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程序
质量控制的依据和程序

1 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的依据和工作程序 一、工程施工质量控 制的依据 二、工程施工质量控 制的工作程序
2 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
控制 一、图纸会审与设计交底 二、施工组织设计审查 三、施工方案审查 四、现场施工准备质量控制
.3 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一、巡视与旁站 二、见证取样与平行检验
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对于国内工程,国
家标准是必须执行与遵守的最低要求,行业标准、地 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要求不能低于国家标准的要求。
企业标准是企业生产与工作的要求与规定,适用于企
业的内部管理。
第一节 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和工作程序
项目监理机构在质量控制中,依据的质量 标准与技术规范(规程)主要有以下几类: 1.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有关工程材料、半成品和构配件质量 控制方面的专门技术法规性依据;
B.技术负责人 C.项目负责人
D.项目技术负责人
【答案】B
第二节 工程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
【例题】监理工程师审查施工单位施工组织设计时,应
审查的内容和质量控制要点包括( A.按规定程序编审 )。
购合同等。
第一节 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和工作程序
(二)工程勘察设计文件 工程勘察包括工程测量、工程地质和 水文地质勘察等内容,工程勘察成果文件 为工程项目选址、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科
பைடு நூலகம்
学可靠的依据。
第一节 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和工作程序
(三)有关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与规范性文件 (1)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 (2)行政法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民用建
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规程

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提高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确保项目按照要求合格地完成,特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建设工程项目的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
第三条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必须坚持质量为本,以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提高施工质量水平。
第四条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应遵循国家有关质量控制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要求。
第五条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应坚持统筹规划、科学组织、全面控制、持续改进的原则。
第六条建设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制定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管理体系顺利运行。
第二章质量控制管理要求第七条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要求项目各阶段质量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控制措施有效、成果可查验。
第八条建设单位应制定项目质量目标,并将其传达给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相关监理单位。
第九条设计单位应根据设计要求提出符合质量目标的设计方案,并及时修改完善。
第十条施工单位应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并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符合相关质量标准。
第十一条监理单位应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验,确保施工质量合格。
第十二条在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中,应加强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其他方面的质量控制管理。
第十三条高风险工程项目在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中应特别注重,制定专门的质量控制措施和人员配备方案。
第十四条建设单位应建立全过程质量控制档案,记录项目各阶段的质量控制情况和成果。
第三章质量控制管理措施第十五条建设单位要加强对设计、施工单位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
第十六条设计单位要加强对施工单位的技术指导和协助,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和质量疑点。
第十七条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岗位管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第十八条监理单位要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及时检查并处理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常用流程图

5.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常用流程图建设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是控制工程质量的重要步骤或工作分解,围绕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图是控制来编制控制方案是一种基本方法。
见下图:5.1监理工作总程序工作要求:⑴委派具有丰富超高层工程施工监理经验的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担任项目总监,并针对本项目特点召集设备、土建方面有经验的监理人员组成强有力的监理班子。
⑵派驻现场的监理人员应持证上岗、专业配套、人员按合同规定及时到位。
⑶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工具,满足现场检验工作需要。
⑷按照《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00要求开展各项监理工作,控制工程质量,管理建设工程合同,协调建设单位与工程建设有关各方关系。
⑸在监理项目部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我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实现。
⑹按照本工程特点和要求编制《监理实施规划》,并分阶段编制监理实施细则。
加大主动控制、事前控制力度,保障项目目标的实现。
⑺根据竣工备案制要求,严格执行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分阶段及时对工程进行总结和评估。
5.2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作程序1.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作程序工作要求:⑴施工准备阶段监理工作以预控为主,各项工作根据工程特点、工程承发包模式、业主管理方式。
