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 教学设计 (公开课参赛一等奖)

合集下载

《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范文(通用2024)

《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范文(通用2024)

《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范文(通用2024)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教材《声声慢》进行教学,该词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表达了作者对往事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教学内容包括词的背景、词的朗读、词的意境、词的语言特点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背景,理解《声声慢》的写作背景。

2. 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声声慢》。

3. 分析《声声慢》的意象和意境,理解作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声声慢》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重点:朗读和背诵《声声慢》。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声声慢》、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宋代音乐,让学生感受宋代的文化氛围,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声声慢》。

2. 朗读:让学生朗读《声声慢》,注意朗读的语气和节奏,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情感。

3. 解析:分析《声声慢》的意象和意境,解释生僻词汇,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内容。

4. 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声声慢》的语言特点,分享自己的理解。

5. 背诵:让学生进行《声声慢》的背诵,巩固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声声慢》板书内容:意象、意境、语言特点七、作业设计:1. 请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

2. 《声声慢》的译文是什么?3. 请分析《声声慢》中的意象和意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朗读、解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了《声声慢》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但仍有部分学生对宋代文化背景的了解不足,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文化素养的培养。

拓展延伸:让学生深入了解李清照的其他作品,比较《声声慢》与其他作品的异同,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古诗词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教案内容细节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和难点解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材《声声慢》,该词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代表作。

李清照声声慢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李清照声声慢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李清照声声慢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其作品背景;2.掌握《声声慢》这首词的基本内容和词意;3.通过朗读、欣赏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修养;4.激发学生对古典词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声声慢》的情感表达;2.准确朗读《声声慢》。

三、教学难点:1.理解《声声慢》中的意境;2.通过适当的情感表达,演绎出《声声慢》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李清照的背景和她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步骤二:讲解词曲背景(10分钟)向学生介绍古代词的定义、特点和发展历程,以及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重点讲解宋代词的特点及李清照在宋代的地位与成就。

步骤三:朗读与解读(20分钟)1.教师首先朗读《声声慢》给学生听,并引导学生聆听词曲的音韵美和情感体验。

2.分析《声声慢》的词意,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3.逐句解读《声声慢》的意思,让学生掌握其中的词语和句子结构。

步骤四:欣赏名家演绎(10分钟)播放《声声慢》的多个版本的音频,让学生感受不同演唱者的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

步骤五:分组朗读(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学生朗读《声声慢》,其他同学进行评议。

步骤六:情感呈现(15分钟)让学生表演《声声慢》中的情感,例如伤感、思乡等,引导学生在情感表达中感受和理解李清照的创作意图。

步骤七:创作活动(20分钟)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创作一幅与《声声慢》相关的画作、诗词或者音乐作品。

五、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对《声声慢》的朗读、分析和情感表达等环节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指标包括正确理解诗词内容、准确朗读、情感表达的深度和是否能够进行创作等。

六、教学延伸:在词曲文学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立小组赛、诗歌朗诵会等形式,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和了解优秀的古代词曲作品,提升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鉴赏能力。

七、教学反思:《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这首词的教学,既能让学生了解李清照的作品,又能培养他们对词曲艺术的兴趣。

3《声声慢(寻寻觅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2

3《声声慢(寻寻觅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2

3《声声慢(寻寻觅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声声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结合时代背景,了解李清照生平,体悟她人生前后期的际遇以及由此引起的词作风格的变化,做到知人论世,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诵并背诵全词。

2.深入文本,抓住词作的词眼和重点意象具体分析,体会本词的情感基调和意境,感受词人内心的无限愁情与哀怨,掌握本词的艺术特色,提高审美和鉴赏诗词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抓住重点意象,把握诗歌情感基调和意境,走进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体验词人的愁情,感悟词作中“愁"的深刻意蕴和李清照孤高的灵魂。

2.难点:理清词作的写作脉络,掌握本词写作上的艺术特点,弄清本词写作的结构和手法,学习李清照是如何写“愁”的。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方法】诵读品悟法、情感体验法、合作探究法、对比鉴赏法【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音频、教学视频、图片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戏曲《声声慢》,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悲伤的气氛,让学生融入到词的意境当中。

二、知人论世李清照,婉约派的代表,号易安居士,诗词创作、诗词理论颇佳,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无忧少女时代——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非师从苏轼,著名经史学家,宜至礼部员外郎,母亲王氏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聪明伶俐,善于音律,能文善调。

《点绛[jiàng]唇·蹴[cù]罢秋千》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xiān]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chǎn]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早年作品,作于嫁给赵明诚前。

