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脂类和生物膜(给学生)

合集下载

脂类和生物膜 优秀课件

脂类和生物膜 优秀课件

四、鞘 脂 类
——由1分子脂肪酸,1分子鞘氨醇或其衍生物, 不含甘油,具有一个极性头和两个非极性尾。
鞘磷脂类
鞘脂类 脑苷脂类 神经节苷脂类
糖鞘脂
一)鞘磷脂类 二)脑苷脂类 三)神经节苷脂类
四、类 固 醇
——类固醇化合物都是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
类固醇包括固醇(如胆固醇、羊毛固醇、谷甾醇、豆甾醇、麦角 甾醇),胆汁酸和胆汁醇,类固醇激素(如肾上腺皮质激素、雄 激素、雌激素),昆虫的蜕皮激素,强心苷和皂角苷配基以及蟾 蜍毒等。
(一)类型:外在蛋白;内在蛋白 (二)膜蛋白与膜脂结合的方式 外在蛋白:离子键等较弱的键 内在蛋白:疏水基相互作用;离子键;共价键 (三)去垢剂:离子型去垢剂(SDS);非离
子去垢剂(Triton X-100)
膜的结构
• 双层脂分子构成(E. Gorter, F.Grendel, 1925)
• 三明治式结构模型(H.Davson, J.F.Danielli, 1935)
1)脂肪酸(fatty acid),是指一端含有一个羧基的长的脂肪族 碳氢链,是有机物。烃链尾+羧基头 2) 直链饱和脂肪酸的通式是C(n)H(2n+ 1)COOH,低级的脂肪酸是 无色液体,有刺激性气味,高级的脂肪酸是蜡状固体,无可明显 嗅到的气味。 3)根据烃链是否饱和分为: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 脂肪酸与多不饱和脂肪酸) 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脂肪在室温下呈液 态,大多为植物油,如花生油、玉米油、豆油、坚果油(即阿甘 油)、菜籽油等。以饱和脂肪酸为主组成的脂肪在室温下呈固态, 多为动物脂肪,如牛油、羊油、猪油等。但也有例外,如深海鱼 油虽然是动物脂肪,但它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如20碳5烯酸 (EPA)和22碳6烯酸(DHA),因而在室温下呈液态。

生物化学脂类与生物膜课件

生物化学脂类与生物膜课件
糖脂:脂+糖
PPT学习交流
6
➢脂类的分布和生物学功能:
•脂肪分布:脂人体的脂肪组织中(皮下结缔组织、腹腔 大网膜、肠系膜等处); •功能:
“优质燃料”供应能量; 脂肪组织柔软,减少器官摩擦,免收损伤; 提供必须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 协助维生素吸收; 复脂(类脂)分布:生物膜和原生质重要组成,体内含量 固定,有固定脂之称。是脂蛋白的主要成分。
✓不饱和脂肪酸的熔点比同等链长的饱和脂肪酸的熔 点低。
✓不饱和脂肪酸容易起化学反应。 ✓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双键位置一般在第9-10个C原子,
绝大多数不饱和脂肪酸都是顺式结构。
PPT学习交流
16
三、脂类
(一)脂酰甘油(甘油+3分子高级脂肪酸)
酯键
固态的称为脂,液态的称为油。
PPT学习交流
17
(二)甘油磷酸酯类
27
(三)鞘脂类
由1分子脂肪酸,1分子鞘氨醇或其衍生物,以及1 分子极性头基团组成。 是构成双层脂膜的结构物质。 主要分布在细胞膜外侧的单分子层中。
PPT学习交流
28
鞘磷脂类
这是最简单而在高等动物组织中含量最丰富的鞘 脂类,由(神经)鞘氨醇、脂肪酸、磷酸及胆碱 (或胆胺)各一分子组成。由于鞘磷脂含有磷酸基 团,所以也可以划分到磷脂类中,其结构如下:
11
系统命名法:
例: 1. 月桂酸(习惯命名):CH3(CH2)10COOH
十二碳脂酸(系统命名法)
2. 油酸(习惯命名)CH3(CH2)7CH=CH(CH2)7COOH Δ9十八碳烯酸、 ω9十八碳烯酸(系统命名法)
简写:18:1 Δ9 或 18:1 ω9
PPT学习交流
12
PPT学习交流

