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 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实验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熔化凝固的物理实验报告

熔化凝固的物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特点。

2. 掌握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3. 通过实验探究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

二、实验原理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

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三、实验器材1. 铁架台2. 石棉网3. 烧杯4. 水5. 试管6. 温度计7. 酒精灯8. 海波9. 石蜡四、实验步骤1. 将海波和石蜡分别放入试管中。

2.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用石棉网隔开烧杯和试管。

3. 将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

4. 观察并记录海波和石蜡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五、实验现象1. 海波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达到48℃时,海波开始熔化。

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直到熔化完毕,温度才继续上升。

2. 石蜡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固定的熔点。

六、实验结论1. 海波为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2. 石蜡为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

七、实验分析1. 实验结果表明,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不同。

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而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

2. 实验中,海波和石蜡的熔点与教材中给出的部分物质的熔点存在一定误差,可能是由于实验器材的精度和实验操作的影响。

八、实验拓展1. 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以及它们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

2.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如: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容器,避免材料在温度变化时发生形变。

九、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观察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过程,了解了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掌握了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

实验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操作实验器材,观察实验现象,并从中得出结论。

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实验研究述评及改进

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实验研究述评及改进

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实验研究述评及改进蒋馨雅㊀桑芝芳摘㊀要: 晶体的熔化与凝固 是义务教育初中物理 物态变化 主题中的学生实验㊂关于该实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 晶体熔化 实验的操作㊁装置及材料改进方面,很少有对其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行定量分析㊂对1996年至2019年关于 晶体的熔化与凝固 实验研究方面的文献进行评述,从实验材料㊁样品用量㊁相变持续时间等几个维度对文献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提出该实验改进方案及操作建议㊂关键词:晶体熔化与凝固;过冷现象;实验改进蒋馨雅,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桑芝芳,苏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㊂㊀㊀ 晶体的熔化与凝固 是初中物理课程中 物质的形态与变化 这一主题下的核心内容,对应实验操作难度较大㊁成功率低㊂2011年课标对该实验的要求由以前的演示实验改为学生的探究实验㊂这一改变也预示着对实验探究的重视以及对学生实验要求的提升㊂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已有50余篇文献进行相关研究,本文对上述文献进行评述,并提出实验改进方案㊂㊀㊀一㊁各版本实验要求介绍晶体的熔化与凝固 实验旨在通过科学探究,观察晶体在熔化与凝固过程中的现象,通过记录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绘制图像,得出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以及熔化与凝固时的吸热与放热及温度变化的特点㊂1978年第一版初中物理教材选用萘研究其熔化与凝固过程,后因为萘加热分解产生有害气体而改为海波和碎冰㊂现行的北师大版㊁人教版㊁浙教版和沪科版教材选择海波进行实验探究,苏教版教材只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冰的熔化 实验,凝固特点直接给出结论[1]㊂实验仪器选用铁架台㊁试管㊁烧杯,采用水浴加热㊂各版本教材实验要求如表1所示㊂表1 各版本实验要求比较教材版本实验晶体开始温度读数间隔结束时间北师大版海波40ħ1min 完全熔化后2min 人教版海波40ħ1min 完全熔化后记录4~5个浙教版海波40ħ30s 完全熔化后记录4~5个沪科版海波粒30ħ1min 完全熔化后3min 苏教版碎冰40ħ30s完全熔化后2min㊀㊀作为科学探究,具体操作步骤是留给学生自己探索的㊂沪科版教材使用晶粒进行实验,并提到了搅拌,在实验的讨论部分提出研磨可使实验数据精确一些㊂35㊀㊀二㊁已有实验研究分析(一)晶体材料选择对比分析对于晶体材料的选择,现有文献中记录的数据均值及各材料优缺点分析如表2㊁表3所示㊂表2㊀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实验晶体比较(a)晶体熔点(ħ)质量(g)熔化时间(min)凝固时间(min)实验总时长(min)萘80184 4.520海波47~4910g 3.5 2.532冰0ħ5~104210.5合金70353~53~512Zn(NO3)2㊃6H2O36.4150g713(熔化)Mg(NO3)2㊃6H2O89~905~1015表3㊀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实验晶体比较(b)药品名称优点缺点萘价格低㊁现象明显导热性差㊁加热分解产生有毒气体海波价格低㊁便于观察,熔点较低导热性差㊁加热有气味㊁结晶水易散失冰取材方便㊁价格低㊁操作较简单导热性差㊁熔点低㊁凝固时间较长低熔点合金(熔点70ħ)价格低㊁导热性好㊁现象明显㊁无刺激性气味试管易破裂Mg(NO3)2㊃6H2O价格低㊁现象明显结晶水易散失㊁熔点偏高,高于100ħ易分解Zn(NO3)2㊃6H2O价格低㊁现象明显,熔点低㊁50ħ以内性质稳定,实验时间短有腐蚀性㊁易制爆㊁高温易分解产生有毒气体㊀㊀表2中各时间除冰取最短时间以外,其他都是利用所综述文献中的数据去掉差异过大的值所得到的平均值,其中晶体质量为在保证实验现象明显的情况下耗时最短的用量㊂在所综述的文献中有三篇记录了冰的熔化与凝固实验全过程的时间,其温度变化范围与时间分别是: -13ħ~23ħ,1.7h[2];-3.8ħ~7ħ,1.25h[3]; -5ħ~5ħ,10.5min[4]㊂第一组数据由于温度变化范围过大,耗时过长,第二组利用自然熔化耗时长,相比之下第三组实验利用自制冷库㊁加金属丝增强导热以及水浴加热有效缩短实验时间更适合课堂教学㊂(二)实验问题分析与改进本实验易受环境温度干扰,一般的中学很难控温,且该实验是学生进入初中以来首次利用图像对物理现象进行研究,在实验中难免出现许多困难㊂对 晶体的熔化与凝固 