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教育研究方法第九章研究结果的定量描述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课程 自测题及参考答案(第九、十章)
第九章 自测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研究变量的四种类型分别是( )。
A. 称名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B. 称名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随机变量C. 离散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D. 称名变量、顺序变量、连续变量和等比变量 2.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教育统计主要用于研究内容的分类整理、编制数据的各种图表、定量分析和由样本推论总体等。
B. 对研究获得的有效内容进行统计处理,使其成为用数据形式和数据表现形式的研究材料,以数量化的方式说明研究结果,称为研究结果的定量描述。
C. 定性研究方法(例如,深度访谈法、参与观察法等)也要求对收集来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
D. 统计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方法,以为“统计万能”的思想虽然有些过激,但是基本上是正确的。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对相关关系,至少有这样两种情况:变量X 是变量Y 的原因(或结果);或X 与Y 都是其它变量的结果。
B. 有相关一定有因果,两个存在相关关系的事物,一定存在因果关系。
C. 相关关系与数学中函数与自变量关系的没有区别。
D. 相关的概念指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或联系程度,它表达的是一种精确、稳定的变化关系。
4.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差异量越大,表示数据分布的范围越广,越不集中,差异量越小,表示数据分布得越集中,变动范围越小。
B. 自由度是反映分布或数据差异信息的个数,即误差()X X i -的个数。
C. 用量化方式描述一组数据的全貌,仅用集中量数来描述是不够的。
因为集中量数仅描述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和典型情况,而事实上,数据具有变异性,即它们并不都等于同一个值,而是分散、变化的。
D. 总体方差和总体标准差基本上等于样本方差和样本标准差。
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算术平均数受抽样变动的影响较小,从同一个总体中随机抽取的容量相同的样本,所计算出的算术平均数与其它集中量指标相比,抽样误差较小。
西安电大一网一《教育研究方法#》补修课考试
试卷总分:100 得分:95
1.下列关于观察法中记录方式的说法哪一个是正确的()。
A.A和B
B.有两种频率记录和等级记录。
C.有行为核查记录、现象描述记录和图形记录三种。
D.有行为核查记录、现象描述记录、频率记录和等级记录四种。
答案:A
2.研究变量的四种类型分别是()。
A.名称变量、顺序变量、连续变量和等比变量
B.名称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随机变量
C.离散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
D.名称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
答案:D
3.下列选项对于访谈要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图} 。
A.一般情况下,只要受访者允许,访谈者应该尽可能使用录音机
B.在访问时,调查者用眼睛、神态与被调查者交流是不礼貌的
C.在访问时,座位的安排无关紧要
D.在访问时,与被访者谈得越投机越好
答案:A
4.对千“要求以班为单位进行教学实验研究,而不能打乱原有的教学单位的情况。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特别是教育实验中),一般常用的取样法是()。
A.等距随机取样法
B.多段随机取样法
C.分层随机取样法
D.整群随机取样法
答案:D
5.统计学中不能对研究的问题直接进行检验,需要预先建立一个与研究假设相对立的假设,这一假设称为 {图} 。
A.虚无假设
B.理论假设
C.目标假设
D.结果假设
答案:A
6.下列关于观察法的记录方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行为核查记录、现象描述记录、频率记录和等级记录
B.频率记录和等级记录
C.A和B
D.行为核查记录、现象描述记录和图形记录。
2010年教育学考研教育研究方法复习笔记——第九章
2010年教育学考研教育研究方法复习笔记——第九章
第九章教育研究报告的撰写
一、教育研究报告的主要类型
教育研究成果是指教育科研工作者在科学研究过程中,通过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而发现或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被同行专家认可的增值知识。
所谓教育研究成果表述是指研究者在科研过程基本完成之后,按一定的形式和规则,运用文字或图表等对研究过程对所获得的结论进行系统的阐述和表达。
不同类型教育研究成果的撰写格式
结构
成果类型
题目、前言、正文、结论和建议、附录
调查报告
题目、前言、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和附录
实验研究报
告
题目、内容提要、序言、正文、结论和讨论、引文注释和参考文
献
学术论文
二、教育研究成果撰写的基本要求
1.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创新
2.观点和材料的一致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
4.书写格式符合规范,文字精练、简洁,表达准确完整。
教育研究资料的定量分析
