖是最常见的繁殖方式,通过采集成熟的种子进行储存和播种,可以大量繁殖出符合要求的苗木。

扦插繁殖是将健康的枝条或叶片插入培养土中,使其生根发芽,繁殖出新的苗木。

嫁接繁殖是将优良的品种的枝条嫁接到普通的砧木上,使其保留品种特性,繁殖出高质量的苗木。

三、培育技术培育是种苗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培育技术主要包括土壤改良、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

土壤改良是保证苗木健康生长的基础,可以通过施加有机肥料、调节土壤pH值等方式改善土壤质量。

施肥要根据不同树种和生长阶段的需要,科学合理地施加适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灌溉是保证苗木生长的关键,要根据苗木的需水量和土壤湿度,合理进行灌溉,避免过量或不足。

病虫害防治是保证苗木健康的重要环节,要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确保苗木的生长和发育。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的发展对于提高森林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进步,种苗生产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进。

例如,利用生物技术手段选育出高产、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利用遗传学研究提高种苗的遗传性状;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对苗圃进行管理和监测等。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林木种苗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自测题二答案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自测题二答案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自测题二答案本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方式:闭卷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下表相应题号处。

1、在选择优良林分的基础上,经留优去劣的疏伐改造而营建的采种林分是:( )。

A .母树林 B .采穗圃 C .无性系种子园 D .实生苗种子园2、常绿阔叶树移植,一般采用:( )。

A .带土球起苗B .裸根起苗C .截根起苗D .带宿土起苗 3、种质资源保存的方式中,属于离体保存的形式是:( )。

A .植物园B .种质资源库C .自然保护区D .种子贮藏库 4、种子的安全含水量高于气干含水量的树种是:( )。

A .云南松 B .桉类 C .油茶 柏类 5、不属于种子长期休眠的原因是:( )。

A .种皮坚硬B .温度低C .种皮不透水D .种皮不透气 6、辅助用地一般占苗圃总面积的( )。

A .25% B .30% C .20% D .15% 7、达到形态成熟的种子具有的特点是:( )。

A .呼吸作用强B .含水量高C .种皮坚硬、致密,抗旱力强D .种子不饱满 8、种实调制时,种子干燥可以采用晒干法的树种是:( )。

A .栎类 B .云南松 C .油茶 D .杨树 9、室内温度保持在18~30℃的温室是:( )。

A .中温温室B .玻璃温室C .低温温室D .高温温室 10、母树林营建的主要技术措施是:( )。

A .肥水管理 B .疏伐 C .子代测定 D . 松土除草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正确题打“√”,错误题打“×”,并将答案填入下表相应题号处。

1、枝接一般在嫁接7~15天即可检查成活率。

( )2、种实调制时采后立即播种的种子不必进行干燥。

( )3、温床仅靠太阳能加温而不用人工加温。

( )4、1.8—0表示一年半生留床苗。

( )5、水平压条与埋条育苗相同,都是将剪下来的一年生枝平埋在土壤中。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苗木出圃实验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苗木出圃实验

苗木出圃实验一、实验实训目的培育的各类苗木质量达到造林,绿化要求的标准,即可出圃。

出圃前为了掌握苗木的产量和质,要进行苗木调查工作。

本实训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苗木调查、起苗分级、苗木假植等技能。

二、实验实训内容(一) 苗木调查为了解苗木的产量和质量,做好苗木出圃、移植和生产计划等工作,需要进行苗木调查,为总结育苗经验提拱科学根据。

苗木调查时间通常在苗木停止生长后至出圃前进行。

按树种,育苗方式,苗木种类和苗木年龄分别进行。

为了保证调查的精度和减少工作量,苗木调查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其步骤如下:1、外业调查(1)、 测量调查区的施业面积凡是树种、育苗方式、苗木种类及年龄都相同的地块划为一个调查区。

调查区内连片无苗、且有明显界限时,应从施业面积中减去连片无苗的面积,同时对垄或苗床进行编号、记数、绘制平面示意图。

(2) 确定样地的形状和大小样地是随机抽样的地段。

样地的形状、面积必须在调查前确定。

整个调查区样地面积的大小,形状不变。

样地面积根据苗木密度确定,在调查区内选苗木平均密度的地段,以平均株数20—50株苗木的占用面积作为样地面积。

样地形状,一般用长方形。

为了提高调查精度,可在主样地(随机抽中的样地)的两侧,以相等距离设辅助样地。

辅助样地与主样地的中心距离宜近不宜远,如针叶树播种苗样段长度20cm 时,辅助样地与主样地的中心距为0.5—1m 。

(3)确定样地的块数(n )样地块数用下式计算: n=(t ·c/E)2式中,t 为可靠性指标,规定可靠性为90%时,t 值近似1.7;E 为允许误差百分比,质量调查允许误差为5%,产量调查允许误差为10%;c 为调查区内苗高、地径和产量的变动系数。

