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传于世的铜香炉私铸款113种款名
历届香炉拍卖价格参考表
历届香炉拍卖价格参考表历届香炉拍卖价格参考表名称成交价机构拍卖会清雍正绿地粉彩描金镂空花卉纹香炉RMB 26,432,000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7春季拍卖会清乾隆御制鎏金铜嵌宝石香炉RMB 4,638,560香港苏富比有限公司2005秋季拍卖会清乾隆白玉游环香炉RMB 3,080,000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2004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清乾隆白玉九如香炉RMB 2,688,000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2008春季拍卖会乾隆御制掐丝珐琅蓝地狮形大香炉RMB 2,459,160佳士得伦敦有限公司2007春季拍卖会(一)清雍正粉青釉双耳三足小香炉RMB 1,782,000香港苏富比有限公司2007春季拍卖会清乾隆白玉蝠寿双全连盖香炉RMB 1,680,100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2000年秋季拍卖会清乾隆碧玉饕餮纹牡丹耳三足香炉RMB 1,147,125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2007年秋季拍卖会清乾隆胭脂地粉彩八吉祥三足香炉RMB 1,045,000浙江钱塘拍卖公司2007春拍瓷器雅玩家具拍卖会清嘉庆珊瑚红地粉彩莲托八宝纹三足香炉RMB 1,008,000云南典藏拍卖有限公司全国文物商店文物艺术精品联合拍卖会清铜胎鎏金掐丝珐琅大香炉RMB 902,000沈阳市中正拍卖有限公司三周年艺术珍品拍卖会南宋龙泉缠枝牡丹纹樽式香炉RMB 880,000上海崇源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2006年度大型经典艺术品拍卖会清乾隆掐丝珐琅龙首小香炉RMB 874,000长风拍卖有限公司香港长风2007秋季暨首场拍卖会清雍正炉钧釉香炉RMB 682,000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3春季拍卖会清中期掐丝珐琅龙钮八宝纹香炉RMB 672,000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7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清康熙豇豆红铺首耳香炉RMB 622,750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佳士得香港有限公司明象足香炉RMB 559,680澳门中信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07迎春艺术品拍卖会清早期铜掐丝珐琅双象耳簋式香炉RMB 506,000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2007春季大型拍卖会清白玉雕弦纹兽耳活环香炉RMB 385,000天津市文物公司2006春季文物展销会。
香炉的名品基本种类特点有哪些
香炉的名品基本种类特点有哪些香炉有着悠久的历史,那么香炉有哪些种类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香炉的种类特点,一起来看看。
香炉的种类特点香炉,不但是佛寺中的佛门法物,也是华人家庭中必备的供具。
中华民族文化开发得很早,古时候的人,就常以焚香木熏居室以除臭秽,所以古人读书弹琴,喜欢先焚一炉香,可以净杂念而使精神集中。
重视钦水思源,慎终追远是中国人的美德,所以自古以来,华人都拜天地神祗,祭祖先;上香表示敬意,是祭拜仪式中的一个主要项目,香炉就派上用场了。
印度民族也流行熏香,娑罗门教也有烧香的习惯,佛教传到中国,很快就能溶入华人社会,中国的香炉,就进入佛教的殿堂了。
香炉的款式很多,有大、小、方、圆、长,短不一;质料也有铜、铁、锡、石、陶瓷之别,以示身价有异;刻着不同的花纹和文字,表示用途各别不同。
家庭中供有祖先牌位的,都在供桌上端端正正的放着一个香炉。
如果佛教徒在家里供了佛象,也不忘放一个香炉;道教徒拜神明也用香炉,都作焚香之用,香炉种类繁多,不同形状的香炉,供在不同的位置、焚烧不同的香。
如大雄宝殿中央或门外丹墀的大香炉,多是铜铁等金属铸造或石雕的,炉身刻有该寺寺名,供信徒插线香之用。
大殿供桌上的香炉,有铜、石或瓷质的,用以焚烧檀香。
佛寺的大殿都有一个长方形的炉盘,放着一个焚烧檀香的精致小香炉,盘子前垂着刺绣的炉围,很庄严美观,是住持和尚上香专用的;大殿的佛事完毕,如要到其他配殿礼拜,侍者师就捧着炉盘前行,和尚便随后到配殿上香。
卧香炉则较适合在家信徒家中佛堂用,也有铜、瓷两种,把线香下面的一段竹枝截断,平放在卧香炉里燃烧,使灰炉不致飞扬而弄脏供桌。
小型木质刻着莲花形的香炉,有着长长的手柄。
只能插一枝香,是进行佛事仪式时,让主法和尚及斋主奉在手中的,叫手炉。
