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设计概念

合集下载

风景园林的分类

风景园林的分类
设计技能。
1.2 园林设计旳原则
合用
–具有一定旳科学性 –园林旳功能适合于服务对象
经济
–正确地选址,因地制宜,巧于因借。 –尽量在投资少情况下完毕园林建设
美观 满足园林布局、造景旳艺术要求。
1.3 园林绿地类型
公园绿地 是城市中向公众开放旳、以游憩为
主要功能,有一定旳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步 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 旳绿化用地。涉及市区级综合公园、小区公园、 专类公园、带状公园、 王晓俊 江苏科学技术出 版社 2023年
城市园林绿化设计 胡长龙 上海科学出 版社 2023年
深圳新园林——抽象式园林 沈葆久等 海天出版社 1994年
景观设计学 [美]约翰 • O • 西蒙兹 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3年
园林景观设计实践措施 [美]莱若 • G • 汉 尼鲍姆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3年
空间,景观设计失却了生命,环境艺术失 却了科学,城市森林失却了文化,国土规 划失却了艺术。
1 园林设计旳原则与园林类型
1.1 园林设计旳根据
科学根据 要根据有关工程项目(如地形、
建筑)旳科学原理和技术要求进行设计。
社会需要 是满足城市游憩职能旳基地。 功能要求 休息、游览、开展健身运动等 经济条件 在有限投资条件下,发挥最佳
城市绿化覆盖率
城市用地面积
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
绿化覆盖率(%)=——————————————— ×100%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城市用地面积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人) =———市—区—人口—(—人)——— 市区公共绿地面积(㎡)
其他还有道路绿化面积指标,生产绿化面积指标, 防护绿地面积指标,居住区绿地指标和单位附属绿 地指标等。

园林行业的相关概念及术语

园林行业的相关概念及术语

园林行业的相关概念及术语园林行业的相关概念及术语——在园林行业,也有着很多概念、术语,有些可能之前从没听过,还有些容易混淆或被误解,今天我们就分享一些园林行业的概念、术语给大家。

一、基本概念、术语1、古典园林:对古代园林和具有典型古代园林风格的园林作品的统称。

2、园林设计:指对组成园林整体的山形、水系、植物、建筑、基础设施等要素进行的综合设计,而不是指针对园林组成要素进行的专项设计。

园林设计包括总体设计(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

方案设计指对园林整体的立意构思、风格造型和建设投资估算;施工图设计则要提供满足施工要求的设计图纸、说明书、材料标准和施工概(预)算。

3、观赏植物:常见的观赏植物分为观赏蕨类、观赏松柏类、观形树木类、观花树木类、观赏草花类、观果植物类、观叶植物类和观赏棕榈类及竹类。

4、地被植物:地被植物包括贴近地面或匍匐地面生长的草本和木本植物,一般不耐践踏。

狭义的地被植物指株高50厘米以下、植株的匍匐干茎接触地面后,可以生根并且继续生长、覆盖地面的植物。

广义的地被植物泛指株形低矮、枝叶茂盛,并能较密地覆盖地面,可保持水土、防止扬尘、改善气候,并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的植物。

草本、木本植物都可以作为地被植物。

5、花境:花境也称花缘、花边、花带。

一般多用宿根花卉,栽植在绿篱灌丛或栏杆、草地边缘、道路两侧、建筑物前。

6、园林小品:园林小品与园林建筑相比结构简单,一般没有内部空间,体量小巧,造型别致,富有特色,并讲究适得其所。

根据其功能分为:供休息的小品、装饰性小品、结合照明的小品、展示性小品和服务性小品。

如园灯、园椅、园桌、园凳、汲水器、垃圾箱、指路牌和导游牌等。

有些体量较小的园林建筑、雕塑、置石等也被泛称为园林小品。

7、园林理水:园林理水既包括模拟自然界的江、河、湖、海等自然式的水体景观,也包括人工提炼、抽象出的规则式的水体景观。

8、造景:使环境从没有观赏价值到具有观赏价值,或从较低的观赏价值到较高的观赏价值的活动。

园林设计初步

园林设计初步

园林设计初步精要1、初期的园林主要是植物与建筑物的结合,园林形式较简单,建筑物是主体,而园林仅充当建筑物的附属品。

随着社会的发展,园林逐渐摆脱建筑的束缚,园林的范围也不仅局限于庭园、庄园、别墅等单个相对独立的空间范围,而是扩大到城市环境、风景区、保护区、大地景观等区域,涉及人类的各种生存空间。

2、建造园林的目的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整地理水、植物栽植和建筑布置等途径,创造出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的优美环境。

某些特殊的艺术,如插花、盆景等,因其创作素材和经营手法的相同,都可归于园林艺术的范围。

3、园林在一般情况下总是地形、水、植物和建筑这四者的综合,即四大要素4、园林既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又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既是一种物质产品,又是一种艺术创作,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5、社会意识、民族文化、地区自然条件的不同,成就不同的园林6、地形是园林的基底和依托、骨架。

地形设计一是利用地形因地制宜安排景物内容,二是改造地形适应使用和造景。

地形的作用:平、凸、凹地形造景作用不同;控制视线;分隔空间;作背景;影响导游路线与速度;地形是重要造景要素7、水的造景手法:基底作用;系带作用;焦点作用;整体水环境设计8、植物的作用:改善环境;构成空间;作主景、背景和季相景色;作障景、漏景和框景;其他作用9、空间是园林设计的根本目的。

地、顶、墙是构成框景的三大要素10、园林空间有容积空间、立体空间、混合空间11、三大园林体系:东亚园林、西亚园林、欧洲园林12、园林设计初步是初进园林设计的一个入口,是连接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桥梁,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内容有园林概论、园林史、设计方法与程序、形态构成、制图等基本知识和设计表现技法、方式技能知识。