实验的研究主要由实验问题分析和实验改进两部分组成,文献中关于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见表4㊂表4㊀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问题主要原因解决方法温度难测量晶体导热性差搅拌㊁研磨㊁组合试管㊁加入金属粉末或金属丝㊁改变温度计位置㊁间歇式加热存在过冷现象自发成核温度低于凝固点在凝固点附近投入晶核存在不溶现象结晶水损失严重加橡皮塞减少蒸发㊁提高纯度时间过长晶体凝固时间长预热㊀㊀(1)晶体温度难测定在进行 晶体的熔化与凝固 的实验教学中,由于萘㊁海波和冰都是热的不良导体,水浴加热过程中,试管壁附近的晶体比试管中心温度高㊂李安生基于传热学解释了产生温度梯度的原因是试管热阻小于晶体本身热阻,导致靠近试管壁的晶体先熔化[5]㊂对于海波,由于加热过程中风化加剧,最终熔化时所得到的并不45是均一的液体,而是由NaS2O3㊃5H2O㊁NaS2O3㊃2H2O和NaS2O3所组成的混合物[6],晶体真实温度难以测定㊂在实验改进方面,对于晶体温度测定的改进方案最多㊂在操作方面,温度计玻璃泡靠近试管底部测出的温度更准确[7]㊂间歇式加热也可提高实验精度,其具体做法有两种:一是每加热30s将酒精灯撤去,待示数稳定后读数[8];二是在海波未达到熔点前多次撤去㊁移回酒精灯[9]㊂但第一种做法可能会让学生误以为熔化时温度不变是人为造成的㊂在装置改进方面,加入金属丝[4,10-11]㊁利用组合试管[12]㊁量热器等都是为了减小试管与样品本身热阻之间的差距,从而达到均匀传热的效果㊂固液分离[13]也可以使温度测量更准确㊂在材料改进方面,利用低熔点合金进行实验可以解决晶体导热性不佳的问题,但在合金凝固的过程中试管底部破裂[11,14],作者并没有解释破裂原因㊂在实验中试管出现破裂一般是由于内外压强不等所致㊂在凝固的过程中,合金放热方式主要是热辐射与热传导,而试管除了上述两种方式外还有空气对流,且空气对流是其主要放热方式,冷空气在吸热后膨胀,造成合金与试管接触部分温度远高于未接触部分,导致试管受热不均而破裂[15]㊂(2)存在过冷现象过冷现象是晶体在温度降到凝固点时依旧没有凝固的现象,是晶体在进行自发凝固的过程中必经的现象㊂张雪[16]基于热力学与晶体生长理论解释了过冷现象产生的原因:晶体在凝固过程中需要足够大的结晶中心即晶核,对于自发凝固的晶体,在凝固过程中需要先形成晶核㊂在凝固的初始阶段由于形成的晶核较小,晶相的化学势高于熔体的化学势,所以刚刚凝固的晶体会直接变回熔融态,当温度低于凝固温度时,才能自发成核完成凝固㊂况朝辉[17]在17ħ室温下通过实验测出海波的过冷点在18ħ左右㊂对于过冷现象的改进方法只有加入晶核这一种㊂有些教师发现用六水合硝酸镁[6]进行实验时即使不加晶核也不会出现过冷现象,可能是由于温度记录的时间间隔较大(大于30s),晶体过冷时间较短,所以未取得过冷的数据㊂文献中记录的加入晶核时的温度也不同,这与实验环境温度㊁搅拌是否充分以及晶体纯度有关㊂(3)存在不熔现象不熔现象是针对海波提出的,主要原因是海波加热分解后结晶水散失,无法完全凝固成NaS2O3㊃5H2O[6]㊂在试管口加橡皮塞以及提高海波纯度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从而减少不熔现象的发生[7]㊂(4)实验时间过长实验时间过长主要是由于在熔化过程中受热不均或是相变过程中环境温度与晶体温度温差小导致㊂针对实验时间耗时过长的问题大多数老师选择舍弃凝固实验,只做熔化实验或是用冰做实验,其中对于冰的凝固实验,利用冰盐水㊁硝酸铵与水混合都可以加快凝固的速度[4]㊂对于海波的熔化实验,做好课前准备,样品预热提高实验初始温度,控制水浴与样品的温差在3ħ以内,46ħ的270mL温水可在6min内将20g海波加热至40ħ,同时水温降至42ħ,开始实验至熔化结束共耗时13min[18]㊂利用计算机辅助物理实验系统(DIS)或者使用数字温度计配合电加热[2,19]可以得到更准确的图像,其中电加热可使温度升高更均匀,有效延长可观察的熔化时间㊂(5)其他问题有些老师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最终测出的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与实际数值不符,主要是由于样品纯度较低或者实验环境不满足标准大气压所致㊂㊀㊀三㊁结论与改进方案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对于使晶体受热均匀从而测定准确温度的文献最多,对于过冷现象的实验改进较少,多数教师选择只演示晶55体的熔化,凝固特点让学生用逆向思维得出即可[4]㊂笔者认为对于物理实验要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这也是我们要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部分,虽然在初中阶段我们只要求学生知道熔化和凝固的吸热与放热特点,但将晶体在凝固过程中出现的过冷现象作为一个拓展知识让学生了解也未尝不可㊂根据以上对于晶体的分析,从实验安全㊁实验材料的普及性以及操作难度角度来说冰的确是最佳的选择,近5年的文献提出的实验改进也多是基于 冰的熔化与凝固 提出的㊂根据以上的分析提出改进的实验方案㊂(一)实验仪器与材料铁架台㊁试管(12mm~15mm)㊁烧杯㊁温水(30ħ~40ħ)㊁自制螺旋型搅拌器(铜丝)㊁自制降温器(烧杯内装硝酸铵水溶液)㊁碎冰10g (不超过6cm)㊁计算机辅助物理实验系统(DIS)㊂(二)实验操作①将碎冰加入试管中,插入搅拌器与温度传感器,起始温度在-5ħ左右为宜,将试管放入水浴中加热,搅拌加速熔化㊂②观察计算机生成的图像,待熔化结束后2min结束实验㊂③将试管从水浴中取出放入自制降温装置中,搅拌,在1ħ时加入晶核,充分搅拌,待全部凝固2min后结束实验㊂上述实验方案,在时间方面,利用水浴加热㊁自制金属搅拌棒以及冻盐水或硝酸铵水溶液降温可有效缩短实验时间,解决了冰导热性差㊁耗时长的问题;在自制降温器中保存可以解决冰熔点低难以保存的问题;DIS采集温度准确且数目多,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观察到实验中晶体温度的变化㊂参考文献:[1]刘炳昇,李容.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八年级上册[M].3版.南京市: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39-41.[2]陈晓艳.基于用DIS系统对晶体凝固和熔化的研究[J].物理通报,2015,(11):83-84.[3]汪维澄.凝固与熔化创新实验装置[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4,30(5):55-56.[4]方军.水的凝固和熔化实验的探究[J].物理教学探讨,2007,(4):37-38.[5]李安生,吴全洲.晶体熔化实验失败原因的类比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5):41-43. [6]郝详,蔡秀莲.用海波做熔化凝固实验的困难与更好实验物质的选择[J].物理通报,1999,(2):22 -23.[7]付荣兴.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实验的研究[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3,29(12):12-13.[8]任俊仙.晶体熔化和凝固实验的改进[J].物理实验,2011,31(12):15-16.[9]龙绍洲.晶体熔化实验的改进[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6,(S1):70-71.[10]夏守行.晶体熔化与凝固实验的改进[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0,27(Z1):55-56.[11]吴兆军,高佳利.熔化和凝固的实验改进[J].湖南中学物理,2017,32(5):57-58.[12]满玉珍,陈歌实,张丽,刘守谦.做好海波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实验的两个要点[J].物理通报,1996,(4):22.[13]王友贵.固液分离法海波熔化实验器[J].物理教师,2001,(8):28-29.[14]吴爱华.探究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的实验改进[J].物理通报,2012,(11):81-82.[15]陈宏.制氨试管破裂后的探索[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1989,(5):40-41.[16]张雪,徐莹,于海波.热力学视角下 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实验 问题探究[J].物理实验,2018,38(2):59-62.[17]况朝晖.海波熔化和凝固实验的探索及思考[J].实验教学与仪器,2009,26(4):30-31.[18]张仪成.让 物质熔化和凝固 实验真正成为学生的随堂实验[J].物理教学探讨,2009,27(10):21-22.[19]陈洪云.HPCI-1物理实验微机辅助教学系统应用(四) 研究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实验[J].教学仪器与实验,2002(11):14-16.65。