⑵审查开工准备情况要注意以下事项:施工许可已获政府主管部门批准,征地拆迁符合进度需要,施工组织设计已获总监批准,承包单位人员、机具已到位,主要建筑材料已落实,进场道路及水、电、通讯已满足开工要求。
⑶总监理工程师应组织监理人员参加第一次工地会议,并介绍监理项目部的组织机构、人员及其分工,监理规划主要内容,并对施工准备情况提出意见和要求。
⑷第一次工地会议纪要应由监理项目部起草,并经与会各方代表会签。
⑸《工程开工报审表》必须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批,不得授权其他人员执行。
5.3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审核工作程序工作要求:⑴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是否经承包单位上级技术管理部门审批。
⑵施工方案是否切实可行(结合工程特点和工地环境)。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流程是怎样的?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流程是怎样的?一、确立工程质量目标:二、建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三、制定质量检查制度四、质量保证体系五、质量保证措施实施细目六、工程质量奖罚制度七、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制。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不单单只是包括了质量标准,还包括了许多其他的标准,例如施工质量等等。
如果在其中发现了一些什么在工程中的质量问题,需要立即提出停止,然后马上进行修改。
那么关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流程是什么呢?一、设计阶段工程质量控制程序项目负责人接到工程建设项目后要尽快熟悉工程的情况,及时获取相关资料并委托设计单位设计或督促房开、指挥部、公建单位业主委托其燃气工程项目予设计单位设计。
要与设计单位签订设计协议,合同中应明确完成期限、价格和质量的具体要求以及交付的份数,突出设计质量重要性。
1、工程部应积极收集获取工程建设相关信息和资料,分析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及时委托项目设计,明确设计内容、期限、质量等要求,签订设计合同。
2、工程部应督促设计单位按期、保质地提交设计图纸。
3、工程部在收到设计图纸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组织人员对图纸进行必要审查,发现问题及时向设计单位反馈,并督促修改。
二、建设准备阶段工程质量控制程序1、工程基本具备开工条件的情况下,工程部负责人首先要根据工程的具体规模和施工资质要求,采用发包或招投标方式方式优选施工单位,并签定施工合同,合同中应明确工程的工期、造价和质量要求,并应签定文明、安全施工协议书作为附件。
施工合同签定后,一般工程由工程部内部监理,重要的、限额以上的工程要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委托具有相应专业资质等级的监理单位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理。
压力管道工程须委托特检中心监检。
2、各类市政管道、场站燃气工程和户内庭院管道工程,工程部应组织施工图设计会审。
工程部项目负责人在拿到施工图后须在5个工作日内做好施工图的会审或协助房开做好会审工作;对一些规模大或难度较大的工程项目,在施工单位确定后,工程部应组织设计单位向安装单位作施工图的技术交底工作。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程序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程序1. 引言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程序是为了确保建设工程在设计、施工和验收阶段能够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
本文档将介绍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程序的主要步骤和注意事项,以便相关人员能够全面了解并正确执行质量控制程序。
2. 质量控制程序步骤2.1. 规划阶段在建设工程的规划阶段,质量控制程序的主要目标是确定质量控制的范围和计划。
具体步骤如下:•确定工程的质量目标和要求。
•制定工程质量控制计划,包括质量控制的任务分工、方法和频率等。
•制定质量保证文件,包括工程规划、设计文件和施工文件等。
2.2. 设计阶段在建设工程的设计阶段,质量控制程序的主要目标是确保设计文件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
具体步骤如下:•对设计文件进行质量评审,包括结构设计、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等。
•进行设计变更控制,确保变更的设计符合质量要求并得到批准。
•审核材料的质量和供应商的信誉,确保材料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
2.3. 施工阶段在建设工程的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程序的主要目标是确保施工符合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
具体步骤如下:•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材料购置、人员培训和设备调试等。
•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对施工中的问题进行整改和记录,确保施工过程的质量可追溯。
2.4. 验收阶段在建设工程的验收阶段,质量控制程序的主要目标是确认工程是否达到预期的质量要求。
具体步骤如下:•与设计方和建设单位共同进行质量验收,确认工程的质量达到预期要求。
•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为以后的工程提供经验教训。
•编制质量控制报告,记录质量控制过程和结果。
3. 注意事项在执行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程序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确保相关人员理解并遵守质量控制程序的要求。
•及时处理和记录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以便及时纠正和改进。
•定期对质量控制程序进行评估和改进,确保其持续有效性。
•与相关方进行有效沟通,确保各方的期望和要求得到充分理解。
4. 结论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程序是确保建设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
质量管控流程图

施工企业现场质量管控流程及奖惩办法集合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控流程第一章总则为了加强公司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切实落实“以质量求效益,以品牌求发展”的管理工作方针,建立质量管理网络,明确职责,使公司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活动做到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确保公司建设工程质量,特制定本管控流程。
第二章质量管理组织体系第二条、公司实行总工程师领导下的质量科长、质检员的三级质量管理组织体系,以保证质量管理工作协调有效地进行。
第三条、公司总工程师、质量科长向总经理负责,对公司的工程质量负直接的主管领导责任。
第四条、质量科长协助总工程师管理工程质量,协调工程各专业之间技术矛盾,处理和解决重大技术问题和关键问题。
第五条、质检员是工程质量管理的现场责任人,由土建结构工程师担任,在质量科长领导下监督参建单位包括勘察、设计、监理、分包单位和材料供应商的质量责任行为是否符合合同和规范要求,检查设计图纸质量、材料设备质量、隐蔽工程质量、工艺工序质量,办理现场设计、技术变更和工程量收方事项,建立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查验收记录台帐,对工程质量负直接责任。
第三章质量管理方针、方法、标准和工作流程第五条、工程质量管理实行“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第六条、工程质量管理实行“计划、执行、检查、处理”(PDCA)循环工作方法,不断改进过程控制。