求变动系数的方法要以在调查区内,随机抽取n 块样地,初步调查样地内的株数和地径、苗高,分别用下式计算平均数X 、标准差S ,即求得变动系数C 。

n x x n i i ∑==1S=11221--∑=n n x n i xC=%100⨯xs 在实际调查时,只计算产量的 X 、S 、C ,以便确定调查样地块数。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容器育苗(一)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容器育苗(一)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容器育苗(一)一、实验实训目的: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基质配制、育苗和管理技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二、实验实训内容(一)容器育苗容器育苗是在装有营养土的容器里培育苗木的方法。

所培育出的苗木称为容器苗。

它具有育苗时间短,单位面积产量高,可以延长造林季节,造林成活率较高等优点。

容器的种类及规格容器分两大类,一类是可以连同苗木一起栽植的容器,如营养砖、泥炭器、稻草泥杯、纸袋、竹篮等;另一类是栽植前要去掉的容器,如塑料薄膜袋、塑料筒、陶土容器等。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塑料袋、硬塑料杯、泥容器和纸容器。

⒈塑料薄膜袋一般用厚度0.02~0.04mm的农用塑料薄膜制成,圆筒袋形,靠近底部打孔8~12个,以便排水。

规格:一般高12~18cm,口径6~12cm。

建议使用根型容器,以利于苗木形成良好的根系和根形,在栽后迅速生长。

这种容器内壁有多条从边缘伸到底孔的楞,能使根系向下垂直生长,不会出现根系弯曲的现象。

塑料薄膜容器具有制作简便、价格低廉、牢固、保湿、防止养分流失等优点,是目前使用最多的容器。

⒉硬塑料杯(管)用硬质塑料压制成六角形、方形或圆锥形,底部有排水孔的容器。

此类容器成本较高,但可回收反复使用。

泥容器包括营养砖和营养钵,是直接用基质制成的实心体。

⑴营养砖用腐熟的有机肥、火烧土、原圃土添加适量无机肥配制成营养土,经拌浆、成床、切砖、打孔而成长方形营养砖块,主要用于华南培育桉树等苗木。

⑵营养钵用具一定粘滞性的土壤为主要原料,加适量沙土及磷肥压制而成,主要用于华北低丘陵地区培养供雨季造林的油松、侧柏等小苗。

⒋纸容器目前使用效果较好的是蜂窝纸杯。

该容器是用纸浆和合成纤维制成的无底六角形纸筒,侧面用水溶性胶粘结,多杯连结成蜂窝状,可以压扁和拆开。

栽植后纸杯分解,不阻碍新根向外伸展。

容器的大小取决于苗木种类、苗木规格、育苗期限、运输条件及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等。

在保证造林成效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小规格容器,以便形成密集的根团,搬动时不易散坨。

林木苗木生产—菌根化育苗技术(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课件)

林木苗木生产—菌根化育苗技术(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课件)

外生菌根由外生菌根菌与寄主植物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联合共生而成。外生菌根的形成受到寄主植物、菌根真菌本身特性与 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2.菌根菌对植物的作用 (1)菌根菌可促进宿主植物的生长 接种菌根菌可以提高植物根系吸收表面积10-1000倍,提高了植物利
用土壤资源的能力。植物有了菌根,就可以通过无数细长的菌丝和菌 索吸收土壤中的营养与水分,扩大根系的吸收面积。
菌根化是指给植物根部提供足够数量竞争能力强的最有效菌根真菌的 繁殖体,控制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人为地使植物形成菌根的过程。
近年来人们对菌根化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就,并开始应用于林木育苗 中。菌根可以重建林木生活的自然供养体系,提高林木在自然条件下 成活和生长的能力。
许多研究证明,在无林或少林地区,在土壤和植被遭到破坏的退化土 地上植树造林,引种外来树木,林木菌根化是很有必要的.
大量实验证明,菌根菌能很好地促进植物对N、P、K、Cu、Zn等元素 和水分的吸收利用。菌根菌可产生磷酸酶,将土壤中难溶或不溶的含 磷物质转化为可溶性的磷而被宿主充分吸收,还能分泌硝酸酶,直接 吸收铵态氮和硝态氮。
此外,菌根菌在共生过程中还可以产生植物生长激素和生长调节物质, 如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吲哚乙酸、乙烯等,从而促进宿主植物的生 长。截根菌根化育苗对幼树的高生长和粗生长都有促进作用,能够促 进湿地松容器苗幼苗 根系的生长,提高苗木质量,但对幼苗高生长 影响不大。
8/30/2023
(3)菌株选优 ①选择采集较幼嫩、新鲜无病、健壮的子实体 先洗刷掉柄状基部粘连的泥土及污染物,然后用蒸馏水淋洗,用滤纸
吸干表面水分,用75%酒精轻擦;用火焰灭菌解剖刀在子实体表面切 开一个小口,再用灭菌镊子将子实体沿切口纵向瓣开,用无菌接种针 挑取直径为3-5mm大小的子实体内部的新鲜产孢组织,迅速接到灭菌 培养基斜面上,在28℃恒温箱内培养,至长满斜面后存放在5℃冰箱 内备用。