生物化学第二章 脂类和生物膜

生物化学第二章 脂类和生物膜

(一)种类: 1、按脂肪酸种类分: 饱和脂肪酸 如:软脂酸(16C)、 硬脂酸(18C)。 不饱和脂肪酸 如:油酸、亚油酸。
(二)命名
脂肪酸的俗名主要反映其来源和特点。系统名反映其碳原 子数目、双键数和位置。如:硬脂酸的系统名是十八烷酸, 用18:0表示,其中“18”表示碳链长度,“0”表示无双键; 油酸是十八碳-9-烯酸,用18:1 Δ9c表示,“1”表示有一 个双键。反油酸用18:1Δ9,trans表示。 天然脂肪酸中的双键多为顺式结构,少数为反式结构, 如:反油酸等。大多数单不饱和脂肪酸中双键的位置在C9 和C10之间( Δ9),多不饱和脂肪酸通常有一个双键在 Δ9,其余双键在Δ9和烃链末端甲基之间。
另外,根据是否能被碱水解而产生皂,分为皂化 脂质和不可皂化脂质。非皂化脂 包括类固醇、萜 类和前列腺素类。 不含脂肪酸,不能被碱水解。 根据脂质在水中和水界面上的行为分为:非极性 和极性。
3、脂质的生物学作用
(1)贮存脂质 机体代谢燃料和储能形式; 三酰甘油主要分布在皮下、胸腔、腹腔、肌肉、骨髓 等处的脂肪组织中,是储备能源的主要形式。 保护作用;绝缘保温、缓冲压力、减轻摩擦振动 (2)结构脂质 磷脂、糖脂、胆固醇等极性脂是构 成生物膜的重要组分; (3)活性脂质 具营养、代谢及调节功能;与细胞 识别、种特异性、组织免疫等密切相关。 肾上腺皮质激素和性激素的本质是类固醇;各种脂溶 性维生素是脂类得的衍生物。
(三)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构象
柔性大,完全伸展
一个双键有30°的 刚性弯曲
(四)脂肪酸盐与乳化作用
脂肪酸盐属于Ⅲ类极性脂质,具有亲水基团和疏水基 团,是典型的两亲化合物,是一种离子型的去污剂, 如:天然的胆汁盐酸、人工合成的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

脂类

脂类

3 H2
Ni
O CH2 O C (CH2)16CH3 O CH O C (CH2)16CH3 O CH2 O C (CH2)16CH3
(5)乙酰化值
油脂中含羟基的脂肪酸可与乙酸酐或其他 酰化剂形成相应的酰。 1g乙酰化的油脂所分解出的乙酸用KOH中 和时,所需KOH的mg数。
甘油三酯的物理性质
(1)溶解度: 水不溶性,也无形成高度分散的倾向, 甘油二酯和甘油单酯含-OH,可形成高度分散态。
3.分类 按化学组成: 单纯脂:是脂肪酸和醇类所形成的酯。
复合脂:除脂肪酸和醇类外还含有其它物质。 磷脂、糖脂 衍生脂:取代烃类、固醇类、萜等。
能否被解。
脂类物质的基本构成
甘油三酯
甘 油 FA FA FA 甘 甘油磷脂 (phosphoglycerides) 油 FA FA
天然甘油酯多为混合甘油酯,形成甘油酯 的脂肪酸种类很多,可以是饱和的,也可 以是不饱和的。
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的甘油酯室温下为液 体,被称为油(oil),多见于植物体; 含饱和脂肪酸较多的甘油酯室温下为固体, 被称为脂肪(fat),后者多见于动物体。
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最简单的脂类是 甘油三酯,也称为三脂酰甘油、脂肪 O O 或中性脂肪。甘油与单个脂肪酸所形 CH2 OH CH2 O C R1 R1 C OH 成的脂称为甘油单酯(单脂酰甘油), O O 与2 个脂肪酸形成的酯称为甘油二酯 CH OH CH O C R2 R1 C OH O O (二脂酰甘油)。
多不饱和脂酸是人体不可缺乏的营养素,不能自身合 成,需从食物摄取,故称必需脂酸。
2.脂肪酸的特点 (1)分子骨架碳原子数为偶数; (2)高等动、植物的不饱和脂肪酸,几乎都 具有顺式结构; (3)哺乳动物体内能够合成饱和、单不饱和 脂肪酸,但不能合成亚油酸和亚麻酸。 (4)饱和脂肪酸构象有多种形式。