第七条、工程质量管理标准1、符合公司制定的工程项目质量目标和《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计划书》的要求。
2、符合与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材料设备供应商签定的合同及补充协议的约定和要求。
3、符合经批准的设计施工图和技术文件的要求。
4、符合工程建设各项规范和技术标准及政府部门有关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
5、保证按项目任务书、设计图、合同规定的数量、质量完成工程,顺利通过验收,交付使用,实现使用功能。
第八条、工程质量管理按下列工作流程实施:(一)确定工程项目质量目标。
1、每个项目在开工前,由总工程师、质量科长负责组织技术人员参与,根据公司的项目任务书和投资收益计划,针对工程技术标准、材料设备的规格档次、使用年限、工程规模、达到的使用功能等质量标准,协调工期、成本、质量三者矛盾,在一周内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项目质量目标。
施工过程质量的控制措施

施工过程质量的控制措施在建筑工程中,施工过程质量的控制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
只有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才能保证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本文将从施工过程中的五个关键部分,介绍施工过程质量的控制措施。
一、材料采购与检验1.1 选择合格的供应商:选择有资质、信誉良好的供应商,确保材料的质量可靠。
1.2 严格执行采购合同:明确材料的规格、数量和质量标准,避免采购过程中出现纠纷。
1.3 定期进行材料检验:对进场材料进行抽样检验,确保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二、施工现场管理2.1 建立施工组织管理制度:明确施工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建立施工管理制度。
2.2 定期进行施工现场检查: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质量问题。
2.3 保证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和责任意识。
三、施工工艺控制3.1 制定施工工艺流程:明确施工的工艺流程和施工顺序,确保施工过程有序进行。
3.2 严格执行施工方案:按照施工方案和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3.3 定期进行工艺检查:对施工工艺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避免影响工程质量。
四、质量验收与验收记录4.1 完成验收标准:按照相关验收标准进行工程质量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4.2 做好验收记录:对工程质量验收进行记录,保留验收资料,以备日后查证。
4.3 及时处理验收问题:对于验收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重新验收,确保工程质量合格。
五、质量保证体系建设5.1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制定质量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
5.2 定期进行质量审核: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定期审核,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5.3 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不断总结经验,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施工过程质量管理水平。
综上所述,施工过程质量的控制措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材料采购、施工现场管理、施工工艺控制、质量验收与验收记录、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等方面全面加强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条例(2023年修正版)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条例(2023年修正版)为了进一步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建设工程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本条例。
第一章总则本条例旨在规范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的要求和程序,保障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环节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应遵守科学、合理、规范的原则。
第二章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应包括质量目标、责任制定、资源配置、过程控制、质量记录和不合格品处理等方面内容。
各参与建设工程的主体应建立和实施符合国家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质量管理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
第三章施工质量验收建设工程竣工前应进行质量验收,验收标准应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范要求。
质量验收应包括建设单位的主体验收和监理单位的监理验收。
建设单位应提供完整、真实、准确的质量验收材料,并按要求整改质量问题。
第四章质量监督检查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应由相关部门负责,对建设工程各阶段及关键节点进行监督和抽查。
质量监督检查应依法进行,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并追究相应的责任。
第五章法律责任对于违反本条例的行为,相关责任主体将承担法律责任。
违法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不合格工程的强行验收、使用假冒伪劣材料、违规施工等。
依法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并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第六章附则本条例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对于既往建设工程质量问题,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本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
对于本条例未涉及的问题,参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该条例的修订旨在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促进建设工程质量的提高,保障公众的利益和安全。
各相关主体应切实履行责任,加强质量监管和控制,共同维护社会的安全和稳定。
本条例将为建设工程质量控制提供法律依据和规范,推动建设工程行业的健康发展。
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规程(DOC 52页)

本规程为试行征求意见稿,在试行过程中,如有修改或补充意见,请与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联系(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小马厂六号华天大厦四层,邮编:100038,E-mail:gongchengbu1317 @),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项目管理体系是为实现项目目标,保证项目管理质量而建立的,由项目管理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通常包括组织机构、职责、资源、程序和方法。项目管理体系应形成文件。
3.0.9项目质量计划