还有专焚香末,形状象盒子般的香炉,大多为铜铸,分三层,下层盛放焚香的模型器具,中层盛放香末,上层才能焚香;模型多是篆体的“寿”或“喜”字,铸成连续不断的回形冈状图案,厚约0.40公分;把香末放在模型上,做成美丽的图案;在起点燃着,盖上炉盖让它顺序燃烧,非常典雅;这种香炉,很少用来供佛或祭祖,多用在书齐焚香。
各种款式的宣德炉,看看你手头上的是哪一种。
各种款式的宣德炉,看看你手头上的是哪一种。
宣德炉到底什么样?馆藏宣德炉鉴赏自从可爱的宣德皇帝让旗下创意公司改良了一把铜炉后,宣德炉便被后世不厌其烦的仿造,以至于真正的宣德造都让今天的我们有点傻傻分不清楚了。
而从明代到清代,每一个品种的宣德炉的样貌都经历了微妙的变化,本次天津博物馆的【吉金】特展将宣德炉按照品类展示,而每一类又按照年代顺序排开,观者能够清楚的看到历朝历代的微妙变化。
大象团队连续作战,将其中有代表性的品种来一个明清大PK,看完之后不知道是不是会让大家产生一种【反清复明】的冲动呢?**冲耳炉冲耳又称朝天耳,寓“敬天法人”之意。
从明中早期到晚期再到清代,冲耳炉的炉身造型大致经历了从高到扁,再到高的演变。
而明清冲耳炉变化最为显著的当属耳朵,明代的耳朵往往比较薄,而清代的通常更加圆润。
尤其是耳孔,明代的往往是椭圆形,而到了清代,耳孔则呈现城门孔状,右图这只清早期冲耳三足炉便是城门形的耳孔了。
**押经炉押经炉,据记载是宣德皇帝赐给寺庙的(押经书嘛),它的造型特点是耳朵上的那个凸起。
明代押经炉的耳朵往往是圆柱体,如这件明晚期的“玉堂清玩”押经炉,炉耳线条柔美;而到了清中期,押经炉耳朵的柱体就大多变成方的了,右图的押经带有长脚篆字款,属于典型清中期宫廷用炉的款识,年代大约在雍正/乾隆间,耳朵的柱体就是方方的,您喜欢哪一款呢?**鬲炉明清铜炉中,鬲式炉的存世量仅次于蚰龙,鬲炉的基本造型是光素的,因此,就像明代家具一样,鬲炉的优劣完全取决于它的造型和线条。
左边这件明中期至晚期的“玉堂清玩”篆书款鬲式炉应该是最典型的明代制造,尤其是腿的线条很优美。
而到了清代,鬲炉的腿就没有这样的曲线了,往往是笔直的,或许我们欣赏起来会觉得有点僵硬。
当然,和女孩子的身材一样,炉腿的粗细也很重要,太粗或太细或许都不太好看了。
**蚰龙耳炉蚰龙耳炉是如今存世最多的宣德炉造型,它从商周青铜器簋演变而来,又参照了宋瓷经典造型而成,和冲耳炉类似,蚰龙耳炉的器身演变也是明代中早期高,明晚器扁,清代中期又变高。
宣德炉研究大全_图文
宣德炉探究大全宣德炉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也是个谜。
似乎越搞不清楚的东西越容易引起争论,越争论也就越是个谜。
困扰大家的既不是宣德炉怎么鉴定,也不是有多少样式和款识,而是到底有没有宣德炉。
现在就让我们循着史料和实物的脉络,探寻一下宣德炉的踪影。
真伪书之争明代吕震编撰《宣德鼎彝谱》《宣德彝器图谱》。
书中说,宣德三年(1428年)初,宣宗朱瞻基接受泰国王刺迦霭进贡的数万斤精炼铜,俗称“风磨铜”。
宣宗为改善郊坛,太庙以及内廷陈设的鼎彝祭器,于三月初下旨工部和礼部官员铸造鼎彝。
礼部尚书吕震会同各臣尊旨从《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收录的夏、商、周三代青铜器及内府密藏的宋代汝官哥钧定诸窑名瓷中。
选取样式典雅的117种为摹本,铸造供祭祀用礼器和陈设器。
宣宗在看过臣僚呈递的所有图样和样品后谕旨,使用暹罗国晋献的风磨铜铸造宗庙祭祀所用鼎彝和内府日常炉具。
所用的铜料都经过6次甚至12次提炼,共铸有3000多座。
史称为宣德炉。
就是这样两本内容的书,后来被一部分人疑为明末文人臆造的伪书,宣德炉则成为他们认定的弥天世纪太谎。
那么吕震何许人也?《明史》有关章节记载得很清楚。
吕震,字克声,临潼人。
明朝大臣,官至太子太保兼礼部尚书。
不错,确实是礼部尚书。
再查:吕震洪武十九年以乡举人太学。
时命太学生出稽郡邑壤地,以均贡赋。
震承檄之两浙,还奏称旨,擢山东按察司试佥事。
人为户部主事,迁北平按察司佥事。
燕兵起,震降于成祖,命侍世子居守。
永乐初,迁真定知府,人为大理寺少卿。
永乐三年迁刑部尚书。
六年改礼部。
皇太子监国,震婿主事张鹤朝参失仪,太子以震故宥之。
帝闻之怒,下震及蹇义于锦衣卫狱。
已,复职。
仁宗即位,命兼太子少师,寻进太子太保兼礼部尚书。
宣德元年四月卒。
“宣德元年四月卒”,那么宣德三年吕震奉旨铸炉又著书的记载就很荒唐了,起码说明当时即便有其事,也和吕震搭不上关系。
但仅凭此一点,将《宣德鼎彝谱》和《宣德彝器图谱》疑为伪书,进而将宣德炉也全盘否掉,似乎也有些武断。
中国古代香炉简介
中国古代香炉简介中国古代器物中,使用最广泛而又差别颇大、造型各异的就属香炉了。
在一般人观念中,香炉似乎是点燃线香的器具,于是说到香炉的样式,大多数人脑子里总会出现宋代哥窑或龙泉窑的双耳炉,再就是明代的铜质宣德炉及其仿制品了。
其实,香炉的种类和用途远不止于此,其历史渊源也起码在两千年以上了。
前人笔下香炉,大多是言及其物而已。
近年有专门于香炉之类的研究,一是扬之水的《古诗文名物新证》中关于香炉和香薰的美文;一是孟晖《花间十六声》中关于“添香”、“薰笼”、“香兽与香囊”的集锦。
说来巧得很,两位作者都是女士,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洞察和文思将历代香炉、香薰之类的器物与其在生活中的作用、情趣娓娓道来,前者注重名物的考略,后者则多从历代诗词与笔记中寻觅薰香和焚香的生活情趣。
