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合集下载

中医药技术说明手册.doc

中医药技术说明手册.doc

中成药概述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标准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剂型,可直接用于预防疾病的剂型。

中成药具有特定的名称和剂型,在标签和说明书上注明了批准文号、品名、规格、处方成分、功效和适应症、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项、生产批号、有效期等内容。

尤其方便急危病症患者的质量及需要长期质量的患者使用,切体积小,由特定的包装,存贮、携带方便。

一、中成药的常用剂型(一)固体剂型1.散剂系指药材或药材提取物经粉碎、均匀混合而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分为内服散剂和外用散剂。

散剂粉末颗粒的粒径小,容易分散,起效快。

外用散剂的覆盖面积大,可同时发挥保护和收敛作用。

散剂制备工艺简单,剂量易于控制,便于婴幼儿服用。

但也应注意散剂由于分散度大而造成吸湿性、化学活性、气味、刺激性等方面的影响、如:参苓白术散、川芎茶调散。

2.颗粒剂系指药材的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药材的细粉制成具有一定粒度的颗粒状剂型。

颗粒剂既保持了汤剂作用迅速的特点,又克服了汤剂临时用煎煮不便的缺点,且口味较好、体积小、但易吸潮。

如:排石颗粒。

3. 胶囊剂系指将药材用适宜方法加工后。

,加入适宜辅料填充于空心胶囊或密封于软质胶囊材中的制剂,可分为硬胶囊、软胶囊(胶丸)和肠溶胶囊等,主要供口服。

胶囊剂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易于吞服;能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急生物利用度;对药物颗粒进行不同程度包衣后,还能定时定位释放药物。

如:六味地黄胶囊4.丸剂系指将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粘合剂或其他辅料制成球形或类球形制剂,分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蜡丸、浓缩丸等类型。

其中分为大蜜丸、小蜜丸,水蜜丸的含蜜量较少;水丸崩解较蜜丸快,便于吸收;糊丸释药缓慢,适用于含毒性成分或药性剧烈成分的处方;蜡丸释放、长效,且可达到肠溶效果,适合毒性和刺激性较大药物的处方;浓缩丸服用剂量较小。

5.滴丸剂系指药材经适宜的方法提取、纯化、浓缩,并与适宜的基质加热熔融均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C.贴剂
D.不确定
A
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黏合剂或其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是( )
A.丸剂
B.颗粒剂
C.片剂
D.煎膏剂
A
感冒清胶囊属于( )
A.软胶囊
B.硬胶囊
C.肠溶胶囊
D.不确定
B
颗粒剂按溶解性可分为( )
A.颗粒状和块状
B.可溶型、混悬型、泡腾型
乌鸡白凤丸属于( )
A.蜜丸
B.水蜜丸
C.水丸
D.糊丸
A
片剂以( )为主
A.口服普通片
B.含片
C.咀嚼片
D.泡腾片
A
( )系指药材用乙醇、油或其他适宜溶剂制成的供无破损患处揉擦用的液体制剂
A.搽剂
B.洗剂
C.涂膜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D.注射剂
A
伤湿止痛膏属于( )
A.橡胶膏剂
B.凝胶膏剂
C.有糖型、无糖型
D.以上都是
B
藿香正气水属于( )
A.散剂
B.酊剂
C.搽剂
D.注射剂
B
眼用制剂中最有前途的剂型是( )
A.滴眼液
B.眼膏
C.眼用凝胶
D.不确定
C
急症患者一般较少选用的剂型是( )
A.注射剂
B.气雾剂
C.丸剂
D.滴丸剂
C
注射剂可分为( )
A.注射液
B.注射用无菌粉末
C.注射用浓溶液
D.以上都是
D
皮肤疾患选用( )等较为适宜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精选2021版课件
5
1 .蜜丸
• 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蜜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其中每丸重量 在 0.5g (含 0.5g )以上的称大蜜丸,每丸重量在 0.5g 以下的称小蜜丸。 蜂蜜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 咳,滑肠通便,解毒防腐等作用,且富含营养,味道甜润, 故蜜丸能增加药物的滋补作用,矫正某些药物不良味道, 延缓药物的溶解吸收,使药效缓和持久。蜜丸主要用于制 作滋养补虚类品种或用于治疗慢性疾病,如参茸卫生丸、 河车大造丸、柏子养心丸、乌鸡白凤丸等。此外,由于蜜 丸质软可以任意改成小粒服用或用水化开,还可用制一些 儿科丸药,如小儿至宝锭、妙灵丹、育婴金丹等。含有贵 重的、易挥发的药物,也可制成蜜丸,如牛黄清心丸、乌 鸡白凤丸等。
精选2021版课件
6
2 . 水蜜丸
• 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蜜和水为黏合剂制成的 丸剂。一般适用于补益剂制成丸剂。水蜜 丸的特点与蜜丸相似,作用缓慢、持久, 因制成后经过干燥,故含水量低、易保存 和服用,如补中益气丸、桂附地黄丸、百 合固金丸。
精选2021版课件
7
3 .水丸
• 系指药材细粉以水(或根据制法用黄酒、 醋、稀药汁、糖液等)为黏合剂制成的丸 剂。水丸体积小,表面致密光滑,便于吞 服,不易吸潮;一般较蜜丸崩解快,便于 吸收。一般适用于解表剂、清热剂、消导 剂等制成丸剂。如逍遥丸、牛黄上清丸、 防风通圣丸等。
•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成药的剂型日益丰 富,其剂型选则必须遵循三效 ( 速效、高效、长 效 ) 、三小 ( 剂量小、副作用小、毒性小 ) 、五 方便 ( 生产、运输、储藏、携带、使用方便 ) 的 原则。
精选2021版课件
3
二、中成药的主要常用剂型
(一) 丸剂 1 蜜丸 2 水蜜丸 3 水丸 4 糊丸 5 蜡丸 6 浓缩丸