教育研究资料的定量分析二、教育研究资料的定量分析(一)定量分析的概念定量分析是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对获得的资料和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以揭示所研究事物和现象的数量关系,掌握数量特征和数量变化,进而确定事物和现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其主要内容如下:①它是对得到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掌握数据分布形态和特征。
②它是对数据资料的分析处理,通过统计检验,解释和鉴别研究的结果。
③它是通过总体参数的估计,从局部去推断总体的情况。
(二)定量分析的方法1.数据描述数据描述是通过一些概括性量数来反映数据的全貌和特征,主要用于特征分析。
用来描述数据分布特征的概括量数主要如下:(1)集中量数。
集中量数是描述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数,主要包括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
(2)差异量数。
差异量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差异情况或离散情况的统计量数,主要包括全距、平均差、四分差、方差、标准差等。
(3)地位量数。
地位量数是用于描述单个数据在样本或总体中所处位置的统计量数,主要包括百分等级和标准分数等。
(4)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是表明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量数,主要包括积差相关、等级相关、质量相关(点二列相关、双二列相关)等。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lWrWl。
其绝对值越大相关度就越大。
2.数据推断。
数据推断是根据样本的资料和数据来推断全体的状况,即在无法直接估计总体参数的情况下,只能采用抽样方式对样本进行研究,并由样本统计量对事物的总体做出统计的推论和估计,主要包括参数估计和统计检验两个方面的内容,具体如下:(1)参数估计。
参数估计是指根据样本的数字特征推断总体的相应的数字特征,它又有点估计和区间估计之分。
①点估计。
当总体参数不满时,用一个特定的值,一本用样本统计量进行估计,这类问题就是点估计。
②区间估计。
用数轴上的一段距离表示未知数可能落入的范围,它虽不能指出总体参数等于什么,但能指出总体的未知参数落入某一区间的概率有多大。
2019年教育研究方法考试试题带答案
2019年教育研究方法考试试题带答案一、单选题1.根据教育研究的目的是为理论服务还是为实践服务,可以将教育研究分为基础研。
究、行动研究、应用研究和【】A.事实研究B.历史研究C.比较研究D.描述研究2.实验研究方法根据控制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A.文献法与内容分析法B.真实验与准实验C.访谈法与问卷法D.实验室观察与自然观察3.在“出声朗读对实际效果的影响”这一研究中,实验者选取五年级全体男生为被试,这种排除无关变量的方法【】A.消除法 B.平衡法 C.随机法 D.恒定法4.在教育研究中,教材、教法、教学手段等往往被作为【】A.自变量 B.因变童 C.无关变量 D.控制变量5.教育科学文献中品种最多,数量最大,历史最长的一种情报源是【】A.书籍B.年鉴C.报刊D.教育档案6.下列不属于二次文献主要表现形式的是【】A.书目B.索引C.文摘D.词典7.下列不属于书籍形式的是【】A.工具书B.教育专著C.论文集D.杂志8.以文章或专著末尾所付文献为线索,逐一追踪查找的方法是【】A.检索工具书查找法B.追溯查找法C.资料法D.循环9.在访谈调查中,整个访谈的核心是【】A.提问B.访谈提纲C.访谈资料D.访谈计划10.将“疲惫”定义为控制个体连续听课12小时后,再控制连续完成约为正常作业量10倍的作业内容后的个体存在状态。
这里采用的操作定义方法是【】A.方法与程序描述法B.动态描述法C.静态描述法D.属于上述三种方法的综合1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创造友好的气氛,与被访问者谈的越投机越好。
B.访谈时,要详细的说明访问的目的。
C.访谈时,要把握住方向和主题,随时纪录。
D.进行访谈时,要首先介绍自己的身份。
12.“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调查”属于【】A.关系调查B.现状调查C.原因调查D.发展变化调查13.在研究中,研究方法及其结果的一致性或稳定性程度是指【】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14.表明实验结果的可推广程度的是【】A.信度B.效度C.内在效度D.外在效度1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教育统计主要用于研究内容的分类整理、编制数据的各种图表、定量分析和由样本推论总体等B.对研究获得的有效内容进行统计处理,使其成为用数据形式和数据表现形式的研究材料,以数量化的方式说明研究结果,称为研究结果的定量描述。
《教育研究方法》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0 5
第五节 行 动研究应注 意的问题
第十一章 SPSS在教育研究中的 应用
第二节 SPSS与描 述统计
第一节 SPSS概述
第三节 SPSS与推 断统计
第十二章 教育研究成果的表述
第二节 教育研究成 果的类型
第一节 教育研究成 果表述概述
第三节 不同类型教 育研究成果表述的
规范性
注释
谢谢观看
第四节 文献综述的 写作
第四章 教育研究设计
第一节 教育 研究设计的
构成
第二节 研究 问题与研究 设计
第五章 教育问卷调查法
第一节 问卷调查法 概述
第二节 问卷的设计
第三节 问卷调查的 实施
第四节 问卷的信度 与效度分析
第六章 教育访谈法
第二节 教育访谈法 实施过程
第一节 教育访谈法 概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第三节 教育访谈的 技巧
第七章 教育观察法
第二节 教育观察的 常用方法
第一节 教育观察法 概述
第三节 教育观察法 的实施步骤
第八章 教育实验研究法
第一节 教育实 1
验研究概述
第二节 教育实 2
验的基本类型
3 第三节 教育实
验研究的效度
4 第四节 教育实
验中无关变量 的控制
5 第五节 教育实
验研究设计格 式
第一章 绪论
第二节 教育研究方 法概述
第一节 教育研究概 述
第三节 教育研究的 基本过程
第二章 教育研究的选题
第二节 教育研究课 题的类型与来源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第三节 教育研究选 题的原则、过程与
方法
第三章 文献与文献综述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第九章