两汉时期博山炉已盛行于宫廷和贵族的生活之中。
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中出土的错金博山炉,无论是造型和工艺都已达到极为精美的程度,此后博山炉一直沿用至隋代和唐初。
所谓“博山”,并非是指此炉出于博山,而是指器物表面雕刻做重叠山形的装饰。
据《两京杂记》记载,长安巧工丁缓善做博山炉,能够重叠雕刻奇禽怪兽以做香炉的表面装饰,博山炉工艺之繁,远远超过后来出现的三足或五足式香炉。
从六朝时吟咏博山炉的诗句看,重叠博山的式样已不仅是“蔽亏千种树,出没万重山”,而是能够雕饰出“下刻盘龙势,矫首半衔莲”的造型和“上镂秦王子,驾鹤乘紫烟”的人物故事。
西汉时期博山炉的出现大抵是与燃香的原料和方式有关。
西汉之前,系使用茅香,这是将薰香草或蕙草放置在豆式香炉中直接点燃,虽然香气馥郁,但烟火气很大。
武帝时期,南海地区的龙脑香、苏合香传入中土,并将香料制成香球或香饼,下置炭火,用炭火的高温将这些树脂类的香料徐徐燃起,香味既浓,烟火气又不大,也因此出现了形态各异、巧夺天工的博山炉。
博山炉盖虽争奇斗艳,但都镂有气孔,香气正是从镂孔之中升腾散发。
博山炉既有金属制成,也有陶制和稍后的白瓷制成,但其结构却大体相似,都是一种用炭火薰香的器具。
陈巧生香炉
陈巧生香炉原文地址:陈巧生香炉作者:沙丘巧生炉简介陈巧生的铜炉作品不仅器型丰富,而且各种款识精美独到。
全国及海外人士均收藏陈巧生亲手制作,落有“私家款”底款的,即陈巧生制、陈氏铜炉、陈氏家藏、陈氏家藏珍宝等款识炉是他亲手监制的传世品,除一部分留给后代外,少量专供收藏家珍藏,其作品深受广大收藏爱好者的青睐,精品不论年代,他的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
陈巧生制香炉以紫铜,锡青铜为原料,掺入银、铝、镁、镍等金属.炉身“双龙戏珠”,“三羊开泰”,“五福临门”,雕刻形象逼真,线条流畅,做工精致,小巧美观。
紫铜工艺品的后道打磨、修饰等非常的难,要完成一件紫铜工艺品的后道处理,需要技术娴熟的技工,花费较长的时间,十分小心地工作才能完成。
香炉色泽柔和、光洁、质地细腻、致密、手感润滑,表面包浆致密,时间愈久,愈醇厚,色泽愈炫丽。
底款有仿古款如“大明宣德年制”,“玉堂清玩”“琴书侣”款,私家款“江东陈巧生制”“巧生制”楷书款,隶书款,篆书款等。
炉缘·陈巧生天工开物,各生因缘。
铜炉,向为文人雅士之逸趣所在,迁客骚人之清玩佳器。
若推当今制炉之翘楚,非姑苏陈巧生莫属。
巧生之技,少承于父,加之悟性极高,年及弱冠,即有名手之风,所制仿古铜器即被藏家争购,视为珍品。
之后四十余载,潜心宣德炉之技艺,深得其精髓,炉出其手,无不型色俱佳,古韵灵动。
曾为国礼出赠,所谓“古有宣德炉,今有巧生炉”,乃颂其艺。
何能如此,唯技有特质尔:一曰原料独特,以金银入铜,故炉质细腻;二曰精炼炉料,火炼一十又二,炉质纯细如婴儿肤;三曰精光内敛,鎏金或嵌金工艺非凡。
加之底款有致,仿古款如“大明宣德年制”,“玉堂清玩”“琴书侣”,私家款“江东陈巧生制”“巧生制”“陈巧生制”“陈氏宝藏”楷书款、隶书款、篆书款等更添其彩。
惟炉缘阁主向好雅玩,与巧生莫逆之交,襄成快事。
诗云:“明窗延静书,默坐消尘缘;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来阁中得巧生一炉,足矣!陈巧生简介“古有宣德炉,今有巧生炉”陈巧生,字彦岐,号炉香居士,江苏苏州人,因仿制宣德炉而闻名海内外。
宣德炉有117种,你能分辨几款?读完长知识
宣德炉有117种,你能分辨⼏款?读完长知识【宣德炉知识】焚⾹,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戾家!这⾥说的是宋⼈的四雅。
这四般闲事,今⼈还在做。
各位收藏家,基本上也是属于⾼⼈雅⼠,这风雅之事,其实更多的反应出⼈的内⼼修养。
除了这⽂⼈四雅,还有江南七俗之说。
所谓江南七俗,“弹古琴,品普洱,着唐装,听昆曲,燃沉⾹,习密宗,植菖蒲,正所谓七俗。
”这⾥不管是江南七俗,还是⽂⼈四雅,这个焚⾹都是⼀致的。
焚⾹,俗称烧⾹,这⼀烧⾹就俗了,改成焚⾹,则雅致许多。
不管烧⾹还是焚⾹,⾹炉是必备的。
⽽最为雅俗共赏的⼀类⽂物,就是宣德炉。
也就是传说中明代宣德年间铸造的铜⾹炉。
明代朝冠⽿三⾜炉(此处已添加⼩程序,请到今⽇头条客户端查看)今天不说宣德炉如何鉴定如何辩伪,说说宣德炉⼀百⼀⼗七式。
宣德炉由于是明初宣德皇帝御命铸造的⾹炉,所以论宣炉真伪⾸先要看是否靠谱,也就是《宣德⿍彝谱》。
由于《宣德⿍彝谱》⽂字过长,这⾥就不长篇⼤论的引⽤,只是⼤致根据本谱对宣德炉进⾏⼀个粗略的分类和讲解,⽬的仅为普及宣德炉知识,不对的地⽅请⽅家指正。
(此处已添加⼩程序,请到今⽇头条客户端查看)清代蚰龙⽿圈⾜炉据说当时从宋代皇家⽂物⼤典《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诸书中选出88种铜器,和内府所藏的柴汝官哥均定等宋代名窑瓷器的款式,选出了样式之典雅者29种,共计117种。
这其中有⿍、⿀、簋、尊等青铜礼器造型,⼀共创造了117种器型。
当然这117种器型由于当时没有照相技术,也没有绘图留档,所以这117种宣德炉⼤部分器型现在已经不可考了。
明代狮⽿⿍式柱⾜炉(此处已添加⼩程序,请到今⽇头条客户端查看)后来学者和研究⼈员按图谱将宣德炉器之造型⼤致分为11类:⼀、乳炉类:也就是三⾜如乳,双⽿的炉⼦,有冲⽿(亦名冲天⽿、朝天⽿)、桥⽿、鋬⽿、双⼀、乳炉类:⽿、⽅⽿、兽⾸⽿、平⼝等七种。