简述中成药的常见剂型

简述中成药的常见剂型

简述中成药的常见剂型中成药是指采用中草药或中草药制剂作为原料制成的药物,按一定剂量和配方制成的固体或液体制剂形式。

中成药常见的剂型有片剂、丸剂、颗粒剂、糖浆剂、浓缩丸剂、膏剂等,下面对这些常见剂型进行简要的介绍。

片剂是利用药物与辅料制成的块状制剂,外形多呈圆片状。

片剂常使用淀粉、蔗糖、乳糖等粉末状物质作为辅料,并辅以胶凝剂使其凝结成片状。

片剂的制作工艺相对简单,用药方便,服用时易于控制剂量。

丸剂是利用药物与辅料混合后制成的球形或椭圆形的制剂。

丸剂通常使用淀粉、蔗糖等粉末作为辅料,并添加适量的水使药物与辅料充分混合。

丸剂服用时需要嚼碎或用水送服,药效较片剂更容易释放出来。

颗粒剂是将药物颗粒与辅料混合制成的制剂。

颗粒剂可分为散剂和袋装剂两种。

散剂颗粒剂中药物颗粒包裹在辅料中,通常需要加水冲服;而袋装剂则是将颗粒剂装入小袋中,服用时直接撕开袋口倒入口中。

糖浆剂是将中药制剂与含糖溶液混合制成的液体制剂。

糖浆剂有着较好的口感,易于服用,适用于儿童和老年人等服用困难的患者。

糖浆剂在服用时需根据医嘱用匙具取相应剂量。

浓缩丸剂是将中药制剂经过提取、浓缩后制成的固体制剂。

浓缩丸剂的主要特点是药效较浓缩,需视药物性质决定服用剂量。

服用时一般需要将丸剂用水冲服,确保药效的释放。

膏剂是将中药浸膏或制剂与基质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制剂。

膏剂质地软膏状,色泽均匀。

膏剂的质地使其易于附着在皮肤表面,通过皮肤渗透达到治疗作用。

膏剂使用前需搅拌均匀,涂抹在患处并轻轻按摩使其渗透。

以上介绍了中成药常见的剂型,不同剂型适合不同的患者和病情,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剂型。

同时,在服用中成药时,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和药品说明书正确使用,以确保药效的发挥,并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临床常用中成药的剂型

临床常用中成药的剂型

临床常用中成药的剂型中成药是指由中药制成的药品,具有中药的特点和功效。

中成药剂型多样,包括片剂、颗粒、胶囊、丸剂、口服液、注射剂等。

下面将对临床常用的中成药剂型进行介绍。

一、片剂片剂是将药物粉末或颗粒压制成片状,常用的有水丸、糖衣片、薄膜衣片等。

片剂具有剂量准确、易于服用、携带方便等优点,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二、颗粒颗粒是将药物粉末或颗粒包装在小袋中,常用的有冲剂、散剂等。

颗粒具有易于服用、口感好、剂量准确等优点,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喉炎等。

三、胶囊胶囊是将药物粉末或颗粒装在胶囊中,常用的有硬胶囊、软胶囊等。

胶囊具有易于服用、剂量准确、不易氧化等优点,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四、丸剂丸剂是将药物粉末或颗粒制成球形或椭圆形,常用的有水丸、蜜丸、糖丸等。

丸剂具有易于服用、口感好、剂量准确等优点,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五、口服液口服液是将药物溶解在水或其他溶剂中制成的液体剂型,常用的有糖浆、口服溶液等。

口服液具有易于服用、吸收快、剂量准确等优点,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

六、注射剂注射剂是将药物溶解在水或其他溶剂中制成的液体剂型,常用的有静脉注射剂、肌肉注射剂等。

注射剂具有吸收快、剂量准确等优点,常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

总之,中成药剂型多样,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剂型,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同时,患者在服用中成药时应按照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常见中成药的临床运用(脾胃)课件

常见中成药的临床运用(脾胃)课件

消食导滞, 保和丸 和中止痛 或加味保和丸
疏肝和胃, 舒肝止痛丸 理气止痛 或舒肝和胃丸 或气滞胃痛颗 粒 清肝泄热, 左金丸 和胃止痛 或胃苏颗粒 化瘀止痛 五灵止痛散
肝胃气滞

肝胃郁热 瘀血阻滞
辨证用药
证 型
胃阴不足 虚 证
临床表现
治法
用药选择
养胃舒胶囊
隐痛或隐隐灼痛,饥不欲 益气养阴, 食,口干不思饮 和胃止痛
虚 脾阳不足 证 肾阳虚衰
泄泻多在黎明之前,脐腹作痛,温肾健脾, 四神丸 继则肠鸣而泻,完谷不化,泻 涩肠止泻 后则安,形寒肢冷,腹部喜暖, 腰膝酸软
用药指导
1、注意饮食卫生,勿食馊腐变质不洁之物,勿过食生冷,
或肥甘厚腻,或酒食无度,以防饮食所伤,脾胃功能失调;
2、夏季或梅雨季节,勿多贪凉露宿,或冒雨涉水,或久卧
便 秘
概念