晶体熔化现象实验报告

晶体熔化现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晶体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

2. 掌握晶体熔点的概念。

3. 通过实验观察,了解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的现象。

4. 熟悉实验操作步骤,提高实验技能。

二、实验原理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当温度达到其熔点时,晶体开始由固态转变为液态。

在熔化过程中,晶体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称为晶体的熔点。

本实验通过观察不同晶体的熔化过程,验证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的特点。

三、实验器材1. 实验室温度计2. 烧杯3. 铝制试管4. 晶体样品(如海波、冰、硫酸铜晶体等)5. 酒精灯6. 搅拌棒7. 秒表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晶体样品放入铝制试管中。

2. 将试管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使水浴温度略低于晶体样品的熔点。

3. 使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观察晶体样品的熔化过程。

4. 在晶体开始熔化时,记录温度计的示数,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直到晶体完全熔化。

5. 观察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记录实验数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显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即为晶体的熔点。

2. 不同晶体的熔点不同,实验中观察到的熔点如下:- 海波:约48℃- 冰:0℃- 硫酸铜晶体:约110℃3. 在晶体熔化过程中,观察到晶体逐渐软化,熔化成液态,但温度保持不变。

六、实验结论1.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当温度达到其熔点时,晶体开始由固态转变为液态,但温度保持不变。

2. 不同晶体的熔点不同,实验中观察到的熔点与理论值基本一致。

3. 本实验验证了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的特点,加深了对晶体熔化过程的理解。

七、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操作,避免烫伤。

2. 实验时,控制好加热速度,避免加热过快导致实验失败。

3. 观察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时,注意记录数据,以便分析。

4. 实验结束后,清理实验器材,保持实验室整洁。

八、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晶体熔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掌握了晶体熔点的概念,提高了实验技能。

“晶体熔化和凝固”实验的注意事项

“晶体熔化和凝固”实验的注意事项

“晶体熔化和凝固”实验的注意事项“晶体熔化和凝固”实验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做起来难以成功,但在教学中我们只要适当注意一些实验细节就能获得较好的实验效果。

对此实验的改进从以下三方面实行阐述。

奈本身导热性不强,且奈粉颗粒之间充满空气,而空气也是热的不良导体,致使真实的熔化过程是从外到内实行的,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外层奈熔化,温度高于800C,内层奈还是固体,温度低于800C,凝固过程也类似。

所以实验要成功必须注意以下细节:(1)在奈中加适量的水。

(2)采用螺旋状搅拌器。

(3)严格控制温度。

(4)合理选择仪器,控制水量。

(5)药量要恰到好处。

(6)注意温度计的位置。

(7)注意时间的控制。

用海波代替萘做晶体熔解和凝固实验有如下优点:1、海波的熔点较低,加热容易,节省了完成实验的时间。

2、实验过程中没有刺激性气味。

3、实验和清洗都方便,提升了实验的成功率。

4、节省了实验经费的开支,因为凝固后的海波稍一加热,很容易倒出,可供下次实验再用。

(一)实验步骤:(1)用海波25克装在大号试管里,在试管内一侧插入一支温度计,温度计应尽量靠近试管壁但不与试管接触。

(2)用一只烧杯装入温度约400C的热水400C。

(3)将上述部件照图1-1组装在铁支架上,再用酒精灯加热。

(4)待温度计读数上升至400C后,每隔一分钟读取一次温度,读到520C为止,在加热过程中要持续地用玻璃棒搅拌海波,使温度均匀。

(5)将酒精灯盖灭并取去,让烧杯中的水及试管自然冷却,并要持续地搅拌液态海波,使温度均匀。

(6)待海波温度降到490C之前液态海波撒5克海波晶体,并随之搅拌,即可排除过冷现象。

(7)当液态海波开始凝固4分钟后,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冷水,以便节省时间,直到全部凝固为止。