园林史识1、中国古典园林可分别按照园林基址选择和开发方式以及园林的隶属关系,这两个角度来进行分类。

1)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两大类型。

园林设计初步知识点

园林设计初步知识点

园林设计初步知识点整理第一章园林概述第一节认识园林一.定义: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域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二.园林的形式:园林包括庭园、宅园、小游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园等;随着园林学科的发展,还包括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的游览区以及休养胜地;举例:孔祥熙宅园,常熟城西尚湖江南最大的牡丹园,杭州西湖雷锋夕照,花港观鱼景点,北京植物园,张家界森林公园,浙江雁荡山风景名胜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景点,中国中央国家公园核心旅游区——太白山三、园林的功能:园林不仅作游憩之用,且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功能;四.园林的开发形式:I、自然式园林a.山林别墅:多为私家别墅b.自然风景区:湖南张家界,四川九寨沟等c.风景名胜区:泰山,黄山等II、人工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为改善生态、美化环境、满足游憩和文化生活需要而创造的环境,如:小游园、花园、公园等;五.认识园林的四个发展阶段:世界园林的发展阶段1、第一阶段原始社会时期——园林的萌芽;2、第二阶段古典园林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从成长渐于成熟;特点:①直接为少数统治阶级服务或者归其所有;②封闭、内向;③以追求视觉景观之美和精神的陶冶为主要目的;3、第三阶段18世纪中叶——“公园”名词的出现;特点:•除私家园林外,出现由政府出资经营,向群众开放的公共园林;•规划设计封闭——开放;•造园不仅为了获得景观之美,同时也是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及为市民提供公共游憩和交往活动的场地;4.第四阶段特点:①城市的建筑设计由个体——群体,更与园林绿化相结合而转化为环境设计,确立了“城市生态系统”概念;②园林绿化以创造城市生态系统为目的,广泛利用生态学、环境学及各种先进的技术,由城市延伸到郊外,向着更广阔的国土发展,使园林学的领域大为开拓;③园林艺术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节中外造园活动简介一、中国园林发展概况1、园林的最初形式——商朝的囿我国园林的兴建是从殷周开始的,囿是园林的最初形式——初期造园阶段,最初的形式为囿;2、春秋战国的囿苑与文化:春秋、战国文化、艺术比较发达,表现在建筑上也有很大的进步——园林中有了成组的风景;3.秦汉时期: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物质、经济、思想制度等方面做了不少统一的工作;大量兴建宫殿,比较着名的有信宫和阿房宫;汉朝时期:在汉代的宫室建筑中,长乐宫和未央宫规模都较大,另外还有长杨宫,甘泉宫等;但在汉代众多的宫殿建筑中,上林苑应该是汉代皇家禁苑的代表作;——出现了以宫室为主的宫苑;一池三山,秦汉典范:上林苑是汉武帝在秦时旧苑基础上扩建的,离宫别院数十所广布苑中,其中太液池运用山池结合手法,造蓬莱、方丈、瀛洲三岛,岛上建宫室亭台,植奇花异草,自然成趣;这种池中建岛、山石点缀手法,被后人称为秦汉典范;4、魏晋南北朝的自然山水园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士大夫阶层追求自然环境美;山水画为题材的创作阶段;文人、画家参与造园,代表作有“华林园”;自然山水园的出现,为后来唐、宋、明、清时期的园林艺术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佛寺园林的出现:随着佛教的传入,佛寺建筑兴起,佛寺特多;选址的原则是:一是近水源;二是要靠树林;三是地势凉爽、背风向阳和良好的小气候;皇家园林的发展:魏、晋时期在汉旧有的基础上又加以扩建,如芸林苑就是其中之一;——园林风格转向崇尚自然;5、隋、唐、宋宫苑与唐、宋写意山水园隋朝:隋炀帝大业元年606年在洛阳兴建的西苑,是继汉武帝上林苑后最豪华壮丽的一座皇家园林;唐代宫苑公元618~907年:这一时期的园林也大为发展;此时期的宫苑除华清宫、长生殿外,还有朝元阁、集灵台、宜春亭、芙蓉园、斗鸡殿等组成一个规模较大的官苑;别业的出现:别业一词是与“旧业”或“第宅”相对而言,业主往往原有一处住宅,而后另营别墅,称为别业;称别墅时,则是突出其园林气氛以区别于一般住宅 ;唐代自然园林式别业山居代表之一:王维的辋川别业宋代园林:唐、宋的写意山水园以汴京西北角的着名园林“寿山艮岳”也称“华阳宫”为代表;“寿山艮岳”是北宋有名的皇家园林,它具有很多园林艺术的特点 ;总结:总之,唐、宋打下了非常厚实的造园艺术基础,使我国明、清时期的园林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园林达到成熟阶段;6、明清宫苑和江南私家园林高峰期明、清时期造园理论也有了重要的发展,出现了明末吴江人计成所着的园冶一书,这一着作是明代江南一带造园艺术的总结;该书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园林中的空间处理、叠山理水、园林建筑设计、树木花草的配置等许多具体的艺术手法;书中所提“因地制宜”、“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等主张和造园手法,为我国的造园艺术提供了理论基础;明清时期的皇家园林:这一时期宫苑园林的代表作是西苑和太液池 ;总结: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意境达到了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和文学艺术的有机统一;明清时期——园林进入精深发展阶段;举例:无锡寄畅园 ,扬州个园四季叠石,苏州留园,苏州拙政园,苏州环秀山庄,苏州网师园“渔隐”中国古代园林知识点总结1、中国古代园林的特色:1造园艺术,师法自然:a、总体布局、组合要合乎自然;b、每个山水景象要素的组合要合乎自然规律;2分隔空间,融于自然;3园林建筑,顺应自然;4树木花卉,表现自然;2、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1按占有者身份分:a、皇家园林,其特点为: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着名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和北海公园;b、私家园林,其特点为:规模较小,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色彩淡雅素静;园林有:北京的恭王府,苏州的拙政园,扬州的个园等;北方皇家园林与江南私家园林的区别主要表现为风格上的差异;客观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1服务对象不同;2规模及所处外部环境不同;3气候条件不同;它们之间的差异表现在平面布局、建筑外观、空间处理、尺度大小以及色彩处理等五个方面;2按园林年处地理位置分:a、北方类型b、江南类型c、岭南类型3、中国古代园林的组成要素:1山a、秦、西汉时期b、东汉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唐宋时期e、明清时期2水理水方法:a、掩b、隔c、破3植物树木选择标准:姿美、色美、味香;