良种基地建设—采穗圃(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课件)

良种基地建设—采穗圃(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课件)

• 施肥时间:3月份春梢萌动前可追施复合肥 0.1~0.2kg/株。5月中下旬, 7月中下旬。越冬肥于11月上旬施入,以有机肥、土杂肥、粪肥为主, 每株5~10kg或专用有机肥1~2kg。
• (4)整形修剪 • 培养树形为自然圆头型和自然开心型。主干为40cm,主枝3~4个,分
枝角度以30~50°。
• 绑扎:用宽1.5~2.5cm的薄膜带,自下而上绑扎接穗。在绑带与砧木中 间放两根长约15cm的竹枝作支撑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袋用。
• 遮荫保湿:接穗绑扎好后,随即套上塑料袋密封保湿,然后用竹笋壳 等材料,按东西方向扎在保湿袋外层。
• 5. 接后管理 • 接后30~40d后接芽基本愈合。当罩内有40%接芽抽出新梢长0.2~0.4cm
长林4号 长林40号 长林53号
赣无2 赣70 赣兴48 赣兴46 赣石84-8 赣石83-4 赣石83-1 赣8 GLS赣州油1号 GLS赣州油2号 赣州油1号 GLS赣州油5号 赣州油7号
国S-SC-CO-006-2008 国S-SC-CO-011-2008 国S-SC-CO-012-2008 国S-SC-CO-026-2008 国S-SC-CO-025-2010 国S-SC-CO-006-2007 国S-SC-CO-028-2008 国S-SC-CO-003-2007 国S-SC-CO-025-2008 国S-SC-CO-024-2008 国S-SC-CO-020-2008 国S-SC-CO-012-2002 国S-SC-CO-013-2002 国S-SC-CO-014-2008 国S-SC-CO-010-2007 国S-SC-CO-017-2008
审定类别
国家审定 国家审定 国家审定 国家审定 国家审定 国家审定 国家审定 国家审定 国家审定 国家审定 国家审定 国家审定 国家审定 国家审定 国家审定 国家审定

林木种苗生产技课程标准

林木种苗生产技课程标准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设置1.课程定位(1)课程性质《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是林业技术专业的核心能力课程。

内容主要包括林木良种选育、良种基地建设与管理、种子生产、苗木培育、苗木出圃相关理论知识及技能。

课程直接面向林木种苗生产岗位,是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技术性都很强的一门课程。

其功能是培养学生在林木种苗生产岗位上,从事林木种苗生产与管理的职业能力,使学生具有林木种苗生产岗位所要求的高技能人才的职业素质。

同时学生毕业后有利于指导学生进行苗木生产自主创业。

本课程对林木种苗生产岗位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2)课程作用课程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以任务驱动教学,使学生运用林木良种选育技术、明确林木种苗培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进行种苗培育及种子生产基地的建设和规划设计;具备从种子采收、处理与贮藏,苗木培育与管理,直到苗木出圃等一整套种苗生产过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基本会育苗新技术的应用技能。

能够分析并解决本地区林木种苗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技术问题;并能够从事苗圃建设和林木种苗的培育和技术推广工作,并培养学生种苗方面的自主创业能力;通过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动手动脑、诚实守信、积极进取的相关职业素养;直接为本专业学生获取“林木种苗工”和“林木种子品质检验员”等职业资格证书服务。

同时也为学生通过森林管护工资格考试服务。

(3)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预修课程:《森林植物》、《森林环境》等课程。

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森林调查》、《森林营造技术》、《森林经营技术》等课程,这些课程经过不断优化,相互衔接共同构成了林业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符合林业技术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林业技术领域岗位的任职要求。

