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先贤们的思想中涉及到了许多有关公民参与的东西。例如:法家代表人物商鞅说过:“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於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於民。愚者闇於成事,知者见於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谋於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彊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商鞅是极为反对公民参与的。而儒家代表孟子则说过:“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孟子主张公民参与,并且告诫当权者:并不能只听公众的,管理者要坚守政策质量标准,要谨记自己的优先考虑和选择权。但这些观点都有不完善的地方。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这本书是由美国学者托马斯写的。这本书不单讲了公共管理者是否应该引入公共参与,而且讲了应该在何时以及如何吸引公民参与。这本书前半部分主要讲了公民参与的有效途径。从第六章开始,主要讲了公民参与的技术方法。告诉了公共管理者应怎样肩负起推进公民参与各项社会事务的艰巨任务,同时又应该怎样维持公共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我认为引入公民参与最大的目的和好处就是获取对政策的有效信息和增加公民可接受度。公共政策不只是包含公共政策本身,一个高质量的公共政策规划只是公共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公共政策得到的效果取决于政策质量和公民的可接受度。获取有效信息可能会得到一个高质量的公共政策规划,而公共政策的另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及利益集团对政策规划的认可。
抛开此书内容,作者的学术能力和探索精神也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可以看出,作者做过大量的调查统计,研究了许多前辈的著作。
第一章:新公民参与运动的挑战
民主的政府应代表公共利益,代表公共利益要了解公民偏好,而了解公民偏好则不能与公民隔绝,必须要进入公民参与。
公民参与能使公共政策更加有效,能更加有力的促进民主。
新公民参与运动对公共管理提出了两个挑战:1、为什么公民参与如此重要?2、什么情况下怎样吸引公民参与?
1.1新公民参与运动的源起
新公民参与运动与传统公民参与运动的两个主要区别:1、传统公民参与的作用主要限定在决策上,新公民参与运动不仅参与决策,而且更加注重参与政策执行。2、传统的具有精英主义倾向,新公民参与运动范围更大。
尽管公民参与不是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适用,但政府应该认识到公民参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因为政府是代表公民从事管理工作的,如果政府以自身为中心,拒绝引入公民参与,则很有可能在将来的政策实施过程中遭遇公民的抵制,从而造成政策的失败。
引入公民参与是政府必须履行的责任。书中提到:“教育是实现这一责任的根基,因为知识就是力量,知识传播越广泛,权力也就越分散。”
1.2公民参与中的难题
公民参与中的难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者在多大程度上与公众分享影响力?
2、怎样界定应该由哪些公众参与公共决策过程?
3、应该让公众以什么形式参与?
(1)关键公众接触法
(2)公民大会
(3)咨询委员会
(4)公民调查
(5)由公众发起的接触
(6)协商斡旋
在不同的阶段、面对不同的问题,应该采用不同的方法或综合运用多种方法。
公民参与有风险,引入需谨慎。运用的话则会带来实际益处,利于决策执行;运用的不好则会增加成本,甚至导致决策瘫痪。
第二章:探索公民参与的实践途径
2.1:传统视角下的管理者是与外界隔绝的
早期公共行政理论家对公民参与有明显的敌视态度。例如威尔逊和古德诺认为:行政应该中立,不能被政治所操控,也不能容忍公众对它的干预。公共政策一旦形成,权力影响力应从政策制定者流向行政管理者,再流向公众。不存在逆流。虽说行政管理者应该对公民负责,但这种负责是通过民选官员这个中介来实现的。
2.2:新公共行政要求让公民参与进来
新理论的形成源于:他强烈主张将社会公正作为公共行政的重要价值。
*政治行政二分法的缺陷:
(1)行政管理者不仅局限于政策执行,相反他们常常介入政策制定。
行政权威不断地扩张。
(2)政策制定者不可能预见到执行中存在的每一个问题,这就给了行政官员更多的自由裁量权。行政管理者在执行政策时会运用自己的价值判断。*改革议程:
旧的改革考虑到:1.要招募不同类型的具有代表性的公民。但是政府雇员不一定等同于利益代表人。2.教育行政管理者向公民负责。这种方法短期内无法奏效。
新的改革:行政管理者要努力与公民合作,而非控制公民。因此要引入公民参与,这样不仅会增强官员回应性,而且能利于政策绩效的提升。
2.3强烈的反应: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1)谁来参与?谁不参与?
*公民参与的不完善性:参与者往往不具有代表性;公民的参与积极性不高;有时他们参与是为了利而不是为了义;不让他们参与的话他们又会对政府和政策产生抱
怨和敌意。(小人难养也!)
(2)公民参与怎样影响了管理者的日常工作?
*与管理绩效相抵触:公民参与可能会耗费大量的时间,增加成本;有些烦人的公民会胡闹,惹得管理者不开心,挫伤管理者的积极性;公民的热情和参与度都是不稳定不可靠的。
(3)如何影响了公共政策的质量?
*对决策质量的威胁:公民的普遍知识水平有限;公民的参与会增加成本;很多公民短视,阻滞改革和创新;公共机构可能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是大众的利益去选择是否吸引公民参与。
2.4:新视角:公民参与的可操作性理论
新的理论要解决上述问题,既要去老理论中的精华,又要包含管理者的实践经验。
平衡的观点必须承认:赞成公民参与理由都强调参与潜在的好处,反对公民参与的理由都强调参与可能指出的高成本。
公民参与虽然可能增加决策成本,但执行成本会因此而减少。
公民参与的优势:
(1)是公共服务更符合公民需求
(2)促使官员体系更具开放性、回应性
(3)建立政府与公民的感情
*随机性观点:随机性观点就是要发现公民参与方式选择随环境变化而变化的优势所在。
当前,政治行政划分模糊化,科层制式的权力影响方式也改变了,公共管理者应认识到公民参与的必要性,但不应对公民参与抱以乐观态度。
第三章:公民参与的初始步骤
公民参与过程中,公共管理者的首要任务就是决定公民的参与程度。
3.1核心理论:
公民参与的适宜度主要取决于政策质量要求(quality)和政策可接受性要求(acceptability)。对政策质量要求越高,对公民参与需求就越小;对政策可接受性要求越高,对引入公民参与的需求就越高。
3.2一个决策模型:
公共管理者发起政策问题,往往比议会或者公民发起政策问题的决策效能要高。
有效决策模型可以分为以下五种:
(1)自主式管理决策:没有公民参与,独自解决问题。
(2)改良的自主管理决策:管理者从不同的公众群体中搜集信息,然后独自决策。
(3)分散式的公众协商:
(4)整体式的公众协商