植物的象征意义:竹子:人品清逸和气节高尚;松柏:坚强和长寿;兰花:幽居隐士;莲花:洁净无瑕;玉兰、牡丹、桂花:荣华富贵;石榴:多子多孙;紫薇:高官厚禄;4动物主要有:鹤、鸳鸯、金鱼、鹿等;5建筑主要有:厅堂;楼阁;书房馆斋;榭;轩;舫;亭;廊;桥;园墙等;6匾额:包括匾额;楹联;刻石;其作用为:陶冶情操,抒发胸臆,点景,为景点增加诗意,提升品位;第三节国外造园活动简介国外代表园林:有东方的日本园林;15世纪中叶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园林,包括意大利、法国和英国园林等;此外,近代又出现了苏联和美国的园林绿化;一、日本园林——缩景园发展过程:日本园林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公元六世纪,中国园林随佛教传入日本;日本园林的特点和种类:特点:顺应自然、精致小巧种类:日本庭园一般可分为枯山水、池泉园、筑山庭、平庭、茶庭、露地、回游式、观赏式、坐观式、舟游式以及它们的组合等;洗手钵和石灯笼是其特色陈设品;★枯山水又叫假山水,用极少的构成要素达到极大的意韵效果,追求禅意的枯寂美,是日本特有的造园手法,系日本园林的精华;其本质意义是无水之庭,即在庭园内敷白沙,缀以石组或适量树木,实质是以沙代水,以石代岛的做法,因无山无水而得名;日本园林的四分之三都由植物、山石和水体构成;因此,从种植设计上,日本园林植物配置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同一园中的植物品种不多,常常是以一二种植物作为主景植物,再选用另一二种植物作为点景植物;选材以常绿树木为主,花卉较少,且多有特别的含义,如松树代表长寿,樱花代表完美,鸢尾代表纯洁等等;二、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园林——台地园背景:从可考的历史看,西方园林始于古希腊;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的亚平宁半岛上,境内山地和丘陵占国土面积的80%;这里夏季在各地平原上既闷且热,而在山丘上,哪怕只有几十米的高度就令人感到迥然不同,白天有凉爽的海风,晚上有来自山林的冷空气,正是这样的地形和气候特征造就了意大利独特的台地园;台地园依地势而建,以浓密的森林为背景,自上而下摆布园林景观;主建筑建在最高处,向下形成多层台地,按左右对称的格局,设置多级瀑布、叠水、壁泉、水池;在台地园中轴线的两边,种植着高耸的杉、松类树木;其下种植花卉,形成欧式图案,春、夏、秋三季繁花似锦;两侧为开阔的疏林草地;在以后的发展中,意大利造园家们在起伏的地形上创造出非常动人的景观效果;另外中轴线的设置也是意大利园林对欧洲体系的一大贡献;在植物的使用上,意大利台地园也少用几何式的修剪,很注意规则式园林与大自然风景的过渡; 植物以常绿树为主,有石楠、黄杨、珊瑚树等,配置方式采用整形式树坛,绿色为基调,鲜有色彩艳丽花卉;三、17、18世纪的法国宫苑17世纪下半叶,法国庭园设计成平地上中轴线对称均匀的规则式布局,不同的是,法式庭园常将圆形或长方形的大型池塘设计在中轴线上,沿池塘两边设平直的窄路;当时号称“太阳王”的国王路易十四下令兴建的凡尔赛宫苑,规模宏大,手法多变,成为法国规则式园林的巅峰之作;四、英国自然风景园18 世纪英国产业革命使其成为世界上头号工业大国,国貌大为改观,人们更为重视自然保护,热爱自然;园中有形状自然的河流、湖泊,起伏的草地,自然生长的树木,弯曲的小径;出现了“自然风景学派”,自然风景园相继出现;它们对自然风景有高度的艺术表现力,对造园艺术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典型代表:邱园是英国皇家植物园之一,它在提高人们对植物与人类休戚相关的认识过程中一直担任着重要角色;总结:总之,中西方的园林相互影响,有同有异;西方园林追求物质形式的美、人工的美、几何布局的美、一览无余的美;中国园林追求意韵的美、自然与人和谐的美、浪漫主义的美、抑扬迭宕的美;典型人物:奥姆斯特德——景观设计之父 ,现代园林之父,美国第一景园大师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Frederick Law Olmsted 1822-1903被普遍认为是美国景观设计学的奠基人★奥姆斯特德设计原则:1、保护自然景观,在有些情况下,自然景观需要加以恢复或进一步强调;2、除了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避免使用规则形式;3、保持公园中心区的草坪和草地;4、选用当地的乔木和灌木,特别是用于公园边缘的稠密的栽植林带;5、大路和小路的规划应成流畅的弯曲线,所有的道路成循环系统;6、全园靠主要道路划分不同的区域;◆我国现代园林的发展及前景1、走向生态的设计2、走向文化的设计3、走向区域的设计4、走向科学和艺术相结合的设计第二章制图基本知识1.图板规格:2.比例尺定义:①图样的比例:图形与实物相对应的线性尺寸之比,它是线段之比而不是面积之比;②比例的大与小,是指比值的大与小;③比值大于1的比例,称为放大的比例;比值小于1的比例,称为缩小的比例;3,图纸规格:4.图纸内容:会签栏,标题栏5.规范:文字说明长仿宋字,图纸中表示数量的数字应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字高应不小于;6.不同线型的绘制要求:虚线线段长度约 4-6mm,间距为;点划线线段长度约为 10-20mm,间距为 ,点划线线段的端点不应是点;相互平行的图线,其间隙不宜小于其中的粗线的宽度,且不宜小于 ;直线相交或相接应该明确、肯定;实线与实线应相交于一点,或略微有点出头;点划线和点划线交接或点划线与其它图线交接时,应该是线段相接;虚线与虚线交接或虚线与其它图线交接时,应该是线段相接;虚线为实线的延长时,不得与实线连接;弧线相交时,交点要光滑,避免相交部位线条变粗;直线与弧线相交时,应该沿切点方向;交接处应光滑,线条粗细应该一致,先画曲线,后接直线;7.工具线条图的作图步骤:参照课本8.线段的标注:图样上的尺寸由尺寸界线、尺寸线、起止符号和尺寸数字组成;9.坡度标注:坡度用%、比例或比值表示;10.尺寸标注的注意事项:①轮廓线、中心线可用作尺寸界线,但不能用作尺寸线,不能用尺寸界线作尺寸线;②应将大尺寸标在外侧,小尺寸标在内侧;③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尺寸注写;④图样上的尺寸数字都不再注写单位;⑤图样上的尺寸数字都不再注写单位;⑥尽量避免在如图所示的30°角阴影范围中标注尺寸;⑦任何图线不能穿交尺寸数字;无法避免时,需将图线断开,如图所示;⑧尺寸界线相距很近时,尺寸数字可注写在尺寸界线的外侧近旁,或上下错开,或用引出线引出后再行标注,如图所示;⑨同一张图纸所标注的尺寸数字字号应大小统一,通常选用号字,如图所示;第四章平面构成1.构成的含义:其含义就是将几个以上的单元包括不同的形态、材料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并赋予视觉化的、力学的概念;平面构成:是以轮廓塑形象,是将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立体构成:是以厚度塑形象,是将形态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成形体;色彩构成: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按照一定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目的组合、搭配,构成整体美的明度、纯度、色相关系的色彩叫色彩构成;2.平面构成元素:包括概念元素、视觉元素、关系元素和实用元素;3.点、线、面称为“构成三要素”;4.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a)对称与均衡b)对比与调和c)节奏与韵律d)和谐5.单位形概念:也叫基本形,指在平面构成中,一组相同或相近的形象组成,其每组单位称为单位形;6.