2.课程目标通过对良种选育、林木种子生产、苗木培育等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使学生具备现代林业专门人才所必须的苗圃建设及林木种苗生产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达到高级林木种苗工的水平,能够从事苗圃建设和林木种苗的培育和管理工作。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营养繁殖技术实验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营养繁殖技术实验

营养繁殖技术实验营养繁殖技术(一)一、实验实训目的:通过实际操作演练,使学生掌握扦插、嫁接等营养繁殖技术方法,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二、实验实训内容营养繁殖又叫无性繁殖,是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如根、茎、叶、芽繁殖苗木的方法。

由营养繁殖培育的苗木称为营养繁殖苗。

它能保持母本的优良特性,并能使植株提前结实。

因此,目前广泛应用于建立无性系种子园、果木林、特用经济林及花卉的繁殖。

营养繁殖育苗主要有插条、嫁接、组织培养、压条、埋条、埋根等方法。

(一)扦插育苗扦插育苗是将植物的枝、茎、叶或根等作插穗,插入土中,使其形成新植株的方法。

扦插育苗成活的关键在于插穗能否生根。

插穗能生根成活,是由于植物具有恢复其失去的器官的能力——再生能力。

1、插穗生根的关键进行扦插繁殖的树种,其插穗具有容易生根的特点,如榕树、柳树、杉木、白蜡、紫穗槐、石榴、悬柃木等。

不同的树种,插穗生根难易的程度差异很大。

生根困难的树种如松属、板栗、苦楝、苹果、刺槐、云杉、冷杉等,插穗很难成活,一般不宜进行扦插繁殖。

要选择幼、壮龄的母树采集种条,而且多数树种以选用1年生枝条为好。

要尽量采集靠近根部,着生在主轴上,并且发育充实的枝条。

插穗上要保留芽,最好也保留部分叶片,并使下切口紧贴叶柄基部。

扦插后要保持土壤及插穗周围的空气湿润。

空气湿度以80%~90%为好。

为了减少插穗水分损耗,提高空气湿度,可以对插穗适当抹芽、摘叶和遮荫,这对插后先发叶后生根的插穗尤为必要。

扦插时周围环境的温度要适宜,一般树种以土温15~20℃容易生根。

土壤要疏松,通气良好。

在粘重的土壤上扦插,或插后灌水过多,不利于插穗生根。

2、扦插方法(1)硬枝扦插是利用完全木质化的枝条扦插育苗的方法。

此法技术简便,成活率高,适用范围广。

采条要从生长迅速、干形好、无病虫害的健壮幼龄母树上采集根部或树干基部发育充实的1年生萌芽条,也可用1~2年生的苗干作为插穗。

若是经济林树种,则应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结果盛期的母树上采集生长良好的枝条作为插穗。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种子品质检验实验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种子品质检验实验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种子品质检验实验一、目的通过实训,培养学生林木种子品质检验技能。

二、内容净度分析;千粒重测定;含水率测定;发芽率测定。

(一)净度测定1.取样用四分法或分样器法从送检样品中取出测定样品,并称重。

测定样品的重量见表1-1(主要树种种子检验技术规定)。

称量精度见下表。

表 1-1 净度测定称量精度表(1)四分法把种子均匀地摊在光滑清洁的桌面上,用分样板把种子混合均匀并整成正方形。

大粒种子厚度不超过10厘米,中粒种子厚度不超过5厘米,小粒种子厚度不超过3厘米。

用分样板沿对角线将种子分为四等份,将对角2份装入容器备用,另2份混合后按前述方法再分,直到剩下的2份种子略多于测定样品所需数量为止。

2.区分各种成分将测定样品倒在玻璃板上,把纯净种子、废种子和夹杂物分开。

两份测定样品的同类成分不得混杂。

(1)纯净种子完整、未受伤、发育正常的种子;发育不完全的种子和不能识别出的空粒;虽已破口或发芽,但仍具发芽能力的种子;带翅种子中,种翅不易脱落的包括种翅,种翅易脱落的指去翅的种子;壳斗科种子中,壳斗不易脱落的包括壳斗,壳斗易脱落的指去壳斗的种子;有1粒种的复粒种子。

(2)废种子能明显识别的空粒、腐坏粒、严重受损的种子、无种皮的裸粒种子、已发芽的且显然丧失发芽能力的种子。

(3)夹杂物其它植物种子、叶片、鳞片、苞片、果皮、种翅、种子碎片、土块、石砾、昆虫和其它杂质。

3.称量分别称纯净种子、废种子和夹杂物的重量,填入下表1-2 。

表1-2 净度分析记录表树种:样品号:4.检验结果计算一个全样品法测定时,测定样品重减去净度分析后纯净种子、废种子和夹杂物的和,其差值没有超过容许差距范围(表2-9),则可以根据净度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否则需重做。