第九章教育科学的调查研究法⼀、教育调查研究法的⼀般原理(⼀)概念调查研究:是⼀种描述研究,是通过对原始材料的观察,有⽬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材料从⽽形成科学认识的⼀种研究⽅法。
教育科学的调查研究法:在教育理论指导下,通过运⽤观察、列表、问卷、访谈、个案研究以及测验等科学⽅式,搜集教育问题的资料,从⽽对教育的现状做出科学的分析认识并提出具体⼯作建议的⼀整套实践活动。
(⼆)教育调查研究的分类1、按调查对象的选择范围,分为典型调查、普遍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和专家调查(也叫德尔菲法)2、按调查的内容,分为学科性的典型调查,反馈性的普遍调查和预测性的抽样调查3、按调查采⽤的⽅式⽅法,分为:(1)调查表法、问卷法和访谈法(2)观察法和个案研究法(3)测验⽅法(4)总结经验法(三)教育调查研究的⼀般步骤1、根据研究课题的性质、⽬的任务,调查对象、调查地点,选择相应的调查类型和调查⽅式2、拟定调查计划3、做好各种技术、事务和组织准备,包括培训调查组成员,资料及有关调查器材的准备4、进⾏试探性调查,得到被调查对象的⼀般认识,修改调查提纲及⼯作⽅案5、制定调查表格,观察、问卷、访谈提纲以及编制测验题⽬6、实施调查7、整理调查材料,分析调查结果,并得出调查结论8、写出调查报告⼆、调查表、问卷及访谈(⼀)调查表1、调查表的基本特点(1)调查范围较⼴,调查对象多是某⼀教育群体或某⼀地区教育现状。
(2)偏重于事实资料的搜集,包括某教育群体的概况、发展现状等基本数据资料(3)由被调查群体有关承办⼈依据实际情况填写,具有可靠性(4)调查表简明,便于统计2、调查表的种类及基本格式调查表可分为单⼀表和⼀览表。
格式:(1)总标题(2)横⾏与横标题,纵栏与纵标题(3)数字资料(4)表尾(5)附录:填表说明,数字资料的来源,特殊项的注释等。
《教育研究方法》课后习题答案
课后习题及答案第一章教育研究概述一、简答题1.什么是教育研究?教育科学研究有什么特点?答:教育研究是指研究者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现象和问题进行探究,以揭示教育的本质和规律,解决教育实践的问题、提高教育质量的活动。
教育研究的特点:从研究对象看,教育研究具有人文性;从研究过程看,具有系统性;从研究方法看,具有科学性;从研究目的看,具有成果的创造性;从研究的结论来看,具有客观性;从研究的质量看,具有可靠性。
2.教育研究有哪些类型?答:根据不同的维度,教育研究可以划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别。
根据研究的目的,教育研究可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根据研究方法的性质,教育研究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根据研究持续的时间不同,教育研究分为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根据研究的时间连续性不同,教育研究可以分现状研究、比较研究和发展研究。
3.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有哪些?答:教育研究中一般包括以下基本的研究步骤:选择与确定课题,查阅文献,制订研究计划,收集、整理资料,综合分析、形成结论,撰写研究报告、鉴定评价研究成果,推广运用研究成果。
4.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是主要有哪些?答:依据不同的标准和角度,教育研究方法可有以下几种分类。
(1)按研究过程的阶段分类,可以分为准备阶段的方法,包括确定课题的方法、查阅文献的方法、研究设计的方法;实施阶段的方法,包括形成事实的方法、形成理论的方法;总结评价阶段的方法,包括撰写报告的方法、成果评定的方法、推广运用的方法。
(2)按问题的性质分类传统的观点将教育研究方法分为以下四类:理论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分类、比较、分析、综合、概括等;实证方法,包括观察、问卷、访谈、测量等;实验研究方法,包括真实验、准实验等;历史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法、内容分析法等。
刘良华教授在根据教育研究方法发展的趋势,将教育研究分为实证研究、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
第二章教育研究设计一、简答题1.基础教育领域的课题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答:教育领域研究课题的来源:(1)从教育实践中选题,包括从实际工作面临的难题中选题,从有争议的热点问题中选题,从被忽视的盲点问题中选题,从日常观察发现的问题中选题。
教育研究方法笔记(完整版)
---------------------------------------------------------------最新资料推荐------------------------------------------------------教育研究方法笔记(完整版)1教育研究方法一、教育研究概述(一)教育研究的界说 1.教育研究的含义: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 2.教育研究的意义意义:①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②改善教育实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改革;③完善和发展教育理论;增强研究者的研究能力,培养未来教育改革家;3.教育研究的类型:1.教育价值研究与教育事实研究这是根据教育研究对象及其任务所作的分类。
教育事实研究是一种实然研究,主要揭示是什么的问题。
教育价值研究是一种应然研究,揭示的是为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
教育研究,无论是对已存事实的研究,还是对未来事实的构建,都离不开对价值的认识和选择。
教育价值研究不仅是教育目的研究不可回避的主题,也是认识教育事实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教育研究中谈论应然与实然的差异,只有在理想与现实的意义上具有合理性。
1 / 3实际上,在教育研究中是不存在超价值的事实研究的。
2.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这是根据教育研究的目的不同所作的分类。
基础研究旨在揭示教育现象的一般规律,建立具有普遍性的理论,增进人类知识。
应用研究旨在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或途径。