第2章、脂类化合物(脂质和生物膜)

第2章、脂类化合物(脂质和生物膜)
• 磷脂:非脂成分是磷酸和含氮碱(如胆碱、乙醇胺)。因醇成分的不 同,分为甘油磷脂和 鞘氨醇磷脂
• 糖脂: 非脂成分是糖。因醇成分的不同,分为:鞘糖脂和甘油糖脂
3 衍生脂质(derived lipid):由单纯脂质和复合脂质衍生而来, 包括:取代烃,固醇类(甾类),萜和其他脂质
(三)脂质按生物学功能分类
2. 甘油三酯的物理性质 P93
• 溶解度:水不溶性,也无形成高度分散的倾向,甘油二酯 和甘油单酯含-OH,可形成高度分散态。 • 熔点:由脂肪酸组成决定,随饱和脂肪酸数目及碳链长度 的增加而增加。
• 光学性质:甘油本身无光学活性,C1及C3的脂肪酸不同时, C2为不对称碳,有光学活性。 • 颜色和气味:是无色、无嗅、无味的稠性液体或蜡状固体。
第2章、脂质和生物膜
一、脂类的概述
(一)脂质的概念
脂质(lipid,脂类或类脂),是一类低溶于水而高溶于非 极性溶剂的生物有机分子。对大多数脂质而言,其化学本质是 脂肪酸和醇所形成的酯类及其衍生物。
脂质是生物体的一大类重要的有机化物,脂类包括的范围 很广,这些物质不但化学成份和化学结构有很大差异,而且具 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
(一)脂肪酸概述 ( fatty acid)
1、存在:多结合,少游离,形成甘油三酯、磷脂、糖脂等
2、分类
饱和脂肪酸
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单不饱和脂肪酸:含一个双键 多不饱和脂肪酸:含2个或2个以上双键
3、命名: 有俗名和系统命名两种,脂肪酸的俗名主要反映其
来源和特点。系统名反映其碳原子数目、双键 数和位置。
苏州大学 2006
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
• 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分成有氧机制(脱氢途径) 和无氧机制(脱水途径)。 1、需氧途径(存在于真核生物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水解作用
• 酸、碱、酶
O O R2 CH2 O C O R3 CH2 O C R1 C O CH
皂和皂化作用
补充:脂的分类(按能否皂化分)
• 可皂化脂类
– 能被碱水解而产生 皂(脂肪酸盐)的 称为可皂化脂类
• 不可皂化脂类
– 不能被碱水解而产 生皂(脂肪酸盐) 的称为不可皂化脂 类,主要有不含脂 肪酸的萜类和固醇 类
第二章 脂类
本章总结
• • • • • • 脂类的种类 甘油三酯 脂肪酸 油脂的理化性质和鉴定 甘油磷脂、鞘磷脂、固醇 生物膜结构及功能
需要掌握的单词(1)
• lipid • • • • palmitic acid stearic acid oleic acid lipase
• • • • •
triacylglycerol monodiglycerol fatty acid
• 请按照简写符号写出下列脂肪酸的结构 式: • C18:0 C18:1Δ9 C18:3 Δ6,9,12
第二节 磷脂
一、甘油磷酸酯类
• 极性头和非极性尾
补充:卵磷脂
2、磷脂的水解(磷脂酶)
• 溶血磷脂
3、磷脂分子层
二、神经鞘磷脂
• 植物和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分 • 不含甘油 • 由一分子脂肪酸、一分子鞘氨醇和一分子 极性头基团组成
3、微生物固醇
• 微生物固醇以麦角固醇最多,经过日光和 紫外线照射可以被转化为维生素D2
二、类固醇
• 固醇的衍生物 • 胆酸盐
– 是体内天然的乳化剂 – 促进肠道内脂肪、胆固醇以及脂溶性维生素的 乳化
第四节
生物膜化学
细胞膜
含大量脂类、蛋白质的双分子层结构 使细胞成型,有通透、屏蔽等作用
二、生物膜系统
实验:酸价的测定
3、碘值
• 在油脂的卤化作用中,100g油脂与碘作用 所需碘的克数 • 碘值越大,油脂的不饱和程度越大
第二章 脂类
判断题
• 脂肪酸的碳链越长,在水中的溶解度越大。 脂酰甘油分子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越高, 其熔点越高