(二)千粒重测定1.百粒法(1) 取样 将净度测定后的纯净种子铺在光滑的桌上,充分混合后用四分法分为4份,每份中随机抽取25粒组成100粒,共取8个100粒,即8个重复。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模块习题集答案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模块习题集答案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模块习题集答案模块1林木良种选育二、填空题1、林木育种的物质育种效果。

2、云南松、华山松、滇油杉、云南含笑、马樱花等。

3、本地、外地、野生、人工创造的遗传资源。

4就地、迁移、立地。

5、调查、收集、评价、保存、利用、多样性保护、遗传多样性。

6、调查、收集、评价、保存、利用。

7、遗传变异。

8、种源选择、林分选择、类型选择。

9、亚洲象、望天树、云南红花木莲、滇金丝猴、绿孔雀、南方红豆杉、秃杉等。

10、后者谱系清楚。

11、野生种训化、引进外来树种。

12、能安全越冬夏、无病虫害、能用原有的方法繁殖。

13、蓝桉、藏柏、三叶橡胶、东魁杨梅、砀山酥梨等。

14、生物学特性、系统发育历史、气候因素、土壤因素、栽培技术因素。

15、近缘杂交远缘杂交近缘杂交。

16、组合的选择、杂交植株。

17、正确选亲本和组合、利用混合授粉和蒙导花粉作用、胚培养。

18、空间隔离、时间隔离、遗传隔离。

19、单交、杂种F1、其亲本之一、得到优良。

20、三交、回交。

21、观察、去雄、套袋隔离、授粉、去袋等。

三、判断题模块2 林木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二、填空1、同林龄、异林龄、2、中幼林。

2、0.6 。

3、留优弃劣。

4、机械取样。

5、母树林每木调查表、登记表、疏伐状况表、经营管理措施。

6、无性系种子园、实生菌种子园初级种子园、改良种子园、杂交种子园、产地种子园。

7、嫁接苗、扦插苗。

8、优势超级苗。

9、乔林式灌丛式。

10、整形修剪。

11、高干圆柱形、低干平头形、杯形。

模块3 林木种子生产技术二、填空1、遗传播种2、幼年期、青年期、成年期青年期成年期成年期。

3、营养不足环境。

4、早晚5、早晚6、脱粒、净种、干燥、种子分级适于运输、贮藏、播种。

7、5%——10% 晒干阴干。

8、易旺盛杨、柳花椒。

9、呼吸作用。

10、相对成熟度、净度、种子的生理解剖特性脂肪、蛋白质淀粉。

11、温度、空气的相对湿度、通风条件、生物因子。

12、安全含水量安全含水量13、干藏湿藏普通、密封露天埋藏、室内堆藏。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doc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doc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技能训练指导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技能训练1 遗传资源调查实训目标掌握林木遗传资源调查的意义、方法。

实训场所校外实训基地及校内实验室。

实训形式以班为单位分组完成,每组3-5名学生为宜。

在教师指导下选定项目、材料、技术路线和具体方法。

实训备品与材料记录用品、简单测量用具、测树工具、标本夹及其他采集用具、照相机、天平、有关工具书。

选择本地区主要栽培的森林植物1-2种,如松、柏、杨、柳、月季、牡丹、竹。

实训内容与方法(1)林木遗传资源调查及分类研究。

(2)地区林木遗传资源状况分析评价。

(3)本地林木遗传资源发展趋势预测。

实训报告要求(1)每组完成一份本地区有关种质资源名录及检索表。

(2)每人写一份本地有关种质的专题报告。

技能训练2 优树选择技术实训目标通过优树选择的实际操作,熟悉木本植物选种常用方法----优树选择的基本程序。

实训场所校外实训基地及校内实验室。

实训形式以班为单位分组完成,每组5-8名学生为宜。

在教师指导下选定场地、树种、技术路线和具体方法。

实训备品与材料林分,如松、杉、杨、楸、泡桐等。

放大镜、游标卡尺或量径尺、钢卷尺、挂牌、记录本、铅笔、毛笔、种子袋、罗盘仪、生长锥、测高器、轮尺、油漆、记载簿、调查员手册、计算器、照相机。

实训内容与方法1.踏查(1)选林分根据某林场或某地区的林相图、地形图(或平面图),全面进行踏查,了解林分生长状况,选符合下列条件的林分:○1实生林(包括天然林和人工林),不选多代萌生林、大径材择伐林;○2同一龄级、同一立地条件林分;○30.7-0.8郁闭度的林分,不选插花混交林;○4中龄林或近熟林,不选成、过熟林。

