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乡土地理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潮汕民居建筑
——忆童年中的四点金
作为一名潮汕人,我的童年就是在传统民居建筑四点金中度过的。潮汕民居以传统的三合院,四合院为基本布局,最基本形式有俗称“下山虎”和“四点金”。规模较小的城镇平民居住建筑有布局狭长的“竹竿厝”。大型民居以“四点金”为基础横向或纵向扩大规模,称“三厅串”,“八厅相向”,“四马拖车”,“白风朝阳”。其外部轮廓则保留十分规整的正方形或长方形。
而“四点金”是潮汕地区特有的民居建筑,格局类似和北京四合院。有前厅,两边有前房,中间有个空旷的天井。大厅是祭祖的地方,两边的“大房”是长辈居住的卧室,门厅两侧的“下房”是晚辈的居室,天井左右有回廊的南北厅,有的还有两件小房,作厨房或柴草房,又称“格仔”。“格仔”的设计可象征多子多福。“四点金”的建筑艺术:建筑构造方式是中轴线金字的房间压角。“四点金”因其四角上各有一间其形如“金”字的房间压角而得名。形体庄重。“四点金”的家主格局和“风水学”中“山坳环抱”的风水美格是同构的。方正对称的格局,这样的格局正符合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审美要求,即对称方正之美。无论内或外,通常最单的体量或空间最吸引人,但是这些熟悉的基本形之外还有更多,更神奇的东西……或许我们见过这些形,而它们之所以具有极大的魔力,正因为它们的特殊. “四点金”真是传承了这种方形之美,简单之美也是特殊之美。
所以,就是在这样具有潮汕民居特色代表中,我度过了我愉快的童年,记得四点金老家是在我有记忆以来的第二个家,住了有六年的时间。那会搬进去时,刚好是我升上小学一年级。但是那会这样的一座四点金已经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不同,不再像传统那样住着同一家人。天井中间已经被筑了一道小墙壁,大概一米一二高的样子,把四点金分成了两半;而大厅也被隔成两半。就这样,一座四点金为四户人家所有,分别是:北回廊的北厅和北“大房”,加上大厅的一半为我邻居所住,南“大房”和大厅的另一半为我家所住,南回廊的南厅为第三人家的女儿卧室,门厅两侧的小房则为第四户邻居所有。
那时候,虽然房子小了点,但是大家左邻右舍,出入见面都热情打招呼,平时有点啥都分着一起吃,感情好的跟一家人似的。而天井就成为我们的茶余饭后的休闲场所,首先是我们四个小孩子的小天堂,做游戏,玩泥巴,体育运动各种活动不在话下;然后就是邻居佘伯伯的花草世界,各种好看的稀奇的名贵的赏心悦目的花花草草都为我们这个万能的小天井增添一份雅致气息;当然它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功能是我们这边当地祭神之举“拜老爷”的天然场所,尤其是八月十五之际,几家人围在一起“拜老爷”、赏月、泡功夫茶、聊天……其乐融融。后来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将我们那片土地开发建商品房,现在我们都住上了漂亮的商品房,可惜却再也没有那时的乐趣了。
说到四点金,必须想到与其息息相关的“四马拖车”。“四马拖车”的格局就像一驾由四匹马拉着的车子,也称“三落二火巷一后包”,
是“四点金”的复杂化。在潮汕当地居民不直接称其“四马拖车”。因为这些房子一般规模都非常的大,故我们本地多称其为“大厝”。厝在潮汕方言中的意思是指房子,“大厝”则指的是大房子。因为“四马拖车”的规模十分大,只有旧时的权贵显达才能住得起和建得起这样的大房子,一般的普通家庭建不起也不需要如此之大的房子居住。所以,现在存留下来的“四马拖车”数量十分之少。在现在的惠安县城古民居中就还保存着一定数量的“四马拖车”。潮汕民居一向都是十分注重装饰艺术的,“四马拖车”这样的“大厝”更是甚者。古有“京华帝王府,潮汕百姓家”的说法。在民居内部,山墙的脊端,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不同造型。有造型优美的五星脊饰,有富丽堂皇的嵌瓷,精雕细刻的金漆木雕。那永不退色的嵌瓷与金碧辉煌的木雕艺术品包括了花草,鸟兽,虫鱼,还有人物,在建筑物的一些木质结构上技艺精湛的匠师还镂刻了各种形象,使整座建筑富有艺术气息,古香古色如皇宫建筑。嵌瓷——潮汕著名手工艺,也称“烧片”。清末,瓷器生产作坊与工匠紧密配合,专门烧制各种色彩的低温瓷器作为专用材料,无论是工艺品还是建筑装饰,大大地丰富了嵌瓷的色彩,构图。在庙宇,祠堂,屋脊正面的嵌瓷,多以双龙戏珠,双凤朝牡丹等题材进行艺术创作。线条粗犷有力,构图气势雄伟,色彩晶莹绚丽,以大动态大效果取胜。而装饰脊头,屋角头的嵌瓷,多是以文武加冠等立体人物。嵌瓷色彩斑斓,以绘画和雕塑等造型艺术为基础,艺术风格写实,形象生动,是一中不可多得的文化艺术瑰宝。体现了
勤劳善良的潮汕人民的智慧与艺术修养。更加提高了潮汕建筑的艺术审美性。
除了上面说到的两种潮汕民居建筑,在我的人生中接触到的潮汕建筑,还有祠堂建筑,祠堂建筑也算得上是潮汕本地别具特色的建筑了。潮汕人建造祠堂,历史十分悠久。“州(潮州)之有祠堂,自昌黎韩公始也。公刺潮凡八月,就有袁州之除,德泽在人,久而不磨,于是邦人祠之。”。早在唐宋时期潮汕就有了祠堂的出现,当时的祠堂是为了颂念韩文公在潮州的政绩,而建立祠堂来祭祀。至明朝中期,政府才准许平民修建祠堂,民间建祠之风开始兴盛,出现了“聚族而居,族必有祠”的现象。潮汕人历来重视祠堂的建设,在潮汕人的观念中“怀抱祖德”、“慎终追远”、“饮水思源”的孝思表现使得潮汕人在建造祠堂过程中非常看重其装饰的庄重与辉煌。潮汕祠堂的基本结构,有两厅夹一庭的两进式和三厅两庭的三进式两种。我的宗祠佘厝祠堂就是采用了两厅夹一庭的结构。潮汕建筑系统地运用了潮州金漆木雕,石雕,嵌瓷这三大潮汕建筑手工艺,装饰豪华,富丽堂皇,雄伟壮观,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价值。其中,潮汕祠堂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一般的祠堂修建都有修建碑记,人们可以从中了解该祠堂宗祖源流及世系辈序,这对研究该族历史有很大的帮助。
上了潮汕乡土地理后,我确确实实感受到潮汕建筑文化的可贵。其设计以及装饰囊括了建筑美学,艺术美学,人文与历史以及艺术审
美等各方面的综合,是中国乃至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建筑艺术瑰宝。在此,我真的为自己的家乡感到深深的骄傲自豪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