⼆、⿍式炉类:也就是三⾜双⽿仿青铜圆⿍造型的炉,也有四⾜⽅⿍式样。
⼆、⿍式炉类:三、⿀式炉类:索⽿⿀式炉、平⼝⿀式炉;⿀是远古炊具,其形状⼀般为侈⼝(⼝沿外倾),三、⿀式炉类:有三个中空的⾜,便于炊煮加热。
认识各种香器PPP文档(最全版)
清 白铜冰梅盖手炉
唐代银薰球
清 竹雕听泉图香筒
清乾隆 铜胎掐丝珐琅香插
清 同治 刺绣 香囊
铜卧炉
汉代青瓷博山炉 清 竹雕听泉图香筒 青釉陶虎形座博山炉 常见的为青铜器和陶瓷器。 大明宣德炉的基本形制是敞口、方唇或圆唇,颈矮而细,扁鼓腹,三钝锥形实足或分裆空足,口沿上置桥形耳或了形耳或兽形耳,铭 文年款多于炉外底,与宣德瓷器款近似。 清 同治 刺绣 大明宣德炉的基本形制是敞口、方唇或圆唇,颈矮而细,扁鼓腹,三钝锥形实足或分裆空足,口沿上置桥形耳或了形耳或兽形耳,铭 文年款多于炉外底,与宣德瓷器款近似。 清 竹雕听泉图香筒 东汉 东汉 博山炉又叫博山香炉、博山香薰、博山薰炉等名,是中国汉、晋时期常见的焚香所用的器具。 清乾隆 清 同治 刺绣 汉代错金银博山炉 东汉
汉代错金银博山炉
东汉 青釉陶虎形座博山炉
汉代青瓷博山炉
西晋青瓷博山炉
宣德炉
宣德炉,是明代宣德年间设计制造的铜香 炉,简称“宣炉”。它是中国 上第一次运 用黄铜铸成的铜器。
大明宣德炉的基本形制是敞口、方唇或 圆唇,颈矮而细,扁鼓腹,三钝锥形实足 或分裆空足,口沿上置桥形耳或了形耳或 兽形耳,铭文年款多于炉外底,与宣德瓷 器款近似。
大明宣德炉的基本形制是敞口、方唇或圆唇,颈矮而细,扁鼓腹,三钝锥形实足或分裆空足,口沿上置桥形耳或了形耳或兽形耳,铭 文年款多于炉外底,与宣德瓷器款近似。 汉代错金银博山炉 清 同治 刺绣 东汉 清 同治 刺绣 香囊 香囊 西晋青瓷博山炉 常见的为青铜器和陶瓷器。 博山炉又叫博山香炉、博山香薰、博山薰炉等名,是中国 兽耳宣德炉
谢谢观看
博山炉
博山炉又叫博山香炉、博山香薰、博山 薰炉等名,是中国汉、晋时期常见的焚香 所用的器具。常见的为青铜器和陶瓷器。 上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 重叠,其间雕有飞禽走兽。
宣德炉款识大全
宣德炉款识大全正是我国书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大明宣德年制,篆体。
此种底款的宣炉传世极少,属于收藏者梦寐以求的珍稀品类。
二、宣炉色分“官”“民”之别:“官炉”指宣德一朝内监所造,其特点为器形周正,小的直径只有3厘米左右;而“民炉”则指宣德时期的平民百姓使用的铜香炉,器型多变,大小不一。
二、宣炉色分“官”“民”之别。
据史料记载,当时在宣德炉的生产中心景德镇就设立了“内官监”专门管理铸炉事务。
清代金石学家赵之谦先生曾经考证过明代宣德炉的原料成份和炼制方式,结论是:“若论成色,宣炉之质为第一,其价次之。
”但也要看到,由于宫廷对宣德炉的需求量很大,因此民间仿造之风也十分兴盛,这些作坊里的工匠甚至比御用监的工匠技术更高,能够根据民间的需要来调整配方,精益求精。
同时,为了迎合帝王的喜好,明代宣德炉在用途上也越发广泛起来。
三、还有许多种底款的宣炉。
一般说,明代永乐、宣德两朝宣德炉款识最多。
但由于宣德炉的主要用户是明代皇室,且存世量相对较少,故后人对其研究并没有真正的深入。
近几年,随着拍卖市场宣德炉的升温,越来越多的资料开始被披露,如香港苏富比的一件“大明宣德年制”宣德炉拍得4.368亿元天价,使历来冷落的宣德炉身价陡增,受到世人瞩目。
与明代相关的各种器物,都受到世人的热捧,其中尤以瓷器、玉器为甚。
明末,著名收藏家、鉴赏家项元汴先生的“宣炉”,“玉壶春瓶”等名贵藏品均遭到大批文人雅士的竞购。
现今北京故宫博物院还珍藏有宣德炉一千余件。
宣德炉之所以能享誉古今,除了上述特殊的原因外,更离不开明代中晚期社会环境的影响。
由于商品经济空前繁荣,财富的涌动自然引导了人们审美情趣的提高,追求奢华成为众多商贾巨子的爱好,这一趋势直接反映到了工艺美术领域。
无论是从造型、纹饰,还是色泽上,明代宣德炉均可称为巅峰之作,因此被众多古玩爱好者视为瑰宝。
四、明代初期景泰蓝工艺品。
五、正德朝(公元1506-1521年)所出的“金铜佛像”。
琉璃宣德香炉-狮耳炉
琉璃宣德香炉-狮耳炉
深圳市晶宝琉璃有限公司专业生产宣德香炉。
琉璃宣德炉,是由明宣宗朱瞻基在
大明宣德三年参与设计监造的铜香炉,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风磨铜铸成的铜器。
宣德三年,暹罗使者为明宣宗带来了数万斤黄铜,下令工匠设计制作了举世闻名的琉璃宣德炉。
琉璃宣德炉色泽晶莹而温润,狮耳炉,俗称狮头炉。
据史料记载,狮耳炉
为宣德年间用于御赐兵部尚书及大都督等军职要员。
以其意蕴,狮为百兽之首,取其威仪以率六军之统。
进入本世纪,拍卖市场中的宣德炉用高关注度和高成交价,验证了“杂项收藏头把交椅”的重要地位,也正式迎来了自诞生后的第五次收藏高潮。
如今,琉璃宣德炉,并非仅仅是指明代宣德年间所铸造的香炉,“宣德炉”所指称
的是所有带宣德款的铜炉,也泛指和宣德炉形制相近的不带款或带有其他款的铜
炉。
一件琉璃宣德炉真正的妙处,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其曼妙形体、莹润皮色、清亮音