少女的天真情态,“嗅青梅”,以动作写心理,掩饰自己偷看。

“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

婚后幸福生活——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赵明诚为妻。

两人情趣相投,夫妻感情笃厚,赵热衷于金石的研究,李与其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家庭美满幸福。

3《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3《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3《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声声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

2、了解作品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过程与方法: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语言美,体会艺术表现力,掌握艺术手法。

态度、情感和价值观:1、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深刻领悟李清照的悲怀愁绪,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掌握文本思想。

2、培养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鉴赏词的意境美,感悟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

难点: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掌握艺术手法。

【教法设计】诵读感悟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教学手段及教学媒体的运用【学法指导】诵读法、小组合作讨论法、探究法意象意境感情读-----品-----悟【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想】首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学案的形式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了解创作背景,知人赏词,从而走进词人的情感世界。

其次,引导学生自己动脑鉴赏本词,培养自己独特、细腻的情感及审美体验。

通过物象、意象到意境,理解“一切景语皆情语",对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中的“情”“景"有全面的理解,探究体悟情思,陶冶自身情操。

再次就是要品味语言美,欣赏明畅错落和谐的韵律。

【学案设计】1、利用工具书,解决文字障碍,完成《名师伴你行》预习部分的内容。

2、课前搜集整理作者李清照的相关资料。

(知人论世)【教学过程】1、导入:欣赏《月满西楼》歌曲,欣赏歌曲可以拉近同李清照的距离。

这是李清照作词,苏越作曲,安雯演唱的一首流行歌曲。

可见她词的影响力之大,而更能够代表她"千古才、万古愁心"地位的作品应该是今天要学习的《声声慢》。

二、自由诵读,初步感知:留出几分钟的时间,可以尝试让同学们概括词写的内容。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情绪)时间:“雁过”,秋天南飞。

“晚来风急",傍晚。

李清照 声声慢 教学设计赛课一等奖

李清照  声声慢  教学设计赛课一等奖

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赛课一等奖李清照《声声慢》教学设计赛课一等奖一、引言李清照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女词人,她的作品以深情婉约、动人心弦而闻名于世。

其中,《声声慢》是她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次教学设计将以李清照的《声声慢》为主题,通过诗词的赏析与学生的互动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李清照的情感表达和词意内涵。

本设计获得了教学设计赛课一等奖,现将具体设计内容呈现如下。

二、课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背景和艺术特点;2.理解《声声慢》的意境和情感表达;3.学会欣赏并发表诗词的个人感想;4.培养学生欣赏和创作诗词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呈现一段描写自然景色的诗句,与学生共同欣赏并猜测是哪位诗人的作品,并展开互动讨论。

2.背景介绍(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文字简介,向学生介绍李清照的生平背景和艺术成就。

引导学生了解她的诗词作品多以抒发离别和爱情之苦为主题,情感真挚动人。

3.赏析《声声慢》(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共读《声声慢》,注重诗词的语音语调,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义,并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4.情感表达(15分钟)教师提供几个问题,引导学生就诗句中表达的情感展开讨论。

例如:a.诗中的慢是什么意思?作者想表达怎样的情感?b.你在诗中有感受到什么?c.诗中所表达的情感与你的生活有关吗?5.个人发表(10分钟)学生自由发表对《声声慢》的个人感想,鼓励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引导性问题,如:a.你有过类似的情感吗?b.你觉得李清照的词句与今天的年轻人还有联系吗?6.诗词创作(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诗词创作,可以提供一些词句或词调,帮助学生开展思路并鼓励创作。

学生可以选择抒发自己的情感和体验的主题,或者尝试模仿李清照的风格创作。

7.总结(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并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

强调李清照的作品给我们带来了怎样的情感触动,并鼓励学生将对诗词的喜爱和创作兴趣长久保持。

2024版《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范文(通用)

2024版《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范文(通用)

01课程介绍与目标Chapter《声声慢》背景及作者简介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教学目标与要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词意和作者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方法与手段朗读法讨论法分析法多媒体辅助02文本解读与赏析Chapter文本结构及写作特点结构分析写作特点意象描绘与审美体验意象描绘审美体验情感表达及主题思想情感表达李清照在《声声慢》中表达了自己在国破家亡、夫死孀居的境遇下,内心深处的孤独、苦闷和无尽的哀愁。

全词情感真挚、深沉,读来令人动容。

主题思想本词的主题思想是孤独与哀愁。

词人通过对自身境遇的描写和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在孤独中苦苦挣扎、无法摆脱的情感状态。

同时,词中也透露出词人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命运的无奈与感伤。

03知识拓展与延伸Chapter相关文化背景介绍古代文学背景作者生平及时代背景类似作品比较分析与其他婉约派词作比较与豪放派词作对比现代汉语运用能力提升词汇积累与运用《声声慢》中运用了大量生动、形象的词汇来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

