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水务一体化建设经验材料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f4c94a73be23482fb4da4c3f.png)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市规划与建设局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工程是我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点工程。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该工程已全面启动。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城乡供水现状(一)供水管理模式目前,我市供水行业呈多元化的供水格局。
全市现有供水企业48家,除市自来水公司属于国有企业,负责市区(含市经济开发区)和**镇老镇区供水外,其他47家分别属镇级水厂、村办、企事业单位办、个人承包经营和与上海联办水厂,负责市域各街道市区以外地区和其他各镇、村的供水。
另外,**自来水厂(已划入**港区管理)负责港区和**镇供水。
(二)供水能力1.市自来水公司现有深井24口,地面水厂1座,供水能力总计万吨/日,其中地下水万吨/日、地面水万吨/日。
XX年地下水供水约775万吨,地面水供水约704万吨。
在市区实行地面水、地下水分质供水。
2.其他47家水厂现有深井149口,万吨/日规模地面水厂1座(现几乎停产),供水能力总计约 8万吨/日。
XX年供水约2574万吨。
3.**自来水厂(港区自来水公司)现有深井7口,地面水厂1座,供水能力总计6万吨/日,其中地下水1万吨/日、地面水5万吨/日。
XX年地下水供水约250万吨,地面水供水约210万吨。
(三)供水水源我市目前主要供水水源是地下水,水质好、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我市本地地表水资源贫乏,但过境水量丰富。
受上游来水及我市工农业排污的影响,地表水污染严重,为劣五类水质。
(四)供水存在的问题1.水源问题。
地下水是我市目前的主要供水水源,但因长期过度开采已造成了严重的地面沉降和地下水资源的浪费。
根据省、市人民政府有关控制地下水资源开采的文件精神,我市各镇、街道均在地下水禁限采之列。
XX年开始,地下水将不允许作为我市的供水水源。
我市地面水水质劣于五类,通过现有地面水厂的常规处理,很难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2.供水基础设施问题。
随着我市用水需求的不断增加,现有的供水能力明显不足。
水务一体化建设与管理经验介绍
![水务一体化建设与管理经验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21553c0d011ca300a6c390c9.png)
环境 整治 的一体化 管理 ,“一龙 治水 ” 等多种方 式 ,开展 涉水 资产 经营和资 题 。全面加快 区域供水工程建设 ,累计实
的格 局 全 面形 成 。
本运作 ,累计融资近百亿元 ,有力推动 现供水 乡镇 1l1个 ,区域供 水覆 盖率 达
一 、 以规 划 为 引领 ,及 早 谋 划 可 持 了水 务工程建设 ;积极 引进战略投资 到 88%。二是实施城 乡供水一体化工程 。
(作 者 单 位 :江 苏 省 江 都 水 利 工 程 管
骆 马湖水源地及原水 管线 PPP项 目
提升 城市 现代 化水 平的重要 保证 。根 城区污水治理规划》等 ,同时编制了 作为全 国首批 示范项 目全 面完成 ,打 造
据 《关 于确定 江苏省水 利现代化 试点 《徐州 市城 乡供水 一 体化 实施 方 案》 了徐州市水务领域推 广运 用 PPP模式 可
三是在该 闸门门槽两油缸顶部改 装轻 及时断开 “关 闸门运行 ”控制 回路 。 的 可 靠 性 。
质 盖板 (原钢 筋混凝 土材质 ),以便 检 从而可靠 关 闭主水泵 的工作 门 ,有 效
五 、改进 效 果
查观察 ;四是 经常性检查 或更换 失灵 地 防止 了“顶 缸 ”现 象 的发 生 。这 样
酲工程管理 ll
水务一体化建设与管理经验介绍
赵 智磊 陈思 光
徐州 市是 江苏 省三个水 利现代化 其中水务规划有 《徐州市区域供水规 管规范化 的运行机制 ,较好 地解决 了水
试点 市之一 。推进水利水务 现代 化建 划》《徐州市区供水规划》《徐州市城市 务发展 的资金瓶 颈。
设是 基本 实现现代 化 的重 要支撑 ,是 排水 (雨水 )防涝综 合规划》《徐州市主
乡村水务建设的典型模式和经验做法
![乡村水务建设的典型模式和经验做法](https://img.taocdn.com/s3/m/c1e59ae4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1a.png)
乡村水务建设的典型模式和经验做法乡村水务建设,说实话,听起来好像是个高大上的话题,其实不然。
很多人一听“水务”二字,脑袋里就浮现出高高的水塔、长长的管道,或者是啥“水务公司”之类的专业词汇,瞬间觉得离自己远得很,觉得和咱们这些普通人、乡下老百姓没啥关系。
可是,咱说句心里话,水务建设在乡村,真心是咱们生活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事儿之一。
没水,啥都干不了。
谁家没有水缸、没有水井,谁家的田地不需要浇水呢?没有了水,咱说啥也都没戏。
所以,水务建设能不能做好,直接关系到乡村的生活质量,能不能过得舒服、过得像样。
要是咱们现在在乡下走一圈,真得注意看一下,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了。
乡村水务建设,正在以一种咱们想不到的方式,悄悄改变着咱们的生活。
你看啊,现在很多地方,村里原来那种土法上马的水井啊、池塘啊都被彻底“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套套现代化的水务设施。
像是水厂,水塔,甚至还有一条条地下的管道,简直比大城市的供水系统还要完善!有些地方的水务建设真的是“从头到脚”都搞定了,什么村里每家每户的水管、储水设施,都能一个不落地接上。
最牛的是,不单单是解决“喝水”问题,还顺便把排水、灌溉这些问题也给一并解决了。
老百姓生活的这个水平,那叫一个高啊!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这可是改变乡村面貌的大工程。
说到这儿啊,你可能要问了:这水务建设到底是什么样的典型模式呢?有啥经验做法可以借鉴?别急,慢慢聊。
一大亮点就是“因地制宜”。
你想啊,乡村的地方这么大,地形千差万别。
城市的水务模式照搬到乡下,那根本行不通。
比如说一些山区、丘陵地带,传统的自来水设施可能就不适用,那怎么办?聪明的乡村人就琢磨出了各种符合当地实际的办法。
就像是利用当地的山泉水、井水,通过自然的坡度,修建引水渠道,水就能不费劲地流到每家每户。
管道的布置,还特别注重节水、节能,既环保又高效,真的是让人不得不佩服。
光有这些硬件设施也不行,还得有一整套管理经验。
你别看这些乡村水务建设的模式简单,其实背后可是有着一套精心策划的管理制度。
水务经验交流发言稿
![水务经验交流发言稿](https://img.taocdn.com/s3/m/69b62e81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c1.png)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们在水务领域的经验和成果。
近年来,我国水务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这离不开广大水务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
在此,我代表我们团队,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的工作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我们始终把加强组织领导作为推动水务事业发展的关键。
一是成立水务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二是制定水务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确保水务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三是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全社会对水务工作的重视程度。