应用研究常常依据基础研究的成果进行探讨,而应用研究的成果也有助于完善基础研究。
3.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这是根据研究范式的不同所作的分类。
定量研究(或量的研究)是指事先建立研究假设,进行严格的研究设计,按照预定程序收集资料并进行数量化分析,用数字或量度表述研究结果,并对假设进行检验的一种研究范式。
定量研究强调在研究设计、数据收集、结果处理与解释上均要具备严格的形式。
国家开放大学《教育研究方法》形考任务1-3+终结性考完试参考答案 (2)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国家开放大学《教育研究方法》形考任务1-3+终结性考完试参考答案形考任务1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不属于科学研究特征的是()A.系统性B.控制性C.重复性D.可证实性2.以下不属于教育研究的性质的是()A.先验性B.系统性C.有效性D.目的性3.以下关于研究假设描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A.研究假设本质上是对期待得到的研究结果的一种陈述。
B.研究假设的陈述应当简洁明了。
C.在定性的研究中一般要建立研究假设。
D.研究假设包含了研究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4.数据收集中,影响数据可靠性的因素不包括()A.研究中的被试B.研究中的主试的态度C.施测的稳定性D.施测工具的使用二、判断题5.描述型研究旨在解释教育现象的原因和影响,预测一种教育现象将如何改变或影响其他的现象。
(×)6.教育研究范式中的实证主义强调感觉经验,主张通过观察现象归纳岀一般规律。
其研究目的是更好地了解事物。
(√)7.关系型研究问题探索两个或多个现象之间相关关系或一起变化的程度。
(√)8.假设一般分为两种,分别是备择假设和虚无假设。
(√)9.教育中的实验研究即教育研究者运用科学实验的原理和方法,以一定的教育理论及假设为指导,有目的的操纵某些教育因素或教育条件,观察教育措施与教育效果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中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10.准实验研究是在自然情境下观察个体的行为模式,不能随机分配和选择被试,而且几乎不能对额外变量加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的研究。
(×)形考任务2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对观察法特点的描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A.教育观察法易于操作,适合一线教师使用。
B.教育观察法是在自然环境下进行的,易于发现自然状态下的教育现象和规律。
C.教育观察法的观察对象不仅是外显行为,也包括对态度、信念和动机等内在心理特征进行直接的观察。
D.观察法适用于针对幼儿和小学生的研究。
2.以下关于参与式观察的叙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A.在参与式观察中,观察者直接参与到被观察者的工作、学习以及生活,与被观察者建立比较密切的关系。
最新陕西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方法》考试题(含答案答案)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1)一、解释名词(每小题3分,共30分)1.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基础研究(也称为理论研究)(也称为理论研究)(也称为理论研究)是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是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是以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形成新的形成新的科学认识,以发展、丰富或修正、完善教育理论为主旨的教育科学探究活动。
科学认识,以发展、丰富或修正、完善教育理论为主旨的教育科学探究活动。
2.定量研究定量研究 定量研究是指对教育教学现象可以量化的部分进行测量,获取量化资料,并用统计方法加以分析,以检验某种理论假设的准确性或对某种教育现象进行数量描述的一类研究。
量描述的一类研究。
3.内在效度内在效度内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能被明确解释的程度,或者说是研究结果能被证明的充分性程度。
在实验研究中即指对实验结果进行归因分析的明确性程度,亦即能否肯定实验效果是由实验变量引起的。
能否肯定实验效果是由实验变量引起的。
4.实验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教育实验研究方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主动操纵某个或某些教育变量,动操纵某个或某些教育变量,观察其引起的变化,观察其引起的变化,观察其引起的变化,从而验证假设,从而验证假设,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5.思辨研究思辨研究所谓思辨性研究主要是指依靠研究者的“哲学沉思”而寻求教育问题答案的研究。
它不需要从研究对象那里获取系统的经验事实。
的研究。
它不需要从研究对象那里获取系统的经验事实。
6.文献回顾文献回顾文献回顾也称文献考察或文献评论,它指的是对到目前为止的、与所选研究问题领域相关的各种文献进行系统的查阅和分析,以了解该领域研究现状的过程。
程。
7.系统抽样系统抽样系统抽样也称机械抽样,它是指将总体中所有单位或个体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然后依照固定间距抽取样本的一种抽样方法。
起来,然后依照固定间距抽取样本的一种抽样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10(研究资料的分析、研究成果的表述和评价)
一、定性分析:多数专家认为定性研究是确定事物本质属性 的科学研究,使用文字来描述现象的,从特殊的情景中归纳 一般性结论。 二、定性分析的程序 研究问题的确定,研究问题的收集,资料的整理分析,研究 成果的呈现 三、定量分析:就是将研究资料和信息数量化,采用统计方 法加以处理,并对处理的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得出研究结论。 方法有:描述统计,推断统计(平均数的显著性检验,平均 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t检验,多组数据的平均数差异的显著 性检验-方差检验,计数数据的统计分析-x2检验)