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词汇,可以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增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尝试运用这些词汇进行创作,培养他们的写作兴趣和能力。

句式分析与仿写该词中运用了多种句式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如长句、短句、倒装句等。

通过分析这些句式的结构和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句子的含义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句式仿写练习,提高他们的句子组织能力和写作水平。

04互动环节与课堂实践Chapter分组讨论小组内角色分配分享感受030201小组讨论与分享角色扮演或朗诵表演角色扮演朗诵表演配乐朗诵创意写作或改编尝试创意写作以《声声慢》为灵感来源,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写作,培养学生的文学创作能力。

改编尝试鼓励学生将《声声慢》改编成其他艺术形式,如绘画、舞蹈、戏剧等,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分享交流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创意作品,互相交流学习,提升艺术鉴赏能力。

《声声慢》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声声慢》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声声慢》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声声慢》这首古诗的背景和作者;2. 学习并理解《声声慢》的意境和情感表达;3. 分析诗歌的词句用法,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4.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朗读和演绎表达诗歌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声声慢》古诗的背景和作者介绍;2. 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3. 诗歌的词句用法分析;4. 诗歌的朗读和演绎。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观看音乐视频《声声慢》引入课堂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背景介绍:给学生简要介绍《声声慢》这首古诗的背景和作者。

说明该诗是唐代诗人李清照创作的,描述了诗人因思念丈夫而低落的心情。

3. 诗歌鉴赏:引导学生阅读《声声慢》,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通过分析诗歌中的描写手法、词句运用等,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

4. 词句用法分析:选取几个关键词或句子,带领学生分析其中的词句用法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仗等。

让学生在分析过程中体会诗歌的美感和艺术性。

5. 朗读和演绎: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帮助他们感受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进行演绎表达,可能包括配上音乐、舞蹈等形式。

6. 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进行诗歌的讨论,开展提问环节,例如:你觉得诗人通过《声声慢》表达了什么情感?你有没有类似的情感体验?7. 总结和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诗歌鉴赏的重点和技巧。

四、教学资源:1. 《声声慢》音乐视频;2. 课堂讲义或复印件,包括《声声慢》古诗的全文和相关解析。

五、教学评估:1. 课堂笔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记录和总结;2. 朗读和演绎表达:学生的朗读和演绎技巧;3. 参与度和表达能力:学生在讨论和互动环节中的积极程度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延伸:1. 继续学习李清照的其他作品,并进行诗歌鉴赏;2. 综合其他艺术形式,如绘画、书法等,以《声声慢》为题材进行创作。

七、教学反思:通过这样一节以中国古诗为主题的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文学、诗歌的兴趣,提高文字艺术欣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3《声声慢(寻寻觅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3《声声慢(寻寻觅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3《声声慢(寻寻觅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声声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通过“酒"、“秋风”等常用意象,体会词人抒发的情感。

2.领悟词中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写一写自己现在的学习生活。

3.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教学重难点:1. 通过“酒"、“秋风”等常用意象,体会词人抒发的情感。

2.领悟词中借景抒情的表达方法,写一写自己现在的学习生活。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唤起阅读的欲望揭示课题:①今天我们来学习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晚年词作。

(展示课题)②这首词和李清照前期的词情感上有什么不同?(从李清照的人生经历切入把握)③词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二、知人论世1.全班交流课前收集的李清照的相关信息。

2.教师总结,出示展示:李清照简介(前期)李清照出身名门世家,父亲李格飞师从苏轼,著名经史学家;母亲王氏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能诗能文;李清照从小耳濡目染,也聪明伶俐,善于音律,能诗作词。

18岁嫁给门当户对的太学士赵明诚为妻。

两人情趣相投,你吟诗来我作对。

赵明诚还热衷于金石的研究,李清照还与其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夫妻感情笃厚,家庭美满幸福。

(后期)1125年金入侵宋朝,两年后(1127年)北宋灭亡。

从此,李清照的个人命运也随着国家命运的改变而改变。

李清照一家被迫南迁避难,两年后(1129年),其夫赵明诚在去赴官的途中不幸染病身亡,留下李清照孤苦伶仃一个人,此后生活一直不如意,经历了珍藏多年的金石书画丢失事件、再婚离婚等不幸的遭遇。

中晚年的李清照尝尽了颠沛流离之苦、亡夫之痛和亡国之恨。

李清照的词前期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后期的词一改其前期清新明快的词风而充满了哀婉凄凉,多写其悼亡之悲、故国之思和亡国之痛。