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供水保障能力1. 供水工程:近年来,我们加大投入,加快供水工程建设,实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
目前,全县供水管网覆盖率达到95%以上,供水能力达到每天20万吨。
2. 排水工程:我们积极推进排水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排水能力。
目前,城区排水管道总长度达到100公里,排水能力达到每天15万吨。
3. 河湖治理:我们积极开展河湖治理,改善水环境质量。
通过实施河道清淤、岸线整治、生态修复等措施,河湖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三、强化水资源管理,提高水效利用率1. 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规划、开发、利用、节约和保护。
2. 推广节水技术,提高用水效率。
在农田灌溉、工业生产、居民生活等方面,推广应用节水器具,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 加强水资源监测,确保水安全。
建立健全水资源监测体系,对重点水源地、供水工程、用水企业等进行全面监测,确保水质安全。
四、强化科技创新,推动水务事业发展1.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动水务领域关键技术攻关。
我们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多项科研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果。
2. 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水务设施智能化水平。
目前,我县已建成智慧供水平台,实现了供水、排水、监测、调度等环节的智能化管理。
3. 加强人才培养,提升水务队伍素质。
我们积极开展水务人才培训,提高水务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总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为我国水务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
![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77d2b92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8e.png)
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
城乡供水一体化是当前供水体系建设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旨在实现城
乡供水一体化、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环境保护。
为此,以下是本人对于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议的总结。
一、加强城乡供水一体化规划
城乡供水一体化在推进过程中必须加强规划,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
行的城市规划,合理布置供水设施。
规划要充分考虑到我国城乡发展
的不平衡性,科学合理布局供水设施,优先保障农村地区供水。
二、提高供水设施水平
提高城乡供水设施的水平,是促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必然要求。
应提
高城市管网设备、设施的质量,完善生产化管理。
在农村地区,通过
实施工程水源和开发特色高效农田水利,改造老旧供水设施,提高供
水设施的可靠性。
三、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发展城乡供水一体化还需要相应的财政支持。
应该提高政府的财政投入,建立专项基金,引入社会资本,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扶持力度,并建立公正的补偿机制,为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提供资金的保障。
四、强化管理及维护
对于城乡供水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均需加强。
城市供水设施应严格执行
巡检制度,做好设备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加强设施错峰供应制度。
农
村地区也应该采取巡视管理,加强设施的维护,确保农民家庭的用水
安全。
总体而言,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要充分考虑到国情和实际情况,通过
科学规划,提高供水设施的水平,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强化管理及维
护等手段,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有序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
城乡居民提供更好的用水服务,促进城乡发展和资源保护的协同发展。
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标准版)
![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标准版)](https://img.taocdn.com/s3/m/10ae6d979e31433238689344.png)
( 管理体系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标准版)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s the general term for safety management methods that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same enterprise must have different management systems.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标准版)一、实施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工作情况金湖县政府于去年11月份将全县涉水管理职能统一调整到水行政主管部门,成立水务局,对全县的防洪、除涝、蓄水、供水、节水、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取水许可、统一配置、统一调度。
统一管理,以水务一体化管理,优化配置水资源,保证水资源供需平衡,保障全县社会经济发展。
我县在推进水务一体化管理中,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1.强化水务宣传,创造良好环境。
推行水务一体化管理,首先要营造一个好的舆论环境。
通过宣传,进一步提高人们的水忧患意识。
水法制意识、水商品意识,形成知法、守法、护法的良好氛围。
2.加强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全面实施取水许可制度,对全县2200多个取水口进行普查、登记、审批、发证,实行用水申请,用水交费,并按计划供水用水。
在地表水方面,对流域性和区域性水源工程实行县级统一管理。
去年11月份申请将县河道管理所更名为河湖管理所,成立“三湖”管理机构,统一管理入江水道、高邮湖、白马湖、宝应湖。
在水工程管理方面,将入江水道沿线所有涵闸管理权收归河湖管理所,将“三湖”小圩涵闸管理权收归各乡镇水利站,使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水费征收有了保证。