(8)再将试管放入水浴中加热到480C,取出体温计,擦试干净,将海波倒出,可供下次实验用。

(9)将升温和降温的记录列表,并画出温度随时间而变化的曲线。

(二)学生实验:观察海波的熔化。

融化凝固创新实验报告

融化凝固创新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

其中,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

为了探究熔化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我们设计了一项创新实验。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熔化凝固过程中温度变化的基本规律;2. 探究不同物质在熔化凝固过程中的特点;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

三、实验器材1. 实验器材:冰块、蜡块、水、酒精温度计、烧杯、秒表、玻璃棒、加热器等;2. 实验软件:数据采集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

四、实验步骤1. 将冰块、蜡块、水分别放入三个烧杯中,用酒精温度计测量并记录初始温度;2. 将三个烧杯分别放置在加热器上,加热过程中用秒表计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变化;3. 当物质开始熔化或凝固时,记录开始熔化或凝固的时间;4. 观察并记录物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直至完全熔化或凝固;5. 将实验数据输入数据采集软件,绘制温度-时间曲线;6. 分析不同物质在熔化凝固过程中的特点,总结规律。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冰块熔化实验结果:(1)冰块在0℃时开始熔化,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熔化完成后温度继续升高;(2)冰块熔化速度较慢,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全熔化。

2. 蜡块熔化实验结果:(1)蜡块在50℃左右开始熔化,熔化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2)蜡块熔化速度较快,较短时间就能完全熔化。

3. 水凝固实验结果:(1)水在0℃时开始凝固,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凝固完成后温度继续降低;(2)水凝固速度较慢,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全凝固。

六、实验结论1. 熔化凝固过程中,物质温度变化存在一定规律,晶体在熔化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非晶体温度逐渐升高或降低;2. 不同物质在熔化凝固过程中具有不同的特点,晶体熔化速度较慢,非晶体熔化速度较快;3. 本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验操作能力,提高了对物质熔化凝固规律的认识。

七、实验创新点1. 采用数据采集软件和图像处理软件,实现了实验数据的自动采集和分析,提高了实验效率和准确性;2. 设计了不同物质的熔化凝固实验,对比分析不同物质在熔化凝固过程中的特点,有助于加深对物质熔化凝固规律的理解;3. 将实验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物质熔化凝固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萘的熔化实验报告

萘的熔化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晶体熔化的基本过程。

2. 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 确定萘的熔点。

二、实验原理萘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属于晶体。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当温度达到熔点时,会从固态逐渐转变为液态。

在此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萘的熔点为80℃,本实验通过观察萘的熔化过程,确定其熔点。

三、实验器材1. 萘2. 铝制试管3. 酒精灯4. 温度计5. 秒表6. 搅拌棒7. 烧杯8. 量筒四、实验步骤1. 将适量的萘放入铝制试管中。

2. 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试管充分接触,确保温度计的玻璃泡不碰到试管底或试管壁。

3. 将试管放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

4. 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录萘开始熔化时的温度。

5. 继续加热,观察萘的熔化过程,记录温度变化情况。

6. 当萘完全熔化后,记录温度计的示数。

7. 停止加热,观察萘的凝固过程,记录温度变化情况。

五、实验数据时间(min)温度(℃)0 705 8010 8015 8020 8025 8030 80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萘在加热过程中,温度在5分钟时开始上升,达到80℃后保持不变,说明萘的熔点为80℃。

2. 在萘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的特点。

3. 实验过程中,萘的熔化时间约为25分钟,与理论值基本一致。

七、实验结论1. 萘是一种晶体,其熔点为80℃。

2. 在萘的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的特点。

3. 通过本实验,掌握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了解了晶体熔化的基本过程。

八、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止烫伤。

2. 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试管充分接触,确保温度计的准确性。

3. 加热过程中,注意观察温度变化,及时记录数据。

4. 实验结束后,将实验器材清洗、整理,放回原位。

九、实验拓展1. 通过改变加热方式(如电加热、火焰加热等),观察萘的熔化过程有何不同。

2. 研究不同晶体(如冰、食盐等)的熔化过程,比较它们的熔点差异。

3. 探究温度对萘熔化过程的影响,如改变加热温度,观察萘的熔化时间变化。

融化凝固实验报告

融化凝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现象;2. 掌握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3. 通过实验,验证晶体和非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二、实验器材1. 冰块;2. 蜡块;3. 酒精温度计;4. 烧杯;5. 秒表;6. 玻璃棒;7. 加热器。

三、实验步骤1. 将冰块和蜡块分别放入两个烧杯中;2. 同时开启加热器,对两个烧杯中的物质进行加热;3. 使用酒精温度计分别测量冰块和蜡块的温度,并记录;4. 观察冰块和蜡块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如熔化、凝固等;5. 记录冰块和蜡块的熔点和凝固点;6. 对比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冰块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达到0℃时,冰块开始熔化,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直到熔化完毕,温度继续升高;2. 蜡块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没有明显的熔化现象,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蜡块开始熔化,熔化过程中温度继续升高;3. 冰块的熔点为0℃,凝固点也为0℃;4. 蜡块的熔点不确定,凝固点也不确定。

五、实验结论1. 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直到熔化或凝固完毕;2. 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或降低;3. 冰块属于晶体,蜡块属于非晶体;4.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现象,掌握了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

六、实验心得1. 本次实验让我深刻了解了物质的熔化和凝固现象,以及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2. 通过实验,我学会了使用酒精温度计测量温度,以及如何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3. 实验过程中,我明白了实验操作的严谨性,以及实验数据的重要性;4. 在实验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如蜡块的熔点不确定等,通过查阅资料和与同学讨论,最终解决了问题,提高了我的问题解决能力。

总之,本次实验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加深了我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还锻炼了我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七 上物理 第2章第7节 熔化和凝固