便秘是指大便排出困难,排便次数明显减少, 每2-3天或更长时间一次,排便无规律,粪质干燥 坚硬,或虽有便意而排便无力、粪便不干亦难排出
的现象。
西医学中的各种原因引得的便秘,包括功能性便
秘、功能性排便障碍、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胃肠 道疾病(肠道神经/肌肉病变、先天性巨结肠、肿 瘤、炎症性肠病等),及胃肠道的系统性疾病(甲 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结缔组织病、淀粉样变性 、脊髓损伤、帕金森病等),药物(如阿片制剂、 精神类药、抗惊厥病、钙通道拮抗剂、抗胆碱能药 ),精神或心理障碍(精神病、抑郁症、神经性厌 食)引起的便秘,均参考本病用药。
使用。
4.合并用药时,注意中成药的各药味、各成分
间的配伍禁忌。
5.一些病证可采用中成药的内服与外用药联合
使用。
中成药与西药的联合使用

简述中成药的常见剂型

简述中成药的常见剂型

简述中成药的常见剂型中成药是指根据中医理论和经验研制出的药物,常见剂型包括丸剂、片剂、散剂、针剂等多种形式。

下面将对这些常见剂型进行简述。

1. 丸剂:丸剂是将草药粉末或浸膏按照一定的配方和工艺混合后制成的固体制剂。

丸剂因其方便携带和服用的特点而受到广大患者的喜爱。

其中,水丸剂在制作过程中需要加入一定的胶凝剂,如蜂蜜、蜂蜡等,以使其具有更好的粘合性和成型能力。

丸剂的主要优点是不易损坏、易保存、使用方便。

但缺点是分散剂性能较差,易受热湿影响。

2. 片剂:片剂是将草药提取液或干燥粉末加入胶凝剂,经过制粒、压片等工艺制成的固体制剂。

片剂的主要特点是易于控制剂量、携带方便、不易受潮或变质。

它的形状扁平,容易咀嚼和吞咽。

片剂主要分为常规片剂和糖衣片剂两种,糖衣片剂具有较好的外观和口感,更易被患者接受。

3. 散剂:散剂即由中药草本干燥研磨而成的粉末,直接用于配制中药方剂。

散剂的特点是易溶于水,溶液易于吞咽、吸收、利于药效的发挥。

散剂可直接服用,也可通过煎煮等方式制成煎剂或调剂使用。

散剂的优势是用药灵活,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调整剂量。

4. 针剂:针剂是将中草药提取液或粉末加入适量的溶剂后,通过注射器注射入体内的一种剂型。

针剂能够绕过肠道吸收,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药效迅速、强效,适用于病情紧急或无法口服的情况。

针剂的优点是剂量准确、给药途径多样灵活,但操作复杂、需要专业医护人员配制和使用。

5. 口服液:口服液是将草药提取液或浸膏加入适量的溶剂后,制成可直接口服的液体制剂。

口服液通过口腔黏膜的吸收和消化系统的吸收,使药物迅速发挥作用。

口服液常用于儿童、老年人、消化系统功能不佳的患者,因其易于吞咽和吸收。

6. 膏剂:膏剂是将草药粉末研磨后加入油脂等成膏剂制成的半固体制剂。

膏剂质地柔软,外用于皮肤病、创伤愈合等。

膏剂的特点是易涂抹、易吸收、作用迅速。

常见的中成药膏剂有清热解毒膏、消炎止痛膏等。

总之,中成药的常见剂型包括丸剂、片剂、散剂、针剂、口服液和膏剂。

常见中成药剂型分类

常见中成药剂型分类

常见中成药剂型分类中成药指的是使用中草药或者天然药物为原料,经过一定的加工制备而成的药物。

由于不同药物原料的性质和用途差异,中成药剂型也有所不同。

常见的中成药剂型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散剂型散剂型是指药物制剂呈散装状,如粉末、颗粒、微丸等。

散剂型剂量易于调整,吸收迅速,适用于外用和内服。

比较常见的散剂型中成药有驱风散、感冒颗粒等。

二、片剂型片剂型是指将药物制成薄片状,易于口服。

片剂可以分为常规片剂和控释片剂两种。

常规片剂是指药物在肠道迅速释放并被吸收,起效快;而控释片剂则是药物在一定时间内持续释放,效果持久。

常见的片剂型中成药有感冒片、口腔溃疡片等。

三、胶囊剂型胶囊剂型是指将药物装入胶囊中,便于口服。

胶囊可分为硬胶囊和软胶囊两种。

硬胶囊通常由明胶制成,药物包含在胶囊内部;而软胶囊多由明胶和水溶性聚合物制成,可以包含液体或半固体药物。

常见的胶囊剂型中成药有参松健脑胶囊、藿香正气胶囊等。

四、糖浆剂型糖浆剂型是将药物溶解于糖浆中,适用于口服。

糖浆剂型口感好,易于接受,比较适宜给儿童和老年人使用。

常见的糖浆剂型中成药有止咳糖浆、小儿感冒糖浆等。

五、膏剂型膏剂型是指药物制剂为膏状,常用于外用。

膏剂质地柔软,易于涂抹和吸收,适宜用于皮肤病治疗。

常见的膏剂型中成药有百雀羚膏等。

六、注射剂型注射剂型是指药物制剂为液体,适用于注射给药。

注射剂型可以迅速进入血液循环,效果较快,常用于急救和严重病情治疗。

常见的注射剂型中成药有人参注射液、生血宝注射液等。

七、贴剂型贴剂型是指药物制剂为贴膏状,可贴在患处。

贴剂具有温热、湿敷的效果,适用于痛经、风湿等症状的缓解。

常见的贴剂型中成药有乳香跌打风湿膏、透皮酮等。

总结:中成药的剂型多种多样,每一种剂型都有其独特的应用特点和适用范围。

在选择和使用中成药时,应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选用适合的剂型,并按照使用说明正确使用。