2023年上半年水务城乡一体化工作总结
![2023年上半年水务城乡一体化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f6f1178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60.png)
2023年上半年水务城乡一体化工作总结2023年上半年,水务城乡一体化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为解决城乡水资源分配不均、水环境污染等问题,推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全市各级政府的领导下,水务部门积极行动,大力推动各项水务城乡一体化工作的落实。
在这些努力下,有效地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首先,在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上,我市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通过深入调研和分析,明确了城乡水资源的需求和利用现状。
在此基础上,制定了详细的水资源分配方案,确保了城乡居民的用水需求得到满足。
同时,通过科技创新,引入了先进的水资源管理技术,提高了城乡居民用水的效率。
此外,还加强了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了一些水资源利用问题。
其次,在水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我市加大了力度。
通过加强水环境监测,全面了解了城乡水环境污染的状况。
基于监测结果,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水环境污染治理措施,并组织了专业团队的力量进行实施。
此外,我市还积极开展了水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了居民的环保意识,减少了水环境污染的发生。
通过这些工作的开展,我市的水环境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
再次,在水利设施建设和维护上,我市加大了投入。
通过加强对城乡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解决了一些地区用水不足和供水水质不合格的问题。
我市在城乡水利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修建了一批新的水利设施,提高了城乡居民用水的供应能力。
同时,我市还加强了对水利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了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最后,在组织领导和管理机制上,我市做出了一些改进。
通过建立健全水务城乡一体化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明确了各级政府和水务部门的职责和权责关系,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协同性。
同时,我市还积极推动了水务城乡一体化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强了对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保护的法律保障。
通过这些改进,我市的水务城乡一体化工作得到了更好的推进。
总之,2023年上半年,我市在水务城乡一体化工作上取得了显著进展。
2024年上半年水务城乡一体化工作总结
![2024年上半年水务城乡一体化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f81e28a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c0.png)
2024年上半年水务城乡一体化工作总结____年上半年是水务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关键时期,我作为水务局的一名工作人员,深入参与了相关工作并负责总结,以下是____年上半年水务城乡一体化工作的总结报告。
一、工作开展情况____年上半年,我们水务局按照国家关于加强城乡一体化的政策要求,紧密围绕实施水利工程和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全力推进水务城乡一体化工作。
1. 水利工程建设上半年,我们水务局共完成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项目8个,总投资额达到2000万元。
其中,包括水库、渠道、排灌站等水利工程,有效提高了农田灌溉能力,保障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2. 农村饮水安全上半年,我们水务局着力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共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20个,涉及农村居民饮水安全达到2万人以上。
通过新建、改建和完善水源地、水处理设施和供水管网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农村居民的饮水条件,保障了广大农民的生活用水安全。
3. 新农村建设上半年,我们水务局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工作,共开展水务设施改造项目10个,投资额达到500万元。
通过改善农村供水条件、完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等措施,提升了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
二、取得的成绩1. 农村水利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农田灌溉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解决了部分地区长期面临的农田灌溉问题,有力支撑了当地农业的发展。
2. 农村饮水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完成了20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大部分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有效提升了农民的生活用水条件。
3. 新农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通过改善农村供水条件和完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等措施,提升了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推动了新农村建设。
4. 工作机制逐渐完善。
在推进水务城乡一体化工作过程中,我们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工作流程,形成了一套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为下一阶段的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在水务城乡一体化工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和改进。
关于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报告
![关于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72cbaf27c1cfad6195fa7cd.png)