基本形的建立方式:a、分离:单形与单形之间不接触;b、接触:单形与单形之间的边缘正好相切;c、覆叠:形与形之间是覆叠关系,由此产生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关系 ;d、透叠:形与形之间透明性的相互交叠,但不产生上下前后的空间关系;e、减缺:单形与单形相互覆盖,覆盖的形部分被减掉;f、差叠添加:两个单形相互交叠,交叠部分产生一个新的形;g、联合:一个单形与另一个单形相交部分面积较大,经联合形成的图形; 7.平面构成的形式a)重复构成形式b)近似构成形式c)渐变构成形式d)发射构成形式e)空间构成形式f)特异构成形式g)分割构成形式h)肌理形态构成第五章色彩构成1.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三原色相混合而成白光;红+绿=黄;红+蓝=紫;绿+蓝=青;红+绿+蓝=白;2.色彩构成:将两个以上的色彩按照一定的原则,根据不同的目的组合、搭配,构成整体美的明度、纯度、色相关系的色彩叫色彩构成;3.色彩三原色:红、黄、蓝;色彩的三种原色等量混合即产生黑色4.色彩三要素:又称色彩的三属性;三个属性:色相、明度、纯度;5.色彩的对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而显现出差异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即色彩对比;第六章地形表现1.等高线: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各点连成的闭合曲线,称为等高线;2.地形图:以一系列整数标高的水平面与山地相截,把所得的等高截交线正投影到水平面上,便得一系列不规则形状的等高线,注上相应的标高值,在上图下方,就是一个山地的标高投影图,即地形图;3.等高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称为等高距,也称为等高线间隔,用h表示;4.等高平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等高线平距,用d表示;5.地面坡度:地面坡度i 与等高线平距d 成反比;地面坡度较缓,其等高线平距较大,等高线显得稀疏;地面坡度较陡,其等高线平距较小,等高线十分密集;6.基本地貌的等高线A.山头和洼地的等高线山头和洼地又称盆地的等高线都是一组闭合曲线山头洼地山头内圈等高线高程大于外圈等高线的高程,洼地则相反;示坡线是垂直于等高线并指示坡度降落方向的短线;示坡线由高到低往外标注是山头,往内标注的则是洼地;B.山脊与山谷的等高线山脊山谷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高地称为山脊,山脊上最高点的连线称为山脊线或分水线;山脊的等高线是一组凸向低处的曲线;在两山脊间沿着一个方向延伸的洼地称为山谷,山谷中最低点的连线称为山谷线;山谷的等高线是一组凸向高处的曲线;山脊线、山谷线与等高线正交;C.鞍部的等高线相邻两山头之间呈马鞍形的低凹部分称为鞍部,鞍部是两个山脊和两个山谷会合的地方;鞍部的等高线由两组相对的山脊和山谷的等高线组成,即在一圈大的闭合曲线内,套有两组小的闭合曲线;D.陡崖和悬崖的表示方法石质土质悬崖7.等高线的分类: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助曲线8.等高线的特性:1等高性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同;2闭合性等高线必定是闭合曲线;3非交性除在悬崖、陡崖处外,不同高程的等高线不能相交;4正交性山脊、山谷的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正交;5密陡稀缓性同一幅图内,等高线越密表示地面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表示地面坡度越缓;第二节中国古代的屋顶样式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可分为庑殿式顶、歇山式顶、悬山式顶、硬山式顶、攒尖式顶和录顶等形式;按屋檐的层数分,庑殿顶、歇山顶和攒尖顶又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歇山式、悬山式和硬山式又分出一种没有正脊的卷棚式屋顶;此外,歇山式还分出一种极少见的十字歇山顶;1.又称四阿顶,五脊四坡式,又叫五脊顶;庑殿顶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2. 歇山顶 ,又称九脊顶;歇山顶主要分为单檐和重檐两种,重檐歇山顶的第二檐与庑殿顶的第二檐基本相同;在等级上仅次于重檐庑殿顶;2.悬山顶 ,五脊二坡3.硬山顶 ,五脊二坡,与悬山顶不同之处在于,两侧山墙从下到上把檩头全部封住屋顶左右屋檐不出山墙;硬山防风火,悬山防雨,因此南方民居多用悬山,北方多硬山;4.攒尖顶用于正多边形或圆形建筑,顶部有一个集中点,即宝顶;举例:故宫中和殿、天坛祈年殿属攒尖顶;5.录顶屋顶四边或正多边形上部做成平顶,下部做成四面坡四向或多面坡多向排水;垂脊上端有横脊,横脊的数目与角数相同;各条横脊首尾相连,故亦称圈脊;6.卷棚顶硬山式、悬山式和歇山式都可以做成卷棚顶;此种建筑,园林中居多;宫殿建筑群中,太监、佣人等居住的边房,多为此顶;7.硬山式变种——三川脊式硬山正脊中间高起来,并在高起来的两侧增加垂脊;太和殿重檐庑殿顶、中和殿四角攒尖顶、保和殿重檐歇山顶第八章投影基础1.投影四要素:投射中心,投射线,投影面,光源2.投影法的种类:中心投影法 ,斜投影法3.正投影的基本性质:积聚性,真实性,类似性,平行性第九章建筑平面、立面和剖面1.风向频率玫瑰图:又称玫瑰图,它是根据某一地区多年平均统计的各个方向吹风次数的百分数值,按一定的比例绘制的;一般多用8个或16个罗盘方位表示;玫瑰图上所表示的风的吹向,是指从外面吹向地区中心的;3.总平面图:将新建工程四周一定范围内的新建、拟建、原有和需拆除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周围的地形、地物,用直接正投影法和相应的图例画出的图样,即建筑总平面布置图,简称总平面图;4.附:园林设计平面图:是表明在设计范围内的所有内容的图纸,即设计范围内所有造园要素的水平投影图;5.建筑平面图定义:用假设的水平面将建筑物剖切开,移去上面部分,下面的水平面正投影就能反映建筑物的内部平面,称为建筑平面图;6.建筑立面图:用直接正投影法将建筑各侧面投射到基本投影面而成.在平行于建筑物立面的投影面上所作的视图称为立面图;7.建筑的剖面图:若选择一个平行于侧面的铅垂面将建筑物剖切开,移去一部分剖切端面的正投影图就能反映建筑的内部层次变化,该图成为建筑剖面图;7.建筑施工图一般的绘图步骤:通常先按建施图布置的基本要求布置图面,注意预留标注尺寸、标高等所需图幅,然后依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详图的顺序画建施图底稿;同一图纸上底稿均完成后,才加深图线;8.平面图的画图步骤:1按开间、进深尺寸画定位轴线2量墙厚画墙线3确定柱断面、门窗洞口位置;画门的开启线,窗线定位4画出房屋的细部如窗台、阳台、室外、台阶、楼梯、等细部5布置标注对轴线编号圆、尺寸标注、门窗编号、标高符号、文字说明如房间名称等位置进行安排调整;先标外部尺寸,再标内部和细部尺寸6底层平面图需要画出指北针,剖切位置符号及其编号7认真检查无误后,整理图面,按要求加深、加粗图线8书写数字、代号编号、图名、房间名称等文字;9.立面图的画图步骤1画地坪线、根据平面图画首尾定位轴线及外墙线2依据层高等高度尺寸画各层楼面线为画门窗洞口、标注尺寸等作参照基准、檐口、屋面等横线3画房屋的细部如门窗洞口、窗线、窗台、室外阳台、柱子、外墙面分格等细部的可见轮廓线4布置标注布置标高楼地面、阳台、檐口、台阶、平台等处标高、尺寸标注、索引符号及文字说明的位置等,只标注外部尺寸,也只需对外墙轴线进行编号5检查无误后整理图面,按要求加深、加粗图线6书写数字、图名等文字 ;10.剖面图的绘图步骤⑴画室内外地坪线和首尾定位轴线、各层楼面、屋面等;。