质等外皮之下所蕴含着的精彩信息——有关历史、人文、工业、审美、学术、生
活种种。
宣德炉是有灵性的,古人在文化生活中逐渐赋予其生命力的光辉,备受代代藏家识之、爱之、护之、敬之、藏之。
宣德炉款识攻略(精品文章)
古代铜香炉与香炉款识(精品文章)故宫藏各式宣德炉鎏金铜壶青海瞿昙寺明代宣德三年三月,因見郊壇太廟內廷所陳設之鼎彝式樣鄙陋,遂以暹羅所貢的風磨銅仿造古式大量鑄作香爐,自上用以外,並頒賜各王府兩京文武衙門使用,第一次製作數量計一百一十七款,三千三百六十五件。
第二次於當年十一月間復應需要補鑄一萬五千六百八十四件,合計二萬零四十九件,件件著錄,是為有名的「宣德爐」。
宣德爐以其款式古雅、銅質精粹,百煉良金,寶色內涵、珠光外現、淡淡穆穆、玉毫金粟,隱躍膚理之間,若以冰消之晨,夜光晶瑩映徹,迴非他物可以比擬(註:明.項子京〈宣盧博論〉),因其質精物美,鑄造後仿鑄者眾,明末清初尤然。
清張潮在其〈宣爐歌註小引〉稱:「宣爐一種,則涨盁o所師,後莫能繼,------所恨贗鼎紛陳,不可勝詰,非巨眼莫能辨之,良由愛之者多,則其值益貴,則贗者日繁」,所鑄銅爐盡以「大明宣德年製」銘款,蔚為香爐的另一番文化景觀。
宣德爐分廟堂之器與清玩之器兩大類,以方形及圓形為大宗,廟堂壯觀瞻,故尚大器如鼎彝之類,清玩以口徑三寸之乳爐為主,以便摩挲把玩。
今且就不同角度試看宣爐之特徵:(一)型式:初期造型以博古圖、考古圖中所載鼎、彝、鬲、敦各形及金烏、兔、象、麒麟、鳳首、獅首等為主,計八十八種,間以柴、汝、官、哥、鈞、定窯器及仿唐天寶局及元人郭守敬造型如:鼓墩、朝冠、丹爐、金猊、素腹、天雞、台几、爐盤、金鶴、辟邪、百摺、橘囊等,計二十九種,合計一一七種。
第二次補鑄之造型則以簠、簋、壺、尊、俎豆、鹵簿、獻瓦、斝、鐘、金猊、竹節等式,豐富多彩。
(二)耳:有五十餘種,以衝天耳、橋耳、魚耳、索耳、螭耳、如意耳、環耳、連珠耳、戟耳、蚰龍耳、夔耳,象耳、鋬耳、椒圖耳、連環耳、飛鳳貼耳等。
(三)足:有四十多種,如:三足、四足、圈足、乳足、馬蹄足、象鼻足、鳳足、環足、戈足、花足、尖足、雲頭足、如意足、竹節足等。
(四)口:有十餘種,如:平口、侈口、反唇口、折唇口、捲邊口、花唇口等。
蒲松龄墓出土宣德炉浅说
蒲松龄墓出土宣德炉浅说1966 年,在蒲松龄墓葬中,出土了殉葬品铜香炉一件,后流落民间。
同年,由蒲松龄故居工作人员收回。
此炉高6 厘米,上口直径13 厘米。
外体铜锈斑斑,大敞口,双兽附耳,圈足,外形简练,制式古朴,品相完整。
外底正中有阳文“大明宣德年制”楷书六字款,故名宣德炉。
现存蒲松龄纪念馆(见图)。
蒲松龄先生一生简朴,仙去后殉葬品也很少,在这少得可怜的殉葬品中,为何却有焚香用的宣德炉?而这宣德炉又有何特别之处?笔者根据相关文献及考证做些浅说,权当引玉之砖。
一、宣德炉之源中华民族焚香的历史自战国时代即已开始,但专为焚香而用的器皿――香炉却迟至汉代才开始出现。
此后随着制香用香的日益广泛,香炉这一器物便广为流行,用途也不断拓展,从敬神礼佛、祭祀祖先必须的供奉器皿,慢慢地成为士绅贵族、文人雅士常备的焚香用器和收藏把玩之物。
明代以“孝”治天下,祭祀风气盛行,到了宣德年间,为了满足祭祀的需要,创造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极具时代特色的著名铜铸焚香炉一一宣德炉。
根据明崇祯八年(1635)刊印的,由刘侗、于弈正合著的《帝京景物略》和《宣炉汇释》两书的记载,明宣德三年,刚继位不久的明宣宗朱瞻基(1426-1435 在位)认为郊庙所用的香炉等王室祭器不合古式,命工部采用《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及内府所藏秦、汉以来炉、鼎、彝器样式,设计和监制香炉。
由于是皇帝钦定,举国之力、不惜成本,又加之使用了暹罗国(今泰国)进贡的“风磨铜”(一种合金铜),另加入金、银等几十种贵重金属,要一并经过十多次的精工冶炼。
铸成后的铜香炉,质地特别细腻,色泽晶莹而温润,古朴典雅,美丽异常,有一种从内里透出的奇光,给人一种不同凡器的感觉。
正如明朝万历年间大鉴赏家、画家汴子京所说“宣炉之妙,在宝色内涵珠光,外现澹澹穆穆”,为世人钟爱,成了当时举国闻名无可取代的“名牌产品”。
这批盖世绝伦的铜制香炉,就是成为后世传奇的“宣德炉”。
自宣德炉问世之后,由于器物确实精美,加之文人墨客的渲染,一时名声大噪。
宣德炉底款大全
宣德炉底款大全
宣德窑炉底款大全包括:1、“燕姿”:蝶翼拱卷一面,灰白玉山水
纹錦花叠積,中面炅然江河碧玉圖;2、“若耶紅”:臥龍蝶翼,樹石蟲
紋花錦,中面紅白花梅紋;3、“扶桑花”:中央綠苗紋,兩側扶桑花編織,花瓣錦繡,枝條蜿延;4、“彩鳳凰”:中央青苔斗花,兩面色彩斑
斕的鳳凰飛舞,充滿華麗;5、“祥雲龍”:玉山水紋,上掛祥雲龍拱卷,浩然正氣之氣息盎然;6、“千紗芳”:千紗芳菲紋格,梅花枝形拱卷,
色彩豐富,勾勒出自然之美;7、“一朵花”:玉山水紋花錦拱卷,畫面
中央錦裝一朵花卉,華麗別傢;8、“玉山水”:玉山水紋飄散,自然之
美蔚然成章,如春江油樹,芳菲不息。
流传于世的铜香炉私铸款113种款名
流传于世的铜香炉私铸款113种款名1、琴书侣。
即吴邦佐,是宣德铸炉时的工部吏臣。
后来自行开铸仿宣,落款有八字款、十六字款,亦有题为“琴书侣”三字款。
2、宣德五年吴邦佐造。
在这里没有称为臣,且是宣德五年,应是他私人铸造的,其实御制的宣炉是在宣德三年,以后年份均是私铸;3、宣德五年高氏监制;4、宣德年且闲主人监制;5、玉堂清玩。