表述与评价
四、研究成果的表述:教育研究报告,理论研究成果,综合 性研究成果 表述的格式:研究报告的撰写(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验报 告,学术论文的撰写) 表述要求:创新,观点和材料的一致,在思考基础上借鉴, 书写格式规范,成果署名上求实 评价标准: 基础成果的评价标准(科学意义,学术水平) 应用研究成果的评价标准(理论水平,社会价值)
第九章_幼儿教育研究方法
(五)观察法的优点与局限性 • 1、优点 (1)在自然状态下即时进行,生动、具体、 直观,可获得第一手资料; (2)可收集到非言语行为的数据和资料,便 于对行为进行研究,特别适合于对学前儿 童的研究; • (3)可对观察对象作较长时间的跟踪研究, 能获取行为现象变化发展的趋势的有关资 料; • (4)观察资料是从被试的常态行为表现中 获得+可以排除被试的主观反应偏差,具有 较好的生态效应。
3、围绕话题自由交谈,让幼儿有话能说 • 淡话活动具有多方面的信息交流,突 出强调幼儿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在 谈话活动中,语言信息量较多,幼儿交流 的对象范围也相对较大,当幼儿围绕中心 话题交谈个人见解时,他们的思路是相对 开阔的,个人经验是多样的,语言形式也 是丰富多样的。所以,教师要引导幼儿围 绕话题自由交谈,采取多样的谈话形式, 让幼儿“有话能说”。
4、有效拓展谈话范围,让幼儿有话会说 • 淡话活动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不注意 拓展话题,从而直接影响了谈话活动的质 量,削弱了谈话活动的功能。在谈话活动 中,教师可通过逐层深入的谈话,有效拓 展谈话范围,向幼儿展示并帮助他们学习 运用新的谈话经验,使他们的谈话水平进 一步得到提高,让幼儿有话会说。教师可 以用提问的方法、平行谈话的方法,将新 的谈话经验引入,让幼儿在谈话过程中不 知不觉地沿着新的思路去说,潜移默化地 应用新的谈话经验。同时,教师要充分运 用有效策略,逐步拓展幼儿的谈话范围
第九章 幼儿教育研究方法
•
•
一、观察法
(一)观察法的概念
•
观察法是指教师在自然条件下,有目
的、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观察, 并进行记录和评价的一种研究方法。观察 法是幼儿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应用最普 遍,并且对于作为研究对象的幼儿而言, 也是较适宜的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版重点第八第九章
第八章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第一节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基本概念1.历史研究法:正是借助于对相关社会历史过程的史料进行分析、破译和整理,以认识研究对象的过去,研究现在和预测未来的一种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的实质在于探求研究对象本身的发展过程和人类认识该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而不是单纯地描述具体的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活动。
2.教育科学的历史研究法:是以历史研究法来研究教育科学。
是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涉及的主要对象是:研究教育活动的历史,研究教育实际和教育理论发生、发展、演变过程的历史规律。
教育实际:这里指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文教政策、教育实施、教育制度的发展演变,社会上的教育变革与教育家的教育实际活动等;教育理论:这里包括历代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理论,教育思潮以及教育流派的理论观点等。
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科学的历史研究,就不会产生真正的科学。
任何一门学科要想成为真正的科学,就必须运用历史研究法来认识它的过去,研究现在和预测未来。
尤其是作为社会科学的教育科学,在它向现代化科学化发展的进程中,历史研究法将发挥重要作用。
3.历史研究的作用:1)通过历史研究揭示教育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帮助我们认识现代教育的实质基本思路:当我们在进行任何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研究时,必须对该课题进行纵向的历史研究和横向的现实研究,也就是说,要从历史渊源和时代背景两个方面得出更深刻、更科学、更真实的结论。
历史研究和现实研究,正是我们探讨任何教育问题所应把握的两条基本线索。
(历史研究)首先,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从历史过程中正确地截取特殊矛盾所经历的发生、发展过程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以及经过了几个什么样的发展阶段而不断得到改造与完善。
提供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轨迹,体现从原因到结果的发展趋势。
(现实研究)其次,在进行历史研究的同时,要进行横向的现实研究,分析当前时代的发展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为了回答新的挑战,该教育问题出现了什么样的新质特征和新的发展。
《教育学》第九章教育研究知识点梳理(后附真题演练及答案解析)
《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研究概述一、教育研究的概念教育研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简称,是指人们运用科学的方法探求教育事物的真相和性质,摸索和总结其教育规律,并取得科学结论的研究活动过程。
二、教育研究的类型(一)按目的可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础研究:研究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发现新事实,新原理,新规则,或是探索某一类实际问题的理论基础。