园林规划设计

园林规划设计
1)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概况 •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可分为4个时期:生长期、 转折期、全盛期、成熟期及成熟后期(表1.3)。 • 2)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 • 3)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特点 • 1.2.2 外国古典园林简介 • 1)日本古典园林及特点 • (1)日本古典园林发展概况 • 日本古典园林经历了起源、发展和兴盛的漫长过 程(表1.7)。
• 园林规划设计的宗旨是将科学的生态观、人们对 户外活动的心理生理需求与积极的审美观念有机 地结合,打造完美的城市园林绿地,为大众提供 优质的户外游憩场所,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美 化城市市容。 • 1.1.2 学习本课程的目标与方法 • 1)本课程的特点与学习目标 • 2)本课程学习的方法 • “多观察、多思考、多动手”是学习本课程最基 本、最重要的方法。 • 1.2 中外古典园林概述
• • • • • • • • • • • •
2)城市园林绿地 “绿地”有3层含义: ①植物所形成的绿色地块 ; ②植物生长占大部分的地块; ③农业生产用地。 3)城市绿地系统 城市绿地分为5类: ①公园绿地 ②生产绿地 ③防护绿地 ④附属绿地 ⑤其他绿地
• 4)园林规划设计 • 一般园林规划设计包含宏观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 规划和微观的园林绿地设计两个含义。 • 城 市 绿 地 系 统 规 划 (urban green space system planning) 是对各种城市绿地进行定性、定位、定 量的统筹安排,形成具有合理结构的绿地空间系 统,以实现绿地所具有的生态保护、游憩休闲和 社会文化等功能的活动。 • 园林绿地设计是指对某个园林绿地所拥有的各设 计要素 ( 如山水、园林建筑、植物等 ) 进行合理的 布局与具体的构建使之发挥最佳的效能。
4)吸收放射性物质 5)增加空气负离子 2.1.3 减少噪声 1)拟定噪声标准 2)城市合理规划布局,减低城市环境噪声 2.1.4 净化水体、土壤 1)净化水体 2)净化土壤 2.1.5 防风、通风 1)防风 2)通风

(整理)园林规划设计重点

(整理)园林规划设计重点

一、了解园林、绿地、景观的概念现代园林:是在一定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园路小品等途径,创造而成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绿地:凡是种植或生长有植物的地块都可称为绿地。

二、园林规划设计的概念1、园林规划设计包含园林绿地规划和园林绿地设计两层意思。

2、园林规划:园林绿地总体规划,是在实施园林绿地设计之前制定的较全面、长远的发展规划。

3、园林设计:在园林绿地建设之前的筹划和安排,是园林的筹划策略。

具体地讲,园林设计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建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空间境域的过程。

园林规划设计包括:方案规划设计、扩初设计(深入设计)、施工图设计园林发展趋势1、生态学:18世纪的英国“自然是最好的设计师”。

19世纪奥姆斯特德的生态思想:城市中心的大片绿地、林荫大道、充满人情味的大学校园和郊区,以及国家公园体系的应运而生。

1930-1940“斯德哥尔摩学派”的公园思想,是美学原则、生态原则和社会思想的统一。

20世纪60至70年代美国“宾西法尼亚学派”的兴起为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了科学量化的生态工作方法。

以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为代表。

用生态学的原理,研究大自然的特征,提出创造人类生存环境的新的思想基础和方法。

2、园林与艺术的融合园林的美体现艺术。

艺术中的平面设计可以转化为园林布局。

3、园林与地方特色的结合有特色的园林才吸引人。

第一章城市园林绿地系统概述第一节城市与城市规划一.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1)“田园城市”理论“田园城市”的主要思想:在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E.霍华德在他的著作《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掌管。

园林景观设计-第一章 总述

园林景观设计-第一章 总述

凡尔塞宫占地极广,大约有六百余公顷。是路易十四仿照财政大臣副开的围攻 园,的样式而建成的,包括“宫”和“苑”两部分。广大的苑林区在宫殿建筑 的西面,由著名的造园家靳诺特( Andri Le Notre )设计规划。它有一条自宫 殿中央往西延伸长达二公里的中轴线,两侧大片的树林把中轴线衬托成为一条 宽阔的林荫大道,自西向东一直消逝在无垠的天际。林荫大道的设计分为东西 两段:西段以水景为主,包括十字型的大水渠和阿波罗水池,饰以大理石雕像 和喷泉。十字水渠横碧的北段为别墅园“大特里阿农” (Grand Trianon), 南端 为动物饲养园。东端的开阔平地上则是左右对称布置的几组大型的“绣毯式植 坛”。大林荫道两侧的树林隐藏地布列着一些洞府、水景剧场( Water Theatre )迷宫、小型别墅等,是比较安静的就近观赏的场所。树林里还开辟 出许多笔直交叉的小林荫路,它们的尽端都有对景,因此形成一系列的视景线 (Vista) ,故此种园林又叫做视景园 (Vista Garden). 。中央大林荫道上的水池、 喷泉、台阶、保坎、雕像等建筑小品以及植坛、绿篱均严格按对称均齐的几何 格式布局,是为规整式园林的典范,较之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更明显的反映了 有组织有秩序的古典主义原则。它所显示的恢弘的气概和雍容华贵的景观也远 非前者所能比拟。
作为反映当时意大利知识阶层的审美理想的园林,追求和谐的美,也就是对称、均 衡和秩序。他们把园林视为府邸建筑与周围大自然之间的“过渡环节”,力求“把 山坡、树木、水体等等都图案化,服从于对称的几何构图”。沿山坡筑成几层台地, 建筑造在台上且与园林轴线严格对称;道路笔直,层层台阶雕栏玉砌;树木全都修 剪成规则的几何形,即所谓“绿色雕刻”,花园中座座植坛方方正正,与水池一样 讲究对称;一泓清泉沿陡坡上精心雕刻的石槽层层跌落,称为“链式瀑布”朗特、 艾斯塔、法尔尼斯、迦兆尼

