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分区

合集下载

土地利用分区的目的、原则与方法

土地利用分区的目的、原则与方法

土地利用分区的目的、原则与方法乔森51070803030 资环院城区系人文地理学一、土地利用分区的概念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是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确定土地利用布局,一般多采用土地利用分区和用地指标相结合的方式加以解决。

我国幅员辽阔,规划区域内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存在着区域差异性,土地利用的方式和结构受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也具有区域差异性,即土地利用的地域分异规律。

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土地资源优势,密切结合区域特点,提供因地制宜的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开发土地,必须以区域为基本单元,进行土地利用分区。

从这个意义上说,土地利用分区就是根据地域分异规律,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为基础,根据土地利用条件、利用方式、利用方向和管理措施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将规划区内土地划分为不同的土地利用区域,为土地利用的调控和管理提供依据。

土地利用分区揭示了土地利用结构客观发展的规律性,是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方法。

二、土地利用分区的目的1.土地利用分区最直接的目的在于合理、科学、导向性地开发利用土地,即在查清土地资源、土地利用现状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的归纳共性,区别差异,科学地综合研究,揭示区域性差异的客观规律。

2.通过土地利用分区,阐明区域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土地资源优势,土地利用属性、结构、现状、特点、经验及问题,土地开发利用方向、潜力、途径和措施。

3.完成土地利用分区规划,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以指导全国及区域土地开发利用的宏观决策,同时为制定全国综合自然区划、土地资源区划、综合农业区划和大农业生产发展规划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4.土地利用分区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增进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及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三、土地利用分区的原则分区原则是划区的基本准绳,也是在分区过程中处理矛盾的重要依据。

一般来讲,在分区过程中,应坚持以下原则:1.切实保护耕地的原则。

土地利用管理与分区制

土地利用管理与分区制

第二节 土地利用分区制
Urban Economics
三、设计分区 (二)空隙地分区制
土地市场价格 (千美元/英亩)
50 空隙地旳边际收益
20
60
空隙地旳边际成本
100
保存旳空地面积
第二节 土地利用分区制
第一节 控制人口增长
Urban Economics
一、城市发展边界
服务边界↓→劳动力总供给↓→工
美元
资↑→移民↑→房屋土地价格↑→
劳动力供给增长和劳动力需求降
商业投标租金函数 低
第一节 控制人口增长
住宅投标租金函数
服务边界旳间断点
农业投标租金函数
2
6
8
英里
Urban Economics
一、城市发展边界
➢公害分区 目旳是把不相容旳土地利用分离开来。
➢财政分区 目旳是把那些不为本地政府分担费用 份额旳家庭排除在外。
➢设计分区 设计者在城市内部安排活动以提升城 市基础设施旳有效使用。
第二节 土地利用分区制
Urban Economics
一、公害分区 (一)工业公害 1.优点:简便。 2.缺陷:分区制不能降低污染总量,只能使污染 源迁移。 3.立体排污费
第五章 土地利用管理与分区制
Urban Economics
第五章 土地利用管理与分区制
第一节 控制人口增长 第二节 土地利用分区制
Urban Economics
一、城市发展边界
限制城市土地面积能够到达控制居民人口增长 旳目旳。
1.政府宣告超出城市发展边界旳开发为非法;
2.政府拒绝将其服务延伸到超出城市服务边界旳 地域。
Urban Economics

土地利用分区方法

土地利用分区方法

土地利用分区方法
土地利用分区方法是指根据土地的利用功能和特征,将地理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以便更好地进行土地规划和管理。

常见的土地利用分区方法包括:
1. 用途分区:根据土地的不同利用功能和用途,将土地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农业区等。

2. 生态分区:根据生态系统的特征和地理条件,将土地划分为不同的生态区域,如湿地区、森林区、草原区等,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

3. 生产分区:根据农业、林业、畜牧业等生产活动的需要和土地适宜性,将土地划分为不同的生产区域,如粮食产区、果蔬产区、牧草产区等。

4. 功能分区:根据土地的功能需求和规划要求,将土地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如交通区、旅游区、教育区等,以满足特定的功能要求。