是质量策划的结果之一。它规定与项目相关的质量标准,以及如何满足这些标准,应使用哪些程序和相关资源。
3.0.10项目质量管理
为确保工程项目的质量特性满足要求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活动。
3.0.11工程质量监督
工程质量监督是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统称监督机构)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责任主体和有关机构履行质量责任的行为以及工程实体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维护公众利益的行政执法行为。
4总则
4.0.1为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范工程建设各参建方质量管理行为,制定本规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签订合同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GB/T 1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4.0.12建设工程应贯彻国家节能减排的战略方针,提倡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环境保护的设计优化和施工技术方案的优化管理。
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及预控措施

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及预控措施工程质量控制是一个涉及多个方面的综合性工作,涉及到材料选择、施工过程、验收标准等诸多环节。
通过合理的质量控制程序和预控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保障工程的正常进行和顺利完工。
首先,一个完善的工程质量控制程序应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首先是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材料的选择和采购、工程设计与方案的制定等。
针对材料的选择,应严格按照相关国家标准进行,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其次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包括工程施工方案的制定、施工工序的管理、施工现场的安全保护等。
在施工现场,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指导,确保他们熟悉并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同时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监控和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施工中的问题。
最后是验收和整改工作,包括对施工工程的质量进行全面的验收和检查,并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除了基本的质量控制程序,预控措施也是一个重要的控制手段。
预控措施主要是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质量隐患,在工程开始之前就进行预先的分析和控制。
首先是风险评估,通过分析和评估可能存在的质量风险,确定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控措施。
例如,对于某些风险较大的施工工序,可以提前进行细致的方案设计和操作规程的制定,以减少质量问题的发生。
其次是质量隐患的排查,通过对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质量问题,避免问题的扩大和影响工程整体质量。
最后是信息沟通和共享,加强施工各方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及时分享质量问题的信息,以便更好地进行控制和处理。
除了基本的程序和预控措施,工程质量控制还需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规范和标准化,通过建立一套完整、合理的质量控制规范和标准,明确责任和流程,提高质量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其次是技术创新,不断引入新的技术和设备,以提高质量控制的水平和能力。
例如,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监测设备,实时监控施工现场的各项参数和指标,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建设程序及施工程序(3篇)

第1篇一、建设程序建设程序是指在进行工程建设过程中,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行业标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一系列步骤和程序。
以下是建设程序的基本内容:1. 前期准备阶段(1)项目可行性研究:对项目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包括市场需求、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环境影响等,评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编制项目建议书:根据可行性研究的结果,提出项目建设的初步方案,包括项目名称、建设规模、投资估算、建设周期等。
(3)立项审批:将项目建议书报送相关部门进行审批,获得立项批复。
2. 设计阶段(1)方案设计:根据立项批复,进行项目的初步设计,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等设计。
(2)初步设计审查:对初步设计方案进行审查,确保设计方案符合国家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
(3)施工图设计:根据初步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图设计,包括施工图纸、技术规范、施工组织设计等。
3. 招投标阶段(1)招标文件编制:根据项目需求,编制招标文件,明确招标条件、投标要求等。
(2)招标公告发布:将招标文件公告于媒体,邀请符合条件的单位参加投标。
(3)评标定标:组织评标委员会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确定中标单位。
4. 施工阶段(1)施工组织设计:中标单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方案、进度安排、质量保证措施等。
(2)施工准备:进行施工现场的平整、排水、供电等准备工作。
(3)施工实施: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施工。
(4)质量控制:对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5. 竣工验收阶段(1)竣工验收申请:施工单位向相关部门提交竣工验收申请。
(2)竣工验收:组织相关部门对工程进行竣工验收,检查工程质量、工程进度、环保措施等。
(3)竣工验收备案:将竣工验收结果备案,取得工程验收证书。
二、施工程序施工程序是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的一系列步骤和程序。
以下是施工程序的基本内容:1. 施工准备(1)技术交底:组织施工人员学习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
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第三章 建设工程施工的质 量控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施工准备的质量控制 第三节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对于直径大于800的洞口加强, 因按照规范要求上下加设过梁,
两侧加设暗柱补强。 大家能看出圆形洞口的梁吗?
墙体混凝土压顶未进行 振捣,造成大量空洞、
露筋,而且混凝土松散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未 进行钢筋成品保护,没 有专人看管、整理,质 量管理体系形同虚设, 埋下了严重质量隐患
31
2)有关工程材料、半成品和构配件质量控制方 面的专门技术法规性依据.