一、园林设计-课件(PPT演示)

一、园林设计-课件(PPT演示)

园林设计
1
一、园林设计的依据与原则
1、园林设计的依据(熟悉)
(1)科学依据 (2)社会需求 (3)功能需求 (4)经济条件
2
2、园林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熟悉)
“适用、经济、美观”是园林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
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一般情况下, 园林设计者应首先考虑“适用”的问题。一方面,是“因地制 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另一方面,是园林的功能适合于服务 的对象。在考虑“适用”条件的前提下,其次应考虑的“经济” 问题。在“适用”、经济”的前提下,尽可能做到“美观”。
5、园林的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熟悉) 立意和布局,其关系实质就是园林的内容与形式。只 有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形式充分的表达内容,表达 园林主题思想,才能达到园林创作的最高境界。
19

园林的内容是其内在诸要素的总和,园林的形式是其内容存在的 方式,内容与形式之间是矛盾的统一体。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 没有无内容的形式。园林的内容决定其形式,园林的形式依赖于 内容,表达主题。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又是相对的,作为一定内容的园林形式,可以 成为另一种园林形式的内容。有时,由于内容发展的需要,必须 及时破除旧的园林形式,创立新的园林形式。 例如“一池三山”的模式产生,源于中国封建社会君主为满足其 梦寐以求的“不老永生”“神山仙界”的欲望。该模式在各朝各 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具体地形、环境条件、创造出生动、 精彩、多姿的湖岛艺术形象。
23
2)植物 植物是园林设计中有生命的题材。植物要素包括 乔木、灌木、攀缘植物、花卉、草坪地被、水生植物 等。植物的四季景观,本身的形态、色彩、芳香、习 性等都是园林造景的题材。园林植物与地形、水体、 建筑、山石、雕塑等有机配植,将形成优美、雅静的 环境和艺术效果。

园林设计名词解释

园林设计名词解释

1.混合式:同一处园林的内容采用自然式和规则式两种形式表现,且两种形势所占面积比例又相近。

2.景:自然界中具有美感的物象。

3.境:是景观美感的统一表现,包括听觉,视觉,嗅觉等所有生理感知和心理感受。

包括物镜和意境。

4.物镜:指自然的山川,田野,建筑物,河流使人感到自然美和生活美,物镜又分为生境和花镜。

5.意境:指物镜在人心理上产生的情感和联想,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特征。

6.视点:指观赏者的位置。

7.视距:指观赏者与景物之间的距离。

8.视觉:是观赏者视线与景物在水平面上夹角和竖向的垂直夹角。

9.正常人视距为25m。

看清轮廓视距为250m-270m,若大于500m或视域范围超过60度,看到的景物模糊不清。

一般以30度以内的景物为主。

最佳:垂直视域的夹角控制在6度,视距相当于景物的10倍。

10.平视观赏:是人的实现与地平线平行而视,头部不必上仰或下附。

11.俯视观赏:景物处于视点下方,须低头观看,俯视观看有较强的消失感。

12.仰视观赏:景物位于视点上方,要中视线上移或者仰头。

13.静态观赏:即固定视点位置观赏景物.14.动态观赏:有步行,乘船等。

中小型园林以步行为主。

15.开敞空间:指人的视平线高于四周景物时所处的空间。

空间的开敞程度与视点和景物之间的距离成正比,与视平线高出景物的高差成正比。

16.开朗空间:指在开敞空间中所呈现的风景,属平视观赏,可使人心胸开朗,舒畅。

17.闭合空间:指人的视线被四周屏障遮挡的空间。

闭合空间给人的感觉与人和景物之间的距离成反比。

18.闭锁空间:指闭合空间所呈现的景物,其近感越强,四周景物越清晰可见。

19.在闭合空间中,仰角小于6度是,景观空间有空旷感。

13度左右时,有亲近感,大于18度时有闭塞和压抑的感觉。

20.实分:运用山体建筑的实墙密林等完全遮住视线,两个被分开的空间完全隔开,互不联系,只有通过门口彼此相同。

21.虚分:运用道路花墙河流等,划分空间的所属关系,被分隔的两个空间,视线不受阻活部分受阻。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名词解释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比例:是事物的整体之间、整体与局部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体现尺度:是景物、建筑物整体和局部构件与人或人所见的某些特定标准的尺寸感觉。

2、节奏:是景物简单的反复连续出现,通过时间的运动而产生美感。

3、韵律:是有规律但又自由地抑扬起伏变化,从而产生富有感情色彩的律动感,产生更深的情趣和抒情意味。

4、规则式园林: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以及建筑、广场、道路、水面、花草树木等都要求严整对称。

5、自然式园林:以模仿再现自然为主,不追求对称的平面布局,立体造型及园林要素布置均较自然和自由,相互关系较隐蔽含蓄。

6、混合式园林:主要指规则式、自然式交错组合,全园没有或形不成控制全园的主轴线或副轴线,只有局部景区、建筑以中轴对称布局,或全园没有明显的自然山水骨架,形不成自然格局。

7、写意山水园:根据造园者对山水的艺术认识和生活需求,因地制宜的表现山水真情和诗情画意的园,称为写意山水园。

8、园林布局:由园林设计者把各个景物按照一定的艺术规则有机的组织起来,创造一个和谐完美的整体,这个过程称之为园林布局。

9、静态风景:游人在相对固定的空间内所感受到的景观。

10、闭锁风景:当游人的视线被四周的树木、建筑或山体等遮挡住时,所看到的风景。

11、开朗风景:在视域范围内的一切景物都在视平线高度以下,视线可以无限延伸到无限远的地方,视线平行向前,不会产生疲劳的感觉。

12、花镜:沿着花园的边界或路缘种植花卉,也有花径之意。

13、绿篱:耐修剪的灌木或小乔木,以相等距离的株行距单行或双行排列而组成的规则绿带,是属于密植行列栽植的类型之一。

14、孤植:园林中的优型树,单独栽植时,称为孤植。

15、列植:乔、灌木按一定的直线或缓弯线成排成行的栽植。

16、对植:一般是指两株或两丛树,按照一定的轴线关系左右对称或均衡的种植方法。

17、色相:指一种颜色区别于另一种颜色的相貌特征,即颜色的名称。

18、明度:指色彩深浅和明暗的程度。

园林景观设计——浅谈现代园林景观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浅谈现代园林景观设计

浅谈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摘要: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随着中国的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对园林景观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从现代园林景观的概念入手,详细分析了园林景观的设计原则,并创设性的提出了园林景观的创新理念。