5. 城市分区:根据城市发展的需要和城市的特征,将城市土地划分为不同的区
域,如市中心区、郊区、工业园区等,以促进城市的有序发展和规划。

这些土地利用分区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和具体情况进行灵活组合和调整,以实现科学、合理、可持续的土地利用和规划。

土地分区利用的例子

土地分区利用的例子

土地分区利用的例子《土地分区利用那些事儿》嘿呀,说起土地分区利用,这可真是个有意思的事儿呢!就好像咱家里整理东西一样,把不同的物件放在不同的地方,这样找起来方便,用起来也顺手。

咱就说那商业区吧,那就是个热热闹闹、充满活力的地方。

走在那儿,放眼望去,全是高大上的写字楼、琳琅满目的商店和来来往往的人群。

在这片区域里,你可以尽情地买买买,享受购物的乐趣,也可以在那些气派的办公楼里奋斗拼搏,实现自己的梦想。

就好比把各种有趣的、能让人兴奋的东西都集中到了一块儿,那热闹劲,像极了集市上最热闹的一角。

再看看住宅区,那可是咱老百姓休息的港湾呐。

宁静的小区,绿树成荫,一栋栋楼房整齐地排列着。

每天忙完工作、学习后,回到这温馨的小窝,就像船儿回到了港湾。

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小天地,在里面过着自己的小日子。

孩子们在小区里嬉戏玩耍,老人们在树下唠着家常,一片岁月静好的景象。

这就像是给生活设置了一个专属的休憩角落,舒舒服服,安安静静。

还有那工业区,那可是各种工厂的聚集地。

大型的机器轰轰作响,工人们在生产线上忙碌着。

这里生产出各种各样的产品,运往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

从小小的螺丝钉到大大的机械装备,都从这里诞生。

这里充满了力量和创造力,仿佛是土地上的一个大力士,不断为我们的生活贡献着各种物资。

土地分区利用可不仅如此哦,还有农业区呢!一望无际的田野,种满了各种庄稼和蔬菜水果。

春天,那是一片生机勃勃的绿色;秋天,就变成了一片金灿灿的丰收之色。

农民伯伯们在这片土地上辛勤耕耘,为我们提供着丰富的食物。

这就像是土地的大粮仓,不断地为我们填饱肚子而努力着。

土地分区利用可真是太重要了。

它让我们的城市像一个有序运转的大机器,每个部件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发挥着作用。

商业区让我们快乐购物和拼搏事业,住宅区给我们温馨的家,工业区提供各种物资,农业区保障我们的温饱。

要是没有合理的分区利用,那可不得乱了套呀!想象一下,要是把工厂建在了住宅区中间,那噪音和污染得让人们多头疼;要是把商店都开到农田里去了,那得多奇怪呀!总之,土地分区利用这事儿,咱得好好重视,好好规划。

土规地类及分区

土规地类及分区

土规地类及分区一、土规地类地类编码样式地类编码样式水田1110 城镇用地2110水浇地1120 农村居民点用地2120旱地1130 采矿用地2130园地1200 铁路用地2210 可调整园地1201 公路用地2220 有林地1310 港口码头用地2240可调整有林地1311 水工建筑用地2270灌木林地1320 风景名胜设施用地2310其他林地1330 特殊用地2320可调整其他林地1331 河流水面3110设施农用地1510 湖泊水面3120农村道路1520 滩涂3130坑塘水面1530 其他草地3210可调整坑塘水面1531 裸地3240农田水利用地1540二、土地用途分区(一)、根据期末地类图斑,划分土地用途分区1、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2、一般农地区——【除基本农田保护区外的耕地(11开头)、园地(12开头)、其他农用地(15开头)】3、城镇建设用地区——【城镇用地(2110)】4、村镇建设用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2120)】5、独立工矿用地区——【采矿用地(2130)】6、风景旅游用地区——【风景名胜设施用地(2310)】7、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基于生态环境安全目的需要进行土地利用特殊控制的区域,主要包括河湖及蓄滞洪区、滨海防患区、重要水源保护区、地质灾害危险区等。

)番禺的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有:沙湾水道水源保护区】8、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依法认定的各种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以及其他具有重要自然与文化价值的区域。

)番禺的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有:大夫山森林公园、滴水岩森林公园】9、林业用地区——【13开头】10、牧业用地区——【14开头】附图: 1. 桥南街土地利用现状图2. 桥南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分