“玉堂”相传为严东楼的字号,严东楼是严嵩之子所建;6、大明宣德年仲师记;7、树德堂;8、品竹斋;9、宝鼎;10、赏心;11、清玩;12、王旭;13、杲竹山房;14、乾清宫造(不是御制,或为宫中之人私铸);15、琴诗侣。
此款少见,后仿的琴书侣多见;16、正德年制;17、松月侣;18、杏朴斋清正主人;19、戊辰米山堂制;20、儆吾斋;21、珍赏;22、玉堂珍玩;23、月友琴居;24、飞云阁;25、登月;27、大明宣德五年监督工部官臣吴邦佐造;28、大明宣德六年工部尚书臣呈邦佐监造;29、工部员外臣李澄德监造;30、大明宣德五年监督工部官宦吴邦任造;吴邦佐误为吴邦任,这是清初一仿作款;31、宝云居;32、内用;33、其旋;34、阳春有脚;35、大清乾隆元年恭制;36、巴格仿宣;37、太极含元;38、大明正德年制(正德年没有御制,此款是官制,还是年份款不详);39、佃袅金猊弄水沉;40、明丁菊月闇生制;41、康熙辛亥庚生氏。
炉腹内底部施念峰制;42、康熙六十年制;43、明善堂冰玉主人制;44、大清乾隆年制;45 有琴居用;46、大明李大观制;47、万历乙卯洪羽仪监制;48、诸葛亮铸亮铸。
诸葛亮称为孔明,孔就是大,孔明也就是大明的意思,而“铸”与“朱”的音相近,亮就是名字,最后一个“铸”字,就是铸炉的意思,所以这几个字是暗示“大明朱亮铸”的款名;49、崇祯庚辰瑞图制于庆云斋中;50、少年一段风流事,尽在瑶琴不语中。
王旭;51、大明宣德四年,内神宫太监掌监事臣阮安督造;53、宝月居;54、冰释;55、芰霞珍玩;56、宣德五年君赐谨身阁大学士陈山;57、大清康熙年制;58、弘亭;59、水云居;60、子孙用之;61、子孙永保;62、乾隆年制;63、永世之宝;64、镇宅大吉;65、昌龙;66、琴书清玩。
明清时期铜香炉底款鉴赏
明清时期铜香炉底款鉴赏香炉的製作歷代香炉製作以金、银、铜、锡、陶、瓷、景泰蓝,乃至玉、石、竹、木等為最多,铜中又有青铜、白铜、黄铜之分,其中以汉的铜陶香炉、唐的鎏金鎏银香炉、宋的汝、官、哥、钧、定窑香炉,永乐及宣德的铜香炉為最有名,而宣德的製作,举全国之力,筹划周详,规模庞大,製作精美,為歷代之冠,今且以宣炉為例略述其梗概!(一)材料:使用暹罗国王刺迦满靄所贡之风磨铜,另备赤金、白银、红铜、锡、番磠砂(染硃砂斑用)、紫排石(染萄葡斑用)、紫矿石(染枣斑用)、臙脂石(染桑堪斑用)、安澜砂(磨光坯体用)、金丝矾(染蜡茶色用)、鸭嘴胆矾(染鸚羽绿脚地用)、晋矾(染谷色脚地用)、黄明矾(染蜡茶色脚地用)、白明矾(染各色脚地用)、寒水石(用法不详)、水银(鎏金、商金、鑠金用)、硃砂(染硃砂斑用)、石青(染石青斑用)、石绿(染石绿斑用)、铜录(染绿色脚地用)、古墨(作黑漆古、蟹壳青用)、黄丹(染铅古色脚地用)、硼砂(染水银古脚地用)、方解石(作各色脚地用)、白蜡(作发光顏色用)、黄蜡(作蜡模坯用)、无名异(作青磁色用)、血竭(作朱红斑色用)、赤石脂(作海棠红脚地用)、云南棋子(作瓷釉色用)、云南料石(作瓷釉色用)等三十二种。
(註:明.吴中〈宣德鼎彝谱〉卷二)(二)治炼:论者谓炉之美恶视铜质。
宣庙铸炉,时上问工以何法炼铜始精,工匠对以「六火,则现珠光宝色」,上為求其倍佳,而命炼十二火。
实则一般炼剑仅用七火已可纯青,此用十二火,据传每斤铜得其精者才四两(註:明.项子京〈宣炉博论〉)。
此外,淬炼后复用赤炭鎔条於钢铁筛格上,取其熔液极清先滴下者用以為炉,至於存格上者则以製作他器,此為宣德製炉之所以得名。
為了治炼,首批铸炉就用去燃料煤炭及大櫟炭各八万六千四百斤,磨光用杨木桴炭六百斤,光砂一千二百斤,大风箱二十具,大小铁罐二万餘个,技铸局工匠、火夫、风箱夫、磨光匠等一百三十四人,自六月开炉起铸至十一月止,用时约一五O天始就。
【铜香炉款识】清代铜香炉各种款识图
【铜⾹炉款识】清代铜⾹炉各种款识图核⼼内容:古代铜⾹炉与款识是中国明清时期铜制品中最重要的门类之⼀。
精⼼冶炼的铜⾹炉,造型古朴典雅,深受世⼈的重视。
以前是收藏市场冷门的铜⾹炉,近两年收藏价值逐渐凸显,部分制作精美的明清铜⾹炉价格⾜⾜翻了10倍。
下⽂为清代铜⾹炉各种款识图,⼤明宣德铜⾹炉,⼤明宣德铜⾹炉图⽚,清代铜⾹炉各种款识图介绍。
【古代铜⾹炉与款识】铜⾹炉都有哪些款识?⾹炉作为我国古代传统的实⽤器主要制作成和⽣活有关的器物样式。
直⾄汉代以后,⾹炉的造型逐渐丰富起来,出现了⿍式⾹炉、⿀式⾹炉、奁式⾹炉、鱼⽿⾹炉、三⾜⾹炉等多种样式。
宋代开始精美的⾹炉出现在帝王内庭,成为上层⼈⼠⾼雅的把玩之物。
⼀时间,炉⽂化成为⽂⼈雅⼠的⼀种时尚,置炉和赏炉成为⼀种⽂⼈品位的体现,其独特的⽂化特⾊使⾹炉成为当时代表新⽂化的典型器物,所以具有很⾼的艺术和收藏价值。
【铜⾹炉款识】清代铜⾹炉各种款识图:在实际古董鉴定收藏中,我们更多的是见到⼀些民国时期或者清代晚期的铜炉,在观察时,应该注意款识。
款识。
铜炉常见的款识,按照内容可以分为五种:第⼀种是宣德款。
主要的内容是明代宣德的庙号,计有“宣”、 “宣德”、‘宣德年”、 “宣德年制”、“⼤明宣德年”、 “⼤明宣德年制”,从⼀个字到六个字都有。
这些带有宣德的庙号款不⼀定是真正宣德炉的官款标识(也许有真的,但我们现在⽆从辨别)。
应属于“寄托款”⼀类。
宣德款铜⾹炉图⽚如下:第⼆种是年号款。
是实际制作的年号记录,⽐如有“⼤明正德年制”、“崇祯⾟未年制”、 “康熙六⼗年制”、 “⼤清乾隆年制”、“宣统年制”等。
与宣德款⼀样,这些款同样有后世寄托的可能,不能据此认定为铸炉时代。
年号款铜⾹炉图⽚如下:第三种是堂款。