关键字: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创新园林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的园林景观设计突飞猛进的发展,我们不应该再从狭窄的角度上讲园林景观,虽然现在的园林景观的发展与老传统是一脉相承的。

但是我们在秉承历史赋予园林景观设计责任的同时,更应该鼓励园林景观设计理念的探索和创新。

本文将从园林景观设计的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剖析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法。

1.现代园林景观的概念所谓的园林就是在限定的范围内,通过对地形、水体、建筑、植物的合理布置而创造的可供欣赏自然美的环境综合体。

景观则是指土地与土地上的构筑物构成的多种形态,它是时间与生命体在土地上存在的痕迹。

景观可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型。

自然景观包括天然景观(如高山、草原、沼泽、雨林等),人文景观包含范围比较广泛,如人类的栖居地、生态系统、历史古迹等。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从无间断,这便造成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互相融合的现象。

总的来讲,景观最基本、最实质的内容还是没有离开园林的核心。

追根溯源,园林在先,景观在后。

园林的形态演变可以用简单的几个字来概括,最初是囿和圃。

圃就是菜地、蔬菜园;囿就是把一块地圈起来,里面的动物起初是野生的,后来逐渐驯化,变成家养,热门可以在囿中打猎。

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人工加以取舍浓缩而成园,保护培育而成林。

从中不难看到圃—囿—园—林这样一个来龙去脉。

到了现代,又有了新的发展,有了规模更大的环境,包括区域的、城市的、古代的和现代的,凡此种种,加在一起,就成了今天所关注的园林景观。

2.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2.1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2.1.1保护本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原有生物生息环境的保护和新的生物生息环境的创造。

园林规划设计

园林规划设计

园林规划设计绪论重点:1 园林规划设计的的概念2 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与原则3 园林规划设计的对象难点:园林规划和园林设计的理解与区别一、什么是园林规划设计(两层定义)园林规划设计:在一定范围内,主要由山、水、植物、建筑(亭、廊、榭等)、园路、广场、动物等园林基本要素,根据一定的自然科学规律、艺术规律以及工程技术规律、经济技术条件等,利用自然、模仿自然而创造出来的既可观赏、又可游憩的理想的生态环境。

包括:地形设计、建筑设计、园路设计、种植设计、园林小品设计。

园林规划:综合确定安排园林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主要内容、基础设施、空间综合布局、建设分期和投资估算的活动。

园林设计:使园林的空间造型满足游人对其功能和审美要求的相关活动。

二、园林规划设计的依据与原则依据:1.科学依据2.社会需求3.功能要求4.经济条件原则:适用、经济、美观三、园林规划设计的对象新建和需要改造的城镇及各及企事业单位,具体包括七大部分:1公共绿地 2交通道路绿地 3单位附属绿地 4居住区绿地5生产绿地 6 防护绿地 7风景名胜区绿地四、园林规划设计学科特点:理论性强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第一章中外园林概述重点:1、中外园林发展经历的历史阶段及其历史文化背景2、国外园林发展概况及造园特点及世界园林发展趋势难点:如何将各国园林特色融合于现代园林设计园林可以分为东方(中、日、朝,受中国影响,主要以写意山水园为主)、西亚(古埃及的墓园、园圃、古阿拉伯地区的花园、教堂园)、欧洲(古希腊、罗马、意大利、英国、法国、俄国,受古罗马影响,主要以规则式园林为主)三大体系第一节中国园林概述一、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分期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大约从公元前11世纪的奴隶社会末期直到19世纪末封建社会解体为止,在3000余年漫长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世界上独树一帜的风景式园林体系——中国园林体系。

中国古典园林的全部发展历史分为四个时期:(一)、生成期即园林产生和成长的幼年期,相当于殷、周、秦、汉。

《园林设计初步》课件

《园林设计初步》课件

园林设计包括园林规 划、园林建筑、园林 植物、园林水景、园 林照明等多个方面。
园林设计的目的是创 造优美、舒适、和谐 的人居环境,满足人 们的审美需求、休闲 需求和生态需求。
园林设计需要遵循生 态、经济、社会、文 化等多方面的原则,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共生。
美化环境:通过园林设计,美化城 市和乡村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 量。
植物:树 木、灌木、 草本等
建筑:亭 台楼阁、 廊桥等
道路:路 径、小径、 台阶等
景观小品: 雕塑、喷 泉、灯饰 等
植物要素
植物种类:选择适合当地气候 和土壤条件的植物种类
植物布局:合理规划植物布局, 形成丰富的景观效果
植物色彩:选择不同颜色的植 物,形成丰富的色彩效果
植物形态:选择不同形态的植 物,形成丰富的形态效果
案例分析
案例一:苏州园林
地理位置:位于江苏省苏州市
历史背景:始建于春秋时期,发展于唐宋时期,鼎盛于明 清时期
设计理念:以山水为背景,以建筑为点缀,追求人与自然 的和谐统一
特色景观: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等
园林艺术:布局精巧,建筑精美,山水相映,意境深远
保护与传承: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受到国内外游客的 喜爱和赞誉
布局
园林文化:体 现了中国传统 文化中的天人 合一、和谐共 生的理念,同 时也展示了清 朝皇家园林的 奢华与气派。
案例三:日本枯山水园林
枯山水园林简介: 日本传统园林的一 种,以砂石、石块、 树木等元素构成, 表达禅宗思想
特点:简洁、抽象、 静谧,强调人与自 然的和谐
代表作品:京都龙 安寺、大阪府立美 术馆等
施工进度控制:确保施工进 度符合计划要求,包括施工
时间、施工人员等