①有关材料及制品质量的技术标准 ②有关材料或半成品的取样、试验等方面的技术标 准或规程。 ③有关材料验收、包装、标志及的质量证明书的一 般规定等。
3)控制施工作业活动质量的技术规程。
例如电焊操作规程、砌砖操作规程、混凝土操作规 程等。
3.1.1 施工质量控制的系统过程(了解)
投入资源和条件的质量控制 生产过程及各环节质量控制
产出品的质量检验与控制
1.按工程实体质量形成过程的时间阶段划分
(1)施工准备控制——确保施工质量作业者发挥技术能力过程的自控行为 来自有关管理者的监控行为 (3)竣工验收控制——最终产品和有关文件(质量 文档)的质量控制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系统过程
(二)按工程实体形成过程中物质形态转化 的阶段划分
(1)对投入的物质资源质量的控制。 (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3)对完成的工程产出品质量的控制与验 收。
前两阶段对于最终产品质量的形成具有决 定性的作用,质量控制的系统过程中,应当对 4M1E进行全面的控制
(三)按工程项目施工层次划分的系 统控制过程
梁混凝土留茬错误,钢筋少放3根,而且未绑扎,存 在重大质量隐患.
施工的履行监督与验收程序质量控制与交付要求

施工的履行监督与验收程序质量控制与交付要求施工是指在建筑工程中,根据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建设、改建或者修缮的过程。
在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工程质量,履行监督与验收程序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施工的履行监督与验收程序、质量控制以及交付要求。
一、履行监督与验收程序1. 设计文件审查在施工前,监理人员应仔细审查与工程施工相关的设计文件。
审查内容包括设计合理性、符合法规要求、质量标准等。
只有经过审查合格的设计文件,才能进入下一步工序。
2. 施工方案的编制与审批施工方案是根据设计文件,在具体施工实践中制定的具体操作方案。
施工方案的编制应考虑工程特点、施工工艺、安全要求等。
施工方案制定完成后,需提交给监理人员审批,并获取合格意见。
3. 材料、设备的进场验收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工程质量的好坏。
在施工前,必须对进场的材料和设备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设计及标准要求,免去因使用不合格材料和设备而影响工程质量的风险。
4. 施工过程监督在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应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现场监督,确保施工按照施工方案进行。
监理人员应关注施工工艺、施工质量、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并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和建议。
5. 施工图纸变更的管理施工过程中,如需对施工图纸进行修改,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申请和审批。
修改后的图纸必须及时通知施工方,并在施工现场进行更新,确保施工符合最新的设计要求。
6. 非拆除性试验为了验证施工工艺和施工质量的合格性,必须进行一定的非拆除性试验。
试验项目可包括结构强度、耐久性、防水性等。
试验结果应记录并保存,以备后续的验收使用。
7. 施工质量监督与管理施工过程中,质量监督与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
质量监督与管理包括每日巡查、验收标准的制定与执行、材料试验、过程质量控制等。
监理人员应根据合同要求和技术规范,进行全面的施工质量监督与管理。
二、质量控制与交付要求1. 质量控制为了确保施工质量达到标准要求,施工中应制定详细的质量控制方案,包括控制目标、控制措施、验收标准等。
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制度

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工程质量控制的管理,规范工程质量控制的流程,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安全,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工作,涉及所有工程项目部门及相关人员。
第三条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原则是全员参与,全程控制,全方位质量保障,追求零缺陷。
第四条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应遵循“预防为主、全过程控制、向上管理、全员参与、综合保证”的原则。
第五条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应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进行灵活调整,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第六条工程质量控制流程中的相关表格、记录应完整、准确、真实,且应保存至相关档案及工程质量报告中。
第二章质量控制组织结构第七条工程质量控制组织包括总控制、工程质量保证、技术支持、质量监督等部门。
第八条工程质量控制组织应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及工作流程,确保各部门合作、配合、协作。
第九条工程质量控制组织应设立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项目负责人担任主任,包括项目相关负责人、技术专家等组成。
第十条质量管理委员会的职责是制定项目质量控制目标、计划、方针,并监督项目质量控制的进展。
第十一条工程质量控制组织应设立质量技术支持组,负责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指导项目施工、检测、试验等工作。
第十二条工程质量控制组织应设立质量监督组,负责对项目的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项目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规范和要求。
第十三条工程质量控制组织应建立健全质量培训体系,确保相关人员具备必要的质量控制知识和技能。
第三章质量控制流程第十四条工程质量控制流程包括项目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验收阶段等。
第十五条项目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流程包括项目策划、方案编制、初步设计、可行性论证、概算编制等。
第十六条设计阶段的质量控制流程包括详细设计、施工图设计、专项设计、工程图审查等。
第十七条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流程包括项目组织、施工过程控制、质量检验、质量测试、工艺检测等。
第十八条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流程包括工程验收、竣工验收、质保期跟踪等。
(完整版)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一、技术交底做好技术交底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项目开工前应项目技术负责人向承担施工的负责人或者分包人书面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资金料应办理签字手续并归档保存。