三、初读,理清思路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有感情的诵读,要求(展示出来):①有感情的诵读,初步体会词人在词中的感情。

(用一个字概括)②结合预习情况,快速把握词人借哪些意象抒发情感?2.分组交流(展示“愁"及意象)词人在词中的感情:“愁”选取的典型意象酒秋风雁黄花雨梧桐四、再次诵读,赏析诗句。

2024精选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2024精选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2024精选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声声慢》。

本诗是唐代诗人李清照的名作,全诗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声声慢》;2. 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3. 学习古诗的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声声慢》;理解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难点:学习古诗的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教师通过播放秋天的景象图片和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 诗歌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声声慢》,指导学生正确停顿和语气。

3. 诗歌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文内容,解释生词和短语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诗文。

4. 情感体会: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思考,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美。

5. 写作技巧讲解:教师讲解古诗的写作技巧,如平仄、对仗、意象等,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美。

6.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练习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创作自己的小诗。

六、板书设计:《声声慢》李清照秋天景象怀念美好时光无奈现实生活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声声慢》;2.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诗文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3. 请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创作自己的小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重点和难点。

同时,教师还可以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阅读李清照的其他诗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诗歌朗读:1. 朗读速度:教师需要控制好朗读的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以确保学生能够跟上并理解诗歌的内容。

2. 停顿与语气:教师需要根据诗歌的节奏和意义,适当地停顿和调整语气,以突出诗歌的重点和情感。

2023年声声慢 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精选八篇)

2023年声声慢 教学设计 《声声慢》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精选八篇)

声声慢教学设计《声声慢》教学设计全国一等奖篇一1、深入研读诗歌,抓住意境,体验情感,渗透对学生诗歌诵读的指导。

2、了解词人的人生际遇对其词作风格的影响,体会其前后期作品的别样愁情。

3、让学生由词及人,突破文本的显性层面,进入到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

诵读品悟情感体验探究学习对比阅读教学一课时一、导入说到李清照,我们并不陌生,在初中我们就学过她的《醉花阴》。

写的是重阳节,赵明诚在外地不能与她团聚,李清照借秋风黄花来表现彻骨的爱恋。

大家还能背这首词吗?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二、鉴赏《声声慢》1、解题慢:2、自由读词。

思考: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词当然也有词眼,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愁)看来李清照是个多愁善感的词人,今天我们就抓住这个“愁”字,以“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这幅对联为线索,在这个“愁”字上做文章,看看李清照在《声声慢》中怎样入愁,缘愁选了哪些景,为何而生愁?(一)怎样入愁(叠词运用,音韵和谐,悲苦愁绝。

)(1)提问学生:你能找出定下全词愁调的句子吗?“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寻寻觅觅(动作恍惚):你觉得李清照在寻觅什么?李清照当时的境况怎样?(老师明确:当时的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她可能在寻觅往日欢笑的岁月,流亡前的太平生活,丈夫在世时的爱情,还可能是其它心爱之物,但却又不知道该到哪里去找。

应该读出一种缓慢、迷茫、若有所失的感觉。

)冷冷清清(环境冷清):她寻找到那些曾经失去的欢笑岁月了吗?(老师明确:寻觅的结果不但没有寻回失去的东西,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在这冷清的环境中更生一种凄凉、惨淡、悲戚。

处境的冷清更衬托出人心境的清冷,应是轻读、降调。

)凄凄惨惨戚戚(心理悲伤):最后诗人的心理感受怎样?(老师明确:这里是写诗人的心理感受沉痛、凄厉。

应该读的一字一顿,字字泣血)开头这句词定下了全诗悲苦愁绝的基调。

李清照《声声慢》获奖教学设计范文(精选8篇)

李清照《声声慢》获奖教学设计范文(精选8篇)

李清照《声声慢》获奖教学设计李清照《声声慢》获奖教学设计范文(精选8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李清照《声声慢》获奖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李清照《声声慢》获奖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了解李清照及婉约派2、朗读3、理解该词,体验情感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本词体验情感品味语言教学过程预设:导入:人字是一个象形字,演变到今天,你们猜想为什么会上尖下大?(学生言说)其实对人的认识,古人达到很深的高度,老子有过“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的认识;《易经》把“三才”作为其结构的框架,而“三才”就是指天地人。

人处于天地之间,与天地息息相关。

现在我们要从课文读一个活在北宋南宋之间的李清照,该如何解读?(学生言说)(教师总结)我们就围绕“天、地、人”三个字学习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慢词《声声慢》。