(2)预选优树○1根据优树的标准(随植物种、地区而异),在适合选树工作的林分中,目测预选。

在中选的植物上作好临时标记,以便于识别和实测初选木;○2优树预选木必须是林中木,尽量不要选择林缘木、孤立木。

有时在疏林中亦可能出现干型端直、整枝良好、树冠窄的优良个体,也应考虑作为选择的对象;○3优树所处立地条件必须与其他林木相同,或者略低于其他林木。

苗圃建立—苗圃建立(林木种苗生产技术)

苗圃建立—苗圃建立(林木种苗生产技术)
8m,小型苗圃2~4m;支道1~4m;步道0.5~1.0m。
➢ 灌溉系统:地面灌溉(漫灌、侧方灌溉)、喷灌和滴灌。 ➢ 排水系统:多设在道路两侧,地势较低的地方。
➢ 建筑物:包括办公室、宿舍、仓库、温室、种子储藏室、机车 库、晒场、积肥场等。建筑物应设在土壤条件较差,地势较高 的地段。
➢ 防风林带:应与冬天主风方向相垂直。
二、苗圃面积计算:
每年出圃2年生半枫荷苗10万株,用3年轮作制,每年有1/3的土地休闲, 有2/3土地育苗,单位面积产苗量10万株/ha,则该半枫荷育苗所需面积?
S=(10*2)*(3/2)/10=3 (ha)
2. 土壤
物理性状: 一般要求结构良好的沙壤土、轻壤土或壤土。利于苗木 根系生长,起苗容易。 化学性状: 主要涉及土壤酸碱度、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质含量等。 不同树种对土壤酸碱度要求不同,多数阔叶树种以中性土壤为宜,而 多数针叶树种则要求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一般苗圃均要求土壤有机质 和肥力都较高。
3. 水源
常见苗圃危害有猝倒病、蛴螬、地老虎、鸟害、鼠害等。
第三节 苗圃地区划
一、苗圃地规划 苗圃地选定后要进行规划设计,它是合理营建育苗基地的关键技术
之一。基本内容包括: 1. 苗圃平面图 2. 苗圃地形图 3. 苗圃规划设计图 4. 苗圃规划设计说明书等
二、苗圃区划
苗圃地一般可以区划为2大部分,即: 1. 生产用地:包括播种区、扦插区、移苗区、采穗区、科研区等。 2. 非生产用地:包括道路、排灌系统、建筑物、晒场、防风林带等。
苗圃建立
苗圃( nursery )
➢ 是专门培育苗木的场所。苗圃工作是一项需要集约经营的事业,有较 强的季节性,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培育出优质、速生、高产的苗木。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
课程整体设计
一、课程定位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是阐述林木种苗生产理论和应用技术的一门应用性课程,原属《造林学》范畴,有年的历史积淀,年根据国家职业岗位的划分从《造林学》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门课程。

㈠在林业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林业技术是我院的主体专业和特色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

林业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由门专业核心课程、门专业基础课程、若干门专业素质拓展课程、若干门基本素质拓展课程和公共课程构成(见表)。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属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学生从事林木种苗生产和管理的能力,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支撑性作用。

㈡教学目标定位
林业技术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主要是森林培育工程技术员、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工程技术员、林木种苗工、造林(更新)工、抚育采伐工、造林工程监理员、森林病虫害防治员、林政管理员和天然林保护技术员。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对应林木种苗工,职业能力主要包括林木种子生产技能和苗木生产技能大部分,共有林木种子采集、林木种子调制、林木种子贮藏、种子品质检验、苗圃区划、苗木培育和苗木出圃等个分项,种子品质检验和苗木培育又分若干项,技能要求共项(详见图)。

图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技能要求
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广西林业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考虑到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与其它课程的前后衔接,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是:使学生具备必需的林木种苗生产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能,达到林木种苗工高级工的水平,并且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具体体现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课程整体设计一、课程定位《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是阐述林木种苗生产理论和应用技术的一门应用性课程,原属《造林学》范畴,有52年的历史积淀,2000年根据国家职业岗位的划分从《造林学》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1门课程。

㈠在林业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林业技术是我院的主体专业和特色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

林业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由6门专业核心课程、4门专业基础课程、若干门专业素质拓展课程、若干门基本素质拓展课程和9公共课程构成(见表1)。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属专业核心课程,培养学生从事林木种苗生产和管理的能力,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中起着不可替代的支撑性作用。