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分

浅谈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分摘要:土地利用功能区应基于国家主体功能分区、区域发展实际、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区域发展权,淡化指标管理,以追求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模式为目标,在统一的土地利用分区体系下,建立指标体系,逐步判别缩微划后结合区域发展规划等进行划定,并实行差别化的土地利用调控政策和调控指标。

关键字:土地土地利用规划区域功能区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是合理调整区域土地利用政策和土地利用方向,进行土地利用空间管制和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据,有利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引导经济布局、人口分布等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促进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空间均衡;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

1研究背景传统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一般以区域+主要用途进行命名,如东部农林牧业发展用地区,其目的是确定某一区域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向。

随着中共中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主体功能后,改变了以往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分的固有思路。

本文所研究的土地利用功能分区以国家主体功能分区为基础,将土地利用功能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四类。

2土地利用功能区划定的基本要求2.1以国家主体功能区划为基础根据《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国发[2007]21号文件要求,在土地政策上应按照主体功能区的有关要求,确保18亿亩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对优化开发区实行更严格的建设用地增量控制,适当扩大重点开发区建设用地供给,严格对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的土地用途管制。

2.2在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和坚决保护耕地前提下,淡化指标管理节约和集约土地利用是加强土地利用调控、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重要原则,是制定不同区域调控指标的重要依据。

应在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和坚决保护耕地前提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和禁止用地目标为导向,严格执行相关用地定额标准,加强项目用地审批,严格控制建设项目进入门槛,淡化指标管理,加强土地利用空间管制和用途管制。

土地利用分区 名词解释

土地利用分区 名词解释

土地利用分区名词解释《土地利用分区》的名词解释《土地利用分区》是指根据土地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发展规划需求,将一个区域划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区域,每个区域具有特定的土地利用功能和规划目标。

这种分区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

土地利用分区将区域内的土地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如居住区、农业区、工业区、商业区、文化教育区等。

每个功能区根据其特点和需求,确定相应的规划目标和利用方式。

例如,居住区应具有适宜的居住环境、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农业区应注重农田的保护和农业发展,工业区应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并配置相应的工业设施等。

土地利用分区具有多个优点。

首先,它可以促进土地利用的合理化,避免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通过分区,可以根据不同的规划需求,科学安排土地的利用方式,提高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

其次,土地利用分区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通过划分不同的功能区,可以有针对性地发展相关产业,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再次,土地利用分区可以保护和改善环境。

通过合理划分生态保护区、绿地和湿地等功能区,可以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然而,土地利用分区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分区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土地资源状况、地理环境、市场需求等,需要进行科学的评价和权衡。

其次,土地利用分区需要与国家和地方的发展规划相衔接,达到协调和统一。

最后,土地利用分区还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

综上所述,《土地利用分区》是为了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而进行的一种区域规划手段。

通过合理划分功能区,科学安排土地的利用方式和规划目标,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益,促进经济的发展,并保护环境和生态。

第六章 土地利用分区汇总

第六章 土地利用分区汇总
(一)聚类数学方法与基本步骤 (二)分区界线的差别分析法
六、星座聚类数学模型应用实例 (一)建立指标体系
指标 体系
资源环境与 条件
土地利用 结构
社会经济发展 水平
人水海复耕园林水未交交复亩海
均地拔种地地地域利通通种产拔
耕比高指% % % % 用用用指

地例度数
地地地数

%%%
图6—1 榆次市土地利用分区指标体系层次结构图
第五节 土地利用分区论述
土地利用分区是依据土地的用途为主导因素划分的,它的目的是优化 土地利用结构,使土地利用向区域化、专业化方向发展。所以从分区论 述的内容上看与总体规划内容在侧重上有所不同。它更侧重于对用地区 内土地利用的有利条件、不利因素,土地利用的原则与方向的分区论述。 大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各土地利用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的简单分析与评价
二、各土地利用区土地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分析
(一)地形地貌条件的分析 (二)光热水条件的分析评价 (三)土地资源条件的分析 (四)土地生产技术及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
三、土地利用方向、方式、原则及其用途管制规则与方法
3.一级用地区和专项用地区相结合的结构形式划分用地区: 这一结构形式划分用地区是在一级区内,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 将其中一部分划分为一个或若干个专项用地区,专项用地区的 面积总和不等于一级用地区面积,实际上就是在一级区内再划 分出一些重点用地区。
三、国外土地利用分区概述
第二节 土地利用分区的原则和依据
一、土地利用分区的原则
(一)土地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与土地质量的相对一致性原则 (二)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和存在问题的相对一致性原则 (三)土地利用方向、途径和措施的相对一致性原则 (四)综合效益最佳原则 (五)保持某级行政界线的完整性原则