应用研究:目的在于探求基础研究成果的应用和开发途径,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
(二)按研究中是否包含量的关系(或科学研究的性质),可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两大类第九章教育研究 知识点梳理(后附真题演练及答案解析)定性研究一般是用文字来描述现象,基于描述性分析,本质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从一般的特殊情境中归纳出一般性的结论。
定性研究旨在理解社会现象。
定量研究则是用数字和量表来描述,更接近演绎法,是从一般的原理推广到特殊的情境中,从开始便更倾向于以理论为基础,也许理论并不明晰确定,但理论的基础存在于这样或那样的形式之中。
定量研究根源于实证主义,强调标准研究程序和预先设计。
(三)按研究的作用来分,可分为描述性研究和干预性研究描述性研究是反映客观事物的客观状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
干预性研究着眼于对客观事物施加可能引起改变的影响。
第二节教育研究方法一、教育研究方法的概念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在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二、教育观察研究(一)教育观察研究的含义研究者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广泛的基本的研究方法。
(二)教育观察研究的分类1.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中的观察根据对观察的环境条件是否进行控制和改变,可以将研究分为自然情境中的观察和实验室中的观察。
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第九章2
数据的分类 • 分类的原则:
以研究目标、任务的需要为依据; 从概念上对研究对象的本质特性作出明确、 严格的界定; 分类依据前后一致; 考虑到统计方法的可能性。
• 审核数据: 研究总体; 研究的个体。
统计表是用来表达统计指标与研究对象 之间数量关系的表格。
统计表的优点: 1.可以避免文字的冗长叙述;
第一节
研究结果的初步整理
• 对研究数据进行分类; • 编制统计图,绘制统计图。
数据整理的步骤
1、数据检查; 2、数据分类; 3、编制次数分配表; 4、绘制统计图表。
数据类型
教育科学研究中收集的研究数据又称为 随机变量。 一般分为名称变量、顺序变量、等距 变量和等比变量四种类型。
四种变量在性质上具有递进的关系, 即适合前一种变量的统计方法也能用于后 一种变量,反之则不然。
单式条形图
实 验 能 力 很 强 (A) 较 强 (B) 一 般 (C) 较 差 (D) 很 差 (E) 总 和 172
90 80 70
次 数 10 29 85 46 2
复式条形图
• 复式条形图用来表示两组或更多组数据资 料的次数比较。
30 25 20 次 15 数 10 5 0 优秀 良好 合格 须努力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
求组中值
• 组中值是居于一组中间的数值,其计算 公式为:组中值 = (上限值 + 下限值)/2
如以“10”为组距,则“80—90”一组的 组中值为:组中值 = 79.5 + 10/2 = 84.5
•
归类划记
• 当组距、组限及组中值确定以后,就 可以将全部数据“对号入座”,编制出次 数分布表。
表9—2某中学8年级1班期中考试成绩
第九章内容分析法
现代远 程教育 教学模 式探讨
现代远 程教育 基础理 论体系 的构建
现代远 程教育 的管理 经验
2005-1 多少篇 多少字
2005-2
2005-3
9
第一节
内容分析法的意义及其步骤
一,内容分析法的特征 二,内容分析与文献分析
的比较 三,内容分析的步骤 1)内容抽样 2)类目与分析单元的决定
4
第一节
内容分析法的意义及其步骤
一,内容分析法的特征
二,内容分析与文献分析 的比较
三,内容分析的步骤
二,内容分析与文献分析的比较
比较项目 分析对象 内容处理 分析程序 结果表述
文献分析 系列文献 鉴别评价 查阅归类 评述说明
内容分析 单个样本 单元判断 类目分析 定量统计
5
第一节
内容分析法的意义及其步骤
第三节
案例1-小学语文“四结合”阅读教学课例的内容分析
一,阅读教学课例内容分析 的目的
二,阅读教学类目分析表格 的设计与应用
1)阅读教学类目分析表格 的设计
2)阅读教学类目分析表格
的应用 三,阅读教学课例内容分析
的结果与研究
二,阅读教学类目分析表格的设计与应用
2)阅读教学类目分析表格的应用
(1)选定分析对象 (2) 根据内容分析对象的要求,我们挑选17节典型的“四结合” (3) 阅读课例实况录象作为分析对象,如下表所示。从表中可 (4) 被选的课例中,虽然有的课题相同,但是由不同的学校报 (5) 在教学方法上不可能类同,17节课例分别来自13所学校。
案例1-小学语文“四结合”阅读教学课例的内容分析
一,阅读教学课例内容分析 的目的
二,阅读教学类目分析表格 的设计与应用
(2020年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研究方法》期末题库和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教育研究方法》期末题库及答案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教育研究方法》题库及答案一一、判断题(每题3分。
合计60分)1.访谈时听的态度,从认知上看,分为主观判断、客观接收、意义建构三种层面。
( )A.正确 B.错误C.无错,但不完备D.存在部分错误2.结构型访问法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访问者按事先拟好的访问大纲,另一种是将问题与可能的答案印在问卷上。
( )A.正确 B.错误C.无错,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3.次数分布也称为频数分布,指的是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值所出现的次数情况,或者是指一批数据在按等距划分的各个区域(组)内出现的次数情况。
( )A.正确 B.错误C.无错,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4.等比变量(比率变量)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能够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 )A.正确 B.错误C.无错,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5.结构型访问法又称标准型,即事先拟好题目,问题次序和谈话用语,按一定的方式询问。
