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形解析的带式输送机逐点法张力计算软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图形解析的带式输送机逐点法张力计算软件

软件开发:心宇

QQ:2833890129

邮箱:xinyusoftware@

在机械化连续搬运设备中,带承载托辊的带式输送机(本文简称带式输送机)广泛应用于电力、冶金、煤炭等诸多行业,具有长距离、大运量、连续输送、易于实现自动化等特点,在各行各业普遍使用。

带式输送机由输送带、托辊、滚筒及驱动装置、制动器、张紧装置、头架、尾架等部分组成,结构复杂。带式输送机的设计首先需完成张力计算,获得准确的张力数据后,才能进行功率计算、电机选型、输送带的选型,以及头架、尾架、滚筒等受力部件的设计。因此准确的张力计算对带式输送机的设计尤为重要,它关系到带式输送机的运行安全和制造成本。

目前,带式输送机计算方法主要采用“GB/T17119-1997连续搬运设备带承载托辊的带式输送机运行功率和张力计算”,在DTII及DTII(A)系列的带式输送机设计手册中,也都按该方法来计算。“GB/T17119-1997”是国标且等同于国际标准ISO5048:1989的计算方法。

在国标“GB/T17119-1997”计算方法中,鉴于附加阻力计算的复杂性,以及为了实现简化计算的目的,引入了附加阻力系数C,并给出了简化的圆周驱动力计算公式:F U=CfLg[q RO+q RU+(2q B+q G)]+q G Hg+F S1+F S2。在DTII及DTII (A)系列的带式输送机设计手册所给出的计算实例中,根据上述的圆周驱动力计算公式,首先计算出总的圆周驱动力F U,在F U的基础上再完成轴功率、最大张力和各特性点张力等相关计算。在DTII(A)系列的设计手册给出的特性点张力计算公式中特别声明:“不适合于传动滚筒合张力的计算,更不适合用于确定圆周驱动力”。

如果引入附加阻力系数C,将出现以下几个问题:

1)带式输送机是一个封闭整体,计算的张力数值也应是闭合的,如果不闭合,说明某些点的张力值是不准确的。如果先计算出圆周驱动力FU,在FU

为已知条件且采用另一套公式计算各特性点张力,如何能实现张力的闭合?(是先有“蛋”后用“鸡”?还是先有“鸡”后有“蛋”?)

2)对于连续起伏的带式输送机如何实现计算的准确性?

3)对于多滚筒驱动如何实现张力的准确分配?

4)在国标“GB/T17119-1997”计算方法中,明确说明对于长度小于80m的带式输送机建议采用公式计算附加阻力,不建议仍采用C估算。

综上所述,引入附加阻力系数C对输送机的计算是有局限性的。在“GB/T17119-1997”中详细给出了各种阻力(包括附加阻力)的计算公式,如果利用这些计算公式,构建逐点法解析方程,采用先计算张力再计算驱动力的思路,多次迭代逐步求精,无需引入附加阻力系数C,便可避免上述4点问题,实现对输送机更精确的计算。

但是,采用逐点法计算同时也会带来以下问题:

1)逐点法计算过程繁琐,不适合人工计算;

2)逐点法计算需采集完整的输送机数据点。

因此,编写带式输送机计算软件实现逐点法计算,是解决计算过程繁琐的最佳途径,本软件采用国标“GB/T17119-1997”计算方法中的相关计算公式构建解析方程,利用软件技术实现多次迭代逐步求精,从而完成输送机各点的张力计算。

在采集输送机数据点过程中,本软件采用基于图形解析的方法,直接从输送机布置图中获得数据点,计算数据与输送机理论外形实现完全吻合。同时计算范围不受输送机布置形式限制,可完成多段凸凹弧布置、多段起伏布置、多驱动轮布置、长距离、大运量、大带宽等极端环境下的输送机计算(理论计算带宽可达3m)。

(未完待续……)

承接有偿计算服务,详情请联系软件作者:

QQ:2833890129;邮箱:xinyusoftwa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