土地利用分区

土地利用分区
(3)适用规划级别:市、县、乡级规划
空间管制要素
边界 规模边界 扩展边界
禁建边界
区域
含义
允许建设区 有条件建设区 限制建设区
禁止建设区
允许作为建设用地利用,进行城乡建 设的空间区域
在满足特定条件后方可进行城乡建设 的空间区域
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区域,禁止城镇和 大型工矿建设,限制村庄和其他独立 建设,控制基础设施建设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基本农田保护区 一般农地区
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允许建设区 有条件建设区
独立工矿区 风景旅游用地区 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
林业发展区 牧业发展区
土地利用现状 区域基础设施
3、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
(1)目的:引导土地利用方向、管制城乡 用地建设活动
(2)划分依据:按照保护资源与环境优先 ,有利于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结合建设 用地空间布局安排
在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规划建 设用地扩展边界内的规划修改
在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内, 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扩展边 界外的规划修改
行文
批准
市、县(市、区) 国土资源部门逐级 行文上报
省国土资源厅 批准
各级人民政府逐级 行文上报
省政府批准
各级人民政府逐级 行文上报Biblioteka 省政府委托省 国土资源厅审 批
市国土资源部门 报国土资源部

地域分区案例
(1)全国
西部地区——西北区、西南区、青藏区 东北地区 中部地区——晋豫区、湘鄂皖赣区、 东部地区——京津冀鲁区、苏浙沪区、闽粤琼区
(2)江苏省
苏锡常、宁镇扬、通盐泰和徐连淮宿等四个土地利用区域
(3)常州市
常州市中心城镇土地利用区 东部和中部平原粮、渔为主的土地利用区 西部和西南部低山丘陵林茶果为特色的土地利用区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4)政府机关用地 (5)休憩用地及绿化用地 (6)交通用地及其他公共事业用地 (7)农业用地和水面
1、商业用地、居住用地、 工业用地、市政用地的分 布各有什么特点?(分布 在城市的哪个方位) 商业用地:面积较小,一 2 、在各种城市用地中, 般位于市中心或交通干线 哪一种是分布最广泛的? 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居住用地:分布最广泛, 居住用地分布最广泛。 多分布商业用地的外围。 城市不分大小,都有 工业用地:多分布于城市 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 边缘,而且沿交通干线分 业用地三种基本类型。 布。 有些大城市,还有其 市政用地:接近城市中心 它用地类型,如市政用地、 处。 文化用地、交通用地等, 而在中小城市,这些部门 占地小而散。
经济因素-
-交通通达度
通达度越好, 地租越高;通达度 越低,地租越低。
A
B
市中心通达度 最高,租金最贵。 从市中心延伸 出的主要公路两旁 和公路交会处通达 度相对较高,租金 较贵。
2、城市功能区
思考:城市形成主要功能区有哪些?
土地利用形式 (1)商业用地 (2)工业用地 (3)住宅用地 功能区 (1)商业区 (2)工业区 (3)住宅区
1 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城市各功能区设置示意图,从环保 角度考虑,其中合理的是

住宅区
分布:一般位于商业区与工业区之间 占地面积大(40%-60%),是城市 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特征:出现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且 高级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哈尔滨最大的棚户区
天津市某高档住宅区
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的区别? 高级住宅区: (1)地势较高,(2)环境优美, (3)近文化区,(4)交通便利; 低级住宅区: 在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 业区联系,环境较差