( ) A.正确 B.错误C.无错,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6.中介变量即位于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起联系、传导、转化或解释变量之间关系作用的变量。
( ) A.正确 B.错误C.无错,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7.一个具有信度的研究程序,不论其过程是由谁操作,或进行多少次同样的操作,其结果总是非常一致的。
( )A.正确 B.错误C.无错,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8.二次文献即曾经历过特别事件或行为的人撰写的目击描述或使用其他方式的实况纪录,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
( )A.正确 B.错误C.无错,但不完备 D.存在部分错误9.对于自己了解较多的问题,应该选择开放型访谈;而对于自己了解较少的问题,应该选择封闭型访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研究结果的定量描述对研究获得的有效内容进行统计处理,使其成为用数据形式和数据表现形式的研究材料,以数量化的方式说明研究结果,称为研究结果的定量描述。
研究结果的定量描述可以更有效和准确的反应问题。
例如,某学校三年级的期中数学测验后,知道其中一位学生的成绩为90分。
仅仅有这个分数,很难说明该同学的成绩在这个年级中是否属于优秀。
如果用统计处理,可以计算出全年级数学平均成绩为76分,标准差为7分。
这样就可知该学生高于平均分数2个标准差,或该学生的成绩高于全年级95%的学生。
可见,经过统计处理可以有效而准确的说明情况。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研究结果定量描述的数学工具是教育统计。
教育统计主要用于研究内容的分类整理、编制数据的各种图表、定量分析和由样本推论总体等。
对研究数据使用统计方法,进行变量之间关系或规律性的分析、推论,形成量化描述,增加了解释教育科学问题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统计分析还可以训练科学思维方法,使研究者逐步形成科学推理和抽象思维的方式和习惯。
近年来,定性研究方法(例如,深度访谈法、参与观察法等)也要求对收集来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
所以不懂统计方法,难以了解他人的研究进展,也难以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并进行深入的研究。
虽然统计方法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方法,但是不可以用工具、方法代替研究本身,那种以为“统计万能”的思想是片面的、不正确的。
作为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高水平的有创意的研究如果没有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的辅助,就不能显示其高水平、创造性。
但是统计分析本身并不决定研究的科学价值。
“现代”的统计分析方法也不可能提高低劣水平的研究。
统计分析要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没有这样的结合不能很好的实现和有效的推动教育科学研究工作。
例如,统计分析是为了揭示数据的特征和规律性,这种定量分析的方向、范围必须要由定性分析来规定,而不是由研究者随意确定的。
统计分析的进行需要依据一定的方法和公式,这些方法和公式的选择需要研究者具备一定的教育科学的专业知识。
否则,统计分析只是在数据上绕圈子,进行数学游戏,而不具有任何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
此外,统计分析得出的规律(或特征)也需要借助于教育科学理论才能正确地解释。
第一节研究结果的初步整理一、数据的分类研究数据是被研究事物的各种特征(或称变量)的数量事实(或称数量化形式)。
数据的分类指根据研究的目标、任务,运用统计方法,将收集的研究材料按照研究对象的不同特点,进行归类分组、整理筛选,并记为数据形式的过程。
1. 结果数据的类型、总体教育科学研究中,一些研究材料收集方法(如实验、观察、问卷调查等)获得的信息内容或测量结果是大量的,而且具有不同的层次、性质和一定的随机性。
这些大量的随机性的内容又称为变量,一般,将它们分为称名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和等比变量四种类型。
四种变量在性质上具有递进的关系,即适合前一种变量的统计方法也能用于后一种变量,反之则不然。
总体是具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事物的全体,构成总体的每一个基本元素称为个体,在总体中按一定规则抽取一部分个体,称为总体中的一个样本。
总体有大有小,随所研究的对象而变,构成总体的个体不限于人或物,也可指心理活动、推理能力、学习方法、反应时间等等。
总体的性质与总体中的所有个体的性质、组合方式有关,了解总体的性质应该对总体的每一个个体都进行观测,但实际上,这是做不到的,只能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做为样本,对样本进行分析,然后推知总体。
2. 数据整理数据审核指两个方面的内容:研究的总体和个体。
从研究总体看,应该检查达到研究目的所要求的各个方面的资料、数据是否收集齐备。
审核被试个体的资料、数据,检查每一个被试的资料、数据有无缺失或遗漏,有无前后矛盾之处,结果登记中是否存在错行、错号等问题。
质量审核的方法有两种:计量审核和逻辑审核。
计量审核即核查研究数据资料中各项计量资料。
数据是否有错误或矛盾的地方,其中包括计量关系是否正确、计量单位是否一致等。
例如,参加教育科学实验的被试人数应等于各年龄组被试的人数之和,也应等于男、女被试人数之和。
逻辑审核方法是指检查研究数据斗资料的内容是否合于逻辑,有无不合理的地方。
例如,有一调查问卷的题目只限女性被试回答,但一些男性被试也作答,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按照上述两种方法对研究数据、资料进行质量审核,对于一些有明显错误的资料和数据,应深入调查,追究其原因,尽量加以纠正。
如果无法纠正,在不影响抽样效果,保证研究数据资料具备一定条件(一般规定为80份以上,某些研究要求样本的95%以上)的基础上,应对这些错误结果予以剔除。