只有正确选择和使用中成药,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中成药注射剂归纳表

中成药注射剂归纳表

中成药注射剂归纳表中成药注射剂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通常用于治疗严重疾病或病情急剧恶化的情况。

与口服药物相比,中成药注射剂具有更快的吸收速度和更直接的药物作用,因此在某些情况下被广泛使用。

本文旨在对一些常见的中成药注射剂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些药物的应用和作用。

一、川芎嗪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注射剂,主要由川芎、黄芩、丹参等中草药提取制成。

它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散寒的作用,常用于治疗中风、心绞痛等疾病。

该药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减少血栓形成,从而起到保护心血管健康的作用。

二、丹参注射液丹参注射液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注射剂,主要由丹参提取而成。

它具有活血化瘀、祛瘀止痛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心肌梗死、心绞痛、脑卒中等疾病。

该药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脑血管供应,减少组织坏死,有助于恢复患者的功能。

三、黄连素注射液黄连素注射液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注射剂,主要由黄连提取制成。

它具有解毒消炎、清热燥湿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各类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该药物可以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有助于患者康复。

四、人参多糖注射液人参多糖注射液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注射剂,主要由人参提取制成。

它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疲劳的作用,在体力透支、免疫力低下等情况下广泛应用。

该药物可以增加白细胞数量,提高机体抵抗力,有助于患者恢复健康。

五、三七注射液三七注射液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注射剂,主要由三七提取制成。

它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消肿的作用,在各类出血性疾病、创伤等情况下使用较多。

该药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血管壁的弹性,有助于止血和消肿。

总结起来,中成药注射剂是一种常用且有效的药物剂型,但在使用时需要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建议。

此外,注射剂应在合适的情况下使用,以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风险。

希望本文对读者对中成药注射剂有所了解和认识,以便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治疗和健康保健的实践中。

中成药剂型分类

中成药剂型分类

中成药剂型分类
中成药是指由中药材经过加工、配制而制成的具有一定药理作用的药品。

中成药剂型是指中成药所采用的药物形态和制剂方法。

根据剂型的不同,中成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固体制剂:包括丸剂、片剂、胶囊剂等。

丸剂是将药物粉末加入糯米粉或淀粉粉末中,用水或其他溶液制成小球状固体制剂。

片剂是将药物粉末压制成平面或凸面状固体制剂。

胶囊剂是将药物粉末或液体填入胶囊中,形成固体制剂。

2.液体制剂:包括口服液、注射液等。

口服液是将药物粉末或液体配制成溶液或悬浊液,用于口服的液体制剂。

注射液是将药物溶解于水或其他溶液中,用于皮下、肌肉或静脉注射的液体制剂。

3.软膏剂:包括膏剂、凝胶剂等。

膏剂是将药物配制成半固态药膏,用于外用的软膏制剂。

凝胶剂是将药物与凝胶基质混合,形成半固态的凝胶制剂。

4.贴剂:包括贴剂、贴膏剂等。

贴剂是将药物粉末或液体涂在透明胶带或其他材料上,形成贴剂。

贴膏剂是将药物配制成半固态药膏,涂在胶带或其他材料上,形成贴膏制剂。

5.饮片剂:将中药材煎煮后经过浓缩、干燥等加工制成的药物,用于泡水饮用。

以上就是中成药剂型的分类,不同的剂型有不同的用途和应用范围。

当患者需要使用中成药时,应根据病情和医生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剂型。

同时,应注意使用规范,遵循医嘱使用。

中成药临床应用(西学中)章节测试

中成药临床应用(西学中)章节测试

中成药临床应用(西学中)章节测试绪论单元测试1、问题:内服中成药的常用剂型包括以下哪几种()选项:A:散剂B:胶囊剂C:颗粒剂D:片剂E:丸剂答案:【散剂,胶囊剂,颗粒剂,片剂,丸剂第一章单元测试1、问题:下列选项中哪项不属于中成药?选项:A:龙胆泻肝丸B:双黄连口服液C:七厘散D:补中益气汤E:复方甘草片答案:【补中益气汤】2、问题:下列哪项不属于中成药的命名方式?选项:A:以用法命名B:以功效命名C:以药物全部的组成命名D:以君药命名E:君药与功效结合答案:【以用法命名】3、问题:不属于中成药的基本性状分类的是()选项:A:半固体剂型B:固体剂型C:气体剂型D:液体剂型E:半液体剂型答案:【半液体剂型】4、问题: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选项:A:错B:对答案:【对】5、问题:根据中成药治疗效果,应尽量缩短妊娠期妇女用药疗程,及时减量或停药。