浅析主体功能区与土地利用分区的关系

浅析主体功能区与土地利用分区的关系

二、主体功能区与土地利用分区 的意义和作用
1、主体功能区的意义和作用
主体功能区的意义在于通过划分不同功能的区域,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具体 来说,优化开发区主要承担着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任务;重点开发区则主要负 责扩大经济规模,吸引投资,创造就业机会;生态保护区则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 护和修复,以保障区域内的生态平衡。
结论
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为了实现国土空间的合理开发和利用,需要充分认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加强 协调与合作。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制定协调的规划体系、加强信息共享、推动资 源整合等方式,提高各类规划的实施效果,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同发展。
未来研究方向和实践建议:
1、加强各类规划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深入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 其对国土空间开发和利用的影响。
2、建立健全的规划协调机制,推动各类规划的衔接和协同,确保国土空间 开发和利用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3、加强技术支持和数据共享,提高各类规划的编制质量和实施效果,促进 国土空间开发和利用的精细化、智能化和绿色化。
2、土地利用分区的意义和作用
土地利用分区的意义在于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实现土地 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体来说,农业区主要负责农业生产,满足人们的食物需求; 工业区则主要负责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提供就业机会;居住区则主要满足人们 的居住需求,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三、主体功能区与土地利用分区 的和区别
主体功能区与土地利用分区都是对区域空间进行的划分。同时,它们都强调 对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以及现有开发状况的综合考虑。例如,优化开发区可 能同时拥有较高的发展潜力和生态环境压力;重点开发区可能同时需要满足资源 环境和经济发展需求;生态保护区则需要平衡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土地利用分区名词解释

土地利用分区名词解释

土地利用分区名词解释
土地利用分区是指根据土地的不同功能和利用要求,将特定地域内的土地划分为不同的区域,以便进行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解释土地利用分区的含义。

1. 功能性解释,土地利用分区是基于土地的不同功能需求进行划分的,以满足不同领域的利用要求。

例如,农业区用于农作物种植和养殖,工业区用于工厂和生产设施建设,商业区用于商业和零售活动,住宅区用于居民居住等。

2. 规划管理解释,土地利用分区是为了进行合理的土地规划和管理而设立的。

通过将土地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规划政策和管理措施,以确保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3. 空间组织解释,土地利用分区是对土地空间进行组织和划分的一种方式。

通过将土地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可以使土地利用更加有序和高效,避免混乱和冲突的发生。

同时,合理的土地利用分区还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

4. 环境保护解释,土地利用分区也可以考虑环境保护的因素。

例如,将自然保护区划为特定的土地利用分区,限制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样性。

5. 经济发展解释,土地利用分区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通过合理划分不同的经济功能区,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

例如,设立科技园区或工业园区,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和产业集群的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

总之,土地利用分区是一种根据土地功能和利用要求划分土地的方式,从功能性、规划管理、空间组织、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等多个角度来解释,旨在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分区

土地利用分区
3
土地利用分区的基本原则 1 切实保护耕地原则 耕地利用体现的主要是以公益性目标为主的社会效益,是人类 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持系统。土地利用分区应突出对耕地的保护与 建设,从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2 集约利用原则 土地利用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中国国情所提出的迫切要 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是城乡人民共同承担保护耕 地这一生命线的重要途径。因此,土地利用分区应当有利于生产 的空间组织,有利于土地的规模经营,有利于区域化和专业化生 产,有利于土地集约利用。 3 因地制宜原则 由于各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千差万别,诸如区域气候、居 民生活水平、劳动供应量以及劳动费用、就业需要、区域市场、 社会所能接受的土地利用方式、资本供应能力等都有很大不同, 而它们直接影响土地利用的方向、方式、深度和广度,使土地利 用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必须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因地 制宜地考虑土地的利用,才能寻求符合实际的分区方案。
4
4 可操作性原则 土地利用分区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土地利用控制。土地利用 控制主要包括土地数量控制、土地用途空间定位的控制和土地在 不同时段间的控制。就耕地利用控制而言,具体内容包括对城镇 建设占用耕地的控制、农民宅基地占用耕地的控制、独立工矿占 用耕地的控制、交通建设占用耕地的控制、水利建设与农业结构 调整占用耕地的控制等。要达到控制目的,分区的可操作性是十 分重要的。它包括对分区实施的可操作性和对分区调整的可操作 性,要求定量合理、定位明确、定序清楚,土地利用用途管制条 款可操作性强。 5 公众参与原则 公众参与是指规划编制者同将来要实行规划或受规划影响的 公众广泛交换意见,共同参与规划决策的过程。在土地利用分区 方案的制定过程中,也必须坚持公众参与的原则,因为土地利用 分区涉及千千万万个土地使用者、集团的利益,更涉及国民经济 发展和地区繁荣,只有得到广泛认可和支持,才能使分区规划付 诸实施。同时,熟悉情况的部门与公众能纠正规划编制者收集资 料中的错误或遗漏,也可以在利益对立的部门或公众之间创造相 互了解的机会,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导用途,禁止开 展与主导功能不相符的各项建设的空 间区域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三界四区”示意图
禁建边界
行政界线
禁止建设区
限制建设区
有条件建设区
扩展边界
禁止建设区
允许建设区(现状+规划)
规模边界
县级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
限制建设区
允许建设区 有条件建设区
禁止建设区
图2 城镇建设用地布局形态变化示意