七 上物理 第2章第7节 熔化和凝固

第7节熔化和凝固【要点梳理】要点一、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要点诠释:要点二、探究固体熔化的特点【高清课堂:《熔化凝固》】1.实验器材:酒精灯、烧杯、石棉网、试管、温度计、火柴、搅拌器、三脚架、钟表2.实验药品:冰、蜡烛3.实验装置:4.实验内容:(1)观察冰熔化时的现象?(2)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冰的温度。

(3)当冰开始熔化后继续加热温度是否升高?如果停止加热还能继续熔化吗?(4)用记录的数据描点作图。

5t/min 0 0.5 1 1.5 2 ……T冰/℃冰的状态T蜡烛/℃蜡烛的状态6.冰、蜡烛熔化图象:7.分析论证:冰在熔化之前温度逐渐上升,到0℃时冰开始熔化,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保持在0℃不变,直到冰块全部熔化成0℃水后,继续吸热,水温上升。

冰的熔化曲线中平行于时间轴部分表示的意义:冰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平行于时间轴一段所对应的温度值,即为冰的熔点0℃。

要点诠释:(1)冰熔化过程中的特点:(2)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

(3)冰熔化的条件是: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

要点三、熔点和凝固点1.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有确定熔化温度的固体称为晶体。

如:冰、海波、各种金属。

(2)非晶体:没有确定熔化温度的固体称为非晶体。

如:蜡、松香、玻璃、沥青。

2.熔点和凝固点:(1)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2)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

要点诠释:(1)有无熔点是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2)晶体熔化的条件是: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3)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物理过程晶体非晶体熔点和凝固点有没有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凝固过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放出热量,温度降低熔化条件温度达到熔点,继续吸热吸收热量熔化图象凝固图象要点四、熔化、凝固的应用1.熔化吸热:晶体熔化时虽然温度不变,但是必须加热,停止加热,熔化马上停止。

实验三___晶体的熔化和凝固gaoyang

实验三___晶体的熔化和凝固gaoyang

实验三___晶体的熔化和凝固gaoyang 实验七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实验研究一、实验内容与过程指导(一)海波的熔化和凝固实验实验器材:温度计,烧杯(试管(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秒表,硫代硫酸钠晶体(海波)。

1.按图所示(选纯净的海波约占试管的1/3左右(插入温度计,温度计位于海波中心处。

02.在烧杯中倒入温度在40C左右的热水,水量以能够浸没试管中的海波粉为准。

这里用热水时为了节约时间。

003.点燃洒精灯,间隔20S读取1次温度(接近43C时开始读数),读到55C 为止。

实验中控制水和海波的温差是成功的关键,可用移动酒精灯的方法来控制烧杯中的水温,同时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使之上升不太快。

4.当海波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搅间隔20S读取1次温度时间/20s 0 1 2 3 4 5 6 7 8 9 1040 45 46 47 47 47 47 47.8 47.8 47.8 47.8 温度/时间/20s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47.8 47.8 47.8 温度/ 47.8 48.3 49 49 52 53 560C5.到60时将酒精灯盖灭、撤去.使熔化的海波和烧杯中的水一起在空气中0C冷却,在降温的同时,每隔1min记录1次温度,读到40左右。

这里海波和烧杯中的水一起在空气中冷却是为了不让海波冷却的太快,便于实验数据的记录。

间隔lmin 读取1 次温度时间/min 0 1 2 3 4 5 6 温度/ 55 54.3 54.1 53.7 53.1 52.9 52.1 时间/min 7 8 9 10 11 12 13 温度/ 51.9 50.9 50.5 50.3 49.9 49.6 48.9时间/min 14 15 16 17 18 19 20 温度/ 48.5 47.9 47.5 46.9 47.3 47.2 47.1 时间/min 21 22 23 24 25 26 27 温度/ 47 47 47.2 47.1 47.5 47.3 47.3 时间/min 28 29 30 31 32 33 34 温度/ 47.3 47.3 47.2 47 47 47 46.8 时间/min 35 36 37 38 39 40 41 温度/ 46 45.6 45 44.4 43,8 42.7 41.85 (将升温和降温的记录列表(并在方格坐标上画出随时间变化的曲浅(从而确定海波的熔点,6.绘制的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

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报告

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报告

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报告哎呀,熔化和凝固这两个过程,听上去好像是很高深的物理现象,其实说白了,咱们天天都能遇到。

想象一下,冰块从冰箱里拿出来,变成水;再看看你锅里煮的油,热到冒烟的时候,可能都快变成油蒸气了。

说白了,这不就是熔化和凝固嘛!别看它们名字有点高大上,其实真没那么复杂。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晶体的熔化和凝固,说得轻松点,实际就是让固体变成液体,或者反过来,让液体变成固体。

其实做这些实验也没啥难度,关键是观察和感受那个过程,就像做饭一样,火候对了,结果自然不差。

首先来讲讲熔化。

你看,晶体其实就是固态物质,分子或者原子排得整整齐齐的,像排排站的士兵,一动不动。

可是,一旦加热,哎,温度升高了,原本沉稳的这些小分子就开始不安分了,逐渐挣脱那个“铁链”,开始松动。

直到它们的原子运动得更自由,晶体就慢慢变成了液体。

想象一下,把一块冰放在手里,融化的时候,它看起来就像是从一个坚硬的、固定的模样,变成了一摊水,原来那种“坚硬”的感觉全没了。

其实这就是分子间的结合力被打破,晶体结构不再存在的过程。

挺神奇的吧!这个过程发生得特别快,有时候你刚放进嘴里,还觉得凉凉的,过一会儿就变成了液态,冰块在你手心融化得跟霜一样,没得说,真是“转瞬即逝”。

那再说说凝固吧。

大家都知道,水一冷,冰就来了。

但你有没有发现,液体变成固体的时候,那种变化的感觉,简直是无声无息的,慢慢的,仿佛时间都变得沉静下来。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冬天喝热水,水温高得你都怕烫了自己,可等你把它倒进杯子里,随着它逐渐冷却,那水就悄悄变得越来越冷,直到它完全冻住,变成一块冰,水分子重新排得整整齐齐,原来那种混乱的运动也停下来了。