感受思悟体验:一、读“天”1、朗读词2、寻找与“天”有关的内容。

乍暖还寒时候黄昏秋天(黄花)晚||风细雨3、学生活动,交流4、教师指导,共同明确二、读“地”风急满地黄花堆积梧桐更兼细雨雁 ||窗儿三、读“人”1、人的活动寻寻觅觅三杯两盏淡酒有谁堪摘守着窗儿2、人的所感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最难将息怎敌正伤心独怎一个愁字了得3、人的性别、身份、经历?联系背景资料四:想象体验情境五、把握主旨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凝集心头,无法排遣,和着血泪写下的千古绝唱六、品味语言:1、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触景生情)2、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移情入景)3、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寓情于景)参考:用酒消愁是不顶事的,只能更增愁苦。

“雁过也"三句,是说南来秋雁飞过的时候,正好托它带信,可是丈夫已死,这信寄给谁?想想只有"伤心”。

声声慢教学设计附设计意图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声声慢教学设计附设计意图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声声慢教学设计附设计意图一. 设计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慢节奏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专注力。

二. 教学内容本教学设计以音乐欣赏为主要内容,通过听觉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想象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三.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引入一首具有慢节奏的音乐,让学生静心倾听,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2. 听觉体验分析所播放的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等元素,让学生用自己的言语表达对音乐的感受。

3. 音乐欣赏选取一段慢节奏的音乐,引导学生仔细聆听,感受其中的情感变化,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元素。

4. 创作实践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到的音乐知识和技巧,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可以是一段简短的旋律、也可以是一首完整的歌曲。

5. 表演展示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通过表演来分享自己的音乐成果,并接受同学们的评价和建议。

四. 教学手段本教学设计采用多种手段和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 听力训练:通过听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的聆听能力和感知音乐的能力。

2. 集体讨论: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展开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表达能力。

3. 创作实践:通过创作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4. 表演展示:通过展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五. 设计意图1. 培养学生的聆听能力:通过慢节奏的音乐欣赏,让学生有更长的时间来聆听和感受音乐中的细微变化,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2. 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慢节奏的音乐容易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问题引导和创作实践,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表演展示环节,让学生有机会与同学们进行互动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六.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听课表现、听课笔记和作品等,评价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表现。

四《声声慢(寻寻觅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下册

四《声声慢(寻寻觅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下册

四《声声慢(寻寻觅觅)》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中职语文高教版(2023-2024)基础模块下册与君同销万古愁——《声声慢》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 通过诵读,初步感受词作浓浓的愁情;2. 品味词中的典型意象,初步把握景情关系,深入理解诗人内心之愁;3. 体察诗人的生命感悟,培养学生直面忧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雁"黄花”“梧桐细雨"等典型意象,感受词作凄凉的意境,从而能理解诗人之愁。

教学难点:通过对本词诗情的理解,能结合自身经历,获得人生感悟和社会思考。

教学方法:探究法互动法教学过程:情境导入:“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一个女子,一生清凉。

她把所有伤感、悲苦融进了动人的诗篇。

今天,我们再次走进她晚年的词作《声声慢》,斟一杯淡酒,与君同销万古愁。

一.自学环节(10分钟)-----“读"愁1. 请学生齐读全词。

提问:同学们从这首词中读出了怎样的感情基调?(学生自主回答)(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过渡语:叶嘉莹先生说:“吟诵是靠声音来传情的,声音能给人一种直接的感动的力量。

”诗歌贵在诵读,非读不解其味。

2. 请一位同学有感情地来诵读全词,试着读出词中的“愁"味。

(请学生展示读,并作点评)过渡语:跨越千年,我们再读《声声慢》依然能感受到李清照晚年心中深重的愁情。

下面让我们以诗为媒来看看李清照晚年到底为何而愁?3. 自主赏析词作(勾画批注法):结合写作背景,说一说你从中读出了诗人内心哪些的愁情?(补充写作背景,学生各抒己见)预设答案:漂泊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衰老之叹二.精讲环节(15分钟)-----“析”愁过渡语:词人李清照尝尽人生酸甜苦辣、历经人生悲欢离合,她把内心的愁情都融入到词作之中。

本词仅着一愁字,却字字写愁,声声含愁。

这也正体现了李清照词作的婉约之美。

精讲内容:欣赏李清照词的婉约之美思考:1.何为婉约?(学生先答,教师后讲)婉约,委婉含蓄,曲折隐约。

《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范文(通用6篇)

《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范文(通用6篇)

《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范文(通用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篇11教学目标1.了解词人的生平及作品风格﹙知人论世﹚。

2.结合词句,从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方面解读词人愁情。

3.探寻词人苦闷、复杂的精神世界,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4.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经验。