地域分区案例
(1)全国
西部地区——西北区、西南区、青藏区 东北地区 中部地区——晋豫区、湘鄂皖赣区、 东部地区——京津冀鲁区、苏浙沪区、闽粤琼区
(2)江苏省
苏锡常、宁镇扬、通盐泰和徐连淮宿等四个土地利用区域
(3)常州市
常州市中心城镇土地利用区 东部和中部平原粮、渔为主的土地利用区 西部和西南部低山丘陵林茶果为特色的土地利用区
逐级行文上报
批准
市人民政府逐级 行文上报
报经省政府批 准后须报国土 资源部备案
土地利用分区
1、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2、土地用途分区 3、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
1、土地利用地域分区 ——综合分区、功能分区
(1)目的:为科学组织区域分工、实行 分类指导、发挥地域优势提供宏观决策 的科学依据
(2)划分依据:地带性规律、地形地貌 、社会经济等条件差异
(3)性质:宏观,应用于大的地域范围 (4)适用规划级别:国家、省、市级规
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基本农田保护区 一般农地区
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允许建设区 有条件建设区
独立工矿区 风景旅游用地区 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
林业发展区 牧业发展区
土地利用现状 区域基础设施
3、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
(1)目的:引导土地利用方向、管制城乡 用地建设活动
(2)划分依据:按照保护资源与环境优先 ,有利于节约集约用地的要求,结合建设 用地空间布局安排
独立工矿用地区 风景旅游用地区 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 林业用地区 牧业用地区
乡级规划
基本农田保护区 一般农地区 城镇建设用地区 村镇建设用地区 独立工矿用地区 风景旅游用地区 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 林业用地区 牧业用地区
图3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关系图I
图4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关系图II
(七)规划修改类型
序号 1 2 3
4
规划修改类型
有条件建设区调整使用
原则性 修改
一般性 修改
国务院 批准的 城市土 地利用 总体规 划
省政府审批的市县级规划
涉及基本农田、禁止建设用地 边界的乡镇级规划
其他乡镇级规划
在允许建设区之外进行城乡建 设的,规划实施评估后,以采 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等方 式,对规划城乡建设用地结构 与布局做出合理调整
2、土地利用用地分区 ——土地用途分区
(1)目的:从空间上控制土地的利用方 向、规模、结构和布局,实现对土地利 用的用途管制
(2)划分依据:土地基本用途,地块 (3)性质:微观 (4)适用规划级别:县、乡级规划
第三轮规划土地用途分区
县级规划
基本农田保护区 一般农地区 城镇村建设用地区
(3)适用规划级别:市、县、乡级规划
空间管制要素
边界 规模边界 扩展边界
禁建边界
区域
含义
允许建设区 有条件建设区 限制建设区
禁止建设区
允许作为建设用地利用,进行城乡建 设的空间区域
在满足特定条件后方可进行城乡建设 的空间区域
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区域,禁止城镇和 大型工矿建设,限制村庄和其他独立 建设,控制基础设施建设
在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规划建 设用地扩展边界内的规划修改
在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内, 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用地扩展边 界外的规划修改
行文
批准
市、县(市、区) 国土资源部门逐级 行文上报
省国土资源厅 批准
各级人民政府逐级 行文上报
省政府批准
各级人民政府逐级 行文上报
省政府委托省 国土资源厅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