也就是说,当温度下降时,液体的分子运动变慢,凝固力强了,结果它们就又重新按照固定的模式排成了一个坚硬的“队列”。

这个过程嘛,不像熔化那么刺激,看起来像是默默地发生,但实际上却同样是大自然里的一个小小奇迹。

熔化和凝固,除了物理现象,它们还能给咱们带来一些生活中的启示。

熔化凝固的实验报告

熔化凝固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2. 观察和记录不同物质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3. 分析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

二、实验器材1. 铁架台2. 烧杯3. 酒精灯4. 试管5. 温度计6. 海波7. 石蜡8. 水9. 研钵10. 玻璃棒三、实验步骤1. 将海波和石蜡分别放入两个试管中,确保试管底部垫有石棉网。

2. 使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同时用温度计测量试管内物质的温度。

3. 观察并记录海波和石蜡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4. 当海波和石蜡的温度分别达到48℃和50℃时,停止加热。

5. 让试管自然冷却,同时用温度计测量试管内物质的温度。

6. 观察并记录海波和石蜡在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7. 分析实验数据,总结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海波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达到48℃时,海波开始熔化。

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直到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

这说明海波是一种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

2. 石蜡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达到50℃时,石蜡开始熔化。

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继续上升。

这说明石蜡是一种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

3. 在冷却过程中,海波的温度逐渐降低,当温度达到48℃时,海波开始凝固。

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直到完全凝固后,温度才继续下降。

这与海波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一致。

4. 石蜡在冷却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没有固定的凝固点。

这说明石蜡在冷却过程中,温度会逐渐降低,直到完全凝固。

五、实验结论1. 熔化是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凝固是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

2. 晶体具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3.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会逐渐变化。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为什么海波和石蜡的熔化温度和凝固温度不同?答:海波和石蜡的熔化温度和凝固温度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和相互作用力不同。

熔化和凝固实验

熔化和凝固实验

实验八:探究冰、石蜡的熔化特点一、实验目标1、知道熔化和凝固是物质固态和液态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

2、通过实验认识固体有晶体和非晶体之分,认识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

3、通过实验知道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二、实验准备1、知识回顾(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液体________,但不要碰到________ 或________ 。

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待稳定再读数。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________。

(2)物理学中,把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把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

(2)冰在熔化过程中要,温度_______;石蜡在熔化过程中要,温度_______。

(3)同一种晶体的凝固点与它的熔点___________。

(4)固体有两类,一类像冰那样,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叫做__________;另一类像石蜡那样,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叫做__________。

2、实验提示(1)冰块和石蜡尽量碎小,碎冰最好选用蒸馏水结成的冰块。

(2)将冰和石蜡碾成粉末,用下小上大的的金属圈旋转搅拌,这样使冰和石蜡受热均匀,便于观察。

(3)实验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同时注意观察冰与石蜡状态的变化,直到全部熔化后再观察3min。

(4)在冰和石蜡的熔化实验中,采用“水浴法”加热。

(5)实验时,让少数小组观察石蜡的熔化过程,多数小组观察冰的熔化过程。

实验小组每个同学要有明确分工,如专人负责报时间,专人负责观察温度和照顾仪器,专人负责记录等。

3、实验用品试管、酒精灯、温度计、石棉网、铁架台、烧杯、水、冰、石蜡等。

三、探究活动1、实验过程参照如图8—1所示实验装置,将实验器材组装好。

采用“水浴法”给小冰块和石蜡碎屑加热,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和冰、石蜡的状态变化。

图8-12、实验记录3、实验分析(1)在图8-2和图8-3的方格纸上的纵轴表示温度,横轴表示时间,请你自己写上。

七年级科学熔化和凝固原理讲解及实验

七年级科学熔化和凝固原理讲解及实验

案例分析
小刚家新买了一只电冰箱。一天小刚放学回 家,一推开门,奶奶惊慌失措地对小刚说:“ 糟了,糟了,我们家的冰箱要 ‘发火’了,背面 侧面都是烫的。”小刚过去检查了一翻,把真 相告诉了奶奶。奶奶听了小刚的解释后放心了。
电冰箱是利用汽化吸热、液化放热的 原理来工作的
人造卫星的温度控制技术
——热管温控技术
硫代硫酸钠的凝固图像
62
62
60
D
D
60
56
56
52
48
B
C
44
52
48
B
C
44
40
40
36 A
A
36
0 2 4 6 8 10 12 14 0 2 4 6 8 10 12 14
时间/分
比较两幅图像,你们能发现些什么?
硫代硫酸钠的凝固图像
62
D
60
56
52
C
B
48
44
40
A
36
0 2 4 6 8 10 12 14
练习
1、加热锅里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 并不明显。如突然止火,水面上就会出现很多
“白气”,这是因为(D )
A、沸腾时水面上的温度高于100 ℃ B、沸腾时水不蒸发 C、止火后水开始大量蒸发 D、止火后水面上的温度低于100℃,大量的水 蒸气液化为小水滴
2、下面叙述的四种产生“白气”的现象中,有一 种产生的原因与其他几种都不一样,这一种“白
气体打火机
液化石油气
(已知:液态氧沸点-183℃, 液态氢沸点-253℃)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都可以使气体 液化。但一些气体的液化温度很低, 而实际上获得低温比压缩体积要难 得多,因此,常采用压缩体积来使 气体液化。

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实验研究

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实验研究

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实验研究一、实验简述1、实验器材温度计(100℃)、烧杯(400~500ml)、试管、酒精灯、石棉网、支架、秒表、晶体(硫代硫酸钠,俗称海波)等2、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水浴法”观察并测量海波在加热及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从而绘制出海波的熔化和凝固曲线,并用曲线确定其熔点。

1左右。

(1)、在试管内放入温度计和海波,海波约占试管3(2)、在烧杯中倒入预先加热温度为40℃的热水,水量以能浸没试管中的海波为准。

(3)、按图1所示装置仪器,点燃酒精灯待海波的温度稳定上升43℃时开始记录,每隔20秒记录一次温度直至55℃为止。

(4)、将酒精灯盖灭撤去,使熔化的海波和烧杯中的水一起在空气中冷却,在降温的同时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的变化,读到40℃左右。