选项:A:对B:错答案:【对】第二章单元测试1、问题:中风病的病因病机是:选项:A:情志所伤B:饮食不节C:内伤积损D:劳欲过度答案:【情志所伤,饮食不节,内伤积损,劳欲过度】2、问题:中风的中经络主要有哪几个证型?选项:A:气虚血瘀型B:痰热腑实型C:风痰阻络型D:痰热内闭型E:肝阳上亢型答案:【气虚血瘀型,痰热腑实型,风痰阻络型,肝阳上亢型】3、问题:中风病中属于补虚通络类的代表中成药是:选项:A:脑心通胶囊B:大活络丸C:脑脉痛胶囊D:疏血通注射液答案:【脑心通胶囊】4、问题:脑心通胶囊的主要功效作用是()选项:A:益气活血,化瘀通络B:祛风止痛,除湿豁痰,舒筋活络C:益气活血,熄风豁痰D: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答案:【益气活血,化瘀通络】5、问题:苏合香丸主要用于中风,中暑,痰厥昏迷,心胃气痛,证属寒邪内闭证。

选项:A:错B:对答案:【对】第三章单元测试1、问题:风寒感冒,头痛身痛,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清涕,宜选用下列那个中成药:选项:A:苏黄止咳胶囊B:宣肺止嗽合剂C:荆防颗粒D:银翘散解毒丸答案:【荆防颗粒】2、问题:痰热清属于()剂。

常用中成药

常用中成药

常用中成药第一章解表剂感冒清热冲剂【药物组成】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等。

【剂型规格】颗粒剂,每袋装12克(含糖型)或6克(无糖型)。

【功能】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主治】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袋,一日2次,开水冲服。

正柴胡饮冲剂【药物组成】柴胡、陈皮、防风、芍药、甘草、生姜。

【剂型规格】冲剂,含糖颗粒每袋装10克,无糖颗粒每袋装3克。

【功能】发散风寒,解热止痛。

【主治】外感风寒初起,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鼻塞、喷嚏、咽痒、咳嗽、四肢酸痛等。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每次1~2袋,每日3次,小儿酌感或遵医嘱。

小青龙合剂【药物组成】麻黄、白芍、细辛、干姜、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

【剂型规格】合剂,每瓶100毫升,每1毫升相当于生药0.8克。

冲剂,每袋或每块重13克。

糖浆剂。

【功能】解表化饮,止咳平喘。

【主治】风寒水饮,恶寒发热,无汗,喘咳痰稀。

【用法用量】合剂,口服,每次10~20毫升,每日3次,用时摇匀。

冲剂,以温开水冲服,成人每服1~2块,每日2~3次,儿童酌减。

【禁忌】阴虚干咳无痰者禁用。

凡是风热咳喘及正气不足的虚喘不宜用。

九味羌活丸【药物组成】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黄芩、地黄、甘草。

【剂型规格】水丸,每500粒重30克,每袋18克;冲剂,每袋5克;片剂,每片重0.5克。

【功能】解表除湿。

【主治】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口干,肢体酸痛。

【用法用量】丸剂,一次6~9克;冲剂,每次15克;片剂,一次4~5片。

均一日2~3次,用姜葱汤或温开水送服。

【禁忌】阴虚气虚者慎用。

银翘解毒丸【药物组成】金银花、连翘、薄荷、淡豆豉、荆芥、牛蒡子、桔梗、淡竹叶、甘草。

【剂型规格】浓缩蜜丸,每丸重3克;片剂,每袋装16片;颗粒剂,每袋装15克;包衣浓缩水丸,每10丸重1.5克;合剂。

【功能】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主治】风热感冒,头痛发热,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中成药的剂型

中成药的剂型

中成药的剂型中成药是指使用天然草药或动植物提取物制成的中药制剂。

它在中医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成药的剂型包括丸剂、散剂、浓缩丸剂、软胶囊剂、贴剂等。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成药各种剂型的特点和应用。

一、丸剂丸剂是中成药中最常见的剂型之一。

它是使用药材粉末和一定量的辅料,通过制粉、配方、搅拌、制粒、包衣等工艺制成的。

丸剂的优点是服用方便,剂型稳定,容易保存。

常见的丸剂有水丸、酒丸和蜜丸等。

其中,水丸以水为主要辅料,易溶解于水,适合于煎服;酒丸以酒为主要辅料,适合于泡服;蜜丸则以蜜或糖浆为主要辅料,适合于嚼服。

二、散剂散剂是指中药经研磨或加工制成的细粉末剂型。

它通常包装在纸袋或瓶内,根据需要取用。

散剂的优点是易于吸收和溶解,药效迅速。

散剂可以直接服用,也可以冲入开水中饮用。

常见的散剂有冲剂和研末剂,冲剂适合于冲入开水或其他溶剂中服用,研末剂则适合于嚼服。

三、浓缩丸剂浓缩丸剂是一种将草药浸膏或浓缩液剂加入辅料制成的丸剂。

浓缩丸剂具有药效强、使用方便等特点。

由于浓缩丸剂相对浓缩液具有较低的含水量,因此其质量和稳定性更好,容易保存和携带。

常见的浓缩丸剂有水蜜丸、酒丸和干浓缩丸等。

四、软胶囊剂软胶囊剂是一种将中药浸膏或浓缩液剂填充入软胶囊中的剂型。

软胶囊剂具有胶囊大小合适、容易吞咽的优点。

其优越的表面张力和柔韧性使得胶囊内的浸膏或浓缩液不会泄漏。

常见的软胶囊剂有硬脂酸胶囊、明胶胶囊和植物胶囊等。

五、贴剂贴剂是一种将中药熬制浓缩后,涂敷于透气无纺布或其他载体上制成的剂型。

贴剂质地柔软、贴服方便,能够直接贴附于患处进行药物的直接透皮吸收。

常见的贴剂有膏剂贴、丸剂贴和透皮贴剂等。

膏剂贴主要以膏状药物为主要成分,常用于外科创伤和疼痛治疗,丸剂贴则以丸剂为主要成分,适用于轻度和局部疼痛,透皮贴剂则以药物熔融液剂为主要成分,可持续释放药物。

总结:中成药的剂型多种多样,每种剂型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丸剂、散剂、浓缩丸剂、软胶囊剂和贴剂等剂型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治疗需求。