关于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议报告市水务局: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要加快建立健全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水利扶持力度,加快转变农村水利建设和管理模式,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城乡水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结合我市乡镇供水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就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议报告如下:一、我市乡镇供水的现状乡镇供水是保障乡镇经济和居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
随着城镇建设进度加快,我市乡镇供水工程建设也取得了较快发展,但发展不平衡,供水工程设施整体现状水平不高。
就市中区、东兴区情况而言,采用由市级供水企业集中供水的有:白马镇及白马黄石片区,白马四乡镇和即将接水的乐贤片区。
2007年公司实行了“内江十大惠民工程”之一的内白输水管线工程,彻底解决了白马镇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
这项工程既是公司拓宽供水区域的一项举措,也是公司统筹城乡供水的一次探索。
2010年公司又配合市中区区委、区政府及区水务局,实施了全安、凤鸣、龚家、靖民四乡镇通水工程,让3,000余户居民用上清洁水,放心水。
今年,公司为了深化统筹城乡供水,专门成立了“统筹城乡供水一体化领导小组”,并成功收购乐贤镇富民水厂。
这些举措让片区的乡镇居民享受到了城市自来水供应的“同网同质同服务”。
采用自建水厂或供水站独立供水的有:市中区的史家镇、凌家镇、四合乡和东兴区的高桥镇、胜利镇、双才镇等乡镇。
二、我市乡镇供水存在的问题我市乡镇供水起点低、基础差,与城乡经济发展和人民对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相比,尚有很大的差距。
具体表现为:1、供水设施落后,供水水质得不到保障。
由于大部分乡镇兴建的都是简易水厂或供水站,取水能力有限,制水工艺简单,设备老化程度偏高,管网建设跟进不力,缺乏有效的水质检测保证体系,造成供水保证率和水质合格率均不达标。
2、供水规模偏小,运行成本偏高。
乡镇供水缺乏统筹规划,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现象严重,未能建立区域性大配套的有效供给体系,造成供水规模偏小,运行成本高。
上半年水务城乡一体化工作总结
![上半年水务城乡一体化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73d159c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3d.png)
上半年水务城乡一体化工作总结上半年水务城乡一体化工作总结20xx年,水务局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服从和服务于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项目服务年”总体要求,围绕推进“三个集中”,坚定信心,迎难而上,超常工作,狠抓会战项目的推进、水环境综合整治、生态区创建等工作,城乡水务一体化加快推进。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一)全面完成供水服务工作。
(二)全力推进水利项目建设。
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为了项目干”的指导思想,按照“四个尽快”的要求,全力推进水务项目建设。
2.加快推进毗河以南农田水利建设和水产业发展。
围绕加快毗河以南水利发展,解决用水困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业开发、壮大水产养殖规模,加快推进毗河以南农田水利建设和水产业发展。
一是全力抓好龙泉山脉绿化项目配套水利工程建设,完成项目储备和方案编制工作,按计划推进人和乡三元村、璧山村,清泉镇花园村、五桂村,福洪乡杏花村配套工程建设,购买11套提水设备,确保绿化用水需要,现已植树达10万余株。
二是抓好水集蓄利用和末级渠系改造工程,在清泉镇实施2008年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整治塘堰10口,新建蓄水池165口,已完成工程量75%;在福洪乡实施末级渠系改造项目,整治渠道5.68公里,已完成工程量90%。
三是实施并完成东支七渠整治工程,整治渠道30公里。
四是正在实施成南高速公路(2009段)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治理水土流失5平方公里)。
五是在加强技术指导的同时,协助龙王镇和姚渡镇规划红树海岸线100亩、三方村1000亩,芦稿村200亩渔场建设。
3.全面落实城乡统筹重大项目涉水工作。
按照以“三个集中”为核心,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全面落实城乡统筹重大项目涉水工作。
一是完成祥福现代生态农业观光园区、清泉花园沟温泉度假区、南方高科玉米基地、现代农业港水系迁改、供水实施方案及配套工程建设,整治龙门支渠2.68公里,农业港园区内整治渠道6.32公里、山平塘57口、建蓄水池165口。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52cea34f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16.png)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工作情况汇报背景概述城乡供水一体化是指城乡供水系统之间实现互联互通,提高供水设施的整体性能,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好的用水服务。
据统计,目前我国仍有大量农村地区缺乏安全、卫生的用水设施,城市供水则存在一些能源浪费和管理混乱的问题。
因此,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已成为当前我国水资源管理改革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工作进展建设规划我市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规划,其中包括:1.制定了城市供水和农村供水的发展规划,提出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要求;2.设立了专门的城乡供水一体化领导小组,协调相关工作;3.拟定了城乡供水一体化投资计划,目前已有部分项目完成投资。
这些规划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建设项目我市目前正在推进多个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项目,其中涉及的内容包括:1.建设农村饮水安全项目。
在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该项目旨在为农村地区提供安全、卫生的饮水设施,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目前已经完成 50% 的投资,预计于明年完工。
2.建设城市供水主干管网。
当前我市很多城市供水问题主要集中在输水管网上,供水压力不稳定、用水过程中出现断水等现象比较普遍。
该项目旨在解决城市供水主干管网薄弱的问题,提高城市供水设施的整体性能和管理水平,目前已经完成 30% 的投资。
3.实施产业用水节水工程。
我市地处干旱高原区域,水资源相对较少,其中一部分用水被占用在工农业用水上。
该项目旨在改善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用水的使用效率,实现对产业用水的节水和环保要求,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这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项目的推进,有效地促进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
