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探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摘要:学习古诗文的方法也成为很多教师探讨的内容。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通常都采用教师分析讲解的方法,逐字、逐句、逐段地串讲,缺乏生动性和形象性,难以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学生只是被动地去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根本不懂得如何运用自已所学的知识去理解、掌握新的知识。因此必须改革高中文言文教学,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

如何发挥语文学科优势,把语文教学与弘扬国学结合起来,发挥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唤发起学生学习国学的热情,富于国学教育更加蓬勃旺盛的生命力,是每位语文教师亟待思考的问题。

一、明确学习文言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的学生,一提及读文言文,就会精神不振,甚至有昏昏欲睡之感。问及学生对文言文不感兴趣的原因,一是文言文与他们隔得太远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二是我们现在已不用文言交际了,不实用。大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针对这种现状,首先得培养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要让学生对学习文言文有兴趣,就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文言文的作用。学习文言文,究竟有哪些作用呢?一是从功利的层面来讲,高考关系到我们的前途和命运,我们必须学好文言文。二是从精神的层面来看,学习文言文可以学习古人的经验,有的甚至可以古为今用,而且可以提升我们的精神境界,完善我们的

道德品行。譬如《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广为日本人喜爱和推崇,成为他们经商和管理的必读书目。譬如,读了《论语》中的“言必信,行必果”,你会懂得诚实守信的做人准则;读了《游褒禅山记》中的“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你会明白尽吾志的重要性;读过苏轼的《赤壁赋》,你会感受到苏轼的那达观与超脱的胸怀。牛顿说:“如果说我能看得比别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有幸读到这些先贤的作品,正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我们穿越千年的时空隧道,去感受那来自古代清风的洗礼,让心灵得到精神之泉的浸染。三是从社会责任感的层面来讲,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文言文更是古人留给我们的珍贵文化遗产。文言文中蕴含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有必要学好它,并将传承它作为我们的一种神圣责任。当明白了学习文言文的意义,学生就会对它产生兴趣,并形成一种强大的内驱力,让整个学习旅程充满了快乐,有了一种自主性。

二、在古诗文教学中传播国学思想

国学主要指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史哲,语文主要包括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双方在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学方面是重叠的。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许多优秀的古诗,经历了岁月的大浪淘沙,直到今天仍然熠熠生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鬼李贺……学生都能通过他们的诗跨越千年与古人对话:山水田园、边塞高歌;解读人生的起起落落,品味人生的悲欢

离合;足不出户游览祖国的壮丽河山,边读边遥想群星璀璨、月圆长河。在诗里,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灵魂得以寄托。

在古诗词的品读中,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诗中找到自己人生的目标。志当存高远,扬鞭自奋蹄。每学一首学习课本上的诗,我就让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积累、去拓展、去搜集,分类整理,朝夕诵读,每个学生的角度不同、爱好不同,经常交流,互有启发。如果中小学生不读文言文,将意味着几千年的文化典籍和汉语中数以千计的文言成语、格言、警句等,淡出学生的视野,学生的阅读结构将出现严重的残损。在语文教材中,许多古诗文堪称经典,结构严谨、气韵生动、文采斐然,对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有很大的帮助。

三、转变授课方式,提升课堂效率

“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读懂文章的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注重在阅读中举一反三。”因此,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占主导地位”、“一讲到底”的教法是不可取了。要让学生成为主动参与课堂的主人,敢于发疑,敢于质疑,敢于释疑,进而较全面地了解课文。当然,在这过程当中,也有学生不能解答出来的,也有没有发现的难点,这时,教师要加以引导,帮助他们分析、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告诉答案。教师的这种引导,无疑会让学生有豁然开朗之感,从而产生继续学习的欲望。

叶圣陶先生说过这样的话:“语文教师不是给学生讲书的。语文教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看懂,可深奥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领会。教师就必须在这时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要太啰嗦,能给他们开窍就行。教师常常这样做,学生看书、读书的能力就会提高了。”这段话在文言文教学中非常实用。教师只是引导、帮助学生分析难点,点到就行,不必非得给出答案。因为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如在讲“考查实词在语境中的含义”这个考点时,我就引导学生,让他们侧重语境义,让他们根据语境推测含义,不需死记硬背。这样可以加深理解,灵活运用。而在讲“考查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这一考点时,我更加侧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因为这个考点是重点又是难点,学生不易掌握,我就教他们要“结合语境,侧重用法”,这样既快又准确。如讲“以”这个虚词时,首先让学生知道它主要有“连词、介词”这两种用法,然后再根据“以”后面的词性来确定它的用法。若它后面是名词或代词时,它一般作介词,若它后面是动词或形容词时,它一般作连词。这样讲解,学生就会在理解中掌握知识,进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高中文言文学习,应该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相结合,采用科学的途径与方法,多读、多译、多积累,才能真正学好文言文。

参考文献:

[1]陈华.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小探[j].学周刊, 2011,(20)

[2]刘正生.小学文言文教学浅谈[j].黑龙江教育(小

学),2011,(z2)

[3]张志坚.浅议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与方法[j].阅读与鉴赏(下旬),2011,(09)

[4]吴晋芳.如何高效展开文言文教学[j].考试周刊,2011,(51)

[5]马利珍.文言文教学三环节[j].学周刊,2011,(2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