带有堂款与名款的铜炉很明确属于私⼈铸炉。
⽐如“树德堂”、品⽵斋”、 “宝⽉居”、“啸冈”、 “红云⼭房”、“宝云居”等。
带有堂款的铜炉都是具有显赫的社会地位或殷实富庶的⼈家的定制品,如果不是赝品,那么这种铜炉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唯⼀性,传世数量极其稀少,也许仅有⼀两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代宣德三年三月,因見郊壇太廟內廷所陳設之鼎彝式樣鄙陋,遂以暹羅所貢的風磨銅仿造古式大量鑄作香爐,自上用以外,並頒賜各王府兩京文武衙門使用,第一次製作數量計一百一十七款,三千三百六十五件。
第二次於當年十一月間復應需要補鑄一萬五千六百八十四件,合計二萬零四十九件,件件著錄,是為有名的「宣德爐」。
宣德爐以其款式古雅、銅質精粹,百煉良金,寶色內涵、珠光外現、淡淡穆穆、玉毫金粟,隱躍膚理之間,若以冰消之晨,夜光晶瑩映徹,迴非他物可以比擬(註:明.項子京〈宣盧博論〉),因其質精物美,鑄造後仿鑄者眾,明末清初尤然。
清張潮在其〈宣爐歌註小引〉稱:「宣爐一種,則誠前無所師,後莫能繼,------所恨贗鼎紛陳,不可勝詰,非巨眼莫能辨之,良由愛之者多,則其值益貴,則贗者日繁」,所鑄銅爐盡以「大明宣德年製」銘款,蔚為香爐的另一番文化景觀。
宣德爐分廟堂之器與清玩之器兩大類,以方形及圓形為大宗,廟堂壯觀瞻,故尚大器如鼎彝之類,清玩以口徑三寸之乳爐為主,以便摩挲把玩。
今且就不同角度試看宣爐之特徵:(一)型式:初期造型以博古圖、考古圖中所載鼎、彝、鬲、敦各形及金烏、兔、象、麒麟、鳳首、獅首等為主,計八十八種,間以柴、汝、官、哥、鈞、定窯器及仿唐天寶局及元人郭守敬造型如:鼓墩、朝冠、丹爐、金猊、素腹、天雞、台几、爐盤、金鶴、辟邪、百摺、橘囊等,計二十九種,合計一一七種。
第二次補鑄之造型則以簠、簋、壺、尊、俎豆、鹵簿、獻瓦、斝、鐘、金猊、竹節等式,豐富多彩。
(二)耳:有五十餘種,以衝天耳、橋耳、魚耳、索耳、螭耳、如意耳、環耳、連珠耳、戟耳、蚰龍耳、夔耳,象耳、鋬耳、椒圖耳、連環耳、飛鳳貼耳等。
(三)足:有四十多種,如:三足、四足、圈足、乳足、馬蹄足、象鼻足、鳳足、環足、戈足、花足、尖足、雲頭足、如意足、竹節足等。
(四)口:有十餘種,如:平口、侈口、反唇口、折唇口、捲邊口、花唇口等。
(五)色:〈宣爐小誌〉稱:「煉爐者視爐之小大輕重,放火得法,其色或日漸以深,或日漸以淡,深有深妙、淡有淡妙。
」〈帝京景物略〉載宣爐色五等,為栗殼色(黑黃色)、茄皮色(紅紫色)、棠梨色(黃中間紅)、褐色(微黃而淨)、藏經紙色(淨極光如水者),尤以藏經紙色為最」,其餘有青錄、古銅、黃褐等多達六十餘種。
〈遵生八箋〉稱:「古銅以褐色為上,水銀黑漆鼎彝為次,青綠者又次之」,蓋宣廟喜仿褐色,故宣銅此色最多。
(六)飾:除銅自身紋飾外,以金、銀鑲嵌,或泥、或滲、或流。
紋飾有迴紋、雲紋、雷紋、百折紋、卦象紋、夔龍紋、雲雷紋、饕餮紋、蟠夔紋,垂花紋、蟠虬紋、蟬紋、萬壽紋、如意紋、螭首紋、錦邊紋等。
(七)款:〈遵生八箋〉謂:「其底識文用匾方印子,陽鑄大明宣德年製」真書,其書法自當時學士沈度之手,字劃完美,印地明晰。
此外有少數作「宣德」二字之篆文款,僅作「宣」之一字篆文款及「宣德年製」之四字篆文款者,尤其補鑄者或作「宣德年製」四字小楷,或作「大明宣德年製」六字楷書,或作「宣德」二字篆文,或作「宣德年製」四字篆書,或作「大明宣德年製」六字歐體長方款等,不一而足,於〈宣德彝器圖譜〉中均有詳細紀錄。
明清私款铜炉鉴赏据历史记载,宣德三年,皇帝下旨铸铜炉,合计一万八千余件,现竟然失落得几乎无迹可寻,就连台湾的故宫博物院,也仅收藏了四座。
其实,当时宣炉除了供御用外,也用来分赐给诸王、臣下及京内各郊祭坛,甚至于各地的闻名寺院,分布得非常广泛,然而在改朝换代之际,许多宣炉(包括后仿炉和私款炉),不但失散了,甚至于销毁,至今宣炉已成为可遇不可求的珍品,后仿炉、私款炉亦珍贵。
原因是宣炉在短短的四五百年间遭到了多种劫难。
一、崇祯铸钱崇祯是明朝最后一朝,内优外患,连年战争,国库空虚,崇祯曾将内府库藏的历代各种铜器,全数发给宝源局,拿去熔铸钱币,其中包括上古三代及宣德年间的铜器。
二、xx铸钱清代咸丰年,亦是内忧外患,连年战争,国库空虚,为了发行钱币,不惜把皇宫、内廷保存的各种铜器(包括皇室历代旧藏的铜炉、薰炉、铜龟鹤等)毁掉用以铸钱。
三、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做枪炮缺乏铜料,于是在我国各地搜集铜器,熔化后改做枪炮。
如北京大慧寺内正殿原有高达十几米的铜观音像,在民国时期被日本人毁掉,换成了木制观音像即是一例。
四、民间所藏铜炉的三次大劫难第一次是在1950~1953年抗美援朝时,战争需要大量的枪炮弹药,便发动民间收集“旧铜”,从各地所收集来的旧铜器中,自然有不少的铜炉。
第二次,1958年大跃进大炼钢铁时,全民征集铜铁,老百姓家里的铜器,如铜盆、铜锅、铜勺、铜炉等都贡献出来了。
第三次,是在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中,各种古旧铜器,包括铜炉,自然作为迷信品“破四旧”被收集到铜材厂熔掉。
虽然后来经文物部门拣选出不少,但已被熔化的自然也不在少数。
这是建国后三次铜炉大劫难。
五、销xx几十年来东西方的海外买家都大谈考古学,争相购买明清铜炉,然而有些人只会要求铜质精美,却不懂欣赏皮色的美丽,一些商人为了迎合买家,竟把旧炉磨成崭新的炉,破坏了不少好炉子。