工作成效当前,我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1.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了较大的缓解。
2.城市供水设施整体性能得到了提高,供水水量和压力稳定。
3.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用水效率得到了提升,对水资源的节约利用达到了预期效果。
2023年上半年水务城乡一体化工作总结
![2023年上半年水务城乡一体化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8ffcd98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517c677.png)
2023年上半年水务城乡一体化工作总结2023年上半年,水务城乡一体化工作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下面是对此期间工作的总结。
一、总体情况2023年上半年,我市水务城乡一体化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在全市范围内,水务城乡一体化的规划和改革工作逐步推进,重要水源地保护和水环境治理攻坚战取得了明显成效,城乡供水保障水平持续提高,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意识日益增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取得良好效果。
二、重要工作进展1. 水务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了水务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了规划目标、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
并成功完成了各县市区的水务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为后续工作提供了重要依据。
2. 重点水源地保护:加大对重要水源地的保护力度,健全了水源地保护制度,建立了长效机制。
加强水源地的巡查和监管,确保水源地水质安全。
同时,积极推进水源地生态修复和植被恢复工作,提升水源地的生态功能。
3. 水环境治理:通过加大水环境治理投入,实施了一批水环境治理工程项目。
着力解决了一些城乡水环境问题,提高了水质。
同时,核实了一批水质异常的点位,采取了相应的防控措施,有效遏制了水质恶化趋势。
4. 城乡供水保障:加大城市供水设施建设和改造力度,提升了城市供水能力。
同时,稳步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改善了不少农村地区的供水条件,提高了居民的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5. 水资源合理利用:开展水资源合理利用评价工作,制定了水资源管理措施,推进了节水措施的实施。
通过推广灌溉节水技术和改善农田排水系统,提高了农业用水的效率,实现了农业持续发展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良性互动。
6. 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力度,推进乡村卫生整治。
加强了农村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工作,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
三、存在问题及对策1. 水资源管理不够科学精细:在水资源合理利用方面,还存在管理不够科学精细的问题,需进一步加强水资源调配和管理,完善配套制度,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水资源管理。
实行水务一体化改革的工作汇报
![实行水务一体化改革的工作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722bdae2d15abe23482f4de0.png)
实行水务一体化改革的工作汇报实行水务一体化改革的工作汇报省水利厅:××县水务局自推行水务一体化改革工作以来,为了实现“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一战略目标,局党政根据《水法》和省政府、省水利厅关于水资源统一管理的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本着有利于促进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有利于充分发挥水资源效益,有利于统筹解决洪涝灾害、干旱缺水、水环境恶化等水事问题,全面推行水务体制改革,目前已基本实现了对县域水资源的统一管理。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打破条块分割,变“多龙管水”为“一龙管水”,积极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在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成立了××县水务局。
从水利局到水务局,这标志着大竹水利冲破了条块分割、画地为牢的计划经济旧体制,为实现城市与农村、地下水与地表水、水质与水量、供水与排水、用水与节水等涉水事务的一体化管理,为建立高效协调的水务管理体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设立了给排水管理股(县节水办)。
原创:.gongwen123.在我局向县委、县政府提交的“三定”方案中(已上报待批),将原来分散在建设、环保等几个部门的管水职能交由水务局统一承担,通过将排水、滤布排污、污水处理等方面的职能统一划归水务部门,进一步增强了水务部门对水资源的宏观调控,强化了水资源的统一调度、行业管理与资产管理的有机结合,克服了过去部门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龙管水、办事效率低下的弊端。
二、推行体制改革,变“政府管水”为“群众管水”,充分发挥各类水利工程效益一是在××、××两座中型水库全面推行以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为基本内容人事制度改革。
打破了事业单位原有的干部、工人个人身份终身制,解除单位和个人之间的固定人事关系,引入竞争机制,在事业单位全面推行聘用制;建立起政事职责分开,单位自主用人,人员自主择业,政府依法管理,配套措施完善的分类管理体制;形成一个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实现本单位人事管理的法制化、科学化。
城乡供水一体化发言材料
![城乡供水一体化发言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b5dffeee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2.png)
城乡供水一体化发言材料尊敬的领导、评委和各位观众: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发表关于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发言。
城乡供水一体化是我国当前推进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保障农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关键举措。
首先,城乡供水一体化对于改善农村水资源状况和提高农村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供水条件普遍较差,很多地方没有稳定的供水网络,农民只能靠自己提水或者从远处取水。
这不仅增加了农民的劳动负担,也存在着水质安全和卫生问题。