油脂的皂化值越高,说明油脂分子所含脂肪酸 的碳链越长
第二章 脂类
糖鞘脂可以决定人的血型
第三节 固醇和类固醇
一、固醇类
• 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含有醇基 • 又称甾醇
1、胆固醇
• 胆结石主 要成分
7-脱氢胆固醇(VD3原)
• 7-脱氢胆固醇存在于动物的皮下,在紫外 线作用下形成维生素D3
参与钙磷代谢促进成骨作用
维生素D3的作用
2、植物固醇
• 植物细胞的重要组分 • 植物固醇以豆固醇、麦固醇含量最多,分 别存在于大豆和麦芽中。
2、生物膜的化学组成
• 膜的功能越复杂,蛋白质含量越高
1)膜脂
• 以磷脂为主,其次是糖脂和胆固醇 • 膜胆固醇的含量
– 动物高于植物 – 质膜高于内膜
2)膜蛋白
• 外周蛋白(水溶性)和内嵌蛋白 • 物质代谢、运输、细胞运动、信息传递
外周蛋白
• 约占膜蛋白的20-30%,分布于双层脂膜的 外表层,主要通过静电引力或范德华力与 膜结合。 • 外周蛋白与膜的结合比较疏松,改变溶液 的离子强度就容易从膜上分离出来。 • 外周蛋白能溶解于水。
• 复合脂类
– 除了含有脂肪酸和醇外,还含有非脂的成分,如 磷脂(磷酸)、糖脂
• 衍生脂类
衍生脂类
• 由单纯脂类或复合脂类衍生而来
萜类:天然色素(胡萝卜素)、香精油、天然橡胶 固醇类:甾醇、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 维生素类:维生素A、D、E、K等
第一节 油脂
• 植物油
– 大豆、花生、油菜籽、芝麻
• 化学性质
– 皂化值 – 碘值 – 酸值
1、皂化值
2、酸值
• 中和1g油脂中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 mg数 • 酸值越大,油脂的品质越差
– 酸价高于3.5mgKOH/g时,油脂出现哈喇味; – 酸价超过4 mgKOH/g时,食用后可引起呕吐、 腹泻等中毒现象 – 食用植物油的酸价控制在3.0mgKOH/g 之内
第二章 脂类
选择题
• • • • • • 生物膜是指 A. 单位膜 B. 蛋白质和脂质二维排列构成的液晶态膜 C. 包围在细胞外面的一层薄膜 D. 细胞内各种膜的总称 E. 细胞膜及内膜系统的总称
第二章 脂类
选择题
• • • • 生物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 A. 蛋白质和核酸 B. 蛋白质和糖类 C. 蛋白质和脂肪 D. 蛋白质和脂类 E. 脂类和糖类
第二章 脂质和生物膜
本章内容
脂的种类 ★油脂的结构和理化性质 磷脂 固醇 ★生物膜及其理论
脂类(lipid,脂质)
• 一类基本不溶于水而溶于非极性溶剂的生 物有机分子 • 大多数脂类的化学本质是脂肪酸和醇所形 成的酯类及其衍生物
–脂肪酸多为4碳以上的长链一元羧酸 –醇成分包括甘油、鞘氨醇、高级一元醇和固醇
2、能量转换
• 氧化磷酸化:通过生物氧化作用,将食物分子 中存储的化学能转变成生物能。
–真核细胞的氧化磷酸化主要在线粒体膜上进行; 原核细胞的氧化磷酸化则是在细胞质膜上进行。
• 光合磷酸化: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主要是 太阳能)转换成ATP的高能磷酸键。再利用ATP 的能量合成糖类物质。
–光合磷酸化主要在叶绿体膜上进行。
完毕!
第二章 脂类
选择题
• • • 膜脂的类型主要有 A. 磷脂 B. 糖脂 C. 甘油三酯 D. 胆固醇
第二章 脂类
练习题
猪油的皂化值为193,碘值为54;椰子油的 皂化值为246,碘值为8。这些数据说明猪油 和椰子油的分子结构有何差异?