㈡教学目标定位林业技术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主要是森林培育工程技术员、森林资源管理与监测工程技术员、林木种苗工、造林(更新)工、抚育采伐工、造林工程监理员、森林病虫害防治员、林政管理员和天然林保护技术员。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对应林木种苗工,职业能力主要包括林木种子生产技能和苗木生产技能2大部分,共有林木种子采集、林木种子调制、林木种子贮藏、种子品质检验、苗圃区划、苗木培育和苗木出圃等7个分项,种子品质检验和苗木培育又分若干项,技能要求共18项(详见图1)。

图1 林木种苗生产技术技能要求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和广西林业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考虑到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与其它课程的前后衔接,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位是:使学生具备必需的林木种苗生产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扎实的实践操作技能,达到林木种苗工高级工的水平,并且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具体体现在:⑴能进行苗圃设计和组织施工;⑵能进行林木种子的采集、调制、贮藏和检验;⑶能较熟练地进行播种、苗木移植和管理;⑷能较熟练地进行扦插、嫁接操作;⑸能较熟练地进行容器育苗营养土的配制、装袋置床和管理;⑹能进行大棚的建造和大棚育苗的管理;⑺能较熟练地进行培养基配制与灭菌、植物组织培养无菌操作;⑻能进行苗木调查和出圃操作;⑼能合理使用除草剂;⑽能开展育苗项目管理;⑾具有严谨的学风、良好的职业责任感、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⑿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队精神与团队意识。

二、教学资源㈠教学团队《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课程有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在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和技术服务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⒈教学团队的整体结构合理⑴“双师”素质教师比例高。

教学队伍12人,“双师”11人,占91.7%。

⑵专兼教师比例合理。

教学队伍12人,专职教师8人,兼职教师4人,专兼职教师比例2∶1。

⑶学缘结构合理。

8名专职教师分别毕业于广西师范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和北华大学5所学校。

⑷年龄结构基本合理。

教学队伍12人,51-60岁1人、41-50岁6人、31-40岁4人、30岁以下1人,形成较合理的梯队结构。

⑸职称结构合理。

教学队伍12人,副高以上职称8人,占66.7%;中级职称3人,占22.2%;助理级1人,占11.1%。

⑹职业资格证比例高。

4名主讲教师均具有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和技能鉴定考评员职业资格。

⒉主讲教师团队成果丰富⑴开发的教材(资料)较多。

近5年参与开发国家标准1本,主编和参编公开发行教材4本,主编校本教材和培训资料6本;⑵发表论文较多。

近5年在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各种论文33篇,有13篇论文获奖。

⑶研究课题成果丰富。

近5年来主持和参与的课题共34项(主持的有20项),已结题的有14项,其中主持的《高职教育林业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课题成果获自治区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参与的《广西国有林场可持续经营研究》课题成果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排名四),参与的《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骨干专业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研究》课题成果获广西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排第二和第六)。

⒊主讲教师团队工作扎实⑴师德师风好。

主讲教师4人,近5年师德考核成绩全部为优秀。

⑵教学效果好。

主讲教师4人,近5年教学考核成绩3人全部为优秀,1 人1次优秀4次良好。

⑶工作获奖较多。

工作获奖14人次。

㈡校本教材(含实训指导、习题集)我院办高职教育之初,因没有相应层次的教材。

为适应林业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于2004年校企合作开发了职业针对性和实用性强的校本教材(含习题和实训指导)。

教材开发流程流程如下:教材开发过程中,首先根据广西林业生产职业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和课程定位,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再以为实践技能培养服务和“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构建本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体系。

其次融入了林木种苗生产的新技术和新规程。

再次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按林业生产的实际工作任务和流程组织编排教学内容,实现了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融合。

教材使用前,请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西优秀专业技术人员邓荫伟同志进行了审稿,再次补充完善了校本教材。

该教材2007年列入“十一五”期间第一批广西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立项建设项目。

㈢网络教学平台2005年底起,建设并不断改善网络教学平台,将各种教学资源上网,并开辟了在线自测和在线答疑,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展了学生学习的途径和空间。

已上网教学资源有:⒈课程教学基本文件(包括教学大纲、实训大纲、考试大纲);⒉文本教材(含习题)、实训实习项目;⒊多媒体教学课件;⒋学习指南、教案、教学案例;⒌课程试题库和参考答案(包括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试题库)。