而城乡供水一体化能够将城市优质的供水资源引入农村地区,建设起符合农村实际的供水设施,给农民提供稳定、安全、便捷的用水条件,极大地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其次,城乡供水一体化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水是生产生活的基础资源,良好的供水条件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城乡供水一体化可以为农村提供充足的灌溉水资源,提高农田的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从而带动农村的经济发展。
另外,供给农村稳定的用水条件也是发展畜牧业和农村产业的重要保障,能够为农民增加收入来源,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再次,城乡供水一体化可以推动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和产业转移。
当前,我国正面临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挑战。
城乡供水一体化不仅可以为城市解决供水压力问题,也可以为农村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通过引入现代化的供水设施和管理经验,提高农村水利设施的建设水平,推动农村经济向着现代农业、特色农业转型,促进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互补发展。
最后,我们要认识到,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推进离不开政府的积极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
政府应当加大对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投入力度,加强规划和管理,推动供水设施建设和维护,确保供水质量和供水安全。
同时,社会各界应当加强对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宣传和支持,提高农民对于供水工程的认同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共同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良好氛围。
总之,城乡供水一体化是推进农村改革、改善农村供水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情况汇报
![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50c4fe334028915f814dc2f5.png)
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情况汇报Repor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and rural water supply int egration project汇报人:JinTai College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情况汇报前言:情况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反映某种临时性情况、事故的报告。
实事求是、实情准确,分析有据、详略得当,是写好情况报告的关键。
本文档根据情况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市水利局尊敬的市人大领导、同志们:今年以来,我局在20xx年工程推进基础上精心组织,科学规划,积极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全力冲刺到村入户全覆盖目标,年底确保"家家喝上放心水",在**市率先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一、当前工程建设管理情况一是水投公司管理工程建设。
根据市长办公会精神,今年3月份,我局抽调4名系统内兼职业务骨干组建了**市水务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目前,水投公司已经全面接管区域管网、加压站以及镇村管网的投资建设,履行工程建设投资主体职责,承担工程招投标工作责任,负责镇村水厂资产处置和管理。
8月初,按照陈平市长督查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要求,我局又成立4个督查工作小组,分片负责工程质量、进度、安全等监督管理和矛盾协调。
同时,水投公司积极筹集项目资金,近期已向**农商行申请贷款0.5亿元,并向省农发行申请1.5亿元农村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相关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之中。
二是全面加快工程建设步伐。
今年工程预算投资近2亿元,3月份确定20xx年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任务以后,以市水投公司作为投资实施主体,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完成各项工程的勘探和施工图设计,招标落实设计、监理、施工、材料供应等单位。
目前已完成20xx年度的扫尾工程,20xx年工程进展较快,一是15公里主管道工程(**-龙堤段7.5公里、开发区-西团段7.5公里)。
古浪县城乡水务一体化建设管理经验与成效
![古浪县城乡水务一体化建设管理经验与成效](https://img.taocdn.com/s3/m/dd74e81e6c175f0e7dd1370d.png)
古浪县城乡水务一体化建设管理经验与成效摘要:1999年,古浪县被列为甘肃省首个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试点县。
通过11 a的运行管理,城乡供水取得了显著成效。
阐述了试点县建设的做法和成效,探讨促进城乡水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成功经验。
关键词:城乡水务一体化;做法;成效;古浪县1999年2月,原古浪县水利局被甘肃省水利厅列为第一批全省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试点县。
通过试点和11 a的建设运行管理,现已形成了一个集水行政、水事业、水产业于一体的水务综合行政管理职能部门—古浪县水务局。
目前,城乡水务一体化建设健康发展,全县已较好的实现了水资源管理的“五统一”(即:统一配置管理,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利用,统一调度,统一保护),并逐步向可持续利用目标推进,为古浪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水利资源支撑和保障。
1 试点工作的背景古浪县地处河西走廊和中部干旱地区结合部,是全省18个干旱县和省列41个国扶县之一。
全县总面积5 287 km2,耕地面积109万亩,1999年总人口38.43万人,水资源总量为1.28亿m3,人均占有量不足360 m3,耕地亩均占有量120 m3,分别是全省水平的1/4和1/5,全国水平的1/7和1/6。
抗旱兴利成为我们永恒的主题。
为了解决干旱缺水这一问题,古浪历届县委、政府在国家和省市的扶持下,大兴水利建设,形成了初具规模的水利工程体系,使全县水资源取得了最大限度的开发利用。
但是,由于我县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基础薄弱,投入资金有限,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大,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和要求相比,全县供水不足的问题仍显得十分突出。