2重点难点鉴赏词的意境美,感悟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

3教学方法朗读法、点拨讨论法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愁,仕途失意壮志难酬,两地相思离愁别绪,愁是我国古代文化风景中凄凉的一角。

李煜的愁是“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贺铸的愁是“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崔莺莺的愁是“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那么,作为词坛愁将的李清照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她的词——《声声慢》。

二、新课学习:1、作家作品简介。

——明确:时代背景,突出“国破家亡夫死”这一悲惨命运。

2、学生朗读。

3、教师范读。

4、疏通词意。

5、把握词眼。

﹙古诗词十分重视字句的锤炼,常有“诗眼” “词眼”之说。

“眼”传神之所,“词眼”是最能体现作者内心情感的字、词或句子,请找出本词的“词眼”。

﹚——明确:词眼是:“愁”———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活动2【讲授】品味语言(1)词中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明确: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后人评价“自然贴切”,“无斧凿痕”,简直成了她个人的专有品牌,彪炳于文学史,空前绝后,没有任何人敢于企及”﹚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开头七组叠字是怎样从多角度抒写愁情的?从人物描写的角度感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意蕴。

——明确:﹙希望找到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结果不但无获,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反而感到凄凉忧戚。

2024年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2024年声声慢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与同行交流经验,分享教学资源
加入教师社群或论坛,与来自 全国各地的教师交流教学心得
和经验。
定期参加学校或学区组织的 教师交流活动,分享自己的
教学资源和课堂实践。
主动寻求与优秀教师的合作机 会,共同开展教学研究和实践
探索。
THANKS
感谢观看
设定合理的作业提交时间,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完成作业,同时避免拖延和敷衍了事的情况 发生。
强调作业的重要性,提醒学生认真对待作业,按时提交,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责任感。
及时批改作业,给予针对性建议
在学生提交作业后,及时进行批改,确保学生能够及 时了解到自己的作业情况和成绩。
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给予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建议 和指导,帮助学生认清自己的不足和进步方向。
布置相关作业,包括背诵诗歌、 完成练习题等,巩固所学知识。
06
教学评价与反馈
设计有效的课堂评价策略
确定评价目标
01
明确评价学生哪些方面的表现,如知识掌握、思维能力、情感
态度等。
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
02
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适当的评价方式,如测试、作业、
小组讨论、口头表达等。
设计评价工具
03
制定评价量表、评分细则等,确保评价过程客观、公正、有效。
讲授新课:讲解知识点,引导思考
01
02
03
04
介绍作者及时代背景, 帮助学生理解诗歌背景。
讲解诗歌中的意象、修 辞手法等知识点。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主 题、情感及表达方式。
通过示范朗读,指导学 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 和技巧。
巩固练习:分组讨论,加深理解
01
02
03
04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首与本 课相似的诗歌进行赏析。

声声慢教学设计赛课一等奖

声声慢教学设计赛课一等奖

声声慢教学设计赛课一等奖《声声慢教学设计赛课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1篇声声慢教学设计赛课一等奖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品读意象,把握作者情感。

2.技能目标:深入解析词人愁绪的丰富内涵。

3.情感目标:体会词人的人生际遇对其作品的影响。

教学重点品读意象,把握作者情感;解析词人愁绪的丰富内涵。

教学难点体会词人的人生际遇对其作品的影响。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写出来李清照青春年少时欢愉自得的好心情;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是她后期创作的蕴含了深广愁思的作品。

今天就来学习她凝结了万般愁情,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声声慢》。

二、走近词人李清照,(1084---约1151),字漱玉,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留有作品集《漱玉词》。

宋代婉约派词人的代表之一。

少年历经繁华,中年饱经离乱,晚年漂泊孤苦。

(课件展示)三、整体感知1有感情地朗读。

找同学朗读,同学点评、讨论,师补充朗读需注意的问题(准确,语速,语调,情感)。

找同学再读,播放音乐。

(播放背景音乐)学生有感情地自由诵读。

2.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课件展示问题)明确: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板书:愁。

)次第:光景,状况。

“这”指代什么?这:“乍暖还寒、晚来风急、旧时雁过、满地黄花、梧桐秋雨”等情景。

四、文本探究1.初读,赏愁景(课件展示问题)(默读词作)思考:词人描绘了哪几幅画面,找出画面中的意象,进一步分析这些画面或意象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愁绪的?(注意画面内容,景物特点,营造出的氛围)淡酒: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

晚风:渲染愁情,环境凄清,衬托心境凄凉。

过雁:视觉,听觉。

物是人非,怀乡怀人。

黄花:喻词人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

梧桐细雨:视听结合的画面,是一种悲怆凄婉的寄寓。

雨滴敲碎人心,衬托环境之静。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大唐天子失去爱妃后失魂落魄的状态)词中的意象营造出了怎样的氛围?(冷清、凄苦、哀愁,此景在这种氛围之下,作者的愁苦确实浓得无化解。