三、生物膜的功能
• • • • 保护作用 物质传递 能量转换 细胞的识别和信息传递
• 动物脂
– 皮下、肠系膜
• 微生物油脂
一、三酰(基)甘油
• • • • 也称为脂肪、脂酰甘油 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 单纯甘油酯、混合甘油酯 单酰甘油、二酰甘油
二、甘油
• 又名丙三醇 • 有甜味,无色、无臭 • 溶于水、乙醇,不溶于有机溶剂
三、脂肪酸
低级脂肪酸:碳原 子数小于 10 的脂肪 酸;熔点偏低,常 温下呈液态 高级脂肪酸:碳原 子数大于 10 的脂肪 酸,常温下为固体
• 1925年Gorter和Grendel利用Langmuirwa 的单分子层技术测定红细胞膜的总面积, 提出细胞膜是由 层脂类分子组成
• 1972年S. J. Singer和G. L. Nicolson提出了 细胞膜的 模型。
流动镶嵌模型的要点
• 连续主体为极性脂质双分子层 • 在细胞正常温度下具有流动性 • 内嵌蛋白“溶于”双分子层中心疏水内部, 可侧向移动、旋转,但不能翻滚 • 外周蛋白与双分子层的极性头相连,可自 由移动 • 生物膜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分布是高度不对 称的
补充:海洋生物 “ 3A ”
EPA DHA Eicosapentaenoic acid 二十 碳五烯酸 Docosahexaenoic acid 二十二碳六烯酸 Docosapentaenoic acid 二十二碳五烯酸
DPA
四、油脂的理化性质
• • • • • • 溶解性 熔点 乳化作用 水解作用 加成作用 氧化作用
内在蛋白
• 约占膜蛋白的 70-80% ,蛋白的部分或全部 嵌在双层脂膜的疏水层中。 • 特征是不溶于水,主要靠疏水键与膜脂相 结合,而且不容易从膜中分离出来。只有 用去垢剂使膜崩解后方可得到。
3)膜糖类
• 膜糖位于非细胞质一侧
第二章 脂类
判断题
• 存在于动物皮下的胆固醇在日光或者紫外光作 用下可生成维生素D3。 • 膜脂中,除胆固醇外都是双亲性分子。
需要掌握的单词(2)
• phospholipid • phosphoglyceride • sterol • steroid • biological membrane • protein
第二章 脂类
作业题
• 完全皂化50g油脂样品需要9.5gKOH,该油脂 碘值为60,求平均每个油脂分子中有几个不饱 和双键? 完全皂化5g由饱和脂肪酸组成的甘油三酯 消耗0.5mol/L KOH 36mL,求该甘油三 酯中平均每个脂肪酸分子的碳原子数。
脂肪酸的分类
按碳数分:短链( 2~4C)
中链( 6~10C) 长链(12~26C)
按双键分:饱和、不饱和 按来源分:必需
非必需
必须由食物供给 (含两个双键以上) 亚油酸,亚麻酸, 花生四烯酸
机体可自身合成 (饱和、单不饱和)
脂肪酸的简写
先写碳原子数,再写双键的数目,最后标明 双键的位置
• 高等动植物体内脂肪酸的碳原子数通常为 偶数,极少数为奇数 • 常见的饱和脂肪酸:硬脂酸、软脂酸(棕 榈酸) • 常见的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亚油酸、亚 麻酸、花生四烯酸(ARA) • 多烯酸通常间隔3个碳原子出现一个双键 • 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顺反(cis-、trans-)异 构现象,天然存在的多为 异构体
• 不同的小分子物质跨膜的速率差异大
–小分子比大分子容易 –非极性分子比极性分子容易 –带电离子最难
2)协助扩散
• 沿浓度梯度跨膜,不需要能量 • 需要特异的膜蛋白协助以提高速率和特异性
3)主动运输
• 主动转运是在外加能量驱动下进行的物质 跨膜转运过程,从低浓度到高浓度。 • 主动转运的物质,可以是离子、小分子化 合物,也可以是复杂的大分子物质,如某 些蛋白或酶等。 • 这一过程一般都与ATP的释能反应相偶联。
脂类的作用
• 脂肪酸是生物体的重要代谢燃料,是贮存 能量的主要形式 • 机体表面的脂类有防止机械损伤和防止热 量散发的作用 • 磷脂、糖脂和固醇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物 质 • 有些脂类,如萜、类固醇可转化为维生素、 激素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