六、敷色有些玩家专门讲究炉色的绚烂,于是一些商人又将色皮剥蚀晦暗的旧炉,重新敷上色皮,破坏了原炉的美。
七、凿底有些好炉,往往厚重,一些世俗的人怀疑是纯金铸造,就凿底部来化验,破坏了炉。
或有部分铜炉的炉身镀了数量相当可观的黄金,人为地“杀鸡取卵”。
正因为明清铜炉历史上经历诸多劫难,损失惨重,造成今日真宣德炉已成凤毛麟角,后仿炉和私款炉亦成为珍罕的历史文物。
二、明清私款铜炉鉴赏私款即指私家铸款,是当时官宦人家或富人自用的款识。
此种铜炉一般是孤品,亦有后仿。
流传于世的部分私款炉的款名有:1、琴书侣。
即吴邦佐,是宣德铸炉时的工部吏臣。
后来自行开铸仿宣,落款有八字款、十六字款,亦有题为“琴书侣”三字款。
2、宣德五年吴邦佐造。
在这里没有称为臣,且是宣德五年,应是他私人铸造的,其实御制的宣炉是在宣德三年,以后年份均是私铸;3、xx五年xx监制;4、xx年且闲主人监制;5、玉堂清玩。
“玉堂”相传为严东楼的字号,严东楼是严嵩之子所建;6、大明xx年仲师记;7、树德堂;8、品竹斋;9、xx;10、赏心;11、清玩;12、xx;13、xxxx房;14、乾清宫造(不是御制,或为宫中之人私铸);15、琴诗侣。
此款少见,后仿的琴书侣多见;16、正德年制;17、松月侣;18、杏xx清正主人;19、戊辰米山堂制;20、儆吾斋;21、珍赏;22、xx珍玩;23、月友琴居;24、飞云阁;25、登月;26、xx珍玩;27、大明宣德五年监督工部官臣吴邦佐造;28、大明宣德六年工部尚书臣呈邦佐监造;29、工部员外臣xx监造;30、大明宣德五年监督工部官宦吴邦任造;吴邦佐误为吴邦任,这是清初一仿作款;31、xx;32、内用;33、其旋;34、阳春有脚;35、大清xx元年恭制;36、巴格仿宣;37、xx含元;38、大明正德年制(正德年没有御制,此款是官制,还是年份款不详);39、佃袅金猊弄水沉;40、xx月闇生制;41、康熙辛亥庚生氏。
炉腹内底部施念峰制;42、康熙六十年制;43、明善堂xx主人制;44、大清xx年制;45有琴居用;46、大明xx大观制;47、万历乙卯xx监制;48、诸葛亮铸。
诸葛亮称为孔明,孔就是大,孔明也就是大明的意思,而“铸”与“朱”的音相近,亮就是名字,最后一个“铸”字,就是铸炉的意思,所以这几个字是暗示“大明朱亮铸”的款名;49、崇祯庚辰瑞图制于xx斋中;50、少年一段风流事,尽在瑶琴不语中。
王旭;51、大明宣德四年,内神宫太监掌监事臣阮安督造;52、物元清玩;53、xx;54、冰释;55、芰霞珍玩;56、xx五年君赐谨身阁大学士xx;57、大清康熙年制;58、xx;59、水云居;60、xx用之;61、xxxx;62、xx年制;63、永世之宝;64、镇宅xx;65、xx;66、琴书清玩。
炉颈上落款;67、云间xxxx制;68、xxxx制;69、xxxx房;70、崇祯八年制;71、大明崇祯年制;72、内坛郊社。
这是宫中道场旃坛所用的东西,应不属私款炉;73、xx记;74、大明隆庆年制;75、xx;76、啸园;77、xx藏;78、豕情家藏亘鼎;79、万年永宝;80、御玩;81、家藏珍宝;82、xx;83、xx赢家xx;85、神仙居;86、嘉靖;87、崇祯;88、花市敷制;89、永世xx;90、xxxx;91、xx清玩;92、xx嵨自藏;93、xx制;94、飞云所作;95、xx;96、施口古制;97、崇祯xx末年制;98、xxxx制;99、xx局制;100、为君寿;101、飞云居;102、大明xx制;103、xx;104、xx用第捌号;105、大清宣统年制;106、大明成化年制;107、宣统年制;108、壬午xx制;109、xxxx;110、xx;111、xx贰年xx羲叚修篁主人制;112、xx藏;113、xx。
2003年11月26日中国嘉德(北京)的俪松居长物——王世襄、袁荃猷珍宝拍卖专场内有私款炉15个,款名有:湛氏之炉,李曲江制、玉堂清玩、在公家藏、深柳书堂、莫臣氏、奕文氏、弟子刘起龙造、完初家藏、孟博氏道光丁末秋定府行恒堂造、崇祯壬午冬月青来监造、大清康熙年制燕台施氏精造、大清顺治辛丑邺中比丘超格虔供佛、奕出流芳。
铜炉体积太大不一定就好,因为用于庙宇神堂的大型铜炉往往制作粗糙,但用于文房的铜炉,由于文人专门订造,所以用料精,工艺好,大多是品位高的精、逸、妙、佳品,甚至是极品。
而私款铜炉大部分属于官宦世家或富贵人家的文房用具、府内祭器,是专门铸造,所以属孤品,后有喜欢其传世的款名,亦有后记,但不会批量生产,所以形制好、、铜质精、皮色佳、款字优的私款炉,其文物价值、艺术品位和市场价值极高。
2003年11月26日北京·中国嘉德王世襄、袁荃猷珍藏专场拍卖中,21个铜炉(其中15个是私款炉)拍出了一千多万的天价,其中一个拍出182.6万(包佣金),可见高品位的私款炉其文物、艺术、市场的价值可观。
国人在室内焚香自战国时代已开始,但专为焚香而设计的炉具却迟至汉代才出现。
汉代的香炉中最著名的是“博山炉”,多用青铜铸成,偶有陶器成品出现。
薰炉上有孔使香气发散,这熏香除秽的观念和炉器的形制,都是受了神仙方士等流行思想的影响。
到了魏晋玄风盛行后,士人们开始讲究姿仪,“薰衣剃面”成了士族优雅风仪的体现,于是香薰的样式更趋多样化,多由青磁烧制。
唐时佛教大盛,香具的形制自然更加繁多。
质地有铜制品、绞胎器甚至金银,到了明清,用铜制造的薰炉,更是出现不少。
11/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