声声慢教案一等奖

声声慢教案一等奖

声声慢教案一等奖这是声声慢教案一等奖,是优秀的语文必修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声声慢教案一等奖第1篇教学目标:1、了解词人2、理解文中的情感和艺术特色3、背诵全词教学重点难点1、词中出现的意象及其体现的情感2、背诵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

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

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词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

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

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

全词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

一、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历城(济南市)人。

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自幼受文学艺术熏陶。

十八岁适金石家赵明诚,夫妇感情甚笃,家庭生活平静美满,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靖康之难后,经历了离乱,丈夫赵明诚病逝,本人颠沛流离于江浙皖赣一带,流落异地,无依无靠,在孤寂凄苦中度过了晚年。

李清照是诗、词、散文都有成就的作家,而以词的成就最高。

前期词多写闺情相思、悠闲生活,后期词融入家国之恨与身世之感,情调感伤,风格顿变。

她兼擅令慢,每能创意出奇,以经过提炼的口语表达其独特真切的感受,语言清丽,形成辛弃疾所称道的“易安体”。

此外,她的词在艺术上具有独创性;善于以新颖的形象抒发情感,语言清新明快,流转如珠。

不依傍古人,自出机杼。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并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二、解题词牌三、整体感知(1)教师朗诵,初步感知词人情感。

(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初步体会词的意境。

(3)这首词的主旨是哪一句?四、具体分析㈠导入思考:这首词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逝在任上,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

《声声慢》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声声慢》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声声慢》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的:知识目标:体会词人的愁情,不是闲愁,那又来自何处?(了解作者了解历史)能力目标:如何营造的这种愁情,也就是说我们是如何感知到词人的忧愁的。

学会如何将自己的感情传达出去。

(意象的运用,意境的表现)情感目标:品读作品,品味别人的情感,愁的丰富内涵(感受词的意境)教学重点:理解这首词的含义,并品位它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体会李清照这首词所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以及它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赏析诵读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中国的词坛上,有一位才情出众的女词人,她的词作哀婉凄,美打动了无数后人,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婉约词中的杰作《声声慢》。

二、李清照的生平简介李清照的生活和创作以宋室南迁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出身于书香门第之家,父亲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母亲知书达理、温婉贤惠。

18岁嫁与金石考据专家赵明诚,夫妻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诗词唱和,生活美满和谐。

前期以抒发对爱情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为主,写得曲折,含蓄,韵味深长,形象鲜明.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句清新别致;<<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则通过对相思之情的描写,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

后期:金兵入侵,宋朝南迁,李清照逃往南方,不久,赵明诚染病身亡。

她四处流亡,曾被人诬陷通敌。

再后来,赵明诚生前搜集的金石古玩大部分丢失,她的境况也变得越来越艰难。

后期的词和前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使她精神痛苦,所以词风也充满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感怀旧,悼亡之情.《声声慢》是作者后期作品。

三、分析释疑1、齐读全诗,思考,这首词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一种深深的愁思2、词人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抒发出这种感情的?明确:采用直接抒情和借景抒情相结合的方式。

3、能不能从词中找出直接抒情的句子?明确: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声声慢 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声声慢 教案

声声慢 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声声慢 教案

声声慢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声声慢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声声慢》的创作背景,深入领会李清照的生平经历与创作情感。

2.分析《声声慢》的意象、意境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诗歌理解作者情感,提升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分析《声声慢》中的意象、意境和修辞手法。

2.难点:理解李清照的创作情感,体会其在诗中的表达。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李清照生平介绍、诗歌背景资料。

2.学生准备:预习《声声慢》,了解李清照生平。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李清照生平,引导学生关注其创作背景。

2.提问:同学们,你们对李清照有哪些了解?她的创作有哪些特点?(二)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声声慢》,理解诗歌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和修辞手法。

(三)课堂讲解1.讲解《声声慢》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情感内涵。

2.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等,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

3.讲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拟人、对偶等,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四)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声声慢》中的哪个意象或修辞手法最为突出?2.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五)诗歌鉴赏1.学生齐读《声声慢》,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教师讲解诗歌的韵律特点,如平仄、押韵等。

3.学生尝试背诵诗歌,体会其韵律美。

(六)作业布置1.根据课堂讲解,完成《声声慢》的课后练习。

2.深入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选择一首李清照的其他诗词进行鉴赏。

五、教学反思2.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声声慢》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3.学生对李清照生平和创作的了解。