每一分部工程开工前均应进行作业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应由施工面技术人员编制,并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实施。
技术交底内容主要包括:任务范围、施工方法、质量标准和验收标准,施工中应注意到的问题,可能浮现意外的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文明施工和安全防护措施以及成品保护要求等。
技术交底应环绕施工材料、工艺、工法、施工环境和具体的管理措施等庆祝进行,应明确具体的步骤、方法、要求和完成时间等。
技术交底的形式仍:书面、口头、会议、挂牌、样板、示范气操作等。
二、测量控制项目开工前应编制测量控制方案,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对相关部门提供的测量控制为应在施工准备阶段做好复核工作,经审核后进行施工测量放线,并保存测量记录。
在施工过程中应对设置的测量控制点线妥善保护,不准擅自自挪移,施工过程中必须认真进行施工测量复核工作,审施工单位应履行的技术工作和职责,其复核结果应报送监理工程师复验确认后,方能进行后续相关工序的施工,常见的施工测量复核有:1)工业测量复核:厂房控制网测量、桩基施工测量、柱模轴线与高程检测、厂房结构安装定位检测、设备基础与预埋螺栓定位检测等。
2)民用建造测量复核:建造物定位测量、基础施工测量、墙体皮数检测、楼层轴线检测、楼层间高程传递检测等。
3)高层建造测量复核:建造场地控制测量、基础以上的平面与高程控制、建造物中垂直检测和施工过程中沉降变形观测等。
4)管线工程测量复核:管网或者输配电路线定位测量、地下管线施工检测、架空管线施工检测、多管线交汇点高程检测等。
三、计量控制计量控制是工程项目质量保证的重要内容,是施工项目质量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
施工过程中的计量工作,包括施工生产时的投料计量、施工测量、监测计量以及对项目、产品或者过程的测式、检验、分析计量等。
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及预控措施

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及预控措施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及预控措施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工程质量是至关重要的,而控制则是保障质量的关键。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本文将介绍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及预控措施。
一、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程序1、明确质量标准:在工程项目启动之初,应明确工程的质量标准,包括技术标准、材料标准、施工工艺标准等。
这些标准将成为整个工程质量的基石,同时也是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
2、质量计划编制:在工程设计阶段,应制定详细的质量计划,明确工程各阶段的质量目标、质量控制要点和措施。
质量计划的编制有助于在施工过程中贯彻执行质量标准,确保工程质量的稳定和持续改进。
3、质量保证: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保证体系应有效运行,确保施工符合质量标准和设计要求。
质量保证包括对原材料的检验、施工过程的控制、成品的检验等环节。
4、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质量控制应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包括对施工流程、工艺技术、人员资质、设备状态等方面的检查和评估。
5、质量评估:在工程竣工验收阶段,应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的评估。
评估内容包括工程符合设计要求的情况、质量标准的执行情况、质量问题的整改情况等。
通过质量评估,找出潜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工程项目提供借鉴和改进方向。
二、工程质量的预控措施1、加强设计阶段的审查:在设计阶段,应对设计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设计合理、安全、经济。
同时,对施工图纸进行认真审核,确保图纸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因设计问题导致质量隐患。
2、强化人员培训和管理: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对工程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在施工前应对人员进行全面培训,提高其质量意识和技能水平。
同时,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质量标准。
3、强化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控制:原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
因此,在采购阶段应对原材料和设备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基本方法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基本方法1. 引言建设工程质量控制是确保建筑工程在设计、施工、使用过程中达到预期质量要求的关键活动。
本文将介绍建设工程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包括质量控制的流程和常用工具。
2. 质量控制流程建设工程质量控制流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涵盖了从设计到施工再到验收的全过程。
以下是质量控制的基本流程:2.1 设计阶段质量控制在设计阶段,正确的质量控制可以确保工程设计满足预期要求。
主要的控制方法包括:•定期召开设计评审会议,确保设计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对设计文件进行全面审查,包括结构设计、施工图纸等;•对设计方案进行模拟和验证,包括结构强度计算、机电一体化等。
2.2 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在施工阶段,及时的质量控制可以有效避免工程质量问题的发生。
主要的控制方法包括:•建立质量检查制度,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检查,包括工艺、材料、施工质量等;•配备合格的施工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指导;•及时处理施工中的质量问题,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设计要求。
2.3 验收阶段质量控制在验收阶段,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确保工程最终交付符合预期要求。
主要的控制方法包括:•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验收,包括结构验收、设备运行验收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确保工程符合预期要求;•对验收结果进行记录和归档,为后续的维护提供依据。
3. 常用工具为了方便质量控制的实施,通常使用一些工具来辅助实践。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质量控制工具:3.1 质量检查表质量检查表是一种记录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的工具。