中成药剂型的特点和作用

中成药剂型的特点和作用

中成药剂型的特点和作用中药剂型的种类很多,目前常用的有:汤剂、丸剂(包括蜜丸、糊丸、水丸、蜡丸、浓缩丸)、散剂、膏剂(蜜膏、铅硬膏、软膏)、丹剂、胶剂、酒剂、锭剂、油剂、灸剂、熨剂、茶剂、曲剂等剂型。

现把各种剂型的特性及采用成型基质的作用和目的简要介绍如下,供中药制剂工作者参考。

1 汤剂汤剂又称汤药,系由医生辩证施治,临症组方而成,一般多用于治疗急性病、并发症和疑难症患者时采用之。

服用后迅速被体内吸收,发挥治疗作用。

汤剂的特点是根据“辩证施治”而拟方,对同一病症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同,所用的药味与剂量也不同,因此不能以成药来代替汤剂。

2 丸剂丸者缓也,取丸以缓图疗效。

由于设计这类剂型是根据不同病情和药物的特性,所以使用的成型基质是各不相同的。

根据基质可分为蜜丸、糊丸、水丸、蜡丸、浓缩丸五种类型。

2.1 蜜丸系用蜂蜜作为成型基质制成。

蜂蜜具有润肠、润肺、止咳、解毒、营养等作用,故设计蜜丸剂型大多是对虚弱病、咳嗽病和病后恢复期需要调补的慢性病。

另外蜜丸本身又具有缓缓发挥疗效的特点,因此在补益门、妇科门、痰嗽门、肠胃门多制成蜜丸。

蜂蜜本身又是很好的防腐剂,熬炼得当,包装严密,可经久而不失效。

蜂蜜熬炼后相当黏稠,制成丸剂服用后逐渐地被吸收而发挥治疗作用。

蜜丸一向有大蜜丸、小蜜丸的分别,但由于近年来多将蜜丸改成定量丸型,致使服用不便,若恢复小蜜丸,每一克5~6粒,不仅服用方便,剂量准确,且不需口嚼而显苦味、异味,患者乐于接受。

因此剂型的改革应以有利于患者为重,不应单纯强调产量而忽视治疗效果。

2.2 糊丸用淀粉调成糊状或使用动物脏器以及果实、蔬菜汁液等为基质制成的丸剂谓之糊丸。

服用后药物的吸收和发挥作用也很缓慢,这样使一些刺激性大、或作用剧烈和有毒性的药物,减轻了刺激作用或避免引起中毒。

糊丸基质:江米淀粉多用于透表药;黄米淀粉多用于败毒药;神曲淀粉多用于助消化药;枣泥多用于补脾健胃药;姜汁多用于散寒止呕药;胆汁多用于消炎解毒药,清心经、肝脾之热;兔脑多用于催产药等。

简述中成药的常见剂型

简述中成药的常见剂型
中成药是指经过加工制作,按照一定的配方和工艺制成的中药制剂。常见的中成药剂型包括以下几种:
1.丸2.散剂:将药材研磨成细粉末,方便口服,常见的如金银花露、板蓝根颗粒等。
3.膏剂:将药材炮制后加入一定的油脂、水、胶质等制成,方便外用,常见的如麻油膏、痔疮膏等。
4.水剂:将药材加入水中煮制后,经过过滤、浓缩、调配等工序制成,方便口服,常见的如阿胶补血口服液、黄连上清片等。
5.注射剂:将药材煎煮后,采用灭菌技术制成无菌注射液,常见的如复方丹参注射液、人工牛黄注射液等。
6.胶囊剂:将药材制成粉末,用胶囊包装,方便口服,常见的如参芪胶囊、灵芝孢子粉胶囊等。
7.贴剂:将药材炮制后,加入一定的胶质、粘合剂等制成,方便外用,常见的如风湿贴、跌打止痛膏等。

第二章中成药的剂型ppt课件

第二章中成药的剂型ppt课件
• 疗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质量易控、重差小 、含药量准,质量稳定
• 缺点:含药量小 • 密封,防潮、防霉变。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二)
散剂
• 系指药材或药材提取物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 粉状制剂,分为内服散剂和外用散剂,是我国古 代剂型之一。
多剧毒药物及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要求在肠 道吸收的药物,均可采用蜡丸。临床常用的有 三黄宝蜡丸、黍米寸金丹、妇科通经丸等。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 (6)浓缩丸:全部药材或部分药材的煎液或提取 液,与适宜的辅料或药物细粉加适宜的粘合剂 制成的丸剂。根据粘合剂的不同,又分为浓缩 蜜丸、浓缩水丸、浓缩水蜜丸。
• 散剂治疗范围广,服用后分散快,奏效迅速,且 具有制作简单、携带方便、节省药材等优点。
• 有效成分不溶或难溶于水、不耐高温、剧毒不易 掌握用量、贵重细料药物均适宜于制成散剂,如 川芎茶调散、五苓散、马钱子散、黛蛤散、紫雪 散等。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 时间里 得分多 少来决 定胜负 的,因 此,篮 球比赛 的计时 计分系 统是一 种得分 类型的 系统
(五)、锭剂 篮球比赛是根据运动队在规定的比赛时间里得分多少来决定胜负的,因此,篮球比赛的计时计分系统是一种得分类型的系统
• 锭剂(lozenge;pastille;troche)是药材细粉 与适量粘合剂如蜂蜜、糯米粉或利用药材本身 的粘性制成制成圆锥、长方形等不同形状的固 体。可供内服或外用,内服作用与糊丸接近, 外用多用水或醋磨汁后涂敷患处。锭剂型大多 作噙化之用。