㈣实践条件《林木种苗生产技术》课程有完善的校内外实训条件。

⒈校内实训条件⑴校内实训设备180件,仪器设备总值69万元。

⑵校内实训环境依托林业技术专业的自治区示范性实训基地和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示范基地,本课程创建了“教学实验林场苗圃+生物技术中心+教学实习苗圃+组培实验室+种子检验实验室”的“链式”校内实训基地(详见表3),能够满足全部19个实训项目的训练和部分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

⒉校外实训基地为实现与林业行业的零距离对接,我们积极在区直国有林场和外资林业公司建立校外实训基地。

与本课程较密切相关的校外实训基地有13个校外实训基地(详见下表)。

表4 校外实训基地一览表三、教学设计本课程教学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林木种苗生产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基本教学模式,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以知识和技能有机结合为基准,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的。

㈠在教学内容的整合上——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在教学内容的整合上,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线,与行业专家和兼职老师一道,从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着手,校企合作共建,以林木种苗工高级工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和广西林业建设的实际,构建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和理论教学体系(详见表5),以确保8个教学专题(教学情境)的实施。

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了19个实训,其中重点是:种子的贮藏、种子品质检验、苗圃规划设计、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嫁接育苗、容器育苗、组织培养基配制、组织培养的无菌操作。

理论教学内容体系包括了26项学习内容,以为实践技能培养服务和“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来构建,服务于19个实训项目的实施,为培养林木种苗生产技术的18项技能奠定理论基础。

㈡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以林木种苗生产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以真实的生产任务和生产流程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边学理论边实践,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高度融合。

首先是将教学内容整合为良种生产、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嫁接育苗、容器育苗、组培育苗、除草剂应用和苗木出圃8个教学专题(教学情境,详见表6)。

然后,每个专题按林业生产的实际工作流程序化教学内容,更利于学生学习掌握(详见表7)。

表6 教学专题与教材内容关系表表7 扦插育苗新旧教学组织对比㈢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向实践教学倾斜在教学时间的安排上,向实践教学倾斜,突出实践教学,强化林木种苗生产实践技能的培养。

本课程教学总学时为9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38学时,实践教学55学时(含1周课程实习计30学时),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时的比例4∶6。

㈣在教学方法的应用上——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根据本课程的特点,适应培养高技能人才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⒈“专题教学”突破教材章节的条条框框,根据种苗生产的实际工作任务设计良种生产、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嫁接育苗、容器育苗、组培育苗、除草剂应用和苗木出圃等8个专题“穿针引线”,以专题的形式开展教学。

同时,应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从而使课堂教学做到少而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将重点和难点讲透,而不是面面具到,必要时组织开展课堂讨论和练习。

其它内容放手让学生自学,培养自学的习惯。

⒉启发引导实践证明,“满堂灌”、“填鸭式”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处理好讲授与启发的关系,在讲授中多启发引导,加强师生互动。

有时还引入课堂讨论和探究式学习,尽可能活跃课堂气氛。

⒊案例教学根据本课程特点,常将生产中的实际工作任务直接或加工后作为教学案例,引发学生思考达成任务的工作流程(步骤),集集体智慧归纳总结形成“完整”的流程,进而引入各流程的“工作”(教学)内容和问题的解决。

⒋操作演示在实践教学过程,指导教师先操作演示给学生观看,使学生很直观地了解操作步骤和明白操作要领,减少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时的盲目性,提高实训的实效。

⒌实景教学(项目教学)本课程所有的实训项目均采用实景教学(项目教学),即结合生产任务或模拟生产任务在实验室、苗圃、生物技术中心开展实训;同时,强化操作考核,促使学生自觉地利用上课时间和课余时间完成各项“生产”任务。

㈤在教学手段的使用上——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本课程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课堂教学以多媒体教学为主,辅以录像、幻灯和传统的教学手段(黑板+粉笔);同时,建立了网络教学平台,将各种教学资源上网,并开辟了在线自测和在线答疑,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展了学生学习的途径和空间。

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使得学习不再局限于“课堂”和“书本”,学习地点、时间、方式更加灵活。

㈥在教学过程的组织上——以工学结合为基本教学模式本课程以工学结合作为教学基本模式,充分利用丰富的校内外教学资源,实施“课堂教学+模拟实训+项目承包+职业技能鉴定+顶岗实习”的一体化教学,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校内学习实践与校外学习实践相结合,实现教学全程工学结合。

表8 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对应表⒈课堂教学应用理论知识的学习,采用“专题教学”、启发引导、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

⒉模拟实训应用于种子品质检验项目的课程实践教学,即将检验实训项目假设为教研室承担的生产实际项目,使学生在仿真的氛围中在检验实验室内独立完成种子品质检验,实训指导教师按相应项目的考核标准评定学生成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