(5)、当海波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搅拌,尤其在其凝固过程中当看到有闪闪发光的海波晶体析出时更需不断搅拌直到海波全部凝固。

(6)、整理仪器用品,根据记录数据在方格坐标纸上绘图1 制出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熔化和凝固的曲线,并从中确定海波的熔点。

3、实验数据(1)、熔化(2)、凝固(3)、硫代硫酸钠熔化和凝固曲线如图2所示图2二、实验现象分析1、熔化过程从硫代硫酸钠熔化曲线可以看出,在水浴加热过程中,晶体温度升高,晶体熔化过程继续加热但是晶体温度保持不变。

2、凝固过程从硫代硫酸钠凝固曲线可以看出,在冷却过程中,晶体温度降低,晶体凝固过程持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三、误差分析1、测量硫代硫酸钠熔点为48.1℃,其标准熔点为48℃。

原因分析如下:(1)、由于误差较小,可能是温度计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刻度线平齐,导致读数不准。

(2)、可能是实验过程中硫代硫酸钠样品中掺入了杂质,导致熔点升高。

2、凝固过程曲线,在冷却过程中,温度下降后却在第一个47℃时出现升温现象。

在过凝固点之后,曲线下降过快,原因是,在晶体凝固过程中没有搅拌充分,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没有插入晶体中而是暴露在空气中,因此测得的是空气的温度而不是晶体的温度。

熔化和凝固

熔化和凝固

熔化和凝固主要知识点:熔化和凝固: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物质的温度不变的物体叫晶体,物质的温度改变的物体叫非晶体熔点和凝固点:晶体熔化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温度叫熔点,凝固过程中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凝固点。

同一晶体,其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教学过程:实验一: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让烛油滴在一张白纸上。

观察整个过程中蜡烛物态的变化结论:物质从态变为态的现象叫熔化物质从态变为态的现象叫凝固活动:日常生活中熔化和凝固现象举例探究冰、烛蜡的熔化特点实验二:观察冰的熔化熔化实验仪器中放入碎冰块。

在冰块中插入温度计,计下这时温度计的示数,用酒精灯加热后,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注意观察杯中冰状态的变化,直到冰块全部熔化后5min为止。

最后根据记录的数据实验三:观察蜡烛的熔化熔化实验仪器中放入少量的蜡烛。

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插入试管里的蜡烛中,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接触试管壁和底,要埋在蜡烛中。

把试管放在大烧杯的水中,往烧杯中导入热水,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蜡烛的温度,并观察蜡烛的同样是固体,为什么松香和冰块的熔化过程却不同呢?原来固体分为两种:晶体:有些固体如海波、冰、金属,有固定的熔化温度,这种固体叫做晶体。

晶体熔化的温度就叫做熔点。

非晶体:而有的固体如松香、石蜡、玻璃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化时温度不断升高,这种固体叫做非晶体。

问题:①在寒冷的北方,最低气温是―40℃,为什么不用水银温度计来测量气温?②熔化锡块时,可以把锡块放在铁锅里加热,但在熔化铁块时,为什么不能把铁块放在锡锅里加热呢?晶体熔化的两个条件:(1),(2)。

凝固:根据科学研究发现,凝固是熔化的反过程,它的过程与熔化恰恰相反。

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

熔融状态的晶体的两个凝固条件,缺一不可:①达到凝固点②放热对于同一种晶体,熔点与凝固点相同。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图像晶体的熔化凝固图像非晶体的熔化凝固图像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凝固有明显的区别: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是在一定的温度下完成,这个温度分别叫熔点和凝固点。

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

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

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关键词〕熔化温度;结晶温度;萘;实验在“探究——熔化与凝固”一节教材中,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且相等是教材的重点。

但在实验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是:①晶体在固液两相转变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时间短且效果不明显。

②晶体的熔化温度和结晶温度不相等,其原因课本也未说明。

一、探究萘的熔化——凝固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将大约10g萘的粉末装入一大试管中(实),让试管底部在烧杯内的水中,并使杯内水面高出试管内的萘约1.5cm。

温度计T1、T2分别测萘的温度和水的温度。

在试管口塞一些棉花减少萘的刺激气味。

1.萘的熔化:用酒精灯通过石棉网给杯中的水加热,水再给试管中的萘加热(缓慢加热)。

当萘的温度达到约78℃时记录T1、T2随加热时间t的变化情况并观察现象。

根據实验记录,作出萘的熔化曲线,如图2。

曲线A1B1段表示在加热过程中固态萘的温度随加热时间而升高。

当温度到达80.8℃时,固态的萘开始熔化,在B1C2这一过程中固态萘越来越少,液态萘越来越多,虽然萘仍在吸热(T2>T1),但温度保持不变。

这一温度是它的实际熔化温度。

直到C1点固态萘全部转为液态萘,C1D1段表示液态萘随加热时间增加而温度升高。

2.萘的凝固: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使萘熔化,且温度升高到90℃左右,然后取掉酒精灯,停止加热。