教学实录:(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古典诗词《声声慢》,这首诗的作者是我国宋代著名女诗人李清照。

你们对李清照有哪些了解呢?生1:李清照是宋代的女诗人,她的诗词很有感情。

《声声慢》教案一等奖

《声声慢》教案一等奖

《声声慢》教案一等奖•相关推荐《声声慢》教案一等奖(精选10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声声慢》教案一等奖,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声慢》教案一等奖篇1教学目的1.理解词上下阙的含义2.理解李清照在词中的表达出的“愁”教学重点李清照此词表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教学难点同上【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方法】赏析、诵读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背景导读】《声声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

靖康之难以后,词人的丈夫已故,他们精心收集的金石书画,都已散失。

词人飘泊江南,由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的寡妇。

国破家亡,引起的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这位女词人的心里点燃了爱国思想的火花。

这是女词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里的生活感受,一行行写的都是冷冷清清的秋景,一行行反映的都是孤独凄凉的境况。

全词所写,不外一个“愁”字,但与她南渡以前所写的“愁”相比,有了全新的内容,感情更深沉也更博大。

【全词赏析】一、作者简介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

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

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

”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

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

但作为一个才华出众、情感丰富的女子难免对人生抱有更多的理想主义的态度,所以尽管生活是满足的,李清照也常常会感到一种惆怅。

这种惆怅是来自社会对女子的压抑还是由于她对生活有着更高的追求不能实现,就不得而知。

只是这种惆怅常常出现她前期的词中,与温馨、喜悦相互交织。

她的两首《如梦令》似乎正好反映出这种复杂的情感: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断肠一曲愁千缕
——《声声慢》教学设计
新郑二中语文组王春辉 2015年4月15日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知人论世,解读李清照之“愁”。

2、品读语言,探究相关意象的内涵,掌握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

重点难点:能抓住词中主要意象来品读愁情;
学习方法:诵读品悟法合作探究法
学习工具:教学机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欣赏《月满西楼》歌曲,欣赏歌曲可以拉近同李清照的距离。

二、回顾旧知:
请同学自己介绍李清照及其作品,老师可以稍作补充。

三、初品诗情
(一)1、学生齐读词文
2、学生自由朗读
3、请一位女生朗诵。

(二)思考:1. 这首词的词眼是哪个字?
明确:愁
2、作者为什么这么“愁”?请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及写作背景来说。

明确:丧夫之痛、孀居之悲、颠沛之苦、故国之思、亡国之恨
四、细品词境
(一)、词人是如何抒发愁情的?
明确: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意象)
(二)、直接抒情的句子有哪些?
明确: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开篇)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结尾)
赏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1.细品七组叠词的意味:多角度写愁
寻寻觅觅——(动作)若有所失寻觅无果
冷冷清清——(环境、心境)冷清凄冷
凄凄惨惨戚戚——(感受)沉痛凄厉
2.叠词作用:
(1)形式上,富有音乐美、音韵美,增强感情。

(2)内容上,奠定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

3.扩展:叠词在文学作品的魅力
(三)鉴赏主要意象(方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
1.找出词中的六个主要意象:淡酒晚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
2.学生分组探讨指定的一个意象,思考这些意象是怎样表现愁情的?
3.学生组长收集整理本组意见,做总结汇报:
淡酒:(1)淡酒:并非酒太淡,而是愁太浓,酒力压不住心愁。

(2)含义:是“愁”的象征
晚风:(1)渲染愁情,环境的寒衬托内心的冷,写出词人独居生活的凄惨;
(2)含义:秋风渲染愁情。

过雁:(1)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悲痛和对丈夫的悼念。

(2)含义:“雁”有离愁的象征
黄花:(1)喻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
(2)含义::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梧桐:(1)一种悲怆凄婉的寄寓,一种凄凉悲伤的象征
(2)含义: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
细雨:(1)雨滴梧桐,却敲碎人心。

(2)含义: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4.以上这些意象,营造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明确:营造凄婉愁苦哀怨的气氛,传递出孤寂愁苦绝望的心情。

五、拓展提升
1、比较《醉花阴》和《声声慢》的异同
明确:相同点:“愁”;不同点:愁的内涵、程度不同。

六、小结:
掌握鉴赏词的基本方法:
(1)直接抒情(找词眼,明词情)
(2)间接抒情(找意象,悟词意)
(3)联系词人生平和写作背景
(4)多读、经常读、反复读
七、布置作业
愁是东去的流水,丝丝缕缕,绵延不绝。

愁是,,。

愁是,,。

附:板书设计:
《声声慢》
李清照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淡酒晚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