特别是城乡供水建设滞后,供水保证率低,严重影响着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制约着全县二、三产业的繁荣发展和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
加之,县城供水由城建部门管理,一直沿袭多龙治水的模式,背离了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鉴于上述背景,亟待进行水资源的一体化管理改革,更是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齐河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经验
![齐河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0eb5abc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97.png)
山东水利2013.9齐河县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经验吴登忠(齐河县水务局,山东齐河251100)【摘要】齐河县积极探索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新路子,紧紧围绕城乡居民长期饮用安全水这个核心,初步实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本文介绍了其主要做法及经验。
【关键词】齐河县;城乡供水;经验【中图分类号】S277.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6159(2013)-09-0033-02齐河县位于德州市潘庄引黄干渠和李家岸引黄干渠渠首,引黄便利的同时也存在沙量大、淤积严重的问题,不宜采用修建平原水库引蓄黄河水作为水源;县境内浅层地下水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加之部分地区为苦咸水类型,因此以浅层地下水为水源比较困难。
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制约齐河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工程性缺水、水源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三者并存。
近几年,齐河县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规模化发展、企业化经营”的建管理念,构建“全覆盖”的供水网络体系,日均总供水能力达到6万m3,城乡63万居民用上了同网、同源、同质的自来水。
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的建成运行,使供水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1主要做法齐河县在参观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走出了一条“农村供水城市化,城乡供水一体化”的路子。
齐河县按照系统化规划的思路,科学确定工程措施和类型。
综合考虑自然、经济条件和各地区社会发展水平,制定科学合理的供水规划,使各项工作得到有序开展。
首先,齐河县通过对管线若干个点进行动态测压、测流,计算机实时监测,制定最佳调度方案,从而保证管线合理的输水服务压力和最大限度地节约能耗。
其次,采用先进的自动监测与控制技术来代替传统人工巡检,建立供水信息网络,实现输水过程的自动监测与控制。
齐河县打破城区、乡镇行政区域界线,以水厂所在地为供水中心,根据水厂供水能力和管道流量、压力要求,制定了五大水厂管网延伸和对原有18个供水站管网进行衔接、改造、升级的施工方案。
齐河县在工程建设中把加强施工质量管理作为头等大事,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进行规范管理,狠抓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质监制等制度的落实。
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分析与对策
![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分析与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3190b47af46527d3240ce089.png)
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分析与对策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工业化步伐加大,城市人口数量剧增,由此产生城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与生态环境用水短缺问题更加突出。
同时,国家对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有限投资远不能适应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致使城市涉水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水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现代化进程和城市居民的生产和生活质量。
本文针对当前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分析;对策一、水务相关概念的界定城市水务:城市水务是以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为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而进行的关于水资源规划与建设、防洪、输水、供水、用水、节水、污染防治、污水处理回用以至调水等活动的总称。
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是指对所辖区域内城市和农村有关防洪、水资源、供水、用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用以及农田水利、水土保持等所有涉水事务进行统一管理的全新管理体制。
水务一体化管理是一个上下机构、平行机构之间互动的管理过程,通过合作、协商和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城乡水务的管理,同传统水务管理模式不同,其权力维数是多元的、平行的,而不是单一的和自上而下的。
二、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意义(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既定目标,是缩小城乡差别的重要举措。
城乡水务一体化可以实现城乡供水排水的统一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乡镇发展中基础设施不足、管理水平相对落后的问题,在城乡提供同等一致的产品和服务,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同时,自来水的生产和销售以及污水的收集处理进行统一运行和管理,可以更大程度地发挥设施的能力,减少分散运行过程中出现的资源浪费现象,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二)优化和节约水资源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2023年上半年水务城乡一体化工作总结
![2023年上半年水务城乡一体化工作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4c7980b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40.png)
2023年上半年水务城乡一体化工作总结2023年上半年,水务城乡一体化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为了落实中央关于水务城乡一体化的指导意见,各地政府积极推动水务领域的改革与创新,加大了投资力度,推动了城乡水务一体化的发展。