让试管中的萘液通过烧杯中的水缓慢散热。

当液态萘温度降到85℃时,记录T1、T2随散热时间t的变化并观察现象。

根据实验记录,作出萘的结晶曲线如图所示,曲线A2B2表示液态萘的温度随散热时间逐渐下降。

当温度降到79℃B2点时,液态的萘开始结晶。

在B2C2这一过程中,可以看到液态的萘越来越少,固态的萘越来越多。

虽然萘仍然向外散热(T1>T2),但由于液态萘到固态萘的转变过程中有热量放出。

放出的热量正好和散失的热量相等,故温度不变。

这一温度叫萘的实际结晶温度。

直到C2点液态萘全部转为固态的萘才结束,即结晶是在整个B2C2段进行的,C2D2段表示固态的萘随散热时间增加而温度下降。

熔化和凝固

熔化和凝固

温故知新 1、如图1所示,有A、B、C、D四种测量水温的操作,其中 正确的是(B )
物质三态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猜一猜下面图片分别对应了水的 哪种状态?
一望无垠的冰川 冰——固态
朵朵雨花天上来 水——液态
湿衣服晾干 水蒸气——气态
物质三态
自然界里常见的物质状态有哪几种?
固态
液态
气态
水可以在固、液、气三态之间相互转化,说明了什么?
温故知新 一、温度计工作原理: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 二、摄氏温度:单位:摄氏度,符号:℃
温故知新
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方法总结: 1、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
三要 2、要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1、不能碰到容器底 三不 2、不能碰到容器壁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
本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物态变化中的熔化和凝固。
物质三态 下面图片分别对应了哪种物态变化呢?
热巧克力酱 固→液:熔化
糖画 液→固:凝固
物质三态 你还能举出其它物态变化的例子吗?
“炉火照天地, 红星乱紫烟” “蜡炬成灰泪始干”
固→液:熔化
固→液→固:先熔化后凝固
沸水瞬间变冰记 在严寒地区,滚烫的热水也可以瞬间变成雪,请看——
海波,又名大苏打,无 色透明固体,临床上常 用作氰化物的解毒剂。
石蜡,从矿物油中提炼, 常用于包装及保鲜。
实验探究 用什么器材去加热熔化海波和石蜡呢?
温度计 铁架台
酒精灯
试管
烧杯 石棉网
停表
实验器材要自 下而上组装, 想想为什么?
实验探究 实验注意事项:
1、不能用一只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 2、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盖盖灭(不能用嘴吹)。 3、用外焰加热。

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实验研究实验报告

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实验研究实验报告

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实验研究实验报告姓名:学号:【实验目的】1、研究如何指导中学生的分组实验。

2、如何做好指导学生做好实验记录和绘制实验曲线并用曲线解释物理现象。

3、找出做好本实验的关键问题及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

【实验器材】温度计(100℃)2个、烧杯(400~500ml)、试管、酒精灯、石棉网、支架、秒表、晶体(硫代硫酸钠,俗称海波)等【实验方法】本实验利用“水浴法”观察并测量海波在加热及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变化,从而绘制出海波的熔化和凝固曲线,并用曲线确定其熔点。

1、在试管内放入温度计和海波,海波约占试管的1/3左右。

2、在烧杯内放入预先加热温度为40℃的热水,水量以能浸没试管中的海波为准。

3、按上述装置图装置仪器,点燃酒精灯待海波的温度稳定上升到43℃时开始计录,每20s记录一次温度知道55℃为止。

4、将酒精灯盖灭撤去,是融化的海波和烧杯中的水一起在空气中冷却,在降温的同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变化,读到40℃为止。

5、当海波开始融化到全部融化的过程中,要不断搅拌,尤其在凝固的过程中当看到有闪闪发光的晶体析出时更需要不断搅拌直到海波全部凝固。

6、整理实验仪器用品,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制出海波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熔化和凝固曲线,并从中确定海波的熔点。

【实验数据及其处理】1、熔化过程时间0 1 2 3 4 5 6 7 8 9 /1×20s温度/℃43 43.5 44 44.5 45 45.5 45.5 45.5 46 47时间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20s温度/℃47 47.5 47.5 48 48 48 48 48 48 48时间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20s温度/℃48 48 48 48 48 48.5 49 49.5 50 51时间30 31 32 33/1×20s温度/℃51.5 53.5 552、凝固过程时间1 2 3 4 5 6 7 8 9 10 /min温度60 58.5 58 57.5 56.5 56 55.5 54.5 54 54 /℃时间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min温度53.5 53 52.5 52 51 50 49.5 49 48 48 /℃时间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min温度47 47 46.5 46 45.5 45.5 44.5 44.5 44 44 /℃时间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min温度43.5 47 48 48 48 48 48 48 48 47 /℃时间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min温度46 45 44 42 41 40/℃3、熔化凝固曲线根据实验曲线可知:海波熔点:48℃海波凝固点:48℃【实验反思及实验改进】1、水浴法:直接用酒精灯加热海波导致受热不均匀,物态变化不明显;由于水的导热性不好,可用水浴法使海波受热均匀,便于观察物态变化;使用水浴法时要将装海波的试管浸入水中保证海波全部在水面下,并对海波不断搅拌使其各部分受热均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七晶体的熔化与凝固实验研究报告
姓名:卞媛媛学号:2012012710
一,仪器的结构和原理
温度计(100℃),烧杯(400—500毫升).试管.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支
架、秒表,硫代硫酸钠晶体(海波)等
二,实验过程
1.按图所示.选纯净的海波约占试管的1/3左右.插入温度计,温度计位
于海波中心处。

2.在烧杯中倒入温度在40℃左右的热水,水量以能够浸没试管中的海波粉
为准。

3.点燃洒精灯,间隔20S读取1次温度(接近43℃时开始读数)读到55℃
为止。

4. 当海波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化的过程中,要不断搅间隔20S读取1次温度
5.将酒精灯盖灭撤去,使熔化的海波和烧杯中的水一起在空气中冷却,在
降温的同时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变化,读到40℃为止。

三,实验数据处理
海波熔化与凝固曲线
四,实验及其教育改进
1、若实验搅拌棒改为金属螺旋搅拌器能使实验中受热更均匀
2、凝固过程可将试管从水浴烧杯中拿出,在空气中凝固,可缩短实验时间
3、在指导学生实验时注意:
提醒学生取药品的时候用纸槽不会弄撒药品
温度计读数时注意估读方式
实验时重点强调凝固过程中要不断搅拌
实验完成后提醒学生加热试管使晶体熔化再倒掉,且注意用外焰加热试
管中下部而不是底部防止试管炸裂
五.思考题解答
1.使用水浴法可以使试管内的晶体均匀受热,温度变化连续。

水浴法要注意烧杯中的水量要能浸没试管中晶体为准。

试管插在水中不能接触烧杯壁
2.搅拌棒的形状
3.初次实验时没有搅拌均匀导致过冷现象。

可以加凝结核,并不断搅拌
4.海波,水的量及火焰的大小对实验有影响。

海波越多,实验所需要的熔化和凝固的时间越长。

水越多,水浴加热时间越长。

水的比热容大,需要吸收的热量越多,火焰越小,加热越慢,加热时间越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