《常用中成药》PPT课件

《常用中成药》PPT课件

h
3
感冒药
气虚感冒:平素气虚,反复感冒,多为风寒,除感冒症状外,伴有气短乏力、苔白、脉弱。疏风散寒 参苏丸,平时可用玉屏风散。
夏天感冒:多为暑湿感冒,胃肠型感冒。可见恶心呕吐、腹泻、腹痛,恶寒发热,头痛头晕,舌淡苔 腻,脉濡。解表化湿,理气和中。藿香正气水、十滴水等。
h
4
咳嗽类
风寒:咳嗽,痰稀白,恶寒,头痛或鼻塞流涕,苔薄白,脉浮或浮数。解表散寒,宣肺止咳,通宣理肺丸等 。
风热感冒:发热重,微恶风,有汗,咳嗽,痰粘稠或色黄,咽干,口渴 欲饮,鼻塞流黄涕。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应疏风清热、解毒、 利咽。选用风热感冒冲剂、银翘解毒丸(片)、柴胡口服液、桑菊银翘 散;咳嗽较重者,桑菊感冒片;热象较重者,柴胡口服液、银柴颗粒等 ;热再重称毒,清热解毒,板蓝根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
2、气滞血瘀:舌体强硬,语言蹇涩,肢体麻木,或口眼歪斜,手足不温,精神呆滞,舌质暗,苔白腻。血 府逐瘀胶囊等。
3、痰淤互结:肢体不遂,头晕胸闷,舌苔黄腻质暗或有瘀斑。痰淤同治。
h
19
痹症(风湿类风湿)
1、行痹:肢体关节酸痛,游走不定,急性期可有关节红肿,触摸有热感,畏风寒,喜暖。舌红苔白,脉浮 紧。祛风除湿,通络除痹,消肿止痛的华佗风痛宝片、天麻片等。
常用中成药
h
张雪亮
中国中医科学院
1
常用中成药
“汤者荡也”、“丸者缓也”。 中成药的剂型种类很多,常用的传统剂型有丸、散
、膏、丹、酒、露、锭等,先带剂型有片剂、针剂 、冲剂、糖浆、胶囊、橡皮膏等。 中成药:对证又对病,效果才会好
h
2
感冒药
风寒感冒:恶寒重,发热或轻或重,无汗,头痛身痛,咳嗽,鼻塞流清 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应该解表发汗、疏风散寒。选用风寒 感冒冲剂、荆防颗粒(冲剂)、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冲剂、桂枝合 剂等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颗粒剂一般加温水或热水,溶解或分散后 服用,所以基本上适宜于各种人群使用。 颗粒剂药物容量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 证中药的有效服用剂量,因此一般说来效 果比服用量小的剂型要好,且生产、运输、 携带和服用方便,现在临床应用较多。
.
• 另有直接吞服的颗粒,一般颗粒较细,用 量较小,服用时将颗粒放于口中,用水冲 服。在日本叫细粒剂,中国药典没有单列。 泡腾颗粒仅能加水泡腾溶解后服用,切忌 放入口中直接冲服
.
5 .蜡丸
• 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蜡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由于 蜂蜡在常温中呈固体状态,服用后溶化缓慢,蜡 丸在体内不崩解,直接从体内排出,类似于现在 的骨架制剂,因此为长效制剂。调节用蜡量可以 使蜡丸不在胃中溶解而在肠中溶解,防止中毒或 对胃起强烈刺激作用。所以若方剂中含有较多剧 毒药物及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或要求在肠道吸收 的药物,均可采用蜡丸。临床常用的有三黄宝蜡 丸、黍米寸金丹、妇科通经丸等。
.
(四) 片剂
• 系指药材提取物、药材提取物加药材细粉或药材 细粉与适宜辅料混匀压制或用其他适宜方法制成 的圆片状或异形片状的制剂,有浸膏片、半浸膏 片和全粉片等。片剂以口服普通片为主,另有含 片、咀嚼片、泡腾片、阴道片、阴道泡腾片和肠 溶片等。中药片剂的优点是剂量准确,质量稳定, 便于服用,携带运输方便,生产条件卫生,便于 工业化大生产。片剂服用时直接吞服,婴幼儿不 宜,必要时研碎服用。随着制剂工艺的革新,片 剂剂型也不断发展。
.
1 .蜜丸
• 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蜜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其中每丸重量 在 0.5g (含 0.5g )以上的称大蜜丸,每丸重量在 0.5g 以下的称小蜜丸。 蜂蜜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 咳,滑肠通便,解毒防腐等作用,且富含营养,味道甜润, 故蜜丸能增加药物的滋补作用,矫正某些药物不良味道, 延缓药物的溶解吸收,使药效缓和持久。蜜丸主要用于制 作滋养补虚类品种或用于治疗慢性疾病,如参茸卫生丸、 河车大造丸、柏子养心丸、乌鸡白凤丸等。此外,由于蜜 丸质软可以任意改成小粒服用或用水化开,还可用制一些 儿科丸药,如小儿至宝锭、妙灵丹、育婴金丹等。含有贵 重的、易挥发的药物,也可制成蜜丸,如牛黄清心丸、乌 鸡白凤丸等。