可以使用表格的形式列出需要检查的项目,并在施工过程中逐一勾选。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和整改问题,确保工程质量。
3.2 质量抽样检验质量抽样检验是通过对施工过程和成果进行抽样检测,以评估整体质量水平的方法。
可以根据统计学原理,通过抽取一部分样本进行检测,从而推断整体的质量状况。
3.3 质量分析图质量分析图是一种用于分析和展示质量问题的数据图表。
可以通过绘制质量指标的趋势图、统计图等,分析质量问题的发生原因,从而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
施工质量控制程序流程

施工质量控制程序流程施工质量控制是建筑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从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到施工中的实际操作,再到施工后的检验验收等综合性工作。
一个完善的施工质量控制程序可以保证工程质量的达标,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个施工质量控制程序的流程,并给出一些相关的举例。
一、施工准备阶段1. 编制施工质量控制计划施工质量控制计划是施工质量管理的重要文件,它包括施工质量目标、责任分工、检验计划、质量控制措施等内容。
例如,在施工质量目标方面,如果是一个住宅小区的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目标可以设定为:所有建筑物达到国家规定的抗震设防烈度,所有水电设备符合国家标准等。
2. 制定施工图纸及质量标准施工图纸是施工中的重要参考依据,制定施工图纸可以明确施工工序、质量要求等内容。
例如,对于一个桥梁的施工工程,施工图纸应详细标明桥梁的尺寸、材料、施工顺序等。
同时,制定质量标准可以明确施工过程中各项工程质量的执行标准,例如:混凝土的强度达到C30以上等。
3. 确定施工组织方式施工组织方式是指施工过程中的人员配置、施工流程等,合理的施工组织方式可以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
例如,在一个道路改造的工程中,施工组织方式可以选择为多个作业面同时施工,以减少工期,提高工程质量等。
二、施工过程阶段1.施工材料的进场验收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是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之一,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进场验收可以确保所使用的材料达到质量要求。
例如,在进场验收水泥时,可以检查水泥的标志、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以确保水泥的质量符合要求。
2.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是关键环节。
质量控制包括施工现场的管理、施工工艺的把关、施工质量的检验等。
例如,在砌墙施工过程中,需要确保墙体垂直度、墙体水平度等符合要求。
3. 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验质量检验是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通过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检测,以确保施工质量的达标。
工程质量控制程序及质量保证措施

工程质量控制程序及质量保证措施在工程建设领域,工程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它不仅关系到项目的成败,还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工程质量控制程序和采取有效的质量保证措施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
一、工程质量控制程序(一)工程前期质量控制1、项目可行性研究在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对项目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确保项目在规划阶段就具备良好的质量基础。
2、设计方案评审设计方案是工程质量的源头。
组织相关专家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审查设计的合理性、安全性、耐久性等方面,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确保设计符合质量要求。
(二)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单位资质审查:对施工单位的资质、业绩、技术力量等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其具备承担项目施工的能力。
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审查施工单位提交的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方案、施工进度计划、质量保证措施等,确保施工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原材料和构配件检验: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和构配件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序质量控制:建立工序质量控制点,对关键工序进行重点监控。
施工人员在完成每一道工序后,必须进行自检,然后由质量检查员进行专检,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隐蔽工程验收:对于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必须进行验收。
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隐蔽。
施工测量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进行严格控制,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量问题处理:对于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防止问题的再次发生。
(三)工程竣工验收质量控制1、竣工预验收在施工单位完成工程自验后,建设单位组织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等进行竣工预验收。
对工程质量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竣工验收竣工预验收合格后,建设单位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竣工验收。
验收合格后,颁发竣工验收证书,工程正式交付使用。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一、施工前的质量控制1、施工前准备工作在正式开工前,应认真组织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确定施工方案、编制施工图纸、购置施工材料、选派施工人员等。
这些工作的质量控制是施工顺利进行的基础,任何疏漏都可能引起后续工序的问题。
2、施工材料的质量保证在采购施工材料时,应选择正规的生产厂家,要求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产品,并且向产品管制部门取得合格证明。