在2023年上半年的工作中,我们紧紧围绕着中央的要求,抓住机遇,破解难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水务改革在水务改革方面,我们始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公平化”的原则,推动了水务系统的体制机制改革。
我们加大了国有企业改革力度,引入社会资本,推动了水务企业的市场化改革。
我们建立了完备的水务法规制度,加强了对水务市场的监管力度,保障了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公平竞争。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水务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了水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水资源管理在水资源管理方面,我们加强了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通过建立水资源监测网络,定期监测水资源的状况,及时预警并采取措施应对水资源的短缺和污染问题。
我们加大了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力度,优化了供水设施,提高了供水质量。
同时,我们推动了水价改革,建立了合理的水价机制,引导用水单位合理使用水资源,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三、农村饮水安全在农村饮水安全方面,我们加大了对农村饮水安全的投入。
通过改造老旧供水设施,加大对农村供水设施的建设力度,确保了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
我们加强了对农村饮水设施的运维和管理,建立了健全的水质监测体系,提高了农村饮水水质的安全性。
同时,我们加强了宣传教育,提高了农民对饮水安全的意识和知识水平。
四、城市水环境治理在城市水环境治理方面,我们加大了对城市水环境的治理力度。
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加强城市污水的收集和处理,改善了城市水环境质量。
我们加强了对排污企业的监管和执法力度,推行了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和稽查,提高了企业对水环境的责任意识。
同时,我们加强了城市内水体的保护,加大了河湖整治力度,恢复了水体功能,提高了水体的景观价值。
五、水务科技创新在水务科技创新方面,我们加大了对水务科技的支持力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乡水务一体化建设经验材料
发挥体制优势,城乡统筹推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水利基础保障近年来,徐州市充分发挥水务一体化优势,统筹推进城乡水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水务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主要做法是“四个统筹”∶一、统筹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城乡居民全部喝上优质饮用水的期盼加快变成现实统筹城乡供水一体化是徐州市委、市政府战略决策,是全市为民办实事最大工程,市党代会确定利用三年时间实施七项工程、建立三个机制(完成投资86.5亿元。
一是强化骆马湖水源地及徐庄水厂工程龙头带动。
立足让全市人民喝上更加优质的干净水,投资27亿元建设了骆马湖水源地及徐庄水厂工程,这是徐州市最大的民生工程之一和水利史上单体投资最大项目,已于20xx年9月份正式投产运行,构建了市区微山湖、骆马湖和地下水三水源供水格局,结束了依赖地下水历史,提高了市区供水保障能力和水平。
二是强化城乡供水一体化七项王程推进实施。
计划至2018年完成“水源地达标建设、原水输送管网、水厂、区域供水(清水管网)、农村饮水安全、两网搭接和水质监测”七项工程建设,真正实现城乡“同源、同网、同质”供水。
三是强化城乡供水三个机制建立落实。
建立管理运营机制,全面推进供水市场整合,以市县为单位落实运营主体;建立监管监测机制,市
县均成立监管监测机构,实现监管监测全覆盖;建立综合水价机制,市县依照程序建立城乡供水一体化水价形成机制,制定基本水价和农村水价过渡性政策,确保城乡群众都能喝得上好水、喝得起优质水。
二、统筹城乡节水同步开展,节水型城市创建取得更大成效徐州是全国XX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地处全省调水最末梢,也是全省水资源最缺乏的地区,坚持节水优先是全市水利的工作重点。
一是突出抓好农业节水。
全面实施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水土保持、规模化高效节水等项目,在山丘区推广小塘坝、小水池、小水窖等节水工程建设,在山间平原地区建设条带状小水库,在地下水相对丰富地区推广轻型井、大揭盖河和大揭盖井,在平原地区提高沟河蓄水能力。
另外,积极研究推广节水灌溉新材料、新技术,推广滴灌、微喷等节水工程,推动节水农业加快发展。
二是推动非常规水资源高效利用。
形成了以矿井水利用为特色、再生水利用为重点、逐步发展雨水利用为特点的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局面,市区非常规水资源年利用量约8000万吨,利用率达25%。
三是严控工业节水。
加大工业节水技术推广,调整工业用水结构,深化“八大行业”节水专项行动,市区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96。
跚。
四是抓好生活节水。
全面推行阶梯式居民生活用水水价,推广普及节水型用水器具,市区节水器具普及率100%。
三、统筹城乡河湖齐抓共管,水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创新突破一是推行河长化协调。
全市1233条
大沟级以上河道、72座中小型水库、XX个重点塘坝全部纳入管护责任范围,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带头担任河长,全面落实市、县、镇三级河长制。
二是实现长效化监管。
市级成立市区河道管理处,县(市)区成立河道管理所,镇级明确由水利站实施河道管理,全市河、湖都有专门的机构监督管理。
三是建立市场化保洁。
坚持政府购买服务,招标选择优质企业实施专业化运营,全市市区和城区河湖全部实行市场化保洁,农村河湖因地制宜、“以河养河”,管护效果大大改善。
市政府制订了《河湖养护保洁质量技术标准》,分等级配置养护保洁资源。
四是推进综合化执法。
立足徐州市水务一体化特色,扎实推进执法队伍、装备、基地、规范四大标准化建设,实现全市河湖执法全覆盖。
五是落实生态化保护。
利用徐州市河库、采煤塌陷地众多的特点,实施河道拓宽、塘库扩面、洼地成湖,显著增强了生态效益,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
四、统筹城乡工程共同建设,工程效益确保实现最大化一是坚持规划同步。
市县联动,先后开展了防洪排涝、区域治理、水生态文明建设、城乡供排水、污水治理、黄河故道水利规划等规划编制工作,基本形成了统筹城乡、以城带乡的统一规划体系。
二是坚持实施同步。
20xx年在编制完成徐州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并己全面实施工程建设的基础上,积极编制城乡污水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加快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城乡排水一体化建设
实施方案编制,结合水美乡村、美丽库区和水利风景区创建,突出沟、塘、河、库、湖连通建设。
三是坚持调度同步。
对各地省以上投资需地方配套项目和市政府实施项目,全部纳入调度计划,一月一调度、一季一检查,按月排名,实行通报;同时,强化质量监督,组建市、县质量监管机构和安全专家库,工程建设质量不断攀升,工程安全总体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