.
2 . 水蜜丸
• 系指药材细粉以蜂蜜和水为黏合剂制成的 丸剂。一般适用于补益剂制成丸剂。水蜜 丸的特点与蜜丸相似,作用缓慢、持久, 因制成后经过干燥,故含水量低、易保存 和服用,如补中益气丸、桂附地黄丸、百 合固金丸。
.
3 .水丸
• 系指药材细粉以水(或根据制法用黄酒、 醋、稀药汁、糖液等)为黏合剂制成的丸 剂。水丸体积小,表面致密光滑,便于吞 服,不易吸潮;一般较蜜丸崩解快,便于 吸收。一般适用于解表剂、清热剂、消导 剂等制成丸剂。如逍遥丸、牛黄上清丸、 防风通圣丸等。
.
4 .糊丸
• 系指药材细粉以米粉、米糊或面糊等为黏 合剂制成的丸剂。糊丸因干燥之后硬度较 大,崩解时间比水丸和蜜丸缓慢。内服后 可延长药效,又能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所以方剂中含有刺激性较强的、有剧毒的, 或要求在体内徐徐吸收,以缓慢发挥药效 的药物,常制备成糊丸,如犀黄丸、小金 丸、青州白丸子、周氏回生丸等。
•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成药的剂型日益丰 富,其剂型选则必须遵循三效 ( 速效、高效、长 效 ) 、三小 ( 剂量小、副作用小、毒性小 ) 、五 方便 ( 生产、运输、储藏、携带、使用方便 ) 的 原则。
.
二、中成药的主要常用剂型
(一) 丸剂 1 蜜丸 2 水蜜丸 3 水丸 4 糊丸 5 蜡丸 6 浓缩丸
.
(三) 颗粒剂
• 系指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药材细粉制成具 有一定粒度的颗粒状制剂,既保持了汤剂吸收快、 起效迅速的特点,又具有携带、运输、贮存方便 的优势。按形状分为颗粒状和块状两种;按溶解 性分为可溶型、混悬型、泡腾型;按辅料不同分 为有糖型、无糖型等不同类型。常用的有感冒清 热颗粒、板蓝根颗粒、双黄连颗粒、止咳化痰颗 粒等。
(二) 散剂
(三) 颗粒剂
(四) 片剂 1 普通片 2含片 3 咀嚼片 4 泡腾片
(五) 煎膏剂
(六) 贴膏剂 1 橡胶膏剂 2 凝胶膏剂
(七) 滴丸剂
(八)胶囊剂 1硬胶囊 2软胶囊 3 肠溶胶囊
(九)酊剂
(十)凝胶剂
(十一)注射剂
(十二)眼用剂型
(十三)搽剂、洗剂和涂膜剂 1 搽剂 2洗剂 3 涂膜剂
• 系指药材或药材提取物经粉碎、均匀混合 制成的粉状制剂,分为内服散剂和外用散 剂,是我国古代剂型之一。散剂治疗范围 广,服用后分散快,奏效迅速,且具有制 作简单、携带方便、节省药材等优点。有 效成分不溶或难溶于水、不耐高温、剧毒 不易掌握用量、贵重细料药物均适宜于制 成散剂,如川芎茶调散、五苓散、马钱子 散、黛蛤散、紫雪散等。
(十四)膏药(十五)气雾剂、喷雾剂 Nhomakorabea.
(一) 丸剂
• 系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黏合剂或其他辅料制 成的球形或类球形制剂,分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 蜡丸和浓缩丸等类型。
• 丸剂属于传统剂型,与汤剂、散剂等比较发挥药效作用迟 缓,但作用长久,适宜于对慢性病的治疗。正如李东垣所 说:“丸者缓也,不能速去病,舒缓而治之也”。如治疗 肾阴不足的六味地黄丸,治疗气血亏虚的人参归脾丸,治 疗脾虚久泻的补中益气丸;尤其是糊丸和蜡丸,在胃肠道 中缓慢释放,属于传统的缓释制剂。丸剂因制作方法和赋 形剂的不同,分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蜡丸、浓 缩丸不同种类。由于丸剂需要直接口服,一般婴儿不宜, 必要时可研服。
第三章 中成药的常用剂型
概念
剂型是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应用 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
中成药的主要常用剂型有丸剂、散剂、颗粒剂、片 剂、煎膏剂、贴膏剂、滴丸剂、胶囊剂、酊剂、 凝胶剂、注射剂、眼用剂型、搽剂、洗剂、涂膜 剂、膏药、气雾剂、喷雾剂。
.
一、概述
• 剂型,是为适应治疗或预防的需要而制备的药物 应用形式,称为药物剂型,简称剂型。中成药的 常用剂型主要包括两类:①中药传统剂型,如丸 剂、散剂、内服膏剂(膏滋)、酒剂、露剂、胶 剂、膏药等;②中药现代剂型,如颗粒剂、片剂、 注射剂、胶囊剂、合剂等。
.
6 .浓缩丸
• 系指药材或部分药材提取浓缩后,与适宜 的辅料或其余药材细粉,以水、蜂蜜或蜂 蜜和水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根据所用黏 合剂的不同,分为浓缩水丸、浓缩蜜丸和 浓缩水蜜丸。如牛黄解毒浓缩丸、安神补 心丸等。浓缩丸有体积小,有效成分含量 大,易于服用,贮运方便,节约赋形剂等 优点。
.
(二) 散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