对于每一批次的施工材料都要进行验收,并开展必要的检测工作,确保材料符合施工要求。
3、施工方案的制定在施工前需要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每一个细节工序的要求和操作流程,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出现偏差。
同时,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确保其科学合理、符合实际施工情况。
4、人员的素质保证施工人员是施工工序的直接执行者,其素质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
因此,需要选择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工人,并进行相应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责任意识。
5、安全生产监控安全生产是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施工前需要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计划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监控施工现场安全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二、施工中的质量控制1、施工现场管理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包括施工材料的储存、设备的使用、工序的协调等。
要将施工现场保持整洁、有序,确保施工环境良好。
2、质量检测施工过程中,应及时开展施工工序的质量检测工作,对于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验收和检测,确保实施过程中不出现质量问题。
对于已经发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工序间的相互协调在施工中,各个工序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需要进行充分的协调。
要加强工序间的沟通与协作,确保各个工序之间的衔接顺利,避免出现质量问题。
4、进度管理要对施工进度进行及时的跟踪和管理,确保按照施工计划有序进行。
若出现进度延误的情况,要及时分析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处理,以避免造成工程质量问题。
5、施工记录与整理在施工过程中,要完善施工记录和资料整理,及时记录各个工序的施工情况和质量状况,以便后续审核和验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程序
建设工程质量控制是一项难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现代管理的理念是以项目为中心进行动
态控制。
即以项目为中心成立项目部,以项目经理为管理主体,以技术负责人为技术权威的项目组织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动态控制,以实现项目的质量、进度、工期、安全等主要控制目标为目的,进行良性的pdca 循环,达到项目效益的最大化。
1、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运行
11、建立
1、施工质量保证体系专指现场施工管理组织的施工质量自控体系或管理系统,即施工单位为;实施承建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和目标控制,以现场现场施工管理组织架构为基础,通过质量管理目标的确定和分解,所需人员和资源的配置,以及施工质量相关制度的建立和运行,形成具有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能力的工作系统。
2、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是以现场施工管理组织机构为主体,根据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和
业主方或总包方的总体系统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而建立的。
3、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主要内容:1)目标体系、2)业务职能分工、3)基本制度和主要工作流程。
4)现场施工质量计划或施工组织设计文件。
5)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6)内外沟通协调关系网络及其运行措施。
4、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特点:系统性、互动性、双重性、一次性。
12、施工质量合保证体系的运行:
1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应以质量计划为龙头,过程管理为中心,按照PDCAf环的原理进
行。
计划、实施、检查、处置。
三检制:自检、互检、专检。
2、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按照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模式展开:1)事前控制:
预先进行周密的质量控制计划;2)事中控制:主要是通过技术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行为的自我约束和他人监控,达到施工质量控制目的;3)事后控制:包括对质量活动结果的评价认定和对
质量偏差的纠正;4)以上三大环节不是孤立和分开的,是PDCAf环的具体化,在滚动中不断提
2、掌握施工质量的预控方法施工质量预控是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的首要环节,包括确定施工质量目标、编
制
施工质量计划、落实各项施工准备工作以及对各项施工生产要素的质量预控。
21、施工质量计划预控
1、施工质量计划是施工质量控制的手段或工具。
[NextPage]2 、施工质量的计划预控,是以“预防为主”作为指导思想,确定合理的施工程序、施工工艺和技术方法,以及制定与此相关的技术、组织、经济与管理措施,用以指导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活动。
3、施工质量计划是施工质量的全面预控措施,作用有二:一是为现场施工管理组织的全面全过程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依据,二是成为发包方实施质量监督的依据。
4、施工质量计划预控的重要性在于它明确了具体的质量目标,制定了行动方案和管理措施。
5、施工质量计划方式有三:《施工质量计划》、《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6、施工组织设计,其特点在于能较强地反映施工质量控制的层次性、技术性、包容性和可操作性。
以施工技术方案为核心。
7、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工程的范围和编制的时间不同,其内容和深度要求不同。
投标阶段一般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大纲工施工方案,目的在于获得中标承包权。
开
工前进行的施工组织设计,应满足指导现场施工,进行施工管理的质量、工期、成本、和安全目标控制的需要。
8、施工组织设计基本内容包括:
1)、工程概况2)、施工条件析3)施工方案:技术方案、组织方案。
4)、施工进度计划:时间进度、资源进度5)、施工平面图6)、施工措施:施工
质量控制措施、施工成本控制措施、施工进度控制措施、施工安全、职业健康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