园林设计

园林设计
(4)添景 所谓添景,一般在近景缺少内容的情况下,为了使画面更完整、更
理想,在前面布置景物的一种艺术手段。
大地规划(未来),包括:①土地利用;②自然资源经营 管理;③农业地区变迁;④大地生态;⑤城市与大都会市容等。
园林与园林学
(四)园林与其他交叉学科的区别
园林设计与建筑学、城市规划、环境艺术、市政工程设计等学科 有紧密的联系,而园林设计所关注的问题是土地和人类生活空间的问 题。
与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的主要区别在于园林设计更多的着眼于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城市规划则更多的关注社会经济和城市总体 发展计划。
园林布局的空间艺术
(二)布局形式
1、规则式(欧洲古典园林为代表)
地形较平坦开阔,有明显的中轴线,道路、建
筑、小品等多呈规则几何形沿中轴对称或拟对称分
布,植物经整形修剪成几何形体,大量运用绿篱与
大型花坛。
与其对应的创作方法为轴线法。轴线法讲求对称,
一般是由纵横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组成,控制全园布
局构图的“十字架”,然后由两主轴线再派生出若干
园林与园林学
(二)园林的功能
园林不只是作为游憩之用,而 且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功能。植 物可以净化空气;能够在一定程度 上吸收有害气体和吸附尘埃,减轻 污染;可以调节空气的温度、湿度, 改善小气候;还有减弱噪声和防风、 防防火等防护作用。尤为重要的是 园林在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有益作用游。憩在景色优美和安静的园林中,有助 于消除长时间工作带来的紧张和疲乏,使脑力、体力得到恢复。园林中的 文化、游乐、体育、科普教育等活动,更可以丰富知识和充实精神生活。
(二)造景手法 4、框景、夹景、漏景、添景
(1)框景 选择特定的视点,利用窗户、门洞、树
干、山洞等,观赏由树干或框架、山洞所围 合成的景色,构成一幅仿佛镶嵌于镜框内的 立体画面,称之为框景。

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与环境景观设计

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与环境景观设计

第二部分 环境景观设计的基础理论
城市规划原理 景观设计应该服从于城市的整体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一个专项,
因此,了解城市规划的有关原理有利于对景观规划设计方向的总体把握。 景观设计的中外发展历程
城市规划理论概述
第一节 城市的产生与发展
一、城市的概念 二、城市的产生 三、城市的发展
第二节 城市规划学科的兴起
城市规划学科的兴起 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清代北京城
城市规划学科的兴起 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城市规划学科的兴起 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城市规划学科的兴起
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
⑴ 古希腊: 背景:君主立宪的政治体制,对外贸易有利的区位条件,“神人同形”
的宗教思想。 城市形态:广场为城市中心, 方格网道路骨架。
不但看起景来眼睛舒服,而且我们赏景时所处地方(赏景点) 的各种环境也舒服宜人,同时又具有文化意识和生活的功能。
弱点 : 容易与园艺易混淆
1.1概念辨析
风景园林设计
风景园林(建设部) 风景园林的本质特点,就在于它的综合性 。综合利用科学和艺术手段
营造人类美好的室外生活境域的一个行业和一门学科。 同时反映了中国的 历史与特色。
城市规划学科的兴起
近、现代主要城市规划理论
2.“田园城市”理论 ⑴发起人:霍华德(英国)
⑵时间:1898年
⑶背景:工业化发展迅速,城市无限制的扩张,大城市与自然隔离。
⑷主要内容: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E.霍华德在他的著作《明日:一条 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 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 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 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掌管。 书名于1902年再版时改为:《明日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y of Tomorrow)。

园林景观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

园林景观设计第一部分概论第一章园林与园林学的基本概念第一节园林名称的含义园林,是人类社会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的产物。

它是人类出于对大自然的向往而创造的一种富有自然趣味的游憩生活环境,也是一种获得审美艺术享受的手段。

从古到今,人类对眼前的世界总感到不大满足,进而向往一个更为理想的地方。

这个地方,最为完美的,就升华成宗教里所描述的“天堂”。

·按照基督教《圣经》里的说法,人类的祖先,在未有一切罪孽之前是住在“伊甸园”里的。

在那里,“各样的树从地里长出来,可以悦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

园子当中又有生命树和分别善恶的树”。

·如果按照伊斯兰教《古兰经》的说法,真主“许给众敬慎者的天园情形是:诸河流于其中,果实常时不断;它的阴影也是这样”。

·再看看佛教的理想:梁·沈约在《阿弥陀佛铭》里描写净土宗的“极乐世界”是这样的:“于惟净土,即丽且庄,琪路异色,林沼混湟,……玲珑宝树,因风发响,愿游彼国,晨翘暮想。

”·所有这些引诱人修心养性,争取到里面去过逍遥日子的天堂,正是一所园林。

从语言学上看,英语里的“天堂”一词Paradise,来自古希腊文的单词Paradeisos;而这个词又来自古波斯文Pairidaeza,意思就是:“豪华的花园”。

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曾指出:“全能的上帝率先培植了一个花园:的确,它是人类一切乐事中最纯洁的。

它最能怡悦人的精神。

没有它,宫殿和建筑物不过是粗陋的手工制品而已;……”(《论花园》)在中国,从汉朝到清朝,整整两千多年的时间里,皇家园林的营造大都要仿照“蓬瀛三岛”的山水形制,因为那就是传说中神仙居住的、长满了长生不老之药的地方。

所以,在全世界,园林就是造在地上的人间天堂,是最理想的生活与游憩场所。

在我国古代,农业中的园艺栽培与绿化环境、供人游赏的园林用地性质末严格区分之前,二者通称为“园”,有时也混称为“圃”。

例如,在反映周代文化的《诗经》里,就有《将仲子》、《园有桃》等诗篇提到了宅旁的绿地和果园。

园林景观PPT课件

园林景观PPT课件
4
一池三山:
蓬莱、瀛州、

方丈





5
承德避暑山庄
6
圆 明 园
7
日 本 桂 离 宫
8
古埃及宅园
9
古希腊宙斯神殿
10
意 大 利 台 地 园
11
十 七 世 纪 的 法 国 园 林
12
英 国 自 然 式 风 景 园
13
纽约中央公园(1857)
14
美国绿田公园景观
15
第一章 园林设计的原则与绿地系统
41
设计环境与情绪反应
42
43
44
相对丰富、有一定自由选择范围的环境
45
不同坐凳形式对行 为与使用的影响
46
坐憩条凳的设置
47
引 人 注 目 的 环 境 特 征
48
2.2.3 设计的基本方法
注重构思立意 好的设计在构思立 意(创意)上多有独到和巧妙之处。 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基地的地形与 环境条件、视线条件和交通条件等 设计方案。 多做方案,多做比较 各个方案应各 有特点和个性。
17
1.4 园林绿地定额指标
城市绿地率 城市绿绿化地覆率盖(%率)=—城—市城—园市—林用—绿地—地面—总积—面—积—✕100%
绿人化均覆盖公率共(绿%地)面=城—积市—内——城全—市部—用绿—地化—面种—积植—垂—直—投—影—面—✕积100%
平均每人占有公共
绿地面积(㎡/人) =—市—区市—公区—共人—绿口地—(人面—)积—(—㎡—) 其它还有道路绿化面积指标,生产绿化面积指标, 防护绿地面积指标,居住区绿地指标和单位附属绿 地指标等。
园林景观规划 最重要的是设计思想(创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