通过对研究数据的分类整理过程,可以得到的一组或多组有序的数据,这些数据具有一定的分布特性。
教育科学研究中常见的数据分布有正态分布()、二项分布、t分布、F分布和χ2分布等等。
数据分布具有一些重要的特征,可以借助图示说明这些特征。
图8.1中显示了数据分布情况的数据的分布特征图形。
a b通过图a可以看到,分布A比分布B具有更好的集中趋势程度;分布A中的得分次数比较密集地聚集在一起,而分布B的得分次数则比较分散,说明数据分布具有不同的离散程度。
从图b中可以看到,分布B的得分次数分布基本是对称的,而分布A的得分次数分布确是偏斜的。
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对称性的分析研究是数据的重要特征,也是研究数据整理、分析的内容。
二、统计表统计表是用来表示统计指标与被说明的事物之间数量关系的表格。
编制统计表的原则是:结构简单,层次清楚,重点突出,一目了然,表的项目按照逻辑顺序合理排列,避免包罗万象。
统计表一般由表号、标题、标目、线条、数字、表注等项内容构成。
统计表一般分为简单表、分组表和复合表三种。
简单表:只列出研究对象(或变量)名称、地点、时序、或统计指标名称的统计表。
分组表:只按一个标志分组的统计表为分组表。
复合表:按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分组的统计表为复合表。
统计图是整理数据的一种方法,它把数量关系以直观形象的形式表达出来,显示事物的全貌及其分布特征,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印象深刻,容易记忆。
统计图由标题、图号、图形、坐标、图注等项组成。
常用的统计图形有条形图、线形图和圆形图等。
次数分布的表和图是规范的统计表与统计图。
次数分布也称为频数分布,指的是一批数据中各个不同数值所出现的次数情况,或者各种随机事件在n次实验中出现的次数分布(或频数分布)情况。
编制次数分布表的主要步骤:求全距、决定组数、确定组距、确定组限和计算组中值、归类和登记。
次数分布表分为简单次数分布表和累积次数分布表。
累积次数分布表的编制步骤与简单次数分布表大致相同。
不同之处在于,登记次数时从数值最小的一组开始,每上升一组,必须把以下各组的次数(频数)累积起来,然后进行登记。
通常使用的次数分布图有两种:次数直方图和次数多边图。
累积次数分布图分直方图和曲线图两种,常用的是累积次数曲线图。
累积次数曲线图的形状不会由于组距的不同,而使图形发生较大的变化,因而抽样数据制成的累积次数曲线图比较稳定。
第二节集中趋势的描述集中量数也称平均的数,是代表一组数据典型水平或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常用的集中量数包括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等,它们的作用都是度量次数分布的集中趋势。
集中量数的计算是教育科学研究中处理数据的重要方法。
算术平均数是所有数据的总和除以总次数(频数)的商,简称为算术平均数,或均数、均值。
加权算术平均数是具有不同比重的数据(或平均数)的算术平均数。
比重也称为权重,数据的权重反映了该变量在总体中的相对重要性,每种变量的权重的确定与一定的理论经验或变量在总体中的比重有关。
依据各个数据的重要性系数(即权重)进行相乘后再相加求和,就是加权和。
加权和与所有权重之和的比等于加权算术平均数。
中数也称为中位数,指位于数据顺序排列正中间位置的那个数。
众数有两种定义方法:理论众数、粗略众数。
理论众数是指与次数分布曲线最高点相对应的横坐标上的一点;粗略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次数出现最多的那个数。
几何平均数又叫对数平均数,可以将几何平均数看作算术平均值的一种特例或变形。
第三节数据分散程度的描述在次数分布中,数据间彼此差异的程度称作数据的离中趋势。
离中趋势反映次数分布的离散程度,代表次数分布的变异性。
度量、描述离中趋势的统计量称为差异量数,差异量越大,表示数据分布的范围越广,越分散,差异量越小,表示数据分布得越集中,变动范围越小。
常用的差异量数有平均差、方差、标准差等。
平均绝对差是次数分布中所有数据与平均数之差(或距离)的绝对值的平均数。
方差与标准差是经常用于描述次数分布离散程度的差异量数,它们是量度上的一段间距(或间距的平方),代表分布离散的程度。
第四节数据关系的描述—相关系数相关的概念指两种变量之间的关系或联系程度,它表达的是一种不精确、不稳定的变化关系。
相关关系分为三种情况:正相关、负相关、零相关。
本章介绍积差相关法、等级相关法、质量相关法,各种相关法都有各自的使用条件。
积差相关(又称积矩相关)是测量直线相关的基本方法。
等级相关包括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及肯德尔和谐系数两种方法。
等级相关是根据两种顺序变量数据中,各对等级数据的差数来计算相关系数的方法。
肯德尔和谐系数法包括无相同等级的相关系数计算和有相同等级的相关系数计算两种情况。
当遇到顺序变量(等级变量)、相应的数据总体并不是正态分布、而且抽样的样本容量小于30时,采用等级相关法计算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质量相关用于计算一种变量按内容的某一属性划分种类,而另一种变量则为等比(或等距)测量数据的情况下的相关性,本章仅介绍质量相关中的点双列相关。
点双列相关适用于两种变量中,一种为来自正态总体的等距或等比的测量数据;另一种为二分称名变量,即按内容的某一性质分为二类相互独立的变量。
第七章自测题一、填空1. ( ) 是指研究者为了解答所研究的问题,说明对实验中各种变量如何控制的一种简要的计划、结构、方法和策略等。
2. 对同一个刺激,被试个体所进行的或能形成的反应种类是无限的。
如何把无限的被试个体的反应控制在主试所意想的方向上,这就是所说的()问题。
3. 种类自变量的有:课题方面的自变量、()、被试变量和暂时的被试变量。
4. 实验研究中的变量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干涉变量、控制变量、()。
5. ( ) 又称调节变量,是自变量的特殊类型,是研究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而选择的次要自变量。
6. 不同的环境也可以作为自变量。
学校、地区、班级等环境因素都可作为变量,即()变量。
7. 自变量的不同水平称为()或()。
8. ()是将两组被试除自变量外其他条件尽量保持相等。
9. 在实验设计阶段可以采用的一些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这种对无关变量的控制称为()。
10. 将被试分为两组,一组施以实验处理称作实验组,另一组不给实验处理,称作控制组,最后测定对某种刺激的反应,然后比较两组反应上的差